手机阅读

最新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8:03:08 页码:7
最新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通用13篇)
2023-11-27 08:03:08    小编:XY字客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一

闲来没事儿看了这个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泪如雨下有些夸张,却带给我感动与良多感触。这是印度电影,跟《三傻大闹宝莱坞》有些类似,主人公之一,可爱的代课美术老师也是由三傻主演aamirkhan所饰演。这个是关于小孩子的成长的,只不过这个孩子稍稍有些特殊,不过主旨却可以扩展到所有孩子的成长。

可怜的伊桑,有着阅读障碍,看不懂那些英文字母,看到他们在跳舞,不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意思,数学也不会算,不能自己穿衣服,不能准确的扔出东西……而父母、老师却不能理解,认为他不够努力,不够认真。他也不想被人嘲笑,他努力做到最好,只是那些特别的字母一律都是反着写的,他的想法不能很好的表达。结果随之而来的是亲人的打骂,老师的惩罚,同学的嘲笑,他怕了,连自己喜欢的画画都不画了。他一个人默默流泪,一个人擦干眼泪,冷漠而麻木的对待这个世界。幸运的他,碰到了一位可爱的老师,他充满爱看待这个世界,看着这些孩子,他不拘一格的看待这个社会,他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他关注孩子的优点,他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不知道他童年是否真的有读写障碍,不过他确实用自己的爱和付出,拯救了这个孩子。当伊桑走上美术比赛的领奖台,冲入老师的怀抱时,我眼睛湿润了。当我看到这位父亲在老师面前不禁哭了出来,我也潸然泪下了,父母不是不爱,而是不会爱。

刚好是在母亲节的晚上看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之恩,如何能报!

自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这样走过来了,()或者遗憾,但这些都过去了。着眼未来,研究生两年,自己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学习。发现并培养自己的爱好天赋,都还来得及,因为我们不是来复制别人的人生,而是要活出精彩的自己!

看完这个电影,好像去支教啊或者去这种帮助特殊孩子的学校,去帮助他们!

晚安!5.12地震6周年,死者安息!

庆幸自己还活着,感谢生命,感谢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二

每个孩子都有被误解,被伤心,可是这承受能力并不大。一直被骂了九年的笨蛋,被唾弃了九年,被冷落了九年……阅读障碍使伊桑变得永远抬不起头来。虽然只看了一部分,但眼前已是模糊。感谢那个老师,感谢所有理解他的人。永远都不要以为孩子是无聊是笨,就像所有事情都有原因,每个堕落后面都有一扇破旧不堪的门,那里关的是永恒的失落。顺便说一句,下午看到放学,放学后电脑旁人山人海,都在抢着下载copy--感谢谢老师。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三

直到后来遇到了真正有爱的老师,才改变了伊翔的命运。老师在发现问题后,用心良苦去深究背后的真正的因,亲自家访与父母沟通,与校方沟通,专门为他编制美丽的谎言给伊翔自信,激发他的潜能,让他的生命从黑白变成彩色。真的特别特别伟大!

影片看哭了很多家长,我想这眼泪里有对伊翔的同情,也有自己对教育孩子的深深自责……

我看到了田校长也擦眼泪,他也说这个影片看了十几遍。我想这眼泪是对孩子接受不到个性化教育深深的心痛与惋惜!

作为家长,被深深感动!

愿意多学习教育方法,配合学校,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

感恩所有老师们的付出。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四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八岁的小男孩伊桑,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伊桑的哥哥尤汗显然和他是两个极端,尤汗成绩优异,在成人以家庭作业、分数、整洁为标准的世界里尤汗无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伊桑常常上课捣乱,然后他的家长被叫去学校,被老师一顿批。但他自己却一点也不害臊。最后,他竟然逃学!还谎编请假条,让哥哥尤汗来写。成功后,又一个人在街上闲逛。最后被爸爸发现了,骂了一顿,直接把伊桑送进了技术学校。他刚刚进去,十分害怕,还好有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朋友和他一起玩。后来,来了一位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出场是十分怪异。穿着一身小丑的服装,吹着我们中国传统的笛,出场了。他十分可爱、善良、顽皮。伊桑在他的开导下,渐渐变好,学习成绩也慢慢跟了上去。后来又展开了一次“画画比赛”。老师和伊桑的画不相上下,但最后还是伊桑的画,赢得了冠军!开家长会的一天,伊桑的父母以为又要挨批了,结果迎来的是老师们对伊桑的赞扬。当场伊桑父母高兴不已。

看了这一本电影,我知道了:一个人,不论有多差,只要你真心改过,就一定会成功!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五

想写它,却一直没有动笔,给自己找了多个不写的理由,但还是没法说服自己。

伊桑,一个患阅读障碍的孩子,被老师鄙视,被父母冷漠,最后被尼克老师发现,才开始了他的正常的生命之旅。

在所罗门群岛,原住居民想要毁掉树林来种地,他们不是把树砍倒,而是围着树聚集起来,愤怒、诅咒、谩骂,很快树木就死掉了。

孩子也是,给他一个什么样的期许他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故事就是故事,当你看到伊桑因被冷落而无助的眼神时,明明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可还是不能接受眼前的残酷,于是急于想知道孩子是怎样被救治的,而导演却只用一首歌曲的时长来完成主人公被救治的过程。

想起这部影片的导演阿米尔汗主演的另一部片子,叫《三傻大闹宝莱坞》,同样讲的是教育的话题,只不过前者是对儿童而后者是对大学中的成人。同样教育题材的影片还有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弗的《放牛班的春天》,那些生活在池塘底的孩子就是一群特殊的被教育群体。

两部反映教育问题的印度影片,如果说“影视是社会的传达”的话,那么它向我们传达的就是当前的印度教育现状。可惜的是我没有看到我们自己的这方面的影片,即使有教育题材的也多是歌颂老师的,就如《水凤凰》、《一个都不能少》,——有的网页上给它贴的是励志的标签。

看着伊桑被老师奚落很让人心痛,在没有尼克老师之前,他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小鱼,色彩,图画,想象中的童话,爸爸的礼物,脚手架上工人滴下的涂料,这些都是伊桑的所爱;但是,时空、文字、符号、数字乃至运算、记忆统统离他那么遥远,所以上课不好好听、思想有问题、智力障碍就成了伊桑的标签。

我们也在给孩子贴着标签:优等生,学困生,中游学生;问题学生;以成绩排出来的小组的1、2、3号。

让他们自生自灭吗?

记住那些地球上的星星们:爱因斯坦,毕加索,爱迪生,伊桑,还有尼克老师。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六

从这部影片中我在思考现在的教育,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应该怎么去帮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一.受社会影响下的家庭教育。

现在的社会过重地强调竞争,而在无形中忽视了对孩子自身的关注。正如影片中尼克老师所说:“我知道外面是一个无情,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个大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世界。大家都要好成绩,医学、工程、管理……什么都是只要比别人差就是无法容忍的。100分考了95.5分…95.6…95.7分,只要比别人差就是可耻的,对不对?看在老天的份上,你想一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跟梦想,不是大家都只死想着要图和让自己的手指脱颖而出……然后忙着去修饰,让它们看起来更长。如果哪天手指头断了,你们还要继续吗?”家庭教育中,需要父母和孩子更多的沟通,给孩子建构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父母沟通。同时游戏也是增加父母与子女沟通的一个方式。两个人一起玩时,能帮助孩子学习做人的道理;而一个人在玩时,则能发挥它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作为我们的学生家长,你们真正理解一个孩子吗?你们能真正理解一个孩子吗?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而教育所做的不是助其快快成长甚至不经意间压抑他们的成长,教育只是引导与发现,让他们顺着自己的方向,走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路。而不是把自己的`野心强加于孩子!

二.学校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现在更多地强调科学教育,而在无形中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现在认识论一个特点就是把直观的经验提升到“知识”的水平,即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学生的任务就是获取知识,学校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知识,从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结果,生动多样的教育过程就变成了客观的科学技术的灌输过程,教育成为科学化活动,教学效果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教授水平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而电影中的主人公伊夏,就是由于其语言和文字理解能力的不足,导致他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

这让我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再次的思考。夸美纽斯倡导班级授课制的前提是确信每一个个体的认知能力是一样的,因为人具有“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就像是树植根泥土一样,只要给予同样的知识学习条件,学生就能实现相近的学习目标。但是由于遗传和其它方面的原因,我们知道个体的认知能力还是存在差异的,面对这些“弱势”群体,班级授课制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它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成就了大多数人,而牺牲了他们,使他们成为“陪读”或是教育中的局外人。

三.作为老师我们该怎么做。

尼克老师翻阅着伊夏的画稿和使他受到责罚的作业本、考试卷,渐渐的,心里有盏灯开始变得明亮,那颗落在凡世的小星星的光芒刺痛的他的眼睛。“你有没有注意到他犯错的模式?他把字母写成反向,同一个词在一夜之中有不同的拼写,相似的字就会混淆…….所以,这些并不是普通的错误,他是一个有读写困难的孩子。

尼克老师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和伊夏一起慢慢分析那些会跳舞的字母,从游戏开始,在沙盘中先写字母,再用彩笔写,最后用铅笔写,一点一点,伊夏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

尼克老师组织的学校绘画比赛中,伊桑的画胜过老师尼克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夏简直不敢承受这巨大的成功喜悦,他流着热泪扑进了老师的怀抱。伊夏各方面成绩都明显提高,令父母惊诧不已,伊夏也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峰体验,他的脸上绽放出快乐幸福的笑容。

放暑假了,父母亲来接伊夏回家,伊夏依依不舍地与老师告别,临上车前他回头奔向老师的怀抱,尼克老师将他高高地举起,伊夏伸展着双臂,全身舒展向上,极其激动人心,我的热泪再一次流出。

伊夏成功了,这更是尼克老师的成功,正是尼克老师智慧地发现伊夏的特点从而因材施教才发掘了孩子的天性,发挥了他的特长。虽然我们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的杰出物理学家,但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让他们健康地学习,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不是应该多思考自己的教书育人理念是否正确呢?是不是需要像尼克老师这样,慧眼识千里马,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走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七

看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我的心沸腾了起来,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独特的美,家长要尊重孩子发展的独特性,多多鼓励孩子,多一些耐心和关爱,激发潜在的能力,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慢慢地变得强大起来。

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延着自己的运动轨迹在夜空中闪闪发光。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八

上周末,我观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讲述了印度一位小男孩伊翔上三年级时候的故事。“地球上的星星”又名“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和“心中的小星星”。

小伊翔上三年级时学习成绩特别差,考试总是零分,上课时也经常被老师批评、罚站,同学们也时常取笑他。每当伊翔犯错误时,他的爸爸都拳脚相加,几次想把他送到管理严格的寄宿学校。而伊翔却用调皮捣蛋来遮掩自己的孤独与痛苦。

有一次伊翔因害怕老师吵而逃了课,还让他的哥哥冒充家长帮他写了请假条,谁料这件事情被爸爸发现了,忍无可忍,愤怒中将伊翔送到了离家很远的寄宿学校。伊翔在寄宿学校比在普通学校的状况还要惨,上课时稍一走神或者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就被罚跪在教室外面。以前还调皮活泼、爱想象、爱画画的小伊翔,现在居然不言不语,自信心被完全毁灭了,连最爱的绘画也不愿意画了,终日闷闷不乐,忧郁独处。

终于有一天,一位新的美术代课老师尼康,发现伊翔很不对劲,通过对伊翔作业出错原因的分析,他明白了伊翔患有“读写障碍”症,并去伊翔家进行家访,发现了伊翔在绘画方面的既有天赋。尼康老师针对伊翔的情况,亲自教他语文、数学、英语,加强认知训练,让伊翔重新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学习成绩也很快提高了。

在一次学校举行的所有老师和学生都参加的特殊绘画比赛上,伊翔以他超人的绘画天赋赢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的画被刊登在学校的纪念册封面。

学期结束了,伊翔的各科成绩都及格了。伊翔的父母为他的巨大变化而感到万分吃惊,得知是一位美术代课老师的功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许多。我想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就像是颗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小星星,是星星总会发光的!有些有某种认知障碍的人与我们平常人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他们其实并不笨,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障碍,但他们总会在其他方面被赋予另外一种新的能力,让他们异于常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所以,我们应该尊重、理解他们,他们和我们共同生活于一个地球上。尼康老师说:“五个手指,各有长短,可若缺一,那就不完整了。”如果每一个人都一样,那么世界就不会五彩缤纷。

在我们周围的所有人中,总会出现天才,是他们改变了世界的规则,因为他们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如爱因斯坦、华特、迪斯尼等,他们小的时候也都有认知障碍。他们与常人的想法不一样,用不同的思维来想象这个世界,这使得他们成了赢家,惊艳了世界。

所以,我们不要歧视某方面有障碍的人,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哪怕只是递给他们一只手。

影片告诉我们的好像还不止这些,像我们这些正常的小孩,也会经常犯些错误、经常会调皮捣蛋、学习成绩有时也会很不好,也请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多些耐心,帮我们找出原因,帮我们走出低谷,帮我们树立自信,让我们快乐成长,让我们真正成为地球上的星星,家长心目中的小星星......

祝福我们这些孩子们吧,让我们每一孩子都是特别的吧!阿门!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九

闲来没事儿看了这个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泪如雨下有些夸张,却带给我感动与良多感触。这是印度电影,跟《三傻大闹宝莱坞》有些类似,主人公之一,可爱的代课美术老师也是由三傻主演aamirkhan所饰演。这个是关于小孩子的成长的,只不过这个孩子稍稍有些特殊,不过主旨却可以扩展到所有孩子的成长。

可怜的伊桑,有着阅读障碍,看不懂那些英文字母,看到他们在跳舞,不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意思,数学也不会算,不能自己穿衣服,不能准确的扔出东西……而父母、老师却不能理解,认为他不够努力,不够认真。他也不想被人嘲笑,他努力做到最好,只是那些特别的字母一律都是反着写的,他的想法不能很好的表达。结果随之而来的是亲人的打骂,老师的惩罚,同学的嘲笑,他怕了,连自己喜欢的画画都不画了。他一个人默默流泪,一个人擦干眼泪,冷漠而麻木的对待这个世界。幸运的他,碰到了一位可爱的老师,他充满爱看待这个世界,看着这些孩子,他不拘一格的看待这个社会,他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他关注孩子的优点,他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不知道他童年是否真的有读写障碍,不过他确实用自己的爱和付出,拯救了这个孩子。当伊桑走上美术比赛的领奖台,冲入老师的怀抱时,我眼睛湿润了。当我看到这位父亲在老师面前不禁哭了出来,我也潸然泪下了,父母不是不爱,而是不会爱。

刚好是在母亲节的晚上看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之恩,如何能报!

自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这样走过来了,或者遗憾,但这些都过去了。着眼未来,研究生两年,自己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学习。发现并培养自己的爱好天赋,都还来得及,因为我们不是来复制别人的人生,而是要活出精彩的自己!

看完这个电影,好像去支教啊或者去这种帮助特殊孩子的学校,去帮助他们!

晚安!5·12地震6周年,死者安息!

庆幸自己还活着,感谢生命,感谢生活!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十

之前关注了一个推荐电影的微博,偶然看到推荐教育题材的电影,看到《地球上的星星》,与《心灵捕手》、《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等几部看过几遍的经典电影放在一起推荐,想来估计也不错,看到是印度电影,难免有点降低期待,但想到也很出色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应该不会太失望。看完电影,深深地震撼和感动。

影片的男主角是位在小学三年级已经读了第二年的8岁小男孩伊桑,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的好奇(看的时候脑中一直出现《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场景,感觉相当类似的两个小孩),对绘画有着独特的天赋,但所有的学科却都是0分。一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节进展排除了此推测,还在思考的时候,那位帅老师(对所有儿童都有发自肺腑的关爱,真帅!),揭晓了是阅读障碍,对字母的识别、拼写存在困难。

在伊桑的眼里,学习本是不在乎的,但有一位门门课都第一的哥哥,有父母的督促,有老师的各种指责、批评,甚至恐吓性质的教育,渐渐地让他失去了以前的开心、好奇、自信,尤其被迫转到以纪律为校训的学校,更是各种不堪,别人睡觉他在哭,别人上课他却跪在教室门外,尤其当镜头呈现出伊桑,这个年仅8岁的男孩,却站在了学校楼层的最高处栏杆旁,那一刻,感受到他内心深深的绝望,仅仅因为那些老师们认为他学习不用心,单词一再拼错,语法怎么教都不会,怀疑有智障,在他的眼里,“那些字母在跳舞”,他根本无法分辨,理解不了,但又不能承认是自己有问题。

庆幸他遇到了一位理解他的天使般的老师,庆幸这位帅老师尼克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庆幸帅老师尼克是一位关注弱势儿童的老师,庆幸帅老师尼克知晓其症状,并深有感受,尼克走访家庭、说服校长,给予伊桑特别关注和引导,渐渐地,伊桑找回了自信,尤其在最后全校美术比赛上,夺得冠军,彻底找回了该有的童年。

父母的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但影片中权威而武断的父亲,硬是给孩子贴上了“态度恶劣”的标签、出现问题只是怒吼、暴力,之后简单粗暴地将其送到一座“管理严格”的学校,甚至在尼克来家访时说明问题还不予理解,怒吼道不会竞争如何生存;而伊桑的妈妈,尽管像许多母亲一样,温柔慈爱与善良,却对伊桑的情况一筹莫展,只能在深夜里一边看着儿子的影像记录,一边默默流泪。

影片里尼克老师给孩子父亲讲述了关于所罗门群岛的故事:所罗门群岛的村民使用一种独特的伐木方法,对着大树吼叫、咒骂,连续30天,这颗树就会慢慢的枯萎,死去,植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

或许现行的应试教育,让我们关注有限,能做的有限,也少之又少,但相信只要每个人多做一些,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关爱、细心、耐心、赏识心,总会有所改变,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这些散落在地球上的星星终会散发独特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十一

带着家长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我细致入微看完了老师悉心推荐的影片《地球上的星星》。这是一部冲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儿童成长录,更是一部儿童励志影片,久久难以平静地我引发了许多的思考,也带给我很多的教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有自闭症的孩子成为星星的孩子,就是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他们的内心,就像星星一般。影片中的主人公伊夏年仅9岁,却无情地被家庭、学校贴上了白痴、智障等恶性标签,而起初他的本性只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身边的万物产生兴趣的孩子。他的读写障碍不仅没有得到优待,却因此令他痛苦万分,直至失去最后的自尊,而跌入崩溃的边缘。孩子犹如天空中的星星,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近有的远,无论他们如何,却在昏暗的黑夜中各自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作为成人,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

2、作为家长,切忌拔苗助长。

伊夏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射了他的畸形家庭教育状况,他的父母错误地将孩子的个性发展抛之脑后,而选择用同样的方式养育不同的人,他们不了解孩子,甚至不能成为孩子的保护者,孩子从中体会不到家庭赋予他的意义。我陷入了反思:在开心的教育中,我了解孩子的有多少?也许,我在尽力做得更好。我认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于教育的方法是否得当,在于理性的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刻把握好教育的“度”,顺应孩子的个性,让他在鼓励、平等、自信的基础上走的更稳。

3、为教育者,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影片中的尼克老师是我见过的最成功的教育者。教育的机智灵活、师德修养集中体现于一身,用爱和责任演绎着教师这个伟大的职业。伊夏的不幸在遇到了尼克老师之后显得尤为庆幸,这样的伯乐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遇上的,但是伊夏遇上了,他从尼克老师那里得到了鼓励,得到了发掘,得到了自信,而后的结果必然是他走向了成功。看似顺理成章的剧情,背后蕴藏了尼克老师的伟大和爱的付出,作为教育者的我又一次被感动了,面对班级中形形色色的“星星”,我们的爱与责任可以让他们走的更稳,甚至可以拯救一颗陨落的繁星,我要以此勉励自己,孩子需要我们!

我很感谢老师们能推荐如此优秀的影片令我们进步,使内心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让我们在繁忙之余停下脚步去审视、去改进,也可以更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们是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阳光和自由,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烁着光芒的璀璨繁星!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十二

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电影,也许影片要诠释的正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异常的。看过的人必须又觉得,似乎所表达的又不止这么多。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天空的星星一样。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叫伊桑的一个八岁小男孩,他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他眼里,课本上的字母都在游来游去。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次序更感兴趣。而伊翔在学校,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常常受到教师的责罚和爸爸的打骂。仅有妈妈保护他,爱他。

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人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理解“教育指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甚至愈演愈烈。伊翔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

一天,一位新的美术教师尼库巴突如其来,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地球上的星星读书笔记规则,让学生自我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了伊翔。尼库巴很快也发现了伊翔并不欢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他发现伊翔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尼库巴对伊翔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忙伊翔找回了自我,还有欢乐。

完整的看完这部片子以后,眼泪不明白流了多少次。不仅仅为睿智的教师,呕心沥血为了帮忙伊桑重新应对生活,应对冷酷的生存环境。更多的是为伊桑而感动和自豪。为他渴望被接纳,勇敢的走出自闭的世界而欢呼,也为他能幸运的遇到这么一个好教师而庆幸。

可是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已经变得如此的狭隘。简单的一张试卷,一份表格就能够确定一个人的本事有多强,智商有多高。而很少有人能耐心的去发现他们身上不一样于其他人的优点。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像伊桑这样的特殊儿童在我们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学习成绩暂时落后。那反思一下自我,我们有像尼库巴教师这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掌握他们的特点,然后从根本处下手,供给给他们适合成长所需要的特殊条件,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们慢慢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的篇十三

小男孩伊桑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愚笨的'人,也是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孩子。因为读写障碍,伊桑被老师和家长认为他是一个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孩子,当他快要被放弃的时,以为代课老师发现了他的才华,并且努力的去帮助他去展现他的艺术天赋。

这个影片告诉了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星星,只是发光点不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