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苏炳添事迹有感作文(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40:59 页码:12
最新苏炳添事迹有感作文(模板8篇)
2023-11-12 09:40:59    小编:HLL

总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为自身发展和成长提供指导。总结应该突出重点,对关键的信息和经验进行概括和提炼。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通点和相似之处,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智慧。

苏炳添事迹有感作文篇一

港珠澳大桥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工程,在这条路上,无数的工程人洒下汗水,他们勤恳的劳作,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放样、施工、试验。

这是用青春进行一场无悔的旅行。

像风飘了八千里,不问归期。

像太阳升了落去,无论潮汐。

像星辰奔波亿万年黑夜,不诉怨语。

像云飘泊九万里,不曾歇息。

像梅雨时节落的雨,绵延无期。

像庭院里那株花,落了又开,周而复始。

老故事里泛黄桥段,半聋半哑,失了生息。

风凉了,花落了,大雁又将南去,你在孤独中徘徊。

夜深了,月高悬,城市又将喧闹,你在荒野中忙碌。

静静的,一天又一天。

尘世浮华三千,不过一纸流沙,红尘深处。

谁写下旷世伟业。

笛寒绕柳堤,霜风冷雨随,天涯倦客归。

摇曳在风中的笑脸,孤寂苦涩中憔悴衣衫。

又是谁一点一滴的写下我们的故事、、、、、、

――致冯颖慧。

苏炳添事迹有感作文篇二

北京时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颁奖盛典》正式播出,田径名将苏炳添入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和苏炳添一起入选还有: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陈贝儿、张顺东夫妇、江梦南。苏炳添能够和这些为祖国做出伟大贡献的社会各界的精英一起入选,让观众感到有些意外,但是转念一想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白岩松问道:“你在2021年用精彩的成绩以及过去多年的努力感动了我们,那么在你过去的历程中,什么是感动你的!”此时苏炳添的回答令网友钦佩不已,苏炳添表示:“他的体育生涯已经足足17个年头,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如果没有国家的体育体制,他可能没办法走上体育这条道路。国家在体育道路上引入了很多先进的康复、医疗、训练等先进技术才让他一步一步地走上了东京奥运会的百米决赛。所以他这一路以来,还是要非常感谢祖国。”

作为中国的短跑名将,苏炳添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直不断地突破自己,哪怕是在2009年和2019年两次遭遇重大伤病,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在内心告诉自己只要把伤给养好了,他就可以继续地飞翔。在苏炳添的不懈努力之下,他在100米赛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苏炳添成为第一个跑进百米半决赛的中国人。2019年2月21日,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德国杜塞尔多夫站男子60米决赛,炳添以6秒49的成绩夺冠。而真正让他被国人所熟知的当属去年的东京奥运会。

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的出色成绩,不仅刷新了个人的最好成绩,还创造了亚洲人在百米项目上的新纪录,此外他也成为了首个进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而在去年的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和队友跑出了37秒79的成绩,获得第四名。不久之前,英国短跑运动员乌贾违反反兴奋剂规则,导致英国的4x100米接力铜牌被取消,因此中国队很有希望递补获得铜牌。如果真的能够递补获得奖牌,对于中国和苏炳添来说又是一个新的突破。

目前已经快要34岁的苏炳添,仍旧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他的刻苦和谦逊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希望在2024年的奥运会百米赛场上还能够见到他的身影。

苏炳添事迹有感作文篇三

1954年,叶嘉莹迎来了人生的新的转机。在老师的推荐下,她到中国台湾大学教诗词曲,做专职教授,得以重回她最爱的古典诗词世界。她把对古诗词的那种挚爱,沁透在每一堂课中,很快有了名气,被多民学府聘为兼职教授,并被邀请到海外讲课。

刚到北美,举目无亲,语言不通,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女儿需要养育,还有八十多岁的老父需要供养,加上丈夫多病不能工作,全家的日用开支全靠她一个人。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四处求职。几经辗转,最终留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刚接受邀请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她,还不会英语,面对北美的学生,她必须尽快学会用英语讲课。就这样,已经人到中年的她,白天要上课教学,回家要操持家务,还要遭受待业在家的丈夫的谩骂与呵斥。

她只有在家人熟睡之后才能自学英文,每天要查英语单词到凌晨两三点钟。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刻苦学习和辛勤钻研,叶嘉莹已经可以流利地用英文讲述中国文学了,西方学生也都听得很入迷。

通过钻研,她发现了把西方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解释结合起来的方法,在诗词研究的道路上为自己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苏炳添事迹有感作文篇四

雷锋,这个名字所有的人都耳熟能详,他帮助别人,不留下自己的名字,他的事迹与精神更是为我们所赞扬。他不满18岁时,就来到鞍钢参加工业建设,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五次被评为红旗手,十八次被评为标兵。他196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他那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自己省吃俭用,衣服破了,不买新的,他的一件衣服,一双袜子穿了好久好久,上面都是补丁,那么他的钱呢?他的钱都用来帮助别人了。正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但是,上天的不公,使他英年早逝,1962年8月15日,伟大的雷锋在帮助战友倒车时不幸被倒下的.圆木砸中身亡,年仅二十二岁。虽然他的一生如此短暂,但是,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现在,我们都向雷锋看齐,大家帮助了别人后总是会说“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现在我们常常看见人们拾金不昧,公交车上让座,这些无处不在。我的同学帮助过别人,当他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全都是钱,他不动声色,毫不犹豫地将钱交到了警察局,虽然里面有很多钱,但是助人为乐是无价的。学雷锋,不仅是说,更要做。我也帮助过别人,有一天,我走在路上,见两个小女孩骑车,突然,一小女孩车子上的盖瓦掉了,正当她不知所措的时候,我说:“要不要帮你的车搬到修车的地方”,她点点头并说了声“谢谢”,我听到她那甜甜的嗓音,觉得很高兴,这是发自肺腑的,我知道,我真正理解了“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让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助人为乐,弘扬中华美德吧!

苏炳添事迹有感作文篇五

刘佳芬那种对特殊孩子的爱和对事业的执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深影响着我的工作热情和人生价值观。

她把学校当作家经营。家是一种归宿,是让人倾其所有为之付出的港湾。达敏学校搬入孝闻街新校区,由于硬件条件不完备,学生中午用餐没有专门的场所,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刘佳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是到了吃不好,睡不香的地步。当她与相关部门联系时碰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决心一定要改善条件。最后通过人大代表小组向政府提了建议,最终学生的吃饭场地终于得到解决。她对学校的事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她体现了一种无私的精神。

她善于利用社会资源。达敏学校构建的社区融合教育模式,让特殊孩子学会自理自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各方面资源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刘佳芬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发现资源,善于整合资源,善于利用资源的人,她利用社会上所有优质资源为达敏服务,她体现了一种博纳精神。

她让全社会关注达敏。刘佳芬就是一个走到哪里,就把特殊教育的理念、特点和意义讲到哪里的人,让人人了解特殊孩子的缺陷,教育了一个孩子,挽救了一个家庭、和谐了一个社群,以此来推动特殊教育的`社会关注度。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她对特殊教育的定位描述,她讲特殊教育就是要改变智障儿童家长的自卑感和期望值过高的想法,有些家长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孩子在达敏,有的希望通过达敏能让孩子上大学。她说达敏的学生教他一个数字,一个星期才能记住。所以她立足于培养这部分孩子生活的自理自立能力。她不厌其烦的讲达敏,让全社会了解、关注、尊重特殊教育。她体现了一种博爱精神。

苏炳添事迹有感作文篇六

“千难万难,防护工作不能少”

疫情爆发以来,宁夏各地的口罩、消毒水等防护装备纷纷卖断货。2月4日,在宁夏旅游投资集团的安排部署下,悦海宾馆副总经理马责钊带队辗转异地紧急拉运共1000公斤消毒液连夜配送到包括宁夏观光夜市、银川香渔王子饭店等服务性场所,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据了解,目前悦海宾馆每日都对包括户外、室内、酒店客房、员工宿舍等地进行消毒,对因各种原因无法返乡过年而住在员工宿舍的员工们配发口罩、每日进行体温检测,疏导员工的恐慌情绪。“悦海宾馆的主要职责就是服务好大众,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做好消毒防护工作,容不得一点马虎。”马责钊说。

“送到家的新鲜蔬菜”

这个春节大家都乖乖在家蜗居为祖国做贡献,然而宅在家保平安虽好,食材却是日渐消耗,去买菜吧甭管是超市还是农贸市场都担心不安全,不去吧眼瞅着就要弹尽粮绝了,此时甭管有多少钱可能都抵不过一份新鲜实蔬带给人的快乐啦。

为了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宁夏智慧旅游网联合四季鲜推出了“蔬菜大礼包”,礼包内菜品丰富,满足日常营养搭配,当天下单,次日送达!蔬菜每天现采现摘,工作人员也统一佩戴口罩,进出车辆全面消毒,实施点对点送货,送货人也每天接受严格体检及测温观察,不出门也能吃到新鲜果蔬,全民战“疫”,从保证身体所需维生素开始。

“待到春暖花开时,一起再出游”

疫情的突然爆发,打乱了很多人出游的计划,待在家的时间越长,就越是想要看看美好的风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精神追求,宁夏文化和旅游厅推出:文旅相伴·宅家无憾h5,让大众在家就能欣赏宁夏的旅游美景、鉴赏书画文物的魅力,宅在家的这些天,也给自己和心灵好好放个假,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去。

“热腾腾的饭,暖融融的心”

镇北堡西部影城在停业期间,每天坚持“日检、日消”,坚持保障景区的环境干净安全,全力做好抗击疫情各项工作。景区主要负责人深入疫情查验点石银高速和银南高速疫情监测检查点向一线工作人员捐赠慰问物资,当得知一线抗“疫”战士们吃不到一口热饭,立即联系景区餐饮负责人,加班加点为一线战士们赶制了200份热气腾腾的工作餐,送到大家手中。

像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有更多的默默无闻的人奋斗在一线:医护人员为疫情争分夺秒;社区志愿者们每天都要对进入社区的居民测量体温并进行登记;外卖小哥为用户送去生活所需;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资...我们争取用更多的报道去传递这些善意与温暖,也希望各位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知道的暖心故事与联系方式,我们期望用这种方式传递更多的善意,赶走笼罩城市上空的阴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苏炳添事迹有感作文篇七

朱彦夫对张家泉村的感情非常深厚。

1957年,朱彦夫担任了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只有24岁的他,扛起带领乡里乡亲过上好日子的重担。他用25年的艰苦奋斗,把张家泉村当成了战场,带领着村民发起了棚沟造地、打井引水、高山架电的“三大战役”,张家泉村从一个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全县第一个有拖拉机、最早实现水浇田过半、全镇最早通上电的村,村民人均收入始终保持全镇第一。

在张家泉,一首首不断改编的民谣“三慌慌”唱出了60多年来三代人的变化:一唱“三慌慌”,春天闹粮荒,夏天忙得慌,秋冬无衣愁得慌;二唱“三慌慌”,春天有粮不慌慌,集体生产喜得慌,秋冬不再闹饥荒;三唱“三慌慌”,春天花草美得慌,夏天瓜果甜得慌,秋冬腰包鼓得慌。如今,张家泉村早已是“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环绕”的富裕村。

朱向峰作为朱彦夫唯一的儿子,不仅目前照顾着朱彦夫的日常起居生活,还从朱彦夫手中接过了接力棒,要继续带领张家泉村人发家致富。“我父亲曾经说过,他是党的人,这一生都在为党干事,一生都在为老百姓干事。”朱向峰告诉记者,“回村里之后,父亲叮嘱了我两件事:管住手,管住嘴。其实他当年也是这样做的。”

朱彦夫用右臂支撑,挥动左臂用自制的工具写字。

朱向峰回村后,也给老百姓许下了承诺:清清楚楚地来,清清白白地走。每花一分钱,都让村民知道是怎么花的,让村集体全部在阳光下运行,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直到今天,朱彦夫还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他经常看书看到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好点子、好经验,就会记在笔记本上,等朱向峰回家后告诉他,让他不断学习农村工作的经验做法。

今年过年时,朱向峰给乡亲们拍了照片和小视频,回家之后拿给父亲看,朱彦夫看到熟悉的面孔很是激动,因为他一直放不下的就是张家泉村。

苏炳添事迹有感作文篇八

学习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冯颖慧先进事迹,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全国女职工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在京举行。10位女职工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站在领奖台上的有月宫一号总设计师,有城市轨道车辆研发专家,有海洋地球物理科学家,还有其中唯一的一位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者“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西人工岛建筑项目经理及总建筑师冯颖慧同志。她是我们女人的骄傲,更是我们建设者的骄傲也是中交第四航院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的'骄傲冯颖慧和她的团队绘就了南中国海上最美地标。在她的带领下不断思考勇于进取20多个不同专业协同合作40多个单体子项系统设计团队对设计图纸一再打磨反复修改最终图纸出了正版。

仅一版就3000多张,而她在施工现场一待就是三四年,为了工作克服多种困难加班加点,无暇照顾家人和孩子,她,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心血和年华。正是这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她一步一步走了过来,经过5年的营地奋战她和团队最终完成岛上建筑及附属设施的庞大系统设施工程绘就了珠江口地标性建筑的宏伟蓝图,她还有多个大项工程的设计。如今人工岛主体建筑已选入澳门邮票。而冯颖慧在获得中国交建三大工程建设功臣继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之后又斩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的殊荣不不愧为年轻有为风华正茂,何为不负芳华也莫过于把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最伟大的工程无怨无悔。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学习冯颖慧同志先进事迹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她忘我的工作精神,学习她始终如一努力上进的精神,学习她国家至上的工作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