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闹元宵(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1:18:58 页码:12
2023年“闹元宵(模板18篇)
2023-11-11 11:18:58    小编:李言旭

随着一段时间的过去,总结成为了我们了解自己成长和进步的有效工具。如何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是追求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下面将呈现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总结示例,以供大家参考。

“闹元宵篇一

今天,天下着蒙蒙细雨,马路上显得更加空旷了,但是这丝毫没有减轻我对元宵节的`喜爱。下午,我随杭州网小记者参加了西溪蝶园闹元宵活动。

画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三大传统特色节目,我们这次活动正是围绕这些节目展开。

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一只许愿灯,大家在空白的许愿灯上尽情地想象,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画画技艺:有画龙的、有写福的、有添爆竹的没过多久,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在大家的神笔之下诞生了。

通常我们吃到的汤圆都是芝麻味的,而现在我们还尝到了独特的草莓味、巧克力味的汤圆。草莓香甜的味道十分可口,巧克力味的就更不用说了,柔柔的巧克力汁慢慢的流进食道,好吃得无法比喻。我们吃了一碗还觉得不过瘾,还要第二碗呢!不过,由于汤圆是糯米做的,吃第三碗的话,我们的胃可要抗议啦!

“闹元宵篇二

上个星期五,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那天是元宵节,学校要举行的活动。据老师透露,那天将会有煮汤圆、猜灯谜、舞龙等有趣的活动,所以从开学那天起,我就天天盼望着元宵节快点到来,足足兴奋了一整个星期。

活动将在下午举行。盼呀盼呀,好不容易把上午的时间给熬过去,活动终于开始了。我们先是在班级里做汤圆。全班同学分了组,每个组都给自己的组别起了有趣好玩的名字。我们把桌椅分开坐好,各自分别取出从家里带来的小碟,安静的看参加活动的家长自愿者教我们怎么做汤圆。原来做法很简单,只需要把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取一小块面团,放在手心里搓成一个个均匀的小圆球,就算大功告成了。我们分到面团后就动手做起来。我的小组做的.很快,一下子就做完了半盘子的汤圆。可这时,我们戴着的一次性手套都破洞了,没办法再继续做。这可怎么办呢?作为副组长,我把手一挥,干脆的说:“来,大家把手套都脱了,去洗手,直接用手搓。”大家连声同意,洗了手继续干。没想到,这样的速度更快了,没有之前戴手套搓着费力。

我们虽然速度快,但是却没有把握好力度,有的同学搓的太大,足有一个乒乓球那么大,有的搓的太小,只有手指头那么大。大家彼此笑话道:“嘿,你这个汤圆可真大,大得都塞不进嘴”,“咳,你还说我,你那个那么小不点,都不够塞牙缝”,"哈哈哈……”整个教室充满了欢笑声。

做完汤圆,我们就到楼下大天井猜灯谜了。呀,绳子上挂着的灯谜真多呀,密密麻麻的挂满了整个大天井。我晃悠了一圈,取下了三张我觉得很有趣的灯谜,其中一个谜面是:“一个小不点,跳进洗澡盆,越洗越不干净,变成小矮人”。我一看就知道答案了,跑去把答案告诉兑奖区的人,他在我的灯谜卡上盖了一个印章。我很快集齐了三个印章,和小伙伴们走回教室,在路上,我们热烈的讨论着刚才有趣的灯谜。

还没回到教室,我们在楼梯口就已经闻到了一阵香味,原来汤圆已经煮好了。我们赶紧跑进教室,只见一碗碗的汤圆已经整齐的摆好在桌子上,里面一个个汤圆圆嘟嘟的,让人见了就想咬一口。

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想拿,一个阿姨制止了我,说:“别急,我们先兑完猜灯谜奖品,然后再吃汤圆。”我很兴奋,很想知道奖品是什么,于是马上回到座位坐好。奖品发到手,我得到了一包点心面,一个巧克力,还有一瓶豆奶,这意想不到的奖励,惹得我们哄堂大笑。

大家一起吃汤圆咯!

我把一口汤圆放在嘴里,仔细品尝,呀,这汤圆嚼劲十足,还很软糯,真是好吃。我一下子干掉了一碗。然后,我想起我该给妈妈带一碗,就对阿姨说,我要拿一碗给妈妈。阿姨答应了,帮我装好。我小心翼翼的拿了回家,和妈妈一起分享了这好吃的汤圆。

真是乐趣无穷呀,这个元宵节真难忘!

“闹元宵篇三

元宵节的夜晚,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拥挤得水泄不通;天空中烟雾弥漫,五彩缤纷。看着大家放烟花,我也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满天星”,点着它的引线,很快看到烟花飞向空中炸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朵散开了,周围的人不断欢呼“哇!好漂亮哦!”此时我感到非常自豪。

紧接着,人越来越多了,我更加兴奋得拿起了“小火箭”,只听见“嗖”的一声直冲云捎,“嘣”的一声就坠落下来。

突然,一盏“孔明灯”缓缓地向上飘去,周围的人都目不转睛的疑似着那盏灯,似乎内心都在祈祷:“孔明灯给我照亮前程吧!”

夜深了,街道上的人群渐渐地散开了,我也随着父亲,母亲回家了。。

“闹元宵篇四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喷喷的牛排之后,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汤圆,有黑芝麻馅的、豆沙馅的、果仁馅的,令我眼花缭乱,我随便夹起了一个,一嚼,啊!满口的豆沙香飘了出来,发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夹起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嘴飘香。

今年的元宵节真的让人难忘!

“闹元宵篇五

“或者……”燃放鞭炮。一大早,一阵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哦对了,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早饭后,我和父母来到街上看火。我一边走,一边看到一个彩车在敲鼓,向我们这边跳动。车上的背景布是红色的。车上有一只浅红色的小牛,旁边写着“牛气”,上面挂着一圈小灯笼。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八一广场。哇!这里有很多表演,比如舞龙、扭秧歌、舞狮、高跷,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舞狮和高跷。快看!舞狮的演员们跳上跳下,向前移动,向后移动,让人感到害怕和快乐。踩着高跷往下看真的很惊险。我觉得上面的演员都要倒了,我为他们感到了汗水。

时间不知不觉地飞逝到了傍晚。我们去城南生态园看灯,嚯!这里的灯光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可以用“天空中五颜六色的火花形成颜色,地面上千千的灯光是红色的”来形容!不信你看!五颜六色的灯光高耸入云,映出红色的天空:“猪八戒吃西瓜”、“后羿射日”、“牧童吹春”、“八仙过海”、“夸父追日”……画面生动逼真。灯下男女老少,人声鼎沸,络绎不绝。这是一个充满灯光和人山人海的世界。这时,烟花像流星一样飞上天空,像盘旋的蛇一样落下。真的很美。

回到家,我妈给我们做了元宵。我轻轻咬了一口。嗯,真香!吃元宵也预示着你今年能越来越圆。

这真是一个快乐难忘的元宵节。

“闹元宵篇六

龙年的正月十五终于到了。我早就盼着这一天,因为往年这一天有许多的民间文化活动,非常热闹,所以我早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中午我早早的吃了饭,妈妈和我来到闹元宵的现场,闹玩的还没有开始,观众已经来了许多,人们都在等候着。一会儿,人越聚越多,一眼也忘不到头。

这时,远远地传来了各个社区的锣鼓声。人们开始了议论纷纷都说:“闹玩开始了,闹完开始了!”大家可高兴了!!!

那锣鼓声真热情啊!锣鼓队的队员们一会儿变着队形,一会儿换着乐器用着,让人们听着咚咚的鼓声使人听了非常振奋。这个表演演完了。

我们继续往下看着,看到了远远的来了两条龙。这个活动是由多人组成的,有的举龙头,有的举龙身子,有得举龙尾···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他就是领龙人,他的手里拿着一根长杆子,杆子上面有一颗珠子,两条龙就是靠那颗珠子的引领表演的,他们在珠子的引领下一会儿盘起来,一会儿打斗,一会儿双龙戏珠,活灵活现非常精彩。

哎呀!狮子队又来了,大狮子,小狮子们都显得好灵活啊!因为它们不是上跳下跑就是上桌子下椅子,这需要配合得非常好。也很引人注目。

咦!那远处高高的是什么?近了一点儿,哦!原来是芯子来了。那芯子有多人抬着的。听妈妈说那扮芯子的人是由不大的小孩来装扮的。每台芯子分别扮演着不一样的故事,如“荷花仙子”“白蛇传”“宝莲灯”等等。芯子上的小朋友们,穿着漂亮的古装,伴着节奏甩着袖子。非常的好看!

元宵节还有很多精彩的节目,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我期盼着明年的元宵节。

“闹元宵篇七

正月十四到了(石浦的元宵都在十四过),我和爸爸妈妈吃完饺子后就一起去石浦看花灯了。

还没到广场,只看见人群向四面八方涌来,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天刚黑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开始放烟花了。看,一个个烟花你追我赶地飞上了天,像开运动会似的,绽放出绿的、红的、黄的、紫的颜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有的像菊花,有的像迎春花……又“砰!砰”的响了几声,发射出霓虹灯一样的光。五颜六色的彩花笼罩了整个石浦。

看完烟花,我们又去看花灯。我们看见了“八仙过海”,他们好像在向我们挥手,在向人们表示新春的祝福。再往前走,一条大黄龙飞了过来,小孩子们都跑到它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还有敲锣的,打鼓的,整个小镇上洋溢着浓浓的元宵气氛。

今天我过得真高兴。

“闹元宵篇八

“正月十五,红红火火过大年。”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

为庆祝元宵节的到来,我们学校也举行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

小操场边的长廊里,挂满各种五颜六色的花灯和密密麻麻的灯谜纸条,到处喜气洋洋、人山人海,小操场上一片辉煌。

瞧,温柔可爱的小白兔向我们频频招手。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白白的绒毛,栩栩如生;含苞欲放的荷花灯也不错,娇嫩、柔软的荷花瓣白里透红,红里夹着粉,别有都美;闪耀的星星灯更是让人喜欢,它全身金黄,十分耀眼,时不时地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用无数个透明塑料杯做成的大球灯,它如同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水晶球,真是设计独特,别具一格。

我们就像一只只小蜜蜂穿梭在花灯的海洋里。在尽情欣赏花灯后,猜灯谜更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乐趣。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猜灯谜对我来说,可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首先映入眼帘的谜面是“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打一字)我稍加思索后,想到“午”这个字。我赶紧把自的答案贴到谜语下面。这时,我旁边的陈洁好像被一道“拦山虎”给拦住,只见她眉头紧皱,眼睛紧盯着谜面,苦苦地思索着。终于,她的眉头松开,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解出这道难题。又一个谜面吸引我:“四个晚上。”(打一字)这个谜语有点难,我绞尽脑汁想好一会儿,终于想到这个谜底。“四个晚上,”“晚”不就是“夕”嘛,“四”加个“夕”不就是个“罗”嘛!我欣喜若狂,高兴地手舞足蹈。

真有趣!期待明年元宵节,学校还能举行一次庆元宵活动。

“闹元宵篇九

正月十五,我和妈妈就闹了回元宵。

元宵节看花灯,哈哈,到了夫子庙,哇!简直是人山人海,走近一点,便看到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大门,门两边挂了两个胖嘟嘟圆滚滚的大红灯笼,上面还有字,欢度佳节,随风摆动好看极了。接着好不容易挤进了人群到了大门里面,透过缝隙,我看到了长方形的’大炮”灯笼,哇,那个数量简直不能用数字来形容,连绵不断,气势如山,如果把它们堆起来,说不定可以穿过九重天了。好了,才看几眼,就被身边的“奴仆”给“抬”走了,哈哈是被人群给挤走的!到了里面我发现了一只打孔雀,离的有点远,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它的轮廓看得到,尾巴像扇子,灯光一闪一闪的,像一条舞动的巨龙在奔腾,走近一看,哇,简直是美若天仙了,它昂首挺胸,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身上的羽毛就和真的一模一样,五颜六色的,绚丽多彩,灯光闪的时候就像孔雀开屏的形状,栩栩如生,太养眼太壮观啦!

我们又往里走了一段,哇塞,里面的花灯真的是多到看不过来了,琳琅满目的,我仿佛畅游在灯的海洋里。花灯的形状太多了,有小狗的,我用手触碰一下,它便发出汪汪的叫声,预示来年汪汪的意思,太可爱了!有大公鸡形状的,红彤彤是单脚站在那里,大概就是金鸡独立吧!突然我被一座莲花灯吸引了,莲花的叶子是由透明的花瓣一层一层叠起的,色彩斑斓,粉色的花儿里面藏着碧绿的莲蓬,仿佛都能闻到了它的清香!我们来到了一家花灯店,啊,那是什么灯啊,怎么没看过,它底部是六根小的细木条撑着的,下面还有几缕红色丝带,周围是六块小木板围着的,顶部有个小盖子,里面有个类似于小蜡烛的灯,像是一座小房子,原来这是古代宫廷用的宫灯,做工非常精致。旁边更有让我震惊的呢,鲤鱼跳龙门,鱼鳞一层层的在灯光下忽闪忽闪的,像是披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它的尾巴好似一把张开的大扇子啊,你看那鱼的眼睛瞪的圆溜溜的,炯炯有神,腮旁边还有两个长长的胡须,真是形象逼真,我不禁赞叹他们的巧夺天工的手艺,精湛的手法,真是让人佩服和崇拜!

我们来到了来到了秦淮河边,墙上是最有夫子庙代表的:双龙戏珠。两条巨龙灯中间有一颗非常大的龙珠,龙珠金银剔透,龙在灯光的照耀下威风凛凛,像是腾云驾雾要飞起来了,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幅画,景色太震撼了。

朱雀桥边花香草,乌衣巷口夕阳斜!我们一路观灯,一路欢笑,一路赞叹,眼前是璀璨的花灯,远处是明亮的街灯,仿佛漫步在天空的银河里!

这一夜太让我难忘了,南京城的夜色在灯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斓,宏伟壮观!

“闹元宵篇十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全家人都欢聚在一起赏花灯、猜灯谜、油灯、舞龙,别提有多快乐了!

今年元宵晚上,街道两旁早早便挤满了密密麻麻的观看人群,把整条道路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们翘首以盼着。

“来了,来了”“近了,近了”在人群嘈杂的欢呼声中,酷似一条长龙的花灯队伍向人们缓缓游了过来。数不胜数、各式各样的灯从人们身边经过。一串连着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一辆辆被装饰的五彩斑斓的彩车上,五光十色的彩灯闪闪发亮,照在每一个观众的脸上,观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照在人们的心里,人们的心里荡漾着暖暖的情意。“玉兔迎春”“兔年吉祥”的大型标语映入大家的眼帘,曾经的不快和烦恼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元宵的快乐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砰!砰!”天上的礼花也大放异彩,有的像一朵朵菊花,绽开那美丽的花瓣;有的像一朵凌寒独放的梅花,在天空傲视众生;有的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继而消失的无影无踪,还有的……这些五花八门的礼花争先恐后地窜上天,把天空打扮得绚丽多彩。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闹元宵篇十一

新春佳节,在这辞旧迎新的元宵佳节中,我走出门去,去享那欢乐的愉快的气氛。

“正月十五,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我看见街上人人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门上不仅只挂着大红西瓜灯笼,而且还有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山塘街照的如同白天一样,礼堂这边更热闹,花灯更加漂亮。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现在了眼前,再看那已过了时的扇灯,虽说它过了时,可还是那么青春年华那么有风度、有气魄。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呵!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在空中绽放,仿佛把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上烟村。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啦,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

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渐渐的火花“飞”走了,天空又一下子变暗了,刚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梦般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听,一阵阵锣鼓声不断的吸引着我,使我不得不来转一转这“迷魂阵九曲黄河”,我来到阵口一瞧,一边引人耳目的写着入口,一边大大的写着出口,我便从入口走进了阵中,阵阵锣鼓声敲打着我幼小的心灵,我抵不住诱惑,不由自主的双脚生风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着走完了这“迷魂阵九曲黄河”。我在这浓浓的喜庆之中,度过了一个欢欢喜喜的元宵节。我看到的元宵节真美啊!不过我相信在这个发达的祖国里,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灿烂、更辉煌!

“闹元宵篇十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快结束了,春节的最后的节日就是元宵节了。

早晨,我被“咣咣咣”的声音吵醒了,我循声望去,原来有人在街头舞狮子,我赶紧穿好衣服,连早饭都顾不上吃,赶紧走到了舞狮子的现场,街上现在只有一头狮子。

那头狮子有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全身的毛是金黄色的,这样的大狮子看起来精神抖擞,他一子跳到一个台子上,他一下子这里360度跳下来,那里又腾跃而起,然后又飞扑下来。那头大狮子好像玩累了,他停了下来,这时,围观的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了,突然,大狮子来了一个后空翻,人人都拍手叫好,狮子又来劲了,鼓点越来越急促,狮子越跳越高,人群圈子一会儿紧缩,一会儿放大,这时,狮子跳到最高处吐了一幅对联,就这样,舞狮子结束了,人人都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这样的沸腾场面年年上演,一年比一年红火,一年比一年热闹!

“闹元宵篇十三

人人都说“正月十五,团团圆圆吃汤圆。”昨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每个人脸上都是红光满面,喜气洋洋。一种节日的气氛油然而生。

昨儿个天气就是好。早上我自己煮了汤圆。这些汤圆既有花生馅的也有黑芝麻馅的。每一个汤圆圆圆的、滑滑的,吃它的寓意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跟跟美美。

到了下午三点钟我们小区举办了“联欢活动”。这里的活动十分丰富。有猜灯谜、才艺表演、盲人击鼓等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半晌,音响就放起了妇孺皆知的儿歌《卖汤圆》的旋律来。树上挂满了红纸条,红纸条上印着一条条的'谜语。如果猜中了就可以换一份礼品。

由于我们表演的时候其他项目都已经开始了。等我们回到那棵树那里时,树上的红纸条已经洗劫一空,一张谜语都不剩了。我们顿时无语,便声张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去排队套可乐。游戏规则是一人发三个圈,要在红线外套可乐,套到了当然归自己所有啦。

因为人员实在是“人山人海”,排的队伍就像一条长长的蚯蚓,大家挤来挤去,害的后面的汽车都过不去了。人太多了,我们排了大概二十分钟才轮到。工作人员发给我三个圈,高高矮矮的可乐立在我眼前。我一心想拿大可乐喝个痛快,圈飞了出去,连最近的可乐都没沾上边儿。我想自己可能用太大力气了。投第二个圈时使劲力气结果又超格了。我暗自祈祷保佑这次要投中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我还是以失败告终。

前面几个同学雷悦、毕洁、崔思亮都没有投中,只看小韩同学运气如何了。第一个没中。偏偏第二个以一个弧线扔出去时就不偏不倚的套中了一听罐装可乐。小韩都要笑开花了。第三个她当然没中。现在大家又到盲人击鼓那儿去排队,人同样多。

大家看到小韩拿到奖品了那神情是“羡慕嫉妒恨”哪。相比套可乐这个游戏会胜算大一些。游戏规则是那一块布蒙住眼睛转一圈去击对面的鼓。击中就可以去拿到一张兑奖票兑换奖品。可惜的是快要轮到我们时联欢活动就结束了。

到了晚上,我跟爸爸妈妈一起看元宵晚会。其中表演了歌舞、相声、杂技等等精湛的表演,让人目不暇接。十五的月亮圆又圆。昨天还是正月十五。一轮皎洁的圆月嵌在黑黑的夜空。给夜空添加了一丝神秘。

元宵节转眼就过去了。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思!

“闹元宵篇十四

走进校园,五花八门的灯笼大气地挂在了墙上,正楷端庄的书法粘贴在前门,给欢乐的'校园增添了几分喜庆。今天,学校组织我们“欢欢喜喜”!

我们听了广播了解活动安排后就开始猜灯谜了。我控制不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像一条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谁知操场上已经人山人海,你挤我推好不热闹。一大群人一窝蜂冲进了兑奖室,都怕自己猜出的灯谜被别人抢得先机;也怕奖品太少,轮到自己就发完了。前面的同学推推攘攘,后面的同学急得直跺脚。我看到了这个场面,心想:“这么多人呀,快去猜呀!”我心急如焚,let’sgo!

我朝一年级奔去。那儿的同学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将灯谜逐个击破。一瞬间灯谜全被“掠”走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腿就跑,就像一头饿狼去捕捉猎物似的,气势汹汹地来到了二年级。我虎视眈眈地望着奖品,两眼放着亮光,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呀!我收了收口水,使劲我平生的最大的“智慧”,终于秒杀了一题:“嘴巴不多却能闹。”我想了想,嘴巴是个“口”,“少”加上“口”,不就是吵闹的“吵”字吗?我赶紧抢得先机,把灯笼字谜摘了下来,乐呵呵地找老师兑奖去了。还有一个灯谜是:“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我正要拿灯笼,却被人捷足先登,抢先一步拿走了。正在我深感遗憾的时候,我听到老师说他的答案错了。于是我胸有成竹地走了过去,说是“六神无主”。因为仙女是神仙,一个仙女嫁了出去,就是名花有主,还有六个仙女还没有找到主,所以就是六神无主。老师直夸我聪明。我兑换到了两条巧克力,品尝着胜利的果实,第一次感到“有知识就是任性”!

通过这次活动,我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品味了美食。它给我快乐的童年增添了七彩的色彩,也将伴着我成长,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闹元宵篇十五

“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在南宋就对元宵发了此感叹。在我的家乡,也开始了。

自然少不了舞狮子、放烟火。在我村上,几个年轻的小伙子舞起了狮子,看着狮子一眨一眨的眼睛,上窜下跳的.样子,是全村人看得眼花缭乱。“嗖——彭”天上的烟花五彩缤纷,全村人一会儿啧啧赞叹,一会儿惊悚不已。元宵真是热闹!

夜幕渐渐来临,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提着花灯,而大一点儿童的都放孔明灯。我便成了孩子头,和别的小伙伴一起放孔明灯,因为我好吹牛,点孔明灯的任务便交给了我。拿着火柴的我,一会儿往前走,一会儿又缩回来,身体抖得不得了,孩子们嘲笑我说:“哟……不敢了吗。”我一脸通红,一不留神,火柴便点着了孔明灯的蜡烛,孔明灯徐徐上升,我兴奋地吹嘘着说:“呵呵,谁说我不敢。”“哇……”孩子们都赞叹说。

元宵真是热闹啊。

“闹元宵篇十六

“正月十五,红红火火过大年”。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带着几分寒意来了。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不仅只挂着大红西瓜灯笼,而且还有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上烟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样。顽皮的孩子们提着灯笼,嬉笑着,追逐着奔跑在大街小巷,欢声笑语响成一片。

瞧,孩子们手提眼花缭乱的灯笼,手舞足蹈的。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再看那“孔雀展翅”它们的翅膀就像是眼睛一样,还有那一组“十二生肖”灯笼,威武的龙在“嚓!嚓!嚓!”的打小钹,还别说,蛮有节奏感的;憨厚可爱的'小猪正用尽力气“咚!咚!咚!”的抡着槌子敲大鼓;剩下的几只动物们正扯着嗓子唱着歌……真是一言难尽啊!

“呯呯!”我正欣赏着千姿百态的花灯,突然,耳边传来一阵阵轰鸣声,哦,原来是当我抬头时,烟花早已升到了上空,绚丽的绽放,给漆黑的天幕添上了一层色彩。那边的烟花从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开一个洞,亮闪闪的星星像镶嵌在天幕上的钻石,也镶嵌在人们的心里。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不仅有花灯、烟花等特色,还有一种。元宵节那天晚上,妈妈把煮汤圆的任务交给了我。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当白嫩嫩的汤圆浮出水面,我着它们一个个膨胀,不禁叫到:“汤圆熟了,可以开锅喽!”当全家人品尝着我亲手煮熟的汤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今年的元宵节,过的有滋有味的。我在心里默默的祈祷着,希望更多的人和家人团聚的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

我,期盼着下一年的元宵节……。

“闹元宵篇十七

今天是2月15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我一起床就十分兴奋,因为妈妈答应带我和表姐去游园。9点钟,我们出发了。来游园的人可真不少!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陆陆续续来了。我在人群中找到了几个同学,陈爽、黄昕、吕永欢等等。我和她们打完招呼就和表姐去猜谜语,姐姐猜中了几个,分别是:莫愁一枝春海棠(打一外国小说)――茶花女,15天(打一字)――胖,主动一点(打一字)――玉……我猜了一条,可惜错了。谜面是:皮老虎铁嘴巴,只吃衣服不吃人(打一日常用品),我的答案是洗衣机,你可以帮我猜一猜吗?我猜不出其他的谜语,就去吹气球,游戏是这样的:一位阿姨会给你一个框框和几个气球,气球一定要吹得比那个框框大一点儿或一样大,破也不要紧,看谁吹得最多,就赢了,也就有奖品了。我拿了一顶帽子和一个水杯。然后,我就去套圈圈,我排在最后一个。好久好久才轮到我。我套中了2瓶矿泉水,只得了这一点点东西。姐姐得的最多,共有7个。

拿完奖品,随后我听到好几声气球破了的声音,吓得魂飞魄散,心惊肉跳。原来,吹气球比框框还大的规则改成了一定要把气球吹破。最怕把气球吹破的我,只好玩飞镖了。离1米远的目标,共有3次机会。第1次,我掷得太低了,第2次,又太高了,第3次才好不容易中了。

“闹元宵篇十八

敲锣打鼓舞龙。

刚出门,就看见他们分工明确,有的敲鼓,有的敲锣,还有人舞龙、扭秧歌,那种秧歌的舞步太奇特了,走四步,退两步,手中的扇子也随之摇摆,别有一番韵味,手中的长丝带随风飘舞,美不胜收。一个个敲锣打鼓的人尽力挥舞着鼓棒,鼓韵齐鸣,动作齐整划一,完美无缺,舞龙的人并没有乱了次序,左右左右左,并没有人指导,脚下的步履整齐划一,蛟龙翻阅,在空中盘旋。舞龙人精神抖擞用双臂挥舞着。周围观众不时地发出喝彩声。

看烟花。

我们到了那里,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热闹非凡,我们好不容易才挤进去。随着一阵阵清脆的爆竹声,我看见烟花“嗖”的像火箭一样冲上去,在空中“啪啪”炸开释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像荷花,有的像茉莉花,还有的像菊花,让我们目不l接。精彩的花瓣在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像点点繁星光彩夺目,又像仙女散花一样飘下来,争奇斗艳的烟花把天空打扮成了花的海洋,美丽极了。随着热闹的烟花,兴致勃勃的人们还情不自禁地喝彩“好,好,好!”这时,烟花的炸裂声,大人的喝彩声,小孩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

看花灯。

看,队里制作的花灯前聚集了很多人,只见上面是一朵雪白的大棉花,中间是一个红红的大灯笼,两边是堆满了粮食的粮仓。一位老爷爷看着花灯乐呵呵地说:“这个花灯可真有意义呀!”

前面的花灯更有趣了,它是一朵大莲花,花瓣里装满了水果,有圆圆的大西瓜、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黄黄的菠萝……我看着都要流口水了!莲花下面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长龙,我围着它把龙身看了个遍,它的两只眼睛像两盏小灯笼,显得炯炯有神!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两个金鱼灯,跟活的金鱼一样,各自回首对望着,瞧它们那神气的样子,好像在说:“咱俩谁美呀?”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手拉手在灯前又蹦又跳,还有的孩子在灯前拍照呢!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在天上像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