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演讲稿:学习校训,践行校训(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3:58:27 页码:8
2023年演讲稿:学习校训,践行校训(精选8篇)
2023-11-12 13:58:27    小编: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方式向观众传达特定信息或观点的文稿,它具有向大众宣传、教育、影响和启发的功能,可以在各种场合和各个领域中使用。撰写演讲稿时,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进行参考,但要注意避免抄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每篇演讲稿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亮点,希望对大家的演讲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篇篇精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演讲稿:学习校训,践行校训篇一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净口、正心、修身、齐家”,是我校的校训,它是我校自我教育核心理念指导下,传承儒家思想精髓,精心提炼用简明扼要词语表述,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训导性规范,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风格、学校精神,也能反映出我校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基本特点。具有概括性、精神性、战略性、独特性。我们把践行校训作为自我教育的主题、主线,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细细体味,我校的校训具有丰富的内涵,且具逻辑性。学生一入学,我就把落实校训,作为自我教育主线,每月一个主题,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学生总结到;“唯净口,方正心,可修身,则齐家”。

我们重视宣传校训,学年的第一次升旗仪式,我们通过国旗下演讲解读,在校报《沃土》上撰文解读,用致家长信的形式解读,让学生充分理解校训含义。一学期中的每次国旗下演讲都是围绕校训这一话题。

“净口”,这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所谓的“净口”,是使口净化。一方面,“病从口入”,所以人们饮食要讲究卫生,讲究适当的时间地点,有选择有节制地吃零食,否则有害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祸从口出”,所以有“言多必失”、“出口伤人”的俗语,这是告诉人们语出不当往往会败坏自己的人品,伤害他人的感情,不利于心理健康。修养品格、修炼城府应该从“净口”开始。学习、生活在集体之中,净口还有更广泛的意义。比如学校是个文明圣地,教室、教学楼讲究安静,同学们不但要注意净化言辞,还要注意降低声调,共同营造文明安静的环境。对集体住宿的同学来说,睡前少说话或不说话,就是最好的集体催眠术了。可见,净口又有益智健体之功效。

当然,“净口”并非“缄口”,人们最广泛最直接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我们强调的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课堂上如果失去了与老师的交流,失去了与同学的探讨,那就失去了许多求知的机会了。

“正心、修身、齐家”,语出儒家经典《礼记·大学》。

心是一身之君主,“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思想,排除喜怒哀乐悲恐惊,不患得患失,不急功近利,把心洗得干干净净,做事纯心无二。追求优秀,并能“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如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你就学会了自主学习;让尊重他人成为一种习惯,你就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平时注意正一颗孝敬之心,正一颗勤奋向上之心等,你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追求完美的人。

“修身”就是修正自身,使自己具备足够的才华和美德。正心是修身的基础,心中有什么样的意念,身上就能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只有正确的观念,才能表现出良好的态度、合理的行为。几年来我校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就是通过自我认识培养自信的能力;通过自我要求培养自强的能力;通过自我践行培养自立的能力;通过自我评价培养自尊的能力。所以修身就是自我教育理念内化后的外化。守班规、守校纪是修身,它是遵守交通规则保平安的基础,是遵守国家法令做好公民的基础;讲团结、讲奉献是修身,它使你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你的人格魅力;讲卫生、讲文明是修身,它让我们的身边多些清洁,让我们的周围多些微笑,让我们多些阳光般的心情。做事情总有要求有标准,其实都不难。请记住:“到位就是标准,规范就是美”。写字如此,做操如此,做什么事情都如此。

“齐家”,在封建社会里指的是士大夫管理好自己的庄园,治理好自己的家族。现代社会“齐家”是指教育好后代,和谐家庭。作为学生,也要有一分“家”的责任。如果你是一个组长,你就要把你的小组治理好,管理好纪律,管理好卫生;如果你是一个科代表,你就要协助老师,带领同学学好你代表的学科;如果你是一个值周生,就要把你分担的工作范围管理好;如果你是个班长,就要开启你的智慧,发挥你的领导才能,带出一个生生上进,师师钟爱的班级;如果你是一位寝室长,你就要把你的室友组织好,按时就寝,高标准整理内务,让你的寝室周周优秀,让寝室成为你学校里的温馨的家。

演讲稿:学习校训,践行校训篇二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校训,作为学校育人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培养良好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的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

我校的校训为和谐文明,勤奋创新,校训是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指导意义,兼顾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两方面,21世纪,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明是我们的主题,而我校的校训和谐文明,勤奋创新符合我们现在的主题。对于学校这个大主体而言,建设和谐文明校园是我们的目标。我们青少年是21世纪的小主人,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我们肩上。

校训和谐文明即和谐相处,文明待人,对于一个大的集体而言,和谐相处是第一位的,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是校训精神的延伸,校园篮球场中悬挂的条幅,很醒目,让我们牢记心中。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的情景。2009年3月7日来到这所学校,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去办入学手续,直至领寝室用品,一路伴随我们的是那些可爱的学哥学姐们,他们帮我们搬东西,为我们讲解一些注意事项,耐心热情的讲解,让寒冷的冬季不再感觉寒冷。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学姐学哥们忙碌的身影,每处都有提示,以方便我们新生。学校的这些做法很温馨很人性化。这给我们很深的印象。我很期待和学姐学哥们一起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和生活,对这所学校充满信心。因为我知道,这所学校的做法正是按照校训的精神去做,去践行校训精神。

校风: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室以爱生为荣,学生以成才为志。所谓学校,其必有学生和老师,其依托是学校,主体是学生和老师。我们是到学校求学成才,老师教书育人,校风折射出我校的办学理念。

学风:实事求是,勤学苦练,联系实际,精益求精。严谨的学风反映了我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任务。学校的学风也展现了该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

校训折射出时代的烙印,闪耀着时代的光辉,校训是一种方向性育人手段和管理措施。它们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明确了我们师生努力的方向,促使师生形成昂扬向上的观念,凝聚了师生的向心力,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优良校风的形成和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年轻一代秉承时代的特点,作为21世纪的新主人,对校训所独有的熏陶、感染、风化、凝聚、激励和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校训是一所学校理念和办学育人信念的灵魂所在,是学校精神支柱的浓缩。校训能反映时代特色和主体愿望,并且校训是一所学校最好的广告词。

作为学校的学生,应时刻牢记校训。校训在我心中,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对母校最好的回报是,牢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去践行校训校风所阐释的人生哲理,做一名21世纪的新青年。校训在我心中,不能仅靠说说而已,重要的是去做,去实践,我相信校训折射出学校的精华,闪耀着人性化的光辉,校训在我心中,会得到更高的升华,即爱校。我们应该做到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我校的广告词是和谐文明,勤奋创新,即我校的校训和精神支柱。

演讲稿:学习校训,践行校训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51周年。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已深深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成为引领时代主流价值观的一面旗帜,哺育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冰城人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历史洪流。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我们在全班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践行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动员大家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此,大队部发出如下倡议:

弘扬雷锋精神,做讲文明树新风的倡导者。雷锋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远大理想,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服务奉献、善良诚信的优秀传统道德,包含了人类共同追求的友善博爱、正义平等的价值取向,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希望老师、同学们以雷锋精神为镜,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存高远、坚定信仰,爱岗敬业、创先争优,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艰苦朴素、厉行节约,服务人民、助人为乐,不断激发、凝聚、释放社会正能量,推动“人人学雷锋、天天有雷锋、时时做雷锋”深入人心,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弘扬雷锋精神,做志愿服务活动的践行者。志愿服务是学雷锋活动的'拓展和创新。希望大家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在学校的安排下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公共场所,积极参与爱心助学、敬老助残、扶贫济困等活动,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提供更多关爱,使守望相助、奉献他人、服务社会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带头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维护社会秩序、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身边的人,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广泛开展“学习雷锋,义务植树”、“关爱自然,保护母亲河”、“绿色消费,时尚生活”等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雷锋好榜样,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中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实现“天天都是雷锋日,人人争做活雷锋”的诺言,为建设繁荣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射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演讲稿:学习校训,践行校训篇四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在日前召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用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校训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在学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

大学校训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而且,大学校训对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性、导向性,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浓缩就是精华”,这一点,在高校校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相比于西方高校的校训,中国高校的校训,更多的是从古老的经典中提炼而成。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南开中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均为此类。而有些大学校训,则是直接引用传统经典的核心概念,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暨南大学的“忠、信、笃、敬”,西北大学的“公、诚、勤、朴”等校训。这些校训,无论是对于学校的教学与科究,还是对于学生的为人与处世,都像一座灯塔一般,指引着高校与学生,在追求真理、追求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一股对高校校训的吐槽之风,甚嚣尘上。新华网5月27日报道,“央视新闻”一条“还记得你的校训吗”的微博引发网友热议,随着毕业季的临近,不少大学生即将离开校园,大学生们对母校的校训怎么看?而武昌理工学院一项公布的调查显示,57%的人认为,我国校训趋同化严重,没有个性和创意。或许是受到个性与创新的极端化影响,面对校训,我们似乎也一心想着求新求异求怪了。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心态的诱惑之下,诸如“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这一类心灵鸡汤似的哈佛校训风行网络与其他媒体,而事实证明,这样鸡汤似的校训,纯属子虚乌有的捏造。比照一下,我们甚至发现,所谓的哈佛校训,不仅是纯粹的鸡汤,甚至连“现在淌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这类无厘头段子,也堂而皇之地让我们许多人奉为圭臬。这种崇洋媚外的心理,也是导致对自己校训吐槽连连的一个关键因素。

而这一股吐槽与捏造之风,也恰恰是对我们的当头棒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与我们自身忽视了对校训的宣传、引导与践行,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必须清楚的一点是,这些“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的校训,其“母体”能够历久弥新,这就足以说明,我们的校训,是经典中的经典。因此,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大学生们关注校训、热爱校训,并将校训作为其人生财富中最宝贵的一笔,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因为,在校训的引导之下,我们能够砥砺前行,传承文明。

演讲稿:学习校训,践行校训篇五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校训是什么?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转眼间,我们已经接受了超过十二年的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现在的大学,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的深入人心,有些人甚至通过人人网、微博等发表校训来找自己的校友,但不少网友都感叹自己的校训“不幸中枪”、“撞词”了。虽然总体来说,大多数学校的校训都是类似的,但作为一所具有历史的学校,这些校训俨然成为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代表的是一个学校的记忆。

对于我来说,第一次真正了解校训“艰苦奋斗,勤于实践,面向基层,崇尚科学”这句话是在大一下学期的高党课上。高东副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刻了解到这句话的意义。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拥有幸福的生活。科技的发达,经济的增长,给了我们很大的享受与发展空间。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如今的我们仍旧处于发展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在我们肩上。从小的方面讲,我们只有努力才能保证以后过得更好。所以就算是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了未来更加美好,我们仍需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而这些话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只有用心去做,敢于实践才能达到目标。同时作为农学院的一名,我们面对的是基层,应该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处,应该把科技的发展更加推广。而且面对现代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我们理应当在学习阶段努力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用它来作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的敲门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不断往前进,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落后。校训不仅仅是作为我们升大学的保证,更是我们提高自己的保证。想想自己经历的一年,从大一上学期的体操到一直延续至今的早自习;从刚进社团的小干事到现在管理别人的部长;从处处需要照顾的懵懂到现在独当一面的果断。我们在不断成长,这其中不乏校训对我们的激励。记得在军训的时候,每天喊着校训听着校歌,没有人叫苦叫累,每个人都坚持了下来,这也许就是校训的作用,无形中深入人心,激励着我们坚持着前进着。

演讲稿:学习校训,践行校训篇六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践行校训培育校风演讲稿(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演讲稿:学习校训,践行校训篇七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训,说教也。从言,川声。“川”本指“归向大泽大海的水流”,引申指“归顺”。“言”指“劝说”、“说教”。“言”与“川”联合起来表示“劝说归顺”。本义:劝说归顺。引申义:说教、教导。校训,《辞海》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自从三年前踏入蔷薇校园,我就被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被师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深深吸引着,而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面对校门、刻在教学大楼墙壁上的六个大字:尚德、善思、励志。

这是我们蔷薇小学的校训,是十年前建校之初为树立良好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集中反映了我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体现了我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她是我校的灵魂,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她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她还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让人们更快地认识蔷薇小学。

十年风雨同舟,老师们、同学们、领导们都在为蔷薇校园添砖加瓦,他们用自己的无私的汗水默默擦拭着这六个光亮的大字:尚德、善思、励志。愿蔷薇之花,恒久弥香!

演讲稿:学习校训,践行校训篇八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感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的温暖,顿然,一股带有精神力量的暖流融进了我的血液,全身充满了斗志的力量。那是校训,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一位学生的力量源泉,我们学校的校训:德才兼备,学做一体。

人无志,则无岸。翻阅泛黄的文载,古人早有一云:有志者,事竟成。即是说,一个人要有志,任何事都可以水到渠成。而相反,一个人若不立志,欲坐享其成,白日做梦,事必败,生活终将困苦潦倒,人生既毁于一旦。当今社会,想要成功,或许需要点天分,可能还需要凭借点运气,但无论如何,志向是必不可缺的,有谁是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最终却能登上成功之巅的呢?这简直是在天方夜谭。可见,成功的第一步,立志是重中之重。

无苦志,则无岸。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虽有志,但若止步不前,也难于越鲤鱼龙门,成就人中龙凤。要想将志朝气蓬勃,充满激情,必须就要以血汗为养料,以汗水为激情孕养它,哺育它。莲山课件在苦的品味中我们要汲取营养、汲取经验、汲取智慧,精勤不怠,厚积薄发,不是为了吃苦而生,也不是为了失败而来,成功来源于自身的奋斗,拼搏。这才是人生的最大的价值所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千古动听的名言,聆听着成功对我们的呼唤。

无强志,则无岸。观阅《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才可迈着沉重的步伐,踏着坚定的足迹,向这繁华的世界迈进,寻找理想的航标,不断跨越,直到成功的彼岸。生活如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即使我们身体存在缺陷,但我们的天空依然散放出迷人的光彩,我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志向。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莫扎特在山穷水尽之下写出了安魂曲;海伦凯勒书写着生命的传奇;贝多芬用音乐之符跳动了世界;保尔柯察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社会主义事业;爱迪生用智慧的光环驱散了黑暗,带来了希望之光。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得以生存,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完善自己,升华自己。

校训,我们的八字真经,我们人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我们依附的精神支柱,指引我们要立志,苦志,强志,这样才能为我们的青春画上一道迷人的色彩,创造辉煌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