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楠木殿导游词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7 13:26:35 页码:13
楠木殿导游词
2022-10-27 13:26:35    小编: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楠木殿导游词一

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临,绝怪安可息。

蜀中有那么多的雄奇的大山,李白对峨眉山情有独钟。因此,在他出川远游的时候,路经乐山,也要上岸去游览一下心中的峨眉山。

李白到了白水寺,见到了好友广浚和尚,在寺前的明月池畔,二人论琴比剑,广浚为李白弹响了高山流水般的琴声,琴声如此悠扬,不仅让李白如沐春风,而且周围的青蛙也被琴声吸引,学着琴声一起和鸣。李白很为广浚的琴声所感动,写下了他那篇著名的《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随流水,遗响如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今天寺前还留有“广浚弹琴处”和“李白听琴处”。从此以后,青蛙们也学会了演奏。广浚去世后,寺的周围琴声不绝,其叫声如广浚的琴声那样悠扬婉转,这就是峨眉山的“弹琴蛙”。直到今天,人们到白水寺前,还要去一睹弹琴蛙的风采。

峨眉山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系邛崃山脉北岭南支,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境内群峰挺秀,山色绮丽,具有“雄、秀、奇、险、幽”的特色。尤以“秀甲九州”闻名于世,以“峨眉天下秀”与“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并称为巴蜀四大风景名胜。峨眉山又是著名的佛教胜地,被称为普贤萻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渐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因此,我们说峨眉山是一个集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佛教文化于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198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入选“中国旅游胜地40佳”。1996年12月同乐山大佛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峨眉山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山、卫生山、安全山的荣誉。峨眉山市也成为中国十大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据《峨眉山志》记载,峨眉山有大峨、中峨、小峨之分,民间呼之为大峨山、二峨山和三峨山。而目前供中外游客游览的峨眉山主要指大峨山。它的最高峰3099米,山势雄伟秀丽,经历代文人墨客的反复渲染,最后终于送给它一个靓丽的雅号:“峨眉天下秀”。

关于峨眉山名称的来历,我翻阅了许多资料,各说不一。但是有三种说法较有代表性。

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山的形状像蛾的眉骨而得名。任豫的《益州记》中说:“峨眉在南安县界,两山相对如峨眉。”张华的《博物志》说:“观此山如初月。······真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第二种说法是以水取名。《水经注》有“俄水之眉,故名俄眉”之说。俄水即大渡河,绕峨眉山而过,眉是指的支流。大渡河的一条支流从峨眉山而来,因此得名。

第三种说法是以山势取名,“峨”是形容它的高,“眉”是形容它的秀。如同姑娘的蛾眉,秀美无比。其实峨眉山远看像美丽的少女,走近了才知道它心胸之博大,内涵之丰富,身躯之伟岸,体格之刚劲,其性格更像一个奇伟的男子。峨眉山的挺拔峻秀,高大雄伟,是中国其他同类文化含量很高的大山所不能匹比的。泰山、嵩山、华山和两个衡(恒)山,这古老的中华五岳,除了南岳衡山稍显高大外,其他不过是峨眉山的小兄弟。峨眉山不仅仅是高大而已,它不是一座文化荒山,作为文化大山,比起中华五岳来,它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它一直远离中华文化的中心,但是它却在这一隅小角落里,积淀出了厚厚的文化层,其文化积淀的层面之高,与它的伟岸的身躯十分相宜。峨眉山可以说是无壑不秀,无壑不幽,无山不峻,它的那些深沟幽谷为它提供了无比的肚量,使它能够将各种纷呈的文化都容纳进来。这一点,让中国的许多大山、名山都感到困惑不解,在中国的西南的四川的西南的一角,居然出现了这么一座大山。

那么是谁造就了峨眉山的伟岸身躯呢?近现代的地质学家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玄奥的谜底:峨眉地区几亿年前还是一片泽国水乡,大约距今6千万年左右,强烈地壳运动震撼了峨眉大地,把地下沉积物抬出海面,同时受到挤压变形和断裂的影响,形成一系列的背斜、向斜和断裂组成的复背斜地质构造,东部下降为峨眉平原,西部上升成气势巍峨的峨眉山。地质学家说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壮丽的峨眉山。峨眉山地层从前寒武纪以来,基本上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峨眉山独特的地质特征,为各种生物的滋生繁衍和雄秀地貌自然景观的形成创造了先决条件。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历代名人学士赞辞很多。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其实峨眉佳景何止十处?只要各位细心体察,就会看出峨眉山是以“雄、秀、奇、险、幽”的自然风光在祖国名山大川中独树一帜。(以下分别阐述)

(雄)它海拔3099米,在川西南平坝上,孑然独立,气宇轩昂,耸立天际,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但见山陵起伏,江河如带,原野空阔,沃地千里,令人心怀开朗,神驰气壮,这是“雄”的特色。

(秀)全山重峦叠嶂,千岭万壑,佳木繁荫,郁郁葱葱,呈蓝露翠,这是“秀”的特色。

(奇)每当云海茫茫,金顶俯视,则霓彩摄身,霞光护体,入夜则磷灯万点,闪烁迷离,不时有惊涛响于幽壑,雷霆动于崖底,这是“奇”的特色。

(险)山中到处有悬崖绝壁,高者达七百余米,游山大道或筑于半崖之上或辟于绝壁之间,拾级而登,坡有钻天之号,穿谷而前,天有一线之名,这是“险”的特色。

(幽)山中有许多深邃的岩洞和如练的飞瀑,到处是碧翠的深壑,清激的泉流,应和着猿啼蛙噪,鸟唱虫鸣,宁静安详,这是“幽”的特色。

这五大特色是许多名山也不能兼备的。一般的名山,游人只要登上绝顶,全山之胜,尽收眼底。而峨眉山则不同,峰峦交错,互为屏障,道路迂回是~景物殊异,如不细心观摩,便难于认识它那独特的神韵。特别是峨眉山的四大奇观,遍览华夏也难寻其二:那便是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

(日出)高山观日出,万里山河,到处可见,不足为奇。但登峨眉观日出,就大不一样了。泰山、庐山、黄山观日都在海拔20__米以下,而峨眉山观日出,却在3000米以上,视点高了,踞高望远,更加浩瀚壮观,故有诗云:

云海茫茫浩无垠,一轮旭日冉冉升。霞光万道驱昏暗,山涌银涛顶灿金。

(云海)峨眉山是白云的故乡,是白云的世界,许多佛寺,都冠上了一个“云”字,卧云庵、白云寺、集云寺······隐没在白云深处的银色世界里。峨眉山的云海非常的秀美,在无风之时,“海波”不兴,但见远处山尖,露出云层,宛如茫茫大海中的岛屿,再回顾峨眉三峰,也成了三个孤岛,故峨眉山又称“秀岛”、“蓬莱仙岛”。风起云涌之时,远山近树,忽隐忽现,变幻无穷,使人遐思无限。

(佛光)峨眉山的佛光又称峨眉宝光,金顶祥光,是峨眉山的十景之一。佛教界认为是从佛的眉字间放射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如果能看见,你就是与佛有缘,运气特别好。佛光一般是下午2点到5点间,雨过天晴才有机会出现。峨眉佛光在中国乃至世界类似自然奇观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首先,它发现的时间要比其它地方早1900多年,并且色彩相当的秀美,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年平均出现75次,而其它地方每隔几十年才有一次,甚至几十年以后都会消失,因此,峨眉宝光堪称世界之最是当之无愧的。

(圣灯)峨眉圣灯又名“佛灯”,被人们赞为是“万盏明灯照普贤”。能观看这一奇观更不容易,首先它必须具备4个自然条件才会出现:①雨后初晴②天上没有明月③山下没有云层④山顶没有大风大雨。这种奇特景观出现的原因可能性很多:⒈原始森林中古树兜发光⒉磷火发光⒊灯光星光倒映在水田之中所发的光⒋萤火虫发光⒌磷化物的燃烧现象⒍一种叫密环菌在高温条件下发光。这样,就形成了无数光点,在山谷中腾涌,就象童话中仙山撒下的宝珠,一位唐代的诗人就这样写到:

莽莽空中稍稍灯,

坐看迷浊变清澄。

须知火尽烟无益,

一夜阑边说向僧。

那么这是峨眉山的4大奇观。

古老而神奇的峨眉山终年常绿,从山脚到山顶景区气候可以分为亚热带、温带及亚寒带气候,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山顶与山脚的平均温差为摄氏14度,加之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因而它既是琼花瑶草的王国,又是珍禽异兽的乐园。因此峨眉山又有“天然动物乐园”、“植物王国”之称。景区植被覆盖率达86%,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200多种,而具有药用价值的有1600多种,200多科,如天麻、峨参、川贝、黄莲等。特有种属中尚有距今1亿多年到7千万年的孑遗植物,如桫椤、珙桐、洪椿、水杉、银杏等30多种,属世界著名的花卉杜鹃、报春、兰花就有50多种。这些植物不仅给峨眉山披上了一件绚丽的外衣,而且还给各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天然的乐园,在这山上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猫、小熊猫、短尾猴、白鹇鸡、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弹琴蛙是峨眉山中的珍稀动物,它发出的声音就象弹奏古筝一样,非常的优美动听。峨眉环毛大蚯蚓最大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在地球上至今尚未发现比峨眉环毛大蚯蚓还要大的蚯蚓。它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中山区,每到寒冬季节,能钻到深达1-2米的土层中避冬御寒,当地人称它为“透山龙”。

峨眉山的生态猴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分布在半山腰的一线天和洪椿坪一带。由于它们见人不惊,与人同乐,与人相亲,便成为了山中独具特色的“活景观”。峨眉山猴尾巴特别短,故称短尾猴,学名藏猕猴,由于它们长期生活在佛教名山,故称“猴居士”。全山几百只猴子,它们各有自已的“阵地”,各有自已的“大王”。因为环境的关系,每一个片区的猴子都有自身的“特色”,于是就是了文明猴、流氓猴和强盗猴之分。不过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它是山中一霸,为了大家的安全,我还是提醒大家“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到时候谁玩谁都很难说的。

但峨眉山上的猴子只怕一种人,那就是峨眉山的僧人,它知道僧人的武术相当历害,那可不是一般人惹得起的。所以这里又要让大家了解一下峨眉武术的精华。

峨眉武术名扬天下。在唐宋的时候,峨眉山中部分僧道在运粮、背柴、挑水等劳动过程中,经常在陡险曲折的山道中行走,练成了强健的身体,也养成了好动的习惯。经课之余,练拳踢腿,使枪弄棒,无形之中形成一种风气。由于他们平日里参禅打坐,俱有雄厚的内功基础。僧道之间,切磋武技,取长补短,模仿山猿动作,自创新路,时间一久,就练出了一种独特的武术风格。这便是峨眉派武术的来历。南宋峨眉山武僧德源长老集山中僧道武技之所长,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总结,编撰成《峨眉武术》一书。自此,峨眉山僧道才有了系统的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武林中自成体系,被称为峨眉派武术。

武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故有其生命力。峨眉武术,传至明代,臻于成熟,技惊天下,与少林、武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明代峨眉永庆寺的一个武僧月朗,武艺超群,其头坚如铁,人称“铁头和尚”。一天,他从山林中砍柴回寺,突然山道间出现一只猛虎,挥之不去。和尚一怒之下,上前一把抓住老虎的脖子,就象牵一只小羊羔似的,把它带回了寺庙,用铁链拴住。后来经过方丈的教育,才放虎归山。

清朝白龙洞湛然法师,精于武术,结合前辈经验和生平所学,写出了《峨眉拳谱》一书,使峨眉派武术理论进一步发展。他概括了峨眉派武术的特点及形成的经过:“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滿江湖。”这就是说峨眉派武术是博采各家之长,结合自身特点而成。“八叶”是指主要的八派武术:“僧、岳、赵、杜、洪、化、宇、会。”“僧”就是指峨眉僧家所创的流派。

清嘉庆年间,峨眉山龙神堂极善法师一次上山看到雨后的黑龙江水宛如乌龙飞升、旋绕而进,顿时悟出练拳之道,应柔中含刚,盘旋中寓猛进之势。于是将自已学的“形小而弱的蛇行拳,改为形大势长,拳刚、掌巧、腿变的乌龙拳。这套拳路,经他苦练十载,才获成功。

时至民国,峨眉派武术,雄威犹在。清音阁李真法师内功深厚,精于剑术,有“峨眉剑仙”之誉。年逾古稀,威风不减,当其舞剑,但见寒光闪闪,飞龙绕身,令人胆寒。舞毕,静若处子,神泰安然。而且门人众多,遍及甘、陕。享誉四海的海灯法师,名噪武坛的李瑛大师,就是其中的皎皎者。

金顶的永庆和尚,武艺惊人。据说在1935年的一个月明之夜,他在寺外绕大树三圈,腾起一腿往大树踢去,顿时树叶纷飞,宿鸟惊起,树身晃动不已。这颗大树颇壮,如果没有千斤之力,很难动摇。三年以后的一个夏天,永庆手拿短锄,身上背上草席,食物从1000多米高的舍身崖腾空而下,(这个舍身崖就是处在峨眉山顶的一处山崖,被称为是中国自杀率最高的地方,至于原因我们以后再说。)那么永庆从这里跳下,轻飏谷底,目的是为了掩埋一位当时峨眉山声望最高的一位女长老的尸体,表现出他勇武和悲悯的情操。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在这儿我就不一一例举了。不过总得来说峨眉武术朴实无华,重实战,攻击性强;攻守互应,刚柔相济,虚实结合,从不摆花架子,所有套路编排全部从实战出发,讲求“拳打一条线”,在很狭窄的地方比如在小巷子里也可以施展得开。俗话说“南拳北腿”,峨眉地处不南不北之地,感觉更象是手腿并用,有“拳打三分,脚踢七分”的说法。施展开来可以说是“劲如风、站如钉,重如山,轻如毛,守之如处女,犯之如猛虎”。峨眉武术还包括各种武术器械和人们常说的“武功”。功夫包括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内功练“精、气、神”;外功、硬功专练身体某一部分的刚猛之力,像铁头功、铁膝盖等。轻功专练纵跳,像飞檐走壁;气功是练气与养气。禅武和一的上乘功夫,一旦练成,可以以柔克刚,制敌于瞬间。据说还有一种软功练成以后全身关节可以自由伸缩弯曲,非常历害。

但是峨眉山真正历害的,真正最有名气的还是峨眉山的的佛教。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末年。按照常规的看法,佛教最早进入中原地区后,在六朝时期,佛教在中原大地上很是热闹的时候,四川的佛教传播却是悄无声息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东西都已经烟消云散了,最后佛教在中国留下了四大道场,峨眉山就居其一,这又让人们大吃一惊。文殊菩萨选中了五台山作为道场,地藏菩萨选中了九华山作为道场,观音菩萨在普陀山显灵说法,普贤菩萨则选中了峨眉山。在中国众多的佛教胜地中,峨眉山成了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

峨眉山的寺庙成百上千,直到今天还给我们留下了26座,而且几乎座座寺庙都名闻天下。报国寺的雄伟广博,伏虎寺的幽深秀丽,清音阁、洪椿坪的玲珑精致,仙峰寺、洗象池的离奇圣洁,万年寺的雄浑古朴,华藏寺的金碧辉煌,与峨眉山著名的冷杉、含笑、珙桐、桫椤、楠木、香樟,以及数不清的珍稀类动物一起,构成了峨眉山的灵魂。

佛教在峨眉山居于垄断地位也来之不易,这也是经过了长期与道教争夺大山的过程。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对于峨眉山这样的钟灵之地,道教岂能放过。曾经峨眉山的许多显赫之地,都被道教所占有,峨眉山里也曾遍布道教的宫观。在后来的争斗争中,道教没有占到上风,佛教的势力一天天增大。尽管道士们传说,轩辕黄帝退位后,也曾到峨眉山修炼而升天,吕洞宾也曾到峨眉山的紫芝洞,千人洞隐修,就是搬出这些人来,也还是以失败告终。峨眉山上最后一个道教宫观,是纪念吕洞滨的纯阳殿,也在清代乾隆年间被改成了佛教寺庙。现在攀登在山上,只依稀可见天皇台、真人峰、九老洞之类的地名,让人遥想起这儿曾是道教的胜地。

“三皇九老洞,万古一仙峰”,九老洞是峨眉山道教的一个著名的胜地,以洞里曾经住着九位老仙人而得名。九老洞扑朔迷离,带有十分浓厚的神秘色彩。仙人居住的洞中究竟是什么样子,确实没有人知道其中的详情。据说,九老洞里深不可测,相传在宋代时,曾有一人打着火矩进入洞中30余里,能听到里面传出来的鸡犬之声,洞壁上刻有许多奇文异字。据说,再往里走,洞中有九个支洞,各支洞又有九个小洞,九条阴沟,深不可测。

峨眉山佛教与道教的争斗几乎是看不见硝烟的。佛教采取的斗争策略是争取道士归依佛门,在佛门僧侣的说服下,众多的道士放弃了原来的信仰,成为佛教的僧侣。这样对道教来了一个釜底抽薪,道教在峨眉山也就难以立足了。

在峨眉山万年寺的象牙坡下,有一个白龙寺。以前也是道教的宫观,因为它是传说中的白蛇与青蛇的修炼之处,即使后来变成了佛庙,还是将寺的名字取名为白龙。白龙就是白蛇,进入白龙寺,已经看不到白蛇的一点痕迹,哪怕有关她的故事传说也没有一丝踪影。所幸的是,在寺侧,被翠竹环绕,流水淙淙的地方,有一个洞,是白娘子修炼之地,看到洞旁大书“白娘子修道处”,终于感到了一丝欣慰,它证明了白娘子的存在和在峨眉山的活动。原来的洞已经堵塞,现在的洞是后人修复的。

白娘子一生正气,经常惩恶除善,尽管在峨眉山经过千年的修炼,已经得道成仙,但依然眷念人间温情,表现出了神仙的人性的一面。她与许仙一见钟情,两人一起到了风光旖丽的杭州西湖,始终受到法海和尚的阻绕,于是,为了人间最美好的爱情与法海和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引出了一段雷锋塔的故事。

白娘子与法海的斗争,是峨眉山上佛教与道教争斗的缩影,而法海占上风,也是峨眉山佛教占上风的真实反映。当然,中国人之所以喜爱这个故事,主要是感动于白娘子与许仙的可歌可泣的爱情。

于是,峨眉山这座大山,展示给人们的,就不再是仅仅是严肃、刻板的宗教文化,也不仅仅是佛光、圣灯、云海、日出等奇绝的自然风光,还有人间最美的爱情。

楠木殿导游词二

尊敬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叫xxx,是大家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陈。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世界遗产——北京故宫。

大家现在可以看到,那座耸立在台阶上的三层建筑物就是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是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明永乐四年(公元1460年)开始建,历时十四年才完工。这故宫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历史很悠久,请细细观赏。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怎么样,很了不起吧?

我们接着看。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筑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跟大家说,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这就是我跟大家介绍的世界遗产——北京故宫了!

大家好!欢迎来到故宫,我是今天的小导游,跟我一起去参观一下故宫吧!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故宫的正门。它叫午门。午门又称五凤楼。远远望去,五座崇楼在楼顶展翅飞翔,既雄伟又壮观,大家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哦!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太和殿,是末代皇帝举行登基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总面积为2377平方米。这顶皇椅金碧辉煌,刻着无数条龙,代表着大清皇帝的威严和权势。皇椅前放着一张也刻着龙的板凳,是为了让皇帝舒服,给皇帝搁脚用的。现在大家可以尽情地拍照留念,不过只给大家10分钟时间哦。

现在咱们来到的是刻着龙的石板上。石板上有各式各样的龙,有的蜿蜒盘旋,有的两条龙互相缠绕在一起,千姿百态。

大家跟着我,继续走,现在来到的是御花园。里面有用石头拼凑成的一尊石像。看上去两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你,可恐怖了!用石头堆积成的一座小小的山上长着一簇草,十分引人注目!御花园里有许多绿色的草木,对眼睛近视的人特别好哦!这儿的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争奇斗艳,有的还只有一两片花瓣。御花园里还有“送星”,让人看了眼花缭乱。这里还有瀑布呢,大家一定会想起李白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虽然它不是那么长,但也挺好看的。现在大家可以敬请参观,30分钟后我们集合。

好了,各位亲爱的朋友,故宫参观完了,大家觉得美吗?欢迎大家再次来故宫参观。

欢迎大家来到北京故宫。今天就由我给大家介绍这里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跟着我的脚步,我们面前的就是著名的故宫博物院。好,跨进这个大门,我们就来到故宫到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殿——太和殿,民间俗称“金銮殿”。它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就是1695年重建,大家猜猜太和殿高多少,面积多少呢?没错,它高35米左右,面积有2377平方米,差不多有55间教室那么大,由72根大柱支撑着全部重量,是故宫中最高大建筑。

你们瞧!里面装饰得金碧辉煌,正中间一个有宝座,宝座并置于6根盘龙金柱之间,以突出帝王唯我独尊的地位。九龙宝座用楠木雕龙涂金而成,可精致了!

大家一起向右走,前面就来到中和殿了。中和殿的大殿平面呈方形,黄琉璃四有攒尖顶,可气派了!大家知道吗?那时皇帝就是在这里进行亲祭、批阅奏书的。

大家跟我一起往前走,这块空地上最显眼的就是云龙石雕。这是故宫中最大的一座石雕。石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达两百多吨呢!大家可以凑近看一看,石雕四周刻有缠枝莲花纹,下部为海水江涯,中间雕刻着流云衬托着九条蟠龙和州龙,云龙栩栩如生,雕刻精细。

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大家可以自行参观。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看到任何东西绝对不能用手触摸,以保护这珍奇的文物。我们2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再见!祝大家玩得开心。

楠木殿导游词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初名为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太和殿。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顶与众多宫殿顶上的装饰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殿顶的正脊和垂脊上的装饰,不仅使用了黄彩琉璃瓦制作的装饰物,而且殿顶的垂脊兽是唯一十样俱全的。“金銮殿”正脊上的装饰物,名叫“鸱吻”,是用13块中空的黄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它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位“龙子”,传说是由于这一龙子能喷浪成雨,所以将它装饰在屋顶的正脊两端,取镇火之意。

除殿顶上的一条正脊外,在两层重檐上,各有四条垂脊,每一条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异的走兽装饰;八条垂脊上,共有88个仙人走兽的装饰。但每条垂脊上的装饰物都是一样的。宫殿垂脊兽的装饰,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只有“金銮殿”顶上垂脊兽十样俱全。“中和殿”及“保和殿”则只有九样,其他宫殿的垂脊上虽然也有走兽,但是都要按级别递减。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它金壁辉煌,殿宇庄严,也的确担当得起人们对它的景仰与向往。那恢宏的气势与伟大的建筑结构,充分显示了帝王的尊严与建造者的聪明才智。

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大缸,是用来储水防炎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广场呢·那是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

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

举行大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上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

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大臣按吕级跪伏在太和殿广场,仰望着云中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

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殿高35.05米,面积2377平方米,共55间,72根大柱,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是故宫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太和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是典型的古典建筑。

太和殿的内部及外部构造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在这里,除了奇异的雕梁画栋、独特的设计布局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稀世珍宝外,她的坚固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自太和殿建成以来,遭遇过多次大地震,她依然像一位坚强的巨人傲然屹立,丝毫不受影响。

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其珠为吉祥如意珠,双龙之中,一个代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殿下有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殿内更是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七十二根罕见楠木大柱支撑整个大殿。太和殿的明间设九龙金漆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

太和殿不愧是故宫第一殿,更是中华民族的珍宝。

楠木殿导游词四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

最大的宫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的宫殿。明代时,它名为奉天殿、皇极殿;到了清代改称为太和殿。它经历过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灾,现在可见的是清朝所建的宫殿。太和殿面积为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从地面到脊吻的起架最高,达三十五点五米。

最高等级的殿宇形式:五脊四坡庑殿顶,黄瓦重檐;梁楣彩画用的是金龙"和玺彩画";就连角檐垂脊上仙人身后的小兽数量也最多,用了十个。殿内顶棚全是金龙图案的井口天花,正中有口衔宝珠的浮雕蟠龙藻井。

万龙竞舞的磅礴气势:殿的中央设楠木镂空透雕龙纹的金漆基台,上设九龙金漆宝座,宝座背后有雕龙金漆屏风;宝座两侧又有六根贴金盘龙大柱,东侧三根金柱的龙首向西朝着宝座张望,西侧三根金柱的龙首向东朝着宝座张望,使整个大殿万龙竞舞,从而营造出捍卫宝座的气氛。

七十二根大柱: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径为一米零六,高为十二米七零。明代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等地;清代重建后,用的是松木,采自东北三省的深山之中。

四千七百一十八块金砖:太和殿内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四千七百一十八块。但是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而是在苏州特制的砖。其表面为淡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苏州一带土质好,烧工精,烧成之后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方可使用。

登基大典之地:明清两朝共有24个皇帝在这里登基,宣布即位诏书。

朝贺之处:皇帝每逢生日也即万寿节、册立皇后、以及元旦、冬至等节日,还有派将出征、赐安和金殿传胪之时,都要在这里举行大典或仪式,接受文武白官的朝贺。

楠木殿导游词五

请大家快跟我来,这就是故宫的入口,也就是午门,最中间的一个门是皇帝走的,它左右两边的门是朝廷官员走的,最边上的两个门是地方官僚、学士以及百姓走的。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太和殿,大家可以看到蓝色金字的大匾,上面刻着“太和殿”三个字。太和殿是故宫的一个较大的殿,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都是从清朝“改名换姓”来的,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不乏古味。

大家可以看见中和殿和太和殿的通道栏杆上有好些石头雕刻的小狮子,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告诉你们吧,是用来排水的。雨流到城墙顶上的低洼处,流进地上的小孔,经过管道的疏导,就能运到排水口处。其实中和殿和太和殿的整体结构差不多,只不过小了点。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保和殿,谁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哦,这位外国游客真聪明,连中国的名胜古迹都了解的清清楚楚。对了,这就是皇帝用来朝拜神灵的地方,门口的丹顶鹤和大香炉也是干这个用的。说到这里,我要提两个小问题:丹顶鹤是用什么铸成的,大香炉又是用什么做成的,请大家好好思考一下。

好了,我就不再卖关子了,丹顶鹤是用铁铸成的,而大香炉则是用铜做成的.。大家可千万不要摸它们,本来它们就已经老化了,您要是再动它们,它们就会被损坏了。

好,今天对于故宫三大殿的解说就到这里,明天我接着给大家介绍故宫的其他地方。

写太和殿的导游词2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大缸,是用来储水防炎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广场呢·那是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

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

举行大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上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

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大臣按吕级跪伏在太和殿广场,仰望着云中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

写太和殿的导游词3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最。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

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其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第一个饰物是一个骑凤仙人,相传原是南朝齐明王,后修道升仙。

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只是九个小兽。

写太和殿的导游词4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28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

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

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殿内金色的九龙宝座和屏风安置在高约2米的金色台基之上,并置于六根盘龙金柱之间,以突出帝王唯我独尊之地位。九龙宝座用楠木雕龙、髹金而成,“须弥座”式,为皇帝的御座。九条龙,昂首矫躯,大有跃然腾空之势,极为精美生动。

一对宝象,用铜胎珐琅镶嵌宝石制成。象征着有高大威严,稳如泰山之势。据神话传说,宝象能通四夷之语,身驮宝瓶,内盛五谷或吉祥之物,可带来农业丰收和社会太平。所以含有五谷丰登,吉庆有余,或太平景象之意。

写太和殿的导游词5

太和殿顶与众多宫殿顶上的装饰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殿顶的正脊和垂脊上的装饰,不仅使用了黄彩琉璃瓦制作的装饰物,而且殿顶的垂脊兽是唯一十样俱全的。

“金銮殿”正脊上的装饰物,名叫“鸱吻”,是用13块中空的黄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它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位“龙子”,传说是由于这一龙子能喷浪成雨,所以将它装饰在屋顶的正脊两端,取镇火之意。

除殿顶上的一条正脊外,在两层重檐上,各有四条垂脊,每一条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异的走兽装饰;八条垂脊上,共有88个仙人走兽的装饰。但每条垂脊上的装饰物都是一样的。

宫殿垂脊兽的装饰,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只有“金銮殿”顶上垂脊兽十样俱全。“中和殿”及“保和殿”则只有九样,其他宫殿的垂脊上虽然也有走兽,但是都要按级别递减。

楠木殿导游词六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初名为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太和殿。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顶与众多宫殿顶上的装饰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殿顶的正脊和垂脊上的装饰,不仅使用了黄彩琉璃瓦制作的装饰物,而且殿顶的垂脊兽是唯一十样俱全的。“金銮殿”正脊上的装饰物,名叫“鸱吻”,是用13块中空的黄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它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位“龙子”,传说是由于这一龙子能喷浪成雨,所以将它装饰在屋顶的正脊两端,取镇火之意。

除殿顶上的一条正脊外,在两层重檐上,各有四条垂脊,每一条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异的走兽装饰;八条垂脊上,共有88个仙人走兽的装饰。但每条垂脊上的装饰物都是一样的。宫殿垂脊兽的装饰,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只有“金銮殿”顶上垂脊兽十样俱全。“中和殿”及“保和殿”则只有九样,其他宫殿的垂脊上虽然也有走兽,但是都要按级别递减。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它金壁辉煌,殿宇庄严,也的确担当得起人们对它的景仰与向往。那恢宏的气势与伟大的建筑结构,充分显示了帝王的尊严与建造者的聪明才智。

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大缸,是用来储水防炎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广场呢·那是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

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

举行大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上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

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大臣按吕级跪伏在太和殿广场,仰望着云中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

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殿高35.05米,面积2377平方米,共55间,72根大柱,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是故宫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太和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是典型的古典建筑。

太和殿的内部及外部构造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在这里,除了奇异的雕梁画栋、独特的设计布局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稀世珍宝外,她的坚固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自太和殿建成以来,遭遇过多次大地震,她依然像一位坚强的巨人傲然屹立,丝毫不受影响。

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其珠为吉祥如意珠,双龙之中,一个代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殿下有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殿内更是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七十二根罕见楠木大柱支撑整个大殿。太和殿的明间设九龙金漆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

太和殿不愧是故宫第一殿,更是中华民族的珍宝。

楠木殿导游词七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

最大的宫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的宫殿。明代时,它名为奉天殿、皇极殿;到了清代改称为太和殿。它经历过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灾,现在可见的是清朝所建的'宫殿。太和殿面积为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从地面到脊吻的起架最高,达三十五点五米。

最高等级的殿宇形式:五脊四坡庑殿顶,黄瓦重檐;梁楣彩画用的是金龙"和玺彩画";就连角檐垂脊上仙人身后的小兽数量也最多,用了十个。殿内顶棚全是金龙图案的井口天花,正中有口衔宝珠的浮雕蟠龙藻井。

万龙竞舞的磅礴气势:殿的中央设楠木镂空透雕龙纹的金漆基台,上设九龙金漆宝座,宝座背后有雕龙金漆屏风;宝座两侧又有六根贴金盘龙大柱,东侧三根金柱的龙首向西朝着宝座张望,西侧三根金柱的龙首向东朝着宝座张望,使整个大殿万龙竞舞,从而营造出捍卫宝座的气氛。

七十二根大柱: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径为一米零六,高为十二米七零。明代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广、云、贵等地;清代重建后,用的是松木,采自东北三省的深山之中。

四千七百一十八块金砖:太和殿内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四千七百一十八块。但是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而是在苏州特制的砖。其表面为淡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苏州一带土质好,烧工精,烧成之后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方可使用。

登基大典之地:明清两朝共有24个皇帝在这里登基,宣布即位诏书。

朝贺之处:皇帝每逢生日也即万寿节、册立皇后、以及元旦、冬至等节日,还有派将出征、赐安和金殿传胪之时,都要在这里举行大典或仪式,接受文武白官的朝贺。

楠木殿导游词八

请大家快跟我来,这就是故宫的入口,也就是午门,最中间的一个门是皇帝走的,它左右两边的门是朝廷官员走的,最边上的两个门是地方官僚、学士以及百姓走的。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太和殿,大家可以看到蓝色金字的大匾,上面刻着“太和殿”三个字。太和殿是故宫的一个较大的殿,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都是从清朝“改名换姓”来的,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不乏古味。

大家可以看见中和殿和太和殿的通道栏杆上有好些石头雕刻的小狮子,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告诉你们吧,是用来排水的。雨流到城墙顶上的低洼处,流进地上的小孔,经过管道的疏导,就能运到排水口处。其实中和殿和太和殿的整体结构差不多,只不过小了点。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保和殿,谁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哦,这位外国游客真聪明,连中国的名胜古迹都了解的清清楚楚。对了,这就是皇帝用来朝拜神灵的地方,门口的丹顶鹤和大香炉也是干这个用的。说到这里,我要提两个小问题:丹顶鹤是用什么铸成的,大香炉又是用什么做成的,请大家好好思考一下。

好了,我就不再卖关子了,丹顶鹤是用铁铸成的,而大香炉则是用铜做成的。大家可千万不要摸它们,本来它们就已经老化了,您要是再动它们,它们就会被损坏了。

好,今天对于故宫三大殿的解说就到这里,明天我接着给大家介绍故宫的其他地方。

写太和殿的导游词2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大缸,是用来储水防炎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广场呢·那是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

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

举行大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上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

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大臣按吕级跪伏在太和殿广场,仰望着云中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

写太和殿的导游词3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最。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

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其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第一个饰物是一个骑凤仙人,相传原是南朝齐明王,后修道升仙。

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只是九个小兽。

写太和殿的导游词4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28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

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

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殿内金色的九龙宝座和屏风安置在高约2米的金色台基之上,并置于六根盘龙金柱之间,以突出帝王唯我独尊之地位。九龙宝座用楠木雕龙、髹金而成,“须弥座”式,为皇帝的御座。九条龙,昂首矫躯,大有跃然腾空之势,极为精美生动。

一对宝象,用铜胎珐琅镶嵌宝石制成。象征着有高大威严,稳如泰山之势。据神话传说,宝象能通四夷之语,身驮宝瓶,内盛五谷或吉祥之物,可带来农业丰收和社会太平。所以含有五谷丰登,吉庆有余,或太平景象之意。

写太和殿的导游词5

太和殿顶与众多宫殿顶上的装饰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殿顶的正脊和垂脊上的装饰,不仅使用了黄彩琉璃瓦制作的装饰物,而且殿顶的垂脊兽是唯一十样俱全的。

“金銮殿”正脊上的装饰物,名叫“鸱吻”,是用13块中空的黄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它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位“龙子”,传说是由于这一龙子能喷浪成雨,所以将它装饰在屋顶的正脊两端,取镇火之意。

除殿顶上的一条正脊外,在两层重檐上,各有四条垂脊,每一条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异的走兽装饰;八条垂脊上,共有88个仙人走兽的装饰。但每条垂脊上的装饰物都是一样的。

宫殿垂脊兽的装饰,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只有“金銮殿”顶上垂脊兽十样俱全。“中和殿”及“保和殿”则只有九样,其他宫殿的垂脊上虽然也有走兽,但是都要按级别递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