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7:11:04 页码:11
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优质13篇)
2023-11-12 17:11:04    小编: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结尾要有总结性的陈述,对之前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总结样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是市委批准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指示精神,对贯彻落实全市今冬明春干部培训工作进行部署。

下面,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讲几点意见。

第一,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迫切需要。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矗立起思想的灯塔、提供了行动的指南,使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今年以来,各部门各单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明显成效,但从巡视反馈的主要问题看,第一条都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深入不扎实不到位。这就要求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推动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第二,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自觉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是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干部教育培训应有的政治站位、政治担当。这就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增强历史自觉、把握职责定位,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做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党和国家事业推进到哪里就跟进到哪里,更好地与发展对接、为事业助力。

第三,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应对化解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从国际看,大国战略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居安思危、坚定信心,更好地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二、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作为首要任务。

既抓好“关键少数”,又向基层延伸,实现全员覆盖。真理也需要灌输,要强学强读,注重导读,解疑释惑。要抓常抓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经常学、长期学、跟进学,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广大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人格力量、实践力量,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能从中获得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要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能以辅导报告、辅导材料代替对原文的学习,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或记住个别词句。要列出必读书目和篇目,组织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要引导干部用心体悟,从中感知核心要义、感知真理光辉,转化为坚定信念、自觉自信、责任担当、能力水平。

第三,要讲清楚、讲透彻、讲到位。一些干部反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培训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是什么”讲得多、“为什么”讲得少,系统深入阐述、联系具体实际不够,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要针对干部思想上的困惑和工作上的难题,组织教师和专家分专题分领域开展理论攻关、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用深入浅出、凝练生动的语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邃理论源泉、深厚文化底蕴、丰富实践基础讲清楚,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阐释,加强对改革开放背后政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阐释,搞清楚历史怎样走来、又怎样走下去。要加快开发一批教学案例和现场教学点,用活生生的范例展示这一重要思想对实践的巨大指导和推动作用。

三、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要求。

第二,突出政治素质。始终把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是我们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以贯之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选用的干部必须是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的干部,讲政治这一条如果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主体班次都要设置党性教育课程,1个月以上的班次要安排学员进行党性分析,确保党性教育课程不低于总课时的20%。干部教育培训要始终把提高政治素质作为第一位的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炼就一双政治慧眼,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第三,加强政治训练。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升政治站位、把握政治要求、提高政治能力。党章见证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阔历程,浓缩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简史,是我们这个百年大党的精神源泉。要强化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强化党的宗旨教育、优良传统教育和政德教育,把教育培训与实践磨练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加强作风锤炼,大力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保持奋斗精神。要注重对年轻干部的政治训练、政治历练,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四、着力增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

偏离了、游离了,就会失去方向、背离初衷。增强时代性,就要推动落实新部署。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功能,是培养造就优秀的人、干事的人,一定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事,弄清楚党中央决策部署是什么,明白现在和将来要干什么事、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做。

这些,都要求干部教育培训紧紧跟上,从课程、教材、师资、学员等方面加强设计和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培训。三要抓住弥补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的实际需求。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干部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过程。现在有些干部,抓起工作来感到心里没底,常常是因为知识储备不够、情况把握不准、规律研究不透、发展趋势不明,干部教育培训就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要着眼培养又博又专、底蕴深厚的复合型干部,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培训,加强各方面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培训,帮助干部完善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知识体系,全面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履职水平。

把握好“重过程”与“求实效”的关系,强化过程管理,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

师资队伍活力不足,优质师资紧缺;

针对县乡村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明确职责定位,不搞“高大洋”,不搞形式主义、花里胡哨的东西。四要完善制度机制。要认真梳理现有制度,结合实际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构建科学规范、运转高效、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要严肃组织调训,完善调训计划申报制度,避免和防止多头调训、重复培训、长期不训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工作的统筹,把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培养、考察、识别干部的参考。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质量、项目质量、课程质量评估,激发办学活力。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二

联系群众、培养作风、锻炼干部、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在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领导小组会议,主要目的是对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工作进行盘点回顾,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为做好下步工作夯实基础。今年7月份我市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谋划、协调配合,做了大量工作,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工作有序推进,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非重大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等工作精简了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老年人津贴领取业务“零跑腿”、公立医院不再办理就诊卡、设立“一次办不成”投诉窗口等做法方便了群众,得到广大市民的点赞。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相比,与企业和群众的需求相比,我们的工作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从刚才各单位的汇报来看,大多数单位思想认识到位、措施具体明确,效果很好,但也有个别单位还是没有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当作一般性的工作来抓。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标志着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对企业最普惠的福利。如果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这个地方的企业发展就比较好,企业家就有信心;如果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差,企业发展就会很困难,企业家就会用脚投票。可以说,×这几年能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结果。对政府来讲,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进行自我革命,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通过建立企业对政务服务评价的机制,倒逼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转变,解决人民群众诟病的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等问题。

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优化营商环境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打造营商环境。2019年11月5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强调,中国将继续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国将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省委书记×在省委×届×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的“命门之穴”。现在已经不是拼资源、拼政策的招商引资时代了,而是拼环境、拼服务、拼信用的时代。省里专门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出台三年行动方案。为什么中央和省里把优化营商环境看的这么重要,就是因为营商环境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区域竞争力。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在今年市委×届×次全会上,我们明确提出要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标志,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引领改革开放创新,走好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尽管×月份以来我们出台了很好的政策,但是省里政策出台后却没有及时跟进。现在,我们的工作还停留在上半年的决策部署上,很多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比如,审批事项集中进驻窗口,明确要求×月×日开始试运行,现在仍然没有明显进展.要严格追责。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动态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当前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对标全国、全省一流标准,根据“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情况,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需求,“互联网+电子政务”的新进展,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真正让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区域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标识。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通过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和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环境,进一步便民利企,提升人民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市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出重彩。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提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就是要用极致的办法、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在资源禀赋上并没有多少优势,要想集聚人才、集聚要素,就必须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突破口,以最佳营商环境凝聚人心、吸引投资、促进发展。要积极参考借鉴国际通行标准,主动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按照国务院和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的最新要求,聚焦核心指标,突出重点难点,对标优化,争先创优。

当前,要聚焦五个核心指标。一是新设立企业,包括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等事项,整体时限要压缩至×个工作日。二是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要压缩至×个工作日。三是非重大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限要压缩至×个工作日,年底前必须实现这个目标。四是全力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事项,用“放管服”的办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是各部门在审批权限归口集中前提下,审批事项集中进驻服务大厅,实现一窗办理,坚决杜绝行政审批“前店后厂”现象。

在此基础上,要做好三项重点工作。一要简化优惠政策兑现程序。哪个部门负责制定优惠政策,哪个部门负责提出兑现落实意见,由法制部门把关;优惠政策兑付放到行政服务窗口,实现在窗口办理。二要解决公章刻制垄断问题。刻制公章作为一种特许经营业务,市公安局要尽快研究出台政策,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公章刻制费用。三要提高行政审批窗口主办人员素质。行政审批人员执行的是公务,行使的是公权力,必须是正式公职人员。从下个月开始,要安排正式公职人员进驻窗口办理审批事项,只有辅助人员而没有正式公职人员的窗口,行政服务中心责令纠正甚至临时关闭。

优化营商环境,要聚焦核心指标,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发扬“店小二”精神,全面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服务效能、降低办事成本、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以核心指标优化提升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全面提升。

三、齐抓共管、狠抓落实,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市级领导和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当作一项大事要事来抓。各相关单位会后要召开党组会,认真研究×月份以来出台的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把中央和省里的相关政策学深吃透,做好承接。市发改委要做好顶层设计,对标国家、省先进水平,×月底前拿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要加强与省发改委的沟通,尽快拿到省里的测评考核指标,便于指导各部门开展工作。二要坚决履行承诺。围绕营商环境核心指标,我们已经向社会作了公开承诺,要积极落实优惠政策、提升服务效率,做到“×”:“×”是“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是新设立企业办理事项整体时限压缩至×个工作日,“×”是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压缩至×个工作日,“×”是非重大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限压缩至×个工作日。说到就要做到,不能说空话、放空炮。三要加强宣传引导。市委宣传部要牵头抓总,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和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要广泛宣传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曝光损害营商环境的负面典型,树立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标杆,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市纪委监察委《党风政风聚焦》节目要围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做好宣传配合。四要加强教育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不能当糊涂人、办糊涂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工作,把党性最强、素质最好、业务最精的工作人员放到窗口,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能力和责任意识,树立×政务服务的良好形象。五要完善考核办法。在今年全市年度目标考核中,要加大对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工作考核的权重,推动各部门履职尽责。×要加强督查问责。现在的督查多是形式上、程序性督查,没有典型案例,只见事不见人。督查问责必须是找出不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要建立快捷便利的投诉受理和调查追究机制,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部门本位主义和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坚决处理、绝不姑息。市督查部门要精准发力,把营商环境核心指标的落实情况作为督查的重点,增强精准性,确保有的放矢。市纪委监察委要认真履职,落实责任追究规定,主动发现案件线索,问责一个震慑一片。

优化营商环境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各单位要认真履职尽责,在其岗、尽其责、谋其职,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尽快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三

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农村工作的领导同志和有关农村、农业经济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农村、农业经济工作领域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今天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对农村工作进行专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机遇挑战,准确把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着力重点,结合我省农村工作实际,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会议审议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审定了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方案和20xx年三农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省委农工委要抓紧对文件作修改完善,尽快报省政府常务会和省委会审定。要按照方案,抓紧筹备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三农工作先进县(市、区),要根据有关方面意见,特别是农民增收情况,再次进行核实,在全省通报表扬。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20xx年三农工作成效。

20xx年,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主题,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深入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实现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快”。从预计看,第一产业产值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全省经济稳中求进增添了底气,赢得了主动。

一是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召开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对农村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确权颁证为基础,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以放活经营权为重点,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培育新型主体为关键,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农村改革顺利推进,已经见到明显成效。

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进一步完善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先后召开川西南山区、川东北片区和乌蒙山片区助农增收现场会,加强对藏区和彝区农牧民增收工作的指导,开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每季度召开农民增收分析例会,加大了对助农增收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三是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千亿示范工程、万亩亿元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百亿千亿优势特色产业。预计经济作物产值达到1738.9亿元,增长5.3%,其中蔬菜、水果、茶叶产值分别增长3.6%、18.2%、15.0%,分别实现农民人均增收40元、32元和19元;肉类总产量增长3.2%,畜牧业助农增收46元;林业产值增长8.4%,助农增收120元;渔业产值增长7.5%,助农增收34元。

四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回稳向好,川茶和白酒产业加快转型发展。积极搭建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融资平台,大力开拓省外农产品销售市场,举办(20xx)四川农博会,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062.5亿元,增长8.1%;销售产值5210.3亿元,增长7.8%。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预计乡村旅游收入4692.5亿元,增长27.3%,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7.5%。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60万人,劳务收入3215亿元,增长12%。

五是新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面启动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行民居新建、改造提升和保护修缮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推广“小组生”规划建设理念,启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20xx个,是全年目标任务的202.1%。建成新村聚居点7269个,超过全年目标任务的45.4%,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30742个。

六是减贫任务圆满完成。精确识别扶贫对象,大力实施扶贫项目,特困地区连片扶贫开发全面启动,民族地区帮扶工程有序开展。减少农村扶贫对象129万人,完成年度减贫目标的108%。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标准达到月人均103元,完成民生工程任务的108%。

七是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大力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抓好涉农项目落地和项目建设进度督查,省委确定的1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全部按计划开工、按进度推进。

二、扎实推进20xx年三农重点工作。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xx年,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全面推动“四化”同步,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一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守住底线,把住方向,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围绕主攻方向抓好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做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靠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通过“多权同确”统筹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的具体政策。

二要全面促进转型发展。我省区域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差异很大,构建现代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积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着力打造优质水稻、马铃薯、专用玉米、套作大豆、酿酒高粱等粮食作物生产基地。要引导特色农业集群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打造“川字号”农产品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要抓好农业开放合作和投资促进,办好(20xx)四川农博会、川台农业合作论坛,引导农业企业走出去开拓省外和国际市场。要加大助农增收力度,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落实好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通过深化改革,内涵挖掘,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要全面推进新村建设。全面实施新村建设“五大行动”。实施扶贫解困行动,坚持把扶贫解困作为新村建设首要任务,先难后易,雪中送炭,抓好连片特困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廉租房建设;实施产业提升行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乡村旅游业扩面提升,大力拓展民宿经济和休闲养生等新型业态,推进现代农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实施旧村改造行动,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房改造新建和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修复为重点,推动旧村落改造提升全覆盖;实施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庄,打造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实施文化传承行动,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甄别鉴定,保护好本乡本土民俗文化,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传统文化村落。

四要全面推动增收减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大力推动转移就业,积极鼓励自主创业,支持以农兴业,拓展农业功能,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和新模式。创新扶贫机制,深化“六大机制”改革,完善重点县退出机制和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因户因人制定差异化帮扶措施,统筹推进片区内外扶贫,持续推动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和五大扶贫工程,抓好片区外扶贫开发,做好社会扶贫工作,推进中央在川定点扶贫、省内对口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建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打造扶贫公益活动品牌,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支持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五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改革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要按照中央精神,立足四川实际,勇于探索创新,敢于攻坚克难,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三农问题。要健全完善涉农法规,推动涉农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与上位法相衔接。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开展农民学法用法活动,帮助农民知法懂法,提高依法维权意识。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对三农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六要全面抓好当前工作。切实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搞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春节期间农产品市场供给,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督促抓好农民工工资兑付,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今天,召开这次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主要是总结上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落实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以及落实措施。借此机会,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判断和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xx年以来,我市围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实施了一大批“三农”工程和项目,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应当说,这一时期是我市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多年期盼的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农村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稳定发展,这为我们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对比较困难的经济形势,推进整个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几年农业农村的科学发展,没有这几年农业的连年丰产增收,没有这几年农村惠民政策的落实和一系列统筹城乡项目的实施,农业农村没有今天这样的稳定,农民的情绪没有今天这样的平稳。在目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农业农村比较稳定,所以说全市上下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应对各种市场压力。

总结起来,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统筹城乡,领导和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从领导分工、机构建设、干部配备、政策和资金支持上,都给予了强化和倾斜。同时,按照四个层级统筹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六个一体化”建设,建立形成了较完备的领导和工作格局。应该说,城乡统筹这一块从组织领导力量上、从政策上是一步一步强化的。

二是坚持务实创新,“三农”工作富有活力。前几年,坚持“一个主体、两轮驱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实施“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配套开展“联片创建”、“联手共建”活动、现代农业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整个的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农村村庄建设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今年夏粮再创历史新高;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今年上半年在这种形势下,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了18.2%,这是来之不易的。这个基本面,是“三农”工作“稳”的重要基础。因为这个“稳”,我们也在“稳”上努力求“进”,“进”也有几个标志性成果: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超过10万亩,认证品牌238个,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向科技创新、生态有机方向转化;建成都市农业示范园区70多个;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小麦、玉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完成139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60公里骨干河道景观治理、多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造林面积超过10万亩,这都是在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下,实现的突破。这就是所谓的“进”。

在看到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的发展阶段。现在仔细分析,信息化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太突出了,信息化把市场结成一体,把距离大大缩短,实际上把城乡连接在一块,把三个产业连接在一块,实际上就是“四化融合”向前推进的一个阶段,必然带来农业农村的深刻变革。农业农村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整体环境仍然严峻。大的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除,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世界经济低迷、复苏乏力、下行态势未变,由此带来国内经济环境偏紧,外需萎缩、内需不振、投资增长乏力,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稳增长、保发展”压力加大;经济社会转型处在关键期,既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还要面对和解决各类利益冲突、矛盾问题,“促和谐、保稳定”压力加大。

二是农业形势复杂。现在,农业现代化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还明显滞后,传统农业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首先,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特别是对于淄博市来说,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用水紧缺、面源污染十分突出,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对淄博市来说将是一个不断趋紧的态势。其次,是生产经营成本趋高。能源价格的高企,促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龄人口占到10%,社会人工成本增加,农业劳动力价格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的集中集聚,使得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增长,农业生产经营进入成本上升时期。第三,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经过长时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从事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二是出现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副业化、农民就业兼业化、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越来越突出,现代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很突出。第四,各种自然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前段台风“达唯”对我市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重发,自然风险加大。现在看各种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加大,农产品市场价格涨跌是很剧烈的,这些问题容易使各种风险重合叠加,使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非常突出。

三是目标任务艰巨。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四化融合”,这个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我市搞“两区三村”改造,已经整村改造了270个村,实事求是讲,全市实施整村改造,一年连改造完成50个村也做不到。解决中国农村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和老百姓的要求看很迫切,但是我们现在的工作量是相当突出的,这个矛盾也将越来越突出。具体到我市,当前农业农村已进入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城乡统筹为总抓手的发展阶段。过去,我们一开始单纯追求“增长”,主要解决“有”的问题;到后来追求“发展”,主要解决“好”的问题。现在,我们追求生态文明、内涵发展,追求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和谐可持续,主要解决“优”的问题。这一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矛盾,十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四是条件逐步优化的趋势。中央和省市委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连续9年以一号文件部署农业农村工作。大家看到,“四化融合”、工业反哺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不管是投入上、还是工作措施上,各级都是加强的态势,这为我们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现代农业建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我们也创造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总的看,农村农村工作的四个特征还是很明显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首先要稳住农业、稳住农村。越是经济环境趋紧,越是工作形势复杂、压力增大,越要坚定不移的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无论形势怎样变化,人都需要吃粮食,种地这块无论如何不能动摇,一动摇就马上面临吃饭问题。当前美国的旱情一定会带来农产品剧烈的变化。十三亿人吃粮食的问题必须要靠自己解决。现在要认识到不管“三农”工作在gdp中占的比例多么低,都是战略性的、基础的、必保的。只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产品供给有了充分保障,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得到激活,才能为扩大需求、调整结构注入强大动力;只有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发展,才有底气去应对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农业农村发展,对我们现在的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讲的第一部分,分析农业这些情况和当前的形势,希望农村领导小组的同志们能有个科学的研判和正确的把握。我们从事这项工作面临的是什么形势,好的方面在哪里,差的方面在哪里,矛盾在哪里,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应该清楚。

二、强力推进和落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大任务。

今明两年的重点,就是突出城乡统筹,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重点,集中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五化”建设。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特别是牵头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力促项目落地,尽快抓出实物工作量,实现“农村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目标。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

第一,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我们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搞现代农业建设,要明确工作的重点在哪里。一是思路理念。用科学、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理念来指导,就是要坚持统筹发展,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来抓农村建设。坚持统筹抓好中心镇和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中心镇和村庄规划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注意保持和体现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农村经济发展要走生态高效的路子,通过保护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乡风文明建设要着重提升农民素质,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五化”建设。从最基础的工作、从力所能及的事情抓起,穷村“穷”干,富村“富”干,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不能实现整村改造的村庄达到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三是环境整治。从环境最脏、最乱、最差的镇村入手,治脏治乱治污,持续抓好垃圾清理、“六乱”治理、河道清淤、路域绿化和村庄环境治理,建立健全村容保洁长效机制。

第二,典型培育问题。今年,省里已经确定了要抓一批示范样板的小城镇、我市是7个。同时也确立了一部分中心镇、中心村,要集中精力抓出典型来。各区县要以省、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每年要抓2-3个示范镇,每个镇每年要抓5-7个示范村,用5年左右的时间整体提升一遍。前段,全市选择24个镇办68个村居,建立了工作联系点,各区县也抓了一批重点镇、重点村,要积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

第三,分类指导问题。主要是“四种类型”:一是近郊镇城市化发展类型。加快合村并居或旧村改造步伐,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新社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促进农民变市民。如傅家镇、马尚镇、果里镇等。二是工业化带动发展类型。强化规划导控,合理划分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行政服务区等功能分区,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也就是工业园区和城镇一体化,如齐鲁化学工业园区、新的化工区和各区县的开发区可以和镇一体化,镇就是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就是镇,合理规划出哪里是工业园区,哪里是住宅区,实现了镇和园的一体。三是山区生态建设类型。引导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建设绿色、生态型山区新农村。如池上镇、东里镇等。四是农区现代农业建设类型。具有高端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园区的,要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如南部山区有机农业发展、北部平原精准农业建设、高青县黑牛产业化发展等。不具备这样条件的,像太河水库流域,要发展生态农业,打游击农业品牌。

第四,实践路径问题。重点推广“六条路径”:一是突出生态农业发展,走强农富农的路子;二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走生态环境美化家园的路子;三是突出村庄建设改造,走村容村貌换新颜的路子;四是突出历史文化传承、古村落保护、生态休闲观光,走乡村旅游兴村富民的路子;五是突出镇办和园区一体化建设,走工业强镇强村富民的路子;六是突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三、全面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中心镇中心村规划建设。我们统筹城乡,除了加快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建设以外,突出抓“中心镇、中心村”这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中心镇、中心村处在“四个层级”的关键节点上,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要坚持规划先行,明确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细化深化优化整体规划,科学谋划和构建中心镇、中心村发展格局,以完善的规划引领各项建设;要坚持产城融合,把产业和城镇融为一体,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如昆仑、金山、凤凰、马桥、东里这几个镇都具备这样的条件。要坚持项目推进,把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等具化为工作项目,靠项目建设实现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新突破;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区分情况、分类推进,不能搞“一刀切”。

二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南部生态涵养和有机农业区、中部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区、北部高产高效农业区“三大板块”,加强有机农产品基地和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培植淄博现代农业新亮点。大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粮食、棉花、蔬菜、畜牧等产业振兴计划,推动百万亩粮棉、百万亩林果、百万亩蔬菜和高青生态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尽快形成加工、销售、技术推广服务龙头集群发展态势。大力强化农业科技进步和食品安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力量要主要靠镇办,农业科技人员要搞全科,到村、到户、到地,推行责任农技员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三是农村民生保障。农村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滞后,是城乡差距和二元结构的集中表现。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旧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就医条件和文化休闲环境,认真抓好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救济救助等社会保障工作。

四是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增收要着眼于淄博实际,一方面加快城乡就业统筹,另一方面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家庭加工业,促进在乡农民兼业就业、充分就业。围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支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持续性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财产性收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各类财产性权利。围绕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认真落实强农富农政策,确保给予农民的实惠一分不少,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化收入新格局。

五是深化农村改革。省里正在研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要求和举措。结合淄博实际认真落实省市委要求,坚持积极稳妥、系统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搞好适度规模经营权流转,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股权化、证?化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持续向前推进。

四、切实提高“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口综合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市委农工办要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职能,积极衔接争取,强化督查考核,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市农口其他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主动衔接沟通,加强指导服务。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坚持抓好各项农业政策落实,抓好各项农业项目的落实,以政策和项目的落实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推进城乡统筹,要探索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的问题,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坚持把上级强农惠农扶农政策与各地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意见。各区县要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落实支农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目前各类政策叠加的机遇,找准适合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三农”项目,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强化作风和能力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是一篇大文章,既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又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要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农业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要吃透民情,做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要积极研究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严格按照政策和法律开展工作,善于用政策凝聚人心、用法律教育引导农民。要始终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凝神聚力抓落实。今年市委、市政府分解落实了81项农业农村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瞄准一流水平抓好落实,整体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单项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

同志们:

今天召开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等工作。

20xx年,各县、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主题,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和现代林业,扎实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全州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稳中有进。实现全州粮食产量18万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基地10万亩,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产量达到160万吨,肉奶总产量分别增长4%、2%,农村减贫1.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866元,增长15.8%,增速列全省第二,农村改革、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积极贡献。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对去年全州“三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的,与在座各位的努力分不开,更凝聚着全州各县“三农”战线和涉农部门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谨代表州委、州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推进20xx年“三农”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近几年来,中央、省、州对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对农村牧区建设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投入非常大,可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期限。说它是机遇,是因为州委、州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三农”工作,各级政府每年对“三农”工作的投入都是几十亿的资金,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去谋划农村工作,脚踏实地去推进产业发展,真心诚意地去促进农牧民增收,就一定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说它是期限,是因为农牧民的发展愿望十分迫切,农牧民持续增长越来越难,发展机遇稍纵既失,到时,我们的农村工作就会后继乏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我们在座的农村工作者对历史就没有一个交待。参加今天会议的单位,绝大多数是涉农部门,或多或少掌握着一些涉农资金、项目和资源。我们必须让这些资源为农村发展、农牧民增收服好务,在配置资源时既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益,更做到公平、公道、有效果。要把农牧民是否增收、农村牧区面貌是否改变、农牧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不能只把为民写在群众路线的材料上,还要把务实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把农牧民实实在在受益,得到真金白银的好处,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xx年,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提质扩面、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围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全面推动“四化”同步,确保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5%以上,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一、积极作为,扎实推进产业发展。

产业是农牧业工作的重心,农牧区建设不抓产业,其他工作都是空谈。

一要用好产业发展资金。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州生态农业产业已初露端倪、初具规模。特别是20xx年,在全州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州委、州政府仍然挤出1亿资金,80%用于产业发展,力度非常大。州委、州政府的初衷是计划用这部分资金起示范和撬动作用,希望让这些资金“发酵”,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各县看到州委、州政府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强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更加重视本县产业发展,加大投入。去年,全州各县共配套投入资金2.28亿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6.32亿元,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用于了主导产业发展和生产设施配套建设,大多数县做得比较好。我们在实地实地调研中发现,也有一些县未按要求使用资金,甚至把产业发展资金挪作他用,使产业发展迟迟未见起色。今年,州委、州政府将继续投入1亿元资金,80%用于产业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使这些资金实实在在用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上。

二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全州的产业发展规划迟迟没有出炉,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进程,尽快完成此项工作。同时,全州的产业规划应是一个全局的、中长远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规划,这样才能对全州各县产业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才能真正具备现实意义。希望各县也结合本县实际,充分考虑本地优势,尽快研究制定本县产业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时,切忌拍脑门决策、拍胸口办事,要让规划与老百姓见面,与农牧民沟通,要搞好调查研究,让规划切合当地实际,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拥护和支持,如果只是所谓的专家、所谓的权威部门作了一个生不了根、落不了地的规划,还不如不作,因为庄稼永远是长在田里的、牛羊永远是放在草坡上的,闭门造车形成的规划一定会不切实际。

三要依靠农业科技发展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产业发展当中,一定要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我们确定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定位,阿坝州的农业产业发展到现在,必须要向农业科技要空间,必须要向农业科技寻找出路和突破口,因为我们土地有限,基本耕地只有人均一亩左右,光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很快就会山穷水尽,在这个时候,要切实加快农、林、牧现有成熟技术的组装配套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才能真正把农业科技的作用和贡献尽快体现出来。

四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抓产业和农业工作,特别要注意连续性、可持续性和产业的发展后劲,要确保在今年增长的基础上还有小增长或微增长,这是最低要求,不能只顾当前,交差了事。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急功近利;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打干吃尽,做形象工作、搞面子活路,只搞景上添花、不做雪中送碳。

二、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农牧民增收工作。

“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牧民增收。目前,在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未实施完成前,可以说我州的农牧民增收渠道越来越狭窄,增收空间越来越狭小,增收来源越来越难,增收后劲越来越乏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各县、各部门认真研究助农增收措施,努力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去支撑农牧民纯收入可持续增收。

一要落实农牧民增收工作责任制。农牧民增收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给县委书记、县长的责任工程,是服务全州70多万农牧民的最终体现。希望各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州级涉农部门对农牧民收入来源结构、渠道做到胸中有数,经常开展收入形势和收入结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去研究如何拓宽增收渠道,培育新的增长点。20xx年以来,省上启动了农牧民增收末位述职,截止去年,我州未上榜,这是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希望在“”收官之年和“十三五”开局之年都不上这个“光荣榜”。

二要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要以农业为基本依托,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生产、加工、销售、休闲服务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增收格局。按照“西部增量、东部提质”和“稳粮增油、兴蔬优果、强药助旅、增草调畜”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狠抓农村经济结构、种植业结构、畜牧业结构和产品品质结构调整。要在积极引导群众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山野菜、野生菌、中药材等的采集和开发利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三是要积极盘活闲置资源。今年省上要求完成75%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此项工作完成后,要积极利用市场化、资本化途径,激活农村房屋、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内在价值,使其产生租金、红利等收益,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统筹兼顾,务实抓好新农村建设。

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必须充分尊重老百姓的主体地位和主观意愿,决不能搞劳民伤财、大抱大揽的形象工程。

一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定。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成片推倒,整村推进不是整村推倒,建设一个新农村,既要有新建的,也要有改造保护的。要立足实际,整体把握“建、改、保”三种形式,尊重意愿,统筹城乡、产村相融,不能顾此失彼。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

二要统筹兼顾,突出特色。要坚持把民居新建、改造和保护性修缮结合起来,重点突出改造和保护。旧房改造不能简单穿靴戴帽,不能一味涂脂抹粉,要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造完善,在功能提升上下功夫。要突出乡村特色,突出田园风光、庭院生活和农(牧)家情趣;要注重对藏羌民居的保护,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唤起人们对前庭后院、瓜果飘香、柳扬蛙鸣、炊烟缭绕的乡愁记忆。

三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要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认真落实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切实抓好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三好两富”目标。在保质保量完成汶川、金川和理县3个第二轮新农村示范县建设目标任务的同时,积极谋划和争取第三轮新农村示范县。

四、积极进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守住底线,把住方向,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围绕主攻方向抓好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做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靠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通过“多权同确”,统筹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研究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农”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繁琐,仅凭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是无法完成任务的,需要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参与,形成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希望各部门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抓紧时间贯彻落实,认真对照农业农村的年度目标,一项一项细化分解,一件一件落实责任,做到任务分解细、责任落实明,避免目标不明、责任不清、部门推诿,年底突击、算总账的情况。即将召开的州委农村工作会议,要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进作全面、详尽的安排部署。会议召开前,各部门不能等、不能拖,务必紧盯目标,全力以赴,抓好当前春耕生产、抗灾保畜、农资供应等各项工作,使全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良好的开端。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四

今天,召开这次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主要是总结上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落实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以及落实措施。借此机会,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判断和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xx年以来,我市围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实施了一大批“三农”工程和项目,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应当说,这一时期是我市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多年期盼的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农村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进步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稳定发展,这为我们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对比较困难的经济形势,推进整个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几年农业农村的科学发展,没有这几年农业的连年丰产增收,没有这几年农村惠民政策的落实和一系列统筹城乡项目的实施,农业农村没有今天这样的稳定,农民的情绪没有今天这样的平稳。在目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农业农村比较稳定,所以说全市上下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应对各种市场压力。

总结起来,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统筹城乡,领导和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从领导分工、机构建设、干部配备、政策和资金支持上,都给予了强化和倾斜。同时,按照四个层级统筹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六个一体化”建设,建立形成了较完备的领导和工作格局。应该说,城乡统筹这一块从组织领导力量上、从政策上是一步一步强化的。

二是坚持务实创新,“三农”工作富有活力。前几年,坚持“一个主体、两轮驱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实施“建设农村殷实小康十大工程”,配套开展“联片创建”、“联手共建”活动、现代农业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整个的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建设、农村村庄建设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三是坚持稳中求进,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今年夏粮再创历史新高;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今年上半年在这种形势下,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了18.2%,这是来之不易的。这个基本面,是“三农”工作“稳”的重要基础。因为这个“稳”,我们也在“稳”上努力求“进”,“进”也有几个标志性成果: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超过10万亩,认证品牌238个,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向科技创新、生态有机方向转化;建成都市农业示范园区70多个;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小麦、玉米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完成139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60公里骨干河道景观治理、多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造林面积超过10万亩,这都是在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下,实现的突破。这就是所谓的“进”。

在看到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的发展阶段。现在仔细分析,信息化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太突出了,信息化把市场结成一体,把距离大大缩短,实际上把城乡连接在一块,把三个产业连接在一块,实际上就是“四化融合”向前推进的一个阶段,必然带来农业农村的深刻变革。农业农村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整体环境仍然严峻。大的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除,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世界经济低迷、复苏乏力、下行态势未变,由此带来国内经济环境偏紧,外需萎缩、内需不振、投资增长乏力,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稳增长、保发展”压力加大;经济社会转型处在关键期,既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还要面对和解决各类利益冲突、矛盾问题,“促和谐、保稳定”压力加大。

二是农业形势复杂。现在,农业现代化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还明显滞后,传统农业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首先,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特别是对于淄博市来说,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用水紧缺、面源污染十分突出,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对淄博市来说将是一个不断趋紧的态势。其次,是生产经营成本趋高。能源价格的高企,促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龄人口占到10%,社会人工成本增加,农业劳动力价格快速提高;农业生产的集中集聚,使得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增长,农业生产经营进入成本上升时期。第三,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经过长时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从事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二是出现结构性短缺。农业生产副业化、农民就业兼业化、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越来越突出,现代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很突出。第四,各种自然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前段台风“达唯”对我市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重发,自然风险加大。现在看各种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加大,农产品市场价格涨跌是很剧烈的,这些问题容易使各种风险重合叠加,使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非常突出。

三是目标任务艰巨。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四化融合”,这个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我市搞“两区三村”改造,已经整村改造了270个村,实事求是讲,全市实施整村改造,一年连改造完成50个村也做不到。解决中国农村的问题,从目前的发展和老百姓的要求看很迫切,但是我们现在的工作量是相当突出的,这个矛盾也将越来越突出。具体到我市,当前农业农村已进入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城乡统筹为总抓手的发展阶段。过去,我们一开始单纯追求“增长”,主要解决“有”的问题;到后来追求“发展”,主要解决“好”的问题。现在,我们追求生态文明、内涵发展,追求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和谐可持续,主要解决“优”的问题。这一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矛盾,十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四是条件逐步优化的趋势。中央和省市委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连续9年以一号文件部署农业农村工作。大家看到,“四化融合”、工业反哺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不管是投入上、还是工作措施上,各级都是加强的态势,这为我们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现代农业建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我们也创造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总的看,农村农村工作的四个特征还是很明显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首先要稳住农业、稳住农村。越是经济环境趋紧,越是工作形势复杂、压力增大,越要坚定不移的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无论形势怎样变化,人都需要吃粮食,种地这块无论如何不能动摇,一动摇就马上面临吃饭问题。当前美国的旱情一定会带来农产品剧烈的变化。十三亿人吃粮食的问题必须要靠自己解决。现在要认识到不管“三农”工作在gdp中占的比例多么低,都是战略性的、基础的、必保的。只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产品供给有了充分保障,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得到激活,才能为扩大需求、调整结构注入强大动力;只有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发展,才有底气去应对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农业农村发展,对我们现在的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我讲的第一部分,分析农业这些情况和当前的形势,希望农村领导小组的同志们能有个科学的研判和正确的把握。我们从事这项工作面临的是什么形势,好的方面在哪里,差的方面在哪里,矛盾在哪里,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我们应该清楚。

二、强力推进和落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大任务。

今明两年的重点,就是突出城乡统筹,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重点,集中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五化”建设。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特别是牵头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力促项目落地,尽快抓出实物工作量,实现“农村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目标。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

第一,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我们搞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搞现代农业建设,要明确工作的重点在哪里。一是思路理念。用科学、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理念来指导,就是要坚持统筹发展,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来抓农村建设。坚持统筹抓好中心镇和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中心镇和村庄规划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注意保持和体现田园风光、乡土风情、民俗风韵。农村经济发展要走生态高效的路子,通过保护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乡风文明建设要着重提升农民素质,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五化”建设。从最基础的工作、从力所能及的事情抓起,穷村“穷”干,富村“富”干,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不能实现整村改造的村庄达到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三是环境整治。从环境最脏、最乱、最差的镇村入手,治脏治乱治污,持续抓好垃圾清理、“六乱”治理、河道清淤、路域绿化和村庄环境治理,建立健全村容保洁长效机制。

第二,典型培育问题。今年,省里已经确定了要抓一批示范样板的小城镇、我市是7个。同时也确立了一部分中心镇、中心村,要集中精力抓出典型来。各区县要以省、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每年要抓2-3个示范镇,每个镇每年要抓5-7个示范村,用5年左右的时间整体提升一遍。前段,全市选择24个镇办68个村居,建立了工作联系点,各区县也抓了一批重点镇、重点村,要积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

第三,分类指导问题。主要是“四种类型”:一是近郊镇城市化发展类型。加快合村并居或旧村改造步伐,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新社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促进农民变市民。如傅家镇、马尚镇、果里镇等。二是工业化带动发展类型。强化规划导控,合理划分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行政服务区等功能分区,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也就是工业园区和城镇一体化,如齐鲁化学工业园区、新的化工区和各区县的开发区可以和镇一体化,镇就是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就是镇,合理规划出哪里是工业园区,哪里是住宅区,实现了镇和园的一体。三是山区生态建设类型。引导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建设绿色、生态型山区新农村。如池上镇、东里镇等。四是农区现代农业建设类型。具有高端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园区的,要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如南部山区有机农业发展、北部平原精准农业建设、高青县黑牛产业化发展等。不具备这样条件的,像太河水库流域,要发展生态农业,打游击农业品牌。

第四,实践路径问题。重点推广“六条路径”:一是突出生态农业发展,走强农富农的路子;二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走生态环境美化家园的路子;三是突出村庄建设改造,走村容村貌换新颜的路子;四是突出历史文化传承、古村落保护、生态休闲观光,走乡村旅游兴村富民的路子;五是突出镇办和园区一体化建设,走工业强镇强村富民的路子;六是突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三、全面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中心镇中心村规划建设。我们统筹城乡,除了加快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建设以外,突出抓“中心镇、中心村”这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中心镇、中心村处在“四个层级”的关键节点上,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要坚持规划先行,明确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细化深化优化整体规划,科学谋划和构建中心镇、中心村发展格局,以完善的规划引领各项建设;要坚持产城融合,把产业和城镇融为一体,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如昆仑、金山、凤凰、马桥、东里这几个镇都具备这样的条件。要坚持项目推进,把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等具化为工作项目,靠项目建设实现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新突破;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区分情况、分类推进,不能搞“一刀切”。

二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南部生态涵养和有机农业区、中部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区、北部高产高效农业区“三大板块”,加强有机农产品基地和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培植淄博现代农业新亮点。大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全面落实粮食、棉花、蔬菜、畜牧等产业振兴计划,推动百万亩粮棉、百万亩林果、百万亩蔬菜和高青生态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尽快形成加工、销售、技术推广服务龙头集群发展态势。大力强化农业科技进步和食品安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力量要主要靠镇办,农业科技人员要搞全科,到村、到户、到地,推行责任农技员制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三是农村民生保障。农村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滞后,是城乡差距和二元结构的集中表现。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农村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旧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就医条件和文化休闲环境,认真抓好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救济救助等社会保障工作。

四是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增收要着眼于淄博实际,一方面加快城乡就业统筹,另一方面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家庭加工业,促进在乡农民兼业就业、充分就业。围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支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持续性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财产性收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各类财产性权利。围绕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认真落实强农富农政策,确保给予农民的实惠一分不少,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化收入新格局。

五是深化农村改革。省里正在研究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要求和举措。结合淄博实际认真落实省市委要求,坚持积极稳妥、系统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搞好适度规模经营权流转,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股权化、证?化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持续向前推进。

四、切实提高“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口综合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市委农工办要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职能,积极衔接争取,强化督查考核,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市农口其他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主动衔接沟通,加强指导服务。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坚持抓好各项农业政策落实,抓好各项农业项目的落实,以政策和项目的落实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推进城乡统筹,要探索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的问题,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坚持把上级强农惠农扶农政策与各地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意见。各区县要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落实支农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目前各类政策叠加的机遇,找准适合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三农”项目,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强化作风和能力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是一篇大文章,既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又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要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农业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要吃透民情,做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要积极研究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严格按照政策和法律开展工作,善于用政策凝聚人心、用法律教育引导农民。要始终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凝神聚力抓落实。今年市委、市政府分解落实了81项农业农村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瞄准一流水平抓好落实,整体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单项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集团公司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对今年上半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认真总结、查找不足,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明确方向、落实举措,动员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以较强的大局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谋划好、落实好、推进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为集团公司下半年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同志们,若要推动好、落实好工作任务,首先要做的是强化思想认识、明确重要意义,增强开展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文中强调,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是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方向和要求。目前,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上半年的党建工作及专项工作检查中发现,部分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上级党委、集团公司党政新部署、新要求、新决策方面,还存在不主动、不深入、不扎实的现象,所以部分干部对企业安全管理、资金回笼等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找不出对策解决、想不出方法化解。这充分表明,各级党组织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工作短板。这更表明,只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才能让党员干部提高自身技能、增强工作本领、锻造优良素质。

自2019年下半年起,集团公司党委通过专题党课、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集中教育。基层各级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测试、有奖竞答、专项检查等方式,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掀起了作风教育的热潮。我们能感受到,自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有了新的提升、作风建设得到新的加强。但我们也能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一小部分党员干部存在规矩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工作斗志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存在,不仅会影响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会制约工作难题的解决、工作质量的提升。同志们,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充分表明集团公司上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亟需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切实把问题找清楚、把症结分析透,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出实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

要在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融入廉政教育,教育领导干部时刻筑牢思想防线、时刻保持忠诚清廉,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做到职工群众满意,把企业品牌塑造起来、弘扬出去,推动企业运营水平实现提升。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抓手,努力展示企业品牌形象。

今年上半年以来,集团公司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落实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推动企业发展中心工作,结合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创新教育培训形式,不断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认真开展干部培训工作,共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及业务培训xx多期,集中培训xx人次。

为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夯实筑牢工作基础,集团公司党委以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省市委对开展好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要求。在学习研讨的基础上,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联系点,认真听取、充分征求干部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对加强干部管理、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今年上半年以来,制定印发了《集团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通知》《关于全面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开展提供了保障。以线上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党组织xx场次,检查各级党组织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的学习情况、宣传情况、制定情况和落实情况,不断夯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础。

集团公司党委坚持不懈加强党性教育、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组织全集团党员干部以“三会一课”、视频会议、实践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党中央、省市委对统筹做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在全国两会召开后,邀请xx、xx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并且集团公司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各单位,为党员干部开展两会精神专题宣讲,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自觉遵守、贯彻落实。分xx批次组织全集团党员到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初心使命”专题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奋斗,团结带领全体职工为集团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上半年以来,集团公司党委扎实推进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为全集团党务工作人员购买《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手册》等组织工作基本书籍,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开展为期xx天的党务知识培训工作。在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参训人员开展考试,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制定针对性的提升措施,全面提高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的履职能力、服务水平。为推动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开展法律法规、安全管理、风险防范等业务培训xx期。组织开展“xx大讨论”“xx大讲堂”活动,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带头开讲、做出表率,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提升业务技能、增强本领担当、强化履职能力,对各项工作做到心中有思路、脑中有措施,更加扎实有力地推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

为全面营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浓厚氛围,集团公司党委积极搭建教育载体、不断创新培训形式。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建立了干部教育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教育培训载体,及时转载、刊发、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企业发展决策部署等内容。集团公司党委在积极搭建教育培训载体的基础上,带动各级党组织以新视角、新元素增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知识含量、文化含量,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充分挖掘干部在线学习资源,积极探索现代培训方法,利用网络培训、视频教学、远程教育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灵活性和趣味性。上半年以来,集团公司各级干部完成网上学习课程共计xx学时,学习成效获得了上级党组织的高度评价,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创了人人学习、时时学习、高效学习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央委员会成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这“五个过硬”是我们做好今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

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持续深入组织全集团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学习教育引导干部锤炼坚强党性、砥砺高尚品格、坚定理想信念。为提高教育培训工作实效,下半年集团公司党委将把党性教育列入党委中心组和党员干部学习计划,通过专题学习、实践学习、集中研讨等方式抓好落实。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开展党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今年下半年适时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确保以党性教育的高质量开展打造信念过硬干部队伍。

要在专题培训、各种会议场合,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推动党员干部把目标任务落实好、实现好。

围绕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心工作,以及下半年既定目标任务,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干部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本领。与xx、xx等知名培训机构联合办学,通过脱产培训、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等方式,重点举办政策法规、党务知识、安全管理、产业发展等业务培训,使广大干部进一步掌握新技能、拓展新思路、开拓新视野,使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满足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结合分管工作及业务特长,排定授课计划,为各级干部分享工作经验、传授工作思路,身体力行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档升级,为企业发展积极打造能力过硬的干部队伍。

开展廉洁从业专题教育,大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各级党组织要将作风教育融入“三会一课”全过程,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要求,深刻剖析违纪违法案例,引导广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清正廉洁从业、干净担当奉献。下半年,要组织党员干部赴xx、xx等廉政教育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情景党课等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党员干部心有所戒、行有所止、言有所畏,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为集团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展现过硬作风、营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谋划好、落实好、推进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集团公司下半年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强保证。谢谢大家!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六

同志们:

今天召开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等工作。

20xx年,各县、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主题,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和现代林业,扎实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全州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稳中有进。实现全州粮食产量18万吨,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基地10万亩,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产量达到160万吨,肉奶总产量分别增长4%、2%,农村减贫1.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866元,增长15.8%,增速列全省第二,农村改革、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积极贡献。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对去年全州“三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的,与在座各位的努力分不开,更凝聚着全州各县“三农”战线和涉农部门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谨代表州委、州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推进20xx年“三农”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近几年来,中央、省、州对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对农村牧区建设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投入非常大,可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期限。说它是机遇,是因为州委、州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三农”工作,各级政府每年对“三农”工作的投入都是几十亿的资金,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去谋划农村工作,脚踏实地去推进产业发展,真心诚意地去促进农牧民增收,就一定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说它是期限,是因为农牧民的发展愿望十分迫切,农牧民持续增长越来越难,发展机遇稍纵既失,到时,我们的农村工作就会后继乏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我们在座的农村工作者对历史就没有一个交待。参加今天会议的单位,绝大多数是涉农部门,或多或少掌握着一些涉农资金、项目和资源。我们必须让这些资源为农村发展、农牧民增收服好务,在配置资源时既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益,更做到公平、公道、有效果。要把农牧民是否增收、农村牧区面貌是否改变、农牧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不能只把为民写在群众路线的材料上,还要把务实体现在具体工作中,把农牧民实实在在受益,得到真金白银的好处,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xx年,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提质扩面、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围绕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全面推动“四化”同步,确保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5%以上,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一、积极作为,扎实推进产业发展。

产业是农牧业工作的重心,农牧区建设不抓产业,其他工作都是空谈。

一要用好产业发展资金。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州生态农业产业已初露端倪、初具规模。特别是20xx年,在全州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州委、州政府仍然挤出1亿资金,80%用于产业发展,力度非常大。州委、州政府的初衷是计划用这部分资金起示范和撬动作用,希望让这些资金“发酵”,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各县看到州委、州政府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强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更加重视本县产业发展,加大投入。去年,全州各县共配套投入资金2.28亿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6.32亿元,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用于了主导产业发展和生产设施配套建设,大多数县做得比较好。我们在实地实地调研中发现,也有一些县未按要求使用资金,甚至把产业发展资金挪作他用,使产业发展迟迟未见起色。今年,州委、州政府将继续投入1亿元资金,80%用于产业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使这些资金实实在在用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上。

二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全州的产业发展规划迟迟没有出炉,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进程,尽快完成此项工作。同时,全州的产业规划应是一个全局的、中长远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规划,这样才能对全州各县产业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才能真正具备现实意义。希望各县也结合本县实际,充分考虑本地优势,尽快研究制定本县产业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时,切忌拍脑门决策、拍胸口办事,要让规划与老百姓见面,与农牧民沟通,要搞好调查研究,让规划切合当地实际,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拥护和支持,如果只是所谓的专家、所谓的权威部门作了一个生不了根、落不了地的规划,还不如不作,因为庄稼永远是长在田里的、牛羊永远是放在草坡上的,闭门造车形成的规划一定会不切实际。

三要依靠农业科技发展产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产业发展当中,一定要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我们确定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定位,阿坝州的农业产业发展到现在,必须要向农业科技要空间,必须要向农业科技寻找出路和突破口,因为我们土地有限,基本耕地只有人均一亩左右,光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很快就会山穷水尽,在这个时候,要切实加快农、林、牧现有成熟技术的组装配套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才能真正把农业科技的作用和贡献尽快体现出来。

四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抓产业和农业工作,特别要注意连续性、可持续性和产业的发展后劲,要确保在今年增长的基础上还有小增长或微增长,这是最低要求,不能只顾当前,交差了事。不能今朝有酒今朝醉,急功近利;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打干吃尽,做形象工作、搞面子活路,只搞景上添花、不做雪中送碳。

二、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农牧民增收工作。

“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牧民增收。目前,在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未实施完成前,可以说我州的农牧民增收渠道越来越狭窄,增收空间越来越狭小,增收来源越来越难,增收后劲越来越乏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各县、各部门认真研究助农增收措施,努力寻找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去支撑农牧民纯收入可持续增收。

一要落实农牧民增收工作责任制。农牧民增收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给县委书记、县长的责任工程,是服务全州70多万农牧民的最终体现。希望各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州级涉农部门对农牧民收入来源结构、渠道做到胸中有数,经常开展收入形势和收入结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去研究如何拓宽增收渠道,培育新的增长点。20xx年以来,省上启动了农牧民增收末位述职,截止去年,我州未上榜,这是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希望在“”收官之年和“十三五”开局之年都不上这个“光荣榜”。

二要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要以农业为基本依托,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生产、加工、销售、休闲服务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的增收格局。按照“西部增量、东部提质”和“稳粮增油、兴蔬优果、强药助旅、增草调畜”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狠抓农村经济结构、种植业结构、畜牧业结构和产品品质结构调整。要在积极引导群众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山野菜、野生菌、中药材等的采集和开发利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三是要积极盘活闲置资源。今年省上要求完成75%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此项工作完成后,要积极利用市场化、资本化途径,激活农村房屋、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内在价值,使其产生租金、红利等收益,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统筹兼顾,务实抓好新农村建设。

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是“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必须充分尊重老百姓的主体地位和主观意愿,决不能搞劳民伤财、大抱大揽的形象工程。

一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定。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成片推倒,整村推进不是整村推倒,建设一个新农村,既要有新建的,也要有改造保护的。要立足实际,整体把握“建、改、保”三种形式,尊重意愿,统筹城乡、产村相融,不能顾此失彼。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

二要统筹兼顾,突出特色。要坚持把民居新建、改造和保护性修缮结合起来,重点突出改造和保护。旧房改造不能简单穿靴戴帽,不能一味涂脂抹粉,要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造完善,在功能提升上下功夫。要突出乡村特色,突出田园风光、庭院生活和农(牧)家情趣;要注重对藏羌民居的保护,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唤起人们对前庭后院、瓜果飘香、柳扬蛙鸣、炊烟缭绕的乡愁记忆。

三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要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认真落实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切实抓好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三好两富”目标。在保质保量完成汶川、金川和理县3个第二轮新农村示范县建设目标任务的同时,积极谋划和争取第三轮新农村示范县。

四、积极进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守住底线,把住方向,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围绕主攻方向抓好农村改革试点试验,做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靠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通过“多权同确”,统筹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确权颁证。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体系建设,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研究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农”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繁琐,仅凭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是无法完成任务的,需要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参与,形成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希望各部门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抓紧时间贯彻落实,认真对照农业农村的年度目标,一项一项细化分解,一件一件落实责任,做到任务分解细、责任落实明,避免目标不明、责任不清、部门推诿,年底突击、算总账的情况。即将召开的州委农村工作会议,要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进作全面、详尽的安排部署。会议召开前,各部门不能等、不能拖,务必紧盯目标,全力以赴,抓好当前春耕生产、抗灾保畜、农资供应等各项工作,使全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良好的开端。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七

培训工作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人才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已经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经济实质是人才经济,地区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人才资源的开发程度。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促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他在三月份的政治局学习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不仅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促进就业和创业也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学校、企业、社区、就业服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积极开发以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和培训,努力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要切实搞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把我国特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就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做好未来五年的`政府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两条:一是抓住和用好机遇,积极推进改革和发展;二是培养和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部署、来落实,不断培养、引进和使用好人才。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认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且明确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紧迫任务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所以说,重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实施人才战略,是迎接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激烈国际国内竞争挑战的需要,是我区实施快速健康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和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我们在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关键作用;树立“国以人兴,政以才治”的思想,把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作为地区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工作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去谋划、去部署、去推进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做好人才培训工作,最大限度地激活人才潜能显得尤为关键。

为此,陈国书记在今年2月26日召开的全区组织人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以人才的培训教育为重点,努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他指出,经济社会要发展,人才培养一定要先行。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大规模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大幅度地提高干部素质,下决心每年抽调五分之一左右的在职干部参加各类培训,争取五年内使全体在职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抓好人才的培训教育工作,要树立四种新观念:一是人才培训教育是一种智力投入的观念。过去所讲的投入,主要是指资金、厂房、设备的投入,而实际上人才培训教育是见效快的投入,是出人才、出效益、出生产力、出战斗力的智力投资。因此,必须从智力投资、知识投入的角度去认识和对待人才培训教育工作。二是人才培训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人才培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人才培训教育就是重视人才资源开发。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人才培训教育工作,增加各类人才的知识储备,开发人才的潜能和智力,培养人才的战略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三是人才培训教育是适应社会竞争需要的观念。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不培训、不教育、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难以在竞争中取胜。因此,各类人才必须增强“优胜劣汰”的意识,树立起竞争的观念,建立终生学习机制,给自己“充电”,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潮头。四是人才终身培训教育的观念。人的成长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人才培训教育必须持之以恒,不能简单地认为受过高等教育或参加过一两期培训班就可以了事。社会在发展,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同步提高,闯进不同的人生阶段,实现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建立起人生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一个优秀组织必须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建立起人才持续的终身学习培训机制,才能不断提高组织的创造力与战斗力。

在三月份的人代会上和相关的场合陈国书记、王中丙区长分别要求,区的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放宽视野看教育,集中力量抓培训;牢固树立人才培训是基础建设的理念,人才培训是最具效益的投资的理念,持续培训、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培训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理念;切实转变公务员培训理念,确立“教”“做”结合,“做”重于“教”的培训理念。一是加强人才基本的技能教育,切实解决好what,where,why,who,when,how的问题。二是加强人才的职业道德德育。三是强化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四是加强培训教育的统一管理,对干部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五是加大政府对干部培训工作的投入,把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人才开发专项经费(如公务员招考专项经费,含体检费、考务费等;外地生源实地考察费,广告费;中层干部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专项经费;在职人员获得学位的奖励金;博士后引进各种费用等)。六是建立干部培训师资人才库,抽调有关单位领导、企业家每月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七是进行培训基地的资质考核,防止滥竽充数。关于这一点郭共添副书记也曾经多次强调,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好陈国书记、王中丙区长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认真做好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我区的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促进我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根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意见,区委组织部王雁威部长召集了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和区委党校的负责人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我区干部培训教育工作问题,并初步制定了我区干部培训工作的基本框架。会后,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和区委党校分别按照会议提出来的“六个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领导、统一步骤、统一经费、统一场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疏理了各项培训任务和内容,初步制定了《二00三年**区干部培训计划草案》、《干部培训经费预算草案》、《干部培训课程设置草案》、《干部培训经费管理办法草案》、《各类培训班教学计划草案》等,现在请大家来,主要是讨论研究决定前面三个草案。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八

同志们:

自治区《南疆三地州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开展的时间比较长。国家在新一轮的开发式扶贫工作当中,重点确定了包括南疆三地州在内的全国14个连片重点开发区。南疆三地州是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荒漠地区于一体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与其他的片区都不太一样,因此难度很大。连片开发是这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创新,也是国家在总结一般性扶贫工作以后,对特殊困难地区釆取的针对性扶贫开发战略。本来我们想把南疆三地州片区连的更大一些,但考虑到既要为国家实施扶贫攻坚创造经验,又要为新疆下一轮开展扶贫工作积累经验,两个担子都不轻,所以只确定了南疆三地州这一个集中连片攻坚区域。

对于这一轮连片集中扶贫开发,自治区扶贫办、发改委和其他相关部门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现在形成的规划稿子,集中了一些大家的意见,也与上面的精神作了衔接。特别是针对我们前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需要完善的地方,都进行了总结。在这个基础上,由专业团队进行编制。所以整个看来,规划编制程序还是都走到了,涉及的面也比较广。

会前,规划文本已经发给了各位。今天开会主要是听完规划编制说明以后,看看大家对进一步修改完善片区规划还有什么意见。这个片区规划整体不错,规划编制说明也对南疆特征、战略定位、空间布局等说得很清楚了。之所以叫连片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就是要将扶贫开发与南疆三地州的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大家思考一下,能在会上讲的就在会上讲一讲。片区规划编制工作仅仅是开始,待审批以后,紧接着就要编制实施规划。实施规划要和我们的项目相衔接,要和实现具体目标的措施相衔接。所以希望大家把这个规划研究透,把这个纲领性的文件研究透,这对于下一步编制专业的实施规划将起到很重要的引导和引领作用,到那个时候,片区规划里面的政策就容易兑现。

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吃透国家把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连片开发片区的主要意图。新一轮的扶贫标准提高了,相应扶贫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这些扶贫指标达到以后,并不是说新疆、南疆扶贫工作就结束了,扶贫工作看来是我们执政党永远的话题,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这一轮结束就喘口气了。这一轮结束以后,将要巩固我们现有的成果,再进行下一轮的攻坚。大家要把中央意图吃透,就是要把这个精神吃透,不要直接对照着看哪些指标高了低了,或者和我们这个行业紧了疏了。这个意图大家要明确。

二、要把握住全疆的扶贫工作全局个长期的战略,南疆三地州扶贫攻坚是长期战略中的一个阶段性工作,而且这一个阶段特别突出了连片扶贫的重点,并且纳入到了国家的连片片区,纳入到了国家这一轮扶贫开发的创新试点当但并不是说把整个新疆的扶贫工作就集中在南疆三地州这个片区里面。南疆三地州片区只是全疆扶贫工作当中的一块,不是说其他都不顾了,我们只搞南疆三地州。

三、要与跨越式发展的大局紧密结合。解放以来,我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南疆三地州的扶贫开发。这项工作不是现在开始的,也不是上一轮搞的,所以我们党和政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南疆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成就。目前,自治区倡导要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新疆精神和举全党全国之力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相结合。随着我们力量的增强,经验的积累,我们进行攻坚的力量更足,经验更牛更具备。所以这一轮的南疆三地州扶贫开发,一定要与全区跨越式发展的大局紧密结合在一起,与19个援疆省巿对全疆的扶贫,特别是对南疆的扶贫工作衔接在一起,与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和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差异化政策结合在一起。

四、要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现在扶贫扶志的问题,谈得似乎比较少,总是在强调让国家和兄弟省巿不断地给予支持,这种依赖意识在扶贫开发当中容易产生。也就是说,我们扶贫成了被扶贫的对象和受援地。无论国家和兄弟省巿给予多少帮助和支持,都替代不了发挥新疆人自己的主体作用。把握不好这个关系,就容易产生依赖思想,滋生我们的惰性,扶贫开发若是走到这个路子上就是失败的。因此,扶贫就要扶志,一定要通过扶贫,坚定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念,这个不能动摇。一定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新疆人的精神,要在当代弘扬这种精神,要培养感恩戴德的优秀品质。我们已经发现,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新疆基层既有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坚定信心、改变落后面貌的正气在上扬,也有一种惰性、一种依赖思想在滋生,它不仅是在我们群众当中,更主要的是在我们基层干部当中,特别是一些地、县、乡三级部分干部,的确没有把志树起来。国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条件越来越好,力度越来越大,但是绝不能只依靠这种支持,而是要把我们自主的东西拿出来。在这一轮的连片开发当中要切记,在规划当中也要把握,在规划的指标体系和一些重点方面,要把它体现出来。这样,在实施规划当中,在实施计划当中,就容易做到该配套的就要配套,该出力的就要出力。

五、要不断增强自主活力。南疆三地州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一轮的全疆扶贫开发和三地州的连片扶贫开发,要以造血型为主,最主要的就是增强片区的自主活力,要使南疆三地州和南疆贫困地区自我运行、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创新的能力大大增加。因此,这一轮扶贫开发所有的资金项目都要在这个重点上体现出来,主要是体现在政策上和项目安排上,要注意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扶贫开发模式,要能够破除陈规陋习,创新改革发展模式,不符合南疆三地州创新发展、增强活力的体制和机制,都应该善于把它破除掉。要把机制的创新、模式的创新贯穿于这当中。我们在项目设计、政策导向、资金安排上要对一些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给予倾斜,不单单是修渠、修路、盖房、建桥,这次要拿出一部分的项目资金,用于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同时,通过连片开发试点,要注意培养南疆三地州一大批扎根当地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由此,营造吸3发挥人才作用,尤其是本土人才成长的环境,可能是我们这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难点,我们要迎着这个困难上去。不能是温饱问题解决了,当地的人才却流失了,这是要命的事。

我们南疆阿合奇县的边境扶贫试点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我们在顶层设计这个层面,弄清楚了它的核心呋贫的理念,创新了三线扶贫、三位一体、强化军警兵民联防联控机制这样一个大的工作格局和思路。在这个大构架下,把整个阿合奇县都作为边境县,把所有的干部、巿民、农民、牧民统统作为边民的概念,划定了一二三线,明确了功能布局,把三线的县城建设也纳入边境扶贫的规划当中,大胆地、大规模地、大力度地建设县城。县城可以吸引社会投资建五星级宾馆,只要有人住,县城可以有高档的游泳池,也可以有高档的消费娱乐场所。这要是在五年十年以前,谁提谁都会觉得可怕,谁敢这样做?但我就要求这样做。由于这个理念突破了,思想解放了,对当地边境地区的实际吃透了,才能够提出这样的一些观点,因此形成了我们的制度模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20xx年开始在全疆边境贫困县全面推广。国务院扶贫办把新疆作为边境扶贫试点的一个试验省,再推广五年。原来阿合奇县试点是三年,那是曾庆红同志确定的,当时谁也不知遒怎么搞。时任国家扶贫办的主任刘坚同志开了个头,范小建主任上任后对试点经验进行了总结,一个成功的模式在新疆就出现了,这为中国2.5万公里的陆路边境提供了一个如何进行特殊扶贫的新模式,因此确定由三年延伸到五年,把新疆所有的边境贫困县统统搞一遍,现在已经基本成功了。要让人才的高地在我们边境地区建立起来。只有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良的县城环境,才能够让我们所缺的教师、医生、工程师、技术员等等,包括做生意的,愿意到那些边远贫困地方去工作。他们在内地县城享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社会进步的成果,在我们边境县同样可以享受到。因此,要鼓励贫困县善于在一些重要的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硬件上突破常规,南疆地区的群众为什么不能享受,南疆县乡所在地的小城镇、地州所在地为什么不能享受?好像一讲扶贫那就是吃饱了为准,这些理念都要推翻。所以阿合奇边境县三年实现了人员的回流,走掉的一些人愿意回到县城,一些边民也愿意回到自己的乡村。我们在南疆三地州连片扶贫开发中,一定要把成功的理念和经验导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实现创新,让南疆地区的各类人才站住脚,生成一个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这一轮的南疆三地州扶贫攻坚,除了完成国家一般性的工作要求,最重要的是实现县城的城镇化,就是张春贤书记提出的城镇化要求。扶贫办、扶贫工作要对南疆三地州的城镇化做贡献,要负责任。参会的同志,特别是扶贫办的同志,在培养活力上,一是体制机制上要多考虑,在组织架构、模式创新、管理制度等方面做文章。另一方面,要在能够形成人才自我积累、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这样的一个人才环境上做文章。只有高素质的人群在这落户,那些低素质的人群才能提升,大家要明白这个相互关系,这已经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思考。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九

11月15日,中国残联召开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全国残联系统“六五”普法工作。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乃坤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讲话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国家“六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残疾人工作特点,在总结“五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未来五年残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将王乃坤同志的讲话印发各地,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切实加强残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研究讨论全国残联系统的“六五”普法工作,我们召开了这次会议。下面,就残联系统今后五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我代表中国残联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法律制度。制定的法律只有让大家充分知晓,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繁重,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完成“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均提出了明确要求。20上半年,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五五”普法工作情况和“六五”普法规划制定情况汇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对“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做出全面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关于“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对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和监督检查等提出了要求。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召开第七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直非常重视。王新宪书记在维权工作专题会议上指出,普法宣传是亟待加强的一项工作,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强对普法宣传工作的领导,尽快对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加强。为理顺残联普法工作领导和工作机制,落实新宪书记的批示,对中国残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结合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形势和需要,根据职责分工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普法工作。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联系统普法工作,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工作的各项任务。通过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使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学会运用宪法原则和精神,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通过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在全国残联系统内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通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系统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氛围。

残联系统普法工作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把学习宣传与残疾人事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残联系统“六五”普法工作的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残疾人保障法》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法,要通过积极宣传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改善残疾人依法维权的社会环境。要深入学习宣传《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以及即将出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精神卫生法、社会救助法等与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促进改善广大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三、在总结“五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未来五年残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五五”普法期间,各级残联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全面完成了“五五”普法工作任务。其中特别抓住了《残疾人保障法》修订契机,把《残疾人保障法》及其实施办法的修改作为一次向全社会宣传普及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过程。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开展普法工作,有声势,有影响。各地方根据当地情况,利用多种途径,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摸索总结出了很多普法工作好的经验做法,确保普法工作取得了实效。残联系统涌现出了一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这次会上提交给大家的残联系统“五五”普法工作总结写的很好,很全面、很实,总结了“五五”普法工作成绩和经验,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残联党组对“五五”普法期间同志们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六五”普法工作要在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经验和做法基础上,按照残联系统“六五”普法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行。中国残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要积极发挥作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各地方各部门普法工作的实效。各相关部门和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和协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残联普法工作要求在全国的落实还要靠各地方残联,要加强对地方残联的指导,重视普法工作经验交流,查找问题和不足,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营造学法用法氛围。

要针对宣传教育的对象扎实有效地做好普法宣传教育。一要加强对残疾人及其亲友的宣传。因为残疾人工作保障和服务的对象是残疾人,要让他们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才能知道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侵犯,残联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维权。二要重视各级残联领导干部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法制学习和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建立了法制讲座制度,请著名法学专家讲授基本法律制度、法律知识和某些专业法律,各级残联党组中心组学习要加强法制学习内容,做残疾人工作首先要自己明白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各项法律规定。三要重视对社会进行残疾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只有让全社会都了解残疾人有哪些权利,残疾人才能得到尊重,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四要创新对相关政府部门和执法机关的宣传。只有执法机关清楚保障残疾人权益的规定,才能依法办事,最终落实相关规定。

在宣传教育的形式上,要把利用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宣传和日常工作中随时宣传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有声势、有规模的大型活动,也要注重润物细无声、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渗透式宣传教育。

在宣传工作的方法上,要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好网络、移动通讯等新媒介的作用。

今后五年,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发展和进步,依法治国进程将不断加快,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和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残联系统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依法开展,有效维护残疾人的各项合法权益。

【残联发言稿范文】。

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第28个国际盲人节,我们高兴地参加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暨关爱残疾人—阳光志愿助残基地揭牌仪式,收获盲人文化事业发展的又一成果。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残联向盲人兄弟姐妹及其家人表示亲切的节日问候!对中国盲文图书馆成为“关爱残疾人--阳光志愿助残基地”表示诚挚的祝贺!对各部委领导同志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和国家历来关心、重视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的文件、法规政策。盲人文化事业作为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盲人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及特别扶持,体现了伟大祖国对广大盲人的深情厚爱。李长春、刘云山、邓朴方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两次到中国盲文出版社和新落成的中国盲文图书馆视察工作,对加快推进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提出了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李长春同志明确指出“盲人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繁荣发展盲人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邓朴方同志也对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细致而具体的指示要求。此次在中国盲文图书馆启动阳光志愿助残基地得到了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中华志愿者协会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凝聚了大家的共同爱心,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开展阳光志愿助残行动的具体体现。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理念,这也是中国仁人志士一贯秉承的思想脉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志愿服务正是这种奉献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以及正在举行的全国第八届残运会全面彰显了志愿者服务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它包括了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我国有1233万盲人,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盲人有同样的权利、尊严和价值,有同样的智慧、创造和激情。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新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弘扬志愿助残理念、彰显志愿助残风尚的具体行动。为了进一步落实盲人文化志愿助残的社会责任,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以保障盲人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增强志愿服务责任感。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框架的攻坚时期。努力促进盲人文化事业发展,保障盲人基本文化权益,让盲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事关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大局,事关惠及盲人民生社会大局,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

作为盲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要紧扣文化助盲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盲人为重点,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对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举措,充分认识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盲人文化服务能力,完善盲人文化服务体系,将这一惠及最困难群体的民生大事抓实抓好。

二是以满足盲人实际特殊需求为切入点,积极拓宽志愿服务领域。

要坚持以盲人为本,以服务至上,以盲人文化服务为主线,把完善和提高盲人文化服务工作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盲人实际特殊需求出发,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开展盲人迫切需要的、盲人文化事业发展急需的志愿活动项目。要把盲文图书馆作为人道主义思想宣传基地、大中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中国盲文图书馆作为全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辐射作用,以贴心、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切实帮助盲人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自身文化修养,切实改善盲人出行、信息无障碍、社会服务等内外环境。

三是以努力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着力点,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志愿者普遍年富力强,有丰富的学识,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有抓住机遇、做好工作的强烈愿望和激情活力,后发优势明显。刚才志愿者代表的宣誓让我们感到十分振奋,助残志愿者不仅仅有中小学生、青少年,还包括广大妇女、老年人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昭示着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前景广阔、态势喜人。

要针对盲人服务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特点,进一步加强盲人文化服务志愿者培训,让志愿者更多了解盲人的特点和盲人文化服务的特殊性,以“人道为基、志愿为本、服务为先”理念为服务宗旨,通过健全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盲人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提供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同时,要让志愿者在参与盲人文化服务过程中,也能得到自我提升,发现其服务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与应有的回报。此外,要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助推作用,抓住当前大力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方式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广泛弘扬志愿助残理念,大力宣传志愿助残感人事迹,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盲人文化公共服务,使志愿服务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深入学校、深入社区、深入人心。

四是以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为着眼点,构建科学长效发展机制。

要积极做好志愿者工作、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等基础建设工作,具体规划完善好由几部委共同制定的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并落到实处,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突出把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者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让志愿者乐于参与志愿服务,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到自我能力的提高和个体发展的机会,让社会上更多的有志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扩大社会影响力,积极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稳定而长效的志愿服务发展机制。

我们将注重发挥中国残联的组织协调作用,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办、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盲人协会、北京市残联等多家单位和部门共同协作,密切配合,整合多方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在加快发展盲人文化事业的新形势、新任务下,保障广大盲人共享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和创造,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照亮广大盲人朋友的心灵,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份内责任。期望大家都来关注盲人文化事业,关心盲人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到盲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以盲文图书馆为平台,努力使盲人朋友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并获得实实在在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盲人朋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生力量而创造有力条件!今天,大家都是志愿者,我们将在志愿服务大旗下,为大众提供更多更好志愿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各部委、各部门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福大家顺意安康!

【残联发言稿范文】。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推动专门协会工作再创新局面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中国残联高度重视,朴方同志发来贺信对专门协会工作寄予深情厚望并作出重要指示,朴方同志特别嘱托:“各专门协会要认真研究社会组织的运作规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更开放、更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勇敢地担当起本类残疾人利益代言人、服务组织者和权利维护者的角色,自觉地和全体残疾人一起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海迪同志也特别强调:“各级残联和各级专门协会要珍惜专门协会社团法人登记来之不易的机会,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坚持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保持残疾人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赢得广大残疾人和亲友们的支持,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形象。”新宪同志在讲话中回顾并总结了专门协会发展历史、取得的成就和创造的经验,深刻阐述了专门协会社会团体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专门协会进行社团登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和增强代表职能,有利于进一步体现协会主体地位和残疾人‘主人翁’地位,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协会优势和增强协会活力”,对下一阶段残联和专门协会共同推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小泉同志也提出:“各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应给予专门协会资金支持。希望各专门协会提出符合本类别残疾人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的实施项目,要具备操作性,符合基金会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会上,中国残联通报表扬了241个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受表扬的单位和个人代表也介绍了工作经验和感人事迹,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一)会议履行了四个协会社团登记法定程序,标志着中国残联各专门协会社团登记工作即将顺利完成。

各专门协会委员作为全国本类别残疾人的代表,选举产生了本协会的负责人,通过了新修订的《协会章程》。会员代表大会之后,各协会委员会连夜召开会议,各位代表就协会工作和其他相关业务工作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完善协会工作机制,加大残联支持力度,保证人员、经费、场地落实,盲人、聋人理事的配备,残疾人参政议政,章程修订以及涉及当前基层残疾人普遍面临的困难等愿望和诉求。会后我们将归纳整理,专题上报主席团、党组、理事会研究,有效地吸纳和落实。

(二)会议对于做好今后专门协会工作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提高了认识。

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朴方同志的贺信和新宪同志的讲话,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思想教育,进一步系统了解了各专门协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成效和经验,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交流协会工作的先进经验,提高了对专门协会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协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三)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专门协会的工作目标。

以来每个五年计划或纲要实施之初,中国残联都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专门协会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工作,已经形成制度。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又是中国残联四个专门协会社团登记第一年,会议恰逢其时,为专门协会工作提出了战略规划、做出了重要部署。各专门协会委员会会议研究了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为协会工作开创新局面明确了任务目标。

(四)会议对残疾人事业大局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

程凯副理事长向各位代表详实解读了“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人文理念、重要举措和宏伟目标。通报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及自上而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特惠政策、项目投入、设施建设以及采取的配套实施举措等。从宏观政策到微观措施,信息量很大,说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困难、愿望太多太多。正因如此,需要更多的政策、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扶持,需要中国残联在国家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广大残疾人已经并将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对未来充满了期盼。大家深刻地认识到“两个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实效内涵,感受到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辛勤努力,更加体验到专门协会和广大残疾人不仅仅是事业的受益者,也是事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对于我们今后把握工作格局、肩负历史使命、兢兢业业地投入残疾人事业都大有裨益。

【残联发言稿范文】。

各专门协会进行社团登记,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推动专门协会工作再创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谈三点贯彻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

朴方同志的贺信和新宪同志的讲话立意深刻、高瞻远瞩,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人道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阐述了活跃专门协会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国家形势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局,明确了专门协会工作的战略发展目标,是推动今后协会工作开展的纲领性文献和基本指导方针。朴方同志殷切希望各专门协会真正成为“利益代言人、服务组织者、权益维护者”,新宪同志提出专门协会要“五个增强”、各级残联保证“五个有”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协会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行动举措。各地要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和落实工作,及时向党组、理事会全面汇报,提高对协会工作的认识,结合本省工作实际,制定支持协会工作的发展思路,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明年3月底前将本省具体贯彻落实的情况报告报送到中国残联组联部。各省专门协会主席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基层广大残疾人传达领导讲话精神和此次会议成果,向本类别残疾人宣讲中国残联推动协会工作的战略部署,使贯彻会议精神成为一次既部署工作又联系残疾人的过程,进一步团结凝聚本类别残疾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身特殊优势,借鉴成功经验,不惧挑战,克服不利因素,克服畏难情绪,克服消极观念,切实做好本省协会工作。

(二)抓住机遇、把握契机,推动协会工作向纵深开展。

正如朴方同志在贺信中指出:“进行社团登记,对协会来说,是新的起点。对残联来说,是新的课题。登记只是形式,如何体现内容、形成力量则需要更多的努力。”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在协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一点新宪同志在昨天的讲话中分析得十分深刻。我们还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协会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狠抓落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圆满完成会议所提出的各项任务,不负广大残疾人和亲友们的期望与重托。

各级专门协会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抓住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把握社团登记的有利契机,保证协会稳定健康科学发展,保持创新生机活力,切实履行好“代表、服务、维权”职能。要抓住“实施强基育人工程、开展社会化科技助残、举办多样性品牌活动”三条主线,着力“素质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三项基本建设,努力将协会建设成为“学习文化型、服务能力型、创新活力型”“三型”协会,实现新宪同志提出的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组织的活力和发展动力,增强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影响力,增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

——夯实组织基础,规范运行模式。进一步加强协会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县级以上组建率在“十二五”末达到100%。按照中国残联要求的规范化建设、组建率等任务目标,下大气力突破,全面完成。不要仅仅追求形式和数量,而要更加注重质量和实效。

——强化基层协会,实化基层工作。对省、市、县(区)级专门协会工作实施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延伸工作触角,调动基层积极性,活跃基层协会工作。明年在部分县(区)级专门协会探索实施负责人差额选举试点工作,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有效发挥各协会内设委员会作用,做优做实。加强调研,积极反映残疾人特殊需求,兼顾特性建言献策,统筹安排同步推进。

——推进文化建设,保持创先争优。各级专门协会要建设成为“学习文化型”协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各级专门协会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融入大局,发挥优势,参与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符合残疾人特点的文化活动,打造品牌、拓展项目,扩大影响、满足需求,繁荣残疾人文化艺术,使协会成为残疾人的文化精神家园。要配合残联业务部门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以此推动协会活动场所的落实。从开始,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创先争优活动将进入巩固规范阶段。协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坚持政治方向、融入服务大局,确保创新活力、增强先进素质呈现了特色成效。前一段时间中组部、国家机关党工委来中国残联座谈听取了专门协会创先争优活动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关注。希望各省残联高度重视,组联部门认真组织各专门协会积极参与,把协会创先争优的规范化标准、工作内容纳入到地方专门协会工作的年度考核中,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总结好经验,巩固好创先争优工作成果,每年以不同的形式,对地方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协会工作进行经验交流。

——培育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各级专门协会要建设成为“服务能力型”协会。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协会负责人和协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强化自身建设,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残疾人参政议政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要发现培养输送残疾人后备人才,使之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要联合一些高校、研究机构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纳入到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体系当中,形成协会独有特色、符合实际、特性突出的协会工作理论,指导具体工作。要与有关部门配合,满足各类残疾人特殊需求,提供类别化、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牢记使命、不负重望,以人为本、服务至上。

——增强协会活力,创新工作机制。各专门协会要建设成为“创新活力型”协会,加强与本类别残疾人的血肉联系,抓住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历史机遇,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进同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借助专项工作基地、家长资源、志愿者力量等,继续打造各协会创造的品牌,比如无障碍与辅具、信息交流无障碍、你行我行大家同行、中途之家、特奥活动推广、心智障碍人士家庭财产信托保险、精障孤独症人士康复等,突出个性与特点,形成优势与特色,提升品质和影响。积极参与“两个体系”建设等残联中心业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参与涉及残疾人法规政策的制定。五个专门协会要相互团结、互联互助,充分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共享并整合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所用。协会现在具备两大方面的优势,既有残联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作为坚强的后盾,又具有登记后的社团法人地位,充分依法按章履职,发挥独特优势作用。专门协会要在实践运行中探索出工作新模式,这一新模式一是在朴方同志贺信和新宪同志讲话中已经深刻诠释了,二是由各专门协会以及广大残疾人朋友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创新并加以自我发展完善。要增强社会化管理意识,与时俱进发挥社会化工作优势,整合调动社会资源,激发内在活力动力。要加强并完善制度建设,坚持协会工作每年向主席团报告工作制度,坚持理事会与专门协会年度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协会密切联系残疾人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协会社团登记之后,要依章管理、依法募捐,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管好用好资金。时刻警钟长鸣,公开透明,绝不能出任何问题。这次会后要针对社会团体法人登记后的协会委员会工作规则以及工作规范标准进行修订完善,还要开展残疾人工作的评估与监督,探索建立评议监督机制。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运作实施能力和落实执行能力。

(三)完善机制、团结协作,形成残疾人事业发展合力。

海迪同志在省级残联专门协会主席培训班上指出,“专门协会工作是残联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残联的业务与专门协会工作是互相促进的,同样属于残疾人事业这个有机整体,是互相配合、互相推动的关系。各级残联要克服官僚主义和本位主义,将专门协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专门协会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协会主席和委员的作用。”昨天会上新宪同志深情地说:“各级残联要怀真心实情、出真招实招,把真挚感情融为对协会工作的诚心支持,把对残疾人及亲友的敬重化为对协会工作的重视,切实促进协会工作健康发展”。对任何工作而言,一个合理的机制非常重要,可以发挥长久的作用。坚持“残联领导、部门协同、协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协会自身特有的优势和作用,以社会化工作方式,密切联系本类残疾人及社会组织,宣传感召动员社会,广泛扩大社会影响,多方努力形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合力。

切实提高对专门协会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在重大工作部署中发挥协会应有作用,前期征求意见、中期共同参与、后期评估反馈,保障协会及残疾人知情权、话语权与参与权,让残疾人及亲友充分表达意见、提出建议,加强残疾人工作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团结教育和引导广大残疾人,让残联工作更有实效,更加贴近残疾人,满足残疾人特殊需求,增强协会和残联的代表职能,防止残联组织脱离残疾人,防止残联组织滋生官僚主义,防止残联组织失去活力与生命力,最终让残疾人认同、让残疾人信任、让残疾人拥护。

我强调一下,要切实关心和支持从事组联工作和协会工作同志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继续加大盲、聋专职理事及智、精亲友专(兼)职理事的配备和培育工作,没有完成任务的省份要按新宪同志的要求,在两年内抓紧配齐配全;要形成长效稳定的人才机制,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残疾人干部、协会骨干及优秀残疾青年在专门协会工作及各项业务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残疾人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和自律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和理论学养,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充分参与社会,超越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要按照新宪同志的要求,各级残联对支持专门协会工作做到“五个有”:“有坚强的领导、有明确的工作要求,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有预算经费、有活动场地”。现在大部分省级残联都成立了协会工作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场地与人员有了基本的保障,至于经费问题还希望各地残联再努一把力加以解决。由于专门协会与残联的特殊关系、渊源关系、天然关系,虽然协会进行了社团登记,但是为了协会全面科学发展,更好地履行“代表、服务、维权”三项职能,实现“三个活跃”,发挥主体协会和残联支柱的独特优势作用,残联应义不容辞地提供必要的活动资金,给予长效性支持。明年组联部门要实施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协会需要组联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已经分解,指标已经量化,纳入到了“强基育人”工程的任务目标之中,每年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评估督导,以切实抓好落实。

在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协会既是参与者也是助推者,也要切实增强在社会管理与服务大局中发挥作用的责任感、使命感。中国残联始终重视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指导和服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级残联要支持专门协会发挥联系本类别残疾人社会组织方面的天然优势,既要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培育、服务和管理,推动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也要发挥专门协会在联系残疾人社会组织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增进与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做好工作。

同志们,这次会议就要圆满结束了,我们倍感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今后五年是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时期,“十二五”发展纲要确定了宏伟的发展目标,残疾人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为此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这既有赖于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有赖于全体残疾人的积极参与,各专门协会将大有作为。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残联发言稿范文】。

这次全国残联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十二五”信息化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推动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将全面总结近年来残联信息化建设经验,深入分析残联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联信息化建设工作。下面,我就加强全国残联信息化建设,提升各级残联的行政信息能力讲几点意见:

一、顺应发展,提高认识,深入推进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进入一个更加广阔、更加深入、更加扎实的新阶段,信息化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残联要主动顺应信息化浪潮,充分解放思想,把推进信息化与履行残联职能、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结合起来,与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业务监管效能结合起来,与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行政行为结合起来,与拓展职能空间、促进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一)信息化建设是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信息技术发展为提升治国理政能力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党中央国务院将推进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把“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工作模式、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融入了更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残疾人事业要主动顺应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将信息化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残疾人事业整体业务格局中的整合作用,为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面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事业的科学化水平。

(二)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系统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构建残疾人工作综合信息平台,为党委、政府,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工作信息是残联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各级残联的基本职能之一。在部署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回良玉副总理亲自将“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确定为调查口号。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之初,朴方主席经常说,“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知道和了解,是残疾人工作赢得支持、纳入大局的前提和基础。不同时期的信息化建设有着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残疾人工作走向精细化的背景下,要通过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构建工作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协调人社、民政、教育、卫生、扶贫等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残疾人工作。要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科学、精细、有效的信息化业务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开展绩效监督和评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三)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系统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残联主动推行网上办事和政务公开,规范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既开辟了新的为残疾人服务的途径,也便于广大残疾人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深入推进各级残联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为残疾人办事的效率,有利于保障残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强化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四)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

残疾人工作走向个性化,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趋势。面对残疾人群体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快速增长的需求,依靠传统业务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信息化建设是残联组织服务能力的放大器。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增强我们开展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使有限的服务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个性化的残疾人需求得到更加及时有效充分的反映。要贴近业务工作发展和残疾人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构建综合业务平台和残疾人基础信息需求平台,强化功能,突出实用,使残疾人需求更快得到反映,使服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业务工作与残疾人需求的对接,切实提高残联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

残联系统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政策和工作规范方面,将残疾人信息化、统计、信息无障碍等工作纳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7号)文件和国家相关规划,紧紧围绕残疾人事业和各项重点领域,先后制定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在组织建设方面,已经在全国残联系统建立了信息化、统计工作管理体系和专业工作队伍。在业务应用方面,已在全国2800多个县级以上残联建立起四级网络化业务应用和统计台账。在核心数据建设方面,截止到年9月,已采集了2074万持证残疾人的基础信息和2028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信息。在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方面,33个省级残联已建立了门户网站。在信息共享方面,残联系统内部及相关政府部门已建立了工作机制。这些工作的开展都为各级残联推行电子政务管理,提高为残疾人的办事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整体推进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已基本形成。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信息、统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向辛勤工作在信息化和统计战线的全体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面对信息时代的要求、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要,残联系统信息化工作还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一是各级残联的信息化建设普遍缺乏顶层管理、顶层设计、顶层协调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执行力度。一些部门和领导对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信息化工作存在边缘化倾向;二是工作机制不顺,统筹协调不畅,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突出,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三是机构队伍不健全,缺人少编现象严重。这些问题,极大制约了残联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改善和提高。各级残联要进一步提高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不断完善机制体制,推动信息化工作适应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十

同志们: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去年,面对各种复杂矛盾问题交织和主客观内外部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我们坚持集中精力大抓工业,成为全省三个、全市唯一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成为首批xx省“5+1”重点特色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3%、全市第二,成功斩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市唯一,充分说明我们集中精力大抓工业的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成效明显。今年1-5月,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5.05亿元、增长19.3%,总的来看,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底子薄、总量小、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市场主体梯次化培育、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等方面均还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仍不牢固,工业稳增长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原材料价格上涨、要素供应偏紧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攻坚突破的着力点和切入口。今年以来,中央、省、市相继出台《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工业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这些举措既充分体现了上级对工业经济的重视支持,同时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倍增。

工业是决定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家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稳增长”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继续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自觉把工业经济稳增长放到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主动找差距、补短板,立足问题找根子、开方子,咬定目标抓进度、促发展,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以工业经济大突破带动县域经济大提升,力争完成工业投资51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0亿元,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00亿元台阶,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一要聚焦项目投资精准发力。抓工业关键要抓投资,抓投资关键要抓项目。要切实强化“以项目论成败、以项目论英雄”意识,坚定不移抓项目,矢志不渝上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要强化项目谋划招引。聚焦鞋服纺织、食品医药、新能源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充分发挥驻外招商“先锋队”作用,继续引进大中型品牌服装、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企业。要积极对接洽谈拟签约项目,持续跟进绿溪优食谷国际食品产业城、中药材加工、纤维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7个,各类到位资金超目标任务20%以上。要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对已签约未开工的项目进行逐个梳理,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置化解,及早做好选址、立项、用地等前期工作及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工作,确保台原恒晟包装生产项目(二期)、佳实纺织、鸿凯双泰技改扩能等已签约项目尽快履约开建;对在建的宏湃新能源、汽车底盘生产等项目,要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项目一线“把脉问诊”,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确保形成更多投资额和实物量,推动形成重大项目梯度推进、滚动签约、批次履约、顺利开工、投产达效的良好态势。

二要聚焦工业园区精准发力。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园区规模持续提升,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创新举措成效明显,去年园区90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1.6亿元、占全县的83.14%。实践证明,园区对于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全力以赴推进园区建设,坚持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千方百计把园区做大做强做优,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发展壮大。聚焦园区“2+2”特色主导产业(纺织鞋服、休闲食品+新能源、绿色装配式),围绕实施“产业项目落地促建”等五大攻坚行动,加快政策、资金、要素资源向园区集中,推动园区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增效,力争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特别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优化和拓展园区产业空间,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西平工业区,加快推动xx州织造产业园项目建成达效、刘营绿色装配式产业园尽快“齐装满员”,着力打造“一园多区”工业发展空间格局。要着力完善“硬件”。持续完善电力、燃气、供水、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孵化器、仓储物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推动青东坝工业区标准厂房三期、xx州织造产业园租赁房等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园区承载能力。要推动园区集约化发展。全面梳理工业项目闲置厂房、闲置土地情况,做好闲置土地和厂房的“二次利用”,有序推进“腾笼换鸟”,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提高园区土地的“亩产效益”。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园区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特色化发展道路,进一步理顺园区体制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缩减行政审批办事流程、办结时限,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确保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园区事园区办”。

三要聚焦惠企纾困精准发力。惠企纾困是做大总量、扩张规模、增添后劲的有力抓手,更是当前工业稳增长的关键支撑。目前,我县虽然亿元以上企业已近50户,但1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仍仅有佳联印染1户。只有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持续助力企业纾困发展,才能更好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确保全年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逗硬落实政策。目前,我们已经把中央和省市各类惠企纾困政策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大家要摸清吃透、统筹落实,确保已有政策“直达一线、直到企业”。同时,今天我们审议通过了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四条硬措施以及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要点,接下来就要认真按照文件要求,严格兑现各类优惠政策,简化落实项目奖补、租金减免等申报流程,加快惠企资金拨付进度,切实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确保“应享尽享、快速兑现”。要用心服务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服务,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大家要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主动作为、细致服务、周到服务、靠前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要大力开展“企业一线大走访,服务企业大提升”专项行动,对企业面临的用工、融资、用地等难题,努力想办法、添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在用工方面,人社局要牵好头,多形式开展招聘活动,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乡镇、职业学校等单位的作用;在融资方面,县财政局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持续加强企业应急转贷、小额信贷、担保融资、股权合作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在用地方面,自然资源局要充分利用现有用地指标,优先供给工业项目,工业园区要加大“清闲促建”力度,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要精准培育企业。全面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梯次培优行动计划,建立县级企业名录库和梯度培育库,制定“一企一策”培育方案,重点支持铁骑力士(绿溪)优食谷、台沃科技等企业做大做强,以“龙头企业+孵化”模式,辐射带动本土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要继续坚持专班服务和“一对一”培育指导制度,重点培育类似于固锐实业、剑门泵业等专注于细分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力争今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户、国家级单项冠军1户。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一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开的很紧凑、议程很多,内容很丰富。既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情况汇报、工作要点、督查考核办法等内容,又有对接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进展汇报、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足球运动发展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等工作。刚才,勇建、基先、秋林、胡勇等同志都讲的很好,讲的很到位,练康和钱锐同志也讲的很清晰。会上,江县长对今年的改革工作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内容很全面、很具体,思路深入而有操作性,我完全赞同,请同志们切实抓好落实。

今年以来,特别是近段时间,靖安的人气很旺。强卫书记3月底到靖安调研,对我们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靖安干群士气高涨,精神振奋。同时,基本上每天都有上级领导和专家来靖考察指导工作,形成了“高人”指点,“高手”运作的浓厚发展氛围。1-4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2%,在宏观经济下滑的情况下,靖安主要指标保持了两位数二打头的增长。“五一”期间,我县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43.2%;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5.3%,高速公路进出车辆同比增长7.7%,外县到靖安手机漫游用户数比平时增加了3600多户。人气就是财气,靖安高朋满座,游客如云,经济形势不断走旺。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过去的一年,我县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抓准了重点、展现了亮点,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重点改革推进稳。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以“镇村联动”为依托,投入1.2亿元高标准打造宝峰禅韵生态小镇,得到了省委强卫书记的好评。认真落实了纪检监察系统机关“三转”改革,省委、省纪委书记周泽民在靖安调研时对靖安纪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特色举措亮点多。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这张名片越擦越亮,近两年共接待九江、抚州、吉安、赣州等地参观考察团和领导50余批次,这一模式写入了省委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古楠村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和打造文明和谐生活的做法受到广泛关注,去年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今年“五一”期间,该村致富带头人舒敏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向他学习。三是改革试点成效好。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首批河湖管护创新试点县、连续两年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荣获全省首个“绿色低碳工业示范县”称号、列入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旅游产业入选全省重点旅游产业集群;高湖镇被列为省级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镇和省山江湖生态文明实验区。通过加强全面改革工作,进一步将国家、省、市的试点政策转化为发展优势,有力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一些不足:一是对改革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少数部门认为改革离自己很遥远,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认识还不足;二是改革协同性不够,存在部门化倾向,尚未形成合力;三是改革工作推进力度还不强,改革办与专项小组在推进机制上还需完善。对于这些问题,今天拟定的一系列文件,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一加以解决。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靖安跨越发展,唯有改革创新。

习总书记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为改革创新者胜。”靖安要实现迎头赶上,领先超越,出路在改革,动力在改革,成败在改革。

1、要认清形势。一是有差距。去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自信,但不能盲目自大。要看到经济总量不大的现状还未改变,主要经济指标排名还比较靠后,比如去年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列全市第9、10、10、9位。同时,同步小康指标还有差距,县统计部门按照25个监测指标初步测算,20全县小康的总体进度为82.9%,其中已经实现的指标有10个,接近实现的指标有5个,还有10个指标完成难度大,同时全县还有贫困人口8864人。二是有压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一方面,企业关注现实利益,缺乏资金新增投入,更加注重自身转型升级,对外扩张意愿减弱;另一方面,我县企业受制于大环境影响,成本上升,效益减少,前期投入项目资金过大,导致资金周转不灵,房地产在全国处于瓶颈状态,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从区域竞争上看,前段时间,我带领有关同志前往修水、嘉鱼考察学习,两县在组团式开发、生态移民搬迁、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提升、体育场馆、市民文化滨水公园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成果,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同时,我们周边也存在同质化竞争,奉新正在申报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还有许多旅游项目投资商在南昌湾里和靖安之间进行反复比较选择。因此,城市与城市,县与县之间的白热化竞争非常激烈,实现跨越发展压力大。三是有机遇。4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靖安是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后花园。随着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靖安是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的排头兵,也是构建南昌、长沙两个“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桥头堡。我们要积抓机遇,加速融入南昌大都市圈,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谋求更大发展。

2、要明确重点。一是把握政府与市场这一核心。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小政府、大市场”。李强调:“用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政府的权力用减法,市场的活力用乘法,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用好政府权力的减法,释放市场活力的乘法,第一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不能乱作为,不能“吃拿卡要”;第二是法定职责必须为,政府又不能不作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政务服务网这“三单一网”制度;第三是法无禁止即可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大有作为。近几年来,我县的非公企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正做到藏富于民,进一步激活市场经济活力。二是把握整体与全面这一关键。在规定动作上,20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和专项小组工作计划,包括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民主法制领域、文化体制、纪律检查体制、社会体制、党的建设制度、农村体制等各项改革都要按照规定不折不扣向前推进。在特色动作上,要大力开展“两转三争”大竞赛活动,充分发挥“两转三争”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的载体、抓手和平台作用。在具体动作上,加快推进足球运动产业、工贸新城建设、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各项工作,抓住关键,整体推进。三是把握民生与稳定这一目的。

3、要凝心聚力。一是在发展目标上强定力。习多次强调:“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在方向目标上凝聚共识,就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国家要增强定力,靖安也要增强定力,目前靖安的发展态势良好,因此更要坚定自己的道路,只有坚定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看见一只蜈蚣在用它的一百只脚走路,于是好奇的问蜈蚣用一百只脚是如何走的,要先走哪一只脚再走哪一只脚,蜈蚣很疑惑,它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结果思来想去,最后却不会走路了。所以,我们也是一样,在发展道路上走的很顺利,就要坚定自己道路,狡猾的“狐狸”很多,在发展目标上,必须始终增强定力。二是在“最大公约数”上添动力。改革是利益的调整,是思维定式的打破,很多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改革工作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急难险重的问题,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迎难而上,在困难中增长见识,留下记忆。就像在水泥路上走路和在泥巴路上走路一样,水泥路好走,但留不下脚印,泥巴路难走,但能留下了脚印。改革工作越难,越要迎难而上,在挑战中增长才干,留下奋斗的足迹;其次,要全方位的考虑,寻找“最大公约数”。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有一个一休和武士的小故事。有一天,武士抓了一条鱼,问一休他手中的鱼是死是活,聪明的一休知道武士是想要为难他,就说鱼是死的,武士于是拿出活鱼,一休立即将鱼扔到河里,拯救了鱼的生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寻找“最大公约数”,就是要多方权衡利弊,全盘考虑问题,我们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忘记初衷,要始终围绕发展与稳定的目标,满足最广大群众的整体利益,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在共识共为中聚合力。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通过汇聚发展合力,集中优势兵力打赢歼灭战。譬如人的一只手,做出的贡献再大,如果砍掉,从整体分开,这只手就会腐烂,没有任何作用;当它和身体相连成为一个整体时,才能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各部门要不断凝聚改革动力,形成发展的合力,整体推动靖安向前跨越发展。

二、聚焦“两转三争”,大力攻坚克难。

全县“两转三争”大竞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阵地,活动启动以来,大家按照活动要求,主动融入大局,迅速往前推进。

1、活动再深入。一是拉开工作格局。包括足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内的9个领导小组,都在围绕“两转三争”工作任务,通过定期召开调度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谋划推进,保持机构高效运转。二是加快工作步伐。我们要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向上跑资金、争政策,向下进企业、到一线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靖安动态》编印以来,全县上下“比学赶超”的氛围浓厚,各乡镇、各部门都有亮点工作,比如5a景区创建、工贸新城规划、征地工作顺利推进,连天红项目4栋车间厂房基础已完工。招商引资势头良好,举办了两场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引进了包括旅游地产、滑雪、电子商务、白酒、啤酒、光伏发电等在内的一批新项目。三是破解工作难题。随着工作的深入,剩下的都是难题,要认真加以解决。曾经有一位老师对他的三个学生说,一栋房子怎么用最少的钱买东西把它填满?第一个学生买了些茅草把房子填满了,因为茅草便宜;第二个学生装了一盏灯,把灯打开,整个房间充满亮光;第三个学生晚上把窗户打开,月光照进来,洒满房屋,没有花一分钱。这说明开动脑筋、借用外力的重要性,政府的资金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资金去做尽可能多的事。一方面,要发挥银行融资优势,形成良性循环,加快资金周转;另一方面,要采用ppp模式,加强与大型国企的合作,不断打开思维,借力发展。

2、机制要完善。一是加强调度。坚持以“问题导向式”解决问题,各领导小组要充分做好前期基础工作,以“具体建议式”提交决策,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二是强化执行。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我们一定要提高执行力,能力和经验不足不要紧,只要用心,一定会创造条件解决困难,提升能力水平,推动工作稳步前进。有这样一则故事,南海有两个和尚准备到普陀山去拜佛,一个和尚说过海要准备船,另一个和尚拿了一个化缘的钵就出发了。一年后,拿钵和尚已经到了,准备船的和尚还没有出发。所以,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没有困难,只有迅速进入,才能柳暗花明,阔步向前。不付诸实践就只会原地踏步,一事无成。另一方面,我们要做有用的事,马克思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教授坐船,他问船夫,说你懂哲学吗?船夫说不懂,教授说,你50%的生命没有了;教授又问,你懂数学吗?船夫说不懂,教授说那你80%的生命也没有了;最后一个浪打过来,船翻了,那个船夫问教授,你会游泳吗,教授说不会,船夫说那你100%的生命没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具体的事情,不能坐而论道。公务员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只要涉及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具体工作,就要多学多问,研究通研究透才能正确应对。三是明确考核。要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制定好“两转三争”大竞赛考核方案,引导各乡镇各部门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精力用在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工作上,在全县上下营造一种“你追我赶求发展、瞄准目标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3、保障需加大。一是基础保障。要夯实三个主体,第一政府要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做好改革工作的规划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政策保障;第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支持企业开拓市场,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第三群众是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要大力支持全县清洁工程建设,推动全域化旅游;提升自身文明素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同时,我们还要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继续开展好“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打造好“一线三员”工作法、“白云深处党旗红”等党建品牌。今天的会上研究了靖安县农村信用社改制问题,这也是今年全县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可以说农商银行成立后将成为靖安人自己的银行,改制后贷款审批额度将大幅提高,有利于推进我县实体经济发展。希望有关责任部门要做好清收拖欠不良贷款工作,助推改制成功,不断提升金融支持靖安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队伍保障。要大力开展“谋事实、创业实、做人事”的三实干部队伍创评活动,结合即将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从整体来说,大家都进入了工作状态,上级领导和群众对靖安发展也充满希望,但是我们还是有差距:有的干部麻木不仁,造成了工作上的损失;有的干部尸位素餐,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还有的干部始终进入不了工作状态,做事不用心,像一只鹦鹉,只能做“传话筒”,根本无法负担起繁重的改革任务。三是纪律保障。

三、加速融入南昌,对接刻不容缓。

《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后,长沙、武汉、南昌等城市都在积极对接,三个城市中,南昌的gdp是武汉的三分之一,长沙的二分之一。现在长沙正在构建“3+5”的“大长株潭”城市群,而武汉提出的“1+8城市圈”更是全国的典范。南昌的发展形势日益紧迫,因此南昌大力推动“1+9”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正在着力构建南昌大都市区。靖安作为南昌大都市区的重要成员,加速融入南昌,是靖安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一)靖安怎么定位。

按照武汉城市圈的分法,共分为三个区划,第一是核心区,第二是紧密区,第三是辐射区。用一个鸡蛋来比喻它,核心区是蛋黄,紧密区是蛋白,辐射区是蛋壳,而靖安在南昌正处“蛋黄”的位置。新的省行政中心今年下半年即将搬迁,到靖安距离只有37公里,靖安属于南昌半小时经济圈。另外,靖安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生态良好。因此,靖安的定位是“省会核心区,天然后花园”。

(二)靖安如何对接。

我们提出的“六以理念”、“两转三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与南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共融性。概括而言,我们的工作具有三个性质:一是地域性,有地域性才能落地,要始终坚持以“河”为贵、以“树”为荣、以“旅”为先;实行“河段长”、“树保姆”制度,打好旅游牌,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二是时代性,紧扣时代才有未来,要把握机遇和节奏,全方位进行对接,加速融入南昌大都市圈;三是文化性,有文化才有灵魂,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实现互补共融。

(三)靖安能做些什么。

1、交通一体。加快形成多线路、大密度的交通网络系统,构建快速便捷通道。要推进南昌经靖安达修水的城际铁路,加快推进同城一体化。抓好三爪仑至庐山西海旅游公路,努力实现九江、南昌、宜春旅游一体化。同时,要加快推进永修经靖安至樟树高速公路、靖安经奉新至高安高铁站一级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合作力度。

2、功能互补。一是居住区。南昌的房屋均价是9000元左右,而靖安的房屋均价是3900元左右,如果轻轨开通后,来回南昌只需一刻钟时间,工作在南昌,生活在靖安将成为一种潮流。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功能服务,加强靖安中学和师大附中联合办学能力,将工业园区转化成工贸新城后,全面实现医疗、学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打造承接5万人居住的新区。二是旅游区。靖安旅游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全域性旅游,全县都是一个大景区;第二是所有的产业都围绕旅游定位。“一产助推旅游”,要坚持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把农村产品变成旅游产品、休闲食品,把茶园、果园变为采摘园、观光园,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二产服从生态”,再好的项目,如果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我们都坚决不予审批。“三产激活全局”,坚持旅游兴县,把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打造,做强做大产业集群。三是有机农产品供应区。把靖安的有机大米、高山蔬菜供应到南昌,目前南昌有一个超市叫百果千菜,专营靖安的蔬菜、大米、猪肉,现在开了35家,计划开到100家。四是养生养老区。靖安远离雾霾、堵车、噪音、食品安全、人情淡漠等“工业时代病”,是一个返璞归真的好地方。“有一种生活叫靖安”形成了共识,我们的生活就是回归,第一是回归大自然,尽可能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第二是回归田园生活,体验当农民的感觉,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寻找乡愁为主题,各个乡镇集镇规划也要体现乡愁和老家的味道,寻找童年的情怀。第三是回归内心,通过禅修静养、参僧拜佛,达到回归内心。五是运动休闲区。虎啸峡漂流夏天开始营业,中源高山滑雪正在对接之中,马术俱乐部、低空飞行俱乐部项目也正在招商推进之中。我们还要大力推进足球运动产业发展,以足球产业来拉动旅游、带动城镇化建设。今后的旅游做到“一静一动”,所谓“静”,是指参禅拜佛、禅修静养,所谓“动”,是指户外休闲运动。

3、产业相融。要着力推进生态工贸新城建设,把生态工贸新城打造成为南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要围绕硬质合金工具和绿色照明两大省级产业基地,在扶强做大江硬、杰浩、合力照明等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吸引南昌相关配套产业合作发展,拉长和延伸上下游配套产业链。

4、经济共建。靖安位于南昌的西边,南昌向东、向南、向北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只有向西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的省行政中心搬迁后,以此为圆心画一个圆,靖安距离圆心37公里,仅半小时车程,靖安要与南昌通过交通一体、功能互补、产业相融,最终可以达到经济共建,实现经济一体化。

(四)下一步打算。

1、理念上实现一致。融入南昌大都市区,要与南昌多沟通、联系,实现互补、共建、共融。还要增强主动意识,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靖安放到南昌大都市区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接轨,进一步了解研究南昌,增强“融入”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

2、规划上无缝对接。对于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和功能规划等各种规划,我们要主动对接,积极争取。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抓紧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功能布局,以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引领发展。

3、政策上主动融合。靖安是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省美丽乡村试点县、全省低碳工业示范县,在政策上得到了很多支持。要不断深化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研究,主导接受南昌大都市区的各种辐射带动。

4、招商上注重互补。要引进有实力、有理念的客商,由投资商来负责推介和完成具体相关工作。还要积极“走出去”,在南昌召开项目招商推介会,加强与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昌小蓝工业园、昌东工业园的产业对接,积极承载南昌项目、人才、技术的梯度转移,拉长产业链条。

同志们,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把改革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推进靖安绿色崛起、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二

这次会议是在全县上下学习贯彻县委*届*次全会精神,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学习全省、全市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总结今年以来全县干部教育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刚才,**同志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汇报了全县今年以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以及下步工作总体安排;大家充分讨论了《**年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和《**年县直部门办班计划》,都提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干教办认真消化吸收,进一步修改完善,及时下发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的有力指导下,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比如,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开发利用红色教育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到问题和不足,比如,有的单位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新党校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干部教育工作经费保障不够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今后要下大力气逐步予以解决。

关于今年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有具体安排,我原则同意。下面,我着重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要守初心担使命,应对风险和挑战,就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八种本领,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因此,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学习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第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具体行动。《条例》第二条规定:“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七条规定:“地方各级干部教育领导小组或联系会议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由此可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召开干部教育领导小组会议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举措,是旗帜鲜明讲政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表现。

第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县委书记**同志在县委*届*次全会上提出了“在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力争上游”的目标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是天生的,而是一步一步有计划的培养起来的。尤其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县干部队伍整体上还存在发展紧迫感不强、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敢闯敢干的氛围不浓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围绕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培训实效,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优秀干部。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聚焦党的政治教育,突出政治训练、政治历练,把提高政治觉悟、政治能力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

(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提升教育。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抓好干部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训,增强干部政治能力,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抓牢理论教育这个根本。要大力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培训,帮助党员干部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让党员干部真正能从课堂上找到答案,不断把学习成果内化为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举措,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去。二是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要着眼于提升党性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持久力,突出政治性和时代性。要弘扬具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政治文化,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等问题,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要加强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三是要抓实专业化能力培训这个重点。当前,我县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整体上在不断提升,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在专业能力上还不够扎实,对重难点问题钻研不深,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干部教育培训要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重大决策部署等开展专题培训,引导和帮助干部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锤炼专业作风、培育专业精神。

(二)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全面提高培训质量效益,关键在准确把握培训需求、深入实施精准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上下功夫。一是要准确把握培训需求。学员的类别、层级、岗位不同,对培训的需求自然也不同。要结合干部岗位职责和健康成长需求,分类分级开展教育培训。要坚持需求导向,以组织需求为目标,以岗位和干部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准确把握培训需求,找准“供”与“需”的结合点,科学设立培训目标、培训模块和培训菜单,真正做到“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二是要大力推进精准培训。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精准化不够、针对性不足。要实现精准培训,一方面,目标定位要精准。举办一个培训班,培训目的一定要明确明了,既不能大而化之,也不能小处着眼。另一方面,对象区分要精准。干部教育培训一定要注意分类分级,对不同培训对象,在培训内容、方式等方面都要有所区别,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的教学,做到“一班一策”、“精准滴灌”。三是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要根据培训内容和干部特点,改进讲授式教学,在拓展核心知识量、信息量上下功夫,在提高课堂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要突出学员主体地位,增进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要大力推广案例式教学,进一步深化“行动学习”,还要积极探索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四是要坚持开放、开门办培训。要推进阵地开放,善于用好其他社会资源服务于干部教育培训,形成主阵地引领下的全方位、多渠道工作格局,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激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池春水”,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软件硬件一起抓,不断夯实干部教育培训基层基础工作。要坚持一手抓硬件达标,一手抓软件升级,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县委投资*亿新建县委党校,硬件建设起来了,但目前还有一些收尾工作要做,今年省委将对县委党校进行达标验收。党校达标考核验收,是今年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分通过省委验收。前不久,我们就党校达标验收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形成了会议纪要,希望各相关单位抓紧落实,尤其是县委党校责无旁贷。二是要加强师资、课程、教材和基地建设。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不断探索在职教师挂职锻炼和蹲点调研等有效措施,完善兼职教师选聘和管理办法,拓宽师资来源,逐步建设区域共享、专兼结合的师资库。要更加突出课程体系建设,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究,更新优化课程,培育特色精品课程,建立完善县级优质课程库,尤其是要充分挖掘开发、整合利用我县独特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不断增强党性教育吸引力、感染力、持久力和影响力。三是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要加强党校学员管理,注意梳理总结近来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些成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上升为管用的制度规定。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情况任前审核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学时登记和任前审核等有关制度规定,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三、健全完善新时代干部教育工作新机制。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县各级党组织同向发力,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一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县委干教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县干部教育工作的综合指导和分工协调。组织部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搞好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等工作。各成员单位都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从各自的工作职能职责发力,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在搞好本部门本系统干部的培训的基础上,要积极参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检查督办、调研指导、改革创新以及向组织推荐优秀干部等工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二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干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以后要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传达、通报有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研究干部教育培训中重大、突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搞好统筹协调,各部门有关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大的工作部署、重要文件和政策出台;研究每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通报年度工作总结等。

三要进一步落实工作保障。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因此,县财政局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干教工作,充分保障干教工作经费,组织部要会同财政局管理使用好干教工作经费,确保干教工作专项经费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其他成员单位也要在工作上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

四要进一步强化考核督办。干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结合今天的会议,对有关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对今年干教工作重点和完成时限逐项分解和落实。要切实加强对各单位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重点工作等进行检查督办,并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党建目标考核,传导责任压力,确保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序推进。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干部教育培训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篇十三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来回顾总结20xx年人才工作,明确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并对下阶段人才工作进行分解和部署:

一、增强信心,充分认识20xx年人才工作喜人成绩。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人才工作的中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集聚亭湖,为全区转型升级和新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机制日益健全,人才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定期召开会议会办研究人才工作。各大块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人才工作目标责任状,实施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把人才工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综合考核体系,单设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奖。进一步加大人才投入,建立人才投入刚性机制,划拔95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资助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50万元,扶持高端人才创业项目4000多万元。完善人才信息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组建16支招才引智小分队,建立12个人才工作办事处,新建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聘请一批知名企业家、重点人才担任“招才引智大使”,每人给予20万元工作经费。积极对接青年海归协会等知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海外招才引智成果丰硕。

二是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实施“精英领航工程”,围绕新特产业,重点集聚外籍院士、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海外专家等高端科技型人才,以高端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发展。以沿海发展人才峰会为契机,深入开展“招才引智突击月”、“招才引智名校行”、“精英人才亭湖行”等系列活动,举办亭湖(上海)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介会,组团参加精英人才峰会、海外人才创业周,区领导带头外出招才引智。全年共引进院士4名,其中外籍院士1名,“千人计划”专家5名,海外专家6名,双创领军人才26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7个,成功引进科技镇长团1个。《新华日报》头版重点推荐报道了我区集聚高端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做法。

三是载体建设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不断拓展。“绿巢”、科学家工作室、复旦创新创业基地等公共服务和创新创业平台的集聚孵化功能进一步增强,100多家科技型企业入园孵化,南大研究院、上岛工作室等近20所高校和研发机构入驻。环保产业会展中心、光电展示中心、现代物流信息中心、环保科技展览馆、环保质量检测中心等各类服务平台功能逐步完善。与清华、复旦等“985”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了一批研发机构,与中科院、环科院构建战略合作联盟,与中国航天研究院、美国通用北美生产基地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南大研究院筹建盐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逐步从科技服务型向科技实业型发展。聘请14名校企合作联络员,并与上海张江科技园等寻求园区合作共建,服务园区发展。

四是工作特色鲜明,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位专家学者和客商应邀参会,集中签约了一批高端人才和合作项目。赴日本东京举办20xx中国亭湖(东京)环保专场推介会。全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共获省“双创计划”项目8个、“博士计划”项目8个、“六大人才高峰”项目4个、市第四批领军人才项目13个,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千人计划”专家李溪获市领军人才1000万元资助,并作为人才创业代表,在沿海人才峰会主题论坛上演讲。江苏科行集团董事长刘怀平获全省十大创新创业人才奖。组织推荐32名高层次人才参加盐城首届创业大赛,17位来自海外,2个人才项目正式落户,荣获大赛组织奖。市委组织部对我区人才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五是服务水平提升,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建立区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人才及人才引进培养、绩效考核、奖惩激励、“人才绿卡”、高层次人才服务联席会议、高层次创业人才帮办等制度。区主要领导与高层次人才结对挂钩,定期组织会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难点问题。为重点高层次人才配备专门工作班子,提供“保姆”服务。推动建成一批人才公寓免费提供给来亭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居住。区域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招才引智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规模骨干企业数量较少,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有差距;二是科技型成长型企业数量较少,导致人才承载能力较不足;三是公共创新创业平台仍有不足,尚未建成省、市级留学生创业园,没有形成海外人才来亭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体系;四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顶尖人才偏少,等等,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重进一步完善。

二、着眼大局,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

亭湖作为盐城的主城区、大市区“东向出海”的主阵地、引领全市转型升级的新高地,承担着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大量重点工作。区委七届四次全会立足新的起点,对全区新一轮发展作出部署,明确提出“率先突破城乡一体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才工作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要一着不让抓当前,凝心聚力谋长远,要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聚焦深化改革,服务科学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以高层次人才来引领,靠高科技智力来支撑。亭湖近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力投入。推动亭湖新一轮改革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推进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培育和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作用,通过集聚高端人才服务改革,依靠深化改革释放人才红利。

——坚持党管人才,发挥制度优势。党管人才是党管干部的拓展和延伸,是抓好人才工作的制度优势。要全面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好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功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形成工作合力。要集中智慧和力量抓战略、议大事、谋全局,更加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关键问题。要积极推进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创新,完善人才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增强人才工作效益。

——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整体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竞相发展,各类要素充分集聚。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既要紧扣不足,坚持重点突破,又要统筹兼顾、促进整体提升。要坚定不移聚人才、育英才、建平台、搭舞台,统筹人才、科技、资本、产业四种资源,统筹推进“六支队伍”建设,不断扩张人才总量,盘活人才存量,提升人才质量,激活人才能量,使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积极推动区域人才竞争力进位争先、跨越赶超。

——突出品牌打造,构筑竞争优势。人才品牌是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引进人才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创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精心打造盐城环保产业博览会这个品牌。经过不懈的努力,博览会已经成为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展示最新科技产品的重要平台,在全国乃至海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创新树品牌、以品牌聚人才”的理念,坚持一年突出一个主题,不断做大做强环保产业博览会品牌,面向全球充分展示亭湖的求才诚意、引才政策、用才平台、聚才环境,努力形成引进人才的“井喷效应”。

三、围绕中心,谋划做好20xx年重点人才工作。

20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年,市里对各县(市、区)人才工作首次实行分类考核,将亭湖与东台、大丰等人才工作先进县(市、区)划在一类考核区域,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特别是全市招才引智“百日会战”开始后,周边县(市、区)招才引智势头强劲,我区的人才工作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清形势,锁定重点目标,确保完成今年的人才工作任务。各大块党政“一把手”要走上招才引智第一线,亲自洽谈引进高层次人才。关于今年的工作重点,会上已经下发了《20xx年全区人才工作要点》,在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是落实责任,明确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考核机制,扩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拓展到三个经济区,通过分解任务、签订责任状、督查通报以及年底考核等方式,强化党政领导重抓人才优先发展的责任,推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推进人才工作组织领导、发展目标、人才项目全覆盖。加大人才投入,继续推进区、镇(街道、经济区)两级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直接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投入比例不少于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的50%,促进人才工作各项任务在基层落到实处。

二是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整体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中心,重点实施“高端人才汇聚工程”、“产业人才集结工程”、“企管人才提升工程”和“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四大人才工程。推进新特产业人才“十百千”计划,即招引和培养十名创业领军人才、百名产业急需人才、千名产业专业技能人才。以招才引智“百日会战”活动为契机,积极组团外出招才引智,确保全年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名,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0名。拓宽海外招才引智渠道,新建2-3个海外人才联络站,聘请一批海外招才大使,组织海外人才联谊会,构建海外人才网络,积极推进人才国际化。深化“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在知名高校举办科技企业家培训班,加强企业家队伍梯次建设,加强对“创二代”企业家的培养和锻炼,全年培训科技企业家100人次以上。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新建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

三是强化平台支撑,助推人才创新创业。构建政产学研平台,巩固与清华、复旦等“985”高校以及中科院、环科院等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关系,构建战略合作联盟,共建信息共享平台。积极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搭建产研合作直通车。推进载体建设,重点打造复旦创新创业基地、留学生创业园等特色产业孵化器,推动建设环科院创新基地、规划高科技孵化区。构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配套跟投等举措,引导人才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本对接,整合社会资本参与人才初创企业的股权投资,建立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

四是优化人才环境,提升区域引才魅力。构建人才工作多元参与机制,统筹整合各类资源,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设立实体化服务平台,构建全程服务网络,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软环境”。探索人才工作社会化服务模式,招引国内外知名猎头、风投、创投、新特产业人才培养、人才测评等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推进人才供给、人才项目资本对接、产业孵化、技术转移、市场开发等一体化服务,提高人才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市人才办部署,在重点园区组建“八个一”人才载体平台,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同志们,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率先突破城乡一体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