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2:40:57 页码:11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大全11篇)
2023-11-12 22:40:57    小编: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纠正在工作或学习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准确性。这些总结范文虽然只是供参考,但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和亮点,为我们写总结提供了一些启示。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一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调查报告,欢迎参阅!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的重要内容,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提高渔农村民生水平、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出路。近年来,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我市把经济强镇作为战略节点和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此,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经济强镇、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舟委〔2008〕1号)和《关于加快金塘、六横两岛开发建设的决定》(舟委〔2008〕7号)等重要文件,大力培育经济强镇,努力推进我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经济强镇发展工作是我市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走创业创新之路,促以港兴市、全面跨越”决定,为加快把我市打造成海洋经济强市,全面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而推出的重大举措,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培育海岛型特色块状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经济强镇发展工作作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和提高渔农村建设水平,全面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节点,为我市统筹城乡工作,破除城乡分割,大力推进城乡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所谓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三大差别”和“城乡融合”的发展观。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美好的前景,是城市化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感受。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最高阶段形式,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长期以来,城市是工业的集中地,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农村只是发展农业,为城市提供服务,为工业提供原材料的地方。这就造成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的相对滞后,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变得不协调。这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这也是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十x大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预示着我国将会进入一个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时期。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二

龙潭街道位于市区东北部三环路外侧,幅员面积37.61ko,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3万人,辖20个社区。在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前,由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活困难,城乡面貌和发展环境十分落后,曾被称为成都的“西伯利亚”,是中心城区农业面积最大、农村人口最多、城市化水平最低、推进难度最大的地区。

龙潭街道党工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六句话”的工作要求,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努力实现整个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

初,街道党工委新班子到位后,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立足成都市城市向南、向东发展的战略部署,及时确定了区域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点是进一步完善了《成华区龙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龙潭地区生产力布局规划》、《龙潭地区控制性规划》、《成都市北郊风景林地控制性规划》、《龙潭地区道路交通建设规划》等城乡一体化专项规划,形成了“三区一中心”(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北郊风景区、龙潭现代农业片区和龙潭场镇中心)的空间布局,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全辖区37.61ko的土地资源进行了功能定位,划分为工业用地、仓储物流用地、商住用地、现代农业用地、旅游风景区用地等几个板块。在此基础上,结合龙潭实际,集中多方意见和智慧,提出了打造“成华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工业龙潭、物流龙潭、居家龙潭、休闲龙潭”的发展思路,并得到市、区两级的一致认可。

二、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区域发展承载力。

落后的道路、破旧的场镇,成为制约龙潭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去年,街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面推进路网建设和旧场镇改造。

1、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

龙潭地区底以前仅有13公里的破旧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龙潭地区道路面貌的真实写照。老百姓出行难、经济发展受阻,群众怨声载道。街道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全方位参与,于去年4月12日,全面启动双龙路、龙石路改扩建工程和30余公里的乡村路网建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相关社区,克服了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一般情况下半年才能完成的拆迁工作。目前,投资15623万元,长约9公里的双龙路、龙石路改扩建工程即将完工;投资8400多万元,长30余公里的新社区道路全部通车。辖区已经形成以成华大道、龙青路、老龙青路等主干道为主,环湖路、龙潭绕场路、龙木路等次干道和乡村路网为辅的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

2、高起点改造旧场镇。

龙潭旧场镇是典型的“五无”(无市政配套设施、无污雨水管道、无自来水、无天然气、无消防安全设施)场镇。落后的场镇设施,不仅给居民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而且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旧场镇进行改造,是龙潭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心愿,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在多方努力下,于去年5月25日启动了龙潭旧场镇改造工程,比计划提前一年时间。按照规划,经改造后的龙潭老场镇将是成华副中心的核心区,是一座集生态休闲、客家文化、商务旅游等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现代活力新城。目前,已经完成场镇拆迁任务的35%。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拆迁,底全面完成旧场镇改造任务。

三、培育支柱产业,强化产业支撑。

根据“工业龙潭、物流龙潭、居家龙潭、休闲龙潭”的发展思路,街道以项目为抓手,促进都市工业、商贸物流、房地产业、休闲旅游4大支柱产业发展。

1、以加快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

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位于龙潭街道鹤林、丛树、威灵社区,规划占地11000亩。为了把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打造成成都市都市工业的制高点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乐园,建立了区、管委会、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确保落户项目尽快建设、尽早投产。目前集中发展区一期工程2700亩建设已完成,引进光明乳业、焊研科技等规模企业47家,已有21家企业建设竣工,16家企业建成投产。208月,园区成为第二个四川省中小企业示范园。下一步,将抓紧实施占地3100亩的二期工程,欧盟工业园在11月中国dd欧盟企业产品发展洽谈会召开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市场主体办园区”的模式,实行多方联动,启动建设占地1200余亩的机械电子创业园。

2、以推进北湖核心景区深度开发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

月,在全面完成北郊风景区植绿的基础上,启动了北湖核心景区建设,建成水面面积近800亩、蓄水量达50万立方米的北湖,形成城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湖泊。鼓励农民采取土地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引进休闲观光旅游项目95个,其中大型项目16个,引进资金2.3亿元,成功打造集“旅游、娱乐、购物、住宿、美食、健身、会展、学术研讨”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都市生态旅游区。目前,北湖秀丽风光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成都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和新农村的典范,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肯定。通过北湖核心景区建设,昔日的废砖厂变成了美丽的生态公园,长期贫困的和成、秀水、石马3个社区人均纯收入达到7680元,部分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了万元,就地解决就业1700人。下一步,我们将抓住2ko高档居住区建设、高尔夫球场定点及游乐园规划搬迁的机遇,推进北湖深度开发。同时加快外环路外6ko的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努力提升龙潭地区休闲旅游业的规模和档次。

3、以构建现代物流中心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

依托龙潭寺火车站为核心的一站七线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整合辖区仓储资源,大力发展流量经济,打造区域商贸枢纽。目前已引进以坤泽物流、中石化、437处钢材交割中心等为代表的重点物流项目。下一步将精心策划、包装西部农产品批发展销中心等一批物流项目,争取每年有4-6个项目见成效,逐步构建现代物流中心。

4、以构筑成都“人居天堂”为理念加快发展房地产业。

在“成华副中心”的产业布局中,房地产用地达5ko,外加北湖核心景区周边2ko的高档住宅用地,房地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街道结合北湖的环境和人文优势,按照“杭州有西湖,成都有北湖”的定位,提出了构筑成都“人居天堂”的房地产开发理念。目前,万科、海昌等知名房地产商已积极筹划,准备入驻龙潭。

5、以招大引强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

依托旧场镇的改造和北湖核心景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目前已引进四川鑫拓、万佳实业、坤泽物流、中石化成都代表处、四三七处钢材交割结算中心等税收上千万元的总部企业。下一步争取每年引进3-5个总部企业,特别是吸引入驻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各大企业总部进驻龙潭。

四、加快集中居住,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我们一方面加快旧场镇改造和新居、新社区建设,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新农村•新市民”系列宣传活动促进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一是向场镇集中。按照规划,改造后的龙潭场镇可吸纳5万人居住,将成为成华区的副中心,直接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北郊风景区提供后勤和社会化服务。

二是向新居集中。根据规划,在龙潭布局了4个农民新居,安置农民2万余人。目前,建筑面积29万o的桂林新居主体工程即将竣工,年内将交付使用,可集中安置农民6000人,其他3个新居工程正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三是向新社区集中。街道引入市场机制,采用bt模式,于去年11月8日,启动建设成都市首个“198”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同乐新型生态社区。该社区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目前,占地69亩,建筑面积9.7万o,投资近1.5亿元的同乐新型生态社区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预计将于今年8月交付入住,集中安置农民2000人。占地180余亩,建筑面积26万o的二期工程将于10月份开建。

四是转变农民观念。我们与区团委、民政局等一道,整合社区、高校、老年大学的教育资源,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新农村•新市民”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目前该活动已派遣了200多名“文明助理员”到辖区20个社区,帮助农民转变生活、就业等观念,摒弃陋习,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创新就业机制,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居民将离开土地,面临重新就业。如何解决这些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偏低、技能欠缺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龙潭街道在认真分析现行就业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规划抓项目,围绕项目抓就业,围绕就业抓培训”的.就业思路,于去年7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组织dd成都图强劳务有限公司,有效解决了政府劳动保障所、社会培训机构、社会职介机构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不足。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操作,公司在劳动力培训转移方面的“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日益成熟,达到了“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愁、为农民服务、自身得发展”的“四赢”格局。目前,图强公司拥有2000多o的办公场所,成功开发岗位3000多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余名,已经成为失地农民的就业的“保险公司”,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目前省劳动保障厅已将此模式在全省推广。今年,我们将图强公司做成全市、全省的知名品牌,并通过这个平台,力争做到辖区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95%以上能得到实用培训,参加培训的90%以上能实现就业。

六、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龙潭。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我们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争创“平安街道”。加强巡逻队伍和治安亭建设,完善综合治理机制,抓好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年各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9.8%,一举摘掉成都市治安重点整治地区的帽子,今年将争创成都市平安街道。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有效整合信访、司法、调解资源,充实信访调解力量;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网络,变上访为下访,每月对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进行疏理、排查、化解,确保龙潭有个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实施环卫管理全覆盖。今年在全市率先实行“户集、社收、街运、区处理”的城乡一体化环卫管理模式,场镇、社区、企业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保洁率达100%,城乡环境得到较大改观。

构建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了以城乡一体化、社会全覆盖为特点,城乡低保为基础,助学、助医、建房三大救助工程为配套,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的生活撑起一张“安全网”。

七、狠抓党的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重点是抓好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转变思想作风,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改进工作作风,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导入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提高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严格工作纪律,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工作上。

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工委班子建设,坚持集体议事制度并开放党工委会议,把科学民主的理念贯穿于班子建设始终;通过定期集中学习、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提高班子成员抓科学发展、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本领和能力。建立干部激励机制,调整和提拔了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科级干部,激发了干部工作激情与积极性。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三个转型”(思维方式、致富方式、生活方式转型)活动,并按照社区职能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新模式。实施“双培双带”为载体,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鼓励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民致富。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去年秀水、丛树成为区级党建示范社区的基础上,今年在所有社区支部中开展创建市级、区级党建示范社区活动,促进硬件、软件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增强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具体部署,进一步提高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质量和水平,加快龙潭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龙潭街道党工委。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三

年初,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到铁岭调研时提出,将开原与清河两个城市统筹考虑,沿京哈大通道建设铁岭地区的第二个中心城市。按照省委领导的指示,2005年2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专题办公会议。按照专题办公会议的精神,由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我们和东北师大的有关人员,到开原、清河两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形成了《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区域范围。

拟定的开原---清河一体化发展区包括开原市区和清河区,区域总面积约为63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约为28.58万人。

(二)区域概况。

开原市区由新城街道、新开街道、老城街道三个办事处组成,市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约18.8万,开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32亿元,其中,市区(新城街道和新开街道)约占总产值的57%,基本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和造纸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老城街道是具有明清建筑特色的传统街区,2003年人口为2.7万人,建设用地区面积为2平方公里,是以旅游、农业、商业为主的城镇。

清河区辖红旗和向阳两个街道、张相镇、聂家和杨木林子二乡,区域总面积为465.0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为15.03平方公里,2003年总人口为9.78万人,其中,城区人口约3.7万,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4亿元,基本形成了以电力、钢铁、建材和旅游业为主,水产、农副产品加工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1、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不断加强,产业的转移与重组趋势明显,新的国际产业地域分工格局正在形成,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地。

2、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

2003年,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针,这一政策给东北区的城市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

3、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化工业阶段。

目前,我国产业发展正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围绕着汽车、建材、石化等重型产业的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二)发展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优越。

开---清整合区位于辽宁省北部,处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的结合部,哈大和京哈交通经济隆起带上。

(2)物产资源丰富。

开---清整合区内物产资源丰富,资源优势互补性较强。开原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历史古迹较多。清河区环境优美,山水资源丰富。开原与清河一体化建设后,将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开发、优化配置,增强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

(3)工业基础较雄厚。

开---清整合区内现已形成了以电力、机械、建材、轻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初步建成了东北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能源基地。现有的工业基础将成为推动开---清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为其承接辽宁中部经济区和吉林中部经济区的制造业转移奠定了产业基础。

2、不利条件。

(1)现行行政体制分割管理。

行政体制分割问题是影响开---清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长期的行政分割使两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等现象,导致在区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

改革开放以来,开原与清河两地的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开原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为32.6:40.7;26.7,清河的三次产业比例为14:55:31。产量结构失调的问题将成为制约开---清整合区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障碍。

(3)环境保护缺乏综合部署。

开---清整合区是以机械、建材等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地域,由于区内行政分割的影响,致使开原市和清河区都以各自的发展为主,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统一的综合整治,造成近几年的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4)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

开原市和清河区基础设施建设各成体系,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形成区域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5)城市建设局部有序整体无序。

开---清整合区内的开原市和清河区由于行政问题的影响,城市建设各自为政,形成"小而全"的特征。

(一)开---清整合区的发展定位。

开原---清河空间整合区发展定位是根据城市空间内部的经济资源共享、产业联动、优势互补等所彰显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比较优势所确定的,根据对整合区比较优势的认识,确定未来该区的发展定位为:

1、功能定位:

是东北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基地;东北区重要的生态与文化旅游基地;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能源电力基地;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是辽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

(1)东北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定位依据。

东北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是和开---清整合区乃至铁岭市的农业发展优势相适应的。整合区及其腹地土地生态环境好,为发展优质农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整合区周边半径百余公里范围内有辽吉两省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长春、吉林、四平、辽源等10余个大中城市,总人口3000万。这些大中城市均以重化工业为主,唯有铁岭在区域分工上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开发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加之整合区内一些农副产品的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凭借其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的中间地域便捷的交通网络,有望将该产业通过提升专业品质,强化现代化管理来做大做强,成为开---清整合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2)东北区重要的生态与文化旅游基地定位依据。

开---清整合区成为东北区重要的生态与文化旅游基地的态势已经凸现。山水相依的清河水库风景区和极具传统古镇风韵的开原老城的空间整合,加之底蕴深厚的东北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使整合区内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与特色优势在东北区独树一帜。

(3)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能源电力基地定位依据。

清河发电厂是铁岭市的两大发电厂之一,从未来发展看,铁岭地区自有电煤供应能力800万吨,可满足清河电厂的用煤需求,水资源丰富的清河也为电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从市场需求来看,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未来发展也急需电力支持,所有这些优势条件均为把清河建设成为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能源电力基地奠定了基础。

(4)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的定位依据。

装备制造业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经济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需要配套基地的支撑,如果开---清整合区能利用现有基础率先规划建设配套产业基地,极有可能在辽宁中部经济区中抢占发展先机。届时,整合区内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必将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

(5)辽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定位依据。

开---清整合区介于辽中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两个城市型经济圈的结合部,辐射区范围较广,依托优质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逐步壮大和开原市区内规划修建的18座专业市场和8处基层农贸市场的形成,整合区作为辽中城市群及更广域城市生产、生活物质供应和保障基地的地位必将得到迅速提升。物流中心的腹地范围现已初具规模,呈扇形展开,辐射吉林省的东丰、辽源、四平、沈阳市的康平、法库、抚顺市的清原、铁岭市的昌图、西丰等地。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备、类型齐全、初具规模,效益显著的市场网络。

2、空间定位:

是辽北地区副中心城市,是京哈、哈大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定位依据:开---清整合区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的交汇点上,如果能形成一个30~4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不仅能带动铁岭北部的发展,也可成为辽北地区的副中心城市,促进辽中城市群和吉中城市群的经济社会联系。京哈和哈大交通走廊是东北地区与关内外、国内外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该通道正成为东北经济社会集聚的新热点,整合区应力争成为这一地带中重要的节点城市。

3、形象定位。

是山水型生态城市,是东北文化名城。

(1)山水型生态城市定位依据。

开---清整合区的山水型自然景观是松辽平原少有的,区内的大清河、清河水库及周边山林是建设山水生态型城市的自然基础。随着大清河开发工程的启动建设、清河水库旅游区的有序开发、生态产业的发展和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该区将成为松辽平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型城市。

(2)东北文化名城定位依据。

东北文化是汉、蒙、满等文化长期融和发展的产物,而开---清整合区恰处于汉满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带,以汉满为主的传统东北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弘扬,随着近些年来东北文化在全国的崛起,区内涌现了一批具全国影响的名人、名戏,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形象氛围。

(二)开---清整合区发展规模预测。

1、开---清整合区人口规模预测。

(1)人口现状及发展特征。

开---清整合区由开原市区、清河区两部分构成,其中开原市区2003年总人口约为18.8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为12.67万人,城镇人口约为12.5万人;清河区2003年总人口为约为9.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为3.51万人,城镇人口约为3.4万人。

表1给出了开---清整合区近年人口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开---清整合区人口变化特征。

表1:开---清整合区近年人口变化情况     单位:万人。

可以看出,开---清整合区人口增长变化比较稳定,历年人口增幅变化不大。其中,开原市区人口增长变化相对较缓,清河区人口增长变化较快,主要原因是清河区的行政区划在98年时做过一次调整,将开原市的杨木乡和聂家乡划归清河区,导致清河区人口机械增长较快。

(2)开---清整合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开---清整合区现状人口变化特征,考虑开原、清河一体化后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是人口自然增长趋于平缓。

根据开---清整合区十余年人口发展特征,总体看来人口增长比较平稳。考虑到198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受计划生育控制而变得比较低、比较稳定,这样,开---清整合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将会变小,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依赖人口的机械增长。

二是人口机械增长将会加速。

开---清整合区未来将成为铁岭市的第二大中心城市,其作为铁岭市的次中心城市,会拉动周围市(县)产业向该地集聚,从而促进人口的大规模集聚。

三是城市化将迅速推进,人口结构将迅速变化。

人口结构变化加快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开---清一体化后,将实现资源开发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分工互补、城市用地协调布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从而促进整合区的功能优化,带来整合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地的大规模调整,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从而促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人口转变,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业人口转变。

(3)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规模预测。

开---清整合区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是在分析历年人口的基础上,结合现状人口结构特征,采用综合增长率法、逻辑斯蒂增长曲线法、容量规模法、趋势回归模型法、经济相关法等五种人口预测方法,分别对开原市、清河区人口预测,加以汇总,并运用开原、清河的人口数据综合预测加以校正,初步确定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规模见表2。

表2  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预测统计表   单位:万人。

2、开---清整合区用地规模预测。

(1)开原市区、清河区用地现状与趋势。

2003年底,开原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20平方米;清河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为147平方米。

开原市区面临着南面低山丘陵和开清铁路专线,西部京哈高速公路,东部行政边界,北部开丰铁路、大清河等自然和其他因素干扰,难于向周边发展,开原市的城市用地以向北跨越清河发展为主,同时做好向东连接,与清河区整合发展。

清河区发展用地试图向西发展,在三台子收费站处建物流中心,清开公路东段南北两侧分别作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清河电厂附近建重工业区,昌盛路未来实现与开原新华路对接,并加快沿路用地开发。

(2)开---清整合区用地发展趋势。

开---清河一体化后要实行统一的用地部署,按开原、清河各自现状用地发展方向、用地局限,并综合开---清整合用地考虑,未来整合区用地发展主方向为昌盛路以北、清河以南,开原、清河现状建成区所围成的区域。另外,在开原以东与清河接壤处、清开公路以南可作为商贸居住用地;清河电厂以东可划出部分土地作为工业用地。

(3)开---清整合区用地规模预测。

对于城市建设用地,我们在遵照国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定的前提下,结合开---清整合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用地结构和用地发展趋势,确定开---清整合区规划近期人均用地指标为120平方米/人,远期人均用地指标为110平方米/人,开---清整合区近期城镇人口为28万人,远期城镇人口为40万人,得出开原-清河空间整合区用地规模近期为34平方公里,远期为44平方公里。

(三)开---清整合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组织。

1、开---清整合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开---清整合区是由开原老城、开原市区和清河区组成的三角形区域。开原老城是开原市的一个街道,清河区与开原市区相毗邻并隶属于铁岭市。从地缘看,清河与开原属同一经济区划范围,两者的经济腹地具有同一性。因此,在开---清一体化过程中,城市的功能在综合三者区位条件和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区域范围内重新进行战略上的调整,使整个区域在未来实现运行状态的最优化。

开---清整合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按照"一城两翼三中心"的扇形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其中:

两翼:以开清线和开老线为两翼面向大清河开敞的扇形城市结构。

三中心:以开原为中心、清河为副中心、老城为片区中心。

2、城市功能组织分区。

根据"一城两翼三中心"的总体思路,调整开原市区和清河区的功能,构建开---清整合区的主中心和副中心,同时,继续完善开原老城的旅游服务中心功能,构成城市主、副中心之外的一个独立片区中心。

(1)开原市区。

基于开原市区现状的功能及其分布特征,开原市区在整合区的功能定位为工业、物流、行政和居住的综合功能区。

(2)开原老城。

充分挖掘古城的历史文化,在保护古城风貌的同时,开发古城旅游。使古城在未来的整合区中,成为以古城风貌旅游为主导功能的旅游服务中心。

3、清河区。

以清河水库风光为特征的清河旅游是清河区在未来整合中发展的主导功能之一。同时,基于清河区现状基础,在清河区建立以清河电厂及其链条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和轻工业基地。

4、三角形待建区。

在开原市、开原老城和清河三者组合而成的三角形待建空间,主要依托大清河发展商贸居住区。

3、各功能区的空间组织。

(1)开原市区。

依托开原现有的铁东、铁西工业区并向北延伸,作为整合区的工业用地;依托京哈高速公路开原出口,在现有物流集散地的基础上,建设物流中心;对开原城区的居住、行政和商贸用地进行改造建设整合区的行政和居住的综合功能区,形成开---清整合区的主中心。

(2)开原老城。

调整开原老城的城市用地性质,在工业外迁的同时严格保护古城风貌,形成以古城风貌旅游为主导功能的旅游服务中心。

(3)清河区。

在清河区开清路南部建立以清河电厂为主体的重工业基地,在开清路北侧建立一个封闭性的一类轻工业区;依托以清河水库为主体的清河旅游度假区, 调整清河区现状的城市用地性质,建立清河旅游服务中心,形成开---清整合区的副中心。

(4)三角形待建区。

开---清整合区的新型商贸居住区在开原市、开原老城和清河区三者组合而成的三角形待建空间中建设。形成一个面向大清河开敞的、亲水型商贸居住空间。

4、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从开---清整合的城市结构入手,综合处理开原市区、清河区和开原老城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解决自然水体与城市、铁路交通与用地布局、城市对内对外交通以及古城保护、旅游业发展与城市的关系,确立整合区"三环、三带、两楔、一心"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空间格局。

"三环"即在开原市区、清河区和开原老城区的三个组团外围构建三个环形绿带,形成空间环境的有效分隔和对历史的记忆。

"三带"即由开原市区与清河区之间的交通带、开原市与开原老城的交通带、清河与开原老城之间的交通带构成的三条带状联系廊道,使三个组团有效的融为一体。

"两楔"即在开原区与清河区之间,开原市区与开原老城之间建立两处楔形绿地,共同构建城市生态环境绿肺,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一心"即在整合区的三角形待建区中心建立一个绿心,面向大清河开敞,成为整合区的生态绿肺和生态环境良性运行的起搏器。

通过"三环、三带、两楔、一心"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空间格局的建设,使开原-清河整合区城市建设及其生态环境建设达到最佳的模式。

四、建议。

体制整合与城市管理体系的理顺将从根本上决定开---清一体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决定开---清整合区的未来发展。由此,开---清一体化的建设必须体制整合先行,以管理体系重构作为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多年以来政府主体利益与区域整合发展的矛盾。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我县以统筹城乡发展、方便群众出行为出发点,大力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解决了农村居民出行难、出行贵的问题,开拓了客运物流新渠道,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但是,随着线路增多、流量加大,一些在资源分配、管理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此,我调研组对我县城乡公交发展现状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深入各乡镇调研、走访行业部门和乘车体验等多种形式,挖掘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对策,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建设港湾式停靠站xx个、直线式停靠站xx个、简易站牌停靠站xx个;

建设公交首末站x个、充电桩xx个、候车亭x个、调度室x个。现已按照要求申报了政府专项债劵资金,待申报批复下达后,立即开展初步设计等招投标工作。

(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情况。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线路xx条,购买新能源公交客运车辆xx台,全部上线运营。各线路平均每天x个班次。同时,建设充电桩xx个,客运公司内完成xx个充电桩及附属配套建设,乡镇(场)完成xx个,能够满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二、主要做法。

(一)高位谋划推动。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构建城乡客运体系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

(二)充分调研论证。借助“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资源优势,坚持创新、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建立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通村道路逐一排查梳理,将路面坑洼、破损、狭窄等问题汇成台账,综合人员流向、村屯撤并等因素,新建通村道路,修复破损路面,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形成内通外联的城乡路网,为实施客运改革奠定了基础。

按照线路布局改造升级县内公交站点,增设停靠点;

新建标准适宜、经济实用的农村客运停靠站,分布在村屯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

(四)明确责任落实。明确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将车辆清洁、维护保养、服务乘客等事项纳入司机考核机制,车上均装有动态监控设备和高清摄像头,对各线路公交进行实时监控,司机表现好的予以奖励,反之予以罚款,确保城乡公交健康发展。

三、取得成效。

城乡客运全面开通后,全县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得到有力支撑,为人民群众出行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方便了农民群众出行。城乡客运的快速发展和农村路网的显著改善,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农民进城不用再起早贪晚,站在村头等,守在门外盼,随时都有车。

(二)规范了城乡客运市场。客运经营服务行为得到规范,让客运“抢线”、违法经营彻底成为了历史。公交价格下调后,黑车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车主维权、打击黑车等一系列行业危机全面化解,主管部门执法效率得到提升,农村居民出行更加安全。

(三)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城乡公交的开通直接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充分改善了农村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了交通服务旅游的保障能力,传统村落、休闲农园、“农家乐”等乡村特色旅游区域客流量全面上涨,“运游一体”服务得到拓展。

四、存在问题。

(一)资源闲置造成浪费。一是车辆供应与百姓需求不适应。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疫情影响和部分村屯空心化严重,造成一些线路乘车人少的问题突显,一些从县内通往乡镇的班车上,全程只有三四名乘客乘车,车辆、司机等资源造成极大浪费。二是客运站乘车人数少与站点繁忙成对比。车站内设施齐全、发车量大,但是以其为始发站的班车基本都是人少出发,造成公共资源闲置浪费。相反,大多数停靠站点有站无牌,没有任何候车设施,却每天场面火热,人流络绎不绝。三是私家车增多影响公交客运量。虽然公交车的运营环境进一步改善,但城市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多,特别是私家车的高速增长影响了公交汽车的客运量,各类自驾小轿车、出租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仍是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影响了城乡客运的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是道路通行条件较差。部分通镇、通村道路路面损坏严重,通行条件差,而每天往返县内、乡镇的乘客人数相对较多,但个别道路水泥路面断裂、崎岖不平,行驶过程颠簸不止,既影响了百姓的乘车舒适度,更存在安全隐患,乘客安全受到威胁。二是部分区域无停靠点。部分城乡公交停靠的方式是挥手就停、呼喊就站,安全无法保障,耽误乘客时间。而下车的乘客由于公交车阻挡视野,极易被路过的车辆刮伤,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三是候车基础设施简陋。大多公交停靠点的基础设施都仅限一张站牌,百姓等车时没有地方遮风挡雨,等候时间长的就席地而坐,弄得满身尘土。特别是县内很多车站停靠点,人员密集,时常坐在路肩上,抽烟、聊天,破坏城市文明形象。

(三)运营管理不够规范。一是货运收费标准不一。农村公交在带货、送货时,存在收费标准不一、大型包裹不检查的问题。有的公交车送货、带货较多,收取运费金额不等,有的运大型包裹,没有进行检查,直接装车。二是购票方式有待完善。目前我县还没有推出公交刷卡服务,仅限于现金支付和微信扫码,一些乘客趁乱“假扫码”,企图用支付界面截图蒙混过关,司机需要挨个确认,造成前门拥堵,上车很不方面。三是发车班次、时间宣传不及时。城乡公交的班次和发车时间需要根据疫情形势和季节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宣传措施跟不上,信息推送不准确的问题时有发生,有很多百姓不了解公交线路,不知晓等车地点,想坐车全靠打听,还容易上错车。四是管理与服务需改进。部分公交车存在车况不佳、车内杂乱、卫生差等问题,有些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强行超车、乱鸣喇叭,降低了公交在城乡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乘客进一步减少。

五、对策建议。

(一)开辟资源利用路径。针对资源浪费的问题,建议合理调整线路,对即将撤并复垦的村屯不再安排车次。整合公交资源可用于进一步拓展市场,开辟通往市内、xx、xx等周边县市区的新线路,提高客运东站使用率,推动公交事业良性发展。

(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线路合理的基础上,根据需求梯次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加速推进破损路面维修,保证公交通行安全。设置公交停靠站点,在通车频次高、交通较为拥挤的路段设置简易停靠站,在不易设置站点的路段,规定上下车地点,并严格执行,规避事故风险,保证乘客安全。在人流密集站点安装候车设施,规范百姓有序上车、文明乘车。

(三)完善运营管理体系。明确司机职责,对携带大型包裹的乘客,要逐一进行安全检查。统一送货、带货收费标准,根据货物大小、重量、运送距离等因素,制定货物票价,在公交站、停靠站牌上公布。推出办卡服务,适当拉开现金支付、扫码支付与办卡之间的差距,让百姓切身体会到办卡带来的实惠。强化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上的信息推送,经常更新准确的乘车时刻表,为百姓便捷出行提供保障。

(四)提升客运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客运一体化管理考核办法和客运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实施城乡公交客运的动态监管,不断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五

本文目录。

根据我区当前的实际,要加快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应着手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

返回目录。

一、基本情况。

我镇总面积x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x户,x万人,耕地面积x万亩,人均年收入万余元。近几年,我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总揽全局,致力于抓机遇、强基础、增实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事业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被评为“xx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快乡镇”,城乡一体化具备初步条件。

二、主要工作。

1.全面启动镇村规划。

今年以来,为搞好集镇规划工作,我镇聘请中机国际、深圳艺寿公司对集镇扩容提质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聘请传媒公司、xx大学设计院对集镇开发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和全程策划包装推介,同时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即将启动镇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2.快速推进“三点一线”。

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纳入“三点一线”综合整治范畴,资金x万元。一是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拆除集镇违章雨棚x处,违章广告牌、立式灯箱x处,取缔店外经营xx户,完成了集镇样板房改造,“三点一线”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前期手续,立面改造工程正在进行网挂招标。二是投资近百万元,启动集镇门店招牌改造工程,将集镇深远路、广福路两条主要街道临街x余缝门面的门店招牌进行高标准改造,目前已完成一期缝的改造工程,力争xx月份全部竣工验收。三是完成集镇污水处理系统支管网入户工程,现集镇污水处理厂已全部投入使用。四是投资近xx万元,在集镇增设x余个机动车停车泊位,科学划定人行横道。五是投资近x万元,新建集镇农贸市场,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内部装饰工程正在进行。接下来,我们重点是完善集镇各项配套设施,加速推进立面改造、道路的“白改黑”、集镇绿化、亮化等工程。

3.高效开发集镇用地。

今年,我镇在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多方争取领导支持,批准集镇统征开发地xx亩。为搞好集镇开发,我镇积极向联点领导及职能科局负责人汇报,为集镇开发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报名购地的商户十分踊跃,前景十分可观。另外,我镇将农村商贸综合体项目一并纳入集镇统征开发建设,力争创造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继续夯实农业基础。

一是坚持发展葡萄特色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葡萄之乡”。我镇的葡萄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进一步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镇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重要载体。我镇将以曙光山城、七鑫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代表,大力发展集旅游休闲、体验式采摘、葡萄酒文化展示和葡萄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二是大力发展集农业科研、推广应用、生态种养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项目,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继续发展壮大兴嘉天华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济类水产养殖和“咖啡豆+油菜”的种植模式,积极扶植深远蛋鸡养殖合作社。三是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继续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落实,形成以梅数、洪河等村的高产粮食基地,推进粮食生产“良种、良法、良制”,实现大面积、大范围平衡高产目标。继续推进湖南农大农富种业公司的优湘型杂交水稻的繁育和推广,确保粮食生产的提质增效。

5.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我镇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文化集市。一是以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为平台,天华八景为载体,整合历史印记和“十个一”模式展示基地,形成以天华村为中心的红色旅游纪念地。二是各村和社区均成立了文艺队,定期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群众文化氛围,丰富了人民群众生活。三是结合恒晖天华高端花卉苗木盆栽基地、葡萄园产业基地等开发项目,发展状大观光旅游农业。

6.切实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启动农民集中居住工程,鼓励农民建房向规划的居民点集中。切实加强乡村的精细化治理,以农民集中居住点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建设文化广场,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全覆盖,进一步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规范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气,保护生态环境。

三、困难和请求。

1.请求参照长县政办发【】号文件,明确我镇与第一批城乡一体化试点乡镇享受同等的优先发展政策。

2.我镇集镇开发项目用地报卷已与其它四个乡镇一起报至省厅,目前已将近两个月时间仍没有批下来,因此集镇开发项目只能进行前期工作,实质性开展要待土地批下来后才能进行。恳请县里统一协调,促进项目推进。

3.请求依据发展要求,参照其他乡镇作法,适当增加我镇建设用地指标。

4.我镇小城镇建设涉及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量大,所需资金巨大,而我镇属北部农业乡镇,自有财源严重不足,资金压力较大,恳请安排专项扶持资金。

5.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多,急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请求补充解决。

6、建议根据我镇区位特色,把镇作为县里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绿色健康休闲服务基地重点打造,相关企业和项目优先引进和落户。

返回目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xx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有效途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xx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局面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织,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依据和基本要求。

(一)科学依据。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实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

一是理论依据。在党的xx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深入考察各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史后对工业化发展普遍规律做出的科学总结,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后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二是现实背景。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预下,城乡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别制度化。

三是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国总体上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从工业生产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生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进出口贸易看,我国已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从国家财政收入看,我国财政收入已超过5万亿元,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为工业服务的流通业。这表明,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低于15%、城市化率超过40%、农村劳动力就业占总就业比例低于30%时,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我国xx年人均gdp为2456美元、农业产值比例为11.7%、城市化率为44.9%、农业就业比例为44%,除了统计上的农村就业指标有所差距外,其他指标都符合上述标准。因此,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正日渐具备,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阶段。

(二)基本要求。城乡一体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在现阶段,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过去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制约,重视城市发展规划、忽视乡村发展规划,而且城市发展规划与乡村发展规划相互脱节。因此,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合理安排区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而且可以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要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融合的原则,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是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着力点。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切实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着重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不足的状况,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这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城乡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城乡就业。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城乡融合趋势加快、人口流动加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增加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要大力推荐社会管理创新,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逐步形成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三、当前迎江区城乡发展主要差距。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出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准确定位、明确任务,围绕“城乡统筹”认准方向、增强动力,以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依然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xx年全区农民纯收入比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7236元,两者比为1:3.7,收入差距比xx年扩大了0.4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业化水平低,农民外出务工受到文化和技能的局限,致使农民增收空间非常有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50%的行政村没有集中供水设施。

三是城乡劳动就业差距。从我区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而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无法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的利用率大概在50%左右。目前,在我区老城区,就业平台、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等比较完善,而农村劳动就业体系不健全。城市失业人员在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享受的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失业人员享受不到。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全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在教育方面,城区9所学校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基本办学条件要明显优于乡镇中、小学的学校。由于多方面原因,城乡教师基本素质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农村依然存在忽视子女教育问题。我区新洲乡留守儿童达40%,这已成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公共卫生和防疫保健体系不健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已达到15所,而标准化村卫生仅有6家。在农村文化方面,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缺场地、缺人才,绝大多乡镇文化站功能不全。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尚未全面实施。城镇人员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农村劳动者只能参加新农合;城镇户口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而农村户口的灵活就业人员除被征地农民外不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些都制约了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统筹规划、融合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初步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切实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一要加快城乡公路网络建设。科学合理地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和调整,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通往示范乡镇、示范村和未通水泥(油)路的村的公路建设,以及通往经济路、出口路、旅游路的公路建设。通过政府投入、集资入股、公路经营权拍卖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事业,力争到末乡镇开通公交车,80%以上行政村和学校有公交车停靠点。二要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搞好统一布局规划,加快城镇供排水、供气、公交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鼓励城市公用设施向有条件的农村延伸。加大农村通讯设施的投入,降低通讯费用,保障城乡信息畅通。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力争3年内完成对乡村的规划编制,实现5年内整体推进的目标。加大以改水、改圈、改厨、改厕以及垃圾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状况。

(二)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一要均衡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强新老城区教育资源布点工作,争取3年内初见规模、5年内能见成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区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以区级职业中学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向村组延伸辐射的区、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二要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确保每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政府兴办的标准化卫生院,建立以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成规范化的村卫生所(室)并实现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合理布局村卫生站,加强卫生站的房屋和基本诊疗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三要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扩大城区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加快完成区级文化馆、图书馆的达标改造,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大众体育活动。

(三)着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管理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到末,力争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其中土地被征占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比例达到80%以上。要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享受下岗职工的同等就业待遇,鼓励他们自主择业、另谋生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让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加快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将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城中村和城郊转户农民逐步纳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女职工生育保险体系。认真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到末,初步建立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保”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三个集中。一是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工业化。着力改变过去城乡建设上存在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粗放型发展格局,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通过规划调控、政策引导,建立投资促进机制,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二是梯度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推进城镇化。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实行农村与城市社区完全接轨,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参照城镇社区的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三是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速农业现代化。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稳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实施规模化、集约经营。

返回目录。

内容提要:

本文是在对xx乡xx村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我们常用的“swot”分析法,对xx村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的、逻辑的分析与梳理,最后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在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大背景下,xx村作为xx乡最大的一个村,是乡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如何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赢得先机,是xx村“两委”班子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xx村基本情况。

1、人口状况。

xx村共有10个社,642户,2517口人。

2、产业状况。

(1)种植业:主要以大麦、小麦为主;

(2)养殖业:主要以牛、羊为主;

(3)劳务产业:主要在建筑、运输、服务等行业,务工地主要在金川、河西堡、;

(4)其他产业:有一家砖厂,一家沙料厂,一家面粉厂。

3、社会状况。

(1)社会基本状况:约有80%的人口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多为老人、儿童;

(3)党组织状况:设有:1个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59名党员,其中:男56名,女3名。

4、资源状况。

(1)耕地资源。

共有耕地面积为6635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耕地质量较好。

(2)劳动力资源。

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这些农业富余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二、xx村“swot”分析。

在了解了xx村基本状况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将这些基本状况系统化、逻辑化,为我们思考xx村的发展提供系统的依据。

1、s(优势)。

(1)交通便利。距离县城约30分钟的车程,且在各社都通有乡村公路。各社村民居住地、耕地都比较集中。

(2)耕地质量较好。土层较厚,较肥沃,且耕地都比较平坦,易于机械化耕作。

(3)劳动力资源丰富。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这些农业富余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2、w(劣势)。

(1)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

(2)种植、养殖品种单一,且收益不高。种植以大麦、小麦为主,养殖以牛、羊为主。平均一户在种植、养殖上一年的收益不足5000元。

3、o(机会)。

(3)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前几年,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要求,把握好这个机遇对农村来说是一次彻底的飞跃。

4、t(威胁)。

(1)逐步脱离农业的劳动力增多。在农业的收益远远低于务工收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不再愿意从事农业,这将造成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和一些耕地的荒废。

(2)进城务工劳动力缺乏相应的保障。很多的进城务工劳动力存在“钓鱼”的现象,没有固定的收入;还存在要不到工钱的问题;吃住难的问题;心理过渡期的矛盾问题;找不到组织的问题等等。

(3)留守老人、儿童的生活。很多的留守老人都过了70岁,吃住都很难,还要照顾儿童的生活,有的甚至还要负责家里田地的耕作,牲畜的放牧等农活。

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有可能成为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稳定才能发展,和谐才能更好的发展。如何确保农村的和谐稳定是我们要考虑的最首要的问题。

三、xx村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1、如何利用好xx村农业富余劳动力?

(2)将进城务工当作一个产业发展,尝试设立劳务经济开发中心;

(3)鼓励和支持有一定资金、技术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回村创业,带动xx村的发展。

2、如何利用好xx村的耕地?

(1)发展经济作物,与一些大型的农业产业企业合作;

(2)耕地集约化管理,形成一定的农业规模经济;

(3)鼓励和支持耕地出租,为耕地规模化经营铺路。

3、如何在xx村发展新的产业?

(1)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加工企业;

(2)发展农业服务产业,如农产品销售公司,农资公司等等;

(3)发展其他产业。

4、如何构建和谐的xx村文化?

(2)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党组织和进城务工小组,建议以务工地为单位建立组织体系;

(3)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渠道,主要应以手机通讯为主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网络。

四、另外一些思考。

3、要把农村的党组织工作做到城市里面去,因为我们党组织的成员已经在城市里面了,我们的战斗堡垒也应该向城市转移,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好我们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要切实考虑“三农”的真实需求,真正的对症下药,这样就能够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5、应该让更多的乡镇干部、村干部与核心骨干农户建立一对一的服务体系,这样能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能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二能很好的融洽干群关系;三能真正的培养干部成长。

6、在机遇对等,政策支持相同的情况下,谁的班子强,思路清晰,谁就能把握住先机,超前发展。

相信xx村在各级领导的关注关心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抓住机遇、赢得先机,发展的又好又快。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六

小城镇规划滞后。我县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是由开始的,到20xx年已完成了5个乡镇的修编,虽然有了规划,都没有详规。规划超期的有17个乡镇。按照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目标要求,我们的规划明显滞后,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道路欠帐太多。除大虎山镇较好以外,其它三个老镇主路是黑色路面,其它通向居民住宅街巷路都是沙石路、土路。以新立屯镇为例,只有一条通往镇上的路,暨胡新线是柏油路,其它所有的大街小巷的路都已破损不堪,雨天处处积水,晴天道道车辙,严重影响了行人和车辆通行。

排水存在死角。四个老镇基本上都是靠土沟自然排水。仅有少量的明渠排水,也都坍塌淤堵,到雨季经常出现溢水现象。八道壕镇,雨量超过40毫米,主路两边积水超过50毫米,雨水进屋。大虎山有的开发楼,靠沉井排水,由于楼基高,雨季雨量超过30毫米,附近居民住宅屋里就进水。

供水、供热问题凸显。自来水管网急需改造。新立屯镇自来水管网使用30年已经严重老化,有7000多延长米的老化管网急需更新改造,镇区周边村屯自来水网底铺设工程也迫在眉睫。八道壕镇供水系统形成于1980年,管网也早已老化,造成供水不足,只能早、中、晚3个时间段保证3个小时的供水。供热虽然有了大小不同的供热站,但覆盖面不全,新立屯镇仍有很大一部分楼房还在沿用以前陈旧的取暖模式。室内达不到温度,住户与供热矛盾突出。大虎山镇有供热面积87万平方米,取暖期室内平均温度只有10度左右,曾一度造成用户上访。

美化、绿化、亮化远远不够。先进小城镇的绿化率达到了50%以上,而我们小城镇的绿化率还不到16%。路两旁栽的树特别少,有的镇上千米的一条街看不到一棵树。安装的路灯只限于主要节日亮几天,有的还没有独立的灯柱,安装在高压电线杆上。路两边的大部分空间被个体商户摆摊占去。中心镇没有一处公益活动广场,。

卫生环境差。主要街道大部分没有垃圾箱,垃圾到处可见。县级财政拨款少,每年8万元(新立屯环卫所职工18人,八道壕23人,大虎山53人)清运垃圾还是原始的拖拉机、铁锹。没有固定的垃圾掩埋场,临时就地填坑,大风一吹,遍地都是塑料等垃圾。市场建设水平低。全县有39个市场,其中全封闭式1个,(黑山城内综合市场),半封闭式5个(大虎山、新立屯、八道壕、无梁殿、励家),其余的都是露天市场,任意摆摊,秩序混乱。有关部门对市场管理力度不够,存在无序竞争,降低收费标准等现象。

房地产开发缓慢。据统计,20xx年至20xx年黑山共开发建设楼房270栋,面积427.51万平方米。20xx年到20xx三年间,共开发面积为282.13万平方米,其中黑山镇267.021万平方米,大虎山镇13.550万平方米,八道壕镇10855平方米,新立屯镇4735平方米。今年除大虎山镇开发了5万平方米外,新立屯、八道壕均没有开发。

小城镇特色不明显。特色农业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科技支撑力不强。工业项目少,名牌产品不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二三产业发展不快,专业产业化优势不明显。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缓慢,景观风格等特点没有显现。

二、主要原因。

一是对小城镇建设缺乏高度认识,重视不够,抓的不力。

二是受财力所限,县级、镇级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很少,争取上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不到位。

三是缺乏改革意识,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渠道还没有建立起来。四是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有关税费政策没有放开。

三、几点建议。

1、科学调整小城镇规划布局。

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镇建设新格局。要依照“经济与生态并重,自然与人文交汇,商贸与休闲娱乐一体”的规划原则,将功能区划,使小城镇发展优势得以体现。

加强规划建设领导,把小城镇建设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换人不换目标,按照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资金。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筹资功能,推进小城镇土地资源经营和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可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吸引、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个人以及外商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允许单位和个人投资经营供、排水、道路、桥涵等基础设施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逐步走上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轨道。

创新信贷方式。研究建立地方政府、采用和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信用担保机构。借贷城市建设开发模式,拿基础设施建设作抵押,向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发挥国家商业化投资,对小城镇建设发挥的拉动作用,使企业性投资主体、商业性投资方式更有基础。

争取上级资金,认真解读国家有关政策,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向小城镇建设投放资金的机遇,制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详规,做好可研报告,建好项目储备库,争取省、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支持,申请亚行贷款,争取财政贴息贷款,取得对教育、文化、公益事业的投资,加快小城镇水、电、路、气、邮电等建设。

更新改造供热、供水管线,政府应出台《黑山县供热管理办法》,加大监管力度。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同城镇居民供水工程结合起来,一同设计改造,解决群众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脏、乱、差,加大对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力度,修改完善《黑山县物业管理办法》,垃圾要有处理场,路两边要增设垃圾箱,环境卫生要实行门前三包。健全环卫队伍,县级财政要增加对环卫的投资力度,尽快改变卫生环境。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建设,提高小城镇绿化率,中心镇要建设一个标准的群众性公益活动广场。在治理环境的同时,坚决制止乱批乱建。

应从全县角度统筹考虑,将我县已形成的杂粮、建材、水果、蔬菜、小食品、鲜蛋、生猪、牲畜交易八大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共同建设区域市场。利用招商引资来建设市场,完善功能,促进农民和投资商到小城镇从事农副产品经营和商品交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城市中许多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开发商到县级的中心镇来搞建设,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招商引资,搞好小城镇房地产开发,推动居民棚户区改造。

3、发挥优势,建设特色小城镇。

充分发挥各乡镇的产业优势,抓住并放大其特色,通过产业集聚实现产业集群。建设农业特色型小城镇;工业资源主导型小城镇;商贸物流中心型小城镇;人文、生态、旅游型小城镇。

确立发展重点,在形成棚菜、养殖、花生三大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包装项目,打造花生、肉牛、禽蛋、棚桃、西瓜、两梨、杂粮等品牌。组建农产品商贸有限服务公司,在农业部互联网上宣传、推荐、销售黑山农业特色产品,提高附加值。搞好品种改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精深加工能力,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建设农业特色型小城镇。

把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黑山镇有规模企业20家,镇安满族乡16家,八道壕有大小企业46家,规模企业16家,工业基础好,又由矿产资源,应建立工业资源主导型小城镇。

大虎山镇市场历史悠久,比较繁荣。新立屯镇地处辽西走廊东口,位于黑山、阜新、彰武、新民四市县结合部,铁路交通发达,过去有北部明珠之称。自清乾隆年间建镇立集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商贸业著称,应加快建立发展商贸物流中心型小城镇。鉴于新立屯背靠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回族、满族多的特点,还可建立蒙、满、回、维一条街,把服装、玛瑙、饮食等行业做大做强。

充分挖掘县内自然、人文等各类旅游资源,合理规划、统筹开发。南湖公园,是省内面积最大的县级公园,也是人们休闲的好场所,应加强维修和保护。发展以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旅游。恢复姜屯莲花湖,到太极宗师张三丰的故居,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到龙湾水库、蛇盘山,观赏风力发电,恢复绕阳河湿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旅游。

推广以秸杆气化、沼气、太阳能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综合开发建设,建连户大型沼气池和秸杆气化集中供热,推广生态养猪,环保养猪,治理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化利用,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良好地创业环境。

4、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按属地和职业划分户口类别,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的自由迁移和。

登记的有效政策。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场所,有比较稳定职业,有生活来源,就允许落户,落户城镇后,可根据本人的意愿,保留其原有的土地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并且要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的同等权利。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小城镇建设中的工业园区,市场、房地产开发、建农民新居等,都需要土地。要开发整合现有闲置的工厂、学校、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废墟地等土地资源,集中连片,耕地可以货币化,土地可以入股,合作经营。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进入工业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划拨土地一级市场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实现流转和经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使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以流转方式同国有土地一样,可以按同等条件进行出租、出让、转让,转租和低押。

实行农民宅基地置换。以县为单位,统一掌握使用部分农民住宅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原有的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迁入小城镇后,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行占补平衡。新民市在建设新农村中就采用了这个办法,加大村屯改造力度,整合土地资源,预留发展空间,使有的村集体搬迁,全市村屯改造可腾出30万亩土地,用于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农民新居等建设。

调整税费政策。房地产开发中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所有税费,都应留给开发的乡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面貌。免除农民入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费、落户费等费用,入镇农民除了依法纳税外,不得向他们收取以外费用,使他们轻装上阵,安居乐业。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七

调研、走访行业部门和乘车体验等多种形式,挖掘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对策,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建设港湾式停靠站xx个、直线式停靠站xx个、简易站牌停靠站xx个;

建设公交首末站x个、充电桩xx个、候车亭x个、调度室x个。现已按照要求申报了政府专项债劵资金,待申报批复下达后,立即开展初步设计等招投标工作。

(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情况。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线路xx条,购买新能源公交客运车辆xx台,全部上线运营。各线路平均每天x个班次。同时,建设充电桩xx个,客运公司内完成xx个充电桩及附属配套建设,乡镇(场)完成xx个,能够满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二、主要做法。

(一)高位谋划推动。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构建城乡客运体系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强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

(二)充分调研论证。借助“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资源优势,坚持创新、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建立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通村道路逐一排查梳理,将路面坑洼、破损、狭窄等问题汇成台账,综合人员流向、村屯撤并等因素,新建通村道路,修复破损路面,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形成内通外联的城乡路网,为实施客运改革奠定了基础。

按照线路布局改造升级县内公交站点,增设停靠点;

新建标准适宜、经济实用的农村客运停靠站,分布在村屯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

(四)明确责任落实。明确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将车辆清洁、维护保养、服务乘客等事项纳入司机考核机制,车上均装有动态监控设备和高清摄像头,对各线路公交进行实时监控,司机表现好的予以奖励,反之予以罚款,确保城乡公交健康发展。

三、取得成效。

城乡客运全面开通后,全县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得到有力支撑,为人民群众出行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方便了农民群众出行。城乡客运的快速发展和农村路网的显著改善,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农民进城不用再起早贪晚,站在村头等,守在门外盼,随时都有车。

(二)规范了城乡客运市场。客运经营服务行为得到规范,让客运“抢线”、违法经营彻底成为了历史。公交价格下调后,黑车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车主维权、打击黑车等一系列行业危机全面化解,主管部门执法效率得到提升,农村居民出行更加安全。

(三)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城乡公交的开通直接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充分改善了农村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了交通服务旅游的保障能力,传统村落、休闲农园、“农家乐”等乡村特色旅游区域客流量全面上涨,“运游一体”服务得到拓展。

四、存在问题。

(一)资源闲置造成浪费。一是车辆供应与百姓需求不适应。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疫情影响和部分村屯空心化严重,造成一些线路乘车人少的问题突显,一些从县内通往乡镇的班车上,全程只有三四名乘客乘车,车辆、司机等资源造成极大浪费。二是客运站乘车人数少与站点繁忙成对比。车站内设施齐全、发车量大,但是以其为始发站的班车基本都是人少出发,造成公共资源闲置浪费。相反,大多数停靠站点有站无牌,没有任何候车设施,却每天场面火热,人流络绎不绝。三是私家车增多影响公交客运量。虽然公交车的运营环境进一步改善,但城市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多,特别是私家车的高速增长影响了公交汽车的客运量,各类自驾小轿车、出租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仍是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影响了城乡客运的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是道路通行条件较差。部分通镇、通村道路路面损坏严重,通行条件差,而每天往返县内、乡镇的乘客人数相对较多,但个别道路水泥路面断裂、崎岖不平,行驶过程颠簸不止,既影响了百姓的乘车舒适度,更存在安全隐患,乘客安全受到威胁。二是部分区域无停靠点。部分城乡公交停靠的方式是挥手就停、呼喊就站,安全无法保障,耽误乘客时间。而下车的乘客由于公交车阻挡视野,极易被路过的车辆刮伤,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三是候车基础设施简陋。大多公交停靠点的基础设施都仅限一张站牌,百姓等车时没有地方遮风挡雨,等候时间长的就席地而坐,弄得满身尘土。特别是县内很多车站停靠点,人员密集,时常坐在路肩上,抽烟、聊天,破坏城市文明形象。

(三)运营管理不够规范。一是货运收费标准不一。农村公交在带货、送货时,存在收费标准不一、大型包裹不检查的问题。有的公交车送货、带货较多,收取运费金额不等,有的运大型包裹,没有进行检查,直接装车。二是购票方式有待完善。目前我县还没有推出公交刷卡服务,仅限于现金支付和微信扫码,一些乘客趁乱“假扫码”,企图用支付界面截图蒙混过关,司机需要挨个确认,造成前门拥堵,上车很不方面。三是发车班次、时间宣传不及时。城乡公交的班次和发车时间需要根据疫情形势和季节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宣传措施跟不上,信息推送不准确的问题时有发生,有很多百姓不了解公交线路,不知晓等车地点,想坐车全靠打听,还容易上错车。四是管理与服务需改进。部分公交车存在车况不佳、车内杂乱、卫生差等问题,有些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强行超车、乱鸣喇叭,降低了公交在城乡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乘客进一步减少。

五、对策建议。

(一)开辟资源利用路径。针对资源浪费的问题,建议合理调整线路,对即将撤并复垦的村屯不再安排车次。整合公交资源可用于进一步拓展市场,开辟通往市内、xx、xx等周边县市区的新线路,提高客运东站使用率,推动公交事业良性发展。

(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线路合理的基础上,根据需求梯次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加速推进破损路面维修,保证公交通行安全。设置公交停靠站点,在通车频次高、交通较为拥挤的路段设置简易停靠站,在不易设置站点的路段,规定上下车地点,并严格执行,规避事故风险,保证乘客安全。在人流密集站点安装候车设施,规范百姓有序上车、文明乘车。

到办卡带来的实惠。强化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上的信息推送,经常更新准确的乘车时刻表,为百姓便捷出行提供保障。

,不断强化。

安全。

意识和服务意识。实施城乡公交客运的动态监管,不断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八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无疑,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我就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心大城市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2005年底,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67.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24.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67.9万人(其中主城区25.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46.5%,初步形成“一江两岸、三大组团、四大片区”的城市格局。

从发展趋势看,近年来我市城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大工业强市、大农业稳市、大旅游兴市、大商贸活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2.3:41.7:36.0,第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51.0%和40.4%,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开始批量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从城镇化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城镇化率看,我市已拥有城镇人口67.9万,农村人口为78.1万。

二、我市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存在的问题。

第一,城镇化率数据有“水分”。我国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重新确定了城乡人口标准:一是按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方公里以上无论户口是农村籍还是城镇籍均统计为城镇人口;二是引入了建设延伸区的概念,在城镇建设延伸区内的农村户籍人口按城镇人口统计;三是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不论其原籍户口是否在本地均统计为城镇户口。由于2000年之后尚未开展过人口普查,我市城镇化率统计数据是以各镇街报送数据为依据统算的,各镇街对人口密度、建设延伸区的概念尺度掌握不够统一,对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调查不准,加上为完成市里下达的城镇化率指标,每年上报的数据存在一定幅度的虚假。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农业人口还有108万。

第二,新入城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太低。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9439元,比上年增长了10.6%,人均消费性支出7392元,比上年增长了10.3%;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29元,仅比上年增长了8.6%,生活消费性支出不超过1500元,与城镇居民之比分别为1:3.8和1:4.98。城乡差距过大,造成农转非的新“城镇居民”沦为城镇新的困难群体,致使城镇低保群体中有三四成为农转非居民。

第三,城镇化文明水平低。按照专家分析,当城镇化率达到30%后,城市文明率就开始超过城镇化率高速普及,我市应处在城市文明高速普及阶段,而目前我市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能力还很差。由于受教育年限低、就业水平低等人的素质的根本性问题,城乡陋习多,黄、赌、毒“蔚然成风”;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社区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镇居民看病难、上学难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第四,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由于机制体制等种种障碍制约,大多入城人口难以逾越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约束,而农村资本等经济要素却更多地由农村向城市聚集,无法实现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和重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格局并未形成,农村发展底气不足。低保制度还未涉足农村,农村医保参保质量低。享受城市人一样的文明生活,对多数农村人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第五,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农村发展能力不强。全市共有县、乡、村公路5600余公里,其中乡道1622公里,村道3700多公里,公路总里程长,但通车里程短,发挥效益差,县乡村三级公路中属等外级公路3300余公里,占全市公路里程的59%;全市还有病险水库161座,占水库总量的76%,有病害山坪塘6380口,占山坪塘的70%,石河堰、引水渠有病害411处,占80%,电灌站需要维修的占51%;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应解决人数71万人,未解决的占64%,其中水质不安全的占28%、方便程度不够、水量不足、保证率低的占34%;农网改造三期全面完成后,全市仍将有20~30%的农户得不到农改;农村通讯覆盖面广,但固定电话安装比例小,人均普及率低。

实现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要建设中心大城市,大头在农村,落脚点在农民,小城镇是重要载体,任务非常艰巨。

(一)以现代产业为支撑,以提高收入为保障,增强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生活宽裕,前提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不仅是富裕农民、减少农民的需要,也是推进城镇化的需要。要以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为重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节约劳动成本,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把大量的农民从传统农业剥离出来;以劳务产业和农村商贸流通业为重点,拓宽农民增收方式,搞活农村经济,为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和由农村转向城镇提供可能。要大力发展主导特色产业,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要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在搞活城镇经济发达圈的同时,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服务;要不断壮大劳务产业等非农产业,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培育好新型农民组织,凝聚一家一户之力,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团体进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参与市场网络的竞争,从而赢得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

(二)以扩展城镇规模为基础,以营造就业环境为核心,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

城镇化的核心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当农民具务一定素质和能力,通过现代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获得了离开土地的能力后,必然会大量涌入城镇。城镇对人口的承载功能不仅体现在居住容纳能力上,同时也体现在为城镇居民提供就业能力上,让人们入得城来,居得下来,住得稳当,不仅能“安居”,更要能“乐业”。这就要求城镇地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和二三产业的进一步繁荣,为源源不断的入城农民提供居住条件和就业岗位。要围绕大城市建设发展,加快城市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着力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要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确保入得城镇和进住康居点的农民有业可依、生活有路。按照大工业强市的要求,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招商引资,支持企业组建企业集团,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培植产业集群,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积极创造企业就业岗位。依托四面山和中山古镇等资源打造旅游业;依托城市中心商圈加快建设城区配送中心、镇街配送站、村级农家店,合理配置物流资源,建设物流基地,建设现代物流业;支持富侨、东方、大港等企业,建好基地,向外发展,做好现代服务业;挖掘饮食文化,提升餐饮业发展水平,壮大餐饮行业,以此创造旅游商贸服务等行业就业岗位。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就要真正统筹城乡,创新机制体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四)突出“三色”,提升城镇品位,发挥城市建设的形象作用。

要建设中心性大城市,要突出“三色”(特色、绿色、景色):城镇规划、城市经济突出特色。制定特色规划,建设特色城镇,发展特色经济,走特色立镇、兴镇、活镇、强镇之路;城镇生态、城镇环境突出绿色。建山水园林城镇,创优美人居环境;城镇配套设施、城镇视觉突出景色,建精品,树形象,有景点,塑丰碑,提升城镇品位,升级城镇档次。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九

5条农村客运班线(市区—中矿、市区—701、东村—二冶、市区—凤矿、市区—灰河)采用挂靠方式经营。

场站建设滞后;

运力仍显不足;

资金难以落实到位;

线路调整不够及时;

公交化改造进展不快。

为加速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铜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发展各年度目标和落实措施。

按照“市、区、县”一体化、“路、站、运”一体化原则,统筹规划公路路网与客运站场,尽快构建一个以公路网络为基础、客运站场为节点、客运线路为通道的一体化城乡客运网络体系,使各种城乡客运方式有效衔接,以实现客运资源共享和旅客“零距离”换乘。

另增建3-4个农村客运站;

同时加快市区至重点集镇,重点集镇与集镇沿线的候车厅和招呼站建设。

积极探索城市公交公司参与农村客运班线的公司化改造的新路子;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车籍所在市、县、区政府出资收购班线。

围绕到20**年我市一主两副城区和主要集镇公交运营网络全覆盖的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大投入,彻底更新破旧车辆,增加车辆数量,逐渐将我市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提高到与马鞍山、芜湖相当的水平,及时调整线路布局,加快农村客运的公交化改造,争取东部城区早通公交车,农村公交逐渐向钟鸣、东联、胥坝、天门、灰河等5个主要集镇延伸。

将城市公交作为我市优先发展的一大战略,加大公交换乘中心、公交场站建设,以及车辆和设施装备的资金投入。在公交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年度核算时,合理界定政策性亏损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贴。对公交企业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定期进行专项补助。优先安排公交设施建设用地,减免相关建设费用。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十

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我镇高度重视,始终把城乡环卫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我镇共修建垃圾收集房及中转房xx个,配备农垃保洁员xx人,确定了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为主要方式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对生活垃圾实行定人、定点、定时收集,分类处理。

一是资金配套问题。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环保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但目前村级无收入,只能靠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补助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进行建设,建设资金明显不足。二是居民环卫意识较薄弱,存在垃圾不入桶等现象。

一是加大投入,完善配套。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保洁作业工具、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垃圾中转站、运输车等设施配套,为工作开展提供便利。

二是强化宣传,注重引领。城乡环卫一体化涉及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深入推进,确保实效。按照各级工作要求和实施方案,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规范化、专业化、日常化”发展轨道,深入推进活动开展,彻底改变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篇十一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整合城乡资源相互融合,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过程,建立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大民政顺应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摒除了传统的民政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和工作格局,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机制来统筹、整合各种资源,共同解决民生问题,以适应社会建设大发展的需求。

二、北京市推进民政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政工作,已经非常重视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城乡差别近些年有所减少,但距离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努力。具体表现在:

思想认识正在不断统一。

(1)北京城乡二元结构下“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传统观念正在不断转变。

经过充分实践,我们认识到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现和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靠城乡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来共同完成的,特别是在当前北京郊区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要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郊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首都的现代化”,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上来。

(2)认识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是要消灭乡村,而是城乡共同繁荣。

警惕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旗号下城市新的扩张和对乡村新的掠夺。在制定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相关政策时,必须要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工业论工业、就城市论城市的固有模式,应以城乡统筹考虑,做到城乡协调发展。

(3)首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

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首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正如《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的那样:“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依然较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可以说,全市的城市化水平、农村民政结构、城镇建设和环境面貌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很不相称。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北京郊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未形成完整的自主民政系统,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投入不足,城镇民政设施建设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往受城乡二元结构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缺乏对城乡统筹的整体谋划和统一指导,在制度和政策上,执行的基本是城乡与农村、居民与农民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在资源配置上,偏重城市而对农村有所忽略。目前,北京郊区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式的发展只能使少数企业成长为大工业,而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只能在“散、小、低、污”上徘徊。

(4)进一步明确北京城乡的准确定位。

加快北京郊区城市化的关键是搞好城市的民政功能向郊区的延伸与扩散。北京的基本功能是首都功能,但长期以来北京的城市功能缺乏适当的分解,功能覆盖的范围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城市建设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的“摊大饼”现象,而且北京郊区卫星城及乡镇在首都功能中的定位,始终没有被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郊区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状况。近十几年来,北京城区的工业企业向郊区搬迁,确实推动了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区的人口疏散,但必须看到其牵动作用是有限的。首都的城市性质决定了北京的主要产业是围绕“两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展开的,从而体现首都特点、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如以政府机关为主要对象的各类服务业和与文化中心相关的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却缺乏向郊区的转移。

在20xx年郊区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举措,真抓实干,共克时艰,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0.8%,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33.1%,山区农民收入增长l7.9%,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5.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l.37倍。从去年开始,山区没有劳动能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的人员,可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城乡低保水平。据20xx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我市城镇人均家庭总收入为16697.25元,同比增长8.7%;乡村人均家庭收入为7873.71元,同比增长11.3%。虽然三年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态势良好,城乡差距依然明显,仍需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坚持努力。

围绕城乡一体化,各级区县、各部门态度积极、行动迅速,在城乡结合部改革、农村产业发展、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公共服务、民主政治建设等各个方面,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举措,创造性地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形成了一批新的成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首都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xx年全市经济总量超过11000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0xx.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8.4亿元左右。为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是具备了实践基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各部门形成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区县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城乡规划逐步走向一体化。在20xx年以来实现“区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的基础上,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大交通”加快建设,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大范围推进,“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成效显著。养老保险、劳动就业、老年补助、丧葬补贴等政策实现了城乡统一,“大社保”、“大民政”加快形成,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3)是积累了宝贵的奥运财富。

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确保奥运核心区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首都鲜活农产品市场稳定,确保重大动植物疫情“零发生”,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和谐的环境,不仅为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创造和积累了新的工作机制、工作经验。这些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三、北京市推进民政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分析。

目前,要推进“城乡一体”发展,首先要摆脱出两个误区。

第一,摆脱“以城市工业扩展为中心”论。西方经济学家在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区发展的倒u型曲线规律,认为经济发展初期,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会加剧,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这种差距将不断趋于缩小,最终进入平衡发展阶段。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也告诉我们,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产业结构中的农业产值会下降到10%左右,工业产值达到40%左右,服务业产值上升到50%左右,城乡结构中的城市人口比中将上升到70%左右。这种见解无非是建立在工业规模扩展、农业劳动力被大量转移的假设之上。但是对于工业化起步较早的中国而言,这种论断却遭遇着太多现实的挑战。推进中国城市化,单纯局促在城市里依靠工业扩展,这是不现实的。

第二,摆脱“以保障农村发展为本位”论。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肯定不是农村。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很大程度上是在“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发展瓶颈,城乡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中提出的。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农业劳动力结构、农村社会结构、农业对外开放局面发生深刻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因此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过于强调“以保障农村发展为本位”,就会落入“唯农村发展论”的误区,片面追求城乡公平和扶持农业都威胁着城乡一体的全局性,消解了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最终延缓一体化的形成。

城乡一体发展不但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历史难题的有效途径,亦是控制自由市场“两极分化冲动”的基本抓手,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点。要做城乡一体发展的示范区,就要将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一同纳入到现代化布局中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两翼来不断建设。

四、北京市推进民政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城乡规划统一。

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目前,北京的规划是以城区以及城市发展区为主体制定的,对乡村发展规划考虑得相对较少,不少乡镇虽然也做了总体规划,但还缺乏可以具体实施的详细规划。有关部门应站在北京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高度,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好城乡统一规划的各项工作。北京城乡一体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向郊区扩散和郊区被日益赋予城市功能的过程,是乡村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其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共享完善的民政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共享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条件。当前尤其要搞好统筹规划和推进城镇化步伐。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大都市圈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必将对北京郊区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要按照“大北京、大民政”的思路来思考和规划,要把北京郊区看作大北京城市圈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区域发展之中。

城乡建设统一。

这里主要是指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发达、高效的民政基础设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如:先进的民政低保系统,可以有效的保证远郊区域的社会安定,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一个安逸的温床;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的敬老系统,可以吸引大量市中心退休人员,他们带头“走出来”,会刺激远郊经济发展,加速乡村城市化的步骤;经营良好的社会福利站,可以有效的收容乡村孤寡老人儿童,减少乞讨、偷盗,维护乡村的良好风气,为文明的传播铺下坚实的道路;在“大民政”思想指导下的新型殡葬政策系统,于20xx年1月1日后死亡的本市户籍、无丧葬补助待遇的居民,尤其是农民和城镇无业人员,实行一次性丧葬补贴,补贴标准与本市职工一致,确定为5000元的标准,财政年共投入1亿多元,惠及城乡无丧葬补助居民约524万人,其中农民284.3万人,为农民解决了“办丧难、下葬难”的最实际问题,被百姓评为最惠民的政策,以最直接、最实惠的方式减少了城乡差距,使乡村人民发自内心的产生自豪的归属感。以往北京市区之所以比郊区能更多地获得发展机会,民政基础设施发达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北京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首先要把城乡统一建设高效、发达的民政基础设施作为一项重要的紧迫任务来优先完成。

城乡管理统一。

筹集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渠道要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积极争取市、县、乡三级财政的投入。

民政基础设施都具有公益性、福利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属于公众设施(公共产品),财政投入是筹措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要争取全市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并建立随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

(2)要争取上级民政专项资金的投入。

民政专项资金是民政设施建设的重要来源之一。要加强与省民政厅协调、主动汇报和沟通,必要时向国家民政部专题汇报,努力争取上级更多的专项民政资金的投入。

(3)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居民的储蓄额具大,民间闲散资金较多,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市一大批民营企事业家对养老服务事业都有强烈的投资愿望,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福利事业,盘活存量资产,激活福利市场,扩大投资效果。

(4)整合民政自身资源投入。

通过大力发行福利彩票、挖掘“红色资源”,做大做强福利企事业等方式,增强民政部门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

建设重点要突出。

五、结语。

在目前“大北京、大民政”、“十一五”、“十二五”各个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已成为我们的战略任务,而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到来,城乡一体化又成为了度过危机转“危”为“机”的桥梁,民政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坚实基础,是把握此次际遇的必然选择,是平凡但却严肃的历史使命,就像牛有成市长在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上的所说的“直接受益的是农民,最终受益的是全体市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