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6 16:02:41 页码:12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
2022-10-26 16:02:41    小编:储XY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一

我抱着本王贵与安娜,倚靠在床头,看的津津有味,留恋忘返的。看了一百多页,总是情不自禁的想翻最后一页看看结尾,这书写的真好,写的够生活,够精典。话说的简单却句句在理。

我一个二十来岁的人,每天谈情说爱却从未付之行动。看了这书,突然觉得自己生活特局限,眼光放的长远却从没有回头看过上一代人的历史。把生活看平淡了,原来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是从小到大结婚生子走过来的,年轻的时候头撞南墙,张扬个性,满腔热血,愤世嫉俗的。等到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好多年后,棱角就没了,不在想要赚取银子买下整个世界了,觉得能力不及和气。要不常话说和气生财,这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王贵与安娜斗嘴斗了一辈子,结果可用两个字概况:幸福。什么是幸福,就是你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过日子,这日子呢就是阴晴不定,风雨难测,过的自然。亦或者说过日子就是生活,有生有色,日子平淡,生活高雅。这就是幸福。

感情这东西,不是说出来才深刻,说的太多就会随风飘,不入耳不能震撼人心。可是偏偏就有了王贵与安娜,情话说的不多,可有一段感情却驻扎在了心里,刻骨铭心。两个人的世界,你可以土,我说你土了一辈子没关系,但别人不可以。有时候女人好强,女人本来就好强,这也是天生的,本性。书上说的对,好强这个词不是个褒义词,不求人,不示弱,不过是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心,但丢失的却是广阔的天空。好了一辈子强就明白了,冷落的是自己。

有时候觉得男人也不容易,你大男子主义不行,你小家碧玉更不成,我突然觉得王贵都能遇见婚外情,看来生活中想要一辈子不出差错不走路,也真不容易,其实爸妈也说过,结了婚也会有人看上你,这个世界的诱惑本来就很大,只是做为一个结了婚的人,你要清楚的是因为你一个人的感情跑偏,可能几个家庭要被重组,可能导致几个人的不幸福,可能几个孩子从此会缺失父爱母爱…原来这就是责任,原来一个人情愿背负的负担就不是负担。

也许是这样,所有的婚姻都会遭遇一段飞来的感情,瞬间想要自由了,想要激情了,觉得婚姻是坟墓,可是没有了婚姻岂不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孤魂野鬼多可怜。所以还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吧!情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家是什么?就是你走了又回来,分开又相聚的地方。

王贵与安娜这书写的真好,他们身处一个内敛的时代,却用最真实的语言表达了最真挚的爱。我还没有看完,可是却受益匪浅,突然哼起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等到我们老的哪也去不了,你却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二)

无意中看了《王贵与安娜》这部电视剧,感觉有点像《金婚》,相比感觉更加轻松一些。

对安娜这个角色我比较认同,尤其是她对生活对爱情的幻想,是每个女性的梦,这个梦是支撑我们一辈子的骄傲,虽然不那么现实,但是总算有个念想。一直记得室友说的话:“每个女孩的心中都认为自己是公主”,任何一个女性永远都觉得自己是个宝!

对王贵这个角色我感觉有点像《金婚》里面的男主角,总要那么婚外恋一把,使得现实生活总不如童话中美满,也许这是真实的,真实地让人觉得婚姻的不平衡;后面看到“二多子”女朋友莎莎的父母,各自带着离婚后再婚的对象来见亲家,却觉得平衡了的婚姻也并不尽如人意,表面风光的背后又有多少委屈和忍受呢?

结婚为什么?想起一个外国影片中说的:为了将来在你老的时候,有个人记得你年轻时候的样子。

牵手了,就好好珍惜走下去吧,回头看来,一路都是幸福啊!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三)

看了《安娜》知道了什么叫淡淡的幸福、什么叫相濡以沫、什么叫同舟共济,也明白了令人艳羡的爱情并不都是公主与王子的童话般完美、而似乎真正的爱情就是这种不温不火的无息流淌,这样才显得弥足珍贵。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安娜是如何爱上王贵的,或者他们之间的到底是不是爱,还是更高层次的什么,但是我都将其定义为爱情。因为这种感觉是美好的、是难以忘怀的、甚或是刻骨铭心的。安娜似乎一辈子也没听到王贵的那句“我爱你”,但是她已经真切的体验到了。那种种的感觉溶进了日常的絮絮叨叨和没完没了的叮咛嘱咐,安娜乐此不疲、而王贵也欣然接受,是啊、有谁能抗拒得了那种实实在在的关切和守护呢。

他们的爱情似乎很不同寻常又合乎情理,从最开始的不情愿、到后来的不舍、到后面的不弃,一步步的经历着心酸也浸染着快乐。

爱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肯为双方改变的程度,安娜的小姐气质和脾气、王贵的贫民习气和真诚。生活的风雨冲刷掉了安娜的贵气、家庭、丈夫、孩子,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而王贵则一步步的脱离土气、用真心和真爱经营着美好。还记得王贵第一次做饭的经历,水煮烂菜叶,真是俏皮又温馨的情节。

剧中有俩人差点出轨的情节,但是仔细观看就会觉得、那并不是背叛、不是让人唾弃的不负责任,相反确是真实的情感流露。刘波是安娜的初恋、是她的梦境和信仰,肖老师是王贵的同事、是他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载体。是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在一个人身边久了、总需要一些事情来提醒、一些插曲来丰富,这样的乐曲才会流转悠扬。他们的内心都有自己不愿让人触碰的小角落,这是一种生存方式。角落里不是肮脏的、不足为外人道的糗事,而是心存的美好和感动。

日久生情,有时真的很可怕、那种不经意的喜欢上一个人感觉似乎很让人危机,期待又逃避、不愿承认、不想面对。其实,那一次次的否认、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提醒和警示,让自己不要爱上他、因为预感会没有结果,可是又不忍心从此和他断绝来往,那种感觉真的很矛盾。就像安娜、他有自己的初恋---刘波,但是最后她放弃了那段梦幻的爱情。但是这不代表着可以从记忆中抹去,还记得刘波和安娜左后告别的镜头、看着刘波离开的背影,我的心也酸酸的。说实话。我最受不了的就是相爱的人却不能相守、所以很有同感啊!

安娜和王贵就是在无数个日夜中磨合、改变、接受,当然两个人的付出不会是等同的,但是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做到了让情感在淡淡的相处中慢慢的升华。这里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浪漫的设计,而是最朴实的柴米油盐、最琐碎的家务孩子。也许这就叫日久生情——总之、看了安娜很有收获,对爱情、对生活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二

人们常说,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也可以是每个人,不一样时代、不一样阶层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我们应该要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只片面的赞美或是批判。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

安娜聪慧、典雅、质朴、活跃,是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孩。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草丛中的奇葩,单纯、沉静、从容、高贵,无论在什么样是场合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她活跃的精神世界,她悠闲恬静,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只是表现在言表,内心更好,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这样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很想得到解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描绘安娜体态和精神之美。安娜的美,对作品主题表达、情感抒发和故事情节的推动发展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就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源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这个跟上流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违背了。

首先表现在她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物品。安娜一再,卡列宁“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便是他灵魂中所有的东西!“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许多敲门砖罢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宁是个虚伪的人,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象鱼在水里游泳一样。”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升官的思想,他那种让人不喜欢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后“八年来”,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这一种无爱的家庭,由一开始结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机,而当“维特式”的热情的渥伦斯基一出现,安娜心中的压抑已久的感情就爆发了。她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宁式的“虚伪与欺骗”,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地与渥伦斯基结合了。

把安娜逼死的是整个上流社会而不只是卡列宁一个人。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是很多的。不同的是,她们能“单纯地甚至快活地”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感到虚伪,可耻,无法忍受。培脱西怂恿渥伦斯基追求安娜,渥伦斯基的母亲也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当做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居然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在这个社会里,莉蒂亚自诩为“社会的良心”,无耻的培脱西们竟是这个社会的“精华的精华”,卡列宁是整个社会的“支柱”,这样的社会不可能给予安娜正当的生活要求的肯定与人格尊严的承认。安娜悲剧的根源就在这罪恶的社会。

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是悲剧内在因素。

一方面,安娜是勇敢的,她一直不后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惊人美丽的头。 另一方面,安娜性格自身就面对社会,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的要求。她变成了攀扶在渥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的灰飞烟灭。她渴望渥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当作朋友和知已,不是情妇。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切都纵在渥伦斯基的手里,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

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渥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愈是临近悲剧的结局,安娜的内心矛盾冲突就越是复杂,深刻,尖锐。她一会儿恨得那么深沉,一会儿又爱得那么热烈;一会儿她表现得那么坚强勇敢,一会儿又显得那么软弱怯懦;一会儿她觉得自己有一千个理由值得骄傲,一会儿又感到自己屈辱卑下;一会儿她期待得那么殷切,一会儿又失望得那么可怜;一会儿充满了生的欢乐,一会儿又幻想着死的恐怖--她的内心永远充满了惊涛骇浪,她爱得那样深切,却又爱得那样痛苦。她觉得自己酿造了一切罪过,又觉得一切罪过吞筮了她!如此一个丰满凸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成了作家笔下一种永远惊人的艺术力量。

安娜的矛盾还在于母爱与情爱之间的取舍抉择,她一生只爱两个人--谢辽沙与阿克历赛,她对杜丽说:“我只爱这两个人,但是难以两全,我不能兼而有之,但那却是我唯一的希望。”邂逅渥伦斯基之前,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谢辽沙的身上,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全身心地爱着谢辽沙,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爱情与母爱乃是一个女子正当的生活权利,冷酷无情的社会却把它们分裂对立起来,作为陷害安娜的工具,逼她走上悲剧的绝路。

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和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他带给她的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

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悲剧命运体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同时揭发和揭示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和黑暗。作家用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这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三

飞蛾扑火,义无反顾。他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点,并且全力地去追求。爱情充斥着全部的生活,仿佛生命中的其它再无意义,列文也好,伏伦斯基也罢,为之着迷,为之倾狂。

可能一错之后,便再回不了头。越来越多的碰面,幽会。培特西夫人家的狂热,赛马场的惊慌,直至那个黑夜,安娜眼中的光。“爱,他也会懂爱吗?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卡列宁这个强有力的政治家,第一次感到软弱无力,束手无策。像一头公牛,驯服地垂下头,等待着他已感到的高举在他头上的利斧。

我承认奥勃朗斯基说的有一定道理。嫁了一个你不爱的人,没有爱情,也不知道什么叫爱情,却结了婚,但这事木已成舟。后来你爱上了一个不是你丈夫的男人,这是很不幸,但依旧是木已成舟。这事被你丈夫知道,他饶恕了你,这是现况,现在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再跟你丈夫生活下去?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婚姻是一份承诺,责任,将两个独立的生命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一段爱情尚有开始,维系与结束,何况婚姻。倘若不爱,为何不在一开始便坦诚相告。既然决定选择了那块贝壳,就不应该抱着挑选的心态再去海边。

安娜选择放弃一切,放弃丈夫,儿子,远走高飞。离不离婚,得不得到他人认可都无所谓。只要有那份爱情,只要他还爱她。伏伦斯基选择放弃仕途,自毁前程。尽管这在他以前是从来不敢想的,但他确确实实做了。他不是那种不渴望功名的军官,与他同期的谢普霍夫斯科依连升两级,获得了青年将军难到手的奖章。他羡慕,但为了安娜的爱情,他愿意放弃。

拒绝塔什干那项迷人而危险的任务,照伏伦斯基以前的看法,是可耻的,是办不到的。但现在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拒绝,上级对他的行为稍有不满,他便立刻辞职。

维特式的狂恋,互相毁灭对方的生活,甚至生命,只为了证明我爱你。这,还是爱情吗?激情终有退去之时,梦幻总会回到现实。列文与伏伦斯基一般,甚至更甚,神魂颠倒,他觉得他和他的幸福就是整个生存的主要目的,也可以说是唯一目的。他什么也不想考虑,什么也不想打算。有了爱情与幸福,其他什么他都不在乎。

可吉娣不一样,她知道列文在乡下有他心爱的事业,即便她根本不理解列文所做的事,即便她根本不想去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她认为这事业是很重要的,她知道他们的家将安在乡下,所以她拒绝去国外,想开始他们的生活。

相似的人,相似的故事,却如此讽刺。即便安娜再有风韵,侧脸的弧线,举杯的姿态,一切都好似精心修饰。伏伦斯基知道她是有意这样做,可是偏偏感到无趣,越发的渴望自由和外面的世界。厌倦,猜疑,互相终会怨起对方。无法避免,激情褪去,当时所做的事一件件都会显现出来,好的,不好的,愿意的,不愿意的,冲动的,后悔的。

我还很清晰的记得,安娜对伏伦斯基说:我能要求您怎样,我只想求您不要抛弃我。不,我要的是爱情,可是它没了,这一切都无关紧要了。撕心裂肺,空中楼阁,又能如何。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卡列宁少一点虚伪,安娜多一点决心,伏伦斯基多一点责任,故事会不会好一些。

夜,一片漆黑,玻璃上映着另一个世界。只听得风吹树木簌簌,山川一时寂寥。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四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丽的,她如同芜草丛中的奇葩,她的美不仅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热烈真挚,一种妩媚却真诚,充满活力而且轻盈,聪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热情感性,八年不懂感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爱时能够不顾一切,断然放下名誉家庭甚至儿子。安娜,她追求属于自己的感情,她正直不放荡。当她一经理解弗龙斯基的感情以后,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感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挚的感情,她也曾对弗龙斯基说:“爱,我因此不喜爱那个字眼,就正正因它对于我有太多的好处,远非你所能明白的。她是真诚单纯的,爱变爱的轰轰烈烈,无所遮掩,宁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骗。

卡列宁,这个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因此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感情的需要,而是正因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

这么一个冷酷的政界高官,一个从小便是孤儿不懂得爱只会追逐名利的人,一个让安娜八年后想起便会哆嗦的丈夫!他是现实卑劣的,为了前程娶下毫无感情基础的妻子,冷漠对待安娜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无疑不能给安娜带来她所心心念念的感情。他和安娜的结合,在我看来,自始至终都是个错误。安娜心中对感情的渴求与可列宁的冷酷无情完全无法磨合。因此,安娜之后才会如飞蛾扑火式的深爱弗龙斯基,正因他能带给她所谓的感情。

我想在我看来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取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丽的头。 爱,只有简单笔画,却比想象复杂。安娜跟弗龙斯基的感情,到最后能够说只是单行线。

安娜性格自身有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她曾对弗龙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扶在弗龙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弗龙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好处,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但是之后弗龙斯基对她的爱已愈走愈远。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弗龙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感情。

安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人都是为期望而活,正因有了期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感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完美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感情要将她毁灭。安娜正因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感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感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龙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联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感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期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联,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生。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但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当被寄托所有的感情消失不见,若爱最后只是单行,一切都失去了好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五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瞭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安娜体态和精神的美,不是偶然的。安娜的美,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以及作品人物,特别是对安娜本人的命运,都是有重要的作用。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六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得意之作。这部著作在我国的文学地位可以与我国的四大名著相媲美,由此可见《安娜·卡列尼娜》的文学造诣究竟是有多高。但是就是这样一部俄国文学的代表得意之作却为何要给文章主人公安娜安排一个惨死于车轮下的悲剧结局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感情纠葛?安娜的死究竟是谁之过?

卡列宁、伏伦斯基、社会、安娜这四个点。同样,我觉得安娜的死与这四个方面或多或少都有关系。

那么首先来说说卡列宁,卡列宁是安娜政治意义上的丈夫。安娜出身贵族,按照当时贵族和教会的婚姻制度嫁给了卡列宁。卡列宁比安娜大二十岁,但是官运亨通。他虚伪冷酷,野心仕途,是个十足的做官机器。而安娜却同他正好相反,她热情善良,生气蓬勃,但在与卡列宁结婚后,她的生气被死死地压抑住了。所以安娜并没有得到丈夫应有的爱,她对此感到很失望,因此便会有了优伦斯基。

其次,伏伦斯基是安娜心目中真正的丈夫,但是用一个准确的描述来说更应该是“情夫”。安娜对伏伦斯基一见钟情,赛马时伏伦斯基的受伤。也让安娜痛心不已。但也因为卡列宁对安娜没有爱,安娜对卡列宁列是毫无感情可言,所以安娜将自己的爱都倾注到了伏伦斯基身上,有一句话叫“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当安娜觉得伏伦斯基不爱她了以后,看到了火车,便扑向车轮底下,结束了自己的年轻岁月。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当社会的舆论遣责加在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身上,可想而知她的内心是多么的紧张,多么的痛苦。

安娜与一个“丈夫”生活在一起,她一点也不快乐。但她为什么没有权利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真爱?当然,安娜没有能够与卡列宁离婚,也一定是迫于社会教皇的规定。

安娜的卧轨自杀四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责任。但总的来说我自己认为是安娜自己之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七

《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奴隶制改革后,旧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关联逐步构成,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农民带来更深重的灾难,矛盾空前尖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行。《安娜卡列尼娜》讲的就是一个不幸的家庭:美丽的安娜在十七岁那年,由姑妈做媒,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多岁的官僚卡列宁。二人虽生有一子,但婚姻中毫无感情可言。当安娜遇见英俊的皇室侍从武官渥伦斯基时,久就被压抑的感情迸发了出来。她一往情深地爱上了渥伦斯基,公然与他同居,并生下一女。安娜不屈从虚伪的婚姻形式,大胆追求真挚感情的行动触怒了她隶属的整个上流社会,上流社会对她进行了一系列可怕的打击,安娜最终不堪忍受强大的舆论压力而卧轨自杀,以死向整个社会提出了抗争。

安娜这个人物形象在书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她具有广泛、深刻的概括好处。安娜是一个美丽的姑娘,有着良好的家世,有着美丽的面容。小说中关于安娜的肖像描述,极其出色,且多以侧面描述。如,对安娜一向抱有成见的列文,见了安娜后,不由地在内心中赞叹她的美;又如,渥伦斯基的母亲是个很风流的女生,但是在见到她之后也是由衷的喜爱她。这所有表现出来的都是安娜的美。但是这样美丽的人,却在结局中死去,不禁让人惋惜,但同时这也是悲剧所带来的效果。安娜的命运值得同情,但应当说,她的人生理想是极为渺小的,她所追求的全部幸福无非就是争取和保有个人的感情。在此刻看来,这是一种局限,但是当把她放到沙皇俄国那个黑暗的时代,放到那个到处都是虚伪、腐败、无耻和无真情可言的上流社会时,这是一中进步,一种美。

渥伦斯基是一个花花公子,但是对于当时的整个社会而言,他还算是个比较优秀的人。他爱上了安娜,且自以为是诚心诚意珍惜安娜的感情,其实,他从来没有真正明白过安娜,因此,他从来没有像安娜爱他那样爱安娜。安娜为他牺牲了一切,而他却舍不得功名、舍不得上流社会。随意到最后,当安娜以清醒的目光去审视他的时候,她看到了渥伦斯基对她所表达的感情的实质。它唤醒了安娜,让她得以新生,却又一次将她推入深渊。于是,安娜选取了死亡,而渥伦斯基则是精神上的覆灭。

这样的结局让我们心痛,但在这时我们却发现另一个线索,那就是列文,他们的联系不仅仅仅是情节上和人物关联上,更重要的是在内部联系上,在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悲剧发生的同时,列文的家庭确实"新生"。

于是,我们会发现这样看上去像是很矛盾。他在肯定了安娜的美与追求的同时,有对她抱有强烈的谴责。因此《安娜卡列尼娜》客观上所表现出来的,远比作者本身想要表达的资料更深刻与有好处。我想,它之因此魅力永存,在于它在人们心里唤起了完美的感情和对生活强烈的爱,激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扭曲生活、愚弄人类完美感情实力的憎恨。

其实产生悲剧的结果不止是渥伦斯基感情的背叛而是整个黑暗,罪恶的社会。追求自由幸福,向往妇女解放在那个年代都有过,中国古代著名梁山伯祝英台,他们感情悲剧也是当时封建社会和封建思想所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如今社会,提倡妇女解放,能够大胆追求自己幸福权利。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俄国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此刻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感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个性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于是就产生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八

我始终相信,读书是一种交谈—与心灵,与思想交谈。在这样的交谈中,我们可以与一些灵魂相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这正是我读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的感触。

而我之所以会一直热忠于这本书,还有一个很重的原因,那就是这本书是通过人物塑造来反映社会本质,这也许在许多别的作品中都出现过,而《安娜·卡列尼娜》可谓是经典之作了。

《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所反映的俄国正处于一场大变动中,古老的封建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社会制度、经济结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无一不受到震撼。我认为书中的安娜和列文最能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本质。

书中的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不仅如此,书中的安娜在人性上也是极美的。安娜遇到铁路工人惨死,极为怜悯,竭力想减轻其家属的苦难;兄嫂不和,她对嫂嫂陶丽的劝说,使其受到莫大的安慰;对儿子谢辽查的母爱,更是感人肺腑。可她的丈夫卡列宁则是个做官的机器,虚伪冷酷,正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虚伪,猥琐、残酷和自私的化身,与安娜的真诚、善良截然相反。安娜这样一个长期生活在卡列宁的控制压抑中的感情丰富又有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挑战的时期,是很容易爱上伏伦斯基的。在这之前,她的内心也是矛盾重重的,畏惧社会舆论的谴责。最后,她选择了冲破旧的宗教道德观念与伏伦斯基走到了一起,这正好与当时的俄国的社会道德观念相违背。自然只有被重新燃起的不令当时社会状态的自我生命之火焚成灰烬。当然,她的悲剧,伏伦斯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固然可以为了安娜放弃功名,改变生活方式,但他毕竟是贵族子弟,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长期局限于两人之间的不和,使得拿娜身上的舆论压力越来越重,世俗目光与长期离开儿子的母性的痛苦以及伏伦斯基感情的淡化使她内心一片空虚,终于卧轨自杀。这一切正反映了俄国社会对极美人性的蹂躏。“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安娜的临终之言正是对当时俄国社会深切的通诉。

书中除安娜之外,列文也是深受当时社会迫害的人。

列文与安娜无论是从生活环境、方式,还是从人性、爱好上都是有差异的。但她们在精神上却有着共同之处:善良、真诚、个性顽强都代表了俄国上流社会中的少数优秀分子,对不公平的社会愤愤不平,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敢于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对抗。

列文是个大地主,但不同于一般的地主,他有改革的愿望。当时的农村经济也受到俄国社会大变动的影响,列文为此忧心忡忡。他主张实行对分制(收成一半归农民,一半归地主)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农民世代受地主剥削,积累了惨痛的教训,是不会听从列文的主张的,他的改革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使劲头十足地搞农业改革并亲自做农活的列文最终一事无成,其精神受到极大打击,甚至想自杀,以致藏了绳子以免上吊,不带枪以免向自己开枪,这真是悲剧!这种悲剧也正反映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动荡的社会中,土地所有制问题不可能真正的解决,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更不可能调和,列文希望别人幸福,希望俄国富强是不可能实现的,其灵魂也受到当时黑暗社会无情的蹂躏

《安娜·卡列尼娜》整部书讲的是几个不同家庭的不同遭遇,都是通过塑造这些家庭中的人物来反映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使观众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地领悟到当时俄国社会的实质,不愧为名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九

本书主要介绍了两个人物,即安娜和列文。

安娜,活泼,开朗,热情,可爱,追求爱情,很具有贵族气质。她的一生从平稳到激昂再到低沉,然后恢复到平静。

在遇到伏伦斯基之前,她安于与卡列宁的互相蔑视,毫无爱情基础的婚姻生活。她将爱情逐渐转变为对儿子深深的母爱。火车站上与伏伦斯基的一次偶然邂逅,点燃了她渴望已久的爱情火花。从此她的人生慢慢走向高潮期。她对儿子的爱也抵消不了对伏伦斯基的爱,所以她选择了抛弃丈夫,抛弃儿子,只留下伏伦斯基。过了爱情最甜蜜的时期,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唯一剩下的只有伏伦斯基的爱,她完全忽略了自己可怜的小女儿。越是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可怜,她越想用力紧紧抓住这仅有的。也就导致了她对伏伦斯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她变得越来越不满,越来越爱嫉妒,越来越爱猜忌。使渴望爱情又不愿让爱情枷锁锁住自己人生自由的伏伦斯基越来越无法忍受,对安娜也越来越冷淡。处于绝望边缘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来解脱自己,解脱别人,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报复伏伦斯基,让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让其后半生永远活在痛苦之中。

安娜的悲剧,我觉得是她一手造成的。爱情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猜忌与占有欲是爱情最大的敌人。既然选择了爱情,就应该细心呵护,而不是计较与埋怨。爱情是要经过升温期,高潮期,面对诱惑期和平稳期,每一步都是很难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在了解了彼此的心意后,信任比吃醋更有用。

列文,真诚,善良,不喜欢贵族圈里的气氛,喜欢农民,喜欢农村。

他的一生大多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中。他渴望的爱情是那么的纯洁与高尚,甚至一些很小的必须过程(婚礼前的聘礼与订婚)都会影响它的完美性。他很单纯就希望世上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像他想得那样单纯。他的妻子吉娣也像他一样单纯,他们的结合是所有认识他们的人最乐意看到的。列文很努力地使自己充实;很努力地希望自己对所有人都能平静,礼貌,温和;很努力地想要做到善。他总处于探索中。追求的精神令人佩服,但太过执着也不是一件好事。人和人毕竟不同,不同的人就会让你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感情,那么自然而然你就会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如果非要一视同仁,那未免也太苦自己了。可能只有神才能做到。

最后,我想他们两个主人公的结局也是一种鲜明的对比。他们俩都有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与大胆追求的精神,但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安娜只想着完全占有,而列文却懂得在爱情中反省,很能为他人着想。这也许就是导致他们人生不同的主要原因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十

没有太过繁复的舞台布景,或者太过华美的服饰,支撑起一部现代芭蕾的,是情和心。

正如艾夫曼自己一直所强调的,他的《安娜·卡列尼娜》以展现人物的心理为主,整部舞剧正是以人物心理的细致变化而展开,情节的有意弱化,心理变化的强化与凸显,让人看见了那个叫做“灵魂”的东西。

安娜对爱的追求和挣扎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主题,也是成就列夫·托尔斯泰这样一部经典的关键因素。在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当中,对于安娜的心理展现得非常细致,一开始与卡列宁在一起的痛苦与无奈,接着是遇见沃伦斯基而燃起爱情之火的幸福与奋不顾身,然后是对于流言蜚语的恐惧与无助,最后是在爱与痛苦之间挣扎的失常与疯癫……

安娜的疯癫状态是最为高潮与精彩的部分,当她的爱成为痛苦,而她又毫无能力摆脱的时候,也就只能进入“失常”的幻境,无数个赤裸的女性身体,或许是无数个安娜,或许是她幻境当中爱与欲的化身,就像之前看过的芭蕾舞剧《莲》当中西门庆垂死时那一幕,也是无数个赤裸的男人,拽住他,让他无法挣脱。安娜被拽住,被困住,无法脱身,而这拽住或者困住她的——那些与她同样赤裸的女人,或许是爱,或许是现实的阻力,或许是她内心无法逾越的屏障。最后她选择了死亡来解脱,因为痛苦,因为无助。

在多数人看来,卡列宁是一个保守、自私而虚伪的人,但在艾夫曼的这一部芭蕾舞剧当中,似乎试图以不同的角度去诠释这个人物。通过卡列宁与安娜的多次摩擦与碰撞,明显感觉到的是这个男人内心欲望的躁动,对于安娜,他是充满欲望的。这一版的难得之处在于,让人看见了卡列宁的柔软之处,他其实同安娜一样缺爱,也同样渴望爱。只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以对于安娜的情欲和控制欲来表现。

沃伦斯基还是一贯的迷人与英俊,他对于安娜的爱与柔情,以及欲望,在剧中展现得很细腻,相较于安娜与卡列宁,他所展现的矛盾要少很多,他只有对于爱的焦虑,但是这并没有削弱他的存在感,而是以另一种人物的质感丰富了舞台。

区别于传统的古典芭蕾注重的叙事性情节的展开,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则直截了当地将人物的情感与内心的跌宕用舞蹈强烈地宣泄了出来,它考验的是演员情感的充沛度,这是十足的现代舞的表现形式。整部舞剧对于人物心理的诠释,通过舞蹈表现得张力十足,可以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颤动。

演员的功底与技巧均属上乘,这也是一直以来俄罗斯芭蕾拥有显赫地位的重要原因,他们对于肢体的表现力非常重视,不仅注重技法上的精益求精,同时还注重表现力上的自然与张弛有度,让观众看了会觉得很舒服。虽然《安娜·卡列尼娜》是以现代舞的质感来演绎的,但并没有就此抛却传统的芭蕾技法,这也是现代芭蕾舞剧的一个基本特点。这样一部芭蕾舞剧,不仅需要演员在芭蕾技巧上的训练有素,也需要演员对于人物的充分理解,要走进人物内心,将自己完全交给角色。

同时多处的意象化与虚化的处理也加深了矛盾的冲突,比如黑色的群舞,比如上半场最后安娜在玩具火车轨道中的定格。舞台的布景没有太大的变动,而是以灯光随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情节以及心理历程在变换,正因为没有太过绚丽的布景以及色调冲突的灯光,才能使观众更加注重舞蹈本身,回归人物的内心。

可以说这是一部不同以往的《安娜·卡列尼娜》,以细致的心理呈现代替了情节的铺叙延展。而在所有的情绪与情感的表达当中,或许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角色,而也看见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都是有“心”的人,我们都承受着爱的馈赠与折磨。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十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节里这样写到。而书中的安娜的生活,却由虚伪的幸福演化成了意料之中的不幸。

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在自己的少女时代就嫁了人,嫁给了一个比自己达20岁的高级官员卡列宁。安娜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可又有谁知道安娜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小说中描绘出的安娜,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的少女,花一样的少女,就像那人们花园里的花朵,渴望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空间,自己所渴望的幸福生活。在丈夫面前,安娜是一个善良而又贤惠的妻子,在儿女面前,她又是一个温柔美丽的母亲。但是这并不是安娜所渴望的幸福空间,并不是她所渴望的美满幸福的生活,因此,她总是郁郁寡欢,强把自己对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娜邂逅了渥伦斯基,一个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对安娜展开了疯狂热烈的追求,而安娜也陷入了情网。他俩不顾社交界人们的非议,公然同居,而安娜也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却在分娩时差点死掉。虽然因为这件事情安娜得以和自己的丈夫和解,但最终她仍和渥伦斯基一起逃到意大利,在那里度过了两年的时间。在这虚掷的光阴里,两人的生活极为空虚。后来安娜回到俄国,又走入她所熟悉的社交领域,但物是人非,人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她,不再欢迎她,用冷言冷语将其拒于千里之外。与此同时,渥伦斯基也弃她而走,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庄园,并置身于新的农业经营。两人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隔阂而逐渐疏远,变得冷若冰霜。安娜也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虽然依旧美丽,但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幸福的空间或是什么幸福的生活。最终,生活的苦闷,无人支持了解。最终,安娜带着自己那美丽纯洁的追求和梦想,结束了自己空虚的生活,卧轨自杀,了结了自己在空中飘忽不定的短暂生命。

读过这部小说,我深刻的体会到安娜卡列尼娜的内心世界。我同情安娜在自己花般年华的时候就嫁给了自己生活中陌生的一个人;同情她在邂逅了渥伦斯基后,大胆面对世人异样的眼光,勇敢的和自己所爱的人居住在一起,但却不能将这美好的时光持续永久;同情她美丽的生命却和有着和他同样命运的人一样,因走投无路,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从这部小说中,呈现出了作者所想要呈现出来的社会形态。

教堂、法庭、军国主义、‘合法婚姻’、资产阶级科学是维持一切的制度,而安娜纯洁的梦想与渴望期待和娜所谓的“维持一切”的内在的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安娜用自己的死来说明自己追求的正当性,来说明她的道德与感情的纯洁性,说明她的理想的合理性。她以自己的死表明了她和上流社会、专制制度、虚伪道德的彻底决裂,而安娜所表现出的这种彻底精神与无比勇气正反映了人的自觉意识的升华与光彩。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生命死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安娜?卡列尼娜的生命虽没有如洪水般奔流不息,但她却碰到了无数的岛屿和无以计数的暗礁,她并没有像洪水的碎片那样幸运地逃过次此劫难,最终消失在碧蓝的天空,化作碧空中一朵不断追求着的白云,将自己的灵魂永远留在这片曾经想往的人间。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十二

历经3月,我终于将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大作——《安娜·卡列尼娜》看完。在上书的那一刻,仿佛一世纪的光景在我眼前瞬逝。现在,我来谈谈对于女主安娜的一些小看法。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龙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它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小说中,女主安娜的人物形象着实令我被震撼,她18岁时嫁给前途无量的政治家卡列宁,后诞下一子,过后便是的平淡而充实的生活,在离开儿子前往莫斯科,她会感到孤独与思念——她过着就是这样的普通生活。然而,弗龙斯基的出现点燃了她的欲望,对于爱情的追求。自此,她的童真一去不复返。

弗龙斯基高大帅气,风度翩翩,他对安娜执着的追求,使安娜坠入了爱情的深渊中;他的温柔体贴,使安娜放下了最后一道防线。为此,她不惜付出自己的名誉,家庭来换取这份她想要占有的情感。

但是,安娜纵身一跃,不顾一切追求所换来的不是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而是无尽罪恶的深渊。

她与弗龙斯基在一起后,弗龙斯基的温柔体贴消失殆尽,带来的,是无尽的争吵与痛苦。甚至连她处在的上流社会,也对她赋予无尽的嘲笑。

弗龙斯基与安娜不同,他的欲望不仅有安娜,还有赛马,事业。安娜只是他欲望的一部分,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厌倦油然而生。但是安娜不一样,安娜的内心中,只有弗龙斯基一个人,弗龙斯基的厌倦与安娜愈发强烈的爱发生冲突,最后,在对于生活的绝望以及对爱情战争胜利的追求下,她决定惩罚弗龙斯基,在铁轨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幸的女人。

安娜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所想所思,她勇敢而又直率,从来不做违心的事情。就像她说的一样:“我不能不跟着我的心走。”她迷恋弗龙斯基,爱他,渴望他,所以她宁愿灭亡,也要占有他的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弗龙斯基在安娜死后精神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全部意义,负罪感让他选择不再去实现欲望,而要将自己的生命已经毫无价值的生命,挥洒在残酷的战场上。

而安娜的人生,在悲剧中,落下了帷幕。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十三

这本小说有几条不同的故事线,正如它的开头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

主人公安娜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是近乎完美的,有着美丽又充满朝气的容貌,善于社交,在各种社交场合与人交流游刃有余,嫁给了一个地位很高的高级官员卡列宁,有着一个可爱的儿子,过着幸福美满的贵妇生活。

这大抵是许多人眼中艳羡的生活。

假如没有遇到伏伦斯基,安娜或许也会安宁的生活一辈子吧。

正是这个生命中突然出现的爱情,让安娜越发觉得自己的丈夫不顺眼,以致于她离开丈夫,与最心爱的儿子分别。追求个性解放,却始终挣脱不了贵族社会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当她为了伏伦斯基与全世界为敌时,伏伦斯基却没有把她当成全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变得患得患失,最终落得卧轨自杀的结局。

朵莉在发现奥布隆斯基出轨家庭教师后十分的气氛,在奥布隆斯基请来妹妹安娜当说客,安娜劝朵莉原谅她丈夫的出轨,朵莉的一再忍让,却始终没有等来丈夫的改过自新。

这似乎是隐喻着安娜日后的选择。

朵莉的妹妹吉蒂曾与伏伦斯基交往密切,在渐渐倾心伏伦斯基时,拒绝了前来求婚的列文,但伏伦斯基自从见到安娜后便不再与吉蒂交往,吉蒂伤心不已,却错过了列文。

最终发觉列文还爱着她,便嫁给列文,婚后,列文虽对她百般宠爱,但不知最终嫁给了合适的她是否是真的幸福。

正如开篇所说,不幸的家庭确实各有各的不幸。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一定也演绎着许许多多安娜卡列尼娜式的悲剧,在看过故事后,望能规避些许。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十四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著作。本书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安娜,通过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出版社在做宣传推荐的腰封上写的是——一个女人用生命追求真爱的故事。其实这句话并不尽然,安娜确实为爱情而活,但她所追求的“爱情”里有太多自我的偏执,沉迷,以及“不管不顾”,在短暂的“甜蜜”里,遍布了饱满的,消沉的,看似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却是人性里常见的“痛苦”。

 “痛苦”是欲望的一面镜子。安娜是上流社会里优雅,迷人的贵妇人,安娜的迷人之处,还不在乎她长得很美,她整个身姿所显露出来的妩媚和优雅的风韵,她那可爱的脸的表情中还有一种特别温柔,特别亲切的意味。只一面,安娜便迅速的虏获了彼得堡花花公子——伏伦斯基伯爵的爱慕。伏伦斯基是抵挡不住安娜的魅力的,安娜雍容,潇洒,优雅,同时又快快活活,生气勃勃,她明亮的目光中,有流光溢彩,她能讨得上流社会男人的倾慕,也能让很多上了年纪的公爵太太们喜爱她,至于年轻的太太们以及贵族小姐们,在安娜面前,便黯然失色了,既不由自主得被安娜吸引,又渴望拥有安娜的迷人,安娜太亲切了,做事情总是很周到,又很温柔,太太们嫉恨她。在安娜的名声日益败坏时,太太们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

 人依靠自己,是无法荣耀地胜过自己并罪恶的。

 安娜的悲剧有其必然性,在她的人生中,出现了伏伦斯基,或者伏伦斯基式的人,她还是会被吸引的。她后来对人生的绝望,就是由对“爱情”的绝望开始的。安娜认为自己虚伪的丈夫——卡列宁不爱她,卡列宁在意的是自己的名声地位,在上流社会的交际场所里,所赢得的尊重。当然,卡列宁确实有问题,他不是合格的丈夫,有时候还很糟糕。在面对的妻子“出轨的丑闻”,他的态度是——“在我采取措施维护我的名誉并且把我的意见通知您之前,在外表上保持体面”——可见他确实是个很糟糕的丈夫。伏伦斯基和安娜的关系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彼得堡,而多数青年人很羡慕伏伦斯基,因为卡列宁身居高位,而这种关系,可以在社交界格外引人注目。讽刺的是,伏伦斯基的母亲在知道儿子的艳事后,起初感到很得意,因为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上流社会的风流韵事更能为一个漂亮的年轻人增光的了,她的小儿子长相漂亮,交流广泛,是一个侍从武官,有教养,很聪明,家里有钱有地位,又十分招人喜欢,和善,大有前程的人。结果听说,如此“大有前程”的小儿子不肯担任委派给他的一个“很有前程”的职务。只是为了留下来,好经常同卡列宁夫人约会,引得有些上层人士对他的不满,伏伦斯基母亲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

 伏伦斯基和母亲是一样的,他也热爱他的“前程似锦”,他不过暂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他确实爱安娜,但两个人的相处是有问题的。安娜在遭受了丈夫的'虚伪,上流社会的抛弃,以及得不到儿子的抚养权(卡列宁最终答应离婚,条件是八岁的儿子归他,所以安娜迟迟不肯同意离婚,她不想失去儿子)后,内心越来越痛苦,在无尽的黑暗中不断地挣扎,直到产难的来临。

 安娜生了一个小女儿,自己却患上了产褥病,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在病榻上,她乞求了卡列宁的原谅和宽恕,因为安娜的痛苦,卡列宁也真的原谅了他不忠贞的妻子。滑稽的是,在后来的人生中,他将自己对安娜的宽恕和不计较归功于自己的道德高尚,他受伤后的落魄,还博得了李迪雅伯爵夫人的青睐。卡里宁不能说他不痛苦,他是痛苦的,他认为他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回报——孤孤单单,受尽侮辱,受尽嘲笑。他希望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卡列宁来说——“李迪雅伯爵夫人是他在一片敌意和嘲笑的大海中觅得的孤岛,不仅是善待他的孤岛,而且是爱的孤岛。”李迪雅伯爵夫人在结婚后第二个月就被丈夫抛弃了,于是她开始不断的寻找自己的爱情,尽管没有离婚,夫妻二人早就断了感情,自从卡列宁遭遇不幸后,李迪雅伯爵夫人在照顾他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真正爱上的只有卡列宁一个。

 李迪雅伯爵夫人和安娜有什么区别呢,二人都是在婚内出轨。丈夫的嘲弄和虚伪使她们绝望,但完全可以先结束婚姻关系,再去寻找爱情。可悲的是,她们眼中的爱情,多半是占有,是自己对对方的完全拥有,所以安娜即使拥有十个伏伦斯基,她还是孤独的,因为一个人无法完全的被另一个人拥有。很快的,伏伦斯基就厌倦了安娜,他爱安娜,他也爱自由,也爱荣誉,享受受人尊敬的目光,在爱安娜的过程中,伏伦斯基什么都可以牺牲,就是不能牺牲作为男子汉的独立性,而这个想法——伏伦斯基热烈地追求安娜的时候,可从来没有想过。

 列夫·托尔斯泰想要表达什么呢?安娜不是个例,如果是,就不需要创作出“李迪雅伯爵夫人”这个人物形象,可安娜又是那么的诚实,她不想隐瞒自己处境的艰难,她单纯,真挚,出色,可爱,而又可怜。在面临死亡的前一段时间,安娜在痛苦中不断的挣扎,她依然是渴望伏伦斯基的爱意的,她渴望对方用爱去温暖她,而这,又体现了安娜的悲剧性。

 人的爱是不完全的,无法做到真正的救赎,人充满着各样的私欲,所带给对方的爱,很难做到清洁,和平,忍耐,智慧,以及宽容,并且人的爱变化多端,捉摸不定。安娜渴望伏伦斯基爱的同时,自己也充满着各样的偏激,猜疑,神经质,敏感。她的爱情越来越热,越来越希望爱情的专有,伏伦斯基却越来越冷,所以他们相离越来越远,互相使对方不幸,并且俩人都没有作出改变。

 安娜在火车站卧轨时,她是后悔的,却已经来不及了。列夫·托尔斯泰在描写“安娜之死”时,饱含着深深的同情。安娜一直都在黑暗中,她所寻求的“爱情”是她的亮光,她的希望。在面对抛弃后,她的亮光没有了,她充满忧虑,欺诈和罪恶的人生,在火车车厢到来的一瞬间,结束了。伏伦斯基因为安娜之死,痛苦的崩溃,他们之间所有美好的一切都被毒化了,安娜的死亡成了他抱恨终生的威胁,伏伦斯基认为安娜是胜利者——安娜曾经说过他会后悔。在得知安娜卧轨的消息后,伏伦斯基母亲是恶狠狠的嘲讽,她认为这个女人毁了他“大有前程”的小儿子,丝毫不纪念安娜是孙女的母亲。

 列夫·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渐渐对俄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而本能的同情农民,安娜的情节线主要盘桓于放浪声色的贵族上流社会,列文的情节线则延伸在淳厚浑朴的俄国宗法制农村。(列文也是一条主线,就不分析了)安娜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上流社会的悲剧,书中展现了他们腐朽的精神和没落的生活方式。公爵们和太太们享受上流社会的奢华荣宠,权势地位,名利富贵,他们在意好名声,好行为,其实背地里掩藏着无数的罪恶。李迪雅伯爵夫人和安娜都不愿意离婚,总归是有原因的,婚姻内总有无法让她们割舍的东西或情感,也许是名利,也许是孩子,即使面对炙热的“爱情”,她们的“义无反顾”也是有所牵绊的,更何况,那真的是“爱情”吗?

 人总是被自己感动,并且沉浸其中,其实撕裂这层薄膜后,贯穿到底的,是对自己的放逐,对自私的纵容。列夫·托尔斯泰在本书中,除了两条主线之外,还有一条副线——奥布朗斯基和陶丽,副线巧妙地联结了两条主线,从而共同完成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风俗史和精神发展史。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在这条主线当中,可以看到其精神的归宿。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十五

俩月时间,昨天上午终于把《安娜·卡列尼娜》看完了,最后列文对信仰善的思想变化过程很精彩,虽然读的时候需要专心致志地理顺每一次思维变化的逻辑轨迹。精彩之处比如谈到到苍穹,我们眼睛看到的苍穹是圆的是有尽头的,但是今天我们却知道它是无穷无尽的。反推,难道我们看不到或是论证不到上帝就能证明神不存在呢?

列文觉得,人活着是为什么,如果不知道答案,那就极其痛苦,即使家庭幸福但是思想贫乏,这算是庸人自扰吗?每个人最终都要埋进土里,都要死,为什么还要干活?“为了跟随上帝,为了灵魂,为了善”,列文自己不断挣扎着信仰的问题,忽然顿悟了,但也只是一瞬间独处时的内心安宁,等到他回到世俗生活还是会跟仆人发脾气,还是会抱怨妻子,还是会对朋友出言草率不考虑别人感受,还是会对哥哥冷落,还是会不开心,但是得知自己向往善,心总是安宁的。

而安娜,就这样毁灭了,是飞蛾扑火、闯开牢笼还是追随欲望、自寻死路?陶丽委曲求全,她甚至有一瞬间羡慕过安娜的生活和选择,最后一边对丈夫绝望一边对孩子抱希望地活着,吉娣迷途知返,当她不幸被福伦斯基抛弃时,痛哭流涕甚至病倒,谁知道过了一年,不幸变成了幸运。她最后算是生活赢家。

个人很喜欢华伦加小姐在温泉治疗酒店的章节,华伦加像圣人,是高架于安娜、陶丽和吉娣三人之上的一个女性角色,头顶上有温和的光晕,她有不幸但是不怪罪任何人,态度像温泉一般温和,藏污纳垢都可以,可以容纳一切,可以让吉娣内心充满光芒。

列文一路的成熟,包括对福伦斯基的态度,包括对生死的态度以及最后对信仰的态度也是一条漂亮的线索。

我认为,即使安娜离婚成功最后和福伦斯基结婚了,她也仍旧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明显她非常在乎陶丽和吉娣是怎么看她的吧。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安娜最后的死亡跟列文所信仰的善有冲突吗?跟随上帝的意志,跟随灵魂,但是没有说要跟随自己的欲望,只能跟随自己的善,这是答案?不是跟从欲望尤其是贪欲,唯有从善,那安娜追求爱情是贪欲吗?还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性和冲破无爱婚姻牢笼的警觉性的萌发?托尔斯泰明显告诉大家安娜最后还是不得善终,是否意味着抛开丈夫儿子的纯粹的爱情和善是不沾边的?无论是福伦斯基还是安娜都是悲剧的收尾,甚至他们的女儿最后都给了卡列宁,因为只有跟卡列宁才有姓才有身份。可笑的是卡列宁最后决定要不要离婚是取决于一个神婆一样的兰道巫师的催眠判断,有多少人的命运掌握在一些可笑的愚昧的判断上。

是社会框架舆论造成的悲剧?还是女人自身的醋意以及自尊自大好强加剧的?还是人性的贪欲?或是宗教?或是男权社会的礼法?或是综合因素?无论安娜和福伦斯基当初有多甜蜜有多少次快速心跳,最后还是被琐碎的生活以及不稳定的身份还有醋意和冷淡一次次地吞噬,而女人的无故醋意和男人的冷淡无情貌似又是相互促进的。

不得不叹服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了,安娜要的就是爱情呀,是越来越炽热的爱,越来越霸道越来越独占的爱,并且只要爱,但是男人并非如此,男人更向往生活的自由,男人会因为女人过度的爱导致的醋意或是胡思乱想乱了阵脚,随后男人会冷淡会无为,女人会觉得没错他已经不爱我了,他已经爱上别人了,我要报复我要让他后悔,想到的是毁灭。

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之间的关系,安娜和陶丽之间甚至和吉娣之间,至少在安娜心目中,是敌对的,是被看成笑话的,女人的自尊是不允许这样的下场,宁可死也不要。

女人之间的关系,似真似假,复杂难辨,书中安娜和陶丽第一次会面,安娜劝陶丽给哥哥一次机会,委屈求安与丈夫和好后陶丽当时真的很爱安娜;随后陶丽听说安娜跟福伦斯基出国了,还是爱安娜的,觉得安娜是很可爱很善良的人,甚至在第二次见面前,陶丽坐马车去看望安娜时,陶丽甚至开始有点羡慕当时的安娜,马车上的陶丽一瞬间很厌恶自己的生活,厌恶生育孩子和带孩子的痛苦,到了安娜住的金碧辉煌的屋子,参观了富丽堂皇的房子和附近的医院之类的建筑物,觉得安娜的生活很光鲜。由于陶丽自己衣服的寒酸自己还曾很自卑,慢慢地陶丽想孩子了,开始有点不认可安娜的这种状态。而当时安娜已经是外强中干,一切奢华的外表都是假象,敌不过内心的痛苦。而痛苦,本来想跟陶丽说的,但是陶丽没想敞开心胸谈,只想回家看孩子,二人没有真正敞开心胸交流。第三次会面,安娜因为和福伦斯基争吵接近崩溃,觉得陶丽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想去找陶丽诉苦,但是看到了吉娣,看到幸福的吉娣,安娜当场刺激吉娣,说自己见过列文,并且自己很喜欢列文,觉得吉娣得不到福伦斯基所以要了列文,而列文也曾被安娜的魅力迷惑过,示意你吉娣爱的男人都拜倒在我脚下。所以诉苦变成了告别,最后安娜完胜似地离开了。安娜和陶丽的这三次会面,很值得细细体会。女人貌似永远离不开比较。

归结几个问题,列文最后说的从善以及世人不能接受安娜的“非善”是矛盾的吗?或者安娜本身是不值得善意对待的?但是谁又有资格评判安娜呢?也许只有上帝吧。

最后导致了列车轨道上的悲剧,福伦斯基最后策马赶到火车站,一蹶不振,变成了行尸走肉,塞尔维亚战争让他走上战场,觉得有一个理由让自己的生命去耗尽吧。

奥勃朗斯基最后欠债累累,在彼得堡学习了很多男人的洒脱生活方式,即使欠账,但是仍旧花天酒地,他是很多男人的面孔。列文才是少数的吧。卡列宁是冷酷的谨慎的自保的守旧的。

还有华伦加和列文的哥哥柯雪兹夫(具体名字忘了),俩人在树林里差点就要互相表达爱慕,但是男方一句跑题的回话,就已经让俩人知道双方不可能了,一些话那一秒不说出来,就永远不会说出来了。

我喜欢拉斯卡这条猎犬,喜欢列文家的女管家阿珈菲雅,喜欢吉娣的父亲老公爵。当然蛮喜欢列文。

最后插一个对比,列文和福伦斯基在面对别的男人对待自己女人的献媚态度上决然不同,列文是马上把这个男人赶走,而福伦斯基会享受别的男人对安娜的献媚。我觉得选择丈夫还是要选列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十六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史上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托翁的这部作品,我认为是至今甚至未来也是无人能超越杰作。

这部七八百页60万字的鸿篇巨作,将俄国19世纪中期整个社会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出场的人物多达150人。

可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国家不同,政治不同,但你都能在你身边找到这部作品里的人物的影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个有各的不同”。这是托翁这部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促使许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举世名言。

安娜与包法利夫人的对比是非常多文学爱好者最爱探讨的话题。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评价。

安娜,这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夫人,丈夫大自己20岁,是个政府高官,儿子已经八岁了,因为彼此追求不同,这个美丽,漂亮,善良,真诚,魅力四射的女人出轨了,爱上了一名帅气多金的军官伏伦斯基,强烈的爱情让他们走上怀孕、私奔的道路。但最终,对爱情的失望让她走上了卧轨的道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被译者序里面的评价带着走,觉得安娜是个为了爱情敢于对社会做斗争的伟大的女性,因为她美丽、善良、正直、真诚,遇见自己爱的人,不顾社会谴责,勇敢地做自己!说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个虚伪、只在乎自己的面子,毫无感情可言的冷酷的伪君子。然而,当我看到安娜生与伏伦斯基的私生女时,卡列宁那痛苦而宽容的样子,我突然对安娜生出了厌恶之情,当时她产褥热,这在当时是死亡率99%的病,在弥留之际,迷迷糊糊中,她把卡列宁的手放在伏伦斯基手上,希望他们握手言和,共同把女儿抚养长大,卡列宁内心的痛苦和原谅。但没想到,安娜活过来了,没死。接下来她跟伏伦斯基带着女儿私奔到了国外,在国外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又回到莫斯科。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她的女儿没有名分,安娜又不愿意放弃儿子而离婚。等他们回到乡下,过够那种孤独寂寞的日子,她同意离婚时,她的丈夫卡列宁反悔了。再后来,伏伦斯基恢复了社交生活,而安娜被社会排斥,感到孤单、怀疑,于是与伏伦斯基不断争吵、怀疑,最后走向死亡。

看到安娜与伏伦斯基在乡下生活时那种歇斯底里的不安和怀疑时,我觉得安娜是可怜的,也是无能的,这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她没有独立的人格,以爱情为生命,这样心态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一个女人,以男人为你的全世界,这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只能说那个时代的女性还没有独立,只是男人附庸品。

然而继续看下去,看到她自杀前与伏伦斯基的争吵与和好,以及去坐火车前复杂的心理过程,我突然原谅了她,理解了她。一个上流社会的交际花,过惯了奢侈富裕的社交生活,一个花一样美丽的年轻女人,被困在乡下远离社会,情人正常工作交际,在家时间少,难免会心生怀疑。以至于产生用死来使伏伦斯基后悔的报复心理。其实,直到死去前一秒她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书中说到的一点令我非常难以理解。安娜为什么不喜欢她和伏伦斯基生的女儿,也拒绝再生孩子。(也许她像嫂子陶丽一样生8个孩子也许就什么不满或自杀都不会发生了吧。)

也许她根本就不想走到这一步,如果不是因为怀孕她可能会继续维持与卡列宁的婚姻,拥有儿子谢辽查,而只是保持与伏伦斯基的情人关系。

只能说在人生这样的选择困境中,成年人做事要考虑后果。你要情人,你就意味着失去儿子,失去声誉,失去儿子对你的爱。要维护家庭,你必须放弃你的情人(卡列宁已经说了停止约见情人会继续原来的婚姻)。然而这个心气极高的美貌女人总是太痛苦和理想主义,所以最后以死来成就最好的结局。记住那句话“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常常在想,如果卡列宁后来同意离婚,她与伏伦斯基结婚,重新开始正常体面地社交生活,安娜是不是就能不死。但是可能也不会,她还是会怀疑,还是会分手。也许像她这样视爱情为生命的美貌的女人,做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交际花对她更适合。然而这就不是托翁笔下的安娜。就不是嗜爱如命的安娜了。

我想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也许婚姻对爱情更是束缚。记得《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说“婚姻是一种反人类的存在”

你只能期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你性格及 思想协调的另一半,如果你没遇到,也不是你的错。

以上讲的只是安娜这条线。在这部作品里还有另外一条线,就是列文及列文的爱情。

在这部作品里,列文对爱情、对死亡、对宗教、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更是托翁深刻思想的体现。这位擅长心理学、哲学、宗教的大文豪,真的很伟大。我想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再去阅读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触。这也许就是名著的魅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十七

俩月时间,昨天上午终于把《安娜·卡列尼娜》看完了,最后列文对信仰善的思想变化过程很精彩,虽然读的时候需要专心致志地理顺每一次思维变化的逻辑轨迹。精彩之处比如谈到到苍穹,我们眼睛看到的苍穹是圆的是有尽头的,但是今天我们却知道它是无穷无尽的。反推,难道我们看不到或是论证不到上帝就能证明神不存在呢?

列文觉得,人活着是为什么,如果不知道答案,那就极其痛苦,即使家庭幸福但是思想贫乏,这算是庸人自扰吗?每个人最终都要埋进土里,都要死,为什么还要干活?“为了跟随上帝,为了灵魂,为了善”,列文自己不断挣扎着信仰的问题,忽然顿悟了,但也只是一瞬间独处时的内心安宁,等到他回到世俗生活还是会跟仆人发脾气,还是会抱怨妻子,还是会对朋友出言草率不考虑别人感受,还是会对哥哥冷落,还是会不开心,但是得知自己向往善,心总是安宁的。

而安娜,就这样毁灭了,是飞蛾扑火、闯开牢笼还是追随欲望、自寻死路?陶丽委曲求全,她甚至有一瞬间羡慕过安娜的生活和选择,最后一边对丈夫绝望一边对孩子抱希望地活着,吉娣迷途知返,当她不幸被福伦斯基抛弃时,痛哭流涕甚至病倒,谁知道过了一年,不幸变成了幸运。她最后算是生活赢家。

个人很喜欢华伦加小姐在温泉治疗酒店的章节,华伦加像圣人,是高架于安娜、陶丽和吉娣三人之上的一个女性角色,头顶上有温和的光晕,她有不幸但是不怪罪任何人,态度像温泉一般温和,藏污纳垢都可以,可以容纳一切,可以让吉娣内心充满光芒。

列文一路的成熟,包括对福伦斯基的态度,包括对生死的态度以及最后对信仰的态度也是一条漂亮的线索。

我认为,即使安娜离婚成功最后和福伦斯基结婚了,她也仍旧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明显她非常在乎陶丽和吉娣是怎么看她的吧。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安娜最后的死亡跟列文所信仰的善有冲突吗?跟随上帝的意志,跟随灵魂,但是没有说要跟随自己的欲望,只能跟随自己的善,这是答案?不是跟从欲望尤其是贪欲,唯有从善,那安娜追求爱情是贪欲吗?还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性和冲破无爱婚姻牢笼的警觉性的萌发?托尔斯泰明显告诉大家安娜最后还是不得善终,是否意味着抛开丈夫儿子的纯粹的爱情和善是不沾边的?无论是福伦斯基还是安娜都是悲剧的收尾,甚至他们的女儿最后都给了卡列宁,因为只有跟卡列宁才有姓才有身份。可笑的是卡列宁最后决定要不要离婚是取决于一个神婆一样的兰道巫师的催眠判断,有多少人的命运掌握在一些可笑的愚昧的判断上。

是社会框架舆论造成的悲剧?还是女人自身的醋意以及自尊自大好强加剧的?还是人性的贪欲?或是宗教?或是男权社会的礼法?或是综合因素?无论安娜和福伦斯基当初有多甜蜜有多少次快速心跳,最后还是被琐碎的生活以及不稳定的身份还有醋意和冷淡一次次地吞噬,而女人的无故醋意和男人的冷淡无情貌似又是相互促进的。

不得不叹服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了,安娜要的就是爱情呀,是越来越炽热的爱,越来越霸道越来越独占的爱,并且只要爱,但是男人并非如此,男人更向往生活的自由,男人会因为女人过度的爱导致的醋意或是胡思乱想乱了阵脚,随后男人会冷淡会无为,女人会觉得没错他已经不爱我了,他已经爱上别人了,我要报复我要让他后悔,想到的是毁灭。

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之间的关系,安娜和陶丽之间甚至和吉娣之间,至少在安娜心目中,是敌对的,是被看成笑话的,女人的自尊是不允许这样的下场,宁可死也不要。

女人之间的关系,似真似假,复杂难辨,书中安娜和陶丽第一次会面,安娜劝陶丽给哥哥一次机会,委屈求安与丈夫和好后陶丽当时真的很爱安娜;随后陶丽听说安娜跟福伦斯基出国了,还是爱安娜的,觉得安娜是很可爱很善良的人,甚至在第二次见面前,陶丽坐马车去看望安娜时,陶丽甚至开始有点羡慕当时的安娜,马车上的陶丽一瞬间很厌恶自己的生活,厌恶生育孩子和带孩子的痛苦,到了安娜住的金碧辉煌的屋子,参观了富丽堂皇的房子和附近的医院之类的建筑物,觉得安娜的生活很光鲜。由于陶丽自己衣服的寒酸自己还曾很自卑,慢慢地陶丽想孩子了,开始有点不认可安娜的这种状态。而当时安娜已经是外强中干,一切奢华的外表都是假象,敌不过内心的痛苦。而痛苦,本来想跟陶丽说的,但是陶丽没想敞开心胸谈,只想回家看孩子,二人没有真正敞开心胸交流。第三次会面,安娜因为和福伦斯基争吵接近崩溃,觉得陶丽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想去找陶丽诉苦,但是看到了吉娣,看到幸福的吉娣,安娜当场刺激吉娣,说自己见过列文,并且自己很喜欢列文,觉得吉娣得不到福伦斯基所以要了列文,而列文也曾被安娜的魅力迷惑过,示意你吉娣爱的男人都拜倒在我脚下。所以诉苦变成了告别,最后安娜完胜似地离开了。安娜和陶丽的这三次会面,很值得细细体会。女人貌似永远离不开比较。

归结几个问题,列文最后说的从善以及世人不能接受安娜的“非善”是矛盾的吗?或者安娜本身是不值得善意对待的?但是谁又有资格评判安娜呢?也许只有上帝吧。

最后导致了列车轨道上的悲剧,福伦斯基最后策马赶到火车站,一蹶不振,变成了行尸走肉,塞尔维亚战争让他走上战场,觉得有一个理由让自己的生命去耗尽吧。

奥勃朗斯基最后欠债累累,在彼得堡学习了很多男人的洒脱生活方式,即使欠账,但是仍旧花天酒地,他是很多男人的面孔。列文才是少数的吧。卡列宁是冷酷的谨慎的自保的守旧的。

还有华伦加和列文的哥哥柯雪兹夫(具体名字忘了),俩人在树林里差点就要互相表达爱慕,但是男方一句跑题的回话,就已经让俩人知道双方不可能了,一些话那一秒不说出来,就永远不会说出来了。

我喜欢拉斯卡这条猎犬,喜欢列文家的女管家阿珈菲雅,喜欢吉娣的父亲老公爵。当然蛮喜欢列文。

最后插一个对比,列文和福伦斯基在面对别的男人对待自己女人的献媚态度上决然不同,列文是马上把这个男人赶走,而福伦斯基会享受别的男人对安娜的献媚。我觉得选择丈夫还是要选列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十八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史上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托翁的这部作品,我认为是至今甚至未来也是无人能超越杰作。

这部七八百页60万字的鸿篇巨作,将俄国19世纪中期整个社会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出场的人物多达150人。

可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国家不同,政治不同,但你都能在你身边找到这部作品里的人物的影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个有各的不同”。这是托翁这部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促使许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举世名言。

安娜与包法利夫人的对比是非常多文学爱好者最爱探讨的话题。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评价。

安娜,这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夫人,丈夫大自己20岁,是个政府高官,儿子已经八岁了,因为彼此追求不同,这个美丽,漂亮,善良,真诚,魅力四射的女人出轨了,爱上了一名帅气多金的军官伏伦斯基,强烈的爱情让他们走上怀孕、私奔的道路。但最终,对爱情的失望让她走上了卧轨的道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被译者序里面的评价带着走,觉得安娜是个为了爱情敢于对社会做斗争的伟大的女性,因为她美丽、善良、正直、真诚,遇见自己爱的人,不顾社会谴责,勇敢地做自己!说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个虚伪、只在乎自己的面子,毫无感情可言的冷酷的伪君子。然而,当我看到安娜生与伏伦斯基的私生女时,卡列宁那痛苦而宽容的样子,我突然对安娜生出了厌恶之情,当时她产褥热,这在当时是死亡率99%的病,在弥留之际,迷迷糊糊中,她把卡列宁的手放在伏伦斯基手上,希望他们握手言和,共同把女儿抚养长大,卡列宁内心的痛苦和原谅。但没想到,安娜活过来了,没死。接下来她跟伏伦斯基带着女儿私奔到了国外,在国外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又回到莫斯科。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她的女儿没有名分,安娜又不愿意放弃儿子而离婚。等他们回到乡下,过够那种孤独寂寞的日子,她同意离婚时,她的丈夫卡列宁反悔了。再后来,伏伦斯基恢复了社交生活,而安娜被社会排斥,感到孤单、怀疑,于是与伏伦斯基不断争吵、怀疑,最后走向死亡。

看到安娜与伏伦斯基在乡下生活时那种歇斯底里的不安和怀疑时,我觉得安娜是可怜的,也是无能的,这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她没有独立的人格,以爱情为生命,这样心态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一个女人,以男人为你的全世界,这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只能说那个时代的女性还没有独立,只是男人附庸品。

然而继续看下去,看到她自杀前与伏伦斯基的争吵与和好,以及去坐火车前复杂的心理过程,我突然原谅了她,理解了她。一个上流社会的交际花,过惯了奢侈富裕的社交生活,一个花一样美丽的年轻女人,被困在乡下远离社会,情人正常工作交际,在家时间少,难免会心生怀疑。以至于产生用死来使伏伦斯基后悔的报复心理。其实,直到死去前一秒她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书中说到的一点令我非常难以理解。安娜为什么不喜欢她和伏伦斯基生的女儿,也拒绝再生孩子。(也许她像嫂子陶丽一样生8个孩子也许就什么不满或自杀都不会发生了吧。)

也许她根本就不想走到这一步,如果不是因为怀孕她可能会继续维持与卡列宁的婚姻,拥有儿子谢辽查,而只是保持与伏伦斯基的情人关系。

只能说在人生这样的选择困境中,成年人做事要考虑后果。你要情人,你就意味着失去儿子,失去声誉,失去儿子对你的爱。要维护家庭,你必须放弃你的情人(卡列宁已经说了停止约见情人会继续原来的婚姻)。然而这个心气极高的美貌女人总是太痛苦和理想主义,所以最后以死来成就最好的结局。记住那句话“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常常在想,如果卡列宁后来同意离婚,她与伏伦斯基结婚,重新开始正常体面地社交生活,安娜是不是就能不死。但是可能也不会,她还是会怀疑,还是会分手。也许像她这样视爱情为生命的美貌的女人,做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交际花对她更适合。然而这就不是托翁笔下的安娜。就不是嗜爱如命的安娜了。

我想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也许婚姻对爱情更是束缚。记得《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说“婚姻是一种反人类的存在”

你只能期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你性格及 思想协调的另一半,如果你没遇到,也不是你的错。

以上讲的只是安娜这条线。在这部作品里还有另外一条线,就是列文及列文的爱情。

在这部作品里,列文对爱情、对死亡、对宗教、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更是托翁深刻思想的体现。这位擅长心理学、哲学、宗教的大文豪,真的很伟大。我想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再去阅读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触。这也许就是名著的魅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十九

俩月时间,昨天上午终于把《安娜·卡列尼娜》看完了,最后列文对信仰善的思想变化过程很精彩,虽然读的时候需要专心致志地理顺每一次思维变化的逻辑轨迹。精彩之处比如谈到到苍穹,我们眼睛看到的苍穹是圆的是有尽头的,但是今天我们却知道它是无穷无尽的。反推,难道我们看不到或是论证不到上帝就能证明神不存在呢?

列文觉得,人活着是为什么,如果不知道答案,那就极其痛苦,即使家庭幸福但是思想贫乏,这算是庸人自扰吗?每个人最终都要埋进土里,都要死,为什么还要干活?“为了跟随上帝,为了灵魂,为了善”,列文自己不断挣扎着信仰的问题,忽然顿悟了,但也只是一瞬间独处时的内心安宁,等到他回到世俗生活还是会跟仆人发脾气,还是会抱怨妻子,还是会对朋友出言草率不考虑别人感受,还是会对哥哥冷落,还是会不开心,但是得知自己向往善,心总是安宁的。

而安娜,就这样毁灭了,是飞蛾扑火、闯开牢笼还是追随欲望、自寻死路?陶丽委曲求全,她甚至有一瞬间羡慕过安娜的生活和选择,最后一边对丈夫绝望一边对孩子抱希望地活着,吉娣迷途知返,当她不幸被福伦斯基抛弃时,痛哭流涕甚至病倒,谁知道过了一年,不幸变成了幸运。她最后算是生活赢家。

个人很喜欢华伦加小姐在温泉治疗酒店的章节,华伦加像圣人,是高架于安娜、陶丽和吉娣三人之上的一个女性角色,头顶上有温和的光晕,她有不幸但是不怪罪任何人,态度像温泉一般温和,藏污纳垢都可以,可以容纳一切,可以让吉娣内心充满光芒。

列文一路的成熟,包括对福伦斯基的态度,包括对生死的态度以及最后对信仰的态度也是一条漂亮的线索。

我认为,即使安娜离婚成功最后和福伦斯基结婚了,她也仍旧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明显她非常在乎陶丽和吉娣是怎么看她的吧。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安娜最后的死亡跟列文所信仰的善有冲突吗?跟随上帝的意志,跟随灵魂,但是没有说要跟随自己的欲望,只能跟随自己的善,这是答案?不是跟从欲望尤其是贪欲,唯有从善,那安娜追求爱情是贪欲吗?还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性和冲破无爱婚姻牢笼的警觉性的萌发?托尔斯泰明显告诉大家安娜最后还是不得善终,是否意味着抛开丈夫儿子的纯粹的爱情和善是不沾边的?无论是福伦斯基还是安娜都是悲剧的收尾,甚至他们的女儿最后都给了卡列宁,因为只有跟卡列宁才有姓才有身份。可笑的是卡列宁最后决定要不要离婚是取决于一个神婆一样的兰道巫师的催眠判断,有多少人的命运掌握在一些可笑的愚昧的判断上。

是社会框架舆论造成的悲剧?还是女人自身的醋意以及自尊自大好强加剧的?还是人性的贪欲?或是宗教?或是男权社会的礼法?或是综合因素?无论安娜和福伦斯基当初有多甜蜜有多少次快速心跳,最后还是被琐碎的生活以及不稳定的身份还有醋意和冷淡一次次地吞噬,而女人的无故醋意和男人的冷淡无情貌似又是相互促进的。

不得不叹服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了,安娜要的就是爱情呀,是越来越炽热的爱,越来越霸道越来越独占的爱,并且只要爱,但是男人并非如此,男人更向往生活的自由,男人会因为女人过度的爱导致的醋意或是胡思乱想乱了阵脚,随后男人会冷淡会无为,女人会觉得没错他已经不爱我了,他已经爱上别人了,我要报复我要让他后悔,想到的是毁灭。

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之间的关系,安娜和陶丽之间甚至和吉娣之间,至少在安娜心目中,是敌对的,是被看成笑话的,女人的自尊是不允许这样的下场,宁可死也不要。

女人之间的关系,似真似假,复杂难辨,书中安娜和陶丽第一次会面,安娜劝陶丽给哥哥一次机会,委屈求安与丈夫和好后陶丽当时真的很爱安娜;随后陶丽听说安娜跟福伦斯基出国了,还是爱安娜的,觉得安娜是很可爱很善良的人,甚至在第二次见面前,陶丽坐马车去看望安娜时,陶丽甚至开始有点羡慕当时的安娜,马车上的陶丽一瞬间很厌恶自己的生活,厌恶生育孩子和带孩子的痛苦,到了安娜住的金碧辉煌的屋子,参观了富丽堂皇的房子和附近的医院之类的建筑物,觉得安娜的生活很光鲜。由于陶丽自己衣服的寒酸自己还曾很自卑,慢慢地陶丽想孩子了,开始有点不认可安娜的这种状态。而当时安娜已经是外强中干,一切奢华的外表都是假象,敌不过内心的痛苦。而痛苦,本来想跟陶丽说的,但是陶丽没想敞开心胸谈,只想回家看孩子,二人没有真正敞开心胸交流。第三次会面,安娜因为和福伦斯基争吵接近崩溃,觉得陶丽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想去找陶丽诉苦,但是看到了吉娣,看到幸福的吉娣,安娜当场刺激吉娣,说自己见过列文,并且自己很喜欢列文,觉得吉娣得不到福伦斯基所以要了列文,而列文也曾被安娜的魅力迷惑过,示意你吉娣爱的男人都拜倒在我脚下。所以诉苦变成了告别,最后安娜完胜似地离开了。安娜和陶丽的这三次会面,很值得细细体会。女人貌似永远离不开比较。

归结几个问题,列文最后说的从善以及世人不能接受安娜的“非善”是矛盾的吗?或者安娜本身是不值得善意对待的?但是谁又有资格评判安娜呢?也许只有上帝吧。

最后导致了列车轨道上的悲剧,福伦斯基最后策马赶到火车站,一蹶不振,变成了行尸走肉,塞尔维亚战争让他走上战场,觉得有一个理由让自己的生命去耗尽吧。

奥勃朗斯基最后欠债累累,在彼得堡学习了很多男人的洒脱生活方式,即使欠账,但是仍旧花天酒地,他是很多男人的面孔。列文才是少数的吧。卡列宁是冷酷的谨慎的自保的守旧的。

还有华伦加和列文的哥哥柯雪兹夫(具体名字忘了),俩人在树林里差点就要互相表达爱慕,但是男方一句跑题的回话,就已经让俩人知道双方不可能了,一些话那一秒不说出来,就永远不会说出来了。

我喜欢拉斯卡这条猎犬,喜欢列文家的女管家阿珈菲雅,喜欢吉娣的父亲老公爵。当然蛮喜欢列文。

最后插一个对比,列文和福伦斯基在面对别的男人对待自己女人的献媚态度上决然不同,列文是马上把这个男人赶走,而福伦斯基会享受别的男人对安娜的献媚。我觉得选择丈夫还是要选列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00字大学二十

《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史上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托翁的这部作品,我认为是至今甚至未来也是无人能超越杰作。

这部七八百页60万字的鸿篇巨作,将俄国19世纪中期整个社会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出场的人物多达150人。

可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国家不同,政治不同,但你都能在你身边找到这部作品里的人物的影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个有各的不同”。这是托翁这部作品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促使许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举世名言。

安娜与包法利夫人的对比是非常多文学爱好者最爱探讨的话题。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评价。

安娜,这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夫人,丈夫大自己20岁,是个政府高官,儿子已经八岁了,因为彼此追求不同,这个美丽,漂亮,善良,真诚,魅力四射的女人出轨了,爱上了一名帅气多金的军官伏伦斯基,强烈的爱情让他们走上怀孕、私奔的道路。但最终,对爱情的失望让她走上了卧轨的道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被译者序里面的评价带着走,觉得安娜是个为了爱情敢于对社会做斗争的伟大的女性,因为她美丽、善良、正直、真诚,遇见自己爱的人,不顾社会谴责,勇敢地做自己!说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个虚伪、只在乎自己的面子,毫无感情可言的冷酷的伪君子。然而,当我看到安娜生与伏伦斯基的私生女时,卡列宁那痛苦而宽容的样子,我突然对安娜生出了厌恶之情,当时她产褥热,这在当时是死亡率99%的病,在弥留之际,迷迷糊糊中,她把卡列宁的手放在伏伦斯基手上,希望他们握手言和,共同把女儿抚养长大,卡列宁内心的痛苦和原谅。但没想到,安娜活过来了,没死。接下来她跟伏伦斯基带着女儿私奔到了国外,在国外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又回到莫斯科。但是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她的女儿没有名分,安娜又不愿意放弃儿子而离婚。等他们回到乡下,过够那种孤独寂寞的日子,她同意离婚时,她的丈夫卡列宁反悔了。再后来,伏伦斯基恢复了社交生活,而安娜被社会排斥,感到孤单、怀疑,于是与伏伦斯基不断争吵、怀疑,最后走向死亡。

看到安娜与伏伦斯基在乡下生活时那种歇斯底里的不安和怀疑时,我觉得安娜是可怜的,也是无能的,这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她没有独立的人格,以爱情为生命,这样心态的结局肯定是悲惨的。一个女人,以男人为你的全世界,这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只能说那个时代的女性还没有独立,只是男人附庸品。

然而继续看下去,看到她自杀前与伏伦斯基的争吵与和好,以及去坐火车前复杂的心理过程,我突然原谅了她,理解了她。一个上流社会的交际花,过惯了奢侈富裕的社交生活,一个花一样美丽的年轻女人,被困在乡下远离社会,情人正常工作交际,在家时间少,难免会心生怀疑。以至于产生用死来使伏伦斯基后悔的报复心理。其实,直到死去前一秒她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书中说到的一点令我非常难以理解。安娜为什么不喜欢她和伏伦斯基生的女儿,也拒绝再生孩子。(也许她像嫂子陶丽一样生8个孩子也许就什么不满或自杀都不会发生了吧。)

也许她根本就不想走到这一步,如果不是因为怀孕她可能会继续维持与卡列宁的婚姻,拥有儿子谢辽查,而只是保持与伏伦斯基的情人关系。

只能说在人生这样的选择困境中,成年人做事要考虑后果。你要情人,你就意味着失去儿子,失去声誉,失去儿子对你的爱。要维护家庭,你必须放弃你的情人(卡列宁已经说了停止约见情人会继续原来的婚姻)。然而这个心气极高的美貌女人总是太痛苦和理想主义,所以最后以死来成就最好的结局。记住那句话“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常常在想,如果卡列宁后来同意离婚,她与伏伦斯基结婚,重新开始正常体面地社交生活,安娜是不是就能不死。但是可能也不会,她还是会怀疑,还是会分手。也许像她这样视爱情为生命的美貌的女人,做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交际花对她更适合。然而这就不是托翁笔下的安娜。就不是嗜爱如命的安娜了。

我想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爱情,也许婚姻对爱情更是束缚。记得《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说“婚姻是一种反人类的存在”

你只能期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你性格及 思想协调的另一半,如果你没遇到,也不是你的错。

以上讲的只是安娜这条线。在这部作品里还有另外一条线,就是列文及列文的爱情。

在这部作品里,列文对爱情、对死亡、对宗教、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更是托翁深刻思想的体现。这位擅长心理学、哲学、宗教的大文豪,真的很伟大。我想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再去阅读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触。这也许就是名著的魅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