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相约滨海之夏文艺专场演出主持人串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6 14:31:12 页码:10
相约滨海之夏文艺专场演出主持人串词
2022-10-26 14:31:12    小编: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相约滨海之夏文艺专场演出主持人串词一

结合少年儿童形象直观等思维特点,联系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把“中国梦”的教育内涵转化为儿童化的具体表达,综合运用正面教育、实践体验、引导社会观察等方式,通过集中活动、少先队活动课程、假日暑期亲子活动等载体,发挥文化产品、电视媒体、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普遍动员中小学校少先队组织,重点开展好“讲述中国故事”“体验中国发展”“讨论中国现象”“漫游中国未来”和“中国梦好少年”争章活动,增进少年儿童对“中国梦”的理解、认同和情感,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

<>

1.“讲述中国故事”活动。通过故事汇、演讲、主题联欢等集体活动和入(离)队仪式、少代会、“英雄中队”创建、榜样学习等少先队组织生活,动员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社会热心人士,采用歌曲、诗歌、动漫、影视等艺术手段,讲解生动感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帮助少年儿童知晓“中国梦”的由来,了解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为“中国梦”奋斗的艰辛历程和崇高精神,激发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2.“体验中国发展”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队、小队寻访活动。利用假日和暑期,发挥家长的作用,创造性地开展红领巾亲子实践体验活动。重点到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新农村示范点、现代农业示范区、乡镇工业园区、重大工程、博物馆等校外场所实践体验,寻访各领域优秀党员、先进人物和普通劳动者,了解发展成就,感受中国精神。

3.“讨论中国现象”活动。通过心里话交流、新闻解读、时事讨论、热点辩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就少年儿童普遍关注的国家大事、社会现象,组织少年儿童交流真实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客观分析,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4.“漫游中国未来”活动。发动少年儿童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创一创、赛一赛,邀请各行各业领军人物走进少年儿童中间,组织少年儿童到高新技术实验室、现代农业试验田、规划馆、职业体验馆等各种体现未来感的地点,指导少年儿童收集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测性资料,引导他们认识“中国梦”实现时的美好图景,懂得国家发展对自己成长提出的需要,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追求,自觉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之中。

5.“中国梦好少年”争章活动。以雏鹰奖章为主要激励方式,围绕“中国梦”教育主要方面,设立相应雏鹰奖章,广泛开展争章活动,进行过程性、有形化的评价激励,引导少年儿童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不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培养良好的思想意识,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准备。

小学低年级少先队组织可以根据本年龄段少年儿童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有选择地开展上述活动。

<>

1.充分用好全国少工委制定下发的“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教育提纲。要在组织各级少工委工作人员、少先队辅导员认真学习“中国梦”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用好“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教育提纲,用少年儿童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与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本地社会生活相联系,借助具体的人和事,采取讲事例、打比方等方式,面向少年儿童讲解“中国梦”。

重点突出“中国梦”内涵、目标,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关系,“中国梦”与“我的梦”的关系等内容。要在各级少先队报刊、网站和少先队校园媒体上普遍刊登这一教育提纲,使之广泛传达到基层少先队组织和少先队员,推动一线工作实践。

2.分步骤推进“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要抓住“六一”“十.一三”少先队建队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国统一主题队日、队会活动。充分运用新设立的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国家课程,指导基层少先队组织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在暑期,积极开展红领巾亲子实践体验活动。

3.扩大“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影响。要面向社会,联合当地主要门户网站、通信企业等开展“中国梦”一句话一首歌征集活动(通知另发)。有条件的地方可新创作“中国梦”少年儿童歌曲,制作推广“中国梦”少年儿童版宣传片,编写出版“中国梦”少年儿童版图书。

联合对少年儿童有重要影响力的电视媒体,合作推出“中国梦”专题节目和公益广告。要指导基层少先队组织充分运用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中队角、中队黑板报、队室、学校宣传栏、中队网页等校内阵地,开展专题宣传。

全国少工委将在全国最大的未成年人门户网站——未来网上建设“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网络社区,请各级少先队组织将活动情况、文化产品等相关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上传到该社区。

未来网在该社区推出配合以上五项活动内容的一些具体活动,开设相应的各种网上活动专区,组织相关展示交流活动,请动员广大少先队员踊跃参加。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将统计各地上传的信息并进行排名。各省份也可在该社区创建专题页面,展示本地有特点和创造性的活动情况。

相约滨海之夏文艺专场演出主持人串词二

曾经我是那么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剧”会的脚步近了!

而如今,却到了与她惜别的时候了。为了纪念那段春“剧”时光,我们便打算用春“剧”会里的各个剧本来演绎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春剧会”的汇报表演暨由“声音的魅力”社团来担纲,我们一共分成了三组,我们组选择了安徒生童话中最经典也最惹人回味的《皇帝的新装》。

为了能更好的演绎这个故事,我,充当起了导演和副编剧,四处上网查找合适有趣的句子,甚至动用了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当伴奏。空闲时,全组同学都积极准备服装,ppt和道具,多次都在休息时间,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进行一次又一次彩排。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春“剧”会谢幕式“绽放”的日子了!这次,周老师还请来了两位特别的嘉宾——郑玉珊老师和丁琳老师。

开始了!对我们久经沙场的“声音魅力”组合的社员来说,这又是一次“亮相”的机会。

“亲爱的皇帝陛下,您是否知道,我们织出的衣服,像彩虹一样缤纷,太阳一样温暖,钻石一样华丽!”……

“咦?我……我怎么看不见,莫非我,我是个昏庸的皇帝?”……

剧情在我们踌躇满志、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取得了“开门红”的佳绩。一个个动作,一句句话,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与努力!

无论我们是不是春“剧”会的“剧”星,只要,相约在了这个春天,相约在了春天的“剧”会,就是快乐的!

来吧! 让我们相约在明年的春天,相约在明年春天的“剧”会吧!

相约滨海之夏文艺专场演出主持人串词三

冬收起美好的回忆,悄然离去。春从银装素裹的世界中款款走来。走进春天,让我们看一看春天的风景;走进春天,让我们品一品春天的风采。

清晨,身披一袭清朗,心系一份执着,一滴滴圆润的露珠似少女晶莹剔透的眼眸,默默凝视着那冉冉升起的朝阳。它无声地滋润大地,把清纯透明的吻赠予鲜花、树叶和小草。

记得那年春天,上小学六年级,放学后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我没有回家。那时离家远的孙老师在学校住,我便拿着书去向她请教问题了。雨越下越大,似串起来的珠帘一样挂在天地之间,而我和孙老师却浑然不知,陶醉在这一道道问题中。

第二天,我才知道,那天老师本打算回家呢,因为我,那天老师便没能回去。

春天的景色异常美丽,春天的情感异常浓郁。

正午,阳光给万物注入能量,万物在春天里静静地吸吮,我悄悄地打开心扉,让春的真谛流淌在心头。春毫不吝啬地将一切提供给万物,万物在春的怀抱中畅通无阻地茁壮成长。

民间有句俗语:“三月天,小孩的脸”。说的就是这春天的变幻多常。

这不,午后一场大雨将春天洗礼了一次。这雨夹杂着春天的柔柔的性格,这雨丝似根根晶亮的银线洒向人间。那无羁的身形,撞击的声音,多像一个个青春的生命,装点着春天。

傍晚,微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一切焕然一新。走在街上、商店里,售货员大方、满面春风的迎来八方宾客;公园旁,白衣天使深情的微笑融化了问诊病人的心头郁结;田野间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回荡着;庭院里,老人将慈祥的笑容涂抹在灿烂的天边。

春天不仅飘舞在大地上,也深藏在人们的微笑里。随时打开春天的记忆册,春景当仁不让地独占鳌头,让人们感知春天的到来。

让我们相约在春天。

相约滨海之夏文艺专场演出主持人串词四

书,让我在经典名着里领略多彩世界;

书,让我在山水小品中口味奇异美景;

书,让我在自传小说中欣赏中外名家的人格魅力;

书,让我在诗词曲赋中体会作者的国情乡愁;

书,让我在童话世界中聆听自然的心跳;

书,带我感受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论是大雁惊风,霜叶层染,还是雷雨横空,雪压莽原,只要在我与书相约的日子里,我便会洗净我久居尘世的心灵,与古人畅谈,与书一起说古论今。

我还在牙牙学语时,唐风宋雨便于工作席卷了我的大脑,稍大些,那些清词丽句常常会勾起我五彩斑斓的梦。直至走进中学,我感受到那些带着机械般记忆的诗词,并不只是那么简单,那是诗人们思想的寄托,情感的抒发。在书中,我体会到了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不屑于流俗;体会到了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勇气;感受到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目睹了魏武“东临竭石,以观沧海”的雄姿;体会到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积极人生态度。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对待人生。

当我高兴时,我会漫无边际步于康桥,在徐志摩的柔情中流连忘返;当我考试失意时,我会登上一座高楼,把酒临风,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也会独坐窗前,想像着“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清逸……

与书相约,我感受到一道道墨痕散发的缕缕诗香,缠绕着发黄的书页,激起我心灵的浪花。

与书相约,我领略到四季的无限姿采——春的温馨,夏的热情,秋的硕果,冬的静谧。

与书相约,我感悟到世间万物的真谛——牡丹的娇艳,梅的冷骨,莲的洁白,菊的隐逸。

相约滨海之夏文艺专场演出主持人串词五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七十多岁时患上了一种叫做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病,也就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所得的那种病。这是一种非常凶险、无情的神经系统疾病,它通常从腿部神经麻痹开始,一点点地向上蔓延,先是腿行走不灵,然后是无法站立、无法坐直,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时为止。霍金非常的幸运,他的病情不是持续恶化的,而是一次发作以后就会平稳很长的一段时间,然后再有下一次的发作。一般情况下,这种病都是持续恶化的,从生病开始,留给病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莫里就属于这种情况。

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莫里决定带着尊严、勇气、幽默和平静活下去。他与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个星期二见一次面,一起讨论“生活的意义”,包括“死亡”、“恐惧”、“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会”、“原谅”、“有意义的人生”这些重要的课题。米奇是一个专栏作家、记者,他坚守和老师的这一约定,将每周二的时间空出来,退掉所有的约会和事物,飞行数百公里来到莫里家中,和莫里一道谈心。从第一次相约到最后一次见面,这样的讨论持续了14个星期。米奇眼看着他的老师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礼来临。

余秋雨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兼有人生阅历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谈人生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大多数智者躲避这个问题,是因为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的资格。再大的专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越有教养越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就越少谈论。

那么,谁有资格谈论人生呢?余秋雨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认为大家都在等这样的一个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临终之时承担大多的外界使命;他应该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绝壁上居高临下地来俯视众生;他应该很了解世俗社会,可以使自己的最终评判产生广泛的针对性;他,我硬着心肠说,临终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围绕,使他有可能系统有序他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就像一个教师在课堂里一样——那么对了,这位老人最好是教师,即便在弥留之际也保留着表述能力,听讲者,最好是他过去的学生……”这样说来,莫里确实是非常适合的。莫里自己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与他的学生相约。

这是一堂关于爱的教育课。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自然、爱身边的一切,是莫里给我最深的感受。莫里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他说,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尽管莫里病魔缠身,但当他们父子三人坐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有瀑布般的感情宣泄,亲吻,打趣,相拥在床边,几只手握在一块。莫里认为:如果没有家庭,人们便失去了可以支撑的根基。我得病后对这一点更有体会。如果你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爱抚、照顾和关心,你拥有的东西便少得可怜。爱是至高无上的,正如我们的大诗人奥登说的那样,“相爱或者死亡。”莫里对大自然的爱,读了让人心动:“我注意到了树上的变化,风的大小。我似乎能看见时间在窗台上流逝。这是因为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莫里也有自己的看法: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慵慵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的意义的价值观。我们过多地追求物质需要,可它们并不能使我们满足。我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关系,我们忽视了周围的世界。“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这是一堂让人产生顿悟的启蒙课。莫里说:“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这段话是如此的朴实无华,但何尝不是对人生谜底的一种诠释呢。我们有的时候,对于自己做过的一件事情,常常感到不如意,因此心中始终有一个结;如果别人对自己不公,也常常会记恨在心,难以释怀。莫里说:临死前要先原谅自己,然后原谅别人。“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情绪让我抱憾终身。”我在想,干吗要等到临死前才“原谅自己,原谅别人”呢?从今天做起不就更好?莫里说:“钱无法替代温情,权力也无法替代温情。我能告诉你,当我坐在这儿等待死亡时,当你最需要这份温情时,金钱或权力都无法给予你这份感情,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或权势。”关于这个话题正面的或者反面的事例我们生活中太多了,但听听莫里的话,我们还是能够有所触动。

这是一堂关于心理健康的修身课。米奇去听课时,需要先与理疗师一起拍打莫里的背部,而且要拍得很重,目的是要拍打出莫里肺部的毒物,以免肺部因毒物而硬化,不能呼吸。请想一想,学生用拳头一下一下重重地叩击病危老师裸露的背,这种用拳头砸出最后课程的情景是触目惊心的,没想到莫里喘着气说:“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而米奇接过老师的幽默,说:“谁叫你在大学二年级时给了我一个b!再来一下重的!”还有一天,莫里设想着几天后死亡火化时的情景,突然一句玩笑把大家逗乐了:“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这样的一种心态,真让我们这些看上去非常健康的人感到汗颜啊!

如果再给你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做什么?这是米奇给莫里提出的一个问题。莫里思考了一个人的最低需要和最高需要,发现两者首尾相衔。他说:“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在莫里看来,只要明白了什么是真实的需要,就会走向关爱和奉献。

一天,莫里对米奇说,他已经拟定自己墓碑的碑文。碑文是:“一个终身的教师。”

相约滨海之夏文艺专场演出主持人串词六

《相约星期二》,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的一位记者,主人公莫里是一名社会学教授,1994年被查出身患渐冻症。作者收听电台采访得知这个消息,毕业16年的他前去看望这位大学时的恩师。

让作者没想到的是身患重病的莫里教授主动要求为学生上最后一门课——人生。因为身体原因,莫里与米奇约定每周二在莫里家上一堂课,而这样的课程约定持续了十四周,莫里将听课内容整理成书,书名《相约星期二》。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在大四的时候,即将走出象牙塔,真实地、真正地走进这个社会,当时的迷茫与焦虑记忆犹新。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它立刻就吸引了我。一位教了一辈子书的社会学教授,短短十四节课,他会怎样展开自己厚重的一生,讲述人生最后一课?我们来看一下书中谈论的话题——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金钱、永恒的爱、婚姻、文化、原谅。

所有这些都是人的一生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人们都在面对和寻找答案的话题。如果说大学时看这本书,是为了找到自我,那现在看这本书,则是学会看淡自我。

在书中,当米奇问及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莫里教授给出的答案是:与生活讲和。如果用一种非输即赢的态度来对待生活,那么面对死亡无疑每个人都是失败者。

他的生活态度也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位文学家,苏轼。他多次历经官场沉浮,十几年的贬谪生涯几乎是他生命的主题。他却仍心怀天下、坦然面对,曾自嘲道: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人生态度也造就了文学创作的高峰,写下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洒脱、豪迈的诗句。

就像这本书一样,死亡虽然是这本书的主线,也是主人公终将奔赴的结局,但它却教会我们放下遗憾、看淡死亡,真正传递的是生的责任与活的意义。

如果您还未寻找到自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您照耀一个温暖而积极的方向;如果您已经找到自我,也欢迎您打开这本书,打开一位乐观而博学的老人不一样的一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