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爱生学校学习心得(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1:15:45 页码:11
2023年爱生学校学习心得(模板13篇)
2023-11-10 21:15:45    小编:

时间过得太快,是时候回顾一下这段时期的收获和反思了。写总结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准确而严谨地总结自己的表现。以下是一篇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一

2015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新常态”下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发挥先导作用。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一、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始终贯穿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重大意义正如全会所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将十分深远。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实际上不仅是以同志为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也是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完善和提升。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当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复杂情况是密不可分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科学理念和价值理念的完美统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更是为未来我国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很多阻碍。中国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实际上更多的是粗放式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模式越来越显得不可持续,在后续动力上明显不足。虽然我们曾提出要以“全面改革”来打破当下这种僵局,但是在实际上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克难非常不容易,推进速度较慢,所以更加迫切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兼顾,全方位推进改革。

从国际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急速变化,出现深度调整。一方面,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令中国对全球发展格局有着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全球格局的新变化,又更全面地制约中国的发展。所以,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从这个角度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每项都对应着全球格局的变化,十三五规划可谓是个国际化的“五年计划”。

五大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五大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应把五大发展理念放到“四个全面”战略的总布局中思考和实践,以充分体现其科学指南和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五大发展理念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话题。五大发展理念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创新是发展的基点,协调是发展的节奏,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开放是发展的格局,共享是发展的目标。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和提升,同时也是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五大发展理念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导“十三五”时期的最重要的方针。

二、五大发展理念基本内涵和彼此之间关系。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直击当前我国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多管齐下,内外兼修。

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成为今年两会上的高频词。国家主席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强调:“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59次提到了创新一词,是前两年报告中的数量之和。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创新要着重在新动力、新空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产业新体系、新体制、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持续发力,不仅要革新原有的“三驾马车”的经济拉动,还要拓展新的动力空间,加快发展网络经济空间,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是本质。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建议》提出,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谋划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发挥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社会整体性的进步。当今中国,处理复杂经济社会关系如同弹钢琴,统筹兼顾各方面发展如同指挥乐队,只有协调,才能奏响民族伟大复兴的华美乐章。协调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为理顺发展关系、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历史必将证明,把握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到协调发展,我国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议》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日子不再遥远。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民有所呼,党有所应。绿色发展是发展的基本特征,实施绿色发展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使生产绿色化、生活绿色化、环境绿色化、制度绿色化。绿色发展理念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建议》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历经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也居世界前列。《建议》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建议》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十二五”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力度,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也要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尚有相当数量的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医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公共服务、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所以,《建议》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体现着辩证思维和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这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把握好五大发展理念,要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掌握科学统筹的方法,一起用力贯彻落实,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回应人民群众需求,体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总的价值目标,是对中国经验和中国实践的高度概括,是中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十二五”规划着重提出的“五个坚持”是坚持经济结构调整,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改革开放。此次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与“十二五”时期的“五个坚持”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理念的深化与提高。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为发展提供新动力。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创新要着重在新动力、新空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产业新体系、新体制、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持续发力,不仅要革新原有的“三驾马车”的经济拉动,还要拓展新的动力空间,加快发展网络经济空间,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是社会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具有主观能动性,主导生产力的其他方面,所以,创新发展的主体也必须是人。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创新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真正落实“人人参与、人尽其才”的发展理念。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发展新动力的源泉,是走创新发展驱动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双创”可以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而只有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和“双创”扶持政策体系,为创新提供土壤,培养环境,才能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这样,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为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使发展更加均衡。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谋划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协调发展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直被强调,在此次全会将其放在创新发展之后的第二位,是把这一理念放在了更高的角度、更大的社会主义布局的角度来看,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调整将有重大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应当更多强调发展速度,但是在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未来的发展一定要着力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形成各区域各领域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美好景象。要重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形成多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均衡发展的局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增加农业收入;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法制、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还人民美好生态。当前,社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矛盾加剧,雾霾、水污染、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频繁侵扰人们生活,人能否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发展所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对我国实际困难的权宜之计,更是对全世界的贡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当中,首次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与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绿色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所以《建议》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日子不再遥远。同时,《建议》提出,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发展基金。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与世界伙伴互利共赢。如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棋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和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持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实现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的优势互补,不但要大胆地“引进来”,还要大胆地“走出去”。《建议》提出,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中国的发展要积极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有序扩大国内相关行业的市场准入,接纳更多高质量的外资和技术,提升国内产业体系的国际化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使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百姓。《建议》指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将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为此,应当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让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少贫困人口,大力发展就业、住房、医疗、社保和教育等公共服务业,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牢固地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在社会主义的航向上。

五大发展理念是治国理政的重大思想。我们一要扎实学习,在进一步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精髓上下功夫。《建议》鲜明提出了指导“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分别对五大发展理念进行了阐述和部署。我们应该扎实学习,深刻领会其基本要义。二要努力实践,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上下功夫。党员干部只有多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时代内涵,从基层抓起,从实际出发,与群众一道增强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推动其贯彻落实。

2016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五大发展理念将以此为起点,贯穿“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之路。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好局、起好步。”党中央已经为我们擘画了未来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扬帆远航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协调实践、绿色实践、开放实践和共享实践,用自身的行动强化五大发展理念、诠释五大发展理念。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二

近段时间,依据上级要求,在网上接受“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规划”省级远程培训。通过看视频,听讲座,不仅对国家“教育纲要”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更对有关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是在“爱生学校”理念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认识和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多了。

下面是我对“爱生学校”理念和理论的一些初浅认识和理解。

一、全纳性。

应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完成自己的教育义务的平台和环境。这不仅是指办几所特殊学校,将身心有问题的孩子放在一起生活和学习就叫“全纳”,全纳更重要的尽可能地让身心有疾残孩子融入到普通学校和普通孩子一起学习和生活,学校、老师、同学、家长都能把这些疾残孩子当正常孩子一样去看待,去关心,去真诚地帮助他们,并让他们拥有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和班级活动中来的意识,这才是真正的“全纳”。

“全纳”拥有无穷的魅力。我们学校初20xx级有个女孩子,叫张晶,是典型的“o”型腿。张晶刚好是20xx年地震后那年进升入初一学习的。学校为了培养孩子们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纪律意识,请了我们市里驻军部队的战士来训练他们。按理说,张晶有这种特殊情况,她完全可以不参与。老师也劝她,可她坚持说这是集体活动,一定要参加。因为被她的感动,于是许了她。

训练正当九月,天气酷热,十天里,她都嚼牙坚持。到最后会操的时候,班里的同学担心比赛时,其它班里的孩子会笑话她,她的班主任老师也很委婉地劝过她,问她“如果太累,你可以不参加”,但那孩子真的很“倔犟”。班主任老师很为难,于是来找我说“她怕到时候其它孩子笑话她会伤了张晶的自尊心。

我告诉她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你把张晶的事告诉所有班主任,并让其他班的班主任老师把张晶的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打心里佩服张晶,学生自然会从心里升起一种敬意,决不会出现喝倒彩现象。”结果,到了“军训”结束会操那时,所有的孩子都为这个班喝彩,更为张晶的表现鼓掌。张晶所在的班级“会操”做得最好,受到了学校的表彰。当班长代表去领奖状时,张晶也开心地笑了。

其实,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让象“张晶”这样的孩子主动融入学校生活、学习、活动,那是教育的失败,那是学校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的正常孩子不能以爱心和真诚去看待和帮助象“张晶”这类孩子,那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所以,让“张晶”似的孩子能主动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让“张晶”似的孩子充分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爱,让我们正常的孩子学会和“张晶”似的孩子友好相处,这才是“全纳性”的真谛。

二、有效性。

“爱生学校”另一理念是有效性。也就是说,“爱生学校”理念、理论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有效性”,即关注教与学的有用性、有效性、高效性。

我从这个角度去审视教科书选用,它会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动。就拿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选择来说吧,自从20xx年我从数学教学转为政治教学以来,六年的时间,教材变了三种,但我还是比较喜欢陕教版,因为陕教版更接近学生思想和生活。

举个例来说吧,陕教版九年级教材在前几课就会涉及初中生毕业的选择,还有如何对待挫折?如何看待考试焦虑?等等。这些都正是初三学生将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努力了,成绩不见长,怎么办?考试存在焦虑正常吗?什么程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什么程度的焦虑有害于考试?这正是刚入初三和学生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最实际、最有用。如果我有选择教材的权利的'话,我一定会选择陕教版。

再举个例子,如果用“爱生学校”有效性理念来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思考角度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例如,当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没有什么效果时,我们往往会去找学生身上的原因:学生不守纪律、不认真、不努力、不配合等。但“爱生学校”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形式存在低效性,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学生最近是否遇到了什么精神方面的打击等等。

这里我也举个例子。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是个男孩子。刚进初一时,有段时间,我发现这个男孩子总爱在垃圾堆里转悠,还胡乱翻,而且每天都把衣服弄得很脏。我把观察到的这个现象告诉了他的班主任,因为俗事多,一个多月后,都没怎么想起这事,突然有一天发现,那小男孩子衣着整洁,再仔细想想,好象已经很久没发现在垃圾堆里转了。

于是我去问了问他的班主任是怎么回事,孩子怎么变好了。他的班主任告诉我说“我也去观察了那个孩子,发现他总在垃圾堆里找本子,找着后将没用完的撕下来做草稿。又问了问个别同学,发现他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原来他是在找草稿纸。于是,把自己没用完的备课本撕下来,订成一本,送给他做草稿,并告诉那孩子说,以后没草稿纸就来找老师。”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问清红皂白,批评学生不爱个人卫生,那可能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性,更重要的也许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现在,他的班主任老师用了这样一种非常有效果的方法,这才是“爱生学校”的有效性理念。

三、文化环境。

“爱生学校”理念关注为学生营造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一个人影响最深刻的绝对是文化的影响。

今年的四月初,我为学校的玫瑰园写了一首赞美诗“玫瑰呢喃”。对于一个读书时代就不太会写文章的我来说,那诗当然写得不怎么样的,但关于这首诗的故事却给了我更多的思考。故事是这样的,前些日子,学校里的玫瑰花开了,没几天,老师们突然发现,每过一夜,那玫瑰花就会少几朵,不知道是被谁摘了的,我让宿管部的老师调查,也没问出个所以然,德育处的老师利用升旗仪式时间也给学生提了醒“禁止采摘校园花朵”。

但是,没用,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就快过一周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一个周二的上午,因为没课,正为这事苦恼着,突然想写首“劝行”诗试试,于是提笔写了这首“玫瑰呢喃”,让教务员把这首诗用粉笔写在一个小黑板上,并将这个小黑板放在了玫瑰园旁边。

奇迹!真的是奇迹!第二天,我去吃早饭的时候,特意去看玫瑰花,居然没少一朵。其实,我当时写这诗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过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今天仔细想想,这事让我重新认识了文化的魅力。生硬的“禁止****”,抵不上一首赞美玫瑰的诗的作用。

这就是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少不了的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文档为doc格式。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三

“爱”是爱生学校理念的的根本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证明,教师的“爱”,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都会感爱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会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一旦被教师冷淡或厌恶过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所以,爱生学校理念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既要爱优秀学生,特别要注重对那些暂时性的“差生”给予更多的爱。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无限的爱生之心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师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育的灵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不仅要激活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作为教育人务必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鼓励,少指责、批评。

一切为了学生就是要做好对学生的服务,主要是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个性转化,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转变学生学习观念,一心一意为他们提供服务,把搞好对学生的服务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

以上是本人在本次学习培训中的一点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还需不断提高,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爱中实施教育,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落到实处。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四

要建立爱生学校,我觉得最首要的就是要建设一支有博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可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家庭对子女的过分爱护,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也逐渐改变,可以说,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每每谈起自己的学生时,无不怨言四起。你听,生活中、私下里、办公室里,老师们常常聚在一起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打不得,骂不得,批不得不用说,还冷漠挑剔。是啊,现在很多班里总有一些品行不端正、性情孤傲、同学关系紧张,认为所有老师都不够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令我们头疼。但我们何不试着想一想,以诚心与人便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更何况以之待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呢?相信自己会用真诚赢得她的信赖,下来时不时多找他们谈谈心。相信你会有意外的收获的。

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过多,很多孩子都成了家庭的宠儿,所以才养成了些不好的德行。学生的冷漠从家庭的角度来看,与父母对子女的有求必应,过多的安全教育等有密切的关系,从而让孩子不能正常的与人相处,甚至怀疑一切;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上对个性的张扬使得稚嫩的心把标新立异与叛逆当成了个性来追求,这就难免使教学在一部分学生中成为了老师的一相情愿。然而,我认为冷漠是一种人性的缺失,是学业、事业路上的绊脚石。身为教师,育人为本,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走出冷漠,在阳光下绽放花朵,更应细心呵护幼苗,用心培养参天大树。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小李同学是我们班的单亲家庭孩子。家庭条件差,缺少母爱,做什么事都灰心、自卑……总之,优点甚少,缺点一大堆。起初,我不清楚他的情况。记得他开学的第二周就没交家庭作业,我很生气,把他叫进了办公室。没容他开口,我便开始了质问:“为什么不做作业?你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你父母呢?你是个没人管的孩子吗?你……”“老师,我,我爸妈离婚了……”他的话让我语塞,好半天我不知说什么好,只见他的眼泪顺着脸颊不断滑落下来。那时侯,我想:原来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他们内心深处还是那样的渴望他人的关心,还是那样的希望有人关注。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我们的美誉,同时也是在告之我们的责任。那就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健康的人性创造让我们感动的人吧。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五

爱生学校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东亚一些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合作过程中所推行的试验项目,其特点是:学校教育是全纳的;学习是有效的;学校环境是平安健康和维护学生的;学校教育是社区和学生家长一起参与的;性别平等和具有性别敏感性。目的就是希望教师能够倾听儿童的意见、尊重他们、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所有小朋友一视同仁,并使校长们认识到:学校管理和规划应该更加以儿童为中心;儿童对于学校中一些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做法具有更大的积极表达和参与的权利。

在中国保守的尊师重教、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形成了一些带有强制性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规定了许多禁区,似乎学生的一切必需服从老师……这样,容易使学生觉得生活实在“没劲”、“没有自由”。结果,或者使学生形成过分服从与依赖待等不良心理品质;或者形成反抗、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当今时代正需要大批高素质、发明型的人才,时代要求与教育方法之间就形成了突出的矛盾。因此,时代正在呼唤人性化的教育方法。通过“爱生学校”项目的实施,为学生发明一个和谐、宽松的人际和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健康生长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通过参与“爱生学校的理念与规划”的培训后,对于保守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我心中的爱生学校应该是一所充溢欢声笑语、师生之间亲密无比的学校,也是一所温馨、理想的学校。爱生学校应该是这样的:其一,学校绿化好。这方面我们学校做的很好。其二,操场平安,是橡胶铺成的。其三,老师责任心强、用普通话讲课,对学生耐心、热情。其四,有足球、篮球场、让我们下课不受拘束地玩耍。有医务室,能让同学们得到平安保证。其六,我们上课要遵守纪律,生活中要使用文明用语,不打人,不骂人。“这小朋友无药可救”、“看见你我就烦”、“谁教你谁倒霉”、“讲了多少遍还不会,真笨”、“再不改我就找你家长”……等语言,都是不文明的语言,它会深深的'上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换位考虑一下,就知道这些语言的伤害力度有多大了。

假如我们师生之间一起努力,同学们改掉一些不良习惯,自觉遵守纪律,保护环境卫生;老师对我们更加关心、保护,能更好理解我们,我相信,不久,我们的学校“世纪奥桥小学”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就是我心中的爱生学校,让我们一起为这个一起的目标奋斗吧!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六

近段时间,依据上级要求,在网上接受“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规划”省级远程培训。通过看视频,听讲座,不仅对国家“教育纲要”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更对有关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是在“生学校”理念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认识和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多了。

下面是我对“爱生学校”理念和理论的一些初浅认识和理解。

应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完成自己的教育义务的平台和环境。这不仅是指办几所特殊学校,将身心有问题的孩子放在一起生活学习就叫“全纳”,全纳更重要的尽可能地让身心有疾残孩子融入到普通学校和普通孩子一起学习和生活,学校、老师、同学、家长都能把这些疾残孩子当正常孩子一样去看待,去关心,去真诚地帮助他们,并让他们拥有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和班级活动中来的意识,这才是真正的“全纳”。

“全纳”拥有无穷的魅力。我们学校初2011级有个女孩子,叫张晶,是典型的“o”型腿。张晶刚好是2008年地震后那年进升入初一学习的。学校为了培养孩子们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纪律意识,请了我们市里驻军部队的战士来训练他们。按理说,张晶有这种特殊情况,她完全可以不参与。老师也劝她,可她坚持说这是集体活动,一定要参加。因为被她的感动,于是许了她。训练正当九月,天气酷热,十天里,她都嚼牙坚持。到最后会操的时候,班里的同学担心比赛时,其它班里的孩子会笑话她,她的`班主任老师也很委婉地劝过她,问她“如果太累,你可以不参加”,但那孩子真的很“倔犟”。班主任老师很为难,于是来找我说“她怕到时候其它孩子笑话她会伤了张晶的自尊心。我告诉她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你把张晶的事告诉所有班主任,并让其他班的班主任老师把张晶的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打心里佩服张晶,学生自然会从心里升起一种敬意,决不会出现喝倒彩现象。”结果,到了“军训”结束会操那时,所有的孩子都为这个班喝彩,更为张晶的表现鼓掌。张晶所在的班级“会操”做得最好,受到了学校的表彰。当班长代表去领奖状时,张晶也开心地笑了。

其实,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让象“张晶”这样的孩子主动融入学校生活、学习、活动,那是教育的失败,那是学校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的正常孩子不能以爱心和真诚去看待和帮助象“张晶”这类孩子,那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所以,让“张晶”似的孩子能主动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让“张晶”似的孩子充分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爱,让我们正常的孩子学会和“张晶”似的孩子友好相处,这才是“全纳性”的真谛。

“爱生学校”另一理念是有效性。也就是说,“爱生学校”理念、理论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有效性”,即关注教与学的有用性、有效性、高效性。

我从这个角度去审视教科书选用,它会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动。就拿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选择来说吧,自从2005年我从数学教学转为政治教学以来,六年的时间,教材变了三种,但我还是比较喜欢陕教版,因为陕教版更接近学生思想和生活。

举个例来说吧,陕教版九年级教材在前几课就会涉及初中生毕业的选择,还有如何对待挫折?如何看待考试焦虑?等等。这些都正是初三学生将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努力了,成绩不见长,怎么办?考试存在焦虑正常吗?什么程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什么程度的焦虑有害于考试?这正是刚入初三和学生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最实际、最有用。如果我有选择教材的权利的话,我一定会选择陕教版。

再举个例子,如果用“爱生学校”有效性理念来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思考角度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例如,当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没有什么效果时,我们往往会去找学生身上的原因:学生不守纪律、不认真、不努力、不配合等。但“爱生学校”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形式存在低效性,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学生最近是否遇到了什么精神方面的打击等等。

这里我也举个例子。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是个男孩子。刚进初一时,有段时间,我发现这个男孩子总爱在垃圾堆里转悠,还胡乱翻,而且每天都把衣服弄得很脏。我把观察到的这个现象告诉了他的班主任,因为俗事多,一个多月后,都没怎么想起这事,突然有一天发现,那小男孩子衣着整洁,再仔细想想,好象已经很久没发现在垃圾堆里转了。于是我去问了问他的班主任是怎么回事,孩子怎么变好了。他的班主任告诉我说“我也去观察了那个孩子,发现他总在垃圾堆里找本子,找着后将没用完的撕下来做草稿。又问了问个别同学,发现他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原来他是在找草稿纸。于是,把自己没用完的备课本撕下来,订成一本,送给他做草稿,并告诉那孩子说,以后没草稿纸就来找老师。”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问清红皂白,批评学生不爱个人卫生,那可能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性,更重要的也许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现在,他的班主任老师用了这样一种非常有效果的方法,这才是“爱生学校”的有效性理念。

“爱生学校”理念关注为学生营造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一个人影响最深刻的绝对是文化的影响。

今年的四月初,我为学校的玫瑰园写了一首赞美诗“玫瑰呢喃”。对于一个读书时代就不太会写文章的我来说,那诗当然写得不怎么样的,但关于这首诗的故事却给了我更多的思考。故事是这样的,前些日子,学校里的玫瑰花开了,没几天,老师们突然发现,每过一夜,那玫瑰花就会少几朵,不知道是被谁摘了的,我让宿管部的老师调查,也没问出个所以然,德育处的老师利用升旗仪式时间也给学生提了醒“禁止采摘校园花朵”。但是,没用,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就快过一周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一个周二的上午,因为没课,正为这事苦恼着,突然想写首“劝行”诗试试,于是提笔写了这首“玫瑰呢喃”,让教务员把这首诗用粉笔写在一个小黑板上,并将这个小黑板放在了玫瑰园旁边。

奇迹!真的是奇迹!第二天,我去吃早饭的时候,特意去看玫瑰花,居然没少一朵。其实,我当时写这诗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过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今天仔细想想,这事让我重新认识了文化的魅力。生硬的“禁止****”,抵不上一首赞美玫瑰的诗的作用。

这就是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少不了的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七

机室等。我们还缺一些东西:没有医务室,没有校医,健身器材,太少了・・・。

如果我们师生之间共同努力,同学们改掉一些不良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爱护环境卫生;老师对我们更加关心、爱护,能更好理解我们,我相信,不久,我们的学校“世纪奥桥小学”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就是我心中的爱生学校,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吧!

中国大学网。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八

爱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论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爱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心付诸爱,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很容易使学生感动。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理智,沟通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率。“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爱生之师受人爱。教师只要付出爱,就能得到爱,就会体验爱。因此,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换,只有这样,教师爱的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功,这就是爱的感染作用。爱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总之,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成功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有爱心,并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学生,那么,教师就能把握成功教育的真谛。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那么相应的,学生也一定会产生“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对得起老师”、“我一定要出色”这些朴素的思想感情,并会用行动来回报老师。

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是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假如我们年轻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年长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作自己的亲生儿女,那么,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快乐,我们的校园生活又是多么的美好。古人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懂得要去关心爱护学生,那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情感动向,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当然,教师爱学生也要讲究方法。只要教师采取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而有度,爱而有方的科学方法,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质是爱,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九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幼小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更何况身心处在发展变化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他们不仅需要温暖、关怀、尊重、信任和理解,更迫切需要爱。

爱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心付诸爱,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很容易使学生感动。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理智,沟通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率。“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爱生之师受人爱。教师只要付出爱,就能得到爱,就会体验爱。因此,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换,只有这样,教师爱的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功,这就是爱的感染作用。爱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总之,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成功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有爱心,并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位学生,那么,教师就能把握成功教育的真谛。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那么相应的,学生也一定会产生“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对得起老师”、“我一定要出色”这些朴素的'思想感情,并会用行动来回报老师。

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是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假如我们年轻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年长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作自己的亲生儿女,那么,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快乐,我们的校园生活又是多么的美好。古人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懂得要去关心爱护学生,那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情感动向,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当然,教师爱学生也要讲究方法。只要教师采取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而有度,爱而有方的科学方法,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综上所述,教育的本质是爱,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十

爱生学校是由九十年代后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一些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合作过程中所推行试验项目,在我国实施该项目是将其译为“爱生学校”。旨在推进项目地区的学校以学生为本,改革教与学的关系,改善学校、社区、家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业成果。

爱生学校是将儿童权利的理念应用于课堂实践和学校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对爱生学校理念的四个维度理解的基础上,我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供合作性、参与性的学习环境。所有小朋友都有从教育中获益的.权利。一种教育制度假如将大局部人归入失败者的行列和小局部人脱颖而出成为精英,这种教育就不是爱生教育。竞争性的学校教育以一局部人的牺牲来鼓励另一些人的进步。而合作性的学习环境旨在促进所有人的胜利,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推荐。

二、没有体罚。体罚会带来短期的效果,但从久远来看,它会培养学生的攻击性和反叛性。

三、不允许欺凌弱小。

四、学校是一个能获得支持和受教育的环境。每位小朋友都有情感上沮丧的时候,他们需要关爱。学校应当关心小朋友,协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并且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关心。

五、教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一致。教师要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并将此作为学校教育的起点。

六、学校促进小朋友的自尊和自信。学习应该是赋予小朋友能力的过程,通过学习了解自身的优点,知道如何克服缺点。当小朋友学的不好时,他们需要支持和鼓励。假如他们经常被告知自身是个失败者,这会消磨他们对胜利的渴望,认定自身是个失败者,从而不愿努力做得更好。(李金兰)。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十一

爱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论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具体说来,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认识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小朋友依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身失败,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生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沛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沛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身学会,不能学会的找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协商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繁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认识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溢了好奇欲望和发明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只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朋友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身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实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自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沛尊重和依循生命的实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认识三: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一起发展和生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给必将发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发明力都被禁锢,没有发明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十二

爱生学校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东亚一些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合作过程中所推行的试验项目,其特点是:学校教育是全纳的;学习是有效的;学校环境是安全健康和保护学生的;学校教育是社区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性别平等和具有性别敏感性。目的就是希望教师能够倾听儿童的意见、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并使校长们认识到:学校管理和规划应该更加以儿童为中心;儿童对于学校中一些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做法具有更大的积极表达和参与的权利。

在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形成了一些带有强制性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规定了许多禁区,似乎学生的一切必须服从老师……这样,容易使学生觉得生活实在“没劲”、“没有自由”。结果,或者使学生形成过分服从与依赖待等不良心理品质;或者形成反抗、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当今时代正需要大批高素质、创造型的人才,时代要求与教育方法之间就形成了突出的矛盾。因此,时代正在呼唤人性化的教育方法。爱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论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并不时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通过“爱生学校”项目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人际及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通过参加“爱生学校的理念与规划”的培训后,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我心中的爱生学校应该是一所充满欢声笑语、师生之间亲密无比的学校,也是一所温馨、理想的学校。爱生学校应该是这样的:其一,校园绿化好。这方面我们学校做的很好。其二,操场安全,是橡胶铺成的。其三,老师责任心强、用普通话讲课,对学生耐心、热情。其四,有足球、篮球场、让我们下课不受拘束地玩耍。有医务室,能让同学们得到安全保障。其六,我们上课要遵守纪律,生活中要使用文明用语,不打人,不骂人。“这孩子无药可救”、“看见你我就烦”、“谁教你谁倒霉”、“讲了多少遍还不会,真笨”、“再不改我就找你家长”……等语言,都是不文明的语言,它会深深的上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这些语言的伤害力度有多大了。

如果我们师生之间共同努力,同学们改掉一些不良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爱护环境卫生;老师对我们更加关心、爱护,能更好理解我们,我相信,不久,我们的学校“世纪奥桥小学”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就是我心中的爱生学校,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吧!

爱生学校学习心得篇十三

本次学习,韦昌勇、谢笠、石义堂等教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剖析,让我们从理论的高度认识了爱生学校的发展理念及规划实施与检测评估。现就爱生学校校长的角色谈点粗浅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最高行政领导和精神领袖。“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已被人们形成共识,也是多年教育实践的验证和总结。作为爱生学校的校长,应从“爱生学校”的视角关注学校的管理,关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突出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关注学校建设和发展,加强儿童的参与。

首先,爱生学校的校长要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知道自己是学校的领导者,负有引领和指导的责任。首当其冲,领导自己首先是教育思想的先行者,因此,在学校必须要有爱生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校训、校风要体现爱生学校的理念。要充分体现中国爱生学校的终极目标: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展现,使每个学生能够自信而成功的学习和成长。在爱生学校的管理中,校长是学校管理者,负有管理的责任。校长要有儿童的视角和性别敏感,有保障儿童参与的机制;关注儿童的需求;充分考虑儿童的性别差异;采取性别敏感的管理策略。爱生学校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叫做“全纳”,意思是不论性别、民族、家庭背景,将所有适龄儿童都纳入到被关爱的对象范围内。而这个理念,对那些需要特别关注和更多关爱的弱势儿童而言,尤为重要。校长是学校教育者,负有教育的责任。爱生学校的校长必须是一位好老师,必须有驾驭教学的能力,引导师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其次,制定爱生学校发展规划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观念的更新,是学校管理方式的更新,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构建,是一个学习、反思、合作、交流、探究与实践的过程。因此,校长在爱生学校发展规划中角色不是单一的,是学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者,是学校校愿景的实践者,是教育管理规律的探索者,是校园文化的设计者。在爱生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校长体现的角色更是多元化的,是项目实施的负责人,是活动的实施者、是项目监督者、是项目的协调者。

另外,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儿童学习成长的乐园,要根据“爱生学校”的创建要求,从儿童的'发展视觉出发,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工作宗旨,充分尊重孩子的看法,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在充分尊重儿童观点的工作思路中对校园的文化建设进行定位。使校园的处处都能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便利,把学校转化为儿童喜爱的乐园,校园到处能洋溢浓厚的文化氛围。

总之,爱生学校的校长要形成“爱生学校”视野中校长的学生观。爱生学校完全从孩子的眼睛看教育,“学校就是为孩子们办的”。切实保障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促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切实保障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而成功的学习,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等方面能够从儿童的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保障儿童教育权利为本,爱生学校校长应该向着这种教育模式发展,才能体现出爱生学校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