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5:05:03 页码:9
最新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汇总10篇)
2023-11-10 05:05:03    小编:HLL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而读后感则是旅途中的思考和体验的记录。8.撰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如何准确把握书中精华和核心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从中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共鸣和思考的点。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篇一

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看完昆虫记,你知道怎么写一篇昆虫记读后感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昆虫记法布尔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暑假里,我阅读了课外书《昆虫记》,我叹服神秘的大自然,更叹服作者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他用人性化的方式观察虫子,向我们展现了昆虫的生活。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等等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还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

作者能写得这么引人入胜,都源于他的仔细观察,让我惊叹的是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有没有恒心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好的题材。有时甚至“挤牙膏”式,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

《昆虫记》,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大开眼界,看待问题、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一本好书,值得推荐,同学们如果还没看过的,赶紧去阅读,肯定对你受益非浅。

《昆虫记》这本书是着名作家法布尔穷尽大半生而写出的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奇特的昆虫世界,讲述了各种昆虫的习性,样子和繁殖。

读完这本书后,我联想到了自己,有一次,老师让我观察一件物品,我只观察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可想想法布尔为了观察一种昆虫,可能要用几天甚至几个月才能细致的描写出来,我跟他比起来,真是太不应该了。

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收集岩石,我心里想:真是太简单了,石头谁不会收集呀。但是,老师说还必须要不一样的,我一听,立马就泄气了,收集不到,怎么办呢?于是,第二天,我便对老师说我忘带了,蒙了过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非常后悔,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法布尔那样坚持,坚持、再坚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好学生!

这是一部科学巨著,无数昆虫的珍贵资料被收录在其中。这是一本文学名作,原始简陋的昆虫生活,在作者法布尔的笔下展现成一个精彩万分的昆虫世界。翻开《昆虫记》,我眼前通往真理的道路逐渐明朗。

在荒石园里,法布尔与昆虫度过了一个个春秋,他永远都在朝着真理前进。蝉,大自然赐给它高昂的歌声,使得它能在炎炎夏日放声欢唱。但人们对它的印象却很不好,甚至是厌恶。法布尔不理睬他人的看法,自已刻苦研究,细心观察,最终发现蝉不像人们认为的那么凶恶、懒惰。相反,它是辛勤的劳动者,宽厚的给予者。只有不盲目追随别人的看法,自已去实验,去观察,真理的大门才会为你敞开。

法布尔长年累月地在荒石园里细心观察,反复实验,无论盛夏,无论寒冬。他仅是为了生计所需?不是,这本书全篇都洋溢着对生命的赞许和对自然的热爱。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疲于奔命的人写出来的,或许他把这本书作为自已追名逐利的工具了?也不是,在常人看来,法布尔的工作是艰苦的;但在法布尔眼中,就像打开了滤镜一般。对昆虫怀有极大兴趣的他便认为这项工作是有意义的,值得坚持下去的,兴趣推动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渴望真理,勇于求知的精神让他得以发现许多前人未发现的昆虫,解决以前一些前人未解的迷团。通往真理的道路虽艰,但浓厚的兴趣将会让你前行时事半功倍。

寻求真理的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作者观察圣甲虫繁衍后代所遇到了诸多挫折一样。但可别灰心,最后肯定会找到解决方法的。

合上书,我仿佛看到一个老人提着油灯,在昏暗的环境里睁大朦胧的双眼,数着从窗口飞进的大孔雀蝶,而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没有过多时间去寻找真理。真理埋没在键盘的敲击声,马路上的嘈杂声之中。阅读《昆虫记》,让我逐渐走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与法布尔一起静下心,聆听这世间不一样的美好。

愿我们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让真理的轮廊被勾画得更加清晰。

今天,我读了《昆虫记》中《装死》这篇短文,它用了很多的文字细致地描写了大头黑步甲怎样装死。你不要被它的种种假象给迷惑了。

首先,作者把黑步甲从不高的地方摔下去,掉在桌子上,只见它仰面朝天,一动不动,好像真的死了,合拢的爪子挨靠腹部;触角交叉成十字,它张开它那钳子似的肢爪。完成静止了五十多分钟,在这五十多分钟里,黑步甲的身体纹丝不动。作者接着又做了三四次实验,结果静止的时间越来越长。当作者把它换到其他地方,期待着它会有一些新的招数,可是不管换到什么地方,它都会按它的策略去做——装死。每当苍蝇刚刚用爪子碰黑步甲,并留在黑步甲那张被唾液和吐出的食物液汁弄湿的嘴巴附近不走,它就会转过身来逃跑。如果换用天牛来碰它,它同样会逃之夭夭。如果实验地点从室内微弱的灯光下换到强烈的阳光下,它也会立刻逃跑。

哦,它那一动也不动的姿态并不是装的,而是真实的暂时麻木的昏沉。它那好像看着你的眼睛,其实也就是你自己的想法。作者法布尔开始也和我们一样想当然,用我们人的一些想法来想昆虫,其实有时是错的,但他能不断实验观察,最终真正搞清昆虫的习性,所以,我们读这本书不仅是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也许我们更应该学习他的精神。

不过想想,那些蛹无辜的死了,让人感到欣慰。但是,红蚂蚁的确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篇二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书,名叫《昆虫记》,这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的传世名作。

《昆虫记》是一本很好的书。它里面记载了许多昆虫的故事。有爱吃甜食的绿蚱蜢、贪婪的菜豆象、勤劳的隧峰、神秘的朗格多克蝎等等。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许多昆虫,这些昆虫各有各的才艺。比如说:著名歌手蝉原来会在地下生活很久,并是一个无私地奉献者菜豆象的妈妈对孩子不负责任,弄得它们没地方住蟋蟀有着昆虫界里最美妙的歌声,会在夜里演奏交响乐……这些小昆虫的喜怒哀乐深深地记在了我的心里。

其中,我最喜爱的昆虫就是大孔雀蝶,大孔雀蝶是欧洲最大的蝴蝶,穿着栗色天鹅绒外衣,系着白色皮毛领带。翅膀上满是灰白相间的斑点,一条淡白色之字形线条穿过其间,线条周边呈烟灰白,翅膀中央有一个圆形斑点,宛如一只黑色的大眼睛,瞳仁中闪烁着黑色、白色、栗色、鸡冠花红色的呈彩虹状的变幻莫测的色彩。

《昆虫记》这本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和启发,我认为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无论是谁只要认真阅读《昆虫记》就会被大自然的神秘吸引,快来看看吧!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篇三

昆虫记,顾名思义,就是一本记录昆虫的书,但为什么它能成为名著,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也使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今天拜读了一下这本著名的《昆虫记》。

刚刚翻开了《昆虫记》,看到的标题却是论祖传,这使我大吃一惊:不是写昆虫吗?怎么写到自己的祖宗了?然后这本书的开头就吊着我的胃口,让我继续往下看。哦,原来是说自己对昆虫的感受和自己对昆虫的喜爱啊。越到后来的文章,越让我觉得有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在字里行间,作者还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被介绍的昆虫和动物能够更加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也能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昆虫,比如:“那蜻蜓的幼虫,穿着沾满了泥巴的外套,身体的后部有个漏斗。”作者就用了一个巧妙的拟人句,说明了蜻蜓幼虫外表的颜色;随后作者又用了一个生活中的'工具来形容蜻蜓是怎么加速的,能够让作者更好地加以理解。而且在介绍每一种昆虫的时候,作者总是不会忘记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昆虫们在作者的笔下就像人一样,变得生气勃勃、栩栩如生,好似这个昆虫现在就出现在了你的眼前,这也是昆虫记的一大亮点。

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我很是佩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现在,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名著!真的很耐人寻味,值得大家一读!

近几天,我读了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我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它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了数百种昆虫的生活习性,让我细致地了解了昆虫。法布尔为我开启了昆虫世界的大门。以前我并不喜欢昆虫。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昆虫有时侯也很有趣,很勤劳。如果没有蜜蜂,我们就不能吃到蜂蜜;如果没有蚂蚁,人们就很难体会到团结的魅力;如果没有蝴蝶,大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美丽的花朵……昆虫也像人一样有丰富的感情,它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

比如,蝉是一种自食其力的昆虫,也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它在夏天为我们带来高昂的歌声,但人们并不十分喜欢它,因为它的声音太吵。蚂蚁是一种勤劳的昆虫,它有史以来都被人们看作为勤劳和团结的象征,但法布尔却发现,蚂蚁有时却十分贪婪和凶悍,它会将蝉辛辛苦苦觅得的食物洗劫一空。

看完这本书,使我懂得了看问题不能光听别人如何讲,而要自己去观察、思索、实践、探究,从而寻找正确的答案,而且观察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要一分为二的去研究和思考问题。

《昆虫记》不仅让了解了昆虫,改变了过去对有些昆虫不正确的看法,它还教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学会了如何去观察事我物和研究问题。《昆虫记》可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昆虫记》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个讨人厌(至少我是那么觉得)的六条腿的小家伙们的故事记录了下来。这本书似乎有了魔术师的魔法,把那些书本上枯燥的昆虫知识变得无比有趣,而法布尔就是那个神奇的魔术师。然而在这神奇的魔术背后,《昆虫记》是法布尔一生的心血,是法布尔花了40多年完成的作品。昆虫记里充满了妙趣横生的昆虫故事和卓越的动物心理学研究成果。这个神奇的魔术师用充满感情的美妙的文学笔调,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揭示了昆虫世界的奥秘。

在《昆虫记》当中,每个小虫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能像人类一样生活,他们拥有了喜怒哀乐,他们能向人类一样恋爱繁殖,他们也能为了生存而勾心斗角,为了猎物采取了残忍的手段。他们是活的!不再只是百科全书上一张张不会动的彩图,也不是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标本,更不是博物馆里的化石,在法布尔的手中这些小东西是会动的,他们不仅能动,还能跑、能飞、能爬。

《昆虫记》当中还记载了许多别的昆虫图书上没有的东西,比如《萤火虫》一章,法布尔告诉了我们萤火虫虽然是个人见人爱的小东西但是它也是一个最小最小的食肉动物,是猎取野味的老手,而且手法还相当的狠毒。法布尔就是这样一人性化的文笔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习性、本能、劳动、生育、死亡等等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昆虫记》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以散文化的轻松语言记录了昆虫们的生活。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篇四

粪金龟将牛或羊等动物的粪便制作成粪球以后,会把粪球滚回家或是埋在地底下,所以在粪金龟比较多的牧场,你只能看到新鲜的粪便,而看不到时间比较长的粪便。但是在城市的混凝土路上,粪金龟就很难生存了,所以住在城里的小朋友们就不会看到它们的身影。早在古埃及,人们惊奇地看到粪金龟滚动粪球,认为粪金龟是使日转星移的神的化身,因而对它们的非常崇拜。

昆虫学家法布尔先生对粪金龟也非常感兴趣,他一生研究了很多种粪金龟,包括有漂亮触角的西班雅蜣螂、闪闪发亮的裸胸粪金龟、平均制作9个卵房的西绪福斯蜣螂等。其中,叫“圣甲虫”的粪金龟,法布尔连续研究了30多年。

那么,现在就来和法布尔一起去研究粪金龟的生活吧!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篇五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文学家法布尔的一部文学巨著,被世人堪称“昆虫的史诗”“科学百科”等。这本书让一位曾以捉、弄、玩昆虫为乐趣的我受益非浅,深受启发,让我了解昆虫,走近昆虫,开始了对大自然最初的探索。

《昆虫记》中有凶猛的黄蜂、奇怪的恩布沙、能发光的莹火虫、会辩别方向的蜜蜂、会唱歌的蟋蟀,还有辛勤的蝉……这其中的每一种昆虫,法布尔都用自己的生命坚持不懈地,夜以继日地观察着、无私奉献着,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对昆虫和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

《昆虫记》这本书中最让我难忘的要数螳螂了,它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杀手,不仅残忍地杀害各种昆虫,有时就连自己的同类也会惨遭毒手,甚至还抛弃自己的孩子,一切螳螂干的事都不是好事,它可真是一个没心肝的坏昆虫,当我读到这里时,我的心灵受到一次巨大震撼,我常常咬牙切齿,对螳螂有了新的认识,也联想到了社会上象螳螂一样的抛弃自己亲生孩子的父母,那些尽做偷盗和诈骗的坏人,还有那些腐败贪污的官员……他们和我们的社会多么的不和谐,多么的令人厌恶。

再看看那些勤劳的“小蜜蜂”,它一生忙忙碌碌,不停在采蜜,把甜和美留给了别人,自己慢慢死去。这正如我们社会上的那些无私奉献的老师,那些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那些辛苦工作的医生、警察、消防员……这些人又是多么的令人感动和敬佩。读着这些千奇百怪的昆虫,我了解了它们也象一个社会一样,有好昆虫也有昆虫,它们也有自己的团体和伙伴,它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它们的好多地方和我们人类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也算是符合生长规律吧!想着想着我也便释然了。但我想我一定要做那只“蜜蜂”受人爱戴和尊敬!

当初,只喜欢看动物世界的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翻开了《昆虫记》,最后是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合上了这本书,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会有不一样的心情和不一样的收获,它不仅告诉了我昆虫的太多奥秘,也教会了我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篇六

在各种蝴蝶中,法布尔先生特别选择了“菜粉蝶”作为研究对象。菜粉蝶以惊人的速度吃掉卷心菜,还会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长。虽然菜粉蝶一次可产下多达200粒左右的卵,但其中只有20多粒卵能够孵化成成虫。而且,即使能够顺利成长的蝴蝶,还要随时面临被鸟类、蜘蛛和螳螂等天敌吃掉的危险,所以,最终只有三四只能成功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菜粉蝶的天敌是赤眼寄生蜂、小茧蜂和黄金小蜂等昆虫,他们会吃掉菜粉蝶的幼虫。如果没有这些蜂会怎样呢?菜粉蝶的数量会异常也增加,如此一来,卷心菜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最后菜粉蝶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而面临的饿死的危机。神奇的自然界维持着生态平衡,菜粉蝶通过提高产卵数量的方式,来增加下一代存活的几率,从而维持种群数量稳定。

还有许多关于菜粉蝶的奇特故事,现在就让我们和法布尔先生一起去了解菜粉蝶的一生吧!本套书还包括《法布尔昆虫记7:装死专家/殡葬师》、《法布尔昆虫记8:夏日音乐家》、《法布尔昆虫记9:神奇麻醉师》、《法布尔昆虫记10:霸王镰刀手/摇篮入侵者》等共十册。法布尔的《昆虫记》是昆虫学家的观察手记,科学史中一部经典作品,它不但科学严谨,而且文采超群,也为法布尔赢得了“科学诗人”的美誉。可惜它的原著十分庞大,而且对于小孩子又太难了一点,而昆虫恰好又是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开始着迷的兴趣点,因此不少人都尝试将它改编成少年儿童可以亲近的版本。

这套从韩国引进的“法布尔昆虫记”实际上是一部改动很大的彩图故事书,根据法布尔著作中的一些知识点改编而成的童话故事,严格来说起名为《法布尔昆虫记》是很有问题的。不过抛开这个问题,单看书本身,它的故事非常有趣,图画也很棒,喜爱观察昆虫的孩子读起来爱不释手,应该说是一套非常优秀的科学童话故事。中科院张广学院士也热情推荐了本系列书。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篇七

《昆虫记》是一本绘图精美、表达详细、知识丰富的书,我很喜欢它。

记得在我读到第九页的时候,一句话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法布尔)儿时最大的愿望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野外实验室。”我想法布尔他这么小就对昆虫这么感兴趣,一定会有所成就的。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几十年后,他的确有了一个野外实验室,并通过努力成为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在《昆虫记》这本书里,有一幅幅十分精美的图画,听说这些画都是法布尔画的。比如《昆虫记》的封面上就有一张精美的图画,在画上有一只蝉、一只蚂蚁和一只小松鼠,蝉那明亮的眼睛,一节节的小脚都十分逼真又细致,松鼠的毛也十分显眼,就连树纹也一丝不苟的画了出来,所有局部的颜色都十分标准又美丽,使人看了赞不绝口。

在第一百零九页对焦叶峰的描述更是细致详尽。焦叶峰会把一些切下的树叶搬入树木或竹子的穴内筑巢,在这之后又详细的介绍焦叶峰经常用玫瑰或紫丁香的叶子当材料,因为这些叶子又光又滑,躺下去会更加舒服。像这样的细节他描述了很多,字字清楚,原因细致,科学合理。

这本书再讲法布尔做实验的同时,更多的分享了他通过实验获取的科学知识。如第一百四十二页上,法布尔把雌小条纹蝶放在别处,把它住的笼子放在原处,来访的雄条纹蝶竟对雌蝶视而不见,只飞去存有雌蝶气味的笼子边寻找。这代表了小条纹蝶是通过气味来寻找同伴的。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篇八

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有《草房子》、《水浒传》,还有《昆虫记》,其中我最喜欢《昆虫记》。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科学家法布尔,书的主人翁是大大小小的昆虫们。作者法布尔从小对植物和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经常全神贯注地观察昆虫十几个小时。

书中记录了萤火虫、红蚂蚁、蝉、蜘蛛等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直至死亡等,记录了它们在昆虫王国的漫漫旅程。比如,法布尔讲述了萤火虫中只有雌性萤火虫才发光,而雄性不发光。

萤火虫虽然身体娇小却是十足的食肉主义者,它们主要吃蜗牛,萤火虫居然能吃掉比自己大三四倍的蜗牛。当一只萤火虫发现一只蜗牛,它会召集同伴,然后在蜗牛体内注射一种“麻醉剂”,不一会儿,蜗牛就被吃掉了。

还有屎壳郎,忙忙碌碌地制作粪球,然后推动粪球远行。原来,屎壳郎制作的粪球是它们的食物,它们还会把卵产在粪球内,这样等卵长成小宝宝后会吃周边的粪球,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另外,其他昆虫也很有意思,松毛虫会固执地坚持列队出行;螳螂专吃害虫,食物有蝗虫、沙泥蜂、毛毛虫等。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篇九

最近,我一直在看《法布尔昆虫记》,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每天晚上上床以后都看,平常和同学谈话的内容也由以前的生活中趣事变为现在的对昆虫习性的介绍,望着同学时而赞叹、时而吃惊的表情和眼神,我简直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昆虫学家。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蝉是怎样在凌晨时分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这些知识真是有趣呀!

更让我兴趣盎然的是,我了解到了很多我们原来的看法是存在误区的。比如,“螟蛉之子”就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在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再比如,我们通常认为蜘蛛外表丑陋,把它们当作害虫。其实,它们捕食苍蝇、蚊子等害虫,是我们的朋友呢!你看,它们受了多大的委屈呀,真是太冤枉了!

读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了解一件事情的真实面貌是不容易的。如果法布尔不经过仔细、深入、持久的观察和认真的思索,他根本不可能对昆虫世界了解得那么清楚,也就不可能写出《昆虫记》这部伟大的书。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要弄清楚事物的本质,就要经过认真的观察和研究,并加以思考,才能判断出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不能光看外表,就来判定它他的好坏。

得到这样的结论,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收获,我相信,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我会把观察和思考当作我的法宝,用它们去征服一座座学习上的高峰,去获得更多、更宝贵的知识!

法布尔昆虫记读后感篇十

学期里我看了《法布尔昆虫记》。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法布尔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进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活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了《法布尔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法布尔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

读过《法布尔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法布尔昆虫记》,我感受很深,《法布尔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