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0:15:56 页码:9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模板18篇)
2023-11-10 20:15:56    小编:

计划是为了达成我们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路标和指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计划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的步骤和资源。计划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或达成某项任务而制定的详细步骤和安排。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期望成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一

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2、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三个主题活动。以引导学生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5、我们都有一个家——本单元设计了“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知识,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1、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了解班上同学的特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同学团结友爱。

2、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

3、了解关于中国的基本知识,知道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愿意用各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索,在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

略。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二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本册三个单元共12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1、秋凉了要添加衣服;

2、秋游出发前准备什么,出行安全,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3、学做小雏鹰,要勇敢,不娇气。

1、快乐的暑假生活,我的心愿;

2、团团圆圆过中秋;

3、做个“快乐鸟”变烦恼为快乐。

1、当好值日生、我是小小保洁员、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2、“好书大家看”同学间的友情;

3、“团团圆圆过中秋”家人间的亲情。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发挥观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戏”发挥想象力;

3、制作“感谢卡”“我的成长包”“树叶标本”等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

1、做到四个尊重。

(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习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成人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2)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习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学习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3)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4)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统一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第一周——第三周1课2课。

第四周——第五周3课4课。

第六周——第七周5课。

第八周——第九周6课。

第十周——第十一周7课8课。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9课10课。

第十四周——11课。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复习。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三

二年级学生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重点。

1、教材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事件,采用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表现能力、分析能力。

2、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五、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

2、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3、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七、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四

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几个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了,本学期加强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时数。

第一周我的自画像2课时。

第二周别人眼中的我2课时。

第三周心中有阳光2课时。

第四周温馨的港湾2课时。

第五、六周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3课时。

第七周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2课时。

第七周说说我们的学校1课时。

第八周校园里的发现1课时。

第九周给学校画张“地图2课时。

第九周在学校工作的人们1课时。

第十周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2课时。

第十一周看地图,找家乡1课时。

第十二周家乡的山和水2课时。

第十三周我的家乡变了样1课时。

第十三周家乡明天更美好1课时。

第十四周我喜欢过年2课时。

第十五周家乡的风味小吃2课时。

第十六周小呈事多2课时。

第十七周一起采风去1课时。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五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儿童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1、我爱我的身体——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的整体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个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字的身体特征,不仅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已经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础上,进一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帮助儿童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收获中的学习与发现——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校园、果园、农田、蔬菜大棚等的收获,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收获的喜悦,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劳动技能。

3、诚实的好孩子——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需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单元着力引导儿童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4、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培养儿童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让儿童学习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的美,实际地感受社区、村庄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从而能够在爱自己家的基础上,进一步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

5、水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儿童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水或雪,再遇热又变成水蒸气这一循环规律,激发儿童对水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6、怎样做好事——引导儿童学习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骛远,宾端正做好事的态度,从小主动地向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周了解我的身体。

1、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关心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发展自我意识。

2、关爱自己的身体,能主动帮助他人。

3、了解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测量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

第二周保护我的身体。

1.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对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观察、探究兴趣。

2.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与卫生习惯,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与姿势。

3.知道身体部位的特点、功能,获得保护身体健康的知识。

第三周收获的感觉真好。

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能积极参加收获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

2、了解秋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们进行各种收获的劳动。

3、认识和了解春种秋收农作物的特征及生长规律。

第四周粮食来得容易。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习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通过了解水稻、小麦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3、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第五周植物生长的秘密。

1、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植物的根、茎、叶有各自的作用。

2、了解本地区有关农作物的知识。

3、了解水稻、花生等植物生长的过程。

第六周我们这里的农品。

1、对本地区生产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

2、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农产品有什么作用的社会调查。

3、知道本地的粮食作物达的作用和用途。

第七周诚实故事会。

1、积极参加故事会的交流、表演、能感受诚实带来的美好体验。知道说谎害处大,能初步分辨是非。

2、介绍和交流自己了解的诚实故事。

3、学会收集、表演故事,发展学生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力。

第八周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1、体验坦诚沟通带来的快乐几对诚实行为的积极认同感。

2、能够较全面、客观的2看待自己和别人说谎的现象几原因,并领悟一些诚实做人的道理。

3、增强说实话、不说谎的诚实意识。

第九周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1、能感受自己生活环境的整洁与美丽,萌发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

2、了解内、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发展变化。

3、能从多角度发现、感受社区的美丽。

第十周我们生活的饿地方真方便。

1、了解、体验社区环境、公共场所、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服务设施和功用设施机构。

3、学会利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公共设施、场所等。

第十一周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1、体验在小区(乡村)里生活的温暖,对为社区服务的劳动者的感激。

2、学会关心和帮助社区里有困难的人,用实际行动向为我们服务的人表示感谢和尊敬。

3、了解社区里叔叔阿姨们的工作,懂得有许多人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第十二周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1、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环境的习惯。

2、能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社区的环境状况。

3、知道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能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十三周我们的生活里不开水。

1、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水的情感。

2、了解水的重要作用,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第十四周变来变去的水。

1、喜欢做水的实验,有探究水的浓厚兴趣和欲望。

2、在探究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卫生、合作。

3、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知识。

第十五周保护水,节约水。

1、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行为个习惯。

2、增长如何保护水资源的社会知识。

3、掌握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第十六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愿意并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

2、知道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品德,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做好事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具有初步的做好事的基本能力。

第十七周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1、培养愿意为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情感,在做好事后能获得给别人带来快乐时,自己也快乐的体验。

2、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表扬的道理,做到校内外表现一个样,培养诚实的好品德。

3、知道在生活中有一些人会有不同的困难或难处,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

4、要学会友善的帮助别人。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六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

3、充分利用电视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效果。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5、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6、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7、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七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三、

具体内容。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周了解我的身体。

1.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关心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发展自我意识。

2.关爱自己的身体,能主动帮助他人。

3.了解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测量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

第二周保护我的身体。

1.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对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观察、探究兴趣。

2.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与卫生习惯,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与姿势。

3.知道身体部位的特点、功能,获得保护身体健康的知识。

第三周 收获的感觉真好。

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能积极参加收获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

2、了解秋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们进行各种收获的劳动。

3、认识和了解春种秋收农作物的特征及生长规律。

第四周粮食来得容易。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习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通过了解水稻、小麦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3、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第五周植物生长的秘密。

1、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植物的根、茎、叶有各自的作用。

2、了解本地区有关农作物的知识。

3、了解水稻、花生等植物生长的过程。

第六周 我们这里的农品。

1、对本地区生产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

2、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农产品有什么作用的社会调查。

3、知道本地的粮食作物达的作用和用途。

第七周诚实故事会。

1、积极参加故事会的交流、表演、能感受诚实带来的美好体验。知道说谎害处大,能初步分辨是非。

2、介绍和交流自己了解的诚实故事。

3、学会收集、表演故事,发展学生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力。

第八周 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1、体验坦诚沟通带来的快乐几对诚实行为的积极认同感。

2、能够较全面、客观的2看待自己和别人说谎的现象几原因,并领悟一些诚实做人的道理。

3、增强说实话、不说谎的诚实意识。

第九周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1、能感受自己生活环境的整洁与美丽,萌发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

2、了解内、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发展变化。

3、能从多角度发现、感受社区的美丽。

4、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第十周我们生活的饿地方真方便。

1、了解、体验社区环境、公共场所、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服务设施和功用设施机构。

3、学会利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公共设施、场所等。

第十一周 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1、体验在小区(乡村)里生活的温暖,对为社区服务的劳动者的感激。

2、学会关心和帮助社区里有困难的人,用实际行动向为我们服务的人表示感谢和尊敬。

3、了解社区里叔叔阿姨们的工作,懂得有许多人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第十二周 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1、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环境的习惯。

2、能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社区的环境状况。

3、知道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能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十三周 我们的生活里不开水。

1、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水的情感。

2、了解水的重要作用,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第十四周 变来变去的水。

1、喜欢做水的实验,有探究水的浓厚兴趣和欲望。

2、在探究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卫生、合作。

3、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知识。

第十五周 保护水,节约水。

1、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行为个习惯。

2、增长如何保护水资源的社会知识。

3、掌握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第十六周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愿意并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

2、知道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品德,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做好事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具有初步的做好事的基本能力。

第十七周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1、培养愿意为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情感,在做好事后能获得给别人带来快乐时,自己也快乐的体验。

2、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表扬的道理,做到校内外表现一个样,培养诚实的好品德。

3、知道在生活中有一些人会有不同的困难或难处,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

4、要学会友善的帮助别人。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八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本学期以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36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7课时。

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9课时。

第三单元“快乐的少先队员”9课时。

第四单元“我们在长大”7课时。

复习、考试4课时。

总计:36课时。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九

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儿童已经懂得了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培养了能力,并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掌握了儿童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的基础知识和某些技能。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的整理反思提高。

潜能生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体验生活,领悟生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本册教学内容分5个单元主题:自己拿主意、献出我们的爱、我们去发现、你好,祖国妈妈、愉快的收获。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二级活动主题,有的二级主题下又分设了***活动主题,各活动主题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整体地为单元主题服务。每个单元内容结构呈树状分布。

各个单元的目标主要体现如下:

能初步分辩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体验帮助他人、给他人提供方便的快乐,有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人。

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分辨是非,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乐于帮助他人。

3、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

1、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2、自信、诚实、求上进。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的实质。

2、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

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4、确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

5、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

6、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开拓性地寻找和使用教学资源。

四、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一部分内容,均为3课时。

五、教研小课题。

1、新课程科学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2、新课型的探索与尝试。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十

二年级有两个教学班,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

一、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自己的家乡与校园,了解家乡与校园,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用模范的行动指导自己的言行。

2、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组织,少先队。培养学生的荣誉心。

3、培养学生看着课文说出内容,联系实际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生活实际。

4、通过教学即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教材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事件,采用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如: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可以是唱、跳、画、说等多种形式,这也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特征。培养学生的多种表现能力、分析能力。

2、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3、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4、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初步了解各种自然现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教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化。

3、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4、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同学们养成爱思考爱生活的习惯。

第1周。

第一单元我的小伙伴星光闪闪星星寄语。

第2周。

第一单元我们肩并肩我的老师老师,我们的朋友。

第3周。

第一单元我的爸爸妈妈说句心里话第二单元身边的大自然。

第4周。

第二单元我们一起猜我猜你编猜一猜。

第5周。

第二单元我们的探究我喜欢的动物朋友。

第6周。

第二单元我喜欢的植物朋友生活用水哪里来。

第7周。

第二单元水在生活中的作用我国的水资源节约用水。

第8周。

期中复习。

第9周。

第三单元新中国是什么国旗升起的地方国歌奏响。

第10周。

第三单元国徽在这里闪亮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天南海北是一家。

第11周。

第三单元让国旗升起日新月异的祖国祖国在我心中。

第12周。

第三单元我的妈妈第四单元说说我龟兔外传。

第13周。

第四单元有主见的我实话实说诚实伴随你和我。

第14周。

第四单元守信行动快乐回放快乐在哪里。

第15周。

第四单元快乐传递我想说。

第16周。

总复习每周3节课。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十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优化结构体系、避免生硬说教、丰富练习内容、加强实践性以及面向农村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力图“利学”“便教”。本册教材编排方法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主要采取以图为主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除了继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上外,更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通过学习它能养成小朋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教学内容和目标。

1、自己拿主意。

包括(让我想想相信自己学习生活有计划)。

这个单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要求学生按时作息,做事用心;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献出我们的爱。

包括(我们手拉手爷爷奶奶你们好帮帮残疾人)。

这个单元教育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要求学生诚实友爱,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3、我们去发现。

包括(我发现我也做研究我们的科学小组)。

这个单元教育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动脑、动手,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能够应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4、你好,祖国妈妈。

包括(可爱的祖国国旗国旗真美丽敬礼,人民英雄)

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爱家乡、爱祖国;要求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5、愉快的收获。

包括(我在长大努力才会有收获丰收会)。

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积极向上,要求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到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五、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突出德育取向。

品德课当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利用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丰富素材,把抽象的道德教育渗透于各种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教育内容中,引导儿童建构自己得到的生活,为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服务。

2、尊重儿童的个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础教育越来越关注如何实现儿童的权利,尊重并保障每个儿童的权利成为教育的重要职能。我们营学会欣赏每个儿童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在教学中提供多种多样的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和余地。只有当儿童不同的能力和需要得到尊重,并能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学习和表现是,他们就会学得更好,学得更有兴致,从而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中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的发展。

3、教学相长,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自身有受教育的需要,教师作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面对新教材,我们要边学习,边摸索,边总结,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多读书,多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让我们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工作者!

4、注重环境保护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潜能生辅导计划。

1、课堂上多关注、多鼓励刘恩泽、刘雅婷等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的孩子,多给他们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在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下去对其进行重点指导。

3、课间多和孩子交流、谈心。

4、把握品德教育的时机,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

七、教学业务研修活动。

1、期初召开全年级组教材分析会议,和全组品德与生活老师探讨、交流,全面把握教材。

3、不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

4、不定期外出观摩学习。

七、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1、教育学生爱惜书本。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教育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下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八、教学课时安排。

1、自己拿主意5——6课时。

2、献出我们的爱5——6课时。

3、我们去发现5——6课时。

4、你好,祖国妈妈5——6课时。

5、愉快的收获5——6课时。

总计30课时左右。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十二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

3、充分利用电视教学手段达到效果。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5、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6、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7、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十三

一、工作理念:

工作着是快乐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尊重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生命化教学。教学中,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多种方式综合呈现学习内容;寓品德教育于学习活动中,注重体验和感悟;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以学生直接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为主要呈现形式,力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

二、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一)、课程特点: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把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内容标准四个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互相贯通、整体呈现在主题单元中,体现综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学活动内容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

(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十四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教会孩子们基本社交的课程,二年级的教学旨在培养孩子愉快开朗的胸襟和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并培养孩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遵守社会规范,爱护环境,爱家乡,爱祖国。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20xx年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认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对劳动行为有所了解,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但个别学生需要加强锻炼与培养。

二、教材分析。

(一)全期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4、培养自己愉快开朗的胸襟和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5、培养孩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遵守社会规范,爱护环境,爱家乡,爱祖国。

(二)教材重难点:

第一单元:开开心心每一天。

重难点:

1、鼓励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2、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3、让学生懂得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自己更快乐的道理。

第二单元:让我的身体更棒。

重难点:

1、教育学生注意坐、立、走姿势正确。

2、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

3、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教会学生自觉的进行锻炼、

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第三单元:我会照顾自己。

重难点:

1、教育学生懂得天气变化的时候,要注意照顾自己。

2、明确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树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识。

3、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

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2、了解周围的环境和设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的方便,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及各种土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鼓励学生为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第五单元:我爱绿树,我爱蓝天。

重难点:

1、认识到人们破坏大自然,给人类造成危害。

2、懂得资源的宝贵。

3、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垃圾的方法,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他们做一些及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及教材重难点。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有勇气,不怕难》。

第二周《我真棒—我能行,我快乐》《我真棒——我喜欢自己》。

第三周《爱越多,快乐越多》。

第四周《坐立走,有精神》。

第五周《爱清洁,讲卫生》。

第六周国庆长假。

第七周《伸伸腿,弯弯腰》。

第八周《出门看天气》。

第九周《红绿灯,在站岗》。

第十周《遇到危险怎么办》。

第十一周《我的家,在这里》。

第十二周《童年的乐园》。

第十三周《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十四周《明天更美好》。

第十五周《我身边的环境》。

第十六周《爱惜资源》。

第十七周《美就这么简单》。

第十八周复习迎考。

第十九周复习迎考。

第二十周复习迎考。

第二十一周复习迎考。

2

页,当前第。

1

1

2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十五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一)目标的多维性。

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

(二)活动的有效性。

3、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学生的主体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四)教师的指导性。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师应注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五)评价的发展性。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本课程的评价不带有甄别和选拔的性质,它的根本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本册第一单元设计了“成长包”体现了新的评价观,新的评价方式,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成长包”的作用,运用“成长包”的形式开展评价,使评价从仅仅关注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使学生由评价的对象转变为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给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

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勇气、任性、习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机整和,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家乡,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亲身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为保护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准确地把握教材,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结合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教学中,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和书上的习题开拓创新。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为集体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

4、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5、充实教学内容,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十六

一、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教法设想与措施:

按照新课标所编写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功能上的转变。以往的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负着某些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

1、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支持随机进入教学,充分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材设计的活动框架指导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学生活动演进和学习需要的情况,调整教学指导。

4、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结合学校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资源的开发。

本册教材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将实施中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等等纳入课程资源体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活动体悟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中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育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从生活中分离出的,分散在小学各学科中零碎而离散的知识、规范、技能“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十七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三、

具体内容。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周了解我的身体。

1.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关心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发展自我意识。

2.关爱自己的身体,能主动帮助他人。

3.了解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测量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

第二周保护我的身体。

1.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对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观察、探究兴趣。

2.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与卫生习惯,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与姿势。

3.知道身体部位的特点、功能,获得保护身体健康的知识。

第三周收获的感觉真好。

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能积极参加收获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

2、了解秋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们进行各种收获的劳动。

3、认识和了解春种秋收农作物的特征及生长规律。

第四周粮食来得容易。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习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通过了解水稻、小麦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3、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第五周植物生长的秘密。

1、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植物的根、茎、叶有各自的作用。

2、了解本地区有关农作物的知识。

3、了解水稻、花生等植物生长的过程。

第六周我们这里的农品。

1、对本地区生产的农作物进行调查,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

2、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农产品有什么作用的社会调查。

3、知道本地的粮食作物达的作用和用途。

第七周诚实故事会。

1、积极参加故事会的交流、表演、能感受诚实带来的美好体验。知道说谎害处大,能初步分辨是非。

2、介绍和交流自己了解的诚实故事。

3、学会收集、表演故事,发展学生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能力。

第八周诚实的孩子人人夸。

1、体验坦诚沟通带来的快乐几对诚实行为的积极认同感。

2、能够较全面、客观的2看待自己和别人说谎的现象几原因,并领悟一些诚实做人的道理。

3、增强说实话、不说谎的诚实意识。

第九周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1、能感受自己生活环境的整洁与美丽,萌发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

2、了解内、关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发展变化。

3、能从多角度发现、感受社区的美丽。

4、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第十周我们生活的饿地方真方便。

1、了解、体验社区环境、公共场所、公用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服务设施和功用设施机构。

3、学会利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公共设施、场所等。

第十一周我们生活的地方真温暖。

1、体验在小区(乡村)里生活的温暖,对为社区服务的劳动者的感激。

2、学会关心和帮助社区里有困难的人,用实际行动向为我们服务的人表示感谢和尊敬。

3、了解社区里叔叔阿姨们的工作,懂得有许多人在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第十二周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1、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环境的习惯。

2、能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社区的环境状况。

3、知道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能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十三周我们的生活里不开水。

1、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激发爱水的情感。

2、了解水的重要作用,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第十四周变来变去的水。

1、喜欢做水的实验,有探究水的浓厚兴趣和欲望。

2、在探究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卫生、合作。

3、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知识。

第十五周保护水,节约水。

1、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行为个习惯。

2、增长如何保护水资源的社会知识。

3、掌握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第十六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愿意并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

2、知道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品德,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做好事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具有初步的做好事的基本能力。

第十七周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1、培养愿意为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情感,在做好事后能获得给别人带来快乐时,自己也快乐的体验。

2、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表扬的道理,做到校内外表现一个样,培养诚实的好品德。

3、知道在生活中有一些人会有不同的困难或难处,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

4、要学会友善的帮助别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儿童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身体——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的整体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个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字的身体特征,不仅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已经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础上,进一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帮助儿童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收获中的学习与发现——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校园、果园、农田、蔬菜大棚等的收获,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收获的喜悦,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劳动技能。

3、诚实的好孩子——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需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单元着力引导儿童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4、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培养儿童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让儿童学习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的美,实际地感受社区、村庄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从而能够在爱自己家的基础上,进一步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

5、水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儿童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水或雪,再遇热又变成水蒸气这一循环规律,激发儿童对水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6、怎样做好事——引导儿童学习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骛远,宾端正做好事的态度,从小主动地向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2

页,当前第。

2

1

2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篇十八

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认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对劳动行为有所了解,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但个别学生需要加强锻炼与培养。

二、教材分析。

(一)全期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4、培养自己愉快开朗的胸襟和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5、培养孩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遵守社会规范,爱护环境,爱家乡,爱祖国。

(二)教材重难点:

第一单元:开开心心每一天。

重难点:

1、鼓励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2、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3、让学生懂得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自己更快乐的道理。

第二单元:让我的身体更棒。

重难点:

1、教育学生注意坐、立、走姿势正确。

2、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

3、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教会学生自觉的进行锻炼、

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第三单元:我会照顾自己。

重难点:

1、教育学生懂得天气变化的时候,要注意照顾自己。

2、明确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树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识。

3、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

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2、了解周围的环境和设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的方便,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及各种土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鼓励学生为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第五单元:我爱绿树,我爱蓝天。

重难点:

1、认识到人们破坏大自然,给人类造成危害。

2、懂得资源的宝贵。

3、让学生初步学会处理垃圾的方法,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他们做一些及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及教材重难点。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有勇气,不怕难》。

第二周《我真棒—我能行,我快乐》《我真棒——我喜欢自己》。

第三周《爱越多,快乐越多》。

第四周《坐立走,有精神》。

第五周《爱清洁,讲卫生》。

第六周国庆长假。

第七周《伸伸腿,弯弯腰》。

第八周《出门看天气》。

第九周《红绿灯,在站岗》。

第十周《遇到危险怎么办》。

第十一周《我的家,在这里》。

第十二周《童年的乐园》。

第十三周《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十四周《明天更美好》。

第十五周《我身边的环境》。

第十六周《爱惜资源》。

第十七周《美就这么简单》。

第十八周复习迎考。

第十九周复习迎考。

第二十周复习迎考。

第二十一周复习迎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