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定居台胞基本情况急待解决问题调研报告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6 16:09:44 页码:14
定居台胞基本情况急待解决问题调研报告
2022-10-26 16:09:44    小编: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定居台胞基本情况急待解决问题调研报告一

明以前的长沙地方史志俱已散佚, 所剩明崇祯十二年(公元 1639 年)刊印的 《长沙府志》载了关于白沙古井的简介。可见此时白沙井已大大地有名了。民谣称:“无锡锡山 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清乾隆年间,将它与天下名泉济南趵突泉、贵阳漏突泉和无锡惠山泉相媲美,自 明清以来,长沙人民世世代代饮用此水,前来取水者络驿不绝,即使西城区、北城区 一带的居民也在这里挑水,即使到了晚上也不停止。更有不少穷苦人家在这里取水, 卖给有钱人家,以此为生。清末以后,挑卖沙水的人大多都在白沙古井旁边定居了, 白沙井一带人丁兴旺,遂形成白沙街。白沙古井可说是长沙生命之泉。正因为如此, 自清末以来,官绅恶霸多想方设法妄图垄断白沙井水。清光绪年间,善化知县曾在井 后立碑,将白沙井划为官井、民进,并订立用水章程。民国初年,又有军阀在井旁立 一个“告示”碑。旧时,当地还有“挑水会”,凡挑卖沙水的人须先交银元数元入会,取 得条据,方可取水。解放以后,白沙井回到人民手中,人们才真正自由地畅饮白沙水。

1950年,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古井,特拨款维修古井,建立石栏,铺砌地面,使白沙古井成为长沙解放后最早得到修复的名胜古迹。开国领袖毛泽东在诗词中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沙水、长沙水指的都 是白沙井之水。白沙泉水,水质纯清,泡茶色味殊绝,酿酒芳香醇厚,煎药、熬汤皆 极佳,而且无论冬夏、泉眼不溢,泉井里经常保持同样多的水量,永不枯竭。至今许 多居民仍不辞远劳,来这里取水以作饮用。待会儿大家参观时就会看到人们取水的场 景。 名酒白沙液, 曾经用此水酿制。 关于利用白沙井所在山脉(古称锡山)的泉水酿酒, 历朝很多人皆予以赞赏。晋代文学家谢惠连有“饮湘美之醇酵”之赋,唐代诗人杜甫也 有“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之佳句。

古人对白沙古井的评价也是很高的。清代黄本骥在《湖南方物志》中说:“长沙 之酒,自古有名”。白沙井最早只一眼泉,明末,水分为两个眼,其后又增二眼,现 为四眼。白沙井旁原有亭榭楼台,曾多次修复,后毁于战乱。解放后,白沙井经多次 修整,井台铺花岗石,四周围以石栏,坡侧植以树木,南北井中央立了“白沙古井”石 碑。

20xx年,长沙市政府应市人大提出“保护白沙古井、建设古井公园”的议案要 求,决定修建白沙古井公园,并且效仿古制,号召民间捐建,消息一出,就有很多的 人响应,有的捐款,有点捐古,有的捐花卉,更有三湘文人画士现场绘画,义卖书画 筹款。

20xx年10月1日古井公园正是向长沙市民开放。

公园大门是一个四柱三洞的牌坊式建筑,中间两柱分别刻着“高天聚风月一园是 造物之无尽藏好为寄兴怡神地”和“古井媲潇八景看游人之所共适都在廉泉让水间”, 横 批为“白沙古井”,进门后是一片由条石铺的广场,广场各处有参天古树。广场北面建 有一两层楼的苏州园林式的白沙茶艺馆,茶馆尚未开放。 公园的灵魂当属公园中央的白沙古井,井区背靠仿古而筑的小土山,井周围的麻 石栏杆将山与井分隔开来。

井区用大块条石砌成略低于地面的扇形小广场, 四眼方井, 水从穴底上涌,与井口持平,多余者沿石条缝隙流到小广场两侧的沟渠中排走。前来 取水的人们络绎不绝,盛水的工具更是五花八门,可乐瓶、食用油壶、塑料酒壶,更 有甚者提来了矿泉壶,水声哗然,人声鼎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