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6:09:53 页码:14
2023年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精选8篇)
2023-11-11 16:09:53    小编:

读后感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碰撞,是阅读过程中的反思和吸收的记录。6.读后感应该注重细节描写,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些读后感的经典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篇一

晚上睡觉时,我经常听着mp4里的《水浒传》入睡。

我听着听着,假装把眼睛闭上,妈妈以为我睡着了,就把灯和mp4给关了。我却在黑暗中把眼睛睁开。

忽然在眼前出现了宋江、店小二等一些人物,他们正在梁山泊上。有的人在提着担子上下来回走着,还有吴用与众位好汉在商量对策如何迎战敌人。不一会儿,一些敌人就冲上来,阮氏三兄弟在水上迎战,许多官兵都被打落到水中人物跟画上的一模一样。我还碰了一下那些人的皮肤很粗糙,是真的!不知道几个月没洗澡了,大小差不多跟玩偶一样大,真是好玩极了。天亮一定要跟爸爸妈妈说说。

为什么这些水浒人物都在晚上出来作战呢?第二天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听了都把眼睛瞪大了,嘴里都说:这不可能,别用这些东西来骗我们!我就一直说:就是真的,昨天晚上亲眼看见的。但是爸爸妈妈还是不相信。

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我对《水浒传》太迷的缘故吧。

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篇二

1、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独自贴天飞;漏网的活鱼,乘水势翻身冲浪跃。不分远近,岂顾高低。心忙撞倒路行人,脚快有如临阵马。

2、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3、观形察色、诈奸不及、鹅行鸭步、回生起死、推聋妆哑、笑逐颜开。

4、宋江带两路人马,到独龙山前安寨,派石秀,杨林去看路径,石秀拼命三郎在酒店遇到钟离老人,问了盘陀路,方知遇见白杨树便转弯才是活路,否则都是死路。

5、《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的故事精彩、语言动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名著水浒传经典片段摘抄加赏析吧。

6、史进头戴白范阳毡大帽,上撒一撮红缨,帽儿下裹一顶浑青抓角软头巾,项上明黄缕带,身穿一领白丝两上领战袍,腰系一条揸五指梅红攒线,青白间道行缠绞脚,衬着踏山透土多耳麻鞋,跨一口铜钹磬口雁翎刀,背上包裹,提了朴刀,辞别朱武等三人。众多小喽罗都送下山来,朱武等洒泪而别,自回山寨去了。

7、过府冲州、一马当先、高姓大名、佯醉假癫、骨肉未寒、似漆如胶。

8、赏析:把雪比作碎琼乱玉,写出了雪的晶莹美丽,林冲在蜿蜒的道路上行走着,显得格外的冷清3赤龙斗跃,如何玉甲纷纷;粉蝶争飞,遮莫火莲焰焰。

9、赏析:写出雪中草料场着火的情景,粉蝶玉甲为雪,赤龙火莲为火焰,比喻新奇形象,整个画面宏伟壮丽、栩栩如生。

10、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11、倚草附木、赃官污吏、缺一不可、漫天遍地、十字路头、有头有尾。

12、扑天雕双修生死书宋公明一打祝家庄杜兴介绍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三家誓盟,共拒梁山的情况及李家庄主扑天雕李应。

13、宋江不见石秀、杨林,急于救人,杀奔祝家庄来,中计被围。

14、精彩短句: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15、赏析:“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写的是雪前的景色,且“卷”字用得妙,写出了白雪飞扬的情状,整幅图景写出了天气的`恶劣寒冷2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16、史进道:“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题。”史进住了几日,定要去,朱武等苦留不住。史进带去的庄客都留在山寨;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银两,打拴一个包裹,余者多的尽数寄留在山寨。

17、吉日良时、以礼相待、袅袅娜娜、登山涉水、屁滚尿流、归心如箭。

18、李应修书去祝家庄取时迁,被祝氏三杰臭骂一顿,扯了书札。

19、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20、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21、醉打蒋门神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

22、有力使力,无力斗智。

23、杨林因不知盘陀路被捉。

24、李应与祝彪在独龙冈前交锋,被祝彪射中臂膀,杨雄,石秀回梁山泊搬兵。

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篇三

1、钟楼倒塌,殿宇崩摧。山门尽长苍苔,经阁都生碧藓,释迦佛芦芽穿膝,浑如在雪岭之时;观世音荆棘缠身,却似守香山之日。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没头罗汉,这法身也受灾殃;折臂金刚,有神通如何施展,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

2、智深、史进来到村中酒店内,一面吃酒,一面叫酒保买些肉来,借些米来,打火做饭。两个吃酒,诉说路上许多事务,吃了酒饭,智深便问史进道:“你今投那里去?”史进道:“我如今只得再回少华山去,投奔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过几时,却再理会。”智深见说了道:“兄弟也是。”便打开包裹,取些金银,与了史进,二人拴了包裹,拿了器械,还了酒钱。二人出得店门,离了村镇,又行不过五七里,到一个三岔路口。智深道:“兄弟须要分手,洒家投东京去,你休相送。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去,他日却得相会。若有个便人,可通个信息来往。”史进拜辞了智深,各自分了路,史进去了。

3、智深、史进把这丘小乙、崔道成两个尸首都缚了,撺在涧里,两个再打入寺里来,香积厨下那几个老和尚,因见智深输了去,怕崔道成、丘小乙来杀他,已自都吊死了。智深、史进直走入方丈后角门内看时,那个掳来的妇人投井而死。直寻到里面八九间小屋,打将入去,并无一人。只见包裹已拿在彼,未曾打开。鲁智深见有了包裹,依原背了,再寻到里面,只见床上三四包衣服,史进打开,都是衣裳,包了些金银,拣好的包了一包袱,背在身上。寻到厨房,见有酒有肉,两个都吃饱了,灶前缚了两个火把,拨开火炉,火上点着,焰腾腾的先烧着后面小屋,烧到门前;再缚几个火把,直来佛殿下后檐,点着烧起来。凑巧风紧,刮刮杂杂地火起,竟天价烧起来。智深与史进看着,等了一回,四下火都着了。二人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俺二人只好撒开。”

4、赵员外与鲁提辖两乘轿子,抬上山来,一面使庄客前去通报。到得寺前,早有寺中都寺、监寺,出来迎接,两个下了轿子,去山门外亭子上坐定。寺内智真长老得知,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赵员外和鲁达向前施礼,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赵员外答道:“有些小事,特来上刹相浼。”真长老便道:“且请员外方丈吃茶。”赵员外前行,鲁达跟在背后,看那文殊寺,果然是好座大刹!

5、香焚宝鼎,花插金瓶。仙音院竞奏新声,教坊司频逞妙艺。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玳瑁盘堆仙桃异果,玻璃碗供熊掌驼蹄,鳞鳞脍切银丝,细细茶烹玉蕊。红裙舞女,尽随着象板鸾箫;翠袖歌姬,簇捧定龙笙凤管。两行珠翠立阶前,一派笙歌临座上。

6、太守慌忙上马,来到东门外接官亭上,望见尘土起处,新官已到亭子前下马。府尹接上亭子,相见已了,那新官取出中书省更替文书来,度与府尹。太守看罢,随即和新官到州衙里,交割牌印,一应府库钱粮等项。当下安排筵席,管待新官。旧太守备说梁山泊贼盗浩大,杀死官军一节。说罢,新官面如土色,心中思忖道:“蔡太师将这件勾当抬举我,却是此等地面,这般府分!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倘或这厮们来城里借粮时,却怎生奈何?”旧官太守次日收拾了衣装行李,自回东京听罪,不在话下。

7、山门侵翠岭,佛殿接青云。钟楼与月窟相连,经阁共峰峦对立,香积厨通一泓泉水,众僧寮纳四面烟霞。老僧方丈斗牛边,禅客经堂云雾里。白面猿时时献果,将怪石敲响木鱼;黄斑鹿日日衔花,向宝殿供养金佛,七层宝塔接丹霄,千古圣僧来大刹。

8、却说鲁智深来到廨宇退居内房中,安顿了包裹行李,倚了禅杖,挂了戒刀。那数个种地道人,都来参拜了,但有一应锁钥,尽行交割。那两个和尚,同旧住持老和尚相别了,尽回寺去。且说智深出到菜园地上,东观西望,看那园圃。只见这二三十个泼皮,拿着些果盒、酒礼,都嘻嘻的笑道:“闻知和尚新来住持,我们邻居街坊都来作庆。”智深不知是计,直走到粪窖边来。那伙泼皮一齐向前,一个来抢左脚,一个便抢右脚,指望来智深。只教:智深脚尖起处,山前猛虎心惊;拳头落时,海内蛟龙丧胆。正是:方圆一片闲园圃,目下排成小战场。

9、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趿履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阶砌下流水潺。墙院后好山环绕。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三清殿上,击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罄真人礼斗。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早来门外祥云现,疑是天师送老君。

10、且说这端王来王都尉府中赴宴,都尉设席,请端王居中坐定,都尉对席相陪。酒进数杯,食供两套,那端王起身净手,偶来书院里少歇,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端王拿起狮子,不落手看了一回道:“好!”王都尉见端王心爱,便说道:“再有一个玉龙笔架,也是这个匠人一手做的,却不在手头,明日取来,一并相送。”端王大喜道:“深谢厚意,想那笔架,必是更妙。”王都尉道:“明日取出来,送至宫中便见。”端王又谢了。两个依旧入席,饮宴至暮,尽醉方散。端王相别回宫去了。

11、且说团练使黄安,带领人马上船,摇旗呐喊,杀奔金沙滩来,看看渐近滩头,只听得水面上呜呜咽咽吹将起来。黄安道:“这不是画角之声?且把船来分作两路,去那芦花荡中湾住。”看时,只见水面上远远地三只船来。看那船时,每只船上只有五个人: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立着一个人,头带绛红巾,都一样身穿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人,都一般打扮。于内有人认得的,便对黄安说道:“这三只船上三个人,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一个是阮小七。”黄安道:“你众人与我一齐并力向前,拿这三个人!”两边有四五十只船,一齐发着喊,杀奔前去。那三只船唿哨了一声,一齐便回。黄团练把手内枪拈搭动,向前来叫道:“只顾杀这贼,我自有重赏。”那三只船前面走,背后官军船上,把箭射将去。那三阮去船舱里,各拿起一片青狐皮来遮那箭矢。后面船只只顾赶。

12、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

13、且说两个牌军,买了福物煮熟,在庙等到巳牌,也不见来。李牌心焦,走回到家中寻时,见锁了门,两头无路。寻了半日,并无有人。看看待晚,岳庙里张牌疑忌,一直奔回家来。又和李牌寻了一黄昏,看看黑了。两个见他当夜不归,又不见他老娘。次日,两个牌军又去他亲戚之家访问,亦无寻处。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王教头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高太尉见告,大怒道:“贼配军在逃,看那厮待走那里去!”随即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二人首告,免其罪责,不在话下。

14、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毬,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毬。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高俅无计奈何,只得来淮西临淮州,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名唤柳世权。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高俅投托得柳大郎家,一住三年。

15、且说菜园左近有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破落户泼皮,泛常在园内偷盗菜蔬,靠着养身,因来偷菜,看见廨宇门上新挂一道库司榜文,上说:“大相国寺仰委管菜园僧人鲁智深前来住持,自明日为始掌管,并不许闲杂人等入园搅扰。”那几个泼皮看了,便去与众破落户商议道:“大相国寺里差一个和尚,甚么鲁智深,来管菜园。我们趁他新来,寻一场闹,一顿打下头来,教那厮伏我们。”数中一个道:“我有一个道理。他又不曾认的我,我们如何便去寻的闹?等他来时,诱他去粪窖边,只做参贺他,双手抢住脚,翻筋斗,那厮下粪窖去,只是小耍他。”众泼皮道:“好,好!”商量已定,且看他来。

16、林冲再要让时,晁盖、吴用、公孙胜都不肯。三人俱道:“适蒙头领所说,鼎分三足,以此不敢违命。我三人占上,头领再要让人时,晁盖等只得告退。”三人扶住林冲,只得坐了第四位。晁盖道:“今番须请宋、杜二头领来坐。”那杜迁、宋万见杀了王伦,寻思道:“自身本事低微,如何近的他们?不若做个人情。”苦苦地请刘唐坐了第五位,阮小二坐了第六位,阮小五坐了第七位,阮小七坐了第八位,杜迁坐了第九位,宋万坐了第十位,朱贵坐了第十一位。

17、梁山泊自此是十一位好汉坐定。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来厅前参拜了,分立在两下。晁盖道:“你等众人在此,今日林教头扶我做山寨之主,吴学究做军师,公孙先生同掌兵权,林教头等共管山寨。汝等众人,各依旧职,管领山前山后事务,守备寨栅滩头,休教有失。各人务要竭力同心,共聚大义。”再教收拾两边房屋,安顿了阮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纲——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罗。当下椎牛宰马,祭祀天地神明,庆贺重新聚义。众头领饮酒至半夜方散。次日,又办筵宴庆会,一连吃了数日筵席。晁盖与吴用等众头领计议,整点仓廒,修理寨栅,打造军器——枪、刀、弓、箭、衣甲、头盔——准备迎敌官军;安排大小船只,教演人兵水手上船厮杀,好做提备,不在话下。自此梁山泊十一位头领聚义,真乃是交情浑似股肱,义气如同骨肉。

18、黄安被刘唐扯到岸边,上了岸,远远地晁盖、公孙胜山边骑着马,挺着刀,引五六十人,三二十匹马,齐来接应。一行人生擒活捉得一二百人,夺的船只,尽数都收在山南水寨里安顿了。大小头领,一齐都到山寨。晁盖下了马,来到聚义厅上坐定。众头领各去了戎装军器,团团坐下,捉那黄安绑在将军柱上;取过金银缎匹,赏了小喽罗。点检共夺得六百余匹好马,这是林冲的功劳;东港是杜迁、宋万的功劳;西港是阮氏三雄的功劳;捉得黄安,是刘唐的功劳。

19、话说鲁智深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又行不得四五十步,过座石桥,再看时,一座古寺,已有年代。入得山门里,仔细看来,虽是大刹,好生崩损。

20、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如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21、当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做一担儿打挟了。又装两个料袋袱驼,拴在马上的。等到五更,天色未明,王进教起李牌,分付道:“你与我将这些银两,去岳庙里,和张牌买个三牲煮熟,在那里等候。我买些纸烛,随后便来。”李牌将银子望庙中去了。王进自去备了马,牵出后槽,将料袋袱驼搭上,把索子拴缚牢了,牵在后门外,扶娘上了马。家中粗重都弃了,锁上前后门,挑了担儿,跟在马后。趁五更天色未明,乘势出了西华门,取路望延安府来。

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篇四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赏析:这个和尚是**!仅这几个字。莫不是这几个字可以概括出鲁智深给人的痛快淋漓!还有,单此这飞来一举,和尚禅杖出,真精妙设置也。我读到此番评论才感悟到:果然如此。怪不得给人一气呵成的连贯之感。

2、误入白虎堂。

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不知性命如何。

赏析:这段看来,太尉故意要加害林冲,两厢早已埋伏好了,二十余人。而且给林冲定罪为“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可见要至林冲于死地!其中的“浑如猛虎啖羊羔”的比喻更是生动!

3、高衙内的描写。

众多闲汉来侍候,见衙内心焦,没撩没乱,都走了。只有其中一个叫做富安的,唤作“干鸟头”,不但明白衙内的心事,而且挑逗衙内的心事,见衙内在书房中闲坐,富安走近前去道:“衙内是思想那双木的。这猜如何?”衙内笑道:“你猜得是。只没个道理得他。”富安道:“有何难哉!”

赏析:有权力的地方,一定有小人。在高衙内算计霸占林冲老婆的过程中,两个奸邪小人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两个小人分别为高衙内贡献了两条十分下流而恶毒的计策,使林冲一步一步走入深渊,家破人亡。

4、施恩棒下救武松。

只见管营相公身边立着一个人,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白净面皮,三柳髭须,额头上缚着白手帕,身上穿着一领青纱上盖,把一条白绢搭膊络着手。那人便去管营相公耳朵边略说了几句话。只见管营道:“新到囚徒武松,你路上途中曾害甚病来?”武松道:“我于路不曾害,酒也吃的,肉也吃的,饭也吃得,路也走得。”管营道:“这厮是途中得病到这里。我看他面皮才好,且寄下他这顿杀成棒。”两边行杖的军汉,低低对武松道:你快说病,这是相公将就你。你快只推曾害便了。

赏析:我们说能够用恩惠来结交的人,是很不错的人,是知恩图报之人。但是我们说,这还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能够以义结的人。度义而动,见得思义,一切唯义是从,这样的人不可屈服,不可收买,不可恐吓,也不可诱惑。

5、浔阳楼宋江题诗。

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雠,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卓上,又自歌了一回。

赏析:“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是不能够忽略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不在于宋江题反诗而引来杀身之祸,重要性在于宋江在题反诗前的那些自省和对自己生活的反思。

6、洪教头与林冲。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

赏析:一个人之所以遭人嫉妒,就一定有他的资本,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嫉妒往往发生在比较亲近的,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身上。林冲虽然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物,是一个遭遇了重重苦难的人物,但是他还是有让别人嫉妒的资本,这个资本就是他的武功,他在江湖上的名望,他曾经得到过的职位。洪教头对于林冲属于同行嫉妒,因为洪教头和林冲一样都是属于枪棒教练。

7、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江听了大喜。连忙捧过石碣,教何道士看了。良久,说道:“此石都是义士大名,镌在上面。侧首一边是‘替天行道’四字,一边是‘忠义双全’四字。顶上皆有星辰南北二斗,下面却是尊号。若不见责,当以从头一一敷宣。”宋江道:“幸得高士指迷,拜谢不浅。若蒙先生见教,实感大德。唯恐上天见责之言,请勿藏匿,万望尽情剖露,休遗片言。”宋江唤过圣手书生萧让,用黄纸誉写。何道士乃言:“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后也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

赏析:梁山泊是大地方,还是小地方?晁盖、宋江做了梁山泊地寨主后,但凡有好汉来投,他总是亲自迎接到金沙滩上,这是宋江地风格。而白衣秀士王伦呢?面对林冲上山入伙,不是热情相迎,而是大大咧咧地坐在聚义厅地交椅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王伦地下场是必然地。

8、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

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

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酒家演武器械。“。

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

赏析:在《水浒传》中,骂人的话最难听的可能就是”鸟人“.可以想象到在宋朝,”鸟“并不是十分受欢迎。鲁智深在经过一段痛苦生活后,长时间积压的怨气被树上的鸟给给一下子点燃了,当然爆发出来的力量是要释放出来的。这时候的爆发是十分惊人的!

9、醉打蒋门神:

赏析:这段话分成几个细节,”闻一闻“,”摇着头“、”呷了一口“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武松故意找事,为之后的醉打蒋门神奠定了基础,也埋下了伏笔。

10、武松打虎: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古人有四句诗单道那风: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

赏析:这里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

11、风雪山神庙:

林冲喝道:”好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在陆谦告饶推脱后,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他把陆谦身上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赏析:作者为什么对此写得那么细,而且在杀人前还要发表一个宣言,这是为了表达林冲杀人的革命性和正义性。第一,分清主次,先杀两个随从,再集中力量杀主犯;第二,不能不明不白杀人;第三,三人杀法不同,详略有别。

12、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赏析:林冲本是被高俅陷害,发配充军,却说自己与高俅交恶,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生动的展示了林冲这个下级封建官员在官场社会生活中忍气吞声以求生存的苟安性格。

13、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赏析:写景佳句,字字如金,描摹入神,写的舒缓从容,细品如如化境,一个卷子,漫天飞雪舒缓沉实之态毕现。

14、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赏析:此一句就有无尽妙处,一方面写林冲心细,在一面为下文草料场绝不可能自己起火必是人为纵火埋下伏笔。

15、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赏析:写林冲心细,入庙掩门抵石,点滴不乱,处处描摹林冲性格,也为下一步纵火者不得门而入,林冲偷听到了事情原委做了伏笔。

16、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赏析:此处林冲以断绝了所有返还朝廷过旧时生活的可能,满腔怒火蓬发,语言行动自不相同,真栩栩如生也。

赏析:这里描写了薛霸董超想要谋害林冲时鲁智深出手相救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精彩,而鲁智深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这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19、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赏析:这段话是动作描写,叙述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场面,体现了我们的主人公胜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20、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21、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赏析: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话里的豪情终究难掩不舍之情!

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篇五

从长商议彻里彻外重峦复嶂以礼相待彻里至外。

成群作队仇人相见,分外眼明垂首丧气成团打块喘息未定。

藏踪蹑迹冲州撞府德薄才疏大败亏输独出心裁。

大刀阔斧鼎分三足大呼小喝跌脚槌胸多见广识。

倒街卧巷大街小巷顿口无言当面错过东挪西撮。

大请大受登山涉水点头会意掉头鼠窜多言多语。

顿足捶胸淡妆轻抹风兵草甲放刁把滥纷纷洋洋。

贩夫皂隶发昏章第十一翻江搅海风门水口扶墙摸壁。

扶危济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佛性禅心逢凶化吉风行雷厉。

飞檐走壁飞针走线过府冲州冠屦倒施鬼哭神惊。

寡情薄意骨肉未寒高山峻岭观形察色高姓大名。

改邪归正狗血淋头归心如箭归心似箭观者如垛。

魂不着体魂飞魄荡花街柳巷话里藏阄横七竖八。

回生起死魂消胆丧花枝招颤积草屯粮箭穿雁嘴。

脚高步低近火先焦挤眉弄眼家破人离吉日良时。

极天罔地急先锋将遇良材将遇良才口出狂言。

恐后无凭看景生情开眉展眼里勾外连捋虎须。

路见不平踉踉跄跄柳眉踢竖泪如雨下两相情愿。

明明白白民穷财尽民穷财匮漫天遍地面色如土。

买上嘱下满天飞买笑迎欢目睁口呆捏脚捏手。

袅袅娜娜浓妆艳抹屁滚尿流炮龙烹凤披头盖脑。

披头散发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千恩万谢七横八竖。

气急败坏青面獠牙七上八落七损八伤七上八下。

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篇六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篇七

当时,瘟疫流行,皇上派洪太尉去祈福。他拜见真人后,就跑上山找天师了。在上山的路上,先后碰见了大蛇和老虎,但都不去吃他。又爬了一段路,看见一个牧童骑着黄牛。太尉一看,有一个小孩,便向他问路。牧童却说,这山上有很多的野兽!劝他别去了。太尉一想也是,便下山了。之后也吃素五天。快走时,发现了一个房间,贴满了封条。太尉要开,真人劝他别开,太尉不听,强行要开。里面黑黑的,用火把发现有四个字“遇洪而开”,便要挖开。真人又进行劝住,太尉不听。挖开了一个大洞,突然发出了一声巨响!一团黑气化作金光四散开来,大家纷纷逃走。从这个故事看出,当时的太尉胆小怕死,不听劝。由此可见,当时的宋朝是多么昏暗,竟用这样的人当太尉!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只见参政文彦博说道:“现在瘟疫盛行,伤损了很多军民,希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祷求消天灾”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便去龙虎山请来了张真人。然后命洪信为天使,张真人亲自将丹昭付与洪太尉,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找张天师。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带了数十人,上了驿站。走啊,走啊,他们走到了清宫前,里面居住着住持真人。洪太尉问住持:“天师住在何处?”住持说他住在龙虎山顶,这位祖师虽在山顶,但道行非常能腾云驾雾,踪迹不定,非常难见。太尉听了便问:“那怎么样才能见到天师?”“要斋戒沐浴,更换衣布,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诚,白走一趟”太尉都已准备好,上山去了,路上大虫、大蛇都没将他吓退,天师见他有诚意,便没等他爬上山顶,就已去了东京,祈禳瘟疫。过了几天,洪太尉知道天师已把瘟疫消除了,兴奋不已,便和住持真人等众多人士去游山。走了许多地方,最后到了“伏魔之殿”,上面有许多大锁、封皮。洪太尉不听真人劝告,将锁砸开,封条撕下,放走了魔君,洪太尉叫苦不迭。我感觉洪太尉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值得表扬的是他有一颗真诚的心,做事有毅力。需要批评的地方是他不听别人劝告,酿成大错。我们要学习他的优点,而避免他的缺点。

此章回,话峰迅速的从宋仁宗到英宗、神宗、哲宗,由哲宗引出全书最要紧的人物,哲宗的弟弟九天王,端王。这个端王就是哲宗死后当了皇帝的徽宗。说端王,先说高俅。高俅是端王的拐杖,端王是高俅的梯子。说一百零八个妖魔,也是先说高俅。金圣叹对此评曰:“乃开书未写一百人八,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评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是罪过都加在了高俅的身上。高俅成了乱自上作的代表人物。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因高俅陷害,被逼逃往延安府,途中成了九纹龙史进的师傅,到此,水浒传就言归正传,一场大戏就此拉了大幕,各色人等,都渐渐登场亮相。表面上看,这一章回的.题目提到的人物是王进和史进两人,实际上全文写了两大场景,一是官场二是民间。看官场是如何玩法,民间又是一番怎样景象。王进被官方所逼,远走他乡,就将这二个场景联系了起来。官场景象是由端王,也就是后来的皇帝徽宗,端王的姐夫,驸马王晋卿和高俅为主角。以高俅的发迹史而说明官场的腐朽,以蹴鞠,和一对羊脂玉的镇纸狮子,笔架等来表现皇家的奢华。高俅能为皇家所用,正是官场堕落的写照。民间的景象是民匪不分,史进在不知不觉中同少华山的强盗成了一家人,法已不服众,官府的管控能力下降到极点,史家村和少华山强盗合做一处了。这二个场景,正预示着天下大乱。是谁乱了大宋的江山呢?故事慢慢道来。故事从此开始,一百零八个妖魔先后出场。

这一回接上回,继续写史进同少华山朱武、陈达、杨春等三个强人成了江湖兄弟之后的故事。

上一回说道,庄客王四赍受史进之命,去约朱武等三人下山来过中秋,不曾想,王四赍因贪酒丢了少华山的回信,而此信又被想发财的邻乡猎人李吉所捡得,报了官府。王四赍瞒过了丢信的事实。正当史进和庄客一起,同少华山的强人们合作一处,共赏中秋之时,华阴县县尉率二个都头和几百名士兵,在李吉的引领下,围了史家庄。到了此处就进入第三回。

面对这样的场景,全文”一个“义字了得,朱武等三人绑了自己送官是义,史进反其道而行之,也是个义字。

史进问明原由,杀了王四赍,带领庄客,烧了庄园,同少华山强人一起反了,杀了李吉和二个都头,打退了官府的军队,上了少华山落草。

此时的史进,心情复杂,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转眼之间,自己由地主成了无产者,从良民变成了强盗,史进感觉是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自己。

杀了人,当了强盗的史进,还认为自己是个清白之人。对清白的诉求,只是史进心底里留存的道德标准,同自身的实际行为己经相互矛盾了。

史进的所作所为符合他的身世、年龄和性格特点。身为独子的史进,其家庭殷实,养得娇惯,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偏爱武术。当他得到王进教头的真传,武艺大有长进时,其性格并无变化,此时的史进还是个率性而为的汉子。

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史进是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追寻师傅王进。在中国的传统里,师傅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更何况王进给了他真功夫。此时的史进最想见王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史进离开少华山,是这一章回的前半部分的结束。进而,借史进寻找师傅王进,引出本章下半部分的故事。

史进因其师傅王进投奔到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处,所以也就一路走来,经过渭州时,生出了故事。

渭州,在今日甘肃陇西。

因这里也有个经略府,史进便入城打听。入得城来,史进在一茶坊里,正在打听师傅的消息时,遇到一个军官模样的大汉入店来,茶博士忙引着史进同其相见。这一引,引出了本章另一位主要人物鲁达的出场;这一引,也自有原故。茶博士是听八面风的人,见鲁达入店来,便引见了。原来,延安府老种经略的儿子,就在渭州府,是小种经略。老种经略怕小种经略在渭州势单力薄,就派鲁达到此做了个提辖。

正因为如此,鲁达在史进叙之原由,通了名姓之后,便一见如故了,鲁达早就知道史进是那路神仙。

鲁达请史进到潘家酒楼一叙,路上遇到史进的启蒙武术老师李忠,正在大街上摆摊卖艺。小气又小心的李忠挡不住鲁达的直率和真诚,也就合作一处,来潘家酒楼。正当三人借酒说得高兴,隔壁的哭泣声搅得人心烦,经一打听,这又是一件人生不平事,故事原是这样。身在东京汴梁的金老带着妻子和女儿,一家三口来渭州投靠亲友,没有想到人家已去了南京。不幸的是,老伴染病身亡,留下了金老汉和女儿无依无靠。

这渭州城有一霸,叫镇关西郑大官人,是个卖肉的屠夫,见金老汉的女儿有几分姿色,便强娶之为妾,说是以三千贯为价,实际上是一分未付,反而遭到郑大官人的妻子的敲诈,父女二人流落街头,以卖唱为生。鲁达听到此,一是凑钱要这父女离开此地回东京,二是去寻这镇关西报不平,找到后,没想到鲁达将其打死了。惹出人命的鲁达,如丧家之犬,亡命去了。

此一回,主要是说史进和鲁达这二个人。说史进是说他从良民转化为匪的过程。表面看史进落草是年幼无知和性格所造成的,实际上从一个广泛的社会层面告之人们,这个世道,民变为强盗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换了身份的。说鲁达,又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叙说一个”好人“是如何走向为匪之路的。

水浒传一百零八人上山为匪,有一百零八个理由,这不但应了佛教的一百零八个烦恼之说,也说明世道的不公何其多,不公才是这些故事的本源。

鲁达是水浒传中第六个出场的好汉,他的性格特点是正直、果敢、无私。他同史进、李忠一起见证了金老汉的不幸,只有他做到了无私和无畏。史进此时正纠结在为匪的不安之中,而小气的李忠只愿拿三两银子出来接济金老汉也符合他的性格和走江湖的特点,靠卖狗皮膏药度日,也是自身难保,更何况江湖上这种事也是见怪不怪的了。按理,鲁达同镇关西都是小种经略罩着的人,应有所顾忌,但顾忌了就不是鲁达。

说镇关西是一霸,他的靠山是谁,小种经略也。当府尹得知鲁达打死了镇关西,不是先去捉拿鲁达,而是先去请教小种经略这事怎么办,经小种经略明示后,这才命令王观察带着公文和公人去捉拿鲁达。而此时,鲁达已逃之夭夭。

看鲁达拳打死镇关西所透出来的更多故事,不可不察啊!

天下大乱,”洪桐县里没好人“。

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篇八

拳头脚尖如雨点,淋漓两手猩红染。

不打不相识,保国安民,不怀好意,搬口弄舌,闭口无言。

昂头踊跃逞牙爪,麋鹿之属皆奔忙。

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须坠山奄。

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

清河壮士酒未醒,冈头独坐忙相迎。

瀑布斜飞,藤萝倒挂。

金钉朱户,玉柱银门。画栋雕梁,朱檐碧瓦。绿栏干低绕轩窗,砅幕高悬宝。

鞍马劳倦,不按君臣,不避水火,别出心裁,报仇雪恨。

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

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

呼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

上下寻人虎饥渴,一掀一扑何狰狞!

头巾掩映茜红缨,狼腰猿臂体彪形。锦衣绣袄袍中,微露透深青。

臂腕落时坠飞炮,爪牙爬处成泥坑。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