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3:09:32 页码:12
2023年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优秀10篇)
2023-11-11 13:09:32    小编:WANGZX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适应并抓住机遇。编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易于理解和吸收。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您参考,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篇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i故乡”一首首千古绝唱是中华儿女对中秋节独有的喜爱。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家家吃月饼赏月,沉浸在节日的欢乐里。

我吃完早饭后和奶奶就一起去逛庙会,到了庙会上之后,我看到了许多我没见过的东西,奶奶对我说:”我们先去打一些月饼。”我心想打月饼,什么是打月饼?是对着月饼打几下吗?到了地方之后,我才明白奶奶说的打月饼原来是做月饼啊!买月饼的人可真够多,形形色色人头攒动,大家都在打着自己的月饼,月饼的口味各不相同,月饼上的花纹不一,有大有小,看着美丽极了。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晚上。爸爸妈妈忙碌了一个下午,我看了看一桌子的好菜,有红烧狮子头,小鸡炖蘑菇,各吃各样的菜,在吃饭前我们家有一个习惯,就是先拜月神,等到“神仙吃完”之后我们才能开始吃。

吃完饭后,我们一大家子就在湖边吃着月饼,赏着那美丽的月光,浩瀚的夜空中,一轮皎白无瑕的明月,高高挂在空中,身边有着许多调皮眨着眼晴的小星星在玩耍。寂寞的暗夜里,不时传来几声蝈蝈的叫声,此情此景,令我深深陶醉其中。爸爸给我和弟弟讲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爸爸说:“月亮里面有这一棵树和一只玉兔。”听了爸爸的话,我仿佛真的从月亮中看见了一棵树和一只玉兔。

看向湖水,湖是月儿的梳妆镜。调皮的风儿不停地吹动湖面,把映入水中的月亮,一会儿变成破碎的蛋,一会儿变成旋转的陀螺,挺像在跳舞。温柔的月儿姑娘毫无怨言,任风儿吹动着她秀美的脸蛋,把小鱼吐出的泡泡化作点点闪闪的珍珠。

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那些为了抗疫而放弃自己团圆的医护人员,守卫在边疆的边防战士,从太空中刚出差回来的航天员们。和即将要乘坐13号飞向太空的航天员们,正是无数的祖国卫士们的无私奉献,才换来了如今的合家团圆,国泰民安。

感恩这个美好祥和的夜晚,看着我们这欢乐的一家,我感到了满满的幸福。

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篇二

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3、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4、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5、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

6、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7、碧天如水,湛银潢清浅,金波澄澈。

8、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9、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

10、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11、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12、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3、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14、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15、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1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17、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8、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19、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篇三

一年四季,那中秋的月最是美好,它流过幽径山溪,穿过落叶层林,爬上了我的心头。那消不完的乡愁呀,我把你装进月饼里,落入心底。

一年中秋,趁着假期,我们一家人出国旅游,本打算赶在中秋前回家与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相聚,谁知遇上了台风,飞机延迟,一家人只好身处异国独享中秋。

起初我以为能多玩几天,顺便过节,兴许是一次不错的经历。可外婆却失了兴致,在中秋前一夜放起了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独自低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满心忧愁。异国月景,没有家的感觉,明月似乎都缺了一角,满目萧然,思念倍增,则感极而悲者矣。

外婆说,没有月饼的中秋是满心忧愁,愁上加愁,她要自己做月饼。我跑遍大街小巷,找到了做月饼的原料。月光下,阳台边,祖孙二人,一桌相对,谈着笑,揉着面。

我拿起咸蛋黄,举过头顶,让月光肆意地穿透,它接受了这份光芒,便黄得剔透,银灰色的月光从蛋黄的每一处溢出来,馨香四溢。我尝过咸蛋黄月饼,觉得它和那甜得过分的莲蓉不是很般配。“本是不合适的东西,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呢?”我不解。

她接过我手中的蛋黄,一把放进刚揉好的莲蓉里,抓着我的手把莲蓉捏成玉盘状,我的手握在她不是很大却沧桑的手里。她衬起我另一只手,指向头顶的月亮,“这蛋黄啊,很圆,就像天上的明月,很远,就像千古思乡者难以言表的怀念啊,在眼前,却遥不可及。”月饼紧接着被按上规整的图案,一抹上油整个月饼亮晶晶的。

外婆是归国华侨,她小时候是奶奶带大,后来又随父母回国上学。“我小的时候,我的奶奶也是这样教我做月饼的,”她说,“我们约好了,每年无论何时何地,中秋一定要吃月饼,共享一轮皓月。我和你一样,总是不喜欢吃蛋黄,偷偷挑出来。”后来她在中国,奶奶在国外,抬眼虽是同一轮朗月,心中的怀念却更遥远的距离。

此时我和外婆将蛋黄与莲蓉一并吞下,不再排斥。味蕾咸甜交替,咸甜的极点都是苦,那是乡愁,是怀念,是阻隔故乡亲人间最无情的大门。苦到极致便有甜和咸,那是思乡的一种慰籍。

中秋夜,有明月,有一壶清茶,有外婆,有装在月饼里的乡愁,足以称仙境。

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篇四

“月到中秋分外明”。秋风飒飒,月饼飘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家家吃饼赏月,其乐融融!

中秋节那天上午,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气氛。我和爸爸妈妈出门买月饼。商场里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只见各种各样的美食映入眼帘:有香气扑鼻、形状各异、让人垂涎欲滴的月饼,有美味可口的小零食,有颜色鲜艳、新鲜可爱的水果……简直是应有尽有!我跑到月饼区,那些玲珑的月饼好像在向我招手,有五仁味的、豆沙味的、蛋黄味的,我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一下抓了七八个,要不是还没结账,我早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了。

吃完饭,我们端着一盘月饼上了楼顶,边吃边赏月。一轮明月升起来,像一个发光的圆圆的玉盘,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城市、田野、村落,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像一封封飘飞的“星际邮件”,那是嫦娥姐姐在邀请小朋友们去广寒宫尝她亲手做的桂花糕。时有一朵黑云飘过,把月亮遮住一半,让我想到“天狗食月”的传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在这美好的节日里,共亨天伦之乐可有些人在这团圆的节日里,却无瑕顾及节日的喜悦。从2020年持续到现在的疫情还未停止,最近,福建再次爆发,许许多多“白衣天使”奔赴一线。他们为大家,舍小家;为国圆,舍家圆,给我们筑起了一条生命保护线。他们孤身在外,又何尝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我又想到,三位航天员叔叔“出差”三个月,前不久,终于顺利返回地球,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飞天梦,曾几何时,登上太空还仅仅是幻想,但如今已成了现实。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今天的神舟系列火箭接连发射成功。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努力。所以,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勤奋刻苦,将来担当起建设发展中国的重担,让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情满中秋夜,月圆!家圆!国更圆!

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篇五

3、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8、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9、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0、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1、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2、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4、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篇六

教室里充满着欢声笑语,正哼着小曲儿的我猛地想起今天这个特别的节日,心中不免升起六年级中这甜甜的回忆,还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这是我们相聚在一起的最后一个中秋节,这是老师,母校与我的最后一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了。

心中不禁一颤,我看着窗外,真愿采撷一片绿叶,写上最美好的祝愿,邀寄我对这六年的思念:

我携着风儿的手,

挽留时间匆匆的脚步,

我拉着太阳的辫子,

劝她不要下山,

让我再多看几眼——。

这美丽的校园。

不知不觉中,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静在朦胧的薄暗中。它没有元宵节的逍遥,也没有清明节的凄凉,只是在一间小屋里,灯下聚拢着甜蜜,老人看着儿女,孙女们聚在一起,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绯红的色彩,昏暗的房子里传出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大家围在一起吃着月饼,似乎也是品尝着生活的酸甜,父母的爱意。

我静静地望着夜空,突然觉得好像有无数淡灰色的名片,我想,那一定是海外华侨寄来的吧!那其中一定有我大爷的一封,真想摘下来看看。

月儿很亮很亮,它周围好像有无数盏闪烁着的明灯,也许是为了那些华侨们、边疆战士们……看到自己的故乡,望到自己的亲人吧!

月儿在云中穿梭,带着那薄薄的面纱……。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寒露湿桂花,邹菊生清怨。月如水,人悠悠,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最不堪是“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年年今夜叹苦短,好景怡人不常在,学苏子,把酒临风,唱一首《水调》,长是人千里。

不能调素琴,听琵琶,抹一笔婉约诗词。音响叮咚,一曲《平湖秋月》,却也如此令人沉醉。一种忧伤,细细数来,千里外的家门,是母亲的褶皱和白发,是父亲叹息里的年岁,是万条阡陌中的归途,是夜半清醒泪,烛火空留。在心底,寄相思,于明月。

月出皎兮,美目盼兮。掬一束月光,散漫成虔诚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影里,是一幅泼墨的山水,是一章灵动神韵的书法,是一袭霓裳羽衣,一扇古色古香的窗格纪事,是梦里窥现的万家灯火。春花易老,秋月怕形,最美丽,莫过于月下临风处,那几句儿女情长,家长里短,几张被时间揉皱的笑容。人事改,流年已不再,月色却如昔时。

今人聚首,点滴苍茫在心头。温语耳后,那些俏皮天真和害羞,泛黄的印象里,一册图画,在我们心头变得沉重。那些没有语言的故事,让我们,一直用泪光滋润的感动,都沏散在一杯清香的茗片中。一杯浊酒尽余欢。

枫染红尘,多年日升月没,我们远离了年少的轻狂,开始在飘摇中淡定。开始以一个读者的身份阅读生命本省,我们的感悟,其实早已游离到了感动本身之外,只不过,作了几声唏嘘。回家团聚,我们的心,早已与岁月那一端的儿时相隔多年。

心,也该作一次回归。

故人重逢,亲人团聚。花来弄影,月颔娇首,那古典的,委婉的祝福和思念,甚至与那些欢乐与感动,都在下一个离别的日子里,成了一道怀念和吟唱的风景。

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篇七

敲锣打鼓挂横幅,结彩张灯桂月初。宫饼琳琅高档货,中秋期近感怀抒。

诗意氤氲,甜萌物语。月圆月缺,月缺月圆。

中秋将至,热闹非凡,生意兴隆的水乡园林“清凤可口糕点名店”门外两侧:礼仪小姐斜披绶带迎宾,更有古风美女奏琵助兴;店内中间:专辟显目黄金地块,架上有条不紊,琳琅满目的月饼,芳香扑鼻,令人垂涎六尺。

漂亮的包装加上煸情的品名:稻香村月饼、麦趣尔月饼、米旗月饼、华美月饼、天伦低糖莲蓉月饼、好利来月饼等。这正是“稻香麦趣米旗牌,华美天伦好利来。富锦安琪连好运,七星五味果莲开”。

如此品种繁多,让我目不暇接、耳不暇接。广播声、叫卖声,声声入耳:“佳节共赏天上月,中秋一品人间情。本店送给您最真情的中秋!为您呈上健康、营养、美味的精致月饼。有传统五仁、黑芝麻的;还有苏式的、港式的、广式月饼若干品种,多种口味,高中低档,散装、袋装、盒装并搭配礼盒,满足您送礼和馈赠亲友之选。恭请您先尝后买!”

出店载归,淡若清风。清风吹拂,神怡心旷。极智穷思:“风清气正”?!

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篇八

今夜我带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星空下,不言不语,等着你皓月当空最闪亮的模样。可是,只感觉你的光华比往年暗淡,枕着你的温柔,注着一眸如水的深情,静静感受一份月亮里的思念。

现在的节日都很冷淡,习惯于饭后喝喝茶,话家常。中秋月夜,小区里倒是忙着赏月热闹了一会,耳畔响起了一首“花好月圆”。

我对明月露出了一丝苦笑,或许,这就是流年。秋之静美是它的情愫。

北斗星移,月,独上西楼。嫦娥的传说,家喻户晓。此时此刻,人都回家了。我也收起了对明月的眷恋。

千里明月,千里情。夜寂更深浣莞纱,万般柔情……。

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篇九

夏天的雷声未停,雨滴犹在,秋天的哨子吹得急。中秋节,如一个天外来客,正风风火火赶来。

中秋时节,一个人过。每逢佳节倍思亲,谁人盼团圆,几人能团圆?

嫦娥,盼着从月亮上返回,到地上来与后羿欢庆,人们,期盼着,家里人能够回到家乡,大家一起来个团团圆圆。

今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有些羞涩,不愿意在浩浩的夜色中,一展自己如嫦娥般的容颜,没有月亮的中秋节,雨,冰冰的,风,也是凉凉的,吹得人们在心中挂着秋风,真是个凄凉,望着这样的月亮,我想起了这样一首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由于天气不好,月亮没有出来。我只有在心中想到这样一个场景:月亮从树梢上升起来了,放出轻纱般而又冷冷的光辉,照得河里分外白,越发使人寒冷。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个月影,上下争辉,显得格外皎洁。朦胧的月色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撒开浮动不定的光,好像无数银色的鱼儿在那里游动。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每一片绿都似乎静静地浸在牛乳中。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恰到好处。

偶尔几只乌鸦哀鸣让我想起了在老家的妹妹,此时心中也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种凄凉的感情。记得前年的暑假,也是这个日子,我和堂哥便搬了一张小桌子和两张小凳子,拿了几个月饼和一瓶汽水,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喝汽水,一边聆听优美的音乐。我们还学古人吟诗作对,好不自在,直到深夜才恋恋不舍地散开。

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大概就是像我这样的情况吧!

中秋节主题征文抒情篇十

清冷的皎月总伴着飘香的月团,寄予离乡的思愁,诉说着无尽的悲苦。

——题记。

桂花香过,回首,即中秋将至。掠过月光,暖风入怀,追寻记忆中的中秋节。

记忆中的中秋节,是老家庭院上的宴席——拜月娘。

拜月娘是老家过中秋的习俗。每逢中秋,奶奶和妈妈便会在院子里设案当空祷拜。柑橘、桂花酒、芋头、月饼等美食皆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到了一定的时辰,奶奶将香烟一点,把银灯一燃,顿时间,银烛高燃,香烟缭绕。那时候,奶奶便会叫上全家的女孩去叩拜。我曾问过奶奶:“为何男子不拜?”奶奶说这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习俗,“男不圆月,女不祭灶”说的便是如此。

等到香烟燃尽,家人们纷纷盘膝坐于庭院,赏着天边的月圆,吃着月团,配上一杯精酿的桂花酒,倒也有说不说的韵味。

记忆中的中秋节,是嫦娥点夜,玉兔捣月。

小时候,一到中秋,总会有人提及“嫦娥奔月”,最盼望的便是一睹嫦娥姐姐的真容,可是总有人打碎孩子的天真——“嫦娥是传说中的人物”,不甘心的我们又总指着一轮朗月辩驳道:“瞧瞧,那月亮上的黑影便是嫦娥姐姐在吃月团呢。”惹得大人一番笑。吟吟的欢笑声随着银河而撒落,云雾缭绕,烛火渐深,轻烟一过,嫦娥起舞,缥缈无华。

记忆中的中秋,是诗人们一杯浊酒对明月,笑傲江湖问青天。

看那酒醉的苏轼,身边无一亲人,唯一亲爱的弟弟又隔断天涯,看着皎洁的明月,只能空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众人皆欢的日子里潸然落泪。

瞧那张九龄,又是一有情人。他不能回到亲人的身边,不能将这美好的月色赠予爱人,只能熄灭蜡烛,迎着这月光,在这寒夜里,在梦乡与心中挂念之人见上一面。

诗人们的中秋,总是如此悲情,只能将这满怀泪水的诗趁着月光,赐予远方的你。

记忆中的中秋总是如此多情,有拜月娘的庄严,有孩童的无邪,有大人们的把酒言欢,有诗人们的悲吟。

轻风一过,月影迎欢,是佳人笑,是中秋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