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5:35:15 页码:9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精选8篇)
2023-11-12 15:35:15    小编:

时间过得太快,是时候回顾一下这段时期的收获和反思了。写总结时要注意文字流畅、条理清晰,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总结是一个全面概括和思考的过程,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篇一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作为重要主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十分繁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变化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的政策特点是以农补工,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沉淀在土地上。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一定必然性,但也导致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二是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前。逐步放开农产品市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大量转移,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三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强化,初步搭建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国家实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限制,推进城乡平等就业,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等。

在充分肯定城乡关系发生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仍未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

农村资源要素流失问题仍然突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本的趋利性使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在农村形成巨大资金缺口。土地征收征用对农民的补偿标准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农民工工资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与城镇职工同工不同酬、工资与实际劳动贡献错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公共资源配置不利于农村的问题仍然突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投入欠账多,目前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深度还不够,公共品供给偏向城市,造成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过大。财政支农力度与国家财力的增长状况还不相匹配。市管县体制从资源配置上强化了市级政府的调控能力,出现了地级市本级与县级争利、财富日益向市级集中、财政投放日趋集中在市本级的现象,带来县及县以下政府促进发展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公共资源严重不足问题,加重了“城市偏斜”。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相脱节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民工进城就业,不仅希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而且强烈渴望融入城镇。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下,他们仍被视为城镇的“过客”。城镇对农民工“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要务工不管安居”,农民工进城落户门槛高,不能享受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不能在城镇落户定居,长期奔波于城乡之间。这种不彻底的转移方式起不到稳定减少农民、使土地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

二、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和本质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包括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就业、土地、户籍等方面政策在内的配套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重点在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一是按照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更加自觉、更大幅度地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把与“三农”有关的项目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保证财政预算内农业支出有较大幅度增长,确保新增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并建立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抓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支农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支农体制。二是积极开拓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的筹集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普惠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培育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规范土地税费管理。统筹土地税费收取和使用,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应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农村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继续全面普及并巩固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推进实行免费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民享有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步伐。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加快改变农村面貌。

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定居并使之向市民转变,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农民工转移的稳定性显著提升,流动的“家庭化”趋势明显。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体,他们对土地的情结弱化,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已日趋城镇化,融入城镇的意愿强烈。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亿万农民工的意愿,实行主动接纳农民工融入城镇的方针和政策。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二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农民工是最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社会群体。应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镇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三是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保障机制。农民转为城镇居民以后,其承包地、宅基地的处置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长久不变的土地承包权利和依法保障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是农民的财产权利,即使农民进城定居,也不能强行要求农民放弃。“家中有地,进退有据”。

农民市民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创造条件,让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又要允许农民继续享有对土地的权益,以此作为应对不确定性及各种风险的生存保障。这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四是推进扩权强县、强镇改革试点。县域经济和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应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快建立县乡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保障基层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依法探索在行政上省直管县的体制。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投资和土地政策,加大国家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把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成为生产要素集聚和承载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区域。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近几年,在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背景下,不少地区开始推行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将节省出的部分土地转换为城镇和工业建设用地。农村土地整理为工业和城镇发展腾出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农村建设,但也存在农民和集体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在首先补充耕地、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应该优先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保证农民受益。要防止以扩大城镇非农建设用地来源为目的,强行收回农民的宅基地,损害农民的宅基地权益。

健全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面对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应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量和土地征占规模,积极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明确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改革土地征用补偿方法,对经营性用地实行市场定价;对国家征用的公益性用地,补偿标准应参照市场价格。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改革试点,逐步使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

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应从战略上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我国不能像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待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后再去推进农业现代化;也不能走一些发展中国家那种大量进城农民沦为城市贫民的发展道路,不能在城市周边形成大量贫民窟。必须立足国情,确保在农村不凋敝、农业不衰退、农民不破产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应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努力把现代文明引向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篇二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农业,抓手在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高度聚焦“三农”问题,为我们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我们认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必须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化”深度融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以“万顷良田工程”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三集中”进程,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一、如皋市情决定必须走“三化”深度融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1.以工业化为主导推进“三化”深度融合,是实现城乡统筹的战略选择。如皋属于黄桥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存量严重不足农业论文农业论文,经过近几年来的增量型吸纳式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跨越态势。,我市三次产业比例为9.3:56.7:34,二次产业比重八年提升14个百分点。然而,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任务远没有完成,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任务。因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推进“三化”深度融合,三化有机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以城镇化为支撑推进“三化”深度融合,是实现城乡统筹的根本动力。截止20,我市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城镇化率突破50%,城镇化发展进入急剧扩张期,“十二五”期间,我市城镇化率将以每年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随着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城镇基础功能配套日益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日益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速集聚,必将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为县域经济产业布局优化夯实了基础,为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3.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基础推进“三化”深度融合,是实现城乡统筹的有效保障。如皋历史上属于农业大县、经济穷县、人口大县、财政穷县,居住分散,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8亩,不仅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同时也制约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加快使得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农民进城进镇居住后,造就了大量产业工人,实现了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杂志铺cssci期刊目录。当前我市正处于更高水平小康建设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三化”深度融合显得尤为迫切。

二、如皋推进“三化”深度融合、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成效。

1.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实现共繁荣。紧扣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这个着力点,产业层次快速提升。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工业占比大幅提高,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占比由的27%提高到了60.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58%,目前在规模工业中的占比达到3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8%。年,全市gdp达435亿元,年均增长22.6%;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78.1亿元、33.8亿元,年均增长43%以上,增幅持续位居苏中苏南首位,一般预算收入首次跃居全省八强,税收占比位居全省前三位。

2.加快推进富民增收一体化,城乡居民实现同富裕。将提高居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建立富民增收长效机制,致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800元和8680元,年递增15%以上。农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性收入占比达8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突破40万人。实施“千名能人、百亿投入”、“双带”、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等创业工程,以创业带动就业,民营经济持续位居南通第一,并跻身全省前列。

3.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环境实现齐改善。强势打造城乡优美人居环境,中心城区“十横十纵”,重点镇“四横四纵”、一般镇“三横三纵”的城(镇)区框架全面形成。基础设施同步改善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区域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置、供气供热、城乡公交和数字电视实现全覆盖。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农村改厕、河道整治、绿化造林、秸秆综合利用均居全省前列。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全面达标。

4.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生活实现双提升。始终把强化公共服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全市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并成为南通唯一的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社区卫生服务站行政村覆盖率均达100%。文化广场、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红十四军纪念公园等文化功能不断健全完善。

5.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保障实现广覆盖。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全国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典范并列为国家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

三、如皋推进“三化”深度融合、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思路。

1.坚持把工业化作为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统筹城乡发展的“火车头”。加快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引导鼓励船舶及海工、汽车及配套两大主导产业从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销售等“微笑曲线”两端攀升。以熔盛重工为龙头,打造千亿级船舶产业基地和千亿级海工产业基地;加快推进2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和英田20万辆轻卡系列产品扩能改造。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动机械电力冶金、长寿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实施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加快由传统优势向研发优势、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规模发展向集群发展跃升。加快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杂志铺cssci期刊目录。实施新兴产业“年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等四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以神马为龙头的新型电力材料、以九鼎为龙头的风电、以美能得为龙头的光伏、以元升为龙头的光热、以省级软件园为龙头的软件和服务外包。

2.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动机”。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以沿海开发规划、长三角发展规划和修编后的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重要依据,高标准、高质量地完善城镇布局总体规划,坚持以城市和农村规划全覆盖引领城镇空间布局,最大限度整合城乡资源,形成“双城-重点镇-一般镇-新型社区”的城镇空间格局,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城市化水平突破70%。着力提升小城镇能级。高效推进小城镇连片整建制搬迁改造,建立健全安置房建设、搬迁补偿、培训就业、社会保障“四位一体”搬迁机制,高效有序推进土地出让开发,大力培育房地产市场,到“十二五”期末,旧镇区搬迁改造基本结束。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着力推进中心城市现代化。围绕上海城市客厅、城中花园的目标定位,致力打造区域性现代化中等城市,加快推进cbd、rbd招商建设,积极发展多业态现代商贸业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长江中下游千年历史、文化、旅游与现代工业、港口文明交相辉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区域性现代化中等城市。

3.坚持将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推进“三化”深度融合、统筹城乡发展的“助推器”。围绕“十二五”期末全市土地亩产出突破1万元的目标,以打造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市为抓手,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方式提升农业,用品牌化战略经营农业,大力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着力打造花木盆景、外向肠衣和长寿食品等百亿级板块,生态果蔬、优质稻米、优质畜禽、优质蚕桑和旅游农业等数十亿级板块,到“十二五”期末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占比达95%以上,其中规模种植占比达90%、规模养殖占比达100%。大力发展项目农业。加大“三资”投入,着力培育辐射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益高、出口创汇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强化现代农业园区、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村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建成3个以上万顷良田国家级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5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一批南通市级农业园区,建成10万亩有机稻米和5000亩光伏农业园区,镇万亩、村千亩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全覆盖。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进一步做大“苏皋长寿”品牌,依托现有的绿色、无公害食品产业,加快建设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确保有机稻麦和有机果蔬规模超10万亩。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篇三

摘要:正确认识城乡差距与城乡差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我国城乡差距具有多维度性:深层次的政治维度的城乡差距以政府治理为核心;中间层次的经济维度的城乡差距以产业发展水平为代表;表层次的社会维度的城乡差距以公共产品资源配置为标志。从三者之间的关系看,城乡政治差距是导致城乡经济差距与城乡社会差距的源头,城乡经济差距是权力资源配置失衡的外在表现形式,城乡社会差距是城乡政治差距和城乡经济差距向社会福利领域延伸的结果。统筹城乡发展要从政治层面的城乡治理入手,经过以财政支农、工业哺农、城市助农为主体的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最终实现以共享型经济增长理念支撑下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城乡差距;治理;产业;公共服务。

一、城乡差距与城乡差别具有不同的内涵。

城乡差距与城乡差别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集历史现象与社会现象于一体的城乡差距是一个国家基本社会制度框架内城乡关系走向的表现形式。一个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决定财富的分配原则,建立在城乡利益对立基础上的城乡差距扩大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分配不公的必然结果。但对已有的城市与乡村而言,他们各自能够产出多少财富则是由各自的主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代表城乡主业生产力水平的是城乡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如果一个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达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状态,而且工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同样高的水平,此时,源自生产关系方面与源自生产力方面的城乡差距都消灭了,但城乡差别依然存在。由此看来,城乡差别另有自己的特定内涵。

所谓城乡差别是指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城乡生态景观、城乡主产业劳动方式、城乡居民的集聚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方面的客观区别,它存在于任何阶级社会的各个国家中。各个国家正在努力消灭的是城乡差距,但不能消灭城乡差别。自城市诞生以来,城乡差别就存在,以后还将存在。以往我们常常讲的“消灭三大差别”,其实指的是“消灭三大差距”,或者说是在对城乡差别有误解的情况下喊出的口号。城乡差距是指在基本社会制度及其一系列衍生制度约束下由城乡主产业生产方式而决定的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通过这个界定可以看出,要消灭城乡差距,就必须既要消灭使城乡差距扩大的基本社会制度,又要使城乡主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同步提高。

在对待城乡差距问题方面,还存在一个误区,即人们往往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在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并力图消灭城乡差距,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缩小城乡差距。在资本主义初期,城乡差距扩大的速度的确很快,城乡对立关系十分突出。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的触角逐渐伸入到农村与农业,尽管主观上获取剩余价值,但客观上却缩小了工农差距与城乡差距。与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缩小城乡差距的行为是被动的,是因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受到了落后农村、农业阻碍时才不得不去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缩小城乡差距的行为是主动的,是受基本社会制度价值取向影响而进行的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行为。即使是这样,并不能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在消灭城乡差距问题上不存在失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需要不断完善,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仍然会出现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以至于今天我们用“统筹城乡发展”来纠正过去城乡差距方面出现的失误。

二、城乡差距问题的层次性分析。

分析城乡差距问题应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系统的研究不同层次的城乡差距,二是揭示城乡差距的本质,三是明确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的历史责任主体。

中国城乡差距包括城乡政治差距、城乡经济差距和城乡社会差距。城乡政治差距是最深层次的城乡差距,它决定着中间层次的城乡经济差距与表层次的城乡社会差距。通常状况下,人们只重视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城乡社会差距的研究,很少能从城乡经济差距与城乡社会差距背后挖掘出城乡政治差距。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压力型政治体制在城市与农村的表现形式是命令式的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在压力型政治体制约束下由任命型城乡权力资源配置制度支撑的城乡治理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城乡治理差距的产生原因恰恰是由于权力资源本身在城乡之间的严重不平衡配置,权力资源的不平衡又导致城乡之间经济资源的不平衡与社会公共产品资源的不平衡。这表明,城乡政治差距是城乡经济差距和城乡社会差距的根源。

城乡差距问题是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表现形式,而化解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最好办法是进行体制改革。为此,针对上述三个层次的城乡差距,提出了相应的三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

为从根本上剔除产生城乡差距的深层政治体制阻碍性因素,我们需要确定城乡治理体制变革的价值取向,该价值取向是变压力型治理体制为激励型治理体制;变权利约束型治理为权利给予型治理;变人治型治理为法治型治理。当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成绩后,城乡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公正决策、公平决策才会在城市与农村的协同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才能在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城乡整体规划与城乡政府管制方面有所作为。面对日益严重的城乡环境污染问题,城乡各级政府应联合起来为城乡生态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面对城市的`单纯空间扩张与农村耕地的不断减少之间的问题,迫切需要政府突破过去仅规划城市而不规划农村、仅规划工业布局而不规划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布局的工作思路,实现粮食安全前提下城乡规模结构与城乡空间结构之间的整体协调增长。

城乡政治体制改革引领下的城乡治理绩效的提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深层经济体制改革则是统筹城乡协同发展的最核心内容。市场机制惯性作用下优质生产要素不断流出农村问题,需要统筹主体的政府干预机制在一定激励机制作用下强制性的实现优质生产要素流入农村,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优质生产要素短缺问题。统筹主体政府还要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在农业生产成为工业化整个链条中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发展精细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标准化农业。

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核心是缩小工农业发展差距,财政支农、工业反哺农业与城市支持农村只是发展农业的外部措施,农业要想真正成长为现代农业还必须有一系列新土地制度安排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动态土地承包权确认制度就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为解决农村新生代农民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问题,为适应农业规模经营的要求,我们主张改革以往政府单方面固定期限下的土地承包制度,代之以动态土地承包权确认制度和柔性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所谓动态土地承包权确认制度是指为适应农村新增人口组成的家庭也有土地供其承包而言的增量性动态土地承包权的确认制度。该制度是基于新生代农民在农村的生存问题而提出的,是化解新生代农民与老一代农民代际矛盾的新型制度安排。所谓柔性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是在合法、合理、自愿前提下,规范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非农户之间以及农户与集体组织之间发生的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制度。该制度解决了初始土地总承包权与后来土地分承包权之间的流转问题,它既可以使土地走向规模化经营,也可以因地制宜使土地走向分散化经营。

与城乡政治差距和城乡经济差距相比,城乡社会差距更突出也更复杂。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社会差距的集中表现形式,城乡收入差距又直接表现为城乡消费差距和城乡储蓄差距,间接表现为城乡教育差距、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和城乡社会保险差距。在这些形式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中,除城乡储蓄差距外,其余几个方面的城乡社会差距也都是关系着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然而,从农村居民的生存安全角度讲,消除城乡消费差距、培养城乡生态消费是缩小城乡社会差距的首要目标。城乡生态消费不仅是城乡循环经济的理性延伸与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城乡社会福利水平的最基本体现形式。所谓城乡生态消费是指良好的消费环境下基于自然人意义上的安全消费、适度消费与无污染性消费和基于法人意义上的节约型消费与可再利用型消费等的总称。消费水平的提高只是城乡居民在生活方面的福利改善结果,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育机会的均等才是城乡公民福利增进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志。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其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及医疗保障等其他社会福利状况。因此,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显得格外重要。平衡城乡教育就要从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与科学评价教育绩效人手,在城乡基础教育投资体制下,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实现就业最大化指向下的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实现城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为更好保障农民的健康,要在广大农村的县、乡、村充实或新建卫生院、卫生所,并配置一定数量的优质医疗资源,以缓解农村就医难的问题。

依据共享型经济增长的分配原则,城乡居民获得一致的社会保障特别是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险是统筹城乡社会协同发展的应有内容之一。面对中国“未富先老”的挑战,从现有国情出发,构建城乡统一的、较低水平的社会养老保险是切合实际的选择。为此,建议推行三层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第一层为中央政府为城乡居民缴纳的社会养老基金,第二层是省级政府或家庭为老年人缴纳的社会养老基金,第三层的缴费主体是个人。鉴于当前的严重失业问题,建立涵盖农村体力型失业者、城镇知识型失业者与国企下岗型失业者在内的双层失业保险制度,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对此,要在《失业保险条例》基础上出台《失业保险法》,要明确法定失业保险缴费主体,要成立专门的“失业保险与创业指导所”,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向纵深发展。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篇四

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是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必须统揽城乡发展全局,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和公共资源分配手段,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调节作用。

1建立有利于乡镇企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财政。

1.1加快农业资金建设,促进农业企业产业升级。

突破农业金融抑制制度,优化金融资源在农业的配置。随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力,呼吁农业融资制度的改革。建立有利于农业金融制度发展、农村资金市场流通的财政环境,例如:利用银行贷款利率调整市场资金转向农业投资建设领域。

鼓励民间资本的流入,对于民间资本的进入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者奖励的财政政策等。开发针对农业类型的贷款品种和贷款方式,打开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房产等抵押的权利,提高农民贷款的能力,建立农户的联保贷款业务,增强农民信贷的信誉,提升乡镇企业及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质量,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获取更多的资金。

1.2建立公平合理的税费制。

规范农村相关税费的征收管理,协调城乡税收公平,因地制宜地建立惠农税制,改善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和税费分配上公平,对地方和乡镇的税收上尽量向扶持农业靠拢,中央对地方乡镇税收上适当减免,减轻基层负担,使地方乡镇留有资金,不至于为了维持地方乡镇财政乱摊派税费用。为防止片面强调发展农业经济而忽略环境和生态效益,对农业经济征收环境税(针对环境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征收的专门税种),引导农业经济向专业化、现代化、产业化、高效益型发展。

积极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资金和信息在农业市场的流通,为乡镇企业的扩大创造有力的资金环境和政策技术环境。加快建立乡镇企业的信用贷款制度,建设专门针对乡镇企业贷款的抵押、融资渠道。培养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引进科学管理机制和现代企业的人才聘用制度。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水平,完善农村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根据农村本土特色发展优势产业,深化产业加工,形成有助于农业经济规模扩张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积极把二三产业与农业经济结合,把工业先进技术运用到农机具设备的改进,把第三产业的'与农业经济融合创造农业生态旅游服务等,使农业经济及时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加深对产品的开发等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的同时,要发挥乡镇龙头企业主导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产加工模式的进程。同时,应注意建立生态友好型的农村经济,关注将科技应用于农业的创新,提高对资源和资金的利用率,走可持续的节约型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3提高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业劳动力培训。

3.1改革户籍制度、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户籍制度的改革上切忌“一刀切”和强制性的户籍制度变迁,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仿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由点到面,先试点再因地制宜的推行,由基层城镇和小城市开始实施推广至大中型城市。同时也要防止只是形式意义上的改变了户籍制而没有改变户籍制下的不平衡的利益分配。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力的流动的管理机制、配套设施建设,规范相关税费的收取,创造公平的聘用机制和就业环境。

3.2完善农村基础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公共财政上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建设,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调整财政补贴标准和缴费档次。深化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种类开发,使农村社会保险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各自的承受能力及需求相适应。

积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迁徙能力,各级地方政府做好不同区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建立全国社保制度的联网信息系统,简化社会保障制度的程序,建立合理的弹性的缴纳方式,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同时,还要处理好新旧社会保障制度的程序,防止新旧社会保障制度重叠,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加强病虫害等灾害预防体系的建设,增强农民防疫各种风险的能力,提升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转变集体补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形式,将乡镇企业所缴纳的营业税的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3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管理的建设,在财政和资源分配上加大投入,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技能,设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校可以兼备提供职业培训和岗位实习的功能,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同时增加农民实习就业的机会,为农民再就业创造公平的平台。在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的时候要根据市场发展和技术变化对农民不定期的技能更新培训。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同时应该转变农村对教育的观点和人们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

4把握农业经济市场发展方向。

建设绿色、可持续、高品质的农业应加快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科技创新,降低农业生产污染,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深化农产品加工技术革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种层次分类;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农产品向多元化发展满足市场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向高端农产品发展,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农业企业应该挖掘农业市场经济的投资商机,抓住农产品生产、加工、消费环节的关联性,扩大农业企业的发展规模和营运范围。建立健全农产品品质安全认证体系,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规范农业经济市场质量安全管理。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篇五

金融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金融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必然会带来在城乡之间配置差异性问题。我国城乡金融统筹协调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金融发展水平不协调。

金融相关比率(fir)是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最广泛的指标,一般用金融资产总额与gdp的比值来表示。从图1可以看出,1992年以前農村fir处于缓升趋势,之后稍有回落徘徊,就一直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基本上都在100%以下。相比之下,城市fir则处于一路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119.6%上升到的578.4%,由于股市低迷而有所下降。整体上,我国金融资产扩张迅速,但这种快速扩张主要发生在城市区域,農村金融化水平较低,二者相差4倍左右。按照戈德史密斯的标准,農村金融发展刚跨越初级阶段,而城市金融则已经步入中高级发展阶段,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農村。

(二)城乡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

由于農村金融发展中证券、保险等现代金融特点的交易比例很小,農村基础性金融资源主要以存贷款为主,这里就从存贷款的配置来反映城乡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统筹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城乡各项存贷款规模整体上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城市存贷款规模增长速度大于農村存贷款规模增长速度,城乡之间存贷款差距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变化。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之间的存款差距逐渐缩小到1988年的4.02倍,然后,从1989年开始扩大,到就达到8倍以上,最近几年一直稳定在8倍左右。城乡之间的贷款差距从最初的10.19倍下降到1993年的3.77倍,之后开始逐年拉大,到20二者之差已经达到11倍以上。从表1还可以看出,農村存款的增加幅度远远大于農村贷款的增加幅度,如2008年農村存款增加9620.4亿元,而贷款仅增加2541亿元,这说明大量的農村金融资源外流到城市,据黄季煜等人的估计,在1979-间,通过金融系统由農业流向工业和農村流向城市的资金总额分别高达14785亿元和10337亿元。从農户的角度说,他们以“净存款人”的身份为经济的其他部门贡献了自己的储蓄资源,但却难以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意愿的贷款。从金融机构角度说,尽管他们从農户那里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储蓄,但却难以有效实现储蓄资源向信贷资源的转换。農村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功能受到极大的限制。

城乡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失衡还可以从信贷比率(金融机构贷款与gdp的比例,反映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情况)这个指标来反映,如表2所示。1978年農村贷款与農村gdp之比为0.13:1,即1个单位的農村gdp产出获得的信贷支持为0.13个单位,而同年城市贷款与城市gdp之比为0.70:1,即1个单位的城市gdp产出获得的信贷支持为0.70个单位,两者相差达5.21倍之多。尽管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有所缓和,但从1995年起差距显著拉大(6倍左右)。農村gdp在不断增加,但单位gdp产出获取的信贷支持却徘徊不前,一直没有突破0.3个单位。相比之下,城市单位gdp产出获取的信贷支持达到1.5左右。虽然農业部门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gdp所需信贷可能比城市二、三产业要低一些,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单位農村gdp获得信贷的支持明显偏低,農村的金融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三)城乡实体性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

39%。全国尚有2751个镇(乡)未设任何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落后的中西部偏远農村(2303个,占83.7%)。这些農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得不到任何金融服务而成为“盲区”,出现所谓的“金融空洞化”现象。

从金融工具体系来看,城市金融工具门类齐全,不仅包括存款、贷款、票据、信用证、信用卡、股票、债券等原生性金融工具,还包括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性金融工具。農村金融工具则相应单一,衍生性金融工具基本没有,而原生性的金融工具基本上以存、贷、汇“老三样”为主。因此,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实体性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是非常不均衡的。

三、我国城乡金融非协调发展的根源。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金融系统在金融资源的分配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在信贷配置中倾斜于城市非農业部门,農村金融发展滞后,農村金融机构只是动员農村储蓄以提供城市工业化资金的一个渠道,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种状况依然没有完全改变。统计显示,城市占据了85%的金融资源,而广大農村只占15%左右,即使这15%左右的金融资源,真正投向農村的更是微乎其微。金融资源配置的“非農偏好”非常明显。城乡金融发展失调以及金融资源的低效率配置所产生的经济增长抑制效应和城乡收入差距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这已经被我们的实证研究所证明。政府行为(有形之手)与市场机制(无形之手)是影响资源配置的两种主要机制,有必要深刻分析它们在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而找到制约城乡金融协调发展背后的根源。

(一)政府行为的主导作用导致非协调性。

中国的金融改革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其变迁路径完全体现了政府的意志。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实行的是金融抑制政策,这一政策是内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为了配合这一战略,金融抑制的结果就是大量的金融剩余被外生的金融机构政策性地从農业抽向工业,从農村转移到城市。这一时期城乡金融资源配置是完全扭曲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政府为了化解国有金融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强化国有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发起了以企业化、商业化、股份化、市场化为特征的国有金融改革,使国有金融逐渐显露出按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行事的“嫌贫爱富”的本性,大规模撤出農村。与此同时,国家已经注意到農村金融改革的滞后对農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直接或间接地将金融资源引向農村。对農村金融政策从抑制逐渐转为支持,然而,原有制度变迁所产生的路径依赖以及政府过分谨慎所采取的国有金融资本主导農村金融市场的方式,使得这种金融支持政策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计划设立312家村镇银行,实际设立57家,大大低于政策的预期,掌控全国近2/3金融资源的大中型商业银行并没有响应政策的号召,参与的热情非常低,3年多总共才设立18家。即使很多金融机构热情参与设立新型農村金融机构,但其动机并非出于贷款监督效率的提高与盈利考虑,而是能够带来特许权价值。農村金融改革依然处于欲破待解的困局之中。“工业反哺農业,城市支持農村”的城乡金融协调政策落实需要更多的智慧与勇气。

(二)市场机制的内在作用加剧非协调性。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金融资源流向、流量和组合等均受利益驱动。金融资源的供给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金融资源向比较利益高的地区流动,这是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个基本的普遍的现象。由于農业较之非農产业具有投资的长期性、经营的零散性以及高风险、低收益性等典型“弱质性”的产业特征,農村金融生态环境不理想,金融资源向城市集聚,经济效益显然要高于農村。因此,市场机制作用下,農村十分稀缺的金融资源大量外流是势所难免的。同时,市场机制下,更容易诱致金融机构的排斥行为。金融排斥(financialexclusion)是为了实现自己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规避风险采取的一种理性市场行为。金融机构通过在農村地区少设立网点(地理排斥),采取严格的风险评估手段(风险排斥),苛刻的信贷条件(条件排斥),较高浮动的信贷利率(价格排斥),以及差异化的营销手段(营销排斥)将“三農”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金融排斥的五个维度相互强化,不断累积,加上其他因素的合力影响,导致我国不少農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農村陷入经济与金融的恶性循环之中。可见,市场机制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剧了農村金融资源的外流,政府的“输血”赶不上自身体系的“失血”,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向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所以,必须将金融发展置于城乡统筹的视野下。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初级阶段的農村金融与中高级阶段的城市金融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过程中,要将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效地结合,既要体现市场机制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的积极引导作用。

(一)强化政府城乡金融统筹职能。

在现有城乡经济金融差距的基础上,城乡金融发展要实现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政府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但其作用的发挥不应是行政性干预,而是提供更多符合市场规律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首先,完善農村保障支持体系。在保障支持体系缺乏的状态下,農村金融机构难以抵御和分散由農业风险所引致的借贷风险。因此,引导金融支持農村,必须要求完善農业保险、担保基金、信用评级等農村保障支持体系。其次,综合协调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通过利率优惠、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税收减免等措施,建立農村资金回流机制。再次,加强農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支付体系、信息管理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等,降低金融机构开展農村金融业务的成本。最后,在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应尽快落实国务院5月7日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在農村地区积极组建和参股新型農村金融机构等,促进農村金融需求和金融服务的有效对接。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二)构建包容性的農村普惠金融体系。

農村金融排斥是農村金融服务领域的市场失灵,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政府合理的干预是必要的。首先,政府应建立包容性的農村普惠金融体系,保障社会每个经济主体金融权利的平等。完整的金融体系应为包容性的,普遍惠及一切需要金融服务的社会群体,尤其应惠及于被传统金融体系所忽视的農村贫困群体。“嫌贫爱富”是金融的天性,无可非议,但政府要思考如何调动各类金融机构对農民融资的内在积极性和责任心,而且这种调动还必须是可持续的,讲效率的。当前,可以探索设立普惠金融服务基金,一方面强制要求所有正规金融机构都缴纳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1%至2%)作为普惠服务基金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则通过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引导更多的机构到贫困地区开展业务,为低收入農民提供支付得起的正规金融服务。其次,出台激励相容的法规政策,对金融机构在農村地区撤并与新设机构、新增存款投放比例做出相关规定,遏制農村资金的持续外流。

(三)建立有效的城乡金融联动机制。

城乡金融机构之间也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城市金融机构和農村金融机构之间可以通过金融控股、参股、同业拆借等形式实现金融资源向農村流动。其次,城市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人才培训、宣传和信息服务等方式发挥对農村金融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城市大型金融机构可以借鉴国际成功的运作经验,采取“连锁店”形式,按照统一的品牌,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独立、专业的经营方式,设立新型農村金融机构还是有利可图的。

参考文献。

[1]何广文,我国農村金融供求抑制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農村信用合作,,(2).

[2]王修华,邱兆祥,農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

[3]王修华,村镇银行发展的制度约束与优化设计[j],農业经济问题,,(8).

[4]洪正,新型農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的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2).

[5]王修华,新農村建设中的金融排斥及破解思路[j],農业经济问题,,(7).

[6]王永龙,城乡金融的非均衡性及其后续效应[j],改革,2009,(10).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篇六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主要措施。浙江青田县油竹新区管理委员会积极把握该县建设省重点工程――滩坑水电站的大好机遇,以移民安置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城市化、工业化联动,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兼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新区,使新区迈上了大步发展的快速道,城乡统筹快速推进。

一、发挥区位优势,列入县城规划。

油竹新区地处青田县城鹤城镇东南隅,辖石郭上下村、油竹上下村、彭括、魁市、雅岙等13个行政村,地域面积39.25平方公里,在册总人口10655人,常住农业人口9095人。为了加快城乡统筹、拓展青田老县城新的`发展空间,青田县委县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意向将油竹新区这方土地列为县城发展的新空间。新的青田县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青田组团滨江城市的概念,油竹新区被列入鹤城、山口、温溪三大组团城市的核心地带,在城市规划区范围的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分为石郭工业休闲区、油竹文教商住区、彭括工业区和东堡森林公园等四大区块,规划今后居住人口4―4.5万人,体现简约欧式建筑风格,大量运用石材和石雕塑材料,把新区打造成一个水景、山景、城景相互交融,华侨、石雕文化气息浓郁的滨江新城,为新区的城市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二、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移民居住环境档次。

自上世纪开始,为推进新区城乡统筹,加快城市化进程,先后修筑石郭岭隧道,改造拓宽青岱线公路,修筑油竹防洪堤,修建新区36米主干道和青中路,建设丽水市一流的青田中学等,总投入近2亿元人民币。今年为配合滩坑移民的迁入,在基础配套设施投入建设上更是大动作。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项目有隧道口移民安置点1#、2#路,a、b商住区块二横干道,油竹上村小口1#路和防洪堤,小口至麻宅康庄大道,下尾、徐岙防洪堤,赤岩防洪堤,彭括大桥,油竹大桥拓宽,华侨中学迁建,新区卫生院,油竹下村菜市场、幼儿园,油竹上村菜市场、幼儿园,青田第一敬老院以及新区水、电、通信管网设施建设,总投资将超过3个亿。一至两年后,新区各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将在高品位的要求下完善,村民、移民将享受高档次的交通、水电、教育、服务、绿化等居住环境,新区的农村将成为青田滨江城市的一个重要区块。

三、集聚人口,发展第三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安置滩坑移民和商住开发、工业发展,将有效快速地集聚新区人口。油竹新区1月至7月将吸纳滩坑电站第一水平年6000多移民,在油竹下村隧道口、油竹上村门前、小口上项等区块建设2500多间移民房及相关居委会等公共配套建筑,成为新区人口集聚的加速器。加上a、b商住区、大坟山住宅区,石郭后山住宅区的开发和新区工业企业的进驻建设。预计今后3年,新区人口将集聚至3―3.5万,建设商品房、移民房、厂区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建筑面积将要超过150万平方米,为新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保护当地村民的利益,新区管委会在向当地村集体调剂移民安置用地,工业生产用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时候,就在位置优越的地方给了相关村5%的村集体留地,用以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农贸市场、商场、宾馆等,以积极壮大当地村集体经济,解决村民就业,提高村民福利,缩小城乡差距。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篇七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别。在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物流是城乡生活品质提升和商品顺畅交流的重要保障。通过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农民不再“卖菜难”、市民不再“买菜贵”。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市场成为电商必争的领地。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物流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国物流业呈快速发展趋势。2014年前三季度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4%,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2%,是河北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我国物流业在实现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在结构上却逐渐呈现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态势。

一、物流业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包容性增长是在“益贫式增长”和“分享式增长”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与排斥性增长理念相反,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最初的包容性增长和减轻贫困有关,更多的出现在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和产业发展问题中,现在其概念不断被引入到其他研究领域,如环境科学、农业生产等领域,包容性增长的涵义进一步被深化延展。

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引用到城乡物流领域,是指在物流业大力发展的环境下,无论是城市物流还是农村物流以公平享受发展机会、共同参与市场、共同分享发展利益为核心,以缩小城乡物流发展水平差距、发展农村物流提高农民收入、服务市民农产品消费为目标,优化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实现利益“双赢”的目的。认真和深入研究农村物流和城乡物流包容性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制定发展政策,共同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二、河北省物流业呈现出城乡“二元”形态。

因为现代物流业的产生及发展是以城市为起点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在城市发展势头良好。河北省部分城市已认识到现代物流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制定了物流业的发展规划,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石家庄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要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基地,把发展城市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

在河北省城市物流加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物流发展却相对滞后,存在较大差距,使河北省物流业发展水平呈现出城乡不平衡的“二元”形态。农产品流通以常温物流为主,绝大部分农产品未经任何加工,在运输过程中技术落后导致损耗多。在农村消费品物流领域,农民需要的工业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及供应也存在严重物流瓶颈,农民购物难。

三、河北省城乡物流业差距的成因。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在城乡经济体制二元结构下,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农村物流在农村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也很难得到发展。城市政府与农村政府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导致了基础设施的供给偏向城市,缺乏对农村物流业的投入,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的差距逐步拉大。目前,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无论是交通配送网络还是用于农产品储存的'仓储设施,造成了农产品的大量损失,农村物流的发展没有最基本的基础保障。

(二)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利用低。城市物流信息网络已逐步完善,但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利用率低。现有的农业网站信息数量、质量和农民需求没有实现有效的对接,如河北农业信息网每天都更新所属城市的市场信息,但农民真正需要的市场信息可能找不到,缺少动态的数据分析和预警机制。另外,物流信息硬件设施落后,因为多数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对于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就很有限,若一些信息服务不太到位,那就更不容易获取,信息不能有效的到达农户,只能靠市场的反馈信息,就会出现滞后。同时,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和农作物的季节差异性,使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专业性的农产品信息网站成为提高农村物流效率必不可少的前提。农村物流对信息化的要求甚至高于城市物流,现在的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根本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物流企业忽视农村市场的开发。城市生产和生活消费具有空间上的集中性,物流网络构建和实现规模化较为便利。由于河北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存在,每家每户拥有土地面积较小,所以单位面积内物流需求小,地域分散性强。与城市物流相比,农产品对运输、仓储等物流环节均有特殊要求,农村物流的服务难度相对较大,物流市场成本高利润低。再加上农产品收成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表现出更强的脆弱性。物流资源整合较为困难,形成了城市物流成本低和农村物流成本高的“物流二元结构”。许多物流企业试图进行城乡物流资源整合,却一直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考虑到风险和利润,现有物流企业大多选择城市而非农村,没有专业物流企业主体的推动,农村物流发展相对滞后。

(一)统一河北省城乡物流发展规划。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应将农村物流视为河北省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物流业发展整体系统中,制定出统一的城乡物流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全省物流系统。在此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功能,实现政府的有效干预。目前在国家层面,已建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来综合协调全国物流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地方也应加紧落实类似的跨部门协调制度,根据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等方面,稳步推进城乡物流的一体化。

公司;扶持和改造传统的农村流通主体,如农村的粮食系统、供销合作社、邮政系统等成立农村物流公司,他们扎根于农村,更容易成为能够适应当前农村物流需要的主体;其次,要在城市培育更多面向农村的物流企业。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现有城市商贸企业、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生产经营企业,深入农村开展现代物流与配送业务。

(三)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在财政政策上,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投资力度,作为城市反哺农村的一个专项具体措施,设立农村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对农村物流的发展给予特别的支持。我们有对于城市物流专项的基金但还没有农村物流的专项基金。对从事农村物流业务的企业,实施一定政策倾斜,改善其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利润低现状。在金融方面,要明确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物流的金融支持。适度拓宽农村政策性信贷资金的运用范围,加大对农村物流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设立相应的险种,开展农村物流保险业务,对农村物流中的运输、仓储等风险进行承保,并扩大农村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推行政策性保险。

(四)积极探索城乡物流对接新模式。要重视城乡物流的有机衔接,改造传统的流通模式,创新城乡物流模式,缩短流通环节,畅通物流通道。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积极探索城乡物流对接的“农户+农业生产合作社+城市零售终端模式”、“城市农资生产企业+城乡配送中心+农村零售终端模式”、“周末车载蔬菜市场”等模式。通过创新农产品和农资物流通道,密切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协作,合理安排好农资用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流,实现城乡物流无缝链接。总之,只有实现城乡物流包容性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五)建设物流节点和平台。要建立农村物流节点、平台,如田间冷库和物流集散中心,可以依托农村小卖铺建立相对集聚的末端递送和收寄节点,形成农村物流节点和网络的通道,以往返运输环境的营造,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物流服务系统。对于农村节点和网络的铺设,可以通过调整“新农村”建设和“万村千乡”政策作用方向,扶持其发展和鼓励物流企业参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政研论文:统筹城乡发展篇八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主要措施,浙江青田县油竹新区管理委员会积极把握该县建设省重点工程――滩坑水电站的大好机遇,以移民安置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城市化、工业化联动,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兼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新区,使新区迈上了大步发展的快速道,城乡统筹快速推进。

一、发挥区位优势,列入县城规划。

油竹新区地处青田县城鹤城镇东南隅,辖石郭上下村、油竹上下村、彭括、魁市、雅岙等13个行政村,地域面积39.25平方公里,2003年在册总人口10655人,常住农业人口9095人。为了加快城乡统筹、拓展青田老县城新的发展空间,青田县委县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意向将油竹新区这方土地列为县城发展的新空间。2002年新的青田县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青田组团滨江城市的概念,油竹新区被列入鹤城、山口、温溪三大组团城市的核心地带,在城市规划区范围的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分为石郭工业休闲区、油竹文教商住区、彭括工业区和东堡森林公园等四大区块,规划今后居住人口4―4.5万人,体现简约欧式建筑风格,大量运用石材和石雕塑材料,把新区打造成一个水景、山景、城景相互交融,华侨、石雕文化气息浓郁的滨江新城,为新区的城市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二、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移民居住环境档次。

自上世纪1998年开始,为推进新区城乡统筹,加快城市化进程,先后修筑石郭岭隧道,改造拓宽青岱线公路,修筑油竹防洪堤,修建新区36米主干道和青中路,建设丽水市一流的青田中学等,总投入近2亿元人民币。今年为配合滩坑移民的迁入,在基础配套设施投入建设上更是大动作。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项目有隧道口移民安置点1#、2#路,a、b商住区块二横干道,油竹上村小口1#路和防洪堤,小口至麻宅康庄大道,下尾、徐岙防洪堤,赤岩防洪堤,彭括大桥,油竹大桥拓宽,华侨中学迁建,新区卫生院,油竹下村菜市场、幼儿园,油竹上村菜市场、幼儿园,青田第一敬老院以及新区水、电、通信管网设施建设,总投资将超过3个亿。一至两年后,新区各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将在高品位的要求下完善,村民、移民将享受高档次的交通、水电、教育、服务、绿化等居住环境,新区的农村将成为青田滨江城市的一个重要区块。

三、集聚人口,发展第三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资料。

加上a、b商住区、大坟山住宅区,石郭后山住宅区的开发和新区工业企业的进驻建设。预计今后3年,新区人口将集聚至3―3.5万,建设商品房、移民房、厂区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建筑面积将要超过150万平方米,为新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保护当地村民的利益,新区管委会在向当地村集体调剂移民安置用地,工业生产用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时候,就在位置优越的地方给了相关村5%的村集体留地,用以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农贸市场、商场、宾馆等,以积极壮大当地村集体经济,解决村民就业,提高村民福利,缩小城乡差距。

四、积极发展工业生产,切实解决移民、村民的就业问题。

“移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移民工作的主要方针。要使移民能致富就业是关键,同时就业也是解决当地失地农民的当务之急。为此,油竹新区坚持城市化和工业化联动,按照青田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工业用地上加快工业小区建设,积极发展工业生产。

位于新区西北的石郭工业小区一期占地70余亩13幢标准厂房于2001年竣工,已全部出租给11家企业,2003年产值已近9000万元。石郭工业小区二期占地130亩,由业主自行建设16个厂区,已竣工4幢,并有4家企业进驻开工生产。田步工业小区占地近1000亩,2003年已达成意向企业21家,现正在做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后三年,新区工业年产值在去年2.8亿元的'基础上将要翻三翻,达20亿元人民币,为当地移民、村民的就业提供开阔平台。

五、保障、保险、康庄工程和下山建新村。

为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根据青田县委、县府决定,在新区油竹新区油竹上村开展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试点工作,现试点工作已圆满结束。该村已有186人参加了各档基本生活保障,自7月份起,已有108人将开始享受每月50元至160元不等的生活保障金,直至死亡为止。8月份开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将在新区13个行政村和全县其他村全面推开。另外,2004年新区13个行政村近80%的农民都参加了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加入了大病保险,解决了部分农民因病而贫的后顾之忧。

新区尚有平风寨、秋炉坑、麻宅等3个行政村在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区。为了统筹发展,改善交通和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新区积极开展了农村康庄工程建设和动员部分村庄下山建设新村行动。石郭下村至平风寨、小口至麻宅两条康庄公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将要开工建设。小口行政村的叶山自然村海拔230米,已基本搬迁至山脚油竹上村门前区块,新村已初具规模。麻宅村海拔350多米,搬迁至小口行政村上项区块建设新村的规划定点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他山区村的下山发展正在计划讨论之中,相信新区各行政村统筹发展的步伐会不断加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