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8:47:56 页码:11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2023-11-13 08:47:56    小编:

读后感是读书后,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读者对书籍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融。写读后感时要有主题句和段落结构的规划,以保证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推荐大家阅读下面这些读后感,或许你们能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体验。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一

再读《大师与玛格丽特》,还是惊异于作者能写出这样富有魔力的故事,但因为宗教背景仍有许多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阿夫拉尼本奉命保护犹大,最后却设局将他杀害,这究竟是他一开始意会到了总督的命令,还是总督在做了和耶稣交谈的梦之后才明确了内心的悔意,然后顺其自然的接受了犹大的死。还有撒旦来到为何要来到莫斯科,机缘巧合找到玛格丽特,最终将二人带到死亡的永恒之地。

我不知道,可能本没有答案。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二

我爱沃兰德,风流天下闻,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有人说书中的魔鬼,凛凛然有上帝之神,一改形象,时而教化众人。而他那花样百出的魔法,更是比上帝多了些谐趣。那一班马戏团般的跟班,总在假语村言的人间道出了最真的真话。他们亦正亦邪的魅力是其他角色难以望其项背的。“然汝究为何底人也?吾之为力,本欲恒为恶行,然亦终成善事。”(《浮士德》)看来杨子“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理想,也不过是个乌托邦,魔鬼都无能为力。

沃兰德看似漫不经心地公布了早已确定的`裁决:擅长投机的头被切下,写无妄之诗的送精神病院,爱财如命的生癌,精确到在九个月后死于莫斯科大学附属医院第四病房。还有大规模的“恶作剧”:变魔术洒出卢布,照出人们疯抢盗用的嘴脸;又变出华丽衣裳,弃旧衣者皆成着新衣的国王,裸奔街头。

于是,魑魅魍魉,人界的俗子们,一个个遭了难。倒是和古代的民间传说相同,最公正的还是阎王爷。

不过,在神道魔道或者说在作者看来,世俗的善恶判断之上存在更高的原则。他借魔鬼之口说:“要是不存在恶,你的善能有什么作为?”而且,建立于人伦关系之上的善恶标准,不仅是相对的,还常与不胆怯的品格相悖。它常让人“背起沉重政治谎言包袱”,犯不可原谅的罪过。善恶很多时候并无普世价值。一个世界的善人,根正苗红的人,一经时空变幻,便可能从一个恪守规则射击叛逃者的卫兵沦为一个德国统一后的罪人——如果你忽略了高于国家政权的正义所赋予你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力和义务的话。

那么,当布尔加科夫说“胆怯是一个人最大的缺陷”的时候,也许他谈的并不只是宗教里关于本丢·彼拉多的玄理。它不只关乎描述中的居住着上帝使者的耶路撒冷,也指向现实中游荡着撒旦的莫斯科。宗教是存在于信与不信之间的东西,但你不能因害怕耶稣而假装不愿将其杀死,你也不能因为国家是否同意你相信而编造谎言。

比如说颇令人玩味的开篇:两个苏联人——文联主席柏辽兹和诗人无家汉讨论着如何修改一首诗。“主要问题并不在于耶稣本人是好是坏,而在于耶稣这个人物本身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存在过,关于耶稣的所有故事纯属虚构,全是不折不扣的神话。”那么,存在与否就完全是文字游戏了。

但它证明了一点——或好或坏都是活生生的人,而沃兰德的“恶”的狂欢使其尤其真实——“快乐的需要,即使在这厌倦的世纪里,他的力量还是这样的强大。”(司汤达)相反,因胆怯而满口谎言,不敢做好人也不敢做坏人,则使一个人不再存在——这不啻是一个人的最大缺陷。因为它不只是否决,而是一笔勾销做人的资格。胆怯令人妥协。

除却处处对虚假的抨击,作者笔下真挚的情感更是让人心驰神往。“谁在爱,谁就应该与他所爱的人分担命运。”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爱情足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了。玛格丽特那与众不同的勇气,确认了她做魔女的资格,并能够在撒旦晚会中游刃有余,充分发挥生命的恣意。她舍弃了很多,终究能够以一个理解了五维空间的人的目光,俯视着三维的世界。“我身隐蔽,自由来去!我身隐蔽,自由来去!”“往下看,两排稀疏的灯光迅速汇成两条长长的光带,那光带又迅速消失在她身后。”

只有一个人不再胆怯,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当你不再为说谎而扭曲性灵之时,你就收到了自由赠予人最美好的礼物,心灵的安宁。

“马太:请求你把大师召到你这里来,并赐予他安宁。

沃兰德:你们为什么不带他到你们那个光明世界中去?

马太:按功德,他不配得到光明,他理应得到安宁。”

也许,我们也不需要光明的乌托邦,它也不曾存在。光明是七彩光的泯灭化一,我们付不出这样高昂的代价。撒旦的笑容,你须正视,不曾隐瞒。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三

因为怯懦,我们总是错过,我们总是犯错。

撒旦,他神通的法力,他观察着世人,他时而冷酷无情,时而又悲悯世人。他的法则,他站在高位,考验,磨砺着世人。

大师,他忧郁,深沉,但是因为受到太多的摧残和磨难,总是把自己藏得那么深那么深。

耶稣,他崇高,他博爱,他是真理,让人崇拜,让人追随,但是感觉离得那么遥远,无法触及。

彼得拉,年老,怯懦,让人同情,引人深思。

这些角色里,我最喜欢的是玛格丽特,她是那么美丽,那么勇敢,那么坚决,那么义无反顾。她是美丽,指挥,勇敢的化身,她是世俗,权威的的挑战者。正因为玛格丽特这个女性人物,整篇小说才不会让人觉得灰暗和沮丧,而是伴随着一股纯净的.希望之光,在黑夜里光芒万丈。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四

爱一个女人一生,意味着你要去爱一个少女、一个少妇、一个忙忙碌碌的中年妇女,以及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太。

冬日的暖阳里,没有什么,比窝在窗台,在晨曦与余晖的光影交替里,静静地读一本书,更为舒适惬意了。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泽文的这一新作。初读便觉故事新颖独特,但故事叙述线索不够明晰,故而稍显混乱,而且小说前后两部分叙述者也有更换,前一部分是第一人称的口吻和视角,后一部分则是第三人称。但是,越往后看,却越发明晰,直至最后看完,再一次梳理,方才大彻大悟。给人一种晦暗了有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终于明晰了的大彻大悟之感。

爱情是我们人生永恒的话题,生命是有限的,爱情却是永恒的。但是,究竟什么是爱呢?我们总是在标榜爱情,总是轻易谈情说爱,却不知道,只年有无论她年纪多大都始终倾心于她的人,才是真正的爱,才是真正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于是,小说讲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在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痕迹的玛格丽特小镇上,有一所叫做玛格丽特的房子,里面住着五个不同年龄段却都名为玛格丽特的女人。爱疯玩爱傻笑的小孩子梅,有着艺术梦的忧郁少女米亚,忧伤而特立独行的年轻人玛吉,带着眼罩性格乖戾的中年玛琪,耳聋却会读心术的老太太玛格丽特。

一个男人,因为爱上了玛吉而来到了这个小镇,发现了五个看似不同却又隐约相似的玛格丽特,从一开始的疑惑、排斥,甚至想要逃离,到最后的接受,甚至迷恋。他渐渐明白,要爱玛吉,就必须爱其他四个玛格丽特,要学会接受其他的玛格丽特,哪怕是怪异乖戾的玛琪。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但是却也是永远无解的论题。但是,正如书中所言,爱一个人,不仅仅是爱她最美的容颜,也应该爱她的年少轻狂,爱她中年乖戾容颜衰老,更要爱她年老色衰垂垂老矣。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盛年,正如一朵鲜花不可能永开不败。爱一个人,应该爱她的全部,所有的一切,才组成一个完整的她。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五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其中一条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我想把“民间故事”改换成“宗教传说”后,布尔加科夫的这本魔幻现实主义大作也能担得起这一评价了。

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故事从两个叙事层面交替展开。一个是现实与幻想交融的层面,另一个是历史与传说交融的层面。小说通过巧妙的时空切换,将两个层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透过这一幕幕亦真亦假、时真时假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布尔加科夫对于善恶美丑的褒贬抑扬态度。

对于《大师与玛格丽特》的评论中,很多人认为大师就是布尔加科夫对自身的隐喻,因此在故事的最终两节,他似乎借着大师说出了自己终生的`情感:一是面对与原谅,而另一则是解脱与永安。在最后大师与玛格丽特要离开莫斯科前,大师要求能向这个城市告别,告别后,沃蓝德问大师:“所有的帐都清理完了吗?都告别过了吧?”“是的,都告别过了。”大师回答说。他镇静了一下,勇敢地正面看了看沃蓝德的脸;尔后,沃蓝德对大师说:“…现在你可以用一句话来结束你那部小说了!”他对着彼拉多说出了:“…你解脱了!解脱了!…”布尔加科夫弃医从文后的生命极为坎坷,其作品多对共产制度的批判,在20年代政治思想的斗争中,多遭查禁与没收,在如此有志难伸、郁郁寡欢下,他用尽生命最后十来年所完成的《大师与玛格丽特》,竟然不是带着深陈的哀痛或阴暗的仇恨,而是如此缤纷、活泼,他告别了过去,勇敢的面对了魔鬼的脸孔,也原谅了那无情凶暴的统治者,原谅了这生加诸于他身上的苦难,解脱了!

最终,他终于在那永恒的家园中得到安宁,他那焦虑不安的、被受针砭的记忆便开始模糊了。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六

这本书最值得称道的是结构。小说三个主情节:魔王大闹莫斯科、彼拉多和耶稣、大师和玛格丽特。前两个情节由大师所写的那本小说串联起来,穿插推进。历史和现实,真实和幻境,融于一体。开头魔王预言柏辽兹之死的情节最有趣,百看不厌,但后面的情节不太符合我的预期。

其次就是丰富的想象力了。魔王那几个调皮捣蛋的随从、他们花样百出的胡闹、玛格丽特变成魔女参加撒旦的宴会,想象力丰沛恣肆,读来很是过瘾。我尤其喜欢“宽恕与归宿”这一章,文辞极其华丽,语言如行云流水,畅快无比。

最后,主角大师据说就是作者布尔加科夫本人,但这个人物在书里很不讨喜,不但不如玛格丽特,在我看来还比不上诗人伊万。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七

很久没有完整的读一本书,也没有写字的冲动。

又是一年春节,回顾过往收获寥寥难免自惭。趁着这股心血来潮,在没有任何剧透的情况下,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玛格丽特小镇》。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呢?31岁的大学哲学系助教n爱上了25岁的留级生玛格丽特,并且在她的手指上系上了象征订婚意义的、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的绳子。玛格丽特告诉n,自己是一个“被诅咒的人”。他们到达玛格丽特小镇后,n发现在她的家乡还有五个的“她”,所有这些人都是同一个玛格丽特的不同年龄的分身。

n看到了不同年龄段的玛格丽特,天真可爱的梅、青春叛逆的米亚、最初相遇的玛吉刻薄独眼的马琪,以及神神叨叨的老玛格丽特。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所有,n在经历过一番挣扎后向玛格丽特求婚,开始了有点折磨的婚后生活。n深爱着玛格丽特,而玛吉却因为无聊而发生一段婚外情,并在发现怀孕后选择离家出走。后来,玛格丽特把3岁女儿简送回家中,并在简6岁的时候自杀,而n也在5年后因感染而死,去世前,他将这段爱情写成信札,留给自己还没有长大的女儿简。

怎么说呢,这个故事没有完全看懂,究竟是n的讲诉太随意,还是这本身是就是人格分裂的幻想呢?婚前的经历是n的视角,婚后的折磨则是玛格丽特的视角。同一段感情,不同的视角却似乎是不同的深度,n可以接受不同阶段玛格丽特,并且爱得日益浓烈,而玛格丽特却因为无聊追寻更为刺激的婚外情,而且是一段失败的婚外情——对方更爱自己的妻子。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因抑郁自杀的格雷塔。每一种人格的形成似乎也是有迹可循,每一个人生阶段似乎也是命运的安排。或许每个人看、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镇,年龄越大,镇上的人越多。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漫长的生命岁月里,人们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女人的变化更甚于男性,也许是因为女性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生理变化——月经、人”

“抵达玛格丽特小镇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力让自己迷路。”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便会出现许多无法融合的人格,不同的想象诞生不同的自己,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会变成哪一个,想要逃避也想要毁灭。而当我们内心变得笃定时,内心那些全部的人格都得到了解脱,变成了一个人。

我们不知道哪一件是会让我们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初中的我充满戾气和反叛,而后来,我却遇到了一个温柔的人,并且也变得温柔。

“你的余生都将和同一个人一起入眠、一道迎接清晨,即便你渴望离开却还是留在这个人身边——这些才是爱的体现。”

现在的我来读这句话,只觉得充满期待和想象。我时常感到幸运,遇到这样的一个人,让我如此笃定,也如此庆幸。我们有可能遇得上,也有可能会错过,或许那个人比你槽糕,也或许会更加幸福,但是我都不在乎,只要那个人是你就好。

但是,又是什么让人渴望离开却还是留在这个人身边。或许就是那份神秘吧,n想要了解玛格丽特,却终其一生都未曾真正了解他,玛格丽特难道真的只有这几种人格吗?不尽然。究竟有多少种人格,或许要到这一生的尽头才会明白。只希望你爱上我的时候,不是只爱我最美的玛吉、也爱我任性的梅、也爱我孤傲的米亚、爱我毒舌的玛琪,也爱我年老的玛格丽特。

想到生命的尽头看一看,我们是不是果然白头偕老了。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八

31岁的大学助教n爱上了25岁的留级生玛吉。他在她的手指上系上一根绳子,代表了一种承诺。然而玛吉却说:“我的人生是被诅咒的。”他们一起来到了玛吉的家乡,玛格丽特小镇,这里住着五位玛格丽特。

这个深爱玛格丽特的男人,见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玛格丽特。爱傻笑的小孩子梅,忧郁的少女米亚,忧伤的年轻人玛吉,性格乖戾的中年玛琪,耳聋的老太太玛格丽特,她们是同一个人又不是同一个人。这些都是玛格丽特不同年龄的分身。

他们结婚后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玛吉有时会变成其他的的玛格丽特,让n无所适从。文中写道:“十几年的美好时光里,我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玛格丽特,然而到目前为止,失去最后一个玛格丽特是最糟糕的。”

玛吉在他们的女儿六岁时,因为抑郁自杀。而n也在五年后患病去世,他把这段经历写成故事留给了女儿简。在写给女儿的信中n说:“这只是个故事而已,简。过了一阵之后,故事里的事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已经不再重要了。在一遍一遍的讲述与复述当中,这些故事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人生。”

这段故事似乎没有结束,他们两人相识是以n的视角来写的,而婚后是以玛吉的视角来写的,后面又换成n的视角,同一段感情,不同的视角,不一样的感觉。

书中写道:“每个清晨醒来知道自己还爱着同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坚定的信仰。这是一种意愿。但不得不说,只有分离才能让我们真正学会如何去爱。”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小镇。年龄越大镇上的人就越多,有人说,人是一成不变,我完全不同意,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我跑到生命的尽头看了看,看到我们果然白头偕老了……”故事的结尾是女儿简的婚礼。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好几个不一样的人,每一个阶段的自己都不同。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全部,爱是包容。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九

一本混合奇幻冒险、现实批判、悬疑惊悚和黑色幽默等多种元素的小说,可以在其中看到后期很多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影子,作者和译者的语言也非常优美,给人以一种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

小说是由几个故事“拼凑”而成——千年之前的罗马帝国,总督本丢彼拉多迫于长老审判压力,下令处死耶稣,却被月夜折磨千年之久;20世纪初的莫斯科,魔王撒旦化身魔法教授沃兰德,与无神论者与文联主席别尔利奥兹和诗人伊万谈话,随后别尔利奥兹死于意外,身首异处,而诗人伊万被送至疯人院;魔王又化身魔术师,带着黑猫和其他奴仆,接连造访文联、戏院、疯人院等地,用一场场恶作剧,审判各色人等;大师与地下情人玛格丽特一见钟情,在情人的陪伴下写下本丢彼拉多与耶稣的长篇,却因为不受出版界待见而陷入疯魔,大师在烧掉小说手稿与情人分离并来到疯人院。

这是一个层层嵌套的故事架构,千年前罗马城本丢彼拉多和耶稣的故事正是20世纪初莫斯科城大师笔下的长篇,而大师又与诗人伊万在疯人院相遇,伊万正是受魔王沃兰德的捉弄才进了疯人院,而沃兰德又与化身为女妖的大师情人玛格丽特一起审判了莫斯科城的居民。

除了一些关键人物的串联,这几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怯懦与宽恕。在本丢彼拉多与耶稣的故事章节中,耶稣在被行刑前说了一句话:

在我看来,这句话就是这几个故事主角的深层矛盾所在——诗人伊万因为不敢反抗文联主席别尔利奥兹,受命写下嘲笑耶稣的长诗;总督本丢彼拉多因为不敢反抗大祭司,下令绞死耶稣;大师因为无力面对出版界的抨击和情人玛格丽特火热的爱,选择烧毁手稿并离开情人……他们都不是纯粹的“恶人”,却都因为内心的怯懦而屈从某些权力,而这些怯懦下的屈从让他们都付出了代价,直到魔术师沃兰德的到来,才让他们互相救赎和宽恕。而这个惩恶扬善的沃兰德,就是魔王撒旦,真正应了作者在题记中引用《浮士德》的那句话:

“……那么,你究竟是谁?”

“我是那永生作恶、永世为善之力的一部分。”

当然,小说中还有非常多可供解读的象征和意象,比如那只大黑猫,化身女妖的玛格丽特,千年前的罗马大祭司与现世的莫斯科文联作家们,还有那位拿着上帝权杖的魔王撒旦,都是非常非常有意思且非常规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文学的鲜明特点。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十

很多人认为《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二十世纪最好的俄语小说。有些说法认为《大师与玛格丽特》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布尔加科夫从1928年开始写这部小说,但在1930年三月,当他得知自己的作品被禁时,将《大师与玛格丽特》的手稿销毁(据布尔加科夫本人回忆,是在火炉中烧毁)。1931年,他又重新开始写《大师与玛格丽特》,至1936年基本写完。三稿完成于1937年。在他的妻子的帮助下,他继续修改作品,直到死前四周。他的妻子在1940到1941年间完成了修改。

1966年,本书的洁版(12%被删去,更多的地方被改动)才第一次出版。被删改的章节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地下流传。1967年,法兰克福的一位出版人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较完全的版本。在苏联,第一个完全版本出版于1973年。

这部小说中文又译作《撒但起舞》,故事有三条主线:首先是以外国魔术师沃兰德身份出现的撒但,带着他的随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会直立行走说人话、暴力倾向严重的大黑猫),来到莫斯科,加入了一个年轻诗人“无家汉”和一个莫斯科文联官员的谈话,预言了官员的.死亡,随后将莫斯科文艺圈搅得天翻地覆。“无家汉”被送入了精神病院,在那里他遇到了大师。大师由于写一篇关于彼拉多和耶稣的历史小说时产生了精神异常,焚毁了手稿,离弃了爱人,最后被关进精神病院。

第二条线讲大师的爱人,玛格丽特,被撒但选中作为当晚魔鬼舞会的女主人,为此她得到了超自然的能力,裸体飞行在俄罗斯上空。在飞行中,她肆意捣毁了一个批评过大师的文艺评论者的家。最后撒但答应实现玛格丽特的任何愿望,玛格丽特要求将大师解救出来,并从此和她生活在贫穷和爱情中。撒但转而决定将大师和玛格丽特都带走,当次日太阳升起,莫斯科陷没在一片火焰中,他们飞翔离开。

第三条线讲耶稣受难当天,他和彼拉多之间的对话,以及对当时真相的探求和描述。这条线开始于开篇时撒但与文联官员的对话,时隐时现于大师的手稿,并有大段直接描写和复杂的对哲学、神学、人性的讨论。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篇十一

当还是30岁的我,在一夜之间变成50岁的我,不仅是身体衰老,连思想都是老年人的思想,你还会爱着我吗?这是否能成为真爱的考验。

玛格丽特小镇上住着五个玛格丽特,他们分别是7岁、17岁、25岁、50岁和77岁的玛格丽特,25岁的玛格丽特玛吉将在外面遇到的.男人带回玛格丽特小镇,“当你能爱上5个玛格丽特的时候,那你一定是真的爱我。”这是来自玛格丽特的真爱考验。这是一个奇特的男人,他接受了5个玛格丽特的说法,并尝试着去接受他们,不管过程如何,最后的结果是这个男人和25岁的玛格丽特结婚了。

作者的想法很新颖,他将女人的不同阶段分裂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展现在读者面前,带着我们去思考,这是值得欣赏的地方,但文章的后面总有种落入俗套之感。

结婚后的玛吉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他的丈夫为了报复她上了另一个女人的床;心上已经没有丈夫的玛吉和他的丈夫离婚;他的丈夫在离婚后发现他依然爱着玛吉,然后踏上寻妻之旅;几年后带着孩子的玛吉回到了他丈夫身边;又过了几年玛吉自杀了;最后他的丈夫也死了。

我的描述很无聊,这就是文章后半部分给我的印象,俗套又无聊。

我不知道是不是不出轨就不能证明其实还是爱着的,我只看到了玛吉和他的丈夫像是毫无道德感的两只动物,为了寻找真爱的妻子染上疾病,一点都不能打动我。出轨、离婚后才生下的孩子、自杀、重病不治,不是很烂俗的内容还是什么。

跳过书中让我厌恶的后边部分,前半部分5个玛格丽特的存在让我深思。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有了孩子之后,一个女人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其实不管有没有孩子,每个女人都有无数张面孔,或者说不只是女人,人在生长过程中,肯定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样子,社会造就了人,人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己,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需要。

当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想的最多的可能是玩耍与吃饭,当开始上学时紧接着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学习状况,这会你如果已经开始考虑你的养老问题,开始考虑你年老的老婆或者丈夫有疾病时的解决方法,你确定是你的生活很有计划性而不是你有病。

日积月累是一个很有含义的词汇,人在积累过程中不断变成一个又一个陌生人,感情却会在一日一日的积累下,变成独属于自己的陈年佳酿。我们会因为曾经的回忆去尝试接纳一个日积月累后的人,但那不是对我们的考验,不是为我们设置的一场专科考试。

如果有人问我,我的丈夫突然变成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我会不会爱他爱的死去活来,那么答案是肯定的,我不会。70岁的丈夫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的陌生人,他不是我熟悉的,可以很放松的将背靠在他身上的那个人。可是当我和他一起走过几十年的时光后,70岁那会的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很讨厌的老头子,但肯定会是我最可爱的老头子。

我的爱情是陪伴。当我们都成了50岁时,我还爱你;当你突然从30岁变成50岁,我可能无法爱上你。对我是这样,对你也是这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