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38:28 页码:13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优质10篇)
2023-11-12 12:38:28    小编:

报告应该以客观和中立的态度来呈现事实和发现。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首先需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读者群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涉及不同领域和主题,包括市场调研报告、项目进展报告、学术研究报告等。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了解报告的写作规范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报告写作能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相信对你的报告写作会有所帮助。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篇一

毕业实习是大学课业里最后的一门课程,也是正式步入社会前对四年大学学习的一次检验。本次实习的单位是普宁市邮政储汇局,为期一个多月,我先后到邮政储汇营业处和邮政储汇局综合部两个不同的部门,亲身体验了柜台营业员、事后监督员、实时监控员的工作实况。将本次实习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概述,进而针对储蓄业务实行“实名制”方面的思考。

(一)实习前阶段的情况。

实习的前半阶段,所在的部门是储汇营业处。通过营业员指导和讲授相关业务知识及业务操作技能,同时在营业员的教导下,进行实际业务的操作,逐渐熟悉邮政储蓄系统,基本上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的储蓄业务。尤其在点钞、捆钞技能的掌握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1.了解熟悉邮政储蓄系统。

在进行营业前台工作的操作之前,首先必须熟悉整个邮政储汇的操作系统,目前使用的是统一版本。刚开始实习时,熟记主交易菜单的交易码,特别是日常的交易代码,如:活期存取款代码是010102、010103;卡存取款的代码是01、020104;现金转帐代码是010701;帐户到帐户转帐代码是010702等等。

2.营业窗口的实际操作。

在熟悉了操作系统之后,我就开始进行实际操作了。起初在营业员的随身指导中,慢慢地进行操作。我所在营业处采用的是柜员制交易操作,即每一笔交易都是由营业员单人单独完成的,操作过程必须十分谨慎,注意操作流程的规范。当收到来自客户的现金时,必须将钞票“正反”两面过机鉴别并计数,确认无误后方可入柜,在相应的凭单上加盖“现金讫”,接着再进行数据的录入、打印单据等。而支付客户现金时,必须手工点钞与机器点钞两项步骤相结合,缺一不可。手工点钞的作用在于防止钞票粘合过机时无法完全分开。对于整捆的钞票拆封过机清点后方可支付。另外,在支付前必须询问一下客户“请问您支取多少”,再次核对金额。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篇二

说实话,实习了两个月,对记者是具体做什么事的,我还是有点模糊,但是我知道记者并非是上帝派往人间的使者。庆幸的是我知道自己喜欢新闻的原因,这是我实习的一大收获。以后我会从事记者行业,眼下要做的是就是多看书,多学习,多参与社会实践,促使自身不断完善。为以后记者之路铺路。

给以后在报社实习学弟学妹的意见:

1、人际关系要打好。与报社里的每个人的关系处理好。老师有什么事情,你能帮忙的就帮忙,不能帮忙的你要直说。老师要求做的事情尽量、尽快做好,不要拖拉。

2、要主动。自己通过上网,看报纸等途径查找新闻线索去采访,找不到可以问老师是否有新闻线索提供。主动和老师交流采访与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要学习,浏览各类报纸,对当天所发生的大新闻要有所了解,这会成为你和老师相处的话题。多积累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做好预防工作,做到遇事不慌张,遇事不退缩,勇往直前。

4、学会一些餐桌礼仪、方言。懂得一些地方习俗。会很有帮助的。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篇三

人际关系方面:

把人际关系搞好是记者的必备条件,因为有了人际关系,记者所获得新闻线索也就多,所采写的稿件也多。认识不同的人群,你可以学习他们的优点,这不仅有利于自身修养提高,还会在社会认知及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提升。进入报社之前,我印刷了本人的名片,每次我出去采访,总是递上我的名片。在采访开山岛期间,让我有机会结识了省报里的记者,如扬子晚报的张凌飞,现代快报的邢志刚,江苏网的周泰乐,新华社的等,和他们探讨新闻事件,有的甚至给我讲好的新闻稿件应怎样写,怎样应付那些不愿被采访的人等,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很实用。记得有个在电视台实习的同学向我抱怨,去实习一个月老师都没让他碰摄影机一下,原因是电视台人员怕他把摄影机弄坏。而我仅仅和记者接触了两天,我对老师说想学摄像,老师二话没说,他亲自教我怎样拍摄,拍摄角度应该怎样选等,后来几天,老师摄影的机子都放我这,他说这样方便我学习,学会了把机子还给他就行,丝毫看不出不让我碰机子的迹象。实际上,和别人处的好,让别人信任你的前提就是双方要有共同的话题,我记得和他们一起吃饭时,他们聊海域污染问题(他们下一次采访专题),我专门到网吧查阅相关问题,在下顿吃饭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对你的信任就会增加,和他们仅仅相处了一周,但是我觉得所学到的东西却很多。其实认识的人也就越多,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发展的空间就越大。

在西安晚报实习期间,被采访对象总是一口流利的方言回答记者的问题,这多少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同时也有些无力感,后来我通过与西安人的不断交流,逐渐听懂西安方言,在采访中与人的交流仍是有点障碍,在以后的生活中,对方言会留意,争取听懂流利的方言,以便和别人方便沟通。

采访中也遇到了更为现实的问题是,有些人完全不接受记者的采访,甚至封杀你对他或他所认识的人进行新闻采访,作为一个记者,一旦所有的人都不愿意跟你打交道,这就说明你完蛋了,也就是采访工作被终止,意味着你所准备的东西都付诸东流了,在《李雪: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是我唯一能做的事》采访中就深有体会。李雪家境贫穷,父亲是个哑巴,靠给别人打零时工赚钱,因为残疾时常被老板解雇,妈妈是吃不了苦,跟村里有钱人走了,李雪考取了中国名校南京大学,却因没钱上学选报南京政治军事大学。得知这一消息,我连忙联系到李雪,想对其进行采访,却一再被拒绝。其实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采访对象的不理解或者不够开放,因为有些时候他们也是无可奈何的,在中国的环境中,他们要考虑同行,官员甚至更多人的意见,这虽不是作为记者应该考虑的,但是可能仅仅因为我们记者的一句话,就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在不暴露李雪具体家庭及真实姓名的情况下,李雪接受了我的采访。使得我的稿件得以完成。

实习中的不足之处及其认识。

1、自己说话太过于强势,给人一种压抑,不易亲近的感觉。

2、人际关系淡薄,交流出现一定的障碍。

3、知识的学习过于狭隘,不系统,全面。

4、过于依赖别人,相信别人。

5、把别人说的话当了真,没有做出判断。

这些缺点成为鞭策我努力前进的动力,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了新一层的认识,突然有一种长大的感觉,可能这就是老师所说的“社会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是不断的努力完善自己,要以社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能在像学生期间那样只考虑表面问题,而是应该深入思考。以达到社会的要求,争做一个努力向上坚持不懈的社会人。争当一个合格而有自己风格特色的记者。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篇四

七月在报社实习,一个月时间的付出带来了收获,虽然可能这份感悟并不见得多有深度,但毕竟是经过自己一分一秒投入的工作而得出的,于己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自然是工作的压力。报社的绩效工资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赚的多,自然需要多出去跑,线索多了,才有东西写,而写出来的东西,又需要得到上级的认可,才能发表。当然,稿件少了,人轻松了,可拿的钱也相应少了。每天我大概早上九点多到办公室,一般办公室里,除了一群实习生之外,正式记者是比较少的。导致我一度以为报社的工作比较轻松,不用早起来上班。后来才渐渐明白,早上的时候其实记者们经常都在外面奔波。下午来了以后工作到比较晚的时候。每天下午我六点兴冲冲地回学校的时候,办公室里人头攒动,似乎都才刚进入工作的高峰。带我的老师每天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家,隔壁桌的一个记者,怀孕几个月,晚上有时还要挺着大肚子工作到深夜。后来知晓这些的时候,心里觉得诧异,因为这一切似乎都和原先关于报社的想象太不一样。

实习结束离开的时候,老师在电梯门口还一直跟我讲,以后要找个好点的工作,不要来报社,对于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稳定,压力也太大。不稳定是必然的,因为经常临时接到任务,立即就得出发,不管是在酷暑的中午,还是滂沱的大雨时分。我所实习的部门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隔壁桌跑现场的部门只要接到电话就马上奔向事发地,为了争取有价值的新闻和时间赛跑。在办公室听他们讲着一个个惊险的故事,固然精彩纷呈,但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学习的过程中,好的老师和自身的努力相辅相成。办公室里的实习生很多,大家三三两两地挤在一起,有时候交流起来,大家经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觉得实习的过程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进来开始实习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抱着要来好好学习的愿望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很快就发现,单调重复的工作很乏味,将本来就不多的热情一下子就消磨掉了,忙碌奔波的记者们也无暇顾及自己,很多实习生就天天坐在那里玩电脑看报纸等下班。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有相似的困惑,但可能我运气要好一些,带我的这个老师是个很活泼也很好相处的姐姐。在报社的一个月里,她的指点下,我学习到了很多,比如怎么规划稿件的内容和吸引人的眼球,怎么收发传真,怎么使用稿件上传系统,看看编辑的修改方向来学着完善自己的文字向编辑的品味靠拢,怎么有技巧地给一些当事人打电话,巧妙地采访。她真的是个很耐心而且很负责的老师,把好多东西慢慢地全部传授给我,充分信任我,在我不懂的时候不厌其烦的讲解。她把饭卡留给了我,让我中午在报社吃饭,不用像周围的好多实习生那样,大热天的中午出去找个遥远的小饭馆吃东西。正是因为遇到这样一个好的老师,让我的实习过程减少了很多阻碍。

一个好的老师之外,还需要个人的努力。我承认自己的确是很懒,没有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本来开始想的是,去报社之后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以及报纸的排版都要学习一点的,但是每天写完稿子之后,我就会堕落地上网瞄一瞄,玩一下小游戏,看一些视频。好吧,我忏悔。个人的努力之上,成果肯定会更丰富多彩,但是有些人,比如我,总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在手头工作完成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动力继续学习,这种惯性真是要不得,啊呀呀。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上进,长叹一口气。

报社真的是个忽悠人的东西么?在报社坐电梯的时候,我听到过一个笑话,一个男生讲,'幸好来报社实习了,不然不知道报社是忽悠人的。'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些东西。

一些负面新闻的指向,让很多人觉得报社在编造假新闻。其实,很多时候,报社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然,这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的报社没办法和国外的一些报社相比,不是记者们没有胆量去批驳挑战,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个让他们张嘴的机会。根深蒂固的体制问题让报社不能完全独立于政治之外,挺无奈的一件事,但目前真的没办法去改变。

然后就是中国社会的人情问题了。有几次,稿子已经都排上版了,仍然被连夜撤了下来。个中缘由,其实想想也都心知肚明。点出的单位和人物都太直白,让稿子不能面世。不过我想想,这其实也从相反的方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今,平面媒体仍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让这些公司不敢这样面对世人。于是乎,我就用这样的理由安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字却仍被撤下来的稿件,虽然只是躺在我电脑里的一个文档,可是还是因为你的力量驱动下,让受害者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这样想,我就会更安心一些。

当然,报社的大部分新闻都是基本真实的,虽然可能情节为了更吸引读者会有一点夸张和想象,在讲到一些事情时也会隐去真实的人名地名机构名,在报道一些新闻时最后记者心中的结论也不能如愿放进去,个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通过报纸这个媒介传递给大众的信息,不能是记者的一面之辞,虽然很想说某些话,但这些话都要对读者负责任,而这,也正是报纸的一个核心。如果有时,你觉得被报纸忽悠了,那么请相信,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愿意,真的。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通过沟通,两个不同的个体可以交流思想,可以互通有无。在报社的实习日子里,势必要与很多不同的人交流。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篇五

七月在报社实习,一个月时间的付出带来了收获,虽然可能这份感悟并不见得多有深度,但毕竟是经过自己一分一秒投入的工作而得出的,于己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自然是工作的压力。报社的绩效工资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赚的多,自然需要多出去跑,线索多了,才有东西写,而写出来的东西,又需要得到上级的认可,才能发表。当然,稿件少了,人轻松了,可拿的钱也相应少了。每天我大概早上九点多到办公室,一般办公室里,除了一群实习生之外,正式记者是比较少的。导致我一度以为报社的工作比较轻松,不用早起来上班。后来才渐渐明白,早上的时候其实记者们经常都在外面奔波。下午来了以后工作到比较晚的时候。每天下午我六点兴冲冲地回学校的时候,办公室里人头攒动,似乎都才刚进入工作的高峰。带我的老师每天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家,隔壁桌的一个记者,怀孕几个月,晚上有时还要挺着大肚子工作到深夜。后来知晓这些的时候,心里觉得诧异,因为这一切似乎都和原先关于报社的想象太不一样。

实习结束离开的时候,老师在电梯门口还一直跟我讲,以后要找个好点的工作,不要来报社,对于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稳定,压力也太大。不稳定是必然的,因为经常临时接到任务,立即就得出发,不管是在酷暑的中午,还是滂沱的大雨时分。我所实习的部门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隔壁桌跑现场的部门只要接到电话就马上奔向事发地,为了争取有价值的新闻和时间赛跑。在办公室听他们讲着一个个惊险的故事,固然精彩纷呈,但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学习的过程中,好的老师和自身的努力相辅相成。办公室里的实习生很多,大家三三两两地挤在一起,有时候交流起来,大家经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觉得实习的过程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进来开始实习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抱着要来好好学习的愿望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很快就发现,单调重复的工作很乏味,将本来就不多的热情一下子就消磨掉了,忙碌奔波的记者们也无暇顾及自己,很多实习生就天天坐在那里玩电脑看报纸等下班。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有相似的困惑,但可能我运气要好一些,带我的这个老师是个很活泼也很好相处的姐姐。在报社的一个月里,她的指点下,我学习到了很多,比如怎么规划稿件的内容和吸引人的眼球,怎么收发传真,怎么使用稿件上传系统,看看编辑的修改方向来学着完善自己的文字向编辑的品味靠拢,怎么有技巧地给一些当事人打电话,巧妙地采访。她真的是个很耐心而且很负责的老师,把好多东西慢慢地全部传授给我,充分信任我,在我不懂的时候不厌其烦的讲解。她把饭卡留给了我,让我中午在报社吃饭,不用像周围的好多实习生那样,大热天的中午出去找个遥远的小饭馆吃东西。正是因为遇到这样一个好的老师,让我的实习过程减少了很多阻碍。

一个好的老师之外,还需要个人的努力。我承认自己的确是很懒,没有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本来开始想的是,去报社之后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以及报纸的排版都要学习一点的,但是每天写完稿子之后,我就会堕落地上网瞄一瞄,玩一下小游戏,看一些视频。好吧,我忏悔。个人的努力之上,成果肯定会更丰富多彩,但是有些人,比如我,总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在手头工作完成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动力继续学习,这种惯性真是要不得,啊呀呀。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上进,长叹一口气。

报社真的是个忽悠人的东西么?在报社坐电梯的时候,我听到过一个笑话,一个男生讲,'幸好来报社实习了,不然不知道报社是忽悠人的。'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些东西。

一些负面新闻的指向,让很多人觉得报社在编造假新闻。其实,很多时候,报社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然,这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的报社没办法和国外的一些报社相比,不是记者们没有胆量去批驳挑战,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个让他们张嘴的机会。根深蒂固的体制问题让报社不能完全独立于政治之外,挺无奈的一件事,但目前真的没办法去改变。

然后就是中国社会的人情问题了。有几次,稿子已经都排上版了,仍然被连夜撤了下来。个中缘由,其实想想也都心知肚明。点出的单位和人物都太直白,让稿子不能面世。不过我想想,这其实也从相反的方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今,平面媒体仍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让这些公司不敢这样面对世人。于是乎,我就用这样的理由安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字却仍被撤下来的稿件,虽然只是躺在我电脑里的一个文档,可是还是因为你的力量驱动下,让受害者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这样想,我就会更安心一些。

当然,报社的大部分新闻都是基本真实的,虽然可能情节为了更吸引读者会有一点夸张和想象,在讲到一些事情时也会隐去真实的人名地名机构名,在报道一些新闻时最后记者心中的结论也不能如愿放进去,个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通过报纸这个媒介传递给大众的信息,不能是记者的一面之辞,虽然很想说某些话,但这些话都要对读者负责任,而这,也正是报纸的一个核心。如果有时,你觉得被报纸忽悠了,那么请相信,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愿意,真的。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篇六

实习目的:了解和接触当地的媒体发展情况、熟悉一线新闻媒体的工作流程以及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

关于**晚报的简介。

xx年1月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暑批准,**晚报正式创刊。**晚报是一张融时政、经济、文化、生活于一体的都市报、市民报,立足,全国发行。

办报理念:大众化、平民化、都市化、时尚化。

办报方针:面向市场,关注社会,服务大众。

xx年1月1日起采用“文迅报刊数字化采编系统”,写、编、组版、校对、审稿实现无纸化办公,彻底告别纸和笔。

**晚报成为二级城市中获好新闻奖最多的晚报,成为目前**版面最多的报纸,信息量最大的报纸,在城区覆盖面和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市民自费订阅最多的报纸,成为一张具有全国影响的晚报,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

在晚报编辑部的走廊上,墙上是用胶卷的样式组合成的各种经典的新闻照片。黑板上每天都有著名报纸的各种优秀新闻评点。

报社员工工作时,互帮互助。互相提供点子,共同合作,周末也有自发组织的聚会。

版式。

要闻要闻视点社会新闻生活新闻热线新闻。

法治新闻文娱新闻影视新闻晚报超市财经新闻世界新闻中国新闻体育新闻。

自我感触。

由于实习时间短暂,对于报纸的出版流程只有简单的了解,不能赘述。我个人感触比较深刻的是而对于《**晚报》现在的版式设置。

首页是新闻大图配显要新闻的标题。作为都市报纸,在二、三版上是贴近百姓生活的“要闻”和“要闻视点”。新闻消息与新闻评述相结合,紧扣百姓关注的重点。

其中“社会新闻”、“热线新闻”、“生活新闻”是晚报的主打新闻。晚报的定位就是面向市场,关注社会,服务大众。这三个版块围绕都市生活和服务百姓为目的而进行采写编辑。

社会新闻。

依靠记者每日早上交的“新闻点子”,根据季节时间和国内重大的主题的变化,来进行类似于“新闻策划”的点子。

因为建国六十周年的临近,**晚报特别推出了“追寻红色记忆”的一个主题活动,每一天都报道一个**市三区六县各个地方的解放故事或主要人物。

热线新闻。

主要依靠每天读者打进的各种“报料”电话的新闻线索,然后由热线部主任分派各个记者进行采访调查。由于是贴近百姓生活,并且很多百姓反映的问题在经过晚报的报道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因此广大读者还是比较热衷于反映各种问题。比如,市民打进电话说某某小区垃圾堆积,某某河段电船捕鱼……这些问题在报道后都引起了相关部门注意,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晚报热线连通的市长热线,更好的起到了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作用。

由于这几个月来,国家政府在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因此**市政府和晚报编辑部进行合作,有力的改善了各个地区的环境治理。

自己曾在热线部实习过三天。热线电话是属于一线接触新闻的来源,特别是对于没有出门坐在办公室的记者。通过接听读者的电话,我不仅学会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事情基本概况、理清事件的基本脉络,而且学会了以心平气和沉着冷静的态度面对不同的读者的电话。

法治新闻。

报社和公安纪检部门合作,主要报道刑事案件。一方面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欲,一方面能够起到引导社会的风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起到警示作用。多以特稿的体裁刊登。

文娱新闻。

针对本市的各种娱乐活动进行报道,反映我市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与大型公司合作,举办模特大赛或者各种大型晚会)。

影视新闻。

综合国内流行娱乐事件,与全国影视同步。

晚报超市。

综合世界的搞笑娱乐事件。多选择新鲜幽默的新闻。丰富的新鲜的内容广受好评。

财经新闻。

针对市内的股票和房价及最新的国家经济政策,进行和本市相结合的报道,多是发布消息。

世界新闻。

刊载世界大的新闻事件,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中国新闻。

概括国内主要新闻,材料主要来自新华社。

体育新闻。

摘自各大体育新闻网站或大的体育报纸,也会报道市内的体育运动。

(8月是全民健身月,晚报就每天采访刊登各个县市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且还做另一个关于民间高手绝活的系列采访)。

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二级城市,**晚报也是一个普通的都市报纸,在我国的众多媒体中几乎默默无闻。它的办报内容和稿件质量也需要再次提高,但是对于生活在老百姓,它是生活的必备品,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也在这个泛娱乐时代为普通百姓带来了点点欢乐。它的存在也是由众多默默无闻但每天仍然一丝不苟的普通媒体工作者完成的。仍然是一份值得关注的报纸。而在我国的各个城市和地区,也有很多和**晚报一样,立足本市进行多年以来长久报道的媒体。我想,这是我国新闻媒体一步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吧。

实习关键词解析。

贫困助学。

这应该是自己在报社最大的收获。

这是由“**晚报”和“**市团委联合”举办的“我要上大学”爱心助学圆梦工程活动。通过市团委向晚报提供贫困学子的简单档案,再由晚报记者对学子家庭情况进行采访写出报道刊载在报纸上,以获得社会上爱心企业及人士的捐款来帮助贫困学子。

因为带自己的记者负责这一个项目,自己就有幸参与了这一项活动。从因为远距离只能进行电话采访到随同记者到贫困学子家里进行实地采访,都有了很大的收获。

参与这次活动让我明白:

报道谁都会写,关键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和社会责任感。

无论捐款者捐款的目的如何,活动最后那些贫困学子都受到了资助。从四年学费生活费全部受到资助到至少两千元的资助,每一个贫困学子都感受到了这一份来自社会的关爱,都离自己的大学梦近了一点。

在电话采访的时候,由于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大多数采访对象还是能够比较自然的提供关于家里的详细状况。而部分家长也很配合。而之于我最大的收获则是学会了在了解学子的基本情况后会适当的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通过自己的大一一年的经历来和他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他们能够敞开心扉,自然而然的进行交流,挖掘感人故事。而他们自强不熄的故事也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坚定了我做一个新闻人的信心。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篇七

主要填写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实习的主要内容,收获和体会。下面是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一起来看一下吧。

七月在报社实习,一个月时间的付出带来了收获,虽然可能这份感悟并不见得多有深度,但毕竟是经过自己一分一秒投入的工作而得出的,于己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首先,自然是工作的压力。报社的绩效工资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赚的多,自然需要多出去跑,线索多了,才有东西写,而写出来的东西,又需要得到上级的认可,才能发表。当然,稿件少了,人轻松了,可拿的钱也相应少了。每天我大概早上九点多到办公室,一般办公室里,除了一群实习生之外,正式记者是比较少的。导致我一度以为报社的工作比较轻松,不用早起来上班。后来才渐渐明白,早上的时候其实记者们经常都在外面奔波。下午来了以后工作到比较晚的时候。每天下午我六点兴冲冲地回学校的时候,办公室里人头攒动,似乎都才刚进入工作的高峰。带我的老师每天晚上九点左右才回家,隔壁桌的一个记者,怀孕几个月,晚上有时还要挺着大肚子工作到深夜。后来知晓这些的时候,心里觉得诧异,因为这一切似乎都和原先关于报社的想象太不一样。

实习结束离开的时候,老师在电梯门口还一直跟我讲,以后要找个好点的工作,不要来报社,对于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稳定,压力也太大。不稳定是必然的,因为经常临时接到任务,立即就得出发,不管是在酷暑的中午,还是滂沱的大雨时分。我所实习的部门相对来说还比较轻松,隔壁桌跑现场的部门只要接到电话就马上奔向事发地,为了争取有价值的新闻和时间赛跑。在办公室听他们讲着一个个惊险的故事,固然精彩纷呈,但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第二,学习的过程中,好的老师和自身的努力相辅相成。办公室里的实习生很多,大家三三两两地挤在一起,有时候交流起来,大家经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觉得实习的过程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进来开始实习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抱着要来好好学习的愿望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很快就发现,单调重复的工作很乏味,将本来就不多的热情一下子就消磨掉了,忙碌奔波的记者们也无暇顾及自己,很多实习生就天天坐在那里玩电脑看报纸等下班。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有相似的困惑,但可能我运气要好一些,带我的这个老师是个很活泼也很好相处的姐姐。在报社的一个月里,她的指点下,我学习到了很多,比如怎么规划稿件的内容和吸引人的眼球,怎么收发传真,怎么使用稿件上传系统,看看编辑的修改方向来学着完善自己的文字向编辑的品味靠拢,怎么有技巧地给一些当事人打电话,巧妙地采访。她真的是个很耐心而且很负责的老师,把好多东西慢慢地全部传授给我,充分信任我,在我不懂的时候不厌其烦的讲解。她把饭卡留给了我,让我中午在报社吃饭,不用像周围的好多实习生那样,大热天的中午出去找个遥远的小饭馆吃东西。正是因为遇到这样一个好的老师,让我的实习过程减少了很多阻碍。

一个好的老师之外,还需要个人的努力。我承认自己的确是很懒,没有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本来开始想的是,去报社之后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以及报纸的排版都要学习一点的,但是每天写完稿子之后,我就会堕落地上网瞄一瞄,玩一下小游戏,看一些视频。好吧,我忏悔。个人的努力之上,成果肯定会更丰富多彩,但是有些人,比如我,总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在手头工作完成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动力继续学习,这种惯性真是要不得,啊呀呀。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上进,长叹一口气。

第三,报社真的是个忽悠人的东西么?在报社坐电梯的时候,我听到过一个笑话,一个男生讲,"幸好来报社实习了,不然不知道报社是忽悠人的。"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些东西。

一些负面新闻的指向,让很多人觉得报社在编造假新闻。其实,很多时候,报社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当然,这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的报社没办法和国外的一些报社相比,不是记者们没有胆量去批驳挑战,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个让他们张嘴的机会。根深蒂固的体制问题让报社不能完全独立于政治之外,挺无奈的一件事,但目前真的没办法去改变。

然后就是中国社会的人情问题了。有几次,稿子已经都排上版了,仍然被连夜撤了下来。个中缘由,其实想想也都心知肚明。点出的单位和人物都太直白,让稿子不能面世。不过我想想,这其实也从相反的方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今,平面媒体仍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让这些公司不敢这样面对世人。于是乎,我就用这样的理由安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那么多字却仍被撤下来的稿件,虽然只是躺在我电脑里的一个文档,可是还是因为你的力量驱动下,让受害者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这样想,我就会更安心一些。

当然,报社的大部分新闻都是基本真实的,虽然可能情节为了更吸引读者会有一点夸张和想象,在讲到一些事情时也会隐去真实的人名地名机构名,在报道一些新闻时最后记者心中的结论也不能如愿放进去,个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但是通过报纸这个媒介传递给大众的信息,不能是记者的一面之辞,虽然很想说某些话,但这些话都要对读者负责任,而这,也正是报纸的一个核心。如果有时,你觉得被报纸忽悠了,那么请相信,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愿意,真的。

第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通过沟通,两个不同的个体可以交流思想,可以互通有无。在报社的实习日子里,势必要与很多不同的人交流。

因为在法治部门实习,因而和律师交流的机会比较多,自然了解到许多法律知识,同时也从一个窗口看到人生的多个侧面。有的律师跟我讲历史人物人性中的邪恶,有的律师跟我讲法律潜在的不公平,有的律师跟我讲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坐在法援热线办公室的时候,老师也曾打趣我,在这里坐久了,你可能会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生活怎么会这么黑暗。

经常要打电话采访一些当事人,因为可能有些人情绪上会有抵触,需要委婉渐进地去与他交谈,让对方觉得你是可以信任的,是有诚意去分享他的故事的。当然了,在采访前,需要列个提纲,把大致要问的问题写下来,然后再打电话采访,争取一次把所有的细节问清楚。从开始的糊里糊涂,前言不搭后语,慢慢锻炼得流畅自如,一个电话几十分钟,尽量不漏掉一个小问题。

有时候还需要去作为中间人协调两方的矛盾,这个时候,需要与双方沟通。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要求有个人的判断力,不盲从于一方的观念,也不倾斜于一方的情感。要与双方多次地协调,提出解决的方案来化解矛盾。在我看来,这种协调更考验与人沟通的能力。也让我更坚信,通过合理有效方式的沟通,是可以化解大部分矛盾的,只要你有耐心和诚意。

第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喜欢的人,也有喜欢自己的人。办公室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人都有体会,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也有怎么看自己都不顺眼的人,总有人自己不喜欢,也总有人不喜欢自己。

但是,重要的是,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人,也会有人喜欢自己。和我一块实习的雁子,办公室里发生过一些让她不愉快的事情,很善良的她,对于这些事情,觉得诧异也难过。我和她说,社会就是这样,不全都是好人,但也不都是坏人。早点认识这个社会并非我们以为的那么和善,对自己也是一件好事。实习的时间比较短,除去那些让自己有些小不爽的人,但也认识了好几个其他学校的女生,她们都很可爱,很友好。每天一起说说笑笑,这样的生活也很美好。

实习的日子很短暂,而今后要努力的道路还很漫长。希望每一次的尝试,都能学习到新的东西,让自己的内心不断充实和强大。

实习时间:xx年7月5日——7月27日。

实习地点:**省**市**日报报业集团《**晚报》编辑部。

实习目的。

:了解和接触当地的媒体发展情况、熟悉一线新闻媒体的工作流程以及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

关于**晚报的简介。

xx年1月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暑批准,**晚报正式创刊。**晚报是一张融时政、经济、文化、生活于一体的都市报、市民报,立足,全国发行。

办报理念:大众化、平民化、都市化、时尚化。

办报方针:面向市场,关注社会,服务大众。

xx年1月1日起采用“文迅报刊数字化采编系统”,写、编、组版、校对、审稿实现无纸化办公,彻底告别纸和笔。

**晚报成为二级城市中获好新闻奖最多的晚报,成为目前**版面最多的报纸,信息量最大的报纸,在城区覆盖面和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市民自费订阅最多的报纸,成为一张具有全国影响的晚报,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

在晚报编辑部的走廊上,墙上是用胶卷的样式组合成的各种经典的新闻照片。黑板上每天都有著名报纸的各种优秀新闻评点。

报社员工工作时,互帮互助。互相提供点子,共同合作,周末也有自发组织的聚会。

版式。

要闻要闻视点社会新闻生活新闻热线新闻。

法治新闻文娱新闻影视新闻晚报超市财经新闻世界新闻中国新闻体育新闻。

自我感触。

由于实习时间短暂,对于报纸的出版流程只有简单的了解,不能赘述。我个人感触比较深刻的是而对于《**晚报》现在的版式设置。

首页是新闻大图配显要新闻的标题。作为都市报纸,在二、三版上是贴近百姓生活的“要闻”和“要闻视点”。新闻消息与新闻评述相结合,紧扣百姓关注的重点。

其中“社会新闻”、“热线新闻”、“生活新闻”是晚报的主打新闻。晚报的定位就是面向市场,关注社会,服务大众。这三个版块围绕都市生活和服务百姓为目的而进行采写编辑。

依靠记者每日早上交的“新闻点子”,根据季节时间和国内重大的主题的变化,来进行类似于“新闻策划”的点子。

因为建国六十周年的临近,**晚报特别推出了“追寻红色记忆”的一个主题活动,每一天都报道一个**市三区六县各个地方的解放故事或主要人物。

主要依靠每天读者打进的各种“报料”电话的新闻线索,然后由热线部主任分派各个记者进行采访调查。由于是贴近百姓生活,并且很多百姓反映的问题在经过晚报的报道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因此广大读者还是比较热衷于反映各种问题。比如,市民打进电话说某某小区垃圾堆积,某某河段电船捕鱼……这些问题在报道后都引起了相关部门注意,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晚报热线连通的市长热线,更好的起到了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作用。

由于这几个月来,国家政府在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因此**市政府和晚报编辑部进行合作,有力的改善了各个地区的环境治理。

自己曾在热线部实习过三天。热线电话是属于一线接触新闻的来源,特别是对于没有出门坐在办公室的记者。通过接听读者的电话,我不仅学会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事情基本概况、理清事件的基本脉络,而且学会了以心平气和沉着冷静的态度面对不同的读者的电话。

报社和公安纪检部门合作,主要报道刑事案件。一方面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欲,一方面能够起到引导社会的风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起到警示作用。多以特稿的体裁刊登。

针对本市的各种娱乐活动进行报道,反映我市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与大型公司合作,举办模特大赛或者各种大型晚会)。

综合国内流行娱乐事件,与全国影视同步。

综合世界的搞笑娱乐事件。多选择新鲜幽默的新闻。丰富的新鲜的内容广受好评。

针对市内的股票和房价及最新的国家经济政策,进行和本市相结合的报道,多是发布消息。

刊载世界大的新闻事件,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概括国内主要新闻,材料主要来自新华社。

摘自各大体育新闻网站或大的体育报纸,也会报道市内的体育运动。

(8月是全民健身月,晚报就每天采访刊登各个县市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且还做另一个关于民间高手绝活的系列采访)。

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二级城市,**晚报也是一个普通的都市报纸,在我国的众多媒体中几乎默默无闻。它的办报内容和稿件质量也需要再次提高,但是对于生活在老百姓,它是生活的必备品,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也在这个泛娱乐时代为普通百姓带来了点点欢乐。它的存在也是由众多默默无闻但每天仍然一丝不苟的普通媒体工作者完成的。仍然是一份值得关注的报纸。而在我国的各个城市和地区,也有很多和**晚报一样,立足本市进行多年以来长久报道的媒体。我想,这是我国新闻媒体一步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吧。

贫困助学。

这应该是自己在报社最大的收获。

这是由“**晚报”和“**市团委联合”举办的“我要上大学”爱心助学圆梦工程活动。通过市团委向晚报提供贫困学子的简单档案,再由晚报记者对学子家庭情况进行采访写出报道刊载在报纸上,以获得社会上爱心企业及人士的捐款来帮助贫困学子。

因为带自己的记者负责这一个项目,自己就有幸参与了这一项活动。从因为远距离只能进行电话采访到随同记者到贫困学子家里进行实地采访,都有了很大的收获。

报道谁都会写,关键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和社会责任感。

无论捐款者捐款的目的如何,活动最后那些贫困学子都受到了资助。从四年学费生活费全部受到资助到至少两千元的资助,每一个贫困学子都感受到了这一份来自社会的关爱,都离自己的大学梦近了一点。

在电话采访的时候,由于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大多数采访对象还是能够比较自然的提供关于家里的详细状况。而部分家长也很配合。而之于我最大的收获则是学会了在了解学子的基本情况后会适当的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通过自己的大一一年的经历来和他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他们能够敞开心扉,自然而然的进行交流,挖掘感人故事。而他们自强不熄的故事也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坚定了我做一个新闻人的信心。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篇八

无疑自己的写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首先就是看报学习,以前看报纸就是简单浏览,现在会注意看专业记者的报道是从哪儿入手写的,用了什么手法,如何突出要表达的内容,用什么吸引读者的,是标题副标,还是#实习报告#导语新闻图片。说到新闻图片,我也感觉新闻摄影也是很有意思的学问,虽然不是拍艺术照要讲求光影,但是基本的美学构图是很重要的,虽然出去采访应该是和一个摄影记者一起,他会负责拍照,但是突发状况下拍照就要自己完成,像我拍过游人喂食孔雀,绿地中的座椅,错误标注的细节图,工作人员更换路标等,我觉得看着简单,但是拍出来往往都有不满意的地方,静物要讲求构图和角度,而动态的事物一定要善于捕捉,动静结合要恰当,好照片会让新闻更耀眼,它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同时让读者更直观的感受现场,所以是很重要的,这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新闻摄影,并且好好练习,提高自己摄影水平。

*实习生活之友情客串。

(一)。

为了对比奥运观赛撕副券和打孔两种检票方式,我当了一回手模特,捏着两张票我胖胖的手啊,手也要减肥才行啊…

(二)。

奥运期间,北青报开通了零八热线,向市民征集奥运线索,并且设立了“奥运热线之星”,每天都会有一位“星”诞生,并有3千元奖金,但不是所有“星”都愿意上报露脸的,自然就有了托儿,而我也友情客串了一把“孙小姐”。恰好那天去报社没好好梳头,摄影大叔该提醒我的啊…

*尾声。

虽然实习两个多月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确实锻炼了自己,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还有对如何与人沟通也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了自己和一名专业记者的差距,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遇到问题也不会太过慌张,更多是去考虑如何克服,我在实习中总结出:不要去预想困难,因为预想的都没有现实中遇到的难,但是只要认真努力,往往现实遇到的困难会比想象中的容易克服。所以我要不畏惧困难,一直努力下去!

刘珊。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篇九

xxxx年7月17日至8月24日,我在《xx时报》新闻一部进行了实习实践,报社暑假实习报告。在将近40天的实习中,我不但对报社的采编业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之外的实践才作经验,这些收获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很大的指导性作用。现在,我把实习的情况和实习中学到的一些实践经验简单的总结一下。

在学校xx老师的帮助下,我如愿进入《xx时报》新闻一部实习,该部记者殷玉国是我实习期间的指导老师。殷老师是《xx时报》公安系统跑口记者,其采写的新闻包括公安、法制以及其他社会新闻。相对专业的采访领域,对我这个初涉新闻界的实习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

进报社第一天,殷老师首先布置给我的工作,就是阅读报纸,了解报纸的风格。借此机会,我找来殷老师发表的文章,仔细阅读,并借用其他记者的'电脑,上网查阅相关新闻和资料,以熟悉和了解该领域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准则。

实习第二天,大暴雨突袭xx。下雨时,我正与一实习的同学从历下大润发购物出来,在省监狱管理局门口的人行天桥下,雨水汇集成河,流速很急,实习报告《报社暑假实习报告》。当时几个行人被困在了天桥上,我们淌着齐膝的雨水上了天桥。上去后,我借了一个路人的相机,对着湍急的流水按下了快门。一阵拍摄后,我和相机主人约定,要她及时将照片传给我。尽管最后因为她被困雨中,我也一直没有收到照片,但是我也切身体味到了一个记者要随身携带采访工具的必要性。

第一次随记者采访是和新闻一部赵静老师在7·18暴雨后,去xx水囤路一带采访灾情。这次采访让我第一次亲身经历了记者是怎样工作的,也了解了记者的责任之大。在水囤路一建材市场,我和赵老师淌着1米多深的污水,采访那里的商户,看着他们带着无奈的眼神清理着店铺里狼藉的一片。最让我们震撼的是一些地势低洼的居民小区,虽然天以放晴,那里的居民还要淌着齐胸的积水出入。在边庄9号楼,听到最多的是居民们的怨言与苦恼,他们把记者当成救星,言语里期盼着我们能将他们的困难反映出去,让大家来了解这场天灾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害。

只有真正贴近群众,才能有真正感人的新闻。在边庄9号楼,我们了解到,暴雨夜,那里的居民是异常的团结,一楼有难,整栋楼的邻居都来帮忙。除了这种邻里的友情,还有无私的亲情也在这个无情的夜晚不断的上演。回到报社,我们写了通讯《雨夜惊魂》,文章从雨夜抢险到邻里互助,将“灾难无情人有情”诠释得鲜活有力,让我感受颇深。

大多数的外出采访,我都是随殷老师前去的。其中有一次,给我的印象较为深刻。事情是,xx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破获了一起非法集资案,案情特别重大,还有许多受害人没有登记举报,给警方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经侦支队,警方向我们介绍了案件的具体情况,并指出了需要媒体协助的方面。采访后,殷老师让我先把采访到的内容按要求写出来,并向我补充了一个事实:《xx时报》曾刊发过对涉案企业集资方式质疑的新闻,并引起警方的注意,为案件侦破提供了一手资料。综合两方面的事实,我和殷老师分工负责,我负责写采访到的内容,殷老师负责整理以前的报道。稿件写好后,殷老师进行了综合。第二天,《xx时报》以半个版的版面对该新闻进行了报道,和当天《齐鲁晚报》等其他媒体相比,《xx时报》该新闻的信息量明显较丰富。

七月大学生暑假报社实习报告篇十

大学生报社实习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活的节点,让我们去体验社会,走向实践,感受生存。今年暑假的实习让我收获良多,感慨良多。

新闻学专业是一门务实的学科,对实践能力要求很强。从采访、写作到最后的编辑校对,都和实践紧密相连,可谓熟能生巧,如果仅仅依靠学校学的一点儿理论知识,不切身体验,这样的媒体人只会纸上谈兵。进入大学也是进入了自己的新闻旅程,大一大二对我来说是新闻的启蒙,虽然说起步晚了点儿但系统的学习让我对着门学科有了自己的认识。通过对各种报纸的了解,对各种报人的学习,以及对作为老一辈传媒人的老师的敬佩,都使我跃跃欲试,想快点儿加入传媒人的行列。

今年暑假我有幸进入了南阳晚报社实习,本想象着我是鱼儿他是水,凭借着我对报纸生产流程的了然于心,一定难不倒我,但事实上却让我直面了骨感的现实。行动开始前我对这次旅程充满了各种幻想,信心满满,总是提醒自己以一个爷们儿的姿态来生存,新闻本身就是一件体力活。

切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甚至比平常的农舍要更加的干净,土墙边的几盆花也更见显眼夺目,你根本无法像想象到这里生活着许多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随后便见到了这宅子的主人,就是我们的采访对象,这对夫妇很平常,表情也很淡然,没有一丝的世俗杂念,剩下的只是淳朴。大家都坐下后,一个记者哥哥掏出笔记本,开始对他们进行采访,之前在车上我看过他的采访提纲和拉好的稿,他告诉我这是采前必要准备要胸有成竹,对采访对象有全面的了解,知己知彼。采访提纲设定的好坏,影响着整个采访效果,这是课本上学过的,但事实看来现场应变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某方面找到突破口后,就会有一连串的收获。采访过程中另一个姐姐抓拍了现场照片,所谓有图有真相,我们亲眼看到的一定要重现在受众眼前。最后参观了被收留者的宿舍,足以使现在很多大学生感到愧疚,一张床配一个被子一个枕头,被子叠的整整齐齐,被单也没一点儿皱的地方。有采访才有发言权,的确如此,以前在微博上总是看到人性虚伪丑恶的一面,偶尔看到有转发正能量的,都会本能的猜疑,不相信现在还有这么好的人,接下来就是疑问,他们这样做图什么啊。不知不觉中,性本恶的思想已根植于头脑中。知道这次见到这对善良的夫妇后,总感觉一定有无数这样的雷锋在全国各地,只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报到去传递。媒体的功能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完全的彰显出来,它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个出口,无数的小事件只有通过我们的媒体报道放大,让人们相信正义的力量总会长胜不衰的。

每天有千千万万的新闻发生,面对鱼龙混杂的新闻信息,媒体要做好受众的把关人,掌握好报道的平衡性。既要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铁肩担道义,惩奸除恶,又要做好舆论引导,多传播正能量,告诉受众正义总能战胜邪恶。只有从受众出发,为受众多办实事,维护手中的利益,惩恶扬善,媒体才能又更好的出路。

希望他能解释一下这件事情。马理事得知事情始末后,就叫下边的人去他们的网络系统上查询,我们等了片刻后有电话回了过来,随后了解到电话是从周先生所在地区的信用社蒲山分社打过来的,说是周先生的内弟之前带过款,而据我们了解周先生是确认自己周围的人没有贷过款之后才求助晚报的,于是就猜测应该是信用社下面的人出的差错,这会儿领导查到了,就编了个说法,于是我们就编个理由离开了等他们的回话。几天过去了,没有一点儿动静,又过了几天我们被信用社信贷科的一个人叫了出来,说要请刘姐我们吃顿饭讨论一下这件事情,当听完这个人的话后,刘姐当即就找个理由回绝了,说我们先把这件事情解决了什么都好说。回去后,她告诉我他们想私下里把这件事情解决了,这个时候态度立场要强硬,不能犯错误,而且事情解决不了会使更多的人遇到冒名贷款的事情,要真正解决问题。我当时就觉得,记者这个行业所背负的重大责任,一定要时时刻刻的把良知背到身上。在刘姐的强烈跟踪采访下坚持下,信用社最后查处了问题的根源,处理了一些人员,并对周某赔礼道歉。

记者有时候更像侦探,为了真想,寻找蛛丝马迹。记者这种特别的侦探服务于我们的广大受众,积极发挥自己舆论监督的作用,影响社会。每当要谈起媒体的威力,我总会想起那篇《被收容者孙zhi刚之死》,因为一篇新闻报道,暴露出城市收容制度的弊端,草根公知纷纷出头,最后在舆论的压力下,国务院颁布新法。这就是文明的进程。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见识了很多,也明白了自身的不足。首先,深切的体会到了媒体的力量,以及媒体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媒体要对自己的受众负责,在做好报的的同时不能忘了社会道义。其次,深知要做一个好记者一定要读更多的书,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更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通过实践总结出,理论要扎实,要有目的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再用新的只是来指导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