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顽皮的孩子读后感范文(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8:56:36 页码:9
最新顽皮的孩子读后感范文(优质8篇)
2023-11-13 08:56:36    小编:

阅读一本好书后,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需要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表达。写读后感时要注意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要客观全面地展示所读书籍的价值和意义。这些读后感范文多为优秀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

顽皮的孩子读后感篇一

当然,经常在闯祸之后,加尼诺都会受到惩罚。但是,我发现故事中的加尼诺又是非常快乐的。他的快乐是建立在闯祸的基础上的,而他之所以闯祸,是因为他有一颗非常好奇的童心。他的天性是善良、天真、可爱的,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丰富想象力,并且想到了就会去做。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的玩耍会出现问题,因而横加干涉;而另一部分家长则又走另一极端,对孩子缺乏监管,信马由缰,听之任之。

家长长期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各种行为都会在家长的面前显示,家长必须具备迅速判断孩子行为正误的标准和能力,处理问题是否公允合理,是家长能否取得孩子信任的最基本的条件。处理问题如果总是不当,当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或为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推波助澜。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有利于智力发展的,有利于良好习惯培养的,有利于品德修养的,这些活动,家长都应该支持。

比如孩子在家里喜欢上串下跳,只要别磕着别碰着别烫着别毁坏贵重物品,就让他上串下跳吧。

比如孩子喜欢坐地上总是一身灰,回家时拍打拍打就行了,吃饭前手洗干净就好。据说,有一种抗过敏的免疫力,就是在孩子几个月大时接触粉尘而发展起来的。

比如孩子喜欢拆卸东西,说明他不但爱动脑子,动手能力也很强,很多发明家都有这爱好。

比如孩子玩玩水,弄湿了衣服,只要不感冒就好,感冒了及时治疗,天不会塌下来。

比如孩子喜欢乱画,那是在锻炼手和脑,没把你的客厅墙壁全涂抹一遍你就应该感到庆幸。

比如孩子想买玩具,玩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那就买吧。但玩具的价值并不在于玩具的多少和贵贱。如果孩子仅仅是攀比,宁可不买。

比如孩子说话童言不忌,但要健康文明。不礼貌不文明的话最好坚决杜绝。

比如小孩子偶尔打打架可以原谅,但不能怕孩子吃亏就鼓励孩子打架。小朋友之间的小矛盾,你的孩子能吃多大的亏呀?如果长大了整天惹是生非、打架斗殴,你后悔就来不及了。

比如小孩子都会喜欢别人的东西,甚至会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家里拿。属于正常,但我们一定要亲眼见他把别人的东西还回去。

比如赞美和肯定总比怀疑和斥责更有效。

有害的,有利的,太多太多。借你一双慧眼,明辨是非。然后,让孩子更加快乐,让孩子更加健康。

顽皮的孩子读后感篇二

阿莫纳什维利说“如果一个儿童顽皮,那表明他的智力、体力和精神的力量正在勃发和发展。顽皮是童年的智慧,家长应该理解这种智慧,并促进其发展。”

我们身边常常会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让老师头疼不已。如果我们能像阿莫纳什维利那样用观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就会发现顽皮儿童往往是一些头脑灵敏,乐于与他人相处并且有幽默感的的孩子。

顽皮儿童的可贵品质可能会受到批评,但他们更需要的是老师的引导和鼓励。阿莫纳什维利的这个观点也许在今天家长和老师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往往把“顽皮孩子”视为需要重点教育的对象,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总是会不自觉得关注、纠正,把“顽皮孩子”看做需要重点治理问题。很多时候,老师的主要精力都投向了这些“问题学生”,每节课或生活中都在与他们进行耐性与智慧的较量。

在我们的学校,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莫不是最多了,由于儿童本身具有无意识的模仿性,所以在日常中教师更要注意自身的基本素质和素养,有些学生会因为你对待学生的行为而对待学生,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小学学生还没有具体的意识更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

回过头来看今天的儿童,他们顽皮的天性受到成人有意的限制,这种心理偏大人化的行为及现象,可能会一定程度上造成明天的某种缺陷,尤其是在创造力和冒险精神等方面影响巨甚。

于此老师在指导管理的时候,针对“顽皮孩子”也应该有些合理适当的措施,在不扼杀学生的特性,有能抓住纪律,这都是教育教学当中的具体事宜了,但切要注意把握分寸,就如阿莫纳什维利说的,家长应该理解这种智慧,并促进其发展,老师更应该如此。

顽皮的孩子读后感篇三

读《顽皮童年》,源于我们朱老师的推荐。她用心良苦,常常推荐好书给我们阅读,恨不得让我们把书中的知识全部吸收进我们的小脑瓜里。这些好书中就有我们的亳州老乡、爱写侦探小说的“杨老黑”老师写的《顽皮童年》。

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读了这本书,读到精彩处,忍不住拿笔勾勾画画,碰到我不太明白的地方,爸爸就给我释疑解惑。有了爸爸的解说,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深刻了许多。

杨老黑的作品语言质朴又诙谐风趣,而且时不时带出来一些我们当地的方言,读来让人倍感亲切,尤其这本自传体《顽皮童年》更是把这种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顽皮童年》主要讲述了杨老黑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他出生在亳州带有神话色彩的“牛屎集”,成长于姥姥家所在的焦庄。当过“瞎话篓子”,做过“旋风屁”。打过架、拾过柴、带猪“相过亲”、捉过狗獾、过河听过大戏、进城爆过米花;学过画、练过武、经过商......小小年纪,经历过的事却不少,简直可以写成一本书了!(哦,不对,不是“简直”,是已经写成一本书了!)。

童年的老黑调皮捣蛋,让人又爱又厌,人送绰号“旋风屁杨羔子”。不过他顽劣归顽劣,有时候还真的让人刮目相看。

比如,有一次他独自骑车带母猪去“相亲”,过河时被猪拽倒拖行,腿上被车拉出个大口子,但他担心猪丢顾不上疼,直追到猪去“相亲”了,才有空处理自己的伤口。庄里人见他满腿是血却一声不吭的样子,都夸他“有种”。这段童年的经历充分体现了老黑敢作敢为、意志坚强的品质。这种品质难能可贵,对他以后的人生都有不小的帮助。

人生始于童年,童年的经历不论好坏,不论顺境逆境,都是人生的经验,都是性格塑造的基石,都对以后的人生路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说童年是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顽皮的孩子读后感篇四

《安徒生童话》是我最爱看的一本书了。我还喜欢那名叫顽皮的孩子的故事。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老人在屋喝着葡萄酒,他那心里还惦挂着那些穷人。这时候,外面有一个小孩在使劲地敲他家的门,老人把门打开,门口站着一个小男孩,他全身没衣服穿。老人说:“你这可怜的孩子,到这儿来吧。我可以让你得到温暖,给你喝点酒,吃一个苹果,你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孩子。”这个孩子的确很美丽。他像一个小小的天使。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把漂亮的弓,但是雨水已经把它弄坏了。这会儿他冻得惨白,全身发抖。老人为他热了一些甜酒。这孩子一会儿就恢复过来了。老人说:“你真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小孩回答说:“我是爱神阿穆尔。你不认识我吗?我的弓就在这儿。”老人说:“不过你的弓已经坏了。”小孩说:“哎,真是可惜,我来试试。”他把弓一拉,插上一只箭,向老人的心中射去。他说:“你看看我的弓到底坏了没有?”说完,他大笑地跑出去。以前,他还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心中射上了一箭哩!

顽皮的阿穆尔太恨心了,射了救他的老人,射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他应该感谢那个人,不要恩将仇报。我们以后做人要善良,人家帮助你了,你应该报答人家对你的好心。

顽皮的孩子读后感篇五

这本以一个九岁的孩子为主人公的《捣蛋鬼。

日记。

》,究竟是写给儿童看的书,还是给成人看的?也许它妙就妙在既适合儿童欣赏,也适合成人阅读。儿童固然可以捧着这本书读个哈哈大笑,成人则可能从一系列讽刺中读出一些震惊和反省。

如果让我给捣蛋鬼加尼诺写操行鉴定,我会写上聪明、热情、诚实、讨厌虚伪、充满正义感和好奇心、热爱读书、喜欢动物、爱好画画、思维极其活泼、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身边每个亲人都充满善意、乐于为帮助他人付出努力,等等。可是,一位这么可爱的孩子,却常常被他父亲打得屁股肿痛没法落座,母亲也以他为耻,家里所有的成年人都厌恶地称他为“捣蛋鬼”。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成人社会对他的评估标准出现了问题。儿童思维与成人思维不尽一致,他们对于世界的想象方式和反映方式判然有别,因而心中呈现的意象世界也大不一样。儿童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成人常常觉得荒唐可笑。成人觉得理所当然的现象,儿童却会莫名诧异。二者的矛盾和碰撞是必然出现的,由此出现了许许多多滑稽荒诞、妙趣横生的喜剧故事。《捣蛋鬼日记》就是这样一辆喜剧列车,因两种思维的错位和两个世界的碰撞而产生的奇妙故事扑面而来,一串串地驶入双目铺就的阅读轨道。

其实这两个世界并不是不可以协调的,只是现实中的协调方式过于单一,这种方式主要是要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了解、熟悉和适应成人的逻辑和世界。儿童的这个适应过程是漫长的而且是被逼迫的,儿童的心灵在被逼迫的过程中常常深受伤害,其结果往往导致灵魂残缺、人格扭曲,他们渐渐变得像他们曾经厌恶的成人一样冷漠、虚伪、玩世不恭。

有必要追问成人社会对于儿童行为的评价体系究竟有多少合理性。比如加尼诺将姑妈的家犬涂成红色,是出于他对生命的热爱、对强烈色彩和绘画艺术的热爱,体现了他旺盛的生命力和出色的艺术才华。如果加以肯定和引导,他可能会迅速成长为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同时还会有利于他心性的健全发展。可是,所有的成人都认定他是出于恶作剧冲动,是故意跟世界捣乱,并从道德上给予负面评价甚至严厉谴责。这只会对儿童的人格尊严造成伤害,他的才华更会因此遭到扼杀。一个对儿童世界既无知又缺乏尊重的成人社会,只会要求儿童迅速学会成人的世故、圆滑、功利和虚伪。这不但伤害了儿童的美好梦想,也伤害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希望。

另一种协调方式是,成人充分了解儿童的思维方式,理解他们对世界的反应模式,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感情,从他们不同于成人的感情世界中发现率真、诚实、善良、正直的品质,发现宇宙之美和人性之美,体验真正的欣悦和感动。那些具有良知和向善之心的成年人,甚至可以对照着儿童的这些单纯而又美好的品质,审视自己的虚伪,反省自己的丑陋,矫正自己的偏见,诊治自己的冷漠,以儿童泉水一样的清澈洗涤成人世界的污浊,进而将成人世界改造得干净一些。

要实现对孩子的尊重,成年人必须放弃自己的世故和自负,任何时候都要把孩子看作一个平等的生命,而不是看作实现自己意愿的附属物。正如加尼诺所批评的,“孩子应该尊重大人,而大人却没有义务尊重孩子。”成人世界应该从这个批评感受到孩子对于我们的深切期待,认识到爱他们是我们的权利,尊重他们是我们的义务。只要成人放弃偏见,学会尊重孩子,双方的协调就会方便许多。当姑妈和父亲义愤填膺地谴责加尼诺给小狗涂漆时,加尼诺不以为然地想:“有什么关系呢?从今以后叫它小红狗不就行了……”。如果成人能够学会像孩子这样理解事物,他们跟孩子的冲突、他们对孩子的摧残就会大大缓解。

只有成人世界解除了对于孩子的逼迫和摧残,学会了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们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而真正健康的成长只会出现一个结果,下一代不再被前辈体验世界的模式所局限,而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判断,独立地处理自己跟世界的关系。这样的人才可以挺立于天地之间。

在我们的现实环境中,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比比皆是,为人父母者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成人社会应该好好调整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顽皮的孩子读后感篇六

它介绍了主人公捣蛋鬼“加尼诺”——一位九岁男孩,受到姐姐的启发学写。

日记。

上演了他在半年里种种传奇的捣蛋经历。开启了所有人孩提时代的共同秘密活现了儿童的天性在充满幽默与欢笑之间“加尼诺”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和深深的反思。很久没有这么笑过了——看完《捣蛋鬼日记》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同时心里还有点惭愧因为我竟和“加尼诺”一样我的捣蛋经历所获得的欢乐多半建立在倒霉之上。看看“加尼诺”想想自己我仿佛在书中找到了另外一个“加尼诺”。事情是这样的:那时我上一年级一个蓝天如洗的日子同学们都去做操了而我肚子疼被孤单地留了下来。那时我才七岁也是班里的一个机灵的淘气包脑子里整天打着歪主意可奇怪的是我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老师总以为我是乖巧的女孩子没有看清我的“庐山真面目”。当时我无聊透了怎么办呢?有了把语文老师的书藏进别的同学的书包里老师要怪起来也怪不到我——因为我是个“非常听话的好孩子”!再说了也可以延长不用上课的时间玩的时间就会长一点真是个好主意!心动不如行动我轻手轻脚地走到讲台拿起语文书闪电般地塞进佳佳的书包里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若无其事地看书。老师和同学们回来后看到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老师当场就表扬了我。我的脸顿时涨红得像煮熟了的虾子一样红红的。平时的我在受到表扬时会沾沾自喜笑容比鲜花还灿烂而现在的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接着老师立刻发觉不对劲像愤怒的豹子眼神简直可以杀死几只蚊子大叫到:“是谁拿走了我的语文书快拿出来!”没有人出声我也装模作样地说:“我没拿。”老师更是生气了:“把你们的书包拿出来我一个一个地搜。”佳佳大声说:“老师先搜我的快点搜我的吧!”倒霉的佳佳立刻“中标”——老师的书不在她的书包里才怪呢!聪明的老师马上说:“不可能是佳佳把我的书藏在她的书包里的是哪个同学老实承认老师不予追究。”我再也忍不住了走到老师的跟前低声说:“是我把书放到同学的书包里的我错了。”老师目瞪口呆立刻把我拉到办公室叫我写检查家庭作业加倍那时我下定决心不再捣蛋了。这次我虽然得到了捣蛋的快乐但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再也不捣蛋了我要摆脱加尼诺那种快乐在倒霉边缘的命运。

顽皮的孩子读后感篇七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叫《顽皮的小尼古拉》的书,这本书给我感受很深刻。里面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故事是&ldqu钢笔&rdqu,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叫乔方的小男孩他爸爸很有钱,有一次他爸爸给他买了一支金子做的钢笔。他拿到学校里所有同学都很羡慕他,于是他很骄傲。有一个同学看到他的钢笔就很不服气结果他俩就打起了架,另外一个同学帮他拿笔结果把他钢笔给摔了一下,上课时他得意地拿出他的金笔,结果那支笔怎么也写不出字。

现在有一些表面好的东西就是这样子的,即便是用好很好的材料做的,而且很贵,可是有时一碰也会坏。我觉得一件商品的价钱和外表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耐不耐用、质量好不好。比如说这支金子做的钢笔,他的外表金光闪闪,价钱又很贵,可是它摔了一下就不能用了,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最普通的钢笔也不至于这样,即使摔上几次也完好无损。所以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不要光看外表和价钱,一定要看质量好不好,实不实用。

顽皮的孩子读后感篇八

安徒生童话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个和善的老人,在一个下雨的傍晚,他遇上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希腊神话中的丘比特,丘比特很漂亮,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有着一头金黄色的卷发,手上还有一把漂亮的弓。老人把孩子带进了温暖的屋内,给他喝最好的.食物,喝最好的酒,可他却射了老人一支箭,只是为的让老人不要忘记他。从此他每见一个人就射人家一箭,他是一个多么顽皮的孩子埃想想看,有一次他居然把一支箭射进老祖母的心里去了,不过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个在祖母身上的创伤虽然已经被治愈了,但老祖母永远记住了并且不再像原来那样爱他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丘比特是个顽皮的孩子了,虽然大家都记住他了但大家都不怎么爱他了。

虽说丘比特是顽皮的,可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可是我们的顽皮让爱我们的人伤心难过。虽说适当的玩耍可以发挥我们的创造性,但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的学习,不让她们伤心难过。

比如说我吧,虽然我在外人看来是个柔弱的小女孩,其实我顽皮起来比男生还要让人伤脑经呢。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为了一个苹果而吵起来,恼羞成怒的我竟然和他打起来,我随手抓起地上的泥沙扔向弟弟,结果将泥沙弄进弟弟的眼睛里,妈妈狠狠的训斥了我,看着弟弟红肿的双眼我后悔至极,我伤害了两个我最亲的人,我不就是现实中的顽皮的丘比特么?我好难过,我不要做那样讨厌的坏孩子。

做为好孩子,我们可以顽皮些,但我觉得我们的顽皮要有一个度,绝对不能伤害爱我们的和我爱的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