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实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9:49:59 页码:13
最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实用20篇)
2023-11-11 19:49:59    小编: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广阔的想象力。那么我们该怎么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首先,阅读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样在写读后感时会更有条理和清晰;其次,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经历,思考书中的观点对自己的影响和启发;此外,还可以列举书中的亮点或者反思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最后,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注意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以上是一些写读后感的技巧,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来写出自己独特的读后感。读后感是一种个人的体验和感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情感共鸣,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读书的方式拓展视野,丰富人生。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一

前一段时间,买来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想要弥补一下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除去大学时必修过这门课程以及进行教师招聘备考时“恶补”过相关知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了。而如果突然间再去啃那些高深艰涩的心理学专著,我大概会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这次选的几本书,虽然是心理学相关书籍,但结合着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尤其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密切贴合,读来没有障碍,轻松舒畅。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这本书清浅畅达,甚至我们不能说读它是在读“心理学”。书的封皮上写着“教育艺术”四个字,或许更贴切吧。总之我挺喜欢这本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二

大学时,就学习过教育心理学这一门课程。当时的老师经常把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规律、效应、法则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兴趣盎然。如今再次研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对那些熟悉的道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本书以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它们,让我们对平凡、琐碎和繁重的教育生活形成新的真知真信,给予我们付诸行动的智慧和力量,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以香港大学对内地入学者的面试,不录取对课外活动缺乏的“书呆子”故事为例,深入浅出为我们介绍第十名教育现象。

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是现实生活中真正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成功智力。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创造性能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学业成绩考查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平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

所以在教育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发展多元化评价。要相信: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一个学校里,一位老教师对新来的年轻教师说: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是a,将来他可能是杰出的科学家;如果他的成绩是b,他有可能会成为你的同事,如果他的成绩是c,也许他会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而如果他的成绩是d,你更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很有可能去竟选州长或总统。多么让人深思的提醒!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教育的氛围、社会的潮流、工作的压力而使我们的教育方向有所偏离。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给失败孩子多一些鼓励。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学会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习得性无助”,不要让孩子失去起跳的力量。

根据对记忆特点的研究得出的遗忘曲线、系列位置效应、首因和近因效应等对我们的教学也大有裨益。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南风效应、配套效应更让人深思。管理学中的互惠原则、鲶鱼效应、最后通牒效应……这些精彩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一定会让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也让我们的孩子更会学习。好书会让人常读常新,希望我们在书中不断净化自己,提升自己。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三

空下来重新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每一次读都会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回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举几个例子:二年级的麦路旺,是一个外国小孩子,由于他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对他的要求比较低,比如可以不完成作业、不做好课前准备,只要上课不影响别人,下课不与同学打闹就可以。二年级上学期我接手他们班的美术课时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业,可是从来都没有用。到下学期的时候我对他多了些关注,下课的时候常常跟他一起玩游戏、说一些鼓励他的话,例如:“你真聪明”、“跑得真快”、“其实你画画很好哇,想法真不错”等等,发现他偶而竟然交了作业——这是其它学科都没有的“殊荣”哦!我似乎也是受宠若惊,在课堂上连连表扬他,有时他没有绘画材料也帮他解决,一学期下来他完成了几乎一半的作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我的表扬表达对他的认可和喜爱,而他对我的喜爱也表达为愿意完成我的作业,愿意上美术课,“互悦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这种事例还很多,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仍是对那些很特殊的孩子。记得刚刚成为教师的时候,一个班里有一个女孩子非常特殊,据说是智力障碍,人长得清秀修长,却永远坐在角落里永远低着头。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有什么特殊,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留意到她的画非常不同,于是举起她的画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用色大胆,想象丰富,学生们开始曾笑她说她傻的,而我却坚待对她的评价,从此美术作业成为她所有学科中唯一能完成,并且得到优秀的学科。我想,认可、信任是起码的喜欢的表达,与此同时我也得到她的认可与信任。如果我一开始就和所有人一样认为她与别人的不同,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信任。

教师的爱,应该表达。我希望告诉所有的孩子,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接纳你,喜欢你。那么他们的小缺点不再是刺眼的,他们的优点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你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但是在他们心中你一定是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四

今年假期里,学校布置了教师读书作业,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实际上,在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之前,我对那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常常望而生畏,所以很不喜欢心理学。但是读完了此书以后,反倒觉得心理学中的现象饶有兴趣。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五

初识刘儒德,在2007年夏天。夜晚,北师大培训教室,一位瘦小白净配戴眼镜的男子,很像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在给我们授课。一节课听下来,真的被他形象的图画、生动的比喻和有效的互动所吸引,这位老师底蕴深厚却不让人晦涩难懂,年轻儒雅确充满了深刻的思考。是节好课!是位好老师!

再听刘老师的课,是09年暑期的培训班。依然是那位老师,仍然讲出了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三大效应。有用!感兴趣!

来到书店,仔细翻阅,发现刘老师竟写过如此多的书,购来最为经典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抱回家细细品读。

打开此书的《序》,首先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建构主义的“鱼就是鱼”的故事。

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就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头脑中形成了这些动物的图画。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程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

鱼只能重新组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这则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做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

是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而刘老师却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让我们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里面的64条心理效应改变了我以前对心理学的看法(枯燥、抽象、不实用),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与点拨,同时也更坚定了我的一种想法:想教好学,除了通透教材掌握业务知识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教育中的各种心理效应,引导孩子饶有兴趣、主动的参与学习,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老师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经常变换开始位置。

4、每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遗忘是学习的天敌,如何和遗忘做斗争?最基本的答案就是:复习,重复你所学的内容。德国伟大的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时间的间隔可以逐渐增加。

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的目的,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当然,达到“知识”不是依靠机械的重复、简单的记忆,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认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从这个效应中,我体会到了一点,就是说要及时的对我们的教学做到及时的反思,并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复习。“数学没有新知识”,确实数学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结构上延伸的,是系统的,所以我们可以不断温故,当然重在知新了!

有一些家长经常盲目的对孩子进行许多大而空洞的说教,在短时间内集中火力打歼灭战,在浑然不觉中,孩子的心理已由最初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内疚感发展到对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批判的愤怒!造成孩子幼稚的心灵难以承受,“超限效应”就是青少年在受到不恰当地批评时出现“顶牛”的原因。学习上也是这样,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仍津津乐道,此时你是不是有冲出教室的冲动。这也是因为超限效应的原因。所以当向学生或孩子讲授知识、布置作业时,在时间以及数量上要注意不要超过孩子可接受的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

《超限效应》提醒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只有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奖励的艺术——扇贝效应》提醒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克服由扇贝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种新行为、新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而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要不断地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为了明天更美好——延迟满足》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父母、老师们要关注孩子自制力的培养,让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期待、珍惜、克制。

读完此书,真的感觉这是一本“教育辞典”!它教会我们要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智慧。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亮堂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建议所有的老师、父母都来读读这本书。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六

培训期间,粗浅地阅读了李瑞环同志的《务实求理》一书。此书是继《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两本经典著作之后,又一本的富有哲学思想、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力作,全书主要选编了李瑞环同志在中央和天津工作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稿117篇,包括“改革、发展、稳定”等16部分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李瑞环同志多年从事领导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思想精髓,深刻地刻画了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间中国改革开放轰轰烈烈的历程,既完美地展示了哲学的魅力和力量,又正确地揭示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的辩证关系。

通过阅读,感到全书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文字通俗易懂。翻看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看不到华丽的词藻,看不到空洞的说教,看到的是作者朴实话语中闪烁着的智慧之光。这种简洁朴实的文风,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我想,当今的一些文章之所以难以解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其缘由之一就是文风在一定程度上不够“接地气”,不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偏重于追求某些形式上的完美。

二是内容实事求是。所有的文章讲话都充满了实事求是精神,都是依据当时客观情况,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探究规律,找出解决办法。文章对于尖锐问题不回避,官话少、套话少;通过对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力求把深奥道理讲明白、讲透彻,说服力强,影响力广。

三是论述充满哲理。作者有感而发,娓娓道出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提倡什么,政府需要为人民做什么,我们的官员应该做些什么,个人应该如何修身的深刻内涵。特别是文章多处引用古谚,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天下和静在民乐”“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日”,不仅增加了讲话的文学性、哲理性,而且更为深刻地诠释了所论述的道理。

学习全书内容后,个人感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从而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修养内涵。

一、务必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

全书始终贯穿加强学习的精神。比如,书中多次提到,邓小平同志曾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年轻干部必须学习马列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哲学,必须下大工夫学懂弄通,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方法”,等等。

在工作中,我们要像李瑞环同志那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力求深入,不能浅尝辄止,“既要肯学,又要抓重点,同时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切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坚持学习一方面是要加强石油石化行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这里的重点不在于对其它专业的深入、全方位学习,而在于对石油石化行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要根据本职工作的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新的理论,更新传统的观念,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断有新的认识和理解,才会发现工作的着力点和空间,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和潜力所在。相反,不坚持学习,依靠吃老本,只能是抱残守缺,就无法正确理解中央精神,无法贯彻落实党组部署要求,无法及时适应内外部形势的变化,无法创造性前瞻性地推进工作开展。

二、年轻干部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李瑞环同志认为,实事求是就是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这不仅是工作作风问题,也是精神状态和革命意志问题,是对革命事业的责任感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的问题。他说:“历史的人只能办历史的事,不顾客观条件,不分轻重缓急,不排先后主次,只顾说起来好听,看起来热闹,提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到头来劳民伤财,图虚名,得实祸。”

这些教导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干部更有特别意义。中国石化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担负着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竞争能力持续提高,国民经济就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国家的政治体制就不会出现剧烈波动,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就不会被动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供职的企业承担着重要的政治经济责任,能够在这样的企业工作,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应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身上的政治责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通过我们每天的工作来体现的。我们应该珍惜机遇,脚踏实地,多做实事,多做基层群众关心的事,多做有益企业发展的事,不图虚名,不图私利,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发自内心地去注重每个细节,这反映的是态度问题。

三、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化解矛盾。

做任何事都必须讲求工作方法,方法正确,可以锦上添花、事半功倍,方法错误则可能事倍功半,把事情搞砸。对这个问题,李瑞环同志在《务实求理》一书中有很好的解答,他提出了“综合抓,抓综合”的方法,即从综合的目标出发,采取综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工作,达到综合的效果。综合便是统筹兼顾,便是着眼大局的同时也要注意细节,考虑事情、分析问题一定要全面,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做事不能前后矛盾、顾此失彼,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以此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团结协作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亚当.斯密在经济学著作《国富论》特别强调分工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工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但当分工走向专业化极端的情况下,合作又成为持续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这实际上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

李瑞环同志在《树立和平、合作、合理、和气的形象》一文中讲到,“要胸襟开阔,平心静气,听得进不同意见。…中国传统讲究人缘,讲究合群,不要太‘各’,要使人愿意亲近,不要让人看见就躲。”“具体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两人意见不同,要想达成共识,只能通过学习、交流、讨论来解决”。“领导干部为人处世要注意保持博大胸襟,宽容一点,谅解一点,豁达一点,糊涂一点,不要斤斤计较、是是非非、小里小气,而是能够听得进、容得下、想得开。”

对于总部职能部门干部,要强化团结协作意识,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在部门内外部、分线条之间做好横向、纵向的及时沟通、协调,在明确分工的同时,以统筹运作的方式开展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有大局观,有整体意识,更多地站在领导要求、岗位需求、员工诉求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提出系统性、统筹性的优化工作方案,更好地推进集团公司各项事业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七

说心里话,对于心理学的书籍,是排斥的,总觉得理论、道理一套套,既枯燥无味又晦涩难懂。抱着这样的心态阅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没想到却被“圈粉”。读完许久,内心是欢喜的,时不时在课堂上“露一手”,运用一下,有意外的惊喜,也圈了不少“学生粉”:“老师,您看的那本是什么书?怎么这样厉害!”

与朋友聊天,听她分享学校的趣事。她说最佩服他们校长,能把每周例会变成老师们期待的“学会(学习的机会)”。会议开始,他会把一周的工作及各部门所应配合落实作了布置;会议的结尾一般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予以剖析,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会议过程中,则是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与老师对话或分享他个人的所学所思所想。每次会后,老师们均能各司其职,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听完以后,窃以为,这只是他们校长的个人魅力。直到读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才知道,他是遵循了心理学上的“系列位置效应”: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这就是他效率又高,又让人期待的原因吧。

于是,教学中,我也尝试着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上课的前10分钟一定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不能在检查作业、回顾批评中度过。课堂上,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保证每次学习时间不会太长。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变得有效、高效,学生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倍增,也能从学生嘴里听到“数学学习很轻松很快乐!”

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许短期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时间一长带给学生的什么呢?那就是“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布置大量的作业,认为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还是只给学生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巩固当日所学?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也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回想平时与学生的交谈,尝试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而不是“宜将剩勇追穷寇”。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学生把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去年,“临危受命”当了一个相对调皮的班级班主任,一个月时间过去,有个孩子问我:“老师,为什么您不用生气,却可以让班级变得安静有序,让同学们变得自觉自律?”我说,因为老师读了一本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就有了开头孩子好奇的问题,他们想知道老师到底读了什么书。我想,这就是书籍的魅力,也是学习的动力!

数学知识本身是一个庞大的逻辑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种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进行。教学中,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个单元的知识学习,都会在新课前拨出两分钟回顾梳理前一节课的知识,这原本是一个无意识的举动,却不知收获颇丰!有一个跟岗的老师和我谈了她的感受:就像是铁链中的小小的链扣,把知识串联起来,环环相扣,温故知新。小细节,大智慧!

惊喜之余,也从书中找到存在的道理。

德国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地复习。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但复习时间的间隔可以逐渐增加。学习的第一天后进行每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次,下一次的复习可以安排在一周之后,以此类推。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的目的,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当然,复习不是依靠机械的重复、简单的记忆,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教师对教学做到及时反思,并引导学生有规律地复习,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也就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

从来没有一次像读这本书一样,读得很慢,很细,好像有一种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一本好书就是一杯好酒,《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正是一杯好茶、一杯好酒,它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酝酿。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八

拜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让我有哑然失笑、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的案例,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屡见不鲜。刘儒德教授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让原本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和我们的实际工作挂上了钩,激活了我熟悉的知识经验,受到了智慧的启迪。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不同方面的工作。通览全书,感慨良多,归纳如下:

1.课堂艺术,注重“鸡尾酒酒会效应”: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要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如此才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不让自己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此外,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成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权威符号,就能变成学生过滤不掉的声源。

2.作业布置,注意“超限效应”:“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但心理学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u形记忆:学习材料所处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同时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而且,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制,材料性制约相似,抑制越严重。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

1.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2.巧妙运用“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配套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

“四颗糖的故事”是陶行知先生巧用南风效应的经典事件。“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功”“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对犯错误的学生,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其自发自醒,教育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和技术。

3.师生交往之道---“互悦机制”。卡耐基的成功说明,“互悦机制”可以产生奇迹。“亲其师,而信其道。”

4.“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连锁塑造”可用来矫正学生的行为,也类似于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跳一跳,摘果子”。

5.教育无小事。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蝴蝶效应”。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话语、一种习惯性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敞亮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九

以前经常抱怨教育学心理学太抽象,而且太枯燥无味,又没什么用处!好多概念性的东西也不知道在教学实践中怎么应用,但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有点改变我观点。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第一个看到的心理效应是系列位置效应,主要讲的是老师让学生出来背书,学生只记得开头结尾,中间老是忘。其实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东西还与心理学中,大家都知道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有关。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老师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经常变换开始位置。

4、每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十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第二部分是“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三部分是“管理中的心理效应”。每一部分下面又分很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从一个小故事引出,用典故、案例、新闻故事穿针引线地穿插到每个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效应中去,用一些实验证明这些效应的存在,形象地告诉读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处理我们生活和教学中出现的教育问题。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克服定势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罢工”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的使用。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作者对一些极其平常的生活故事背后所反映出的心理效应有了一个恰当的形象的解释,我感觉受益匪浅。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十一

代序中“鱼就是鱼”这一则著名的童话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就是说,鱼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在认知新事物。

鱼就是鱼的故事,其实是随时都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观察外部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忘记“鱼就是鱼”这一真理,每个孩子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在我们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们的对象是一帮孩子们,有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东西总是不能遂人心愿,我们只是在我们的假定下教学,而忽视了他们也只是在他们的假定下教学。

这些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周全,既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以及现状,特别对于我们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书中的“知觉中的图形——背景现象”这个理论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倾向于将对象分为图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样,使最前部的显眼的图形突出来。同时,图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虽然是同一对象,感知到的却完全不同,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达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书中举了这么一则实例:

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琅琅,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书中作者用两个老师处理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对比,一位老师很气愤地说:“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好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书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外一个老师是这么说的:“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呀?对啦!小鸟是被大家动情的读书声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要和小鸟一比高低”“我也要比!”……。

一种课堂,两种结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这体现了两种渐染不同的思想观。小鸟作为课堂的干扰因素,第二位老师却能够从消极中找积极,把它变成课堂的干扰资源,使积极地背景凸显出来成为图形,正是这种灵活的、多方位的思维导致了教学机智,之后的教学效果也使这位老师懂得了教育机制的分量。对于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这本书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一个个简单的事例的背后都蕴藏着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相容效应”告诉了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马太效应则让我们知道教师要防止“马太效应”.即要克服定势心理,树立发展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经验、能力起点不尽相同,要相信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会学习的潜能;皮克马翁效应向我们证明了当我们在与孩子们交往过程中,一旦好意知觉孩子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他们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难怪有人说,教育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教育中常出现的这些心理效应,在处理一些事情时也得心应手了许多。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我们要将这些心理效应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十二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唯一差别是,第一组的得到1元钱的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钱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

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这种结果中第一组的结果就是认知和想法协调,第二组认知和想法不协调。

当得到1元报酬的人,中间有情绪的时候,就选择用改变行为,从中找到有趣的事情来做,符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觉得任务有趣、有意义。

这就是第一点: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那个班级有个非常优秀的家委会,尤其是在给孩子买礼物这里特别的大方,那个文具盒都是市面上最好的,华丽的水壶,可是孩子并不觉得怎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接手之后,就果断把礼物这点给卡掉了,换成了奖状,不换物质,用表现积分兑换奖状,最后以奖状的数量来兑换礼物,所以在角色上让孩子成为了主动申请礼物的人,那么自己的想法就会改变,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第二点:改变想法,使想法符合行为。在给孩子奖状的时候,就已经备注了,几张奖状可以换什么奖品,而奖品从一开始的昂贵的奖品,变成了最普通的小橡皮,铅笔之类的,但是孩子们已经不再关注奖品是什么了,更多的关注是自己要努力做好获得奖状以此来标榜自己是可以的。

在这本书中看得策略,正好和我之前做过的类似,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十三

依稀记得几年前的业务考试,考试前,单位通知要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为了顺利过关,每天不得不啃那些难懂的、干涩的文字,本就不喜欢读书的我,更是被打败了,不读这些书还好,每次一拿出来就如同催眠曲一样,困意马上来袭,眼睛困涩的睁也睁不开。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凡是牵涉到这两个内容的习题,我基本靠蒙。

至此,《心理学》《教育学》一类的书成了我的噩梦,但凡是看到此类书籍,我就会绕道而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语言描述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的,“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人、鸟和奶牛。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快平复,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两件事儿性质一样,这是巧合吗?答案是no!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习习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十四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语言描述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的,“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人、鸟和奶牛。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快平复,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两件事儿性质一样,这是巧合吗?答案是no!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习习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十五

对于学校推荐下发的书籍总有一种感觉: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光看了书名,更觉得心理学这东西专业性太强,很多专业术语读都读不清楚,下意识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而一直把这本《教育中的理效应》束之高阁。直等到暑假过了一半了,要交读后感了,才无奈从抽屉底部挖出这本大作。

谁料想,“不看不知道,书中藏奥妙”,原本以为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竟被刘儒德教授用那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一一介绍、演绎,阅读起来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引导。比如蝴蝶效应:书中介绍,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书中还讲到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这儿,不由得把这种效应和我们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它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节上来关注我们的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的很多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例如:有的孩子不会整理自己书桌,书包。一上课不知道摆放书本、文具,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一下课,又不知道换书本。到第二节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上课,他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如果到中午放学,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他的桌子上肯定会什么书,满满一桌子的书摆的横七竖八。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我们没感觉到什么,因此家长就代劳,这种心理创造了条件,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还有学生书写不认真,读书不用心,不讲诚信等这些坏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小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十六

林清玄说:“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此深以为然。有句俗话说得好:“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我们往往说太多,而忽视了安静的力量。古人说“静以修身”,安静的时候才会关照内心,才会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通过小事例来展示原理,浅显易懂,实操性很强,每个心理效应都写得有趣又实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鉴。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两个效应——超限效应、齐氏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款,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小故事令人发笑之余,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批评学生一定把握好一个度,有些错误,点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给学生。话说多了,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授知识同样要注意课堂留白,灌输多了,也伤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动与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发。我们的实践课堂,更要讲得精炼,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学生完不成任务,因为根据齐氏效应:人们对那些没完成的任务,印象反而会更深刻。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该如何评价我们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引领学生思考,并具备随时沉着、灵活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应付生成性问题,除了教学经验,其实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所以,还是老生常谈: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后,用咱们读书记录上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共读、共行、共悟、共成长!”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拿来与大家共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十七

传教士对中国的意义,随着这些年各种资料与自媒体的普及与努力,已经众多周知了,这些源自西方的文明,经由他们的大爱传递,使得古老的东亚大陆重新焕发光彩。

传教士中比较突出的人物,非常多,难以列数。今天想要介绍的是塞缪尔。柏格理以及其传记书:《塞缪尔。柏格理――在华传教士的开拓者》。

首先,向本书的译者东人达、东f、东潇致以崇高的敬意。

那些在书里的地名、人名、复杂的地形词汇、社会专用名词,都被精细的还原,并把注释贴心的放在了页面的低端。要知道,本书的各种备注超多,几乎每页都有,仅此一项,就要有多大的工作量啊。何况译著本身文字流畅、文笔优美,译者观念贴合原作者,相映生辉,完全达到“信达雅”的最高翻译标准,堪称今年看过的最好的译著。

其次,本书与一般的传记文学不同,对柏格理进行了全方位的刻画,使得这位英名远扬的英雄重新成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书中大量引用柏格理的日记与书信,用柏格理自己的文字向读者展示出一个立志献身的宣教士的形象,毫无符号化的宣传痕迹,读来格外亲切。

第三,作者w.a.格里斯特是柏格理的同事兼好友。本书与其说是传记文学,其实更像是纪实报道。与一般传记作者“按图索骥”成书相比,他俩共同的经历成为本书“现场报道”式写作的'最佳体现,场景描述自然、清晰、真实,同时,浓厚的同事情谊流淌在笔端,令人动容。

书中作者对柏格理的评价:

“柏格理对穷苦苗族人所做的一切:他把苗族人揽入怀中,把自己的精神信仰分享给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并由此觉醒,如果没有这样的温暖,那部落里的人,即便眼睛里闪烁着对新生活的渴望,也无法让自己的民族再次振兴。”

第四,书中对柏格理的洞察与睿智做出了极好的阐释,柏格理经对当时中国宗教的透彻观察而得的观点:“互惠”现象,即使今日读来,依然震撼。

柏格理独特的眼光和独辟蹊径的传道之路,唤醒了西南边陲的原始山民,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神迹”,为信徒之“选择看起来更难的道路”这一信仰方向做了最好的见证。这种信仰的力量,在书中俯拾皆是,处处熠熠生辉。

第五,柏格理的早逝令人心痛,也透露出神的安排不会是简单的用死亡作为惩戒的手段,至此,想起任晓雯在《每个人又是安娜又是列文》中,曾经非常清晰的传递地出源自真理的洞见:“只有当我们把生与死视为连贯一体时,才能看到报应和奖惩的绝对公平。”从柏格理去看死亡的意义,也安慰了我父亲离世的痛。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十八

本学期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的一条条教育效应让我读后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书过程中,总能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书籍。现将我感受深刻的几条教育心理效应分享给大家。

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注意超限效应,在教学中也一样要遵守这一效应,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每节课前半节孩子们都可以表现得很积极,可是如果我们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时候还继续讲下去,不去进行一些小游戏或者巧妙转变一下教学方式缓解孩子的厌倦情绪,他们就很难坚持到下课了,还有课堂上我们为了给孩子讲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道理会絮絮叨叨的讲解很多,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有时甚至会对老师产生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以后本学科的学习。

普雷马克认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可以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孩子们都喜欢轻松愉快的活动,而不喜欢费时费力的活动,比如孩子们喜欢看电视甚于写作业,喜欢玩游戏甚于做家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给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说在孩子对我们提出“过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通过先让他完成一项我们希望他完成的任务来满足他的“过分”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我们预先的目的了。反过来,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们规定的任务,我们就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奖励,这样当我们再向孩子提出我们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务时,他才有动力去耐心做,这就牵涉到拿什么当奖励的问题,这个奖励对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规定的任务时就会越有动力,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选用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当奖励,选择孩子最讨厌的东西当惩罚,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励作用。

这使我想到以前班里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不交作业,交上来也总是残缺不全,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美术课时他总能很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激励他学习的积极性,我就给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时上交家庭作业,就奖励他画一幅美丽的画在班级里展示,一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他高兴极了,于是家庭作业认真了很多,美术老师还在班里公开表扬他展示他画的画,那一刻,我能体会到他骄傲的小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喜欢你,作为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因为只有孩子们喜欢你这个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互悦机制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你,你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你是爱他们的,事实上,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你对他们的爱究竟有几分呢?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在训斥学生的时候告诉他,老师这都是为你好,为了帮你改正错误,可是为什么收效甚微呢?看了互悦机制后,我明白了,因为我的良苦用心学生并不理解,甚至说在他们的心里你并不喜欢他们,他们怎么会喜欢你呢?这使我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时值深秋,一天下午放学后我留了几个孩子做辅导,可是其中有一位孩子特别不喜欢被老师留下来,我布置的任务怎么也不执行,我说完不成老师的任务不能回家,他就说我逼他,说着就拿起一支水笔芯向脖子上扎,我见势赶紧拦住他,接着马上给他爸爸打电话,由于他爸爸在老区上班,赶过来时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尽量控制住他的情绪,不跟他谈学习的事情,在这期间他的情绪缓和了一些,我知道了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爸爸妈妈离婚后,爸爸又结婚生了一个小弟弟,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小弟弟身上,他感到他在家里是多余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他,所以做法才这么极端,而且我还发现深秋了,他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外套,我于是马上把他身边的窗户关上,他爸爸来了后,我给他讲了孩子对我说的话并建议他多跟孩子交流,多关心下孩子的生活学习,还嘱咐他明天给孩子穿件厚点的衣服。在孩子和他爸爸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注意到孩子刻意把剩下的窗户都关好了,而且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再见,这时,我心里暖暖的,更有一种难言的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我真心对孩子好,孩子感觉到了吧,所以他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老师,谢谢您。

当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教育中的案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心理效应,很值得一看并有必要好好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读书使人进步,教师更应该手不释卷,用丰富的教育理论去充实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十九

此书涉及到的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多达66条,作者将这66条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大部分展开叙述,真正为广大教师准备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66条中的每一条都可圈可点可借鉴,我仅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四条谈谈感想:

"人际吸引律"之中的"对等性吸引律",主旨就是要我们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对于学生们来说,喜欢某个老师,她们就会全身心地敬畏那个老师,也会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和知识。作为老师,我们要真正的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看到此条效应时,我脑海中第一闪过的就是女儿初中班主任王玉凤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容,王老师就是能和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互悦机制。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设身处地为每个孩子着想,使孩子们乐于接受她、亲近她、喜欢她。今年中考全班40个学生高达26人考上海湾高中,这数字的背后仅仅是学科专业过硬的结果?她改变了多少家庭和孩子的命运!王老师无形之中采用了书中提到的"南风效应",对孩子们饱含着满满的真诚和关爱,走温和、柔性的路线,让孩子的内心无时不受到感触、感动终至感化!倘若我们都拥有王老师这样的教育情怀,我们的教育事业又会是怎样一番新天地?爱!爱!爱!爱是赋予孩子们最伟大无私的语言!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也许就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中,犹如王老师一样一次次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要成为好老师多读书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让我也更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此书让我感动之处不胜枚举,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教师这份职业的光荣与责任。"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先天遗传和后天改变孰轻孰重?也不难发现书中那么多的案例就是自己经历过的,蕴含的心理学知识对今后的工作及至生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何种教育理念支撑下,"长善救失"都应是教者一生最伟大的修行!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篇二十

最近,我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增长了不少的教育智慧。下面主要谈谈对我感触最深的两个效应。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两情相悦,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规律。后被人们归纳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让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观点、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人们喜欢你。

最近,我遇到了这样的教育难题。一天,轮到我去四班看午写。刚到班上,小王还在和同学在开着玩笑。我有点生气,让他赶紧安静下来。小王突然来了一句,“不喜欢历史老师”。这句话,一下子让我听蒙了。仔细想了想,这孩子应该是觉得我在针对他。本来,小王是我的科代表,但由于做事比较拖拉,爱表现,常常在课堂上插话。我多次找他谈话,效果不佳。后来我只好把他换下来。结果,他表现就更不好了,上课常常和我作对似的,老说一些让同学听了会发笑的话。哦,“互悦机制”,让我突然明白了“不喜欢历史老师”背后的含义——他以为我不喜欢他。

于是,我试着改变与小王相处的模式。首先,我私下找到小王,真诚地告诉他,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专门针对他。而且他对历史很感兴趣,历史知识储备很丰富,老师是很喜欢你的。不过,有时,你也不能和老师太较真哦。他答应我以后会好好表现。其次,当小王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上插话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他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最后,当他的作业有错题不会时,我会在课间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引导,及时纠错。让他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关心他的。

慢慢地,小王对我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上不再与我针锋相对,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这次月考,他的历史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我深深地感受到“互悦机制”的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便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可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科学的、理性的方法。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