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范文(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8:07:55 页码:10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范文(汇总11篇)
2023-11-13 08:07:55    小编:WANGZX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把握住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应该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和内容。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总结范文,了解一下如何写好一篇总结。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一

很多年后,中国更强大了,中国人依然会想起208月21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中国女排里约之行,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大片,逆袭命运,咬牙死磕,绝地反击,最终迎来气壮山河的.胜利!

这是里约奥运会中国人最关注的一场比赛。一位“80后”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她带着6岁的女儿在客厅里看完了这场直播,“奏国歌时,我把女儿拽着站起来,一起跟着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有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共同情结,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就是集体记忆、共同情结。新一代中国女排在里约的伟大胜利,又在中国年青一代中延续和强化了对这支队伍和“女排精神”的认知和情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向世界缓缓打开。那是一个中华民族争取“球籍”的年代,百废待兴,而又迷茫困惑,中国人需要精神偶像。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带来了一场关键胜利。1981年年底,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7战7胜,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那时在中国,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决赛那天,人们黑压压一片守在电视机前、广播前,收看收听中国女排对阵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获胜。举国沸腾。天安门广场上,人们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在今天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谈理想为荣的年代,那也是一个国人争先恐后用勤奋与智慧改变祖国面貌的年代,而中国女排用“五连冠”的佳绩,对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为当时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诚如当时《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所言:“她们的胜利捷报,也使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全国人民得到极大的鼓舞……看看女排,想想自己,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向她们学习吗?中国女排在体育战线上为国争光,我们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多作贡献吗?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这又是一场关键时刻的关键胜利,远远超出了一块金牌的含义。中国人从这场比赛中,看到了理想的复苏,看到了奋斗的价值,看到了精神的力量!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二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

自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中以3:2力克当时的世界劲旅日本队,首次登上世界冠军之巅之后,接连登上领奖台,实现五连冠傲人战绩。可以说,这在一个排球竞技中几乎是不可及的成绩,真实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但与所有运动队经历过的一样,中国女排也曾跌入低谷,也曾经历过青黄不接,三十多年来,战绩屡有浮沉,但精神从未沉沦。从“铁榔头”的洛杉矶,到“郎平妈妈”率队的里约,不抛弃,不放弃,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说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正如郎平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传承,并不是说赢了比赛才有女排精神,如果这场比赛输了,我认为队员们依然很努力。”这样的女排精神,正是我们喜欢中国女排和提起女排就满满正能量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三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亚洲资格赛昨天在菲律宾马尼拉继续进行,中国选手赵帅夺得男子58公斤级冠军,如愿获得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中国队拿到里约奥运男女各两个参赛名额的满额席位。

本次比赛男子58公斤级半决赛,中国选手赵帅半决赛战胜日本选手晋级决赛,根据规则每个级别的前两名获得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实际上赵帅已经拿到了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在随后的决赛中,赵帅又击败泰国选手汉普拉布夺冠。另外,中国选手乔森还夺得男子80公斤以上级的冠军。

中国跆拳道队拿到了里约奥运会的男女各两个名额的满额参赛席位,除了男子58公斤级的江苏选手赵帅,还包括男子80公斤以上级的北京选手乔森、女子49公斤以下级的江西名将吴静钰、女子67公斤以上级的辽宁选手郑姝音。老将吴静钰已经获得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两枚金牌。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四

令人尴尬的是,对于很多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对女排精神并不了解,也很难形成感动——新时代的女排精神,除了继续保留振奋民心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到与新时代的契合点。

顽强拼搏,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很难引起强烈的共鸣。但在石永鸣看来,女排精神的内核,除了脱胎于艰苦条件的顽强拼搏之外,更蕴含着思想与智慧在其中,“人们光看到了女排姑娘流血流汗,其实,善于用脑子打球和运用那些多变战术,才是中国女排成功的基础。这种勤奋加智慧的成功模式,肯定要比单纯的顽强拼搏更容易打动年轻人,也值得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借鉴。”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五

郎平。

在小组赛输给荷兰、塞尔维亚和美国队的逆境之中,中国女排在郎平的率领下顽强拼搏,在淘汰赛中逆袭两届卫冕冠军巴西队、击败欧洲新贵荷兰队,最终战胜世界杯亚军塞尔维亚队,昂首登上最高领奖台。夺冠之后,在现场观战的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上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我相信它会鼓舞全国人民。”在决赛首局19:25失利的被动局面下,中国队在第二局彻底爆发,惠若琪挺身而出接连得分带领中国队以25:17扳回一局。

郎平。

此后的两局中国队全面开花,在第三局最后阶段,中国女排顶住了塞尔维亚队一波9:2的攻势,朱婷先是重扣得手,随后直接发球得分,以25:22取胜。第四局中国队更是火力全开,二传丁霞在7:8落后的情况下,二次球进攻得手,随后又发球直接得分,帮助中国队以9:8反超。此后中国队顶住了对手施加的巨大压力,一路领先并以24:23拿到冠军点。

郎平点石成金般的调配再次成为胜负手,她换上了张常宁发球。在全场观众屏气凝神的关注下,张常宁的发球让对手一传直接垫过网,随后惠若琪的探头利索地将球扣在了对方场地。当皮球落地后,现场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和喝彩声,女排姑娘们含泪欢呼拥抱,郎平也同助教赖亚文和安家杰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赛后郎平说:“感谢所有的人,在中国女排(处于)低谷的时候相信我们,给我们鼓励。有了大家这种爱,这种支持,女排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够一直往上走。我们永远不放弃。我觉得所有的困难都是比赛的一部分,但我相信大家都能忍得住,能够耐得住。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六

随着主裁的一声哨响,惠若琪扣球得分,中国女排3:1有惊无险地战胜了塞尔维亚队,取得了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这一刻全场沸腾了,全中国亿万观众沸腾了,全世界中华儿女沸腾了,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站上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让无数国人又一次见证了“女排精神”的精彩绽放。

回顾中国女排在本届奥运会的比赛,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一波三折,从小组赛的两胜三负排名小组第四涉险晋级,到八进四3比2逆转取胜东道主巴西,半决赛3比1决胜荷兰,再到决赛中力克塞尔维亚,每一分都打得那么地惊心动魄,每一场都打得那么地荡气回肠。她们不畏艰难、永不放弃、团结协作、奋勇拼搏,中国女排在里约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女排精神”。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女排精神”正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需要的正能量,时代虽然不同,但女排精神没有褪色,反而愈加闪光。35年来,女排精神总是与这个国家每个历史发展的节点相契合,女排的顽强拼搏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无论比分怎么样,大家从来没有放弃过。”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将为他们的梦想继续拼搏;而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国人,同样需要一代代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女排精神,既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前行力量,能够激励我们朝着目标砥砺前进。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应该发扬“女排精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努力拼搏、多做贡献,让我们永远牢记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

有一种拼搏叫永不放弃。

过去的一天,没有什么话题比女排夺冠更让人热血沸腾;过去的奥运两周,没有什么胜利比女排夺冠更让人荡气回肠。

在昨日举行的里约奥运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以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顽强拼搏,力克劲敌,时隔12年之后,再次夺得奥运冠军。这一刻,无数的观众热泪盈眶,欢呼雀跃;这一刻,“中国女排”刷爆朋友圈,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

有一种坚持,叫郎平;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从面对强手顽强出线,到逆转巴西、决胜荷兰、力压塞尔维亚,透过这次里约奥运会,女排姑娘们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中国女排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并赋予了新的内涵。逆境中的坚毅与从容、拼搏中的坚韧和顽强、前进中的抱负与担当,中国女排精神,一直在身边,从来未走远。

回望中国女排的里约夺冠路,蕴含其中、贯穿始终的“梦想”与“奋斗”,最为激动人心。有梦想才能有希望,爱拼才能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的正是“梦想”与“奋斗”。30多年来,女排精神伴随着全国人民团结奋进,开创了改革开放的辉煌伟业。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人们更需要凝聚精气神,从女排身上汲取奋力前行的力量。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一张宏伟考卷,也是全省人民心中共同的美好梦想。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光荣而艰巨,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不能没有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更需要提振精气神。面对强手,中国女排毫不畏惧,顽强拼搏,百折不挠,这些正是建设新江苏需要发扬光大的宝贵精神品质。

建设新江苏,全面达小康,我们要向中国女排学习——像她们一样始终坚定必胜的信心与信念,像她们一样敢于正视和善于攻克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像她们一样顽强拼搏、不断进取,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七

再过两个多月,里约奥运会就要开始,中国羽毛球男队在奥运会上的前景如何?中国羽毛球队的总教练李永波打开了话匣子。

关于男单,谌龙又一次在汤姆斯杯上的团体赛败北,让大家对他的信心又下降了不少,不过在李永波看来,他对谌龙的信任和支持不会就此消失。“这个对他的信任不会因为他输球而产生任何的影响,谌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队员,他的表现足以让教练员给予他很大的信任。只是说可能我们会去帮助他更多,现在羽毛球确实各个国家都有很优秀的运动员,每个国家都不像原先了。我说原先中国队是10个人去打外国的两个人,现在是我们中国两个人打外国的12个人,实际就是这样的一种格局的变化,所以说对手本身的水平也在提高,再加上这样的比赛,大家抱着的心态不一样,所以谌龙受到的压力会更大。这一点上,我作为教练非常理解。我曾经也是运动员,我也经历过那样的场面,所以说我觉得这并不可怕,没有什么。随着时间,只要他快乐,只要他健康、只要他享受羽毛球,我觉得输了也没有关系。他曾经毕竟经历过的很多的胜和负,这就是一个优秀羽毛球员必须要去面对的东西,所以我永远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他。”

在表达了对谌龙的信任之后,李永波也坦言说,奥运男单人选方面,自己手里的筹码其实不多,奥运男单的金牌争夺,必然会悬念丛生。

李永波表示,“中国队首选是谌龙、林丹,然后田厚威是替补,因为只有他们三个人获得了资格。其实奥运会的男单我觉得大家不要把眼光仅仅盯在谌龙、林丹和李宗伟身上,他们三个人稍不小心都有可能第一轮甚至在中间任何一轮都会输掉整个比赛。还有很多优秀的男单选手,周天成、孙完虎,安赛龙等等,他们都是男子单打的优秀运动员,都在不同的比赛当中给林丹、李宗伟和谌龙制造过很多麻烦,男子单打的竞争不是说现在就可以去议论是谁,因为还有一个专业的东西就是抽签的时候,谁跟谁在哪一条线,这还非常的重要。”

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队包揽了男女所有项目的全部五枚金牌,可以想见,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队的金牌收获肯定会走下坡路,李永波认为,金牌不应该是衡量一支队伍的全部。

李永波认为,“中国队赢多了的时候你们怕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和推广可能会受到影响。稍微拿不到一个(金牌),又说我们这个好像队伍这个方面、那个方面,有什么问题,其实体育就是这样,巴西连续几届世界杯足球拿不到冠军,你能说巴西不是足球强国吗?美国的篮球它也有时候世锦赛输给阿根廷不拿冠军,你能说美国的篮球不行吗?所以我觉得这一点上,我们中国队始终在做这样的事情,胜出是一方面,但我们努力的要去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努力的让羽毛球运动带有很多人快乐和健康,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八

北京时间8月17日上午,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以3比2逆转战胜卫冕冠军巴西队,时隔8年,再度晋级奥运会四强。电视镜头里,女排姑娘们簇拥欢呼;万里之外,经历了“过山车”的中国观众无不赞叹——又见女排精神!

与巴西女排的比赛,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遭遇战”。过往战绩上,中国女排对巴西女排曾有过18连败的尴尬,过去在奥运赛场上的四次交手也是悉数败阵;本届奥运会,与小组赛以5个3∶0轻松锁定a组头名的巴西队相比,b组的中国队首场苦战荷兰即告负,又接连输给塞尔维亚、美国,跌跌撞撞地小组出线后,马上面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苦主”,艰难异常。而昨天的比赛进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决胜局,比分交替咬住,加上主场巴西球迷并不友好的嘘声,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好在第一局大比分落败的姑娘们最终顶住压力,带来了惊喜。她们有理由雀跃,观众有理由感动,因为这支年轻的队伍,在困难时没有放弃,在争议时没有迷失,于绝境中激发潜能。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足以让那些认为“现在就这个水平”者汗颜。

作为我国三大球中唯一一个拿到冠军奖杯的队伍,女排从不缺少这种拼搏精神,也一次又一次带给国人感动。翻开历史,中国女排自1981年夺得首个世界杯冠军到去年世界杯再度封王,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到本世纪初的再度中兴,期间虽然多次历经波折,但总能在陷入低谷后回归正途而崛起,用实力和汗水延续神话。作为体育单项中参与度、普及度最高,也是影响力最大的项目,“三大球”始终是国人的.“痛点”,尤其是近几届奥运会,男排男足缺席、男篮女篮连败,女足差强人意。唯独女排,总能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关键时刻屹立不倒。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再到二次出山的郎平,几乎女排每次崛起的背后,人们看到的都是那些了解女排、熟悉女排、扎根女排的团队在发挥着根本性作用。尊重专业人才,才使得长期积累的女排精神不断闪光。

在精神的继承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创新。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之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发展体育运动同样如此。接手女排后,郎平就针对中国和世界女排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大国家队”的概念,即每次集训总是有20多人,每个位置总是保持三到四个人在竞争。队伍扩大后,针对不同的比赛安排不同的阵容,承担不同的任务,不过分强调成绩。此外,新女排还扩大了教练队伍,引入了国际化的专业团队。这些都是对运动规律的把握和尊重。

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见证女排精神的强大。女排世锦赛后,曾有过新时代还要不要重提女排精神的讨论,理由是当年以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女排精神是特殊年代的产物。毋庸置疑,今天年轻一代的运动员,身处与上世纪80年代初截然不同的大环境;奔向体育强国目标的中国人,在“唯金牌论”逐渐散去光环的今天已不会用一场比赛输赢来定义成败。但正如郎平赛后所说:“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因此,在强调要放松心态的同时,每个运动员同样不能忘记的是,作为一名国家队运动员,展现的是一种风貌。“我们已无路可退,就是把技术水平、精神面貌打出来,不要后悔,什么结果都能接受。”这是一种态度。

时代虽然不同,但女排精神没有褪色,反而愈加闪光。35年来,女排精神总是与这个国家每个历史发展的节点相契合,女排的顽强拼搏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无论比分怎么样,大家从来没有放弃过。”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将为他们的梦想继续拼搏;而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国人,同样需要一代代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女排精神,既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前行力量,能够激励我们朝着目标砥砺前进。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九

北京时间8月17日,马拉卡纳体育馆,中国女排3:2逆转东道主巴西队挺进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

“客场”作战,首局即被“爆打”,中国女排还是克服艰难,顽强地将对手逼入决胜局,并最终实现逆转!创造了里约奥运会的又一个赛场奇迹。接下来,中国女排将全力冲击决赛。

巴西女排是一支经验丰富的球队,8名球员参加过伦敦奥运,4名球员参加过北京奥运,在与中国女排相遇前更是以全胜战绩进入淘汰赛。中国女排与巴西队之间的这场交手是最后一场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赛前看好中国女排晋级的专业人士和媒体记者不占多数,而马拉卡纳体育馆内东道主球迷的欢歌热舞以及东道主组委会有关深夜比赛的安排,对于中国队而言都是不利因素。

中国女排敢打敢拼,首局15比25大比分落败,在第二、三局反超后,第四局又被扳平。与对手激战五局成功翻盘,最终以3比2的成绩锁定4强最后1席。中国时隔8年后再度打入奥运会半决赛。相信,随着朱婷的那一记扣球,无数观看这场比赛的观众都热泪盈眶。

赛后的中国女排姑娘们大声欢呼,喜极而泣。“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看看我们大家喊哑的嗓子,你们就能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巴西队真的好强,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留在里约”,队长惠若琪这样做开场白。

老将魏秋月脸上挂着笑容,却一路蹒跚而行,这个在球队兵发里约前饱受争议的二传手在这个夜晚里替补上阵,却迸发出超强能量,她说,“这届奥运会对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老队员意义非同寻常,一些年龄较大的球员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所以我们不想留下任何遗憾”。但不留遗憾却需要付出巨大代价,魏秋月付出的代价正是带伤上阵。

长期以来,女排一直被国人视为三大球的“门面担当”。上世纪80年代,以郎平、孙晋芳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队员的涌现,带领中国女排站上了世界之巅。从那时起,中国人追忆女排,俨然是在追逐一种情怀。“坚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女排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女排队员中传承,为国人津津乐道。

回想35年前,中国女排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夺冠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经过了7轮28场激战,中国女排奋力拼搏,最终战胜卫冕冠军东道国日本队,取得了三大球中的首个世界冠军。35年过去了,这次中国女排精神再一次在奥运赛场呈现。

接下来,在19日的上午中国女排将在半决赛中迎来小组赛曾3:2战胜自己的荷兰女排。在成功将东道主巴西挡在四强之外之后,中国女排的士气、斗志无疑已经被充分激发了出来,只要能够正常发挥,击败荷兰、打进决赛,将是大概率事件。让我们一起来期待更多的惊喜出现!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十

8年前,这个时候我正在大东北卖水果,早上七点应该是早市快结束的时候。

今天,我在北京的一所学校里,有幸能看到里约奥运会开幕式。

里约奥运会的外部形象从一开始就被媒体操纵,一个一个的点被放大,画面中充满着冲突、抢劫、死亡等等。很难想像这是在报道一场传承百年的,以和平为主题的运动会。

我并不是在为巴西某些不和谐的声音作辩护,这是由他们国家的发展现场所决定的。我相信在每个国家都不缺少这样的冲突。

但却不是每个国家都拥有和平,,都拥有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

然而,为什么媒体的报道没有体现这种和平、健康、积极的奥运精神?

如果消费者喜欢这样的报道,媒体不会傻到弃大众于不顾,丢掉自己的饭碗。

事实上,我们不是被媒体操纵的,而是我们操纵着媒体。

曾几何时我们生活充溢着祥和,现在却是如此的急躁。

仿佛只有露骨的性感女郎,冲突、爆炸、死亡才能引论文之家网起我们些许的注意。

请慢点。

这不,说着说着中国代表对就来了。

2021中国奥运精神作文篇十一

里约奥运会上,郎平带领中国女排绝地反击,荣获冠军,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电影《头文字d》里有一句台词:神其实原来也是人,只是做了人做不到的事,于是就成了神。郎平至此一战封神。从赛后观众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这次女排夺冠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中国军团多了一枚金牌,更因为她们为这个时代召唤出了“传说中”的“女排精神”。

郎平赛后说:我们的技战术不是最强的,但我们有作风!这作风是什么?不就是不畏强权、坚定不移、敢打敢拼的“女排精神”吗?《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郎平作为运动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中国女排拿下了五连冠,可谓立功;如今带领新女排虎口夺金,使“女排精神”在新时代破茧成蝶,堪称立德。

没错,我们是无神论者。我们的意识形态里不需要神。但是我们的时代需要精神。“女排精神”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距今已经30多年。这30年正是我们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30年。“女排精神”能够延宕不息,穿越时空而重新绽放,正是因为它与我们的时代相得益彰,你我都需要它,我们每一个看完比赛热泪盈眶的人都需要它!

1.励志作文:解放军的精神。

2.高中优秀励志作文三篇。

3.关于励志的作文800字:励志成才。

4.励志作文:励志精神永远不会晚。

5.励志成长美文。

7.关于奋斗的励志作文两篇。

8.励志作文800字:磨难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