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6 14:51:59 页码:14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
2022-10-26 14:51:59    小编:admin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一

【摘要】当前,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污车耗能和废气排放是造成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健康,研究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就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节能环保;汽车新能源;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正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节能与环保正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汽车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已经成为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诱因,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在汽车工业中应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究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汔车动力正从汽油向清洁柴油、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方向过渡。本文就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

1.1汽车混合动力技术

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是当前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技术。在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丰田作为先行者凭借混合动力的环保理念取得了极好的成级。目前所采用的汽车混合动力技术,有汽油机与电动机混合、柴油机与电动机混合两种。实际上,混合动力技术主要是应用电动机和发动机相配合,以获得加速成和爬坡等工况下所需要的爆发力,而在汽车高速巡航状态时,则减少发动机出力,从而减少发动机的油耗。此外,混合动力技术还有能量回收技术的应用,在汽车制动情况下,可以将制动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转变,提供给电动机作为能量。

通常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可以选择单独使用电动机驱动。从电机输出功率在整个混合动力系统功率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可分为混合动力系统、轻混合动力系统、中混合动力系统、完全混合动力系统。第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所采用的混合动力,是在内燃机上增加启动电机的方是所获取的,所采用的启动电机是发电启动一体式电动机,以此为基础控制发动机启动和停止。轻混合动力系统则采用集成启动电机,这一第汽车减速成和制动时,能够吸收部分能量,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则等速运转。中混合动力系统采用高电压电机,当汽车在加入或大负荷状态时,电机辅助驱动以补充发动机自身功率的不足。完全混合动力系统采用高压启动电机,其混合程度可达50%以上,是当前混合动力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2蓝驱技术

蓝驱技术是在原发动机和车型基础上进行优化,以降低汽车燃油消耗的节能技术。相较于普通车型,应用蓝驱技术的车型调整了变速箱3挡到5挡的传动比,使汽车在高速成巡航状态下能够更省油。同巅,蓝驱技术还从空气动力学原理出发,对车身设计进行了优化,如底盘高度、风阻系数、胎压、滚动阻力等。

1.3汽车压燃技术

目前汽车所采用的往复式内燃机,所采用的燃料主要为汽油和柴油,汽油采用火花塞点火,柴油采用活塞压燃方式点火,点火方式的不同使得紫油机压缩比比汽油机更高,燃油效率相对较高,但汽油机所采用的火花塞点火方式,使其发动机工作震动小,噪音小。汽车压燃技术则是将两种技术进行融合所产生的新技术,采用汽车压燃技术的发动机,其技术结构相较于普通发动机更为复杂,其压缩比更高,燃料能在同一时间燃烧,从而提高了燃油使用率,同时由于采用了稀薄的混合气压缩点燃,能有直接通过调节喷油量来调节扭矩而不用节气门。此外,由于采用压燃技术,发动机燃烧温度极低,能有效减少辐射热传递,且燃烧周期短,其燃烧过程更多是化学反应,在目前污车节能技术中发展相对成熟。

<>

2.1氢动力技术

氢动力目前主要应用于宝马和本田两个汽车品牌之中。在宝马汽车中,应用了一套绝热能力极佳的储气系统,该系统采用多层复合金属材质,采用3mm中空设计,可以有效的将槽内温度保持在-250℃,用以储存气动力技术所采用氢气燃料,能有效的将氢气维持在液态情况下。虽然这个储气系统体积庞大,但能够省却安装冷却机构的空间,因此可以不增加体积和生产成本,同时不用增加机械结构。不过氢动力技术最初设计的目的,并不是纯粹氢燃料动力,而是采用汽油/氢气双燃料,真正使用氢单一燃料的车型在首批产品中仅有5辆。

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烧烧特性同汽油并不相同,在采用汽油/氢气双燃料时,很难将燃烧效果最佳化,既便达到了,在进行汽油和氢气燃料切换时,汽车动力也会产生明显的落差。为此,在实际应用中,对两种燃料的动力曲线进行了限制,使得汽车动车受到部分限制,以使乘客感受不到切换时动力上产生的落差。

2.2电力驱动技术

电力驱动是将汽车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替换为电动机,采用电能作为能源,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这种技术所采用的燃料清潮,同时输出扭矩大,应用在汽车中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采用电力驱动技术,其难点在于动力充电的问题,以及充电后汽车续航能力的问题,虽然目前应用电动力技术的汽车已经开始量产,但这两个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实际上,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研究的关键性技术之一,目前主要集中在电池安全性、可靠性、轻量化等方面,需要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等能力。根据规划,我国20xx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成不低于100公里/小时,驱动能力与成本都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2.3燃料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是采用氢气、甲醇等作为燃料,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驱动汽车的一种新能源技术。燃料电池的能量是由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作用所产生的,而不是经过燃烧产生的。这一过程是直接将氢气、甲醇等转变为电能,整个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同时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更高,是一种理想的节能环保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单个燃料电池所提供的动力极为有限,通常需要结合成燃料电池组,以获得足够的动力。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福特、丰田、通用等汽转公司,具有极高的价值。

<>

当前全球都面临着能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能源储量不足、能源利用效率低、现有能源结构污染严重等方向。需要积极研究新能源作为替代,开发新的节能技术,从而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科]

<>

[1]史永基,高雅利,王宇炎。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xx(07)。

[2]李志达,望义熙,周世权。太阳能车机电控制系统的研究[j]。汽车电器,20xx(11)。

[3]李大胜,吕明,石怀荣。径向嵌套式湿式双离合器设计方法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xx(02)。

[4]邵毅明。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3-1.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二

环境和资源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国积极发展科学技术推进环保事业。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备受关注。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重要的新兴战略产业快速发展,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但其发高额研发成本阻碍着其发展。

国外研究领域经常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然后结合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管理问题具体分析,对其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并对相关费用进行逐一考虑,相对于传统成本计量模式更加全面和合理。最后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

<>

环境和资源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国积极发展科学技术推进环保事业。我国也开始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其发展,以缓解我国环境的污染问题及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我国目前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技术方面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多,而本文希望结合全生命周期理论对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进行具体分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

(一)国外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概念由当时的美国报告正式提出。他们认为1961年美国国防预算至少25%用在维修费上,认为把全部寿命周期内的维护费压缩到最低才是产品研制的基本思想[1]。当时将全生命周期成本定义为:政府为了设置和获得系统以及系统一生所消耗的总费用,其中包括开发、设置、使用、后勤支援和报废等费用[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关规定逐步完善,相关研究迅速发展。

ngapuli ka(20xx)通过lcc的计算,对电力发电项目的案例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认为,利用lcc成本法能够对项目进行有效评估和对成本进行更有效的管控[3]。

(二)国内文献综述

1、国内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研究。余绪缨(1998)解释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和含义,并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分为生产者成本和使用者成本,认为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和使用者的相关成本密切关联,并且互为消长,生产者用较高的成本生产出技术上更为先进的产品,为产品使用者的成本降低创造条件,从而提高产品生产和使用的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4]。

黄晓燕(20xx)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核算对于企业的作用:包括有助于企业的定价决策、促进企业管理者关注企业的长期收益以及潜在收益、有利于企业分析所处环境、行业特点和竞争对手,分析判断不同阶段应当选择的不同生产战略进行积极应对等[5]。

2、国内关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在汽车产业相关应用的研究。通过对电动汽车全生命成本的分析,探究了电动汽车应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了国家发展电动汽车的策略建议[6]。

孟先春(20xx)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汽车产品社会成本的估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7]。

<>

(一)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分析

1、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新能源汽车,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主要分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由传统汽车企业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出资进行研发,基于传统汽车生产线进行生产。

2、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可划分为企业基础设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能源汽车开发、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及企业一般管理和后勤服务八个方面[8]。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涵盖从设计制造到最终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材料利用和制造、车辆制造、车辆使用和车辆回收或处理。因此我们首先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合理的划分。

本文通过分析,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研发阶段、加工制造阶段、使用阶段和回收报废成本。

(二)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结构分析

1、新能源汽车研发阶段工作内容及成本费用构成。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对落后,在研发投入上必须加大力度。新能源汽车研发阶段主要包括前期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产品设计、产品试制、产品试验和产品定型。

根据工作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到研发阶段的成本费用构成主要包括:前期市场调研费用、可行性研究费用、产品设计及试验费用等。

2、新能源汽车加工制造阶段工作内容及成本费用构成。新能源汽车加工制造阶段主要包括原材料加工、零部件加工和整车的装配,以及产品的仓储和运输等。

根据工作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到加工制造阶段的成本费用构成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加工费用、装配费用、物流费用。

3、新能源汽车使用阶段工作内容及成本费用构成。新能源汽车使用阶段主要包括燃油、汽车维修保养、污染物排放、交通处罚等。

根据工作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到使用阶段的成本费用构成主要包括:环境成本、燃油费用、维修费用、电池使用及更换费用。

4、新能源汽车回收报废阶段工作内容及成本费用构成。新能源汽车的报废回收处理阶段包括拆卸、金属回收、焚烧填埋等。

根据工作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到研发阶段的成本费用构成主要包括:拆除成本、环境成本以及残值收益。

(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比较分析

根据市场数据和一些相关预测等,可以对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体系不完备,技术仍处于新生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在研发成本方面大幅高于传统燃油汽车,而由于电动动力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则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低得多。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研发成本将会逐渐下降,并且随着其不断推广及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成本分摊将进一步降低总成本,而使用成本的优势则会更加明显,所以通过加速掌握核心技术,并加强宣传,推进相关配套产业政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预期将会越来越有优势,并且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

本文通过结合全生命周期理论对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产业化体系不完备,市场规模有限,消费观念保守,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预期受到消费增长缓慢的制约,但新能源汽车在环保以及使用成本方面优势较为明显,并且其研发成本和加工制造成本将呈现出下降趋势,其各项性能拥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三

观察20xx上海国际车展,观察整个汽车行业动态,新能源汽车慢慢由萌芽期进入成长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拥有科学的竞争战略与策略才可不被淘汰,才可在竞争中获得长久发展。

<>

<>

近日,据摩根士丹利发表的一份全球石油市场报告显示全球石油增产困难,产出正以每年4-5%的速度下滑,相当于年损失约400万桶/天的产出,由于长期项目需要长期的投入期,而且复杂度和成本的上升,近几年石油供应的增长落后于油价的变化,再加上新增石油供应成本高昂,导致需要长期的高油价支持。然而,据英国石油和天然气巨头bp的最新《20xx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报告显示,中国和美国能源消费需求总和就占全球70%。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在所有新兴国家中位居第一。我国对石油的需求日趋紧张,急需发展新兴替代能源。

<>。

<>

<>

目前我国与世界工业化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传统机械制造业的巨大差距严重掣肘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赶上世界工业强国的机会,我们必须沉下心,虚心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努力创新创造,争取在这场竞争中立足,抓住机遇跻身汽车制造强国之列。

<>

<>

根据调查,从新能源消费群体来讲,主要集中于城市居民等受过良好教育和高收入群体。从排量方面来讲,消费者主要关注的还是1.3l到1.6l之间的产品。按照细分市场的划分,紧凑型车和中级车都受到了超过50%的关注,而suv车型排在第三。从在动力类型方面来讲,消费者的主要期待有汽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从购买价格看,消费者希望新能源汽车要跟传统汽车价格基本接近。从使用费用看,许多用户期望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至少省油30%左右。

<>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很早就确立了以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三横”的研发布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产学研研发体系以及混合动力纯电动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其中如比亚迪,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奇瑞等车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行技术开发,其中比亚迪的电池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等在国际市场都极具竞争力。

<>

<>

受政策,资金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如充电站,售后服务等配套设施远远赶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

<>

对于纯电动车辆的电池寿命,电池有害物控制,回收等系列问题以及新能源汽车各种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测试标准都才刚刚起步,需进一步完善。

<>

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基础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三十余年差距。汽车必须有坚实的工业基础作为支撑,工业底子的薄弱制约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

<>

政府在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主导作用,首先对新能源汽车应当有绝对的重视;其次,应当明确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制定阶段性发展计划;最后,广泛集中社会各种力量来推动低碳、和谐、可持续的绿色能源社会的发展。

<>

<>

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持久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一批批人才给予支持。深化高校改革,培养行业精英人才;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全面推进”产学研”体系。

<>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的产品出现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商业机会,加之国家对国内新能源车企的支持政策,国内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先天的优势。但是,这场竞争不仅仅是产品价格的竞争,更是产品品质,产品附加价值甚至金融手段的竞争。因此,国有企业能否在这场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能否抓住发展机会实现对汽车工业强国的赶超,还依赖于一个强有力的发展战略与策略。

<>

长久以来,国产汽车可靠性不够高,操控性不够好,舒适性不够好的形象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我国制造业基础水平不够高,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没有很好地配合。为改善现状,一方面,需要企业改善管理制度,集中资源,加强各部门合作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需要培养整车厂的视野,在成本控制下改善零部件使用性能,在研发过程中考虑与其工作零部件的匹配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零部件配套企业可以得到长久发展同时极大促进整车质量的提高。

<>

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商业产品,在国内,汽车还被赋予了更多附加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购买汽车的时候,不仅仅考虑汽车使用性能,更多的还考虑它的附加价值。新能源汽车是环保的体现,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高质量生活品质的体现。在现阶段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制造成本还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的阶段,大力塑造新能源汽车社会责任感,高品质生活代表的形象,提高人们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从而吸引更多高端消费者,完成资本和技术的积累,进而再开发,最终推广普及。

<>

消费者购买汽车不只是简单的购买了一辆代步工具,重要的更是购买了一种服务,尽管大多厂家开展了后续维护和享受品牌活动之类服务,但这还不够,需要建立一个新型平台,汽车作为硬件设备,相应的开展多种软件服务来服务于汽车,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汽车的同时就可享受到相关的软件设施服务,建立智能汽车互联网平台,汽车将不再是作为单独的个体而存在,而是相互的,一体的,互享资源的存在形式。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品的产生,可大胆创新,广泛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抓住机会抢占智能汽车市场,另一方面也可大大促进新能源汽车良好创新形象。

<>

完善新能源汽车贷款,给予新能源汽车更多宽松政策。广泛利用金融资源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时,大胆尝试网络直销等新型销售模式,节省实体店成本,争取资源最大集中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四

<>

(一)改革背景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20xx年,国家确立了重点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是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为适应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高校人才需求的新期望、新要求,湖北省教育厅于20xx年首批批准武汉科技大学等3所本科院校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车辆工程专业(简称“车产”专业),并于次年秋季招生。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目前世界汽车行业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类型。根据汽车行业的这一发展方向,我国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目标是:着力突破电动汽车领域内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等重要部件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二)培养目标

立足社会发展需求、紧跟时代科技发展潮流是确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武汉科技大学“车产”专业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应具备机械工程、汽车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知识,能在汽车、新能源、机械工程等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技术运用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技术运用与管理等的能力。

<>

课程体系改革一直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为使“车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达到预期效果,在突出“新能源汽车”本色的前提下,课程体系改革坚持以社会需求作为课程的重要来源,以学生作为课程的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以知识作为课程基本来源的课程配置导向,合理规划课程体系以实现课程之间有机融合,努力把社会需求、学生个人发展,学科进步贯穿于课程体系设置之中,构建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课程体系。

(一)改革思路

1、固机强电。即在巩固普通车辆工程专业机类工程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即增加电类课程,以增强学生机电融合的工程能力。

2、优化组合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是对通识教育平台中英语、体育等多学时、多学期授课课程及其内容进行重组优化。

3、校企联合,强化实践。在学生学习专业课期间,将专业生产实习时间延伸、内容扩展,即鼓励学生利用暑假结合生产实习任务与要求到相关新能源汽车企业实习基地实习2—3个月,且实习单位安排企业导师指导。

4、导师制。“车产”专业班的每名学生从进校开始配备专业课老师担任导师。大一、大二期间,导师定期就专业学术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探索专业问题的积极性和对学科前沿发展的关注力。

(二)“车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

为保证教学过程有序进行,武汉科技大学“车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形式及其学分要求与其他专业完全相同:课程体系构成仍然采取模块化结构形式,本科阶段学习需修满的总学分为174学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模块。

1“。 强电”安排。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是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鉴于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及电动汽车对电类知识的高要求,从“强电”的要求出发,在原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车产”专业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新增加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动力电池技术”、“电力电子技术”4门课程(共计152学时),并在实践教学模块中安排了一周的“电气电子工艺实习”对相关知识予以巩固强化。

2、重组优化通识教育平台中相关课程。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目标及“车产”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要求,在对普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车产”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其理论教学部分的相关课程与内容配置进行了重组优化。具体就是在通识教育平台中重点对的英语、体育、政治理论课等多学时、多学期授课课程及其内容进行了重组优化,

3、突显“新能源汽车”的专业本色。新能源汽车专门知识既是“车产”专业与普通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区别,也是“车产”专业的本色特征,为突显“车产”专业的“新能源汽车”的专业本色,“车产”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模块构建方面,除了保持普通车辆工程专业配置的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等专业主干课程外,特别新增设了“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32学时),同时配套安排了二周的“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旨在增强与强化学生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

4、加强课程实践性。培养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构建与完善,使实践技能培养贯穿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全过程中。在“车产”专业课程体系中,为巩固“强电”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专门增设了一周的“电气电子工艺实习”;为加深学生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专门增设了二周的“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

自我校“车产”专业开办以来,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本校“车产”专业特色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①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获奖数量;②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科技活动(入选学校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数量);③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上。

综上所述,我校“车产”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向是正确的,课程体系模块配置是合理的,成绩是明显的。为推动“车产”专业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特提出以下建议。

1、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的总体学时数量及相互间比例关系仍然受到较多因素制约,突破比较困难,这不利于突出专业重点与特色。

2“。 车产”专业课程体系中应进一步加强电类基础知识,进一步突出“新能源专业”本色,多配置相关课程,适当压缩紧密度较小的相关课程。

3“。 车产”专业改革要求中对学生素质要求、对教学管理部门、对实习实践教学配套环节要求均比较高,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亟待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五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前景;趋势

<>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仲颖,任东明,高虎.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03,01:53-58

[2]李瑞忠.2010年世界能源供需分析_bp世界能源统计2011[j].当代石油化工.2011,07:17-19

[3]王革华,艾德生.新能源概论(第2版)[m].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01,01:15-17

[4]国网能源研究院.世界能源与电力发展状况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06:46-51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六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能源现状发展趋势

<>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3]姚愉芳,纪红.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七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从1993年就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以上,然而,寻找石油资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更显迫切和重要。

    第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中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

    新能源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第二,中国新能源发展趋势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为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中国政府正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一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5年内中国太阳能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达现有规模的十倍。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

    二是大力发展风能。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中国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也正式起步。“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产业仍将持续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

    三是大力发展水能。目前,中国不但是世界水电装机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逐步成为世界水电创新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发展核能。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之一,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

    五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理论上生物质能资源达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通过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稳步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到1,300万千瓦。

    六是大力发展氢能。在氢能领域,中国着重要解决的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虽然这方面的技术已有突破,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中国将加大对氢能研发的投入,以提高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

    总体来说,中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部分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第二阶段到2020年,大批新能源技术达到商业化水平,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第三阶段是全面实现新能源的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达到30%以上。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八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3、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九

亲爱的同学们:

房间里长时间开着电灯、电视却空无一人;笔记本被随手扔进了垃圾桶却只用了几页,你们是否经历过?大家是否想到过,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现在世界上的自然资源已经开始减少了。

如果我们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如果我们都能成为保护环境的使者,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节约用水 提倡使用脸盆洗脸,洗完脸或洗完衣服的水用来浇花,洗拖把。爱护节水设施,关紧水龙头,自觉做到珍惜水源。

二、节约用电 建议尽量用自然光,随手关灯、电脑等电设备,使用完后及时断电,减少待机损耗,合理使用电器。

三、绿色消费 尽量少用一次性纸杯,提倡自带水杯,少且一次性塑料袋,建议用布袋,可以多次使用,减少“白色污染”。

四、垃圾处理 垃圾不要随手扔在地上,尽量放在邻近的垃圾桶中,但要注意垃圾分类,矿泉水瓶能重复使用的尽量接着用。

五、少砍伐、破坏 多一些保护、扶植,保护森林中的小生物,让他们的生命持续。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购物,重复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环境,万物共存。

同学们,如果我的建议适宜,大家可以采纳。让我们为了地球的明天,献出一份力。

倡议人:xxx

20xx年x月x日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十

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能环保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弘扬节约美德,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环保型、节约型校园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生态文明要靠我们自己建设。为增强学生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危机意识,为此,我们倡议:

1、提倡“光盘”行动。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杜绝浪费现象,不大吃大喝,不浪费食品。

2、节约用电,尽量使用节能灯,离开教室、寝室,要随手关灯、关电脑、关设备。

3、节约用水。做到随手关水龙头,杜绝长流水;爱护、合理使用供水系统。

4、手机充电结束后及时拔除充电器。

5、每天上网时间减少一小时,减少不必要的待机状态。

6、减少垃圾,不乱丢废弃物,推动垃圾分类回收。

7、不用一次性木筷、纸杯,就餐时自备餐具;少用纸巾;不用塑料袋,自带环保袋。

8、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创建无烟宿舍、无烟教室、无烟校园。

9、选用环保健康的交通工具,多步行,多走楼梯,强身健体又节能。

10、从我做起,及时制止浪费资源、能源的行为。

让我们一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开始做起。节约能源,就是延长我们的生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期望每一位学子在我们的倡议下携起手来,共同创造绿色美好的明天,共同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校园。

倡议人:xxx

20xx年x月x日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十一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前景;趋势

<>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仲颖,任东明,高虎.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03,01:53-58

[2]李瑞忠.2010年世界能源供需分析_bp世界能源统计2011[j].当代石油化工.2011,07:17-19

[3]王革华,艾德生.新能源概论(第2版)[m].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01,01:15-17

[4]国网能源研究院.世界能源与电力发展状况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06:46-51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十二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能源现状发展趋势

<>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3]姚愉芳,纪红.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十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原有的事物都会加上一个“新”字,例如: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本论文主要讨论的是新能源。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和核聚变能等。

<>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虽然煤资源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而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消耗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国人的健康。另外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在2017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40%-45%。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从整个地球上看,各种旧能源很丰富,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开采,总有一天会消耗完,例如: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相信中国的未来,旧能源的使用会不断地减少,而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最终取代旧能源。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十四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3、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十五

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原有的事物都会加上一个“新”字,例如: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本论文主要讨论的是新能源。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和核聚变能等。

<>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虽然煤资源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而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消耗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国人的健康。另外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在2017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40%-45%。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从整个地球上看,各种旧能源很丰富,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开采,总有一天会消耗完,例如: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相信中国的未来,旧能源的使用会不断地减少,而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最终取代旧能源。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十六

亲爱的同学们:

一滴水,一度电,在我们看来似乎微不足道,谈指一挥,去也!甚至于根本好不在意,当有人问起的时候,不屑一顾。置之不理。

可如果所有人都浪费掉那一滴水跟一度电哪?我们都知道水滴石穿的道理,当然,举一反三吧。如果每人都浪费掉一滴水,那其价值,我们可想而知,如果具体要我们拿出一个数字。根据美国科学家“罗拉”教授的预算,世界上每人每天浪费掉一滴水,其总量足够发起一次轻度的海啸,在一座小城市的上空下一场1天一夜的暴雨。在却水的国家,如非洲南部,供应半年的饮水量。那如果每人都浪费掉一度电哪?如果按照电学的计算公式来算,世界上每人每天浪费一度电,远了不谈,就牡丹江而言,足够我们正常使用1年之久。我不知道这些数字带给同学们的是什么,但是,我想问问大家,这样的数字你不觉得深刻吗?

能源是地球代给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是,能源是无限使用的吗?我们都有一个肯定的回答,不是。能源是有限的,如果过分浪费能源,会产生的效果,是资源的缺乏,环境的破坏,而等等这些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存环境。如果天空下没有了氧气,如果生命中没有了水源,如果黑夜缺少了光明,如果人类失去了能源......

可以想象吗?未来将会如何?可以预料吗?你愿意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吗?可能你会说,浪费就浪费了,资源有的是,就算到我用到死,也不会想赵老师说的那样,可你想过吗?将来你也会成为孩子的父母,你也会有儿孙满堂的时候,如果到那时真的出现了这种状况,是否我们应该为今天的行为而感觉到耻辱哪?所以,赵老师想奉劝同学们,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节约能源。

日本考察团在大上个星期已经对我们进行了考察,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吧。日本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他们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资源,和我们相差甚远,但就在那样的一个生存环境中,他们却可以成为世界上尖端科技相当高超的强国。这难道不说明问题吗?如果日本人和我们一样大量的使用资源,而不去想象后果,那他们必定濒临灭绝。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却可以成为科技强国,超越我们20年之久。这与他们珍惜资源,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是密不可分的。可现在的我们,同学们,我们问心自问一下,我们有没有在自己的生活中珍惜每一点能源哪?有没有浪费过能源哪?我相信我们都有过。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会想珍惜,那为什么不在拥有的时候就开始珍惜哪?这个问题赵老师留给大家去思考。

我们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而周围的环境为我们创造了能源。我们利用这些能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可如今,大气污染,水资源流失,环境的变化,带给我们许多的灾难。这是地球母亲的哭泣呀。地球母亲为了人类在哭泣,泪水或许无法打动我们,可死亡是否可以震撼我们哪?一次次的灾难如果真的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还会微笑吗?

最后,赵老师送大家一句话“请珍惜能源,善待未来,从我们做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通知十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今天的“节能减排”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这样一首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自此把我们带入对于美好的大自然风光的遐想中。那么的生机昂然、那么美丽和谐,每当接触到了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总有一丝丝的温暖与亲切漫过心田。而今,这一幕却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荒漠化、沙尘暴、酸雨、水资源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是什么让我们不敢再亲近自然,抑或是自然不再爱护人类?人类应该思索,更要对自然,对地球,对未来负责! 几千年来,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一直在积极地探索着、奋斗着。

中国的四大发明,西方的工业革命……在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变革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历史被不断改写,但与此同时被改变的还有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随着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和对环境肆意破坏。原来地球固有的风貌: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田野、葱郁的山峦、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明净的湖泊、湛蓝的海洋,在我们的视野中渐渐远行,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成山的垃圾、匮乏的资源、股股冲天的黑烟、灰蒙蒙的世界、不断退化的森林草地、肮脏的河流湖泊……地球再也承受不了人类肆无忌惮的开发,她已经为了我们60亿人口的负荷而过早的衰老了,病入膏肓。

作为一名环境保护的一线工作者,我有着比其他人更多的感受。当我在外采水时面对一条条被污染、毫无生气的河流,看到很多排污口仍在源源不断的将污水排入河中,遇到很多村庄因缺水而只能隔天定时供水;在化验室里做越来越多次的污染事故,被自己在地下水中检出氰化物或六价铬而吓到,我想我终于理解为什么说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为什么说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能源和老工业基地,在全国113个污染严重的城市考核中,有7个城市名列其中。一些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79.4%的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省7条主要河流,基本上都是“有水皆污”,我们的母亲河在流血,在哭泣。据统计,我们省单位gdp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6倍和1。29倍,单位国土面积承担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5倍和1.78倍。触目惊心的数字啊!这让我们环保人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任务有多紧,但对蓝天碧水的希冀和坚守让我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作为环境监测工作者,及时、准确报出每一个监测数据,为上级部门作出决策提供依据,就是我们的工作,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我们为节能减排所能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我会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向前辈们请教,多方查找书籍资料,在熟练掌握现做项目的基础上,学习新技术,学习大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丰富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每个人在化验技术上的一点小进步,将是整个监测站在监测质量水平和效率上向前迈进的一大步,也必会为晋中的节能减排贡献一份力量。节能减排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们不仅要做好日常的监测工作,还要向全社会宣传这种理念,提升全民的环境伦理道德水准。记得去年昔阳一次污染事故,企业主为了辩解自己厂里排放的废水没有污染,竟然用手捧起污水就要喝。这对我的触动太大了,可笑的是他的行为,可悲的是他那残缺的环保意识,肆无忌惮地用落后的生产方式挥霍着资源,污染着环境,而全国这样的人还很多。

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带动周围的每一个人把节能减排的思想融入到生活、生产的每个细节当中,建立自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随手关灯,关水笼头,用消毒的公筷代替一次性木筷,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用手帕代替纸巾……节能减排对我们来说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和高超的技艺,需要的只是举手之劳。

如果我们每个烟民每天少抽1支烟,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如果我们记得在家用电器不用时拔下插头,每年可节约用电20多亿度;如果我们把单面复印改为双面,每年能节省纸张5.1万吨;如果我们把空调的温度调高一度,把淋浴水温调低一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70多万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紧握着珍贵的“资源”,掌握着对这些民族发展“命脉”生杀予夺的权力,成之毁之、爱之损之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

天空原本是蔚蓝美丽的,河流原本是清澈见底的,森林原本是茂密的,空气原本是清新的,阳光原本是暖和而温柔的。我相信这原本应有的一切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为了这一天,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己做起,还晋中大地清粼粼水,蓝盈盈的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