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26:23 页码:10
最新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大全12篇)
2023-11-12 20:26:23    小编:

总结是一个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参考相关的模板和范文,以及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和技巧。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总结经验和心得。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一

2008年5月12日是汶川8.0级大地震纪念日。

十四年前的5月12日是个黑色的日子,所有的中国人,都处在强烈的震惊和悲伤当中,一瞬间:无数的笑容化为死亡,无数的快乐变成了悲伤,无数的欢歌变成了哀歌……时间永恒地定格在14时28分04。

一时间整个汶川、北川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然而生命又是如此顽强,天摇地动之时,是你们用自己的生命,筑起死亡的屏障,保护住那更多的生机。

107小时的深埋,怎能摧毁人的意志,顽强的人们,重燃了生命之火。“不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要找到你!找到你!一双双颤动的手掌;一对对无助的眼神;一场场绝望的生死离别;一条条奄奄一息的'生命。

爱的真谛让我们联系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担当与力量,刹那间无数爱心飞向四川。心灵的呼唤是我们感受到对生命的无限渴望。

然而时间就象流水一样,转眼间,汶川地震十四周年纪念日。我们纪念这个日子,不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祷灾难不会再一次重演。

十四年风雨同舟催人奋进、充满希望!“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凝聚成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正是一次次灾难的考验、一场场人间真情的倾注,砥砺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二

5月12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然而,从20起变得不再普通,这个沉重的代价就是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截止年9月25日12时),从此,5・12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痛。

让我们把时光倒退一年。公元2008年5月12日14:28分,突如其来、震天辟地、惨绝人寰的8.0级大地震从天降到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的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天府之国的四川顷刻间变得满目疮痍。一场强震撼动了中国,震动了大半个亚细亚,震惊了世界,数万生命顷刻陨落。汶川,一个以前连中国人都很少听说过的地名立刻变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一个星期后的5月19日的4时57分40秒,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升旗礼格外庄严,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播放三遍后才达到旗杆顶,然而又默默地降下一半。自公元前2中国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2229年以来,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而降。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成为民主共和国59年以来,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而降。

举国同悼、天地含悲、草木失色、山河呜咽,从北国草原、到南方边陲,从一座座城市、到一个个乡村,从一个个车间,到震区的废墟……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为黎民百姓而降。这一刻,悲伤是中国的表情,这一刻,沉默是神州的声音。

真的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就这么快过去了......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阻断河流,但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

“只要有1的可能,我们就尽百倍努力,绝不会放松。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

“别哭,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生活,管你们的学习,要好好地活下去!”

“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

“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我是温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一年过去了,主席、总理的声音依然荡气回肠,震震在耳,这样坚定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个人,蜀道再难,也无法阻止救援的推进。

温总理在灾区学校的黑板上也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这些对中国人来说,并不单是安慰和鼓劲的话语,也确是被历史无数次证明的真理,并将在未来的中国发展中继续得到印证。

又是一年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以此来祭奠数万遇难同胞的亡灵的冤魂。

我们坚信,有我们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美好的明天在等待着你们!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三

地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它既能令人骇然,更能激发人性中蕴藏的爱与勇气。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震惊了全国,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然而,在这场灾难中,军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用自己的坚强和拼搏勇志,化解了一场人间惨剧。

第一段:地震发生前的紧张情况。

第二段:参与救援,千里驰援。

地震发生后,成千上万的军人奔赴到灾区进行抢险救援。我们穿着厚重的制服,踏着沉重的步伐,在这片受灾区域透彻搜索,如同找针一样地搜寻到受灾者。经过漫长的搜救,许多失踪者和生还者被成功地寻找到,并尽快被送往医院治疗。作为军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大灾面前,我们以身作则,为灾区人民出力,迅速展开工作,用行动践行了爱国者的责任。

第三段:付出才有收获。

在抢险救援行动中,我看到了太多的伤痛和泪水,也看到了无数生命的重获。人们在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后也能振作起来,用笑容证明着人间仍有真情和好心情。而我们军人也从中得到了收获,并且倍感欣慰:能够为受灾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告诉自己,是理所应当的。能够在这场大地震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对我们自己的成长起到了一定影响,加深了我们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国家认同感。

第四段:从“身处安全”所得到的思考。

在救援行动中,我有机会看到了那些受灾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也了解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平时常感觉自己的生活条件很一般,但是在灾区观察到别人的生活环境后,我感到自己再平凡不过了。然而,自己有能力为灾民做点事,不是应该好事吗?没有经历灾难的安全之感让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态度和人生观,让我更加珍惜安定成长的生活。

第五段:最终的情感感悟。

四川汶川地震,从他的眼帘中一闪而过,但这场灾难对我们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人性中的爱和勇气,在这次地震中完美的展现,并在此后不断激励着我们日复一日地成长。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子弟兵,无论为了什么,故梦仍在,我们应该保持纯真和热情,为我们的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四

第一段:地震来袭,人间瞬间变为地狱。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遭遇了一次毁灭性的地震,被称为汶川地震。地震瞬间将这个平静安宁的地方变成了一片废墟,无数的生命在震波中沉默。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我感到震惊和悲伤,心头涌上无尽的痛楚。这次地震不仅仅是一场自然灾害,更是考验人性善恶和勇敢精神的时刻。

第二段:汶川人民的坚韧与勇敢。

地震过后,汶川人民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坚韧和勇敢。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从废墟中救出无数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热情,为受伤的人提供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失去亲人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顾自身的安危,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展示了人性的伟大。汶川地震揭示了人性的异质性,它不仅显示出了人的本性的丑恶一面,也展示了人性的美好一面。

第三段:汶川精神的力量与担当。

汶川地震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同时也展现了汶川人们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无数人民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抢险救灾的队伍中,展现出了众志成城的坚定决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担当精神的力量。在黑暗中,他们找到了希望,在逆境中,他们展现出了坚强的意志。他们用自己的担当精神激励和感染着全国人民,形成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第四段:自立自强,走向未来。

汶川地震给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地震过去了,但汶川人民没有畏惧和放弃,他们挥去眼泪,重新站起来重建家园。灾难并没有打垮他们的意志,相反,他们更加坚定地相信未来,坚定地为目标奋斗。这教会了我们,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面对困境和挑战。

第五段:汶川地震,永不磨灭的记忆。

汶川地震既是一次痛苦的回忆,也是一次永不磨灭的记忆。地震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和友情的珍重。汶川地震的教训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它教会了我们珍惜现在,关爱身边的人,扶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这个逆境之中,汶川人民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启示会持续激励着我们进步和发展。汶川地震精神是一个伟大的力量,它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勇敢坚韧,学会了担当。汶川地震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激励我们不断进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五

四川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作为军人的我们肩负着保卫人民安全和重建家园的重任,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艰苦卓绝的救援使命、贴近灾区民众的军民关系、开拓创新的军事实践,以及历经磨难的坚韧品质。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经历,从五个方面分享四川汶川地震军人的心得体会。

一、战友情的生死与共。

“战士军心,如同乳燕归巢”,在地震发生时,作为驻守某地的特战队员,我们在瞬间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毅然踏上征程。经过漫长的山路跋涉,我们终于抵达灾区,并与同袍们一起奋力拯救受困的民众。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中,战友们顶着灾难带来的危险和困难,在有生命危险的地方挖掘废墟,一同前往重灾区救援,无论是风餐露宿,还是遭遇余震,我们总是像手足一样站在一起,伴随着彼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友情的生死与共多次被我们赤诚地证明。

二、艰苦卓绝的救援使命。

地震后不久,我们就得到了抢险救援的任务,这是我们备受骨干深深期待的一刻——我们终于可以用自己的肩膀,去挽救命运坠落的灾民们。在此后的数月中,我们负责着广州南沙火车站、江苏省中山路以及上海市东站等地的清理工作。日复一日,雨雪风霜,无论是谁,我们总是保证工作在第一时间动手推进,不求回报,用爱与超常的勤奋,换取灾区人民的一份喜悦。这段日子虽然疲惫,却因为充实每一天而感到幸福。

三、贴近灾区民众的军民关系。

地震的情况严峻,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保障灾民们的生活和安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了当兵的意义,感受到了当兵的快乐。我们穿着迷彩,在灾民中穿行,帮助当地居民抢救受灾的供水管道、电力设备、日常生活用品等。我们放下军人身份,与灾区民众一起紧密团结,成为默契(感觉好像缺少一个词)的合作伙伴,推动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开拓创新的军事实践。

为了更好的履行我们的任务,我们还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如在救援人员之间建立指挥系统、改进搜救手段、组织物资转运等。我们学习前沿最新救援技能,从训练中认真总结经验并应用于实战中,从而使工作更高效、更有成效。

五、历经磨难的坚韧品质。

在这场地震中,我们家园遭遇巨大的打击,许多同胞不幸遇难,但我们军人不曾放弃,我们用手中的工具、工程设备和更重要的,用我们军人特有的坚强意志,来抗击那些对我们造成的困难。在身处危难之际,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了坚韧的品质和精神力量。我们没有被挫败,没有丧失反击力,反而在困境中展现出了我们最优秀的一面。

总结。

四川汶川地震是一次让人铭记深刻的灾难,对于历经这场灾难的那一代人来说,它是无法被忘怀的经历。不管是工作上的、生活上的、还是心灵上的,我们都在这场地震中不断地成长,不断的感受着坚强、友爱与奉献。这次地震中的一切经历都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六

自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地震以来,这场惨烈的自然灾害深深地刻在了我心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从这次地震中汲取了许多深刻的感悟,也对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此事件的感想心得体会。

第一段:地震中的痛楚。

汶川地震的破坏力之大,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山崩地裂,房屋倒塌,人们的悲痛呼喊充斥着每一个角落。我亲眼目睹了灾区人民的苦难,那一瞬间,我的心如同被重重的巨石击中,痛彻了内心。地震不分贫富,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官员,还是身处党员队伍的我们,都面对着同样的灾难。而我们,作为党员,更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定起肩上的担当。

第二段:党员的责任。

地震前后,党员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许多党员干部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家庭生活,直奔灾区参与救援工作。党员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赤子之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做到尽职尽责。同时,党员应该善于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地改正和纠正错误,保持良好的党性。只有这样,才能践行对党对人民的铮铮誓言。

第三段:党员的担当。

地震后的重建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作为党员,我们应该牢记自己的担当,积极投入到重建工作中。只有对人民的担当,才能化悲痛为力量,让人民在灾难中重拾希望与幸福。党员干部应该忘我地付出,在重建工作中走在最前面,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共同打造新的家园。同时,我们也要在自身的学习上不断进步,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灾区发展。

第四段:党员的光荣。

党员的身份是一种光荣而庄严的称号。地震中,党员们一次次展现出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为人民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这种光荣并不是虚的,它蕴含着我们每个党员强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自觉践行党员的各项规定,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我们党员的形象才能更加融入到社会中,得到群众的赞誉和尊重。

第五段:地震的启示。

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深刻的教训和启示。我们应该深入反思灾害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我们的防灾减灾能力。同时,也要警醒党员之间的问题,督促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良好的党性,恪守党纪党规。只有坚定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更加前进。

总结:汶川地震是一个痛彻心扉的惨剧,但也是一次严肃而艰难的考验。党员们应该时刻牢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主动投身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只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我们才能在灾难面前做出最正确的反应,为人民造福。汶川地震将永远是中国人民不容忘却的痛苦记忆,也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心中。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七

5・12,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在铺天盖地的粉尘中,多少大楼轰然倒塌,又有多少鲜活的生命被支离破碎的钢筋瓦片所埋没。今天,我希望以受灾最多的群体――学生的身份来描述出地震的灾难。

――题记。

从天而降的恶运。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啊!眼神不由得从黑板游移到了窗外绿荫下那一片欣欣然的小世界。蚂蚁在不知疲惫的寻找着粮食,为自己下一次大餐做着准备;喜鹊在树上不停的建筑着房屋,为明天即将降临的宝宝作者准备。大家都在享受着这惬意的午后,为明天的到来做着准备。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短短的几分钟后,大地剧烈的震动,我们顷刻间被尘土所包围,尘土哽咽在喉咙里。阴霾漫天,遮光蔽日,再也看不到阳光的笑脸。求生,成了本能。我发疯似的向外跌跌撞撞的挪动,无数次与桌椅大地抱在一起,泪水与灰尘始终在脸上蔓延。“妈妈,你在哪啊!妈妈!”心中只能荡漾这一句话,没有更多的话语可以描述我的心情和我看见的悲壮场面。在教学楼骚动的人群中,不断有跌倒的身影,恐怕他们再也爬不起来了,多少人蹒跚经过他们的身体啊!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八

2008年,我们的祖国承受这许多的苦难,而就在那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又给祖国母亲的身体上划了道深深的伤痕。

这次极具有破坏性的大地震,不知让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孩子变成了孤儿,让那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温暖,让那天真的孩子,失去了微笑,还让那原来繁华的城市,充满了悲伤和哭泣声。

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29岁的老师张米亚,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48岁的代课教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连日来,这样惨烈而感人的“镜头”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潸然泪下,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在众多教学楼倒塌的一瞬间,一个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些许的闪念,毅然决然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呀!

地震发生后,国家领导人也迅速地赶到受灾现场,亲自指挥救灾工作。在救灾过程中,温总理的胳膊不慎划伤,当医务人员要给他包扎的时候,他却把医务人员推开,让他们去救治其他的受伤的灾民,他说:不用管我,这些医疗用品又可以多救一个灾民。虽然一{}句话,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的心为之一震,因为这表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对人民最真挚的爱!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九

下午一放学回家,就听爸爸妈妈说到了这次汶川大地震。听说汶川大地震很可怕,有很多说小学都被埋了起来。我马上打开电视看,看完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后,让我觉得非常揪心,我希望大家能献出爱心,拯救四川人的家园吧!

今天,我们学校让我们自由捐款,我们全校共捐6万余元,这些钱马上就会换成食物给在汶川大地震中还没救出的人们。我相信,这些人一定会平平安安的走出来。假如,我是那些受灾人民,我可定会很害怕,我想我可能走不出去了,可是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受灾人民一点都不害怕。为了一点求生而不懈努力。我用妈妈的手机捐献了60元钱,真些钱可以让灾区人们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饱饭,让他们走出去,重建自己的家园。

每当看到消防队就出一个又一个的受害者,我的心里真激动!以为他们可以早日回到亲人的身边。

我希望,受灾人民能朝日获救,会待亲人的身边,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我也希望科学家们能早日研究出可以预测地震的机器。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十

第一段:引言(150字)。

汶川地震作为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次特大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作为一名党员,我深深被这场地震所震撼,从中汲取了许多深刻的感悟。在灾后的重建中,全体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投身到救灾、抗震救灾的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二段:共命运,同舟共济(250字)。

汶川地震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与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的责任重大。当接到灾情报告时,我毫不犹豫地参与了救灾行动中。我看到很多志愿者和党员不顾个人安全,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党员们的使命和责任感,也意识到了党员应该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段:团结一心,共同克服困难(300字)。

地震灾后的重建不仅需要我们提供物质援助,更需要我们给予灾区人民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作为一名党员,我积极参与了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党的组织动员党员到灾区去进行广泛的宣传,发扬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鼓舞性格灾区人民共克时艰,重建家园。

第四段: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300字)。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我参与了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并根据党组织的安排,积极配合其他党员进行抗震救灾行动。我们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宗旨。

第五段:感想与展望(200字)。

参与汶川地震的救灾工作,让我感受到团结一心的力量。在灾难面前,人们携手协作,互相支持,忘我地去帮助他人。我们党员应该从中认识到,作为先锋模范,我们要时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起到带头作用。展望未来,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把灾区重建得更加美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结(100字)。

汶川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体会到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我们党员要经受住一切的考验。只有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正确的领导核心,我们才能战胜任何困难,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十一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自从那个时刻起,在灾区百姓遭受巨大损失,心痛与恐惧肆虐的时期,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担任了一名幼师的身份,如果说这些日子里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什么,那就是救人的历程;每当那个时候,我都忘不了那些脸上流泪的孩子们,还有那些默不作声地挥汗如雨的救援人员,我深深地明白,因为有他们,才有了灾后重建、和平安定的出现。

段二:懂事孩子在亲人遇难后仍欣然接受幼儿园生活。

“你家的小王已经知道爷爷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了。”孩子的奶奶声音带着绵绵不绝的哀伤,幼儿园的老师听后简单地安慰了孩子,小王则在这个特别困难的时期里,勇敢地面对生活与困难:在我们专业的指导下,他不仅逐渐克服了内心的恐惧,还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小小汶川的青苗比赛。其实,这就在告诉我们,孩子并非如被想象中那样脆弱,相反地,他们会因为懂事而更为坚强。

段三:遇见病患孩子时敬礼传递力量

汶川地震留下的伤痕和影响并没这么快就消失,尤其是在孩子们被疾病袭击的时候,面对愁眉苦脸的小朋友们,我想出了一招应对办法:敬礼。每当我们遇到缺少爱和抚慰的孩子,我们都会先敬礼,而后诉说自己的故事,并带着对自己的爱和关切推动孩子们走出困难。还是那句话,心灵在逆境中变得更加丰盈,而我们的职责则是帮助那些在逆境中试图重新站立起来的孩子们,向他们展现出生命的光明。

段四:变革意识与教育理念。

救援工作完成后,我们的前进方向转为重建教育工作,要进行的工作很多,如怎样在重建的过程中,向这些孩子们推动本土化的教育体系、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但确实助力的学习环境等等。变革的思路被我们贯彻到每一个区域与每一个时间节点,我们不仅在教育方面一直不断地在努力探索,更是在推动社区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严格把握学生能力培养,站在艰难的地方,我们不仅要改变周遭的环境,也要思考、改变自己及自己的理念、作风。

段五:重生与新教育。

遭受灾难的我们已不再是曾经熟悉的样子。在灾后重建的半年里,我们教师们满怀感激之情,以更丰富的体验与感悟,经历了从心理悲伤到工作协同的过程,我们教师们互相鼓励,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呈现出了新老教师协同工作的局面,而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的教育成立了,这些强者与生命的确是区别于曾经的自己们,但他们在重建中,恢复了自己的智慧,在生命的惨痛中,寻找新的希望。新的教育也在这个瞬间上,开端,它延伸出来,向我们展现出更广阔的未来。

5.12汶川地震个人心得感想篇十二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那些受伤致残的孩子们。

我从电视中了解到一个非常坚强的小女孩,今年才七岁,在地震中左腿被压断了,生命垂危,立即送到医院抢救,结果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因为她一直在跟死神搏斗。这一件事被院长知道了,便来到某家社团,要发布女孩的故事,不久,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纷纷都把自己的薪水捐献给女孩。

美国某家假肢公司还免费为女孩做假肢。几个月后假肢做完了,女孩迫不及待的试了试说:“妈妈,我可以上学了吗?”妈妈含着眼泪说:“不!你还不能回去上学,还要取掉两个钉子呢。”过了几天,要动手术了,女孩被推进了手术室,过了两个小时,女孩才被缓缓地推出手术室。她紧紧握住妈妈的手说:“妈妈!我的左腿好疼。”妈妈说:“没关系的,要学会坚强。”

最后,女孩适应了假肢,回到了以前的学校。故事告诉我们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去面对,不论结果是好是坏,还是要坚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