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800字(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8:46:44 页码:9
最新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800字(优秀8篇)
2023-11-13 08:46:44    小编:LY李

心得体会是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进行规划和调整。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通过对比、比喻、引用等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达。通过阅读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提升自身的人生智慧和认知能力。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800字篇一

9月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____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以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惨痛代价,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今,硝烟散去,和平安宁,然而那段血泪写就的过去未曾忘记,那场不屈不挠的抗争未曾忘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筑就的伟大抗战精神也不敢忘记。

铭记历史,继承“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斗争精神。正如国家领导指出的那样,“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新时代下的斗争形式多样复杂,既有军事上的、有形的、看得见的斗争,但更多的是没有硝烟的、无形的、隐蔽的斗争。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强化斗争意识和勇气,提高斗争本领,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日常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要有科学的预判能力,知道风险将要出现在哪里,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样,该出手就出手,要敢于斗争、不怕斗争。要坚决克服精神萎靡、安逸享乐、知难而退的消极情绪,到重大斗争一线中去真刀真枪磨砺自己,以“踏平坎坷成大道,都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难关。

铭记历史,传承“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的民主精神。中国之所以能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发动了群众、依靠了群众,发扬了民主精神。毛泽东曾经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党执政最牢靠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时代下,我们依然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共命运,保持天然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因为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依然是人民群众。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推动国家治理,只有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才能真正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铭记历史,弘扬“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的担当精神。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勇于担当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一直秉持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重要保障。目前,我们正处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这关键时刻,每一个共产党员务必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以铁的肩膀担当起该担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带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勇于直面矛盾,积极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办法,真正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传承千年,忆往昔,峥嵘岁月化为鼓点。看今朝,宏伟蓝图召唤前行。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铭记历史、赓续精神、锐意进取、共同圆梦,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800字篇二

阳光普照,一个难得晴天的清明节到来了。在这样一个庄严肃穆的节日里,大家都扫墓上坟,怀念祖先,祭奠先烈。要说我在这一天想到最多的便是长津湖和水门桥这两场战役。

观看影片时,我在观影厅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为战士的壮烈牺牲而惋惜,也被他们的苦难和坚持所感动。战士们的热血守住了国家的领土,守住了国家的尊严。刻印在骨髓中的红色,散发着忠诚的热忱,爱国的光辉。

现如今,红色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颜色。它可以鲜艳炽热,喜庆吉祥,也可以端庄大气,高贵富丽。红色是万千色彩中的一种,却也不仅仅只是一种颜色。

红色,是一种贯穿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颜色。

红色有着许多的含义,而红色也是各种节日中最常出现的颜色,最为典型的是春节。那时,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窗花、红对联,挂上了红灯笼,放起了红鞭炮,放眼望去,到处都充满了红色。因为古时候的人们认为红色可以驱鬼神野兽,保一年平安顺意。

红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写在诗人的词句中,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

红色,一种流淌在中国人民血脉中的颜色。

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由此进入近代历史,往后的日子都是充满血味的血红色。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海战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无数的人们为了抵抗外敌,保卫祖国挥洒血汗。战争中,血迹漫布,血光冲天。

电影《长津湖》中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从空中洒落,冻得人肢体僵硬,心生寒意。我们无法感受零下40摄氏度的冷,但当我们看到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逝去时,流下了滚烫的热泪。战士们有的倒于枪林弹雨之中,有的逝于冰天雪地之中……纵然电影画面中有着大面积的白色,那是雪的颜色,但我却看到战士们为了维护祖国安全,为了日后的子子孙孙不再有战争的那颗鲜红的心脏,那流淌在全身上下炽热的鲜血,那有着中国民族骨气的红色,充斥在我眼睛之中。

近代历史的画卷,是由无数的文人志士呕心沥血地唤醒民众,找到国家的出路而打开的,是由无数的百姓战士艰苦卓绝地战斗,建筑希望的明天而描绘的,它是充满血色的,那是一种中国人民精神中的红色。

红色,一种充斥在我回忆当中,为我所偏爱的颜色。

红色在生活中更是醒目,口红、红绿灯、有害垃圾桶、路边的花朵等,红色还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中。

我们学习曾经的历史,知晓革命战士的故事,红色存在于教育;我们了解古时的节日,传承古时的传统或是技艺,红色存在于文化;我们关注时事,维护祖国的主权,红色存在于思想……我们偏爱于红色,因为它被中华民族赋予了特殊的精神含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种颜色。我们对它的偏爱是与生俱来的,而这种红色是独属于中国的。

望着不远的钱塘江,潮水滚滚,荡起一层层的磷光。旭日正东升,上有红光动摇承之。红色是颜色,也是中国人的血脉、精神。被染红的云彩在天空晕染开来,我凝视着,眸中倒映着未来。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800字篇三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这是每个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应该铭记的日子。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国家领导曾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硝烟虽已散尽,历史仍将铭记。记忆里的那一片红它没有褪色,正冉冉升起,向着希望的明天。

全国人大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回望历史,我辈当汲取共产党人不畏生死的抗战力量,将自豪写在脸上。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是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宁死不屈;还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的视死如归;无论是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创建人马本斋“把一切献给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伟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凛然,还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的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些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汇聚成整个民族的共同呐喊,面对生死,他们无畏无惧,一往无前,只因为心中有人民,脚下是黄土地,亿万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曙光。

展望未来,我辈当传承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火炬,让青春燃起希望。无论是75年前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还是当今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共产党都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时代的炼金石。中国共产党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也为夺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战略指导。好战必亡,忘战必危,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民更懂得和平的珍贵。我辈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初心不变、忠贞不改,不沉沦于昨日的得失,定不负明日的韶华。未来是属于努力奋斗、创造时代精彩的我们,擎起中华民族希望的火炬,是我辈的使命所在、责任所系,前方的路固然荆棘丛生,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辈当自强、当磨炼、当作为、当奋进,为了燃起的熊熊火焰,为了华夏大地革命先烈鲜血换来的大地、身躯换来的明天,为了记忆里的那一片红。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800字篇四

烈士吴锋平,建德航头镇航川村吴潭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四十二师一团二炮连排长。

小外公家就在航川。那边风景独美,村民们也十分富足。今年春节,航川村的老少们自编自导了一部舞台剧《寻找吴锋平》。线索是一封写于三十七年前春节,来自中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的信。

台上的“他”靠在猫耳洞的崖壁上,膝上横放一本书,书上蒙着一张纸,左手拈一株草,右手握一支笔,沙沙写下对家乡的思念。据我所知,猫耳洞、老山艰苦非常。边界线的哨兵们有时一天要换三次口令,潜伏的暗哨有时一天不能出声,即便如此,还是有相当多的战士牺牲于此。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强劲的攻势,就算只剩数十人,甚至十数人,也要死死守住每一寸土地。

“……春林,有很多英雄倒下去,又有很多英雄站起来了。今年的春节,要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但是请你放心。祝你的家人春节愉快,为胜利,为新的一年干杯!春林,真感谢你对我家的关心,真赶上亲兄弟一样,谢谢你。盼望着战争胜利,凯旋归来,与你重逢!”读到信中的这一段时,台下一位六十二岁的老人早已热泪盈眶。他便是陈春林,吴锋平信件的收信人,我的小外公。那时我才知道,吴锋平烈士是他同学。

小外公说:“他是我见过最勇敢的人,我很想他。我已经是个六十二岁的白发老人了,但他永远是个二十五岁的精神小伙……”

吴锋平烈士,1984年7月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1985年4月30日壮烈牺牲,被追记二等功,年仅二十五岁。吴锋平烈士牺牲后,小外公坚持履行诺言,铭记那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忙照顾好他的家人。

演出结束,当扮演吴锋平的演员同台下的陈春林老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时,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个迟到三十七年的拥抱。两位同学,两位同乡,两位奔赴在不同岗位上但做着“为人民服务”这同一件事情的好朋友、好兄弟、好同志,他们的心,永远不会分开。

正如剧本中所写,“吴锋平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化作了风,化作了雨,浸润着整个航川村”。那么我的血脉中,会不会有这种精神呢?我觉得,应该会有;即使没有,也应当拥有。

烈士的人数可以计量,但烈士的精神能否计量?我想,应该不能;即使能,也应是人民群众向他们致敬的那片赤忱之心。英烈精神崇高,英烈令人敬重。百年风雨兼程,在多少人的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烙印!因为有他们的满腔热血,红旗才会在一代代薪火相传中不褪去一丝一毫颜色;因为有他们的钢筋铁骨,共和国的广厦才会在一批批的接续奋斗中建出辉煌!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800字篇五

长津湖是今年很火爆的电影,其中有很多细节使我难忘。我想说的是:雷公他不是主角,但他依然散发着永恒的光彩。

快乐与憧憬。

已经准备打仗了,他毫不惧色,仍然和战友们谈笑风生,他和伍千里谈到,打完仗后要和他一起盖房子,还总为伍千里出主意,笑得跟孩子一样,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他的那份快乐与憧憬也正式支持她与敌人奋战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关照与舍弃。

这次打仗正值冬季,七连每人只有一件单薄的衣服,吃的只有生土豆,大家在一处休息,伍万里咬了一口冻得发黑发紫的土豆,像石头一样硬把牙磕下半颗,这时大家都又冷又饿,雷公也不例外,他正努力地用自己的体温想温暖土豆,把它分给了伍万里和别的饥饿的战友,自己舍不得吃,强忍饥饿,等他将土豆五热给战友时,我很感动,那时他对待战友的关心和照顾,在面对饥饿时舍弃自己,选择了战友,这精神多么宝贵,这时的美军正在享用美味的大餐,烤鸡水果就他们吃的,虽然比我们的好,但他们却没有我们精神上的盛宴。

勇气与永恒。

在片末,敌人的标识弹发了过来,雷公为了战友奋不顾身冲上去拔出标识弹,但装上卡车往敌营中心冲去,飞机和炮火不断朝他的方向袭来,他在冲锋时还一直哼唱着沂蒙山的小调,怀念家乡山水倒地后被车子压住,被抬出来后跟战友说,“疼……疼死了,别……别把我,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我的泪水涌了出来,看着他被弹片打得发抖的身体,持续涌出血液逐渐走向牺牲,我看到他的精神却永恒地流了下来,永远地照耀在它的光辉一生。他并不显眼,但他也是真正的英雄!

雷公的精神,也正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快乐,它带给人身心的放松憧憬,让我们对生活总是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当我们面对人生中所有的困难,挑战和机会时,需要足够的勇气才能帮你越过他们,让我们传承革命精神,让我们传承革命烈士永恒的精神,让红色基因散发光彩。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800字篇六

“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这时节,春风送暖,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杨柳吐翠。清明节这一天,我们给革命先烈献上一束花,写一篇文章、讲个故事或唱一首歌,寄托我们的哀思。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1932年,共产党指派陈为人和妻子韩慧英到上海负责保管中央文库工作。陈为人自己钉了一堵木板墙,把五箱子档案存放在两墙之间。因在白区开展工作,要以家庭形式出现,陈为人身份扮作木器行老版,妻子是小学教师,交通员李沫英则是家中的佣人。为了使文件便于保管和转移,陈为人夫妇想方设法缩小文件的体积,他们通宵达旦地工作,把厚纸文件抄在薄纸上,将大字抄成小字,再剪去文件四周没有文字的白边,这样使库存档案缩减到两万余件。陈为人因长期操劳,患上肺结核,带病工作,他倒下时,年仅38岁。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在战争年代,像陈为人夫妇这样默默为党工作的人有许许多多啊!

岁月悠悠,抚今追昔,我们中华民族从风雨如磐到自由解放,从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历经千辛万苦,上下求索。他们笃信弥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祖国的繁荣昌盛!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他们英勇顽强地同敌人进行斗争,艰苦卓绝,冲锋陷阵,前赴后继,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倒下了,永远长眠在深深爱着的这片土地。 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夏明翰:“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鲁迅:“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这些悲壮的诗句犹在耳畔回响。

我们家乡有爱国志士王朴山、革命英烈杜伯华、英勇善战的傅嘉庚、抗联团长殷清莲、点燃榆树革命火种第一人李向芝、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榆树人的骄傲!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幅幅画面:红军在长征路上翻越一座座陡峭的雪山,走过一片片荒无人烟的草地,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在茫茫林海中食草根、树皮、吞棉絮,战斗到最后一口气。赵尚志率领游击队员在白山黑水一带同日寇进行殊死搏斗,杨开慧、向警予、刘胡兰英勇就义,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悲壮,黄继光用胸口堵住敌人的枪口,英雄王成高喊“向我开炮!周文雍陈铁军在刑场上举行婚礼!彭松涛、江竹筠、杨虎城、小萝卜头……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洒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他们用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有他们的牺牲,才有今天鲜红的党旗,才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上空高高飘扬!才有中国人的扬眉吐气!才有今天华夏大地遍开幸福花的美丽景象!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是仍有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人:雷锋、王杰、欧阳海、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王瑛……他们是新时代的楷模。

无论是牺牲在战争年代的英烈们,还是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好党员、好干部、好战士,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万古流芳!他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

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就是永远不要忘记他们用生命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家乡尽一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一份力,为创建和谐社会奔向小康尽一份力。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做一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好公民。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想想革命先烈们,就会鼓起勇气,做好工作。

清明时节祭英灵,烈士功绩铭心中。团结奋进谋发展,祖国前途更光明。 。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800字篇七

早在五千年前,中国便和船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学会了使用独木舟和筏,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驶向海洋。从秦始皇派徐福扬帆东渡,到汉末“王濬楼船下益州”;再从宋元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南海一号”,到郑和的宝船七下西洋,中国的船一路乘风破浪,敢为世界先。“china”这个词被外国人熟知,就是因为中国的船将瓷器带到欧洲大陆,英文就称瓷器为“china”。因为船,中国从此有了世界的名字,中国瓷器也成为欧洲贵族的最爱。

“但是永乐大帝死后,中国的远洋航海就突然中断,轰轰烈烈的下西洋立即变成了禁海,到了清朝甚至变成了闭关、锁国。”直到400年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一段任人宰割的历史。道光十八年,走私鸦片猛增到四万零两百箱,这时林则徐开始禁烟、销烟,他大声疾呼:“中外臣工,并力一心,誓除此害!”烟是禁了,但是外国人却借故一次次发动侵略战争,腐朽的清王朝一次又一次战败,和列强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要赔大量白银,还要割让国土,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七子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直到一艘红船搭载着民族解放,将中国人从苦海中营救出来。

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环伺,丧权辱国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共产党,让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瞧啊,那条红色小船,在静静的南湖,熠熠生辉。

斗转星移,如今,小小的红船忽然摇身一变,变成了体现我国综合实力的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09月25日入列海军,完全自主研制的山东舰也驶向大海,第三艘更先进的航空母舰也正以“中国速度”在建造。

“船”是引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灯塔,更是检验兴衰的标志。现在,中国船不仅在全世界通行无阻,中国宇宙飞船、载人空间站还飞上了太空。

中国这艘巨轮,必将完成伟大复兴的航程。

清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心得体会800字篇八

汨罗江畔,流水呜咽,寒风凄冷,形容枯槁的楚大夫以正义之躯发出“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兮”的千古绝唱;万里戈壁,马鸣萧萧,战旗飒飒,大义凛然的忠烈公以赤子之心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一支彤管,战略中原,一杆长枪,坚守京城,两袖清风的于少保以清洁傲骨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韧操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画卷被如沙的风悄悄掩埋,昔日的雕梁画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旧时的紫殿红墙转瞬之际已是断壁颓垣……只有古碑上的文字、竹简上的墨痕记录了中华民族的魂——以国家大义为己任。

羌笛瑟瑟,战鼓擂擂,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来到了近代中国。国家蒙难,百年屈辱。

腐败清廷在八国联军的长枪利炮下节节败退,割地赔款;耗费两代人心血,装以琉璃,饰以珐琅,恍若月宫的圆明园上的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柳条湖旁、卢沟桥头,南京城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大地见不到曙光,苦难的中国何去何从!

看!是谁在擦亮一丝火星,星星之火汇聚成一支如火炬般的队伍,他们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他们有着严格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有着崇高的目标,“解放全中国”——他们的名字叫做“中国共产党”!他们乐观坚强、不惧牺牲,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将工农红军的旗帜插遍了大江南北。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宛如一颗光华璀璨、熠熠闪亮的“红星”,永远指引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橘子洲头,万山红遍;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下的是中华民族的魂——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百年岁月,百年峥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乘风破浪,不忘初心,迎来的必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