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6 18:38:36 页码:12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
2022-10-26 18:38:36    小编: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一

<>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文件。2013年底,中央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自治区随即出台了《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桂发[2014]12号)等文件。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等。我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扶贫八字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认真按要求,研究分解全市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根据自治区的文件精神,自治区将622336贫困人口和421个贫困村分配到南宁市。我市结合实际,召开南宁市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分布讨论会,按要求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分解到县(区),再由各县(区)逐级分解到乡(镇)、村,并要求各级不能随意扩大规模,分解工作要依法依规,要事实就是,杜绝平均主义。并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和培训,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

2014年,我市继续加大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计划投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贫资金1亿元以上,修建屯级硬化路200公里,砂石路280公里。

1.实施好2014年自治区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4年自治区下达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390万,目前,各县区正在对此批资金进行项目规划。

2.实施好2014年南宁市本级财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567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5282万元,县区财政配套388万元),修建贫困村屯级硬化路160条189公里。目前,项目计划已经下达,市财政已下拨财政资金至各县区,各县区正有序的开展组织实施开工建设。

3.组织开展好市内发达城区、开发区对口帮扶“三县一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760万元,帮扶修建贫困村通屯道路60公里及相关基础设施设备。目前,“三县一区”与帮扶城区协商对接,共同研讨帮扶项目计划和方案。

<>

2014年,进一步加大产业化扶贫项目投入力度,全年计划投入产业化扶贫资金1亿元以上。

1.实施好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工程项目。已争取到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工程专项资金1240万元,继续推进马山县百香果种植项目、隆安县栀子种植项目、上林县桑菇配套发展项目和邕宁区园林花卉种植项目。

2.抓好自治区旅游扶贫合作试点项目。我市已争取到自治区专项旅游扶贫资金200万元,用于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下水源旅游扶贫建设工作。

3.监督好2014年自治区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重点侧重于“十二五”时期前三年投入产业开发项目未达35万元的贫困村。

4.规划好南宁市本级财政产业化扶贫项目。2014年,市本级财政继续安排4000万元用于发展扶贫产业。目前,正在研究项目资金分配情况及组织实施方案。

5.组织开展好市内发达城区、开发区对口帮扶“三县一区”贫困村产业化扶贫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760万元,目前,“三县一区”与帮扶城区协商对接,共同研讨帮扶项目计划和方案。

<>

目前争取到中央、自治区第一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贷款总额为18200万元,引导贴息额546万元。引导10家以上扶贫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带动发展扶贫产业,目前各个龙头企业项目实施计划正在申报会审中。

<>

一是区直、中直驻桂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取得好成绩,帮扶资金总投入667.435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项目、教育投入、文化活动等。二是市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共投入贫困村资金4324.6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项目、教育投入等。三是区内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新突破。两县帮扶示范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0万元。四是村企共建有新进展。我市参加村企共建新农村建设的企业总共有32个,投入帮扶资金224万元,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

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全市224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是贫困村“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责任人,将该活动与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同布置、同落实、同督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道路绿化夏季管护的要求,办领导牵头,组织全办干部职工每个月集中开展管护活动3次以上,每周开展日常巡3次以上。上半年共投入植树、管护施肥、浇灌等费用共计34300元。

<>

(一)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建档立卡工作推进缓慢。

(二)基层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分解步骤等内容理解存在偏差。

(三)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后,项目规划、实施和精准帮扶工作滞后。

<>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制定配套落实文件

自治区出台了涉及扶贫对象识别、生态移民、金融扶贫、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教育精准扶贫等系列配套文件,我办加强向市委政府的汇报,做好参谋助手,同时与市相关部门沟通,研究制定我市的配套落实文件。深入调研,广泛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6月23—28日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田文东带领市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金融办等有关部门相关领导共10人前往福建省三明市沙县、贵州省贵阳市开展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方式、推进扶贫造血功能先进经验的考察学习。按照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领导批示,我办正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选一个县一个产业作为金融合作、金融扶贫试点,探索我市的新模式,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实现更大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二)继续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下半年,要加大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督促检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年建设计划。

(三)继续加快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瞄准贫困户、贫困村,落实好2014年自治区第一批、市本级和城区对口帮扶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有效规划工作。

(四)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在开展“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工作中,要努力抓好以下三个工作:一是完善扶贫对象识别和建立卡工作。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村民代表民主评议相结合等方法,按照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贫困农户精准识别

工作,并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全市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全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制定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办法,每年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情况等信息进行更新。对新出现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扶贫对象给予帮扶,对已脱贫的对象及时退出。每三年对贫困户进行调整。

二是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完善到户定责机制,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干部,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把驻村入户扶贫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重要渠道。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结合整村推进验收,对定点扶贫单位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考核验收不合格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领导班子进行问责。

三是落实帮扶措施。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分贫困程度层次,村逐户分类制定帮扶计划,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

量予以扶持,特别要做好零星分散贫困户的扶贫工作,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加强精准扶贫监测和绩效评估,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五)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监管

把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作为监督的重点,结合财政专项资金特点,逐项建立健全具体管理办法。

(六)进一步做好社会扶贫工作

加强定点帮扶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督促市、县区定点帮扶单位完善帮扶计划和落实帮扶项目,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督查。继续完善好我市对口帮扶那坡、靖西两县项目建设规划。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二

这一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属部门及各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抓住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大机遇,抓住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有力时机,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贫困群众的收入为目标,着力推进世行扶贫、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三大项目”,为新阶段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一、 切实加强世行项目后续管理,加大贷款回收力度。

(一)我镇世行贷款项目顺利通过世行检查团验收 今年是世行检查团对我区秦巴世行贷款项目的终审评估验收年,在区世行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从年初开始准备世行迎验工作,完善、整理、归档世行项目、财务资料14卷,印发世行迎验明白纸,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召开镇村干部世行迎验培训会一次,群众培训xx余人次,做好了汇报等各项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世行评估团验收。

(二)世行贷款回收进展顺利 今年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贷款回收任务为326067元。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收贷工作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任务来抓,将全镇干部分为10个工作组,全力以赴清收世行贷款,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清收工作,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止目前共回收贷款12余万元,归还区世行办12.4万元,占目标任务38%,位于全区第7名。

二、张四营扶贫重点村进展顺利

张四营扶贫重点村建设是我镇启动的第一个扶贫重点村,该项目xx年项目启动后,从项目的规划到实施,我们坚持高标准、搞起点。首先,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第二,项目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强化资金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本着节约的原则,把资金用在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上。第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召开村党员干部会议10余次,群众会议500人次,通过和党员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群众议意愿,让群众真正成为扶贫重点村建设的主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止目前,已新修村组公路两条共计6公里;修建村小学一座四间120平方米;修建桥梁两座;修建人畜饮水水塔一座,解决480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农户“五改”30户;新修优质桑园300亩;拦河坝和引水渠正在建设中,各项工程的顺利建成,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初显成效。

今年我镇共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4人,通过输出前技能培训,输出后跟踪监测,我镇培训输出的人员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盛市、区的文件精神,要求对人均纯收入在925元以下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文书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摸清了全镇贫困户的底子,在一周时间内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全镇确定贫困户926户、3665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镇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矗

五、确定申报了xx年扶贫项目。

xx年市全镇扶贫工作的关键年,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申报了桥头村为我镇xx年扶贫开发重点村,申报xx年迁移式扶贫132户、326人,已将项目申报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区扶贫办。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委、镇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世行贷款回收缓慢,扶贫培训宣传力度孝进度慢,扶贫重点村,全镇重点村建设进度慢(全镇共设计到xx年完成8个村,正在建设重一个村)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振奋精神,塌实苦干,加快沈坝脱贫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三

这一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属部门及各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抓住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大机遇,抓住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有力时机,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贫困群众的收入为目标,着力推进世行扶贫、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三大项目”,为新阶段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一、 切实加强世行项目后续管理,加大贷款回收力度。

(一)我镇世行贷款项目顺利通过世行检查团验收 今年是世行检查团对我区秦巴世行贷款项目的终审评估验收年,在区世行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从年初开始准备世行迎验工作,完善、整理、归档世行项目、财务资料14卷,印发世行迎验明白纸,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召开镇村干部世行迎验培训会一次,群众培训xx余人次,做好了汇报等各项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世行评估团验收。

(二)世行贷款回收进展顺利 今年区政府下达我镇的贷款回收任务为326067元。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收贷工作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任务来抓,将全镇干部分为10个工作组,全力以赴清收世行贷款,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清收工作,在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止目前共回收贷款12余万元,归还区世行办12.4万元,占目标任务38%,位于全区第7名。

二、张四营扶贫重点村进展顺利

张四营扶贫重点村建设是我镇启动的第一个扶贫重点村,该项目xx年项目启动后,从项目的规划到实施,我们坚持高标准、搞起点。首先,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第二,项目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强化资金管理,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本着节约的原则,把资金用在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公益性基础建设项目上。第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召开村党员干部会议10余次,群众会议500人次,通过和党员干部群众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群众议意愿,让群众真正成为扶贫重点村建设的主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止目前,已新修村组公路两条共计6公里;修建村小学一座四间120平方米;修建桥梁两座;修建人畜饮水水塔一座,解决480人的人畜饮水问题;农户“五改”30户;新修优质桑园300亩;拦河坝和引水渠正在建设中,各项工程的顺利建成,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初显成效。

今年我镇共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4人,通过输出前技能培训,输出后跟踪监测,我镇培训输出的人员都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盛市、区的文件精神,要求对人均纯收入在925元以下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文书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摸清了全镇贫困户的底子,在一周时间内圆满完成此项工作,全镇确定贫困户926户、3665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镇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矗

五、确定申报了xx年扶贫项目。

xx年市全镇扶贫工作的关键年,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申报了桥头村为我镇xx年扶贫开发重点村,申报xx年迁移式扶贫132户、326人,已将项目申报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区扶贫办。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委、镇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世行贷款回收缓慢,扶贫培训宣传力度孝进度慢,扶贫重点村,全镇重点村建设进度慢(全镇共设计到xx年完成8个村,正在建设重一个村)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振奋精神,塌实苦干,加快沈坝脱贫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矗.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四

今年1至6月,全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4亿元,实施财政扶贫项目544个,预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3万人(1至5月完成减贫8.5万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1%。在20xx年全省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总结会上,我市荣获全省20x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考核特等奖(第一名)。今年成功召开省、市20xx年第一次(扶贫)项目观摩会,成功召开上海对口帮扶遵义第四次联谊会,成功举办全国第一书记培训班,成功举办世界银行专家考察外资扶贫项目活动,集中展示了遵义脱贫攻坚的成效和亮点。

<>

(一)精准谋划攻坚。我市建立完善“双组长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共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各项组织协调工作。一是强化执行力建设。市四家班子分别挂帮包保4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县,市领导重点挂帮包保39个贫困乡镇,市县两级机关单位包干帮扶未出列645个贫困村(市级包保196个村、县级包保449个)。统筹开展集团扶贫、定点扶贫、对口扶贫、遍访扶贫、小康驻村扶贫、园区扶贫、金融扶贫、非公企业组团扶贫等“八大扶贫”,积极构建纵横交错、层层联系、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任务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支持监督、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新格局。二是强化扶贫云建设。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加快更新补录建档立卡数据库基础信息。在“贵州扶贫云”基础上,建设具有遵义特色的“扶贫云”平台,建设遵义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信息化挂图作战。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设分指挥部,与总指挥部互联互通,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动态化管理。三是强化舆论扶贫。编辑出版《遵义脱贫》6期,每期赠阅4000余本。在遵义日报开辟《大扶贫周刊》专刊,在遵义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电视专栏。开通“遵义扶贫”微信公众号,编发脱贫攻坚图文信息327期。办好28835669扶贫专线和10个市直部门扶贫热线,建立扶贫信访协调推进机制,畅通了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渠道。

(二)精准对标扶贫。我市结合现有5个贫困乡镇、645个贫困村、55.83万贫困人口,把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精准配置到贫困户身上。一是突出基础设施。围绕“坚持红色传承”新要求,重点关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水、电、路、讯、房、寨等项目建设,加快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多搬快搬搬好,力争用2年时间(到20xx年)全面完成18.1万人搬迁任务。二是突出绿色发展。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新要求,坚持走好绿色发展路子,因地制打造特色产业带,加快农业“接二连三”步伐,巩固提升中药村、茶叶、草地畜牧业等优势扶贫产业,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贫困村走农(林)旅一体化路子,集中打造100个类似遵义县花茂村、桐梓县杉坪村的精准扶贫示范点。三是突出开放共建。围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新要求,把加强沪遵对口帮扶合作交流作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大力拓宽双方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智力帮扶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共建和转移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更加明显,园区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三)精准创新改革。我市扎实推进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改革,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扶贫项目资金直接惠及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今年以来,全市脱贫攻坚制度机制建设和管理走在全省前列,扶贫改革制度制定、改革措施落实、财政扶贫项目备案率、资金报账率、实施进度、“特惠贷”发放等工作均排在全省第一位。一是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行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33112”比例用于产业发展、合作社建设、扶贫贴息、扶贫培训、公益设施建设。建立分片包保制度和200万元以上扶贫项目重点检查机制,扎实做好扶贫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二是创新联审机制。建立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联审,定期发布失信黑名单企业,在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扶贫贷款贴息、扶持项目安排等方面不予支持,同时在预防犯罪等方面进行共建共享。三是引入第三方审计。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监管,实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公示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督,增加动态审计和随机审计,坚决杜绝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看好保民生的“钱袋子”。四是支持合作社发展。全面完成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摸底工作,全市拥有合作社4207个,覆盖贫困村1630个,主要涉及中药材、茶业、蔬菜、核桃、生态畜牧业等扶贫产业。加快专业合作社的审查评估,重点支持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合作社壮大发展。五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贫困户使用扶贫资金和“特惠贷”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扶贫龙头企业,参与股份合作、保本分红。积极推广“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益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四)精准保障脱贫。我市加快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积极整合各级扶贫资源,推动形成脱贫攻坚合力,确保取得脱贫攻坚成效。一是强化协同推进。把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落实到千家万户,将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落实到乡到村,实现精准扶贫与片区扶贫有机结合、融合发展。二是强化考核问责。建立最严格的“一把手”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考核问责制“三个制度”。出台《贫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推进考核向基层延伸,实行市考核贫困乡镇、县考核贫困村的分级考核和排名制度。三是强化跟踪调度。围绕“五个一批”和“十项行动”推进落实情况,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项目化、目标化、数据化管理,通过跟踪调度、督查督办,聚焦扶贫对象准不准、脱贫需求清不清、帮扶机制实不实、资金使用准不准、指标数据全不全、脱贫成效真不真等问题,先后开展了11轮暗访督查。四是强化构建大扶贫格局。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能,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脱贫攻坚“十项行动”,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格局,着力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1至6月,全市实施重大事项建设项目2437个,完成各类投资457.45亿元。

从总体来看,遵义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脱贫攻坚加速全面小康进程。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7%,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了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创建质量。二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市培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02家,扶贫龙头企业325家,在贫困县打造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三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统筹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进一步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四是贫困群众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xx年5216元提高到20xx年9291元,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贫困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8157元,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7857元。五是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制定出台了《关于坚决打好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等综合配套文件,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步走”发展战略和“35669”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和“十项行动”,探索完善了一整套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

<>

从总体看,虽然遵义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全市还有5个贫困乡镇未摘帽,645个贫困村未出列,55.83万贫困人口未脱贫。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xx年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我市将坚定不移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定不移推进脱贫攻坚“三步走”发展战略和“35669”行动计划,以脱贫攻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一是切实抓好扶贫信息更新。紧盯扶持对象精准,着力在精准上下功夫,逐村逐户理清发展思路,分类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实行差别化扶持、精准化帮扶。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就业扶持、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兜底为突破口,明确“五个一批”和“十项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对症下药、精准滴灌。

二是全力破解发展制约瓶颈。加快推进以路、水、电、讯、房、寨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覆盖所有贫困地区。进一步强化牵头部门职责,盯紧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协调项目建设相关单位,督促各项目业主和施工企业,逐级分解细化在建项目工期和目标,坚决打好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攻坚战。

三是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发展。产业脱贫项目安排重点向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每县发展2—3个产业,项目覆盖50%的贫困乡镇、70%的贫困村、80%的贫困人口。结合各地区域优势特点,充分用好61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指标,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实施一批“短、平、快”和“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项目,如面向重庆发展蔬菜产业等项目。

四是全面创建脱贫攻坚示范点。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班子及市法院、市检察院挂帮的乡镇,集中创建48个脱贫攻坚示范点,其中示范村24个、示范乡镇24个,实现县县全覆盖。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创造典型、树立样板,形成学习样板、借鉴样板、赶超样板的良好氛围。

五是健全完善贫困退出机制。围绕“六个精准”工作要求,紧盯脱贫成效精准,实行“摘帽不摘政策”的奖励措施,设定脱贫退出时间表,建立完善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机制。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实现有序退出,防止“被脱贫”和“数字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六是强化脱贫成效考评问责。坚持把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日常督查结合起来,对照脱贫摘帽标准,健全完善考核体系,细化实化考核办法,建立完善精准扶贫工作通报和考评问责机制,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对认识有偏差、行动不坚决、落实不得力、整改不及时的典型问题,及时约谈相关责任人并启动问责程序,做到一查到底、严肃追责。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五

半年来,乡扶贫办在县扶贫办和县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全乡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配合下,通过乡扶贫办工作人员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辛勤努力,圆满完成年初扶贫计划,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半年来扶贫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来项目实施情况

全乡辖五个村两厂100个村民小组共12789人,上半年扶贫项目覆盖五个村八个小组,受益农户657户。实施项目有:道路建设、产业扶持、新建文化室、解决人畜饮水、新建厕所。

(一)重点扶持村项目总投资112.77万元,其中省财政投入资金90.94万元,其它资金1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1.83万元。

1—2月份,完成未完成的重点村项目建设,总投入资金44.43万元,其中省财政拨入资金42.09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34万元。

3—6月份实施四个重点村项目,总投入资金68.34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48.85万元,其他资金1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9.49万元,现已完成82%。

上半年资金使用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76.81万元。一是修建水泥硬化路2条1013.5m,总投资38.32万元,财政补助35.32万元,农户投工投劳折资3万元;二是修建砂石路1条150m,总投资2.7万元,财政补助2万元,农户自筹0.7万元;三是修建3座储水池,铺设引水管道7000m,总投资17万元,财政投入14万元,农户自筹3万元;四是新建厕所四间,建筑面积108㎡,财政投入4.35万元。

在产业扶持方面21.93万元:新建猪圈161间,建筑面积1170㎡,财政扶贫补助16.8万元,农户自筹5.13万元;

在社会公益建设方面28.47万元:新建文化室3间,建筑面积200㎡,财政补助9.6万元。新建文化活动场4块,建筑面积1712㎡,总投资18.87万元。

(二)专项安居工程

,扶贫专项安居工程项目总投资24万元,覆盖贫困农户60户224人,每户补助4000元,该项目正在实施当中。

(三)世界银行与英国政府混合贷款项目

该项目共有三笔计33.75万元的大农业贷款通过审批下放,重点扶持我乡茶叶项目开发。受益茶农达到243户。

二、确立扶贫工作指导思想

我乡扶贫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扶贫开发统揽工作大局,紧抓农民增收,环境卫生改善为目标。实行山、水、村、田、路、电综合治理,整村推进,综合开发依次规划,分年实施。

三、主要做法

(一)合力攻坚抓扶贫,强化领导

我乡基础薄弱,劳动者素质低,经济发展滞后。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扶贫办因地制宜为农民谋发展,工作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在工作做法上坚持五个“结合”,就是坚持发展村级经济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结合全面考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解决当前实际困难与谋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政府领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整体规划,分批实施整村推进。二是在工作部署上,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把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一起研究,分项目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举全乡之力搞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在领导体制上,明确职责。乡抓调控,统筹规划;扶贫办为主体,具体实施;部门搞配合,拾遗补缺。在推进机制上,落实责任。对扶贫工作认为和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分批开发责任书,一级抓一级,限期达标。对落实不力的追究责任。半年来,由于体制健全和广大干部的积极参与,想方设法倾尽所能,不但促进了问题的加快解决,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项目实施

项目建设是扶贫工作的主要载体,是脱贫解困的关键环节,一、项目点的选择,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在村情调查,项目选择和实施等环节上,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认真考虑全村现实需要以及长远发展,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把项目的选择权、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因地制宜,重点倾斜,坚持覆盖大多数,真正使群众得到实惠,自身参与扶贫规划的实施。

二、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狠抓落实,严格把关,监督到位,严格验收程序,保证所有的扶贫建设工程都质量优越。三、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上,跟踪审计,资金专户管理,专项调度,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四、后续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项目的后续管理关系到所实施项目是否能长久发挥作用,我们专门针对项目所在点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实施项目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后续管理办法》,并指定由村组领导落实管理,我办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

四、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一是通过扶贫项目工程的实施改善村、组道路建设提高交通安全;

二是改变农村过去“脏、乱、差”环境卫生条件;

三是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民群众学科学,爱科学和运用科技的能力和意识;

四是猪圈改建后使过去放养、乱养现象杜绝,缩短了出栏时间,大大提高出栏率,增加农民经济效益。

五是人畜饮水实施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用上了卫生水、放心水。改善了村容村貌,促进了邻里团结互助互爱;增强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边疆贫苦群众的关心与支持,树立了他们迎难而上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扶贫资金投入量不足,财务报账不及时;

二是农民群众普遍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脱贫致富的意识淡薄,不积极主动抓机遇。

上半年,县扶贫办在上级领导的正确代领下,我办在人少事多的困境中,克难奋进,开拓进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政府建设“中国茶叶大县、湖北山区经济强县、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实施“特色立县、工业强县、项目兴县、旅游活县”的四大战略,致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了贫困乡镇经济发展进程,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据统计:半年来全县低收入人口中有2870人脱贫;解决饮水困难2200人;扶贫搬迁80户;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300人;完成了整村推进重点村和雨露计划验收工作;45个重点村项目建设进入了刹尾阶段,39个重点村和7个老区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已全面展开。

一、扶贫开发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上半年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凸显了十大亮点。

(一)和谐实施村庄整治,全力打造文明新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一是科学规划,民谋互动;二是项目覆盖,民众联动;三是监督管理,民权制动;四是整合资金,民营助动,打造了一大批新农村。根据县政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确保出特色、出形象、出亮点”的标准,我们实行“以点连线、以线成片,以片促面”的办法,狠抓了22个重点示范村、4个重点示范乡镇和3个重点示范片区的建设。

(二)强势打造特色产业,提升质效经济飘红

(三)抢抓机遇脱贫致富,精心雕塑小康试点

涵盖了公路、桥梁、水利、沼气、农田、山林、住房、医疗、保险各个方面,惠及“三农”。五是加强领导、对口帮扶。我们请示县委分工,“四大家”26位领导每人直接蹲点帮扶一乡一村,带头示范。同时争取省市有关部门对口帮扶项目229个,争取资金1890万元。这些举措让脱贫奔小康试点释放出强大能量,展现了前景的无穷魅力。

(四)强力推动整村推进,良性运行经济血液

整村推进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项目资金分散,工作难度很大。但我们谋定发展,攻坚克难,强力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集中投入,捆绑使用,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5月份,省扶贫办对我县度整村推进重点村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一致认为整村推进工作规划科

学、项目扎实、基础牢固、管理严格,我们的考核达到优秀等次。

(五)加强扶贫资金监管,锁定绩效环环考量

(六)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加强互助资金管理

(七)“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两轮驱动扶贫济困

为实现20xx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奋斗目标,4月28日,全省召开了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标志着我省扶贫开发进入了开发与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这是一项重大转变。我们迅速精密部署,积极探索,使我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平稳、快速、健康、有序地铺开。主要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早。全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一结束,6月11日我县在全市率先召开了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会议,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李虹作了重要讲话,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二是严。

陈李虹在报告中严格规定了“八步两公示”的操作程序,即本人申请、村民小组推荐、村级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公示、乡镇审核、县领导小组审批、审批结果公示、填写《农村扶贫对象档案》。三是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焦点是瞄准贫困,全县乡镇党委书记挂帅,分管领导牵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对贫困人口正在进行拉网式调查摸底,锁定贫困户,分类制定具体的帮困措施。四是舍。扶贫办舍得财力,投入3万余元,将省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宣传资料复印400册,下发全县11个乡镇和309个村,有效促进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倾心推进“雨露计划”,安装扶贫智力引擎

村的1200个农户进行长期技术指导和产成品回收,上半年基地由770亩扩大到3000亩,药材种植遍及20个村4200个农户,带动药农每亩年增收余元。全县有200多个贫困农民参训后成为名优茶制作能手,我们以滚雪球方式让他们在300多个茶场传技,将普通绿茶质量提高了两个等级,高中档茶由50%上升到92%,每亩茶叶平均效益翻了两番,英山云雾茶荣获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和100多次“中茶杯”、“陆羽杯”金奖。为解决贫困户产前产中产后的困难,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提升扶贫质量,及时指导全县先富的乡土人才组建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2个,实现销售收入3200万元,带动农户1.92万户,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形成“百社带万户”的良好局面。

河南畈村9位农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后,吸引全村300多农户加入,带动所有田地种茶,上半年茶叶收入达到6000万元,大大超过种粮收入。陶河乡组建宏业药材专业合作社,网络全乡重点药材专业户规模生产销售,药农创效2290万元,比建社前增加15.2%。孔坊乡2600户种桑养蚕,蚕桑专业合作社派出10支贩运队伍奔走全国,蚕茧销量130万公斤,产值近1300万元,带动一大批贫困户增收致富。

(九)大造宣传舆论声势,扶贫《条例》家喻户晓

新的《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是规范农村扶贫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建设,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法宝。为了使《条例》家喻户晓,入脑入心,我们迅速反应,周密部署,制定宣传方案,出资3万元,在全县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横幅标语、宣传资料和各种会议广泛宣传,做到电视有形,广播有声,标语有字,照片有景,网络有贴,报刊有文。大型活动主要是“四会”。

一是召开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专题学习了新《条例》,提出宣传贯彻意见。二是县政府分管领导作了重要的电视讲话,就新《条例》实施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宣传,使群众了解新《条例》。三是在全县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学习贯彻《条例》,李云中主任就《条例》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讲解,社会影响深远。四是对扶贫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通过“四会”活动,为新《条例》的贯彻实施和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增强了全民依法扶贫的意识,规范了扶贫行为。

(十)扶贫到户注重民生,优质调研引导决策

根据鄂政扶电4号文件的要求,正月初六一上班,我们就在周围一片喜庆春酒的鞭炮声中,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先后召开了乡镇扶贫办主任会、十个扶贫开发重点村支部书记会、县直部门和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广泛听取扶贫到户的政策措施意见。然后机关干部分成3个调研专班,踏着新春的积雪翻山越岭,奔赴全县10个贫困村入户调查,获取了大量详实的一手资料。

农民的贫困深刻教育了我们,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撰写出《英山县扶贫到户政策措施调研报告》,报告认为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五大成效: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改善民生的基础、搬迁扶贫破解了高偏远山区扶贫“老大难”、创新扶贫机制整合了各种扶贫资源。但是还存在着五个严峻的问题:当前农村贫困面比较大、贫困户劳动能力和文化素质较差、贫困户收入状况差和农业收入占比大、贫困对象瞄准不够、扶贫政策措施到户的覆盖面小。

郑重提出了五条建议:要准确核定贫困对象和建好“两类人口”档案、建立贫困户信息共享机制和统一资源运用操作管理、实行“一户一法”和设立扶贫到户“项目菜单”、实行无偿与有偿扶持相结合和提高扶贫到户资金效益、建立统筹协调的运作机制和做好资金整合文章的。这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全县引起很大反响,广大干部群众从一片繁荣的反面清醒认识了农村的贫困民情,它成为县委、县政府作出下一步扶贫开发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份报告也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在湖北省扶贫网上予以刊载,好评如潮。

二、扶贫开发工作的几个特点

(一)雷厉风行,立足于“早”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一结束,我们就请县委、县政府迅速召开县委常委和县长办公会听取汇报,认真研究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英山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分标准》,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明确了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对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

(二)人少事多,立足于“实”。经县委决定,我办4位领导一起退居二线,留守只剩6人,面对新时期繁重的扶贫开发任务,压力重于泰山。但我们不畏困难,实行“5+2、白+黑”工作法,抓住重点,工作求“实”。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刚组建时缺技改资金,生产无法上线,手持大批销售合同面临赔款。这个茶叶加工企业是拉动全县茶叶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龙头大户,生产上马有利于贫困茶农增产增收,对这个处境我们没有冷眼旁观,而是及时伸出橄榄枝,帮助申办扶贫贴息贷款300万元,扶上马、送一程、帮到底。现在该公司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成为扶贫开发的火车头,带动7000多户、2万多茶农逐步走出贫困。由于我们诚实做事,在村庄环

境整治、产业扶贫、脱贫奔小康试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监管、整村推进验收、扶贫资金绩效考核、扶贫到户调研和宣传扶贫《条例》各项工作上,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转换思路,立足于“新”。我们深入开展“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活动,在新时期以新视角出新思路,拓展扶贫手段,创造了系列新亮点。在产业扶贫上,我们打破狭隘的资源和传统农业模式,大力实施茶、桑、药、栗四大支柱产业扶贫开发战略。在劳务经济引起土地抛荒上,我们积极推行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上,我们致力村庄环境整治。在脱贫奔小康试点上,我们整合资金强势推行整村推进。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上,我们精心制定“八步两公示”操作法。

在监管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上,我们创建“五个一”的监督管理模式,针对新形势下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我们深入研究,破解难题,从容应对,这些新思路为扶贫开发增光添彩,国家《扶贫开发》、《湖北省扶贫网》、《湖北科技信息报》、《黄冈日报》、英山电视台都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扩大了扶贫工作的影响力。

但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全县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一是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导致扶贫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发展不平衡。二是贫困农户经济基础薄弱,自筹资金、自我发展难度大。三是部分贫困农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四是上级投入资金不足,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一)抓好整村推进项目。重点搞好产业、道路、安全饮水等问题。

(二)办好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确保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三)搞好低保与扶贫“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加大扶贫到户的支持,做到低保与扶贫无缝对接。

(四)实行村级互助金试点,对大畈河、梅岩、三门河、鸭掌树4个纳入全省村级互助资金试点的村加强指导,规范运作。

(五)加强老区建设,对7个重点老区村加大建设力度。

(六)实施“雨露计划”,加快贫困村劳动力的转移。

(七)继续扶贫搬迁。帮助高山移民异地脱贫。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六

20xx年,xx区环境卫生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扶贫办的正确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结合部门实际工作,就20xx年我局开展的各项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开展挂钩扶贫工作以来,我们充分认识到,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有效载体,是落实“两个务必”和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我们政府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局党组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推进“”扶贫攻坚规划,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强调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把手”亲自抓,亲自负责,对扶贫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日常扶贫工作的筹划和落实,为拓宽帮扶领域,深化帮扶内容,提高帮扶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深入实际,措施有力,增强帮扶意识

20xx年以来,我局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带领机关相关同志到扶贫挂钩点考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明确了五项措施:一是把定点扶贫工作作为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局党组每年至少专题研究扶贫工作2次以上;二是主要领导主管领导每人每年至少亲赴扶贫点一次,了解情况,搞好调研;三是掌握政策,了解信息,为村民生产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使扶贫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四是适时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一线工人向贫困村特困户献爱心;五是加大扶贫宣传力度,让机关干部职工、一线工人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形成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为在节日期间更好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节日的问候及时送到贫困户家中,确保贫困家庭过上一个充满欢乐、祥和、安定、温暖气氛的节日。20xx年1月7日,xx区环境卫生管理局在局长的带队下,对扶贫挂钩点七河忠义五组的贫困户和村社干部进行了慰问,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头,同时带去了大米、食用油以及棉被等生活用品,鼓励贫困群众在新的一年里克服困难、勤劳致富、早日脱贫。在这次活动中,受到帮扶的困难户2家,共支出资金xx余元,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我局扶贫济困的有力举措,同时还给新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扶贫热情,前往扶贫挂钩点的干部职工同当地党政领导召开座谈会,深入交流,帮当地贫困农户出谋划策,想办法,并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制定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为继续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局为了继续做好20xx年的扶贫挂钩点金山乡东江东风行政村的扶贫工作,进一步详细了解扶贫挂钩点的具体情况,掌握政策,为贫困农户想办法,出主意,切实为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排忧解难,真正为农户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出谋划策,我局领导班子于今年10月随同挂钩领导深入扶贫挂钩点了解了该村的详细情况。

三、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扶贫济困活动

在认真搞好挂钩联系点扶贫工作的基础上,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的“送温暖、献爱心”、“慈善一日捐”、“爱心圆梦”等各种扶贫捐助活动。用实际行动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与各种捐款捐助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扶持,确保了扶贫攻坚工程的顺利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进一步抓好20xx年的扶贫工作,我局在全体干部职工中继续开展“献爱心”扶贫捐款活动。今年6月份,由局领导积极带头捐款,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捐款金额共计7540元;9月份,在“爱心圆梦”捐助活动中,共捐款6160元,在爱心圆梦和金秋助学活动中,共帮助近30名职工子女; 10月份,我局认真组织每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在捐款活动中,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大力弘扬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中华美德,踊跃参与捐助活动为困难群众献爱心,共捐款3740元;11月份,我局在“送温暖,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中,共组织捐款3850元,衣物共计8件。年内共计捐款金额21290 元。

扶贫捐款是一项政治性强、社会意义重大的工作,我局在扶贫工作上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做好宣传动员工作。10月10日下午,家住义尚街文林巷的我局清扫一队职工和晓昱家发生火灾,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本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原则,我局领导及时率领局机关管理人员到职工家里进行了慰问,详细了解了受损情况,对职工进行了安抚,要求职工加强重建家园的信心,同时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开展捐款献爱心活动,共计捐款13000余元。另外工会也组织了看望慰问,并带去了急需的生活用品,为职工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困难,更为促进职工恢复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通过一系列的积极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等各种扶贫捐助活动,密切了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让干部的心更加贴近群众。

四、深入社区,开展好党内互助“八个一”活动扶贫办工作总结根据丽江市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市机关干部中开展党内互助“八个一”活动》的要求,我局认真按照文件精神,切实组织我局党员 人对所帮扶的西安街道办事处义正社区贫困党员20人进行了结对帮扶,并由我局领导班子和党总支主要负责人亲自到西安街道办事处义正社区居委会实地考察掌握实情,具体了解帮扶贫困党员的详细情况,进行真心实意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最及时、最急需、最贴切的帮扶、救助和关怀,力求取得实效。

组织局全体党员亲自上门拜访所结对的帮扶贫困党员,并为20人贫困党员送上棉被等生活用品进行慰问。按照20xx年环卫局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义正社区贫困党员互助花名册对玉河下村7人、玉河中村6人、福慧村7人一家一户上门拜访,慰问贫困党员,面对面、心贴心,问寒问暖,共同探讨义正社区城中村区情,农民没有土地种粮,只有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多建一些商品房来维持生活的出路。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贫困党员献爱心,真正体现机关党员对社区党员的关心和帮助,增进双方友谊,激发生活、工作热情,感受党的温暖。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七

今年以来,**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党的“xx大”为指针,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赶超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以实施村级扶贫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中心,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和保证了扶贫开发重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20xx年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扶贫开发“”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办认真贯彻落实、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以及全国、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以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及224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贯彻落实中央、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和自治区《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抓手,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文件。20xx年底,中央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自治区随即出台了《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桂发[20xx]12号)等文件。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等。我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扶贫八字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认真按要求,研究分解全市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根据自治区的文件精神,自治区将622336贫困人口和421个贫困村分配到南宁市。我市结合实际,召开南宁市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分布讨论会,按要求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分解到县(区),再由各县(区)逐级分解到乡(镇)、村,并要求各级不能随意扩大规模,分解工作要依法依规,要事实就是,杜绝平均主义。并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和培训,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二)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0xx年,我市继续加大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计划投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贫资金1亿元以上,修建屯级硬化路200公里,砂石路280公里。

1.实施好20xx年自治区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xx年自治区下达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390万,目前,各县区正在对此批资金进行项目规划。

2.实施好20xx年南宁市本级财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567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5282万元,县区财政配套388万元),修建贫困村屯级硬化路160条189公里。目前,项目计划已经下达,市财政已下拨财政资金至各县区,各县区正有序的开展组织实施开工建设。

3.组织开展好市内发达城区、开发区对口帮扶“三县一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760万元,帮扶修建贫困村通屯道路60公里及相关基础设施设备。目前,“三县一区”与帮扶城区协商对接,共同研讨帮扶项目计划和方案。

(三)抓好产业化扶贫工作,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20xx年,进一步加大产业化扶贫项目投入力度,全年计划投入产业化扶贫资金1亿元以上。

1.实施好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工程项目。已争取到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工程专项资金1240万元,继续推进马山县百香果种植项目、隆安县栀子种植项目、上林县桑菇配套发展项目和邕宁区园林花卉种植项目。

2.抓好自治区旅游扶贫合作试点项目。我市已争取到自治区专项旅游扶贫资金200万元,用于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下水源旅游扶贫建设工作。

3.监督好20xx年自治区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重点侧重于“”时期前三年投入产业开发项目未达35万元的贫困村。

4.规划好南宁市本级财政产业化扶贫项目。20xx年,市本级财政继续安排4000万元用于发展扶贫产业。目前,正在研究项目资金分配情况及组织实施方案。

5.组织开展好市内发达城区、开发区对口帮扶“三县一区”贫困村产业化扶贫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760万元,目前,“三县一区”与帮扶城区协商对接,共同研讨帮扶项目计划和方案。

(四)积极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注入持久动力

目前争取到中央、自治区第一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贷款总额为18200万元,引导贴息额546万元。引导10家以上扶贫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带动发展扶贫产业,目前各个龙头企业项目实施计划正在申报会审中。

(五)社会扶贫取得新进展

一是区直、中直驻桂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取得好成绩,帮扶资金总投入667.435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项目、教育投入、文化活动等。二是市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共投入贫困村资金4324.6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项目、教育投入等。三是区内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新突破。两县帮扶示范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0万元。四是村企共建有新进展。我市参加村企共建新农村建设的企业总共有32个,投入帮扶资金224万元,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六)认真组织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道路绿化植物养护工作

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全市224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是贫困村“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责任人,将该活动与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同布置、同落实、同督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道路绿化夏季管护的要求,办领导牵头,组织全办干部职工每个月集中开展管护活动3次以上,每周开展日常巡3次以上。上半年共投入植树、管护施肥、浇灌等费用共计34300元。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建档立卡工作推进缓慢。

(二)基层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分解步骤等内容理解存在偏差。

(三)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后,项目规划、实施和精准帮扶工作滞后。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制定配套落实文件

自治区出台了涉及扶贫对象识别、生态移民、金融扶贫、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教育精准扶贫等系列配套文件,我办加强向市委政府的汇报,做好参谋助手,同时与市相关部门沟通,研究制定我市的配套落实文件。深入调研,广泛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6月23—28日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田文东带领市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金融办等有关部门相关领导共10人前往福建省三明市沙县、贵州省贵阳市开展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方式、推进扶贫造血功能先进经验的考察学习。按照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领导批示,我办正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选一个县一个产业作为金融合作、金融扶贫试点,探索我市的新模式,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实现更大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二)继续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下半年,要加大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督促检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年建设计划。

(三)继续加快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瞄准贫困户、贫困村,落实好20xx年自治区第一批、市本级和城区对口帮扶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有效规划工作。

(四)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在开展“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工作中,要努力抓好以下三个工作:一是完善扶贫对象识别和建立卡工作。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村民代表民主评议相结合等方法,按照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贫困农户精准识别

工作,并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全市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全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制定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办法,每年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情况等信息进行更新。对新出现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扶贫对象给予帮扶,对已脱贫的对象及时退出。每三年对贫困户进行调整。

二是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完善到户定责机制,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干部,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把驻村入户扶贫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重要渠道。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结合整村推进验收,对定点扶贫单位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考核验收不合格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领导班子进行问责。

三是落实帮扶措施。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分贫困程度层次,村逐户分类制定帮扶计划,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

量予以扶持,特别要做好零星分散贫困户的扶贫工作,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加强精准扶贫监测和绩效评估,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五)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监管

把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作为监督的重点,结合财政专项资金特点,逐项建立健全具体管理办法。

(六)进一步做好社会扶贫工作

加强定点帮扶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督促市、县区定点帮扶单位完善帮扶计划和落实帮扶项目,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督查。继续完善好我市对口帮扶那坡、靖西两县项目建设规划。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八

今年以来,**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党的“xx大”为指针,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赶超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以实施村级扶贫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中心,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和保证了扶贫开发重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20xx年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扶贫开发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办认真贯彻落实、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以及全国、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以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及224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贯彻落实中央、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和自治区《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抓手,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文件。20xx年底,中央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自治区随即出台了《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桂发[20xx]12号)等文件。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等。我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扶贫八字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认真按要求,研究分解全市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根据自治区的文件精神,自治区将622336贫困人口和421个贫困村分配到南宁市。我市结合实际,召开南宁市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分布讨论会,按要求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分解到县(区),再由各县(区)逐级分解到乡(镇)、村,并要求各级不能随意扩大规模,分解工作要依法依规,要事实就是,杜绝平均主义。并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和培训,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二)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0xx年,我市继续加大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计划投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贫资金1亿元以上,修建屯级硬化路200公里,砂石路280公里。

1.实施好20xx年自治区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xx年自治区下达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390万,目前,各县区正在对此批资金进行项目规划。

2.实施好20xx年南宁市本级财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567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5282万元,县区财政配套388万元),修建贫困村屯级硬化路160条189公里。目前,项目计划已经下达,市财政已下拨财政资金至各县区,各县区正有序的开展组织实施开工建设。

3.组织开展好市内发达城区、开发区对口帮扶“三县一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760万元,帮扶修建贫困村通屯道路60公里及相关基础设施设备。目前,“三县一区”与帮扶城区协商对接,共同研讨帮扶项目计划和方案。

(三)抓好产业化扶贫工作,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20xx年,进一步加大产业化扶贫项目投入力度,全年计划投入产业化扶贫资金1亿元以上。

1.实施好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工程项目。已争取到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工程专项资金1240万元,继续推进马山县百香果种植项目、隆安县栀子种植项目、上林县桑菇配套发展项目和邕宁区园林花卉种植项目。

2.抓好自治区旅游扶贫合作试点项目。我市已争取到自治区专项旅游扶贫资金200万元,用于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下水源旅游扶贫建设工作。

3.监督好20xx年自治区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重点侧重于时期前三年投入产业开发项目未达35万元的贫困村。

4.规划好南宁市本级财政产业化扶贫项目。20xx年,市本级财政继续安排4000万元用于发展扶贫产业。目前,正在研究项目资金分配情况及组织实施方案。

5.组织开展好市内发达城区、开发区对口帮扶“三县一区”贫困村产业化扶贫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760万元,目前,“三县一区”与帮扶城区协商对接,共同研讨帮扶项目计划和方案。

(四)积极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注入持久动力

目前争取到中央、自治区第一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贷款总额为18200万元,引导贴息额546万元。引导10家以上扶贫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带动发展扶贫产业,目前各个龙头企业项目实施计划正在申报会审中。

(五)社会扶贫取得新进展

一是区直、中直驻桂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取得好成绩,帮扶资金总投入667.435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项目、教育投入、文化活动等。二是市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共投入贫困村资金4324.6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项目、教育投入等。三是区内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新突破。两县帮扶示范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0万元。四是村企共建有新进展。我市参加村企共建新农村建设的企业总共有32个,投入帮扶资金224万元,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六)认真组织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道路绿化植物养护工作

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全市224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是贫困村“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责任人,将该活动与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同布置、同落实、同督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道路绿化夏季管护的要求,办领导牵头,组织全办干部职工每个月集中开展管护活动3次以上,每周开展日常巡3次以上。上半年共投入植树、管护施肥、浇灌等费用共计34300元。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建档立卡工作推进缓慢。

(二)基层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分解步骤等内容理解存在偏差。

(三)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后,项目规划、实施和精准帮扶工作滞后。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制定配套落实文件

自治区出台了涉及扶贫对象识别、生态移民、金融扶贫、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教育精准扶贫等系列配套文件,我办加强向市委政府的汇报,做好参谋助手,同时与市相关部门沟通,研究制定我市的配套落实文件。深入调研,广泛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6月23—28日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田文东带领市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金融办等有关部门相关领导共10人前往福建省三明市沙县、贵州省贵阳市开展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方式、推进扶贫造血功能先进经验的考察学习。按照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领导批示,我办正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选一个县一个产业作为金融合作、金融扶贫试点,探索我市的新模式,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实现更大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二)继续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下半年,要加大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督促检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年建设计划。

(三)继续加快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瞄准贫困户、贫困村,落实好20xx年自治区第一批、市本级和城区对口帮扶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有效规划工作。

(四)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在开展“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工作中,要努力抓好以下三个工作:一是完善扶贫对象识别和建立卡工作。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村民代表民主评议相结合等方法,按照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贫困农户精准识别

工作,并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全市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全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制定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办法,每年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情况等信息进行更新。对新出现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扶贫对象给予帮扶,对已脱贫的对象及时退出。每三年对贫困户进行调整。

二是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完善到户定责机制,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干部,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把驻村入户扶贫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重要渠道。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结合整村推进验收,对定点扶贫单位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考核验收不合格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领导班子进行问责。

三是落实帮扶措施。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分贫困程度层次,村逐户分类制定帮扶计划,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

量予以扶持,特别要做好零星分散贫困户的扶贫工作,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加强精准扶贫监测和绩效评估,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五)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监管

把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作为监督的重点,结合财政专项资金特点,逐项建立健全具体管理办法。

(六)进一步做好社会扶贫工作

加强定点帮扶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督促市、县区定点帮扶单位完善帮扶计划和落实帮扶项目,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督查。继续完善好我市对口帮扶那坡、靖西两县项目建设规划。

区扶贫办一季度工作小结及二季度工作打算九

今年以来,**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党的“xx大”为指针,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赶超发展”的工作主线,坚持以实施村级扶贫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中心,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和保证了扶贫开发重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将20xx年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扶贫开发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我办认真贯彻落实、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以及全国、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以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及224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贯彻落实中央、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和自治区《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抓手,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相关文件。20xx年底,中央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自治区随即出台了《关于创新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若干意见》(桂发[20xx]12号)等文件。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等。我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扶贫八字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认真按要求,研究分解全市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根据自治区的文件精神,自治区将622336贫困人口和421个贫困村分配到南宁市。我市结合实际,召开南宁市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分布讨论会,按要求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规模分解到县(区),再由各县(区)逐级分解到乡(镇)、村,并要求各级不能随意扩大规模,分解工作要依法依规,要事实就是,杜绝平均主义。并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和培训,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二)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0xx年,我市继续加大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计划投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贫资金1亿元以上,修建屯级硬化路200公里,砂石路280公里。

1.实施好20xx年自治区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xx年自治区下达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390万,目前,各县区正在对此批资金进行项目规划。

2.实施好20xx年南宁市本级财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567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5282万元,县区财政配套388万元),修建贫困村屯级硬化路160条189公里。目前,项目计划已经下达,市财政已下拨财政资金至各县区,各县区正有序的开展组织实施开工建设。

3.组织开展好市内发达城区、开发区对口帮扶“三县一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760万元,帮扶修建贫困村通屯道路60公里及相关基础设施设备。目前,“三县一区”与帮扶城区协商对接,共同研讨帮扶项目计划和方案。

(三)抓好产业化扶贫工作,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20xx年,进一步加大产业化扶贫项目投入力度,全年计划投入产业化扶贫资金1亿元以上。

1.实施好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工程项目。已争取到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工程专项资金1240万元,继续推进马山县百香果种植项目、隆安县栀子种植项目、上林县桑菇配套发展项目和邕宁区园林花卉种植项目。

2.抓好自治区旅游扶贫合作试点项目。我市已争取到自治区专项旅游扶贫资金200万元,用于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下水源旅游扶贫建设工作。

3.监督好20xx年自治区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重点侧重于时期前三年投入产业开发项目未达35万元的贫困村。

4.规划好南宁市本级财政产业化扶贫项目。20xx年,市本级财政继续安排4000万元用于发展扶贫产业。目前,正在研究项目资金分配情况及组织实施方案。

5.组织开展好市内发达城区、开发区对口帮扶“三县一区”贫困村产业化扶贫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760万元,目前,“三县一区”与帮扶城区协商对接,共同研讨帮扶项目计划和方案。

(四)积极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注入持久动力

目前争取到中央、自治区第一批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贷款总额为18200万元,引导贴息额546万元。引导10家以上扶贫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带动发展扶贫产业,目前各个龙头企业项目实施计划正在申报会审中。

(五)社会扶贫取得新进展

一是区直、中直驻桂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取得好成绩,帮扶资金总投入667.435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项目、教育投入、文化活动等。二是市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共投入贫困村资金4324.6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项目、教育投入等。三是区内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新突破。两县帮扶示范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00万元。四是村企共建有新进展。我市参加村企共建新农村建设的企业总共有32个,投入帮扶资金224万元,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六)认真组织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道路绿化植物养护工作

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全市224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是贫困村“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责任人,将该活动与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同布置、同落实、同督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道路绿化夏季管护的要求,办领导牵头,组织全办干部职工每个月集中开展管护活动3次以上,每周开展日常巡3次以上。上半年共投入植树、管护施肥、浇灌等费用共计34300元。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建档立卡工作推进缓慢。

(二)基层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分解步骤等内容理解存在偏差。

(三)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后,项目规划、实施和精准帮扶工作滞后。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制定配套落实文件

自治区出台了涉及扶贫对象识别、生态移民、金融扶贫、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教育精准扶贫等系列配套文件,我办加强向市委政府的汇报,做好参谋助手,同时与市相关部门沟通,研究制定我市的配套落实文件。深入调研,广泛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6月23—28日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田文东带领市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金融办等有关部门相关领导共10人前往福建省三明市沙县、贵州省贵阳市开展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方式、推进扶贫造血功能先进经验的考察学习。按照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领导批示,我办正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选一个县一个产业作为金融合作、金融扶贫试点,探索我市的新模式,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实现更大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二)继续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下半年,要加大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督促检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年建设计划。

(三)继续加快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瞄准贫困户、贫困村,落实好20xx年自治区第一批、市本级和城区对口帮扶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有效规划工作。

(四)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在开展“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工作中,要努力抓好以下三个工作:一是完善扶贫对象识别和建立卡工作。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村民代表民主评议相结合等方法,按照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贫困农户精准识别

工作,并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全市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全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制定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办法,每年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情况等信息进行更新。对新出现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扶贫对象给予帮扶,对已脱贫的对象及时退出。每三年对贫困户进行调整。

二是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完善到户定责机制,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干部,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把驻村入户扶贫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重要渠道。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结合整村推进验收,对定点扶贫单位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考核验收不合格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领导班子进行问责。

三是落实帮扶措施。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分贫困程度层次,村逐户分类制定帮扶计划,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

量予以扶持,特别要做好零星分散贫困户的扶贫工作,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加强精准扶贫监测和绩效评估,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五)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强化监管

把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作为监督的重点,结合财政专项资金特点,逐项建立健全具体管理办法。

(六)进一步做好社会扶贫工作

加强定点帮扶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督促市、县区定点帮扶单位完善帮扶计划和落实帮扶项目,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督查。继续完善好我市对口帮扶那坡、靖西两县项目建设规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