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22:02:34 页码:10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精选12篇)
2023-11-11 22:02:34    小编:GL顾

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写心得体会时,可以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展开论述,增加文章的深度和思考性。通过阅读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提升自身的人生智慧和认知能力。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学校组织观看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播放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让我有幸聆听专家讲座、接受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是感慨万千!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单靠学校教育不会成功,还需要家校通力协作。学校的专业性可以更好的教育培养孩子,同时也可以给家长切合的指导。通过此次家庭教育公开课,我获得了更深的教育理解和感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己独特的性格以及想法。学校和家庭要建立相对统一的教育理念,老师和家长需要密切配合,整体做到步调一致。但每个家庭针对自己己孩子的独特性格,应该有自己己的教育方法,不是别人成功的案例,用在自己己孩子身上就一定可行,适合的才是的。

学校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教育,作为家庭应该是学校的一个延伸,老师把知识交给了孩子,如何运用知识,培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确实有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老师一个班级40名左右的学生,老师会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整体的引导教育孩子,但是没有办法如同父母一样一对一的了解指导。同时爱的陪伴也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只有陪伴后才会更了解,了解后才可能会找到最适合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不过分的干预孩子的生活,但是却需要做到了解自己己的孩子,适时的提醒。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初期学习的时候很多是会去模仿,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己有所要求。以身作则有时候比威逼利诱管用很多。学校的老师不仅给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样,同时能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缺点,及时的同家长沟通。我们作为家长,也如同刚入学的学生一样,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听取意见,听取老师们专业的意见,才能更好的引导教育孩子,并且适应新时代带来的变化。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他们的生命都是属于自己己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只能教会他们知识与道德,他们需要自己己学会判断和成长,最终成就适合自己己独特的人生。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去年我离开熟悉了4年的工作单位,来到了—个新学校。在这里我遇到了新同事、新家长、新领导,更重要的是担任了新班级的班主任。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正当我摸索、适应新环境的时候,有一个人与我经历着相同的经历,她就是我们新入园的静静小朋友。

静静,女,4岁。静静第一天上幼儿园与其他的幼儿一样哭闹,大多数幼儿待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走了后哭一段时间就不哭了,她不一样,虽然她个头比较小,但脾气却很大,哭的时候比较僵,软硬不吃。其他幼儿开了动画片,发了糖果就不哭了,她什么都不要,只要奶奶。每天只会叫老师带她去找奶奶。除了吃、上厕所的时间,其余时间一直在念叨,一天下来起码有一百遍。而且她也不能与其他幼儿一样坐在凳子上,整天拎着书包跟在老师后面,一个月下来都是这样。

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我向静静的奶奶了解到,静静每天由奶奶接送,之前与奶奶在老家,没有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直到开学时才来到吴江。午饭是由奶奶喂的,睡觉的时候是由奶奶抱着哄着睡的。静静由奶奶一手带大,除了以前静静与奶奶在家乡一起生活外,在吴江也是,妈妈回家从也不带静静。她和奶奶一起在家玩,几乎不出门,即使偶尔出门也是跟同一个小朋友玩,整日与奶奶形影不离。她们从家乘车到幼儿园要一个多小时,一个来回,一上午的时间就没了。

从静静的表现以及与奶奶的沟通不难发现,静静身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1、常年与老人在一起,缺少与外界的交流。

静静只与奶奶玩,不与其他幼儿玩,偶尔玩也只与同一个小孩玩,一到了幼儿园,突然出现了那么多陌生的脸,原本不善于交往的她就更胆小了,何况还没有奶奶在身边照顾,对幼儿园充满了恐惧,不愿来幼儿园。

2、性格比较内向,脾气比较倔强,对新事物的接受有一定的困难。

和其他幼儿一样,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围着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学校不同,在老师眼里人人平等,都一样,都要学着遵守幼儿园规则,不能自己由散漫。但很多幼儿性格开朗,不久就能适应这集体生活,有的还觉得幼儿园人多比较好玩。但静静不一样,由于常年与奶奶生活,缺少了幼儿应有的天真活泼,比较胆小,不与其他幼儿,或者说不会与其他幼儿交往,因为无知而心生恐惧。

3、依赖性强,缺乏安全感。

静静自己小与奶奶相处说的是家乡话,与我们这儿完全不同,虽然小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很强,但如果对这种语言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就麻烦了。一到学校就听不到奶奶浓浓的家乡音,只能听到陌生的普通话,心理和情感上缺乏安全感,有了抵触上学的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我与静静的家长沟通后,采取了一些措施:

1、与家长沟通,多带幼儿出去玩,多与外界接触。

首先,请静静妈妈与她婆婆沟通。其次,恰逢“十一”黄金周,请静静的爸爸妈妈多带静静出去玩玩,多与其他幼儿交流,不要一直和奶奶在一起。然后在家里、在外边多说普通话,平时有空就与静静玩耍、交流,增进母女的感情,不要让她老想奶奶。奶奶毕竟是隔辈人,在思想上、情感上总会与幼儿有差异。最后,继续让她养成独立午睡的习惯。

2、带一些她比较熟悉的玩具、零食等,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由于中午静静不肯睡觉,我们就请她奶奶带些小猪、小熊等平时她喜欢的玩具,让它们陪着静静睡觉。还有,根据她奶奶所说,她喜欢睡前吃点零食,我们也请她奶奶帮她带一点,希望能有助于她的午睡。

3、教师多关注她,给予各方面的帮助,增强她的安全感。

为了让静静减少对幼儿园的抵触心理,我们边抱着她,边哄她,就像对待小宝宝一样。不久,她的情绪比较稳定了。喝过牛奶后,我组织幼儿穿线板,我用投影仪演示的时候,她显得很感兴趣。因此,我优先给了她一块。一开始玩得不错,但小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才一会儿她就不愿意玩了。没办法,只能让她玩其他的,算是特殊待遇吧。或许是年龄小的原因,静静只对漂亮的图片感兴趣,而且每次时间都不长。今天,我教幼儿如何玩娃娃家,幼儿们都十分感兴趣,就连静静也不例外,上课十分认真地听老师讲解。估计静静很喜欢玩娃娃家,因此显得特别乖,厕所自己己上,饭也自己己吃,且吃得干干净净。

4、请家长配合,共同锻炼她的自己理能力,提高她的独立性。减少依赖性。

我与她爸爸讨论决定午睡时先让她奶奶接回去,虽然在家睡但是让她自己己睡,她奶奶不能陪她,也不能哄她睡觉,让她先慢慢适应独立睡觉。

通过与静静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看到了让人欣慰的一面。现在的静静不仅能开心地上幼儿园,与同伴友好相处,而且自己理能力也有所提高了,还能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呢!同时我和静静的爸爸妈妈也成为很好的朋友。

教育孩子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孩子让学校与家庭连接起来,更让老师与家长联系起来!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无限的可能。父母的责任就是要精心呵护好这株幼苗,使它能够自己然茁壮地成长。这个时期特别需要“用心灵呵护,用头脑抚养”。

这次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较短,但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接受一流的家庭教育专家的指导,真是受益匪浅,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家庭教育灵魂的洗礼。我掌握了有关家庭教育知识,明白了家庭教育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家庭教育要一是要坚持“儿童为本”原则。二是家长要不断学习、掌握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己身修养,为子女树立榜样。三是家长坚持“多向互动”原则。

感受比较深的内容是(3—6)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具体表现为:

(1)身体发育方面,幼儿的身高、体重、营养、神经、动作技能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3)在思维发展方面,逐步克服直觉行动思维,并初步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

(4)社会交往方面,喜欢与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玩伴关系不稳定,经常变化。

(5)个性发展方面,这一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开始形成自己己最初的个性倾向并会在自己己的一生中都保留其痕迹,因而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觉得这部分内容非常实用,因为通过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在各个阶段的思维特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有效的去指导教育孩子。我的女儿快六岁了,我对照了她的日常行为表现:

1、非常好动、嘈吵,最喜欢向别人挑战。

2、很玩固及会发脾气,不大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绪之起伏可能影响以至成年。

3、对自己己开始有一个整体的观念。

4、非常健谈,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达。

5、由于丰富的想象力,对事实与虚构分不清。

今后家庭教育中:

2、要鼓励孩子提问,启发孩子提问;回答孩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也不知道答案,应如实告诉孩子,与孩子一块儿去寻找答案;理性对待孩子因好奇而导致的破坏性行为;并为孩子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

3、要积极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多到社区和儿童游乐场所活动,帮助他们体验与他人共同活动的愉悦;在活动中可有意识指导帮助幼儿学会遵守交往规则,学会注意他人的情绪变化,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还可采用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恰当地表达自己己的情感和需求,学会控制自己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分享和合作。

4、掌握诸如食物中毒、烫伤、溺水等突发事件的急救措施;提高自己监护意识,尽可能消除环境中一切伤害性因素,如剪、刀等锐利物品要妥善保管等;结合生活实际事例,随时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提高自己保护意识;减少对幼儿各种活动的包办代替,增加幼儿接受锻炼的机会,掌握多种生存技能。

6、改变对幼儿饮食放任自己流、过分溺爱的做法;引导孩子少受广告垃圾食品的影响;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饮食氛围。

我不敢保证在我的教育下女儿一定要多么优秀,但是我会用自己己一颗最真的心,朝着最高的目标去努力,把教授讲授的知识逐步消化吸收,让我的女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学校共建家长是指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在现代社会,学校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但是学校单靠教师力量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学校需要吸纳家长的力量,共同为孩子打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这一共建家长的模式,旨在增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互动,携手为孩子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段:家长参与学校共建的积极影响(300字)。

学校共建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家长的参与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他们可以为学校组织各种活动,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讲座或开展工作坊,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其次,家长的参与可以帮助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可以从亲身经历出发,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以帮助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此外,家长的参与还有助于加强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共同体,让孩子在更大的社会群体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段:家长参与学校共建的方式和方法(300字)。

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参与学校共建。首先,他们可以参与学校的各类家长会议和聚会,与学校的师生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情况和教学理念,同时也可以提供家长向学校提出建议和意见的平台。此外,家长还可以自愿参与学校的义务工作,如协助组织活动、辅导学生等。通过亲身参与,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运行机制,和教师、学生共同成长。最后,家长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与其他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和心得,形成家长共同学习的氛围。

第四段:学校如何提高家长参与度(200字)。

学校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家长参与学校共建的积极性。首先,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发布学校通讯,建立家长群和社交媒体账号等渠道,及时将学校的信息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情况。其次,学校应该积极接纳家长的建议和意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和规划,听取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形成学校与家长间真正的互动。最后,学校应该为家长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介入学校事务。通过针对家长的培训课程,提升家长参与学校共建的能力和素养。

学校共建家长是实现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参与学校共建能够扩大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为学校和社区之间搭建更紧密的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参与学校共建,家长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工作,还能够与学校、教师和其他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助力。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提高家长参与学校共建的积极性,共同为孩子的教育发展而努力。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得益于路老师的举荐,今日有幸倾听了杨正伟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杨老师在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工作阅历,从制作一份档案、组织一次活动、拍摄一张照片、相识一位忙人和写好一封书信,五个方面为我们道出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小绝技。

制作一份档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所以要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份真实的档案。同时让家长觉得老师情愿去关注了解他的孩子,为营造良好家校关系迈出第一步。

组织一次活动,作为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状况,刚好组织一些暖和的亲子活动,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也使家校沟通变得轻松而充溢温情。

拍摄一张照片,时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来发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在校时的华蜜与欢乐,也会给家长带来愉悦的感受。一张照片能见证孩子在校时最感人或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美妙的瞬间,记录下的是孩子们最为绚丽的片刻,也会让家长更好地相识自己的`孩子,为家校沟通铺设好坚实的桥梁。

相识一位忙人,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对于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要去关注,真正做好家校沟通,让家长们体会到我们对他孩子的关注与爱惜。去相识好“父亲”这个忙人,写好一封书信,书信不在于有完备的文笔,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种静默而暖和的理解与沟通。我们可以动员孩子常和父母写写信,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好地沟通,从而让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过杨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相识,尤其是对家校建立和谐关系方面收获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上,去和家长们一起努力向前。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说起家庭教育,每个有孩子的家庭父母在教方面都会有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上周接到老师家庭教育心得的通知,我既兴奋又忐忑。从为人到为人母,让我比其他家长更能体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孩子教的点滴心得,与各位家长共勉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从孩子进入校园回到家里的第一天,我就监孩子自己收拾书包。首先,让她先根据课程表把二天用的书本放入书包,然后完成的作业―一检后放入书包,还有就是不定时下发的各种签字表格,体温卡放到专门的收纳袋里带回学校。

此外,为了让孩子能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我随时关注家校群里的消息,逐条细读,不落下任何关于学校老师的反馈及要求。这除了能帮助她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我可以知道对于老师的要求她是否都认真听了,有时候我说出了她并没有告诉我的一些情况,她会很震惊。看着她一脸茫然又崇拜的样子,我不禁想偷笑。这样,她就不会学校一个样,家里另一个样子啦...所以,从入学到现在,孩子没有一次丢三落四的情况出现,而且需要我提醒的越来越少...希望她能尽快的达到无需提醒的自觉。

关于学习习惯,我没有什么妙招,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坚持。刚上学时,孩子是拒绝我提出的任何额外作业要求的。但是我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写完家庭作业,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尽快建立起来。于是,我只能下班回家后看着她练口算题,陪她练字,下棋,弹琴,阅读。当她坚持不住想法偷懒,消磨时间时,我知道我一定要坚持住,有耐心劝导,也有严厉训斥。但更多的是在她取得进步时,一定要给她一个大大的肯定。孩子有了成功体验后,自然也就更加有动力。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所以,我们要教育子女先要约束好自己,规范好自己的行为。

我和我爱人从不看电视或玩手机游戏,休息时间,也是尽量作息规律。做完必要的家务之后,看看书,讨论一下学习、工作。我也会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每天下棋赢了,周末就可以奖励看!)她非常喜欢《苏菲亚公主》。每次陪她看完,我也会和她交流里面的人物和小朋友及大人都喜欢的优秀品质。当然,我们更多的时间会陪她看书。读小学前,都是她想看的书我们读给他听。上学后,根据老师阅读打卡的要求,我们知道是时候训练她自主阅读的能力了。虽然,有时候读的不成句子,但我也会认真听完,在听到她读的有去的片段时,我也会赞叹一句:“太有意思了,听你讲故事真幸福。”我们有意培养女儿“与书为友”,这会让她一生受益。女儿虽然只有7岁,她也早已明白,家里的电视并没坏,只是爸爸妈妈不看而已。

安全感是前提,信任是关键。我们要跟孩子多交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你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前几天的一次作业检查时,我明显感觉她书写态度不认真,当时我非常生气。当我问她原因时,她委屈地哭着说:“我想快点写完,你说过做事要有效率。但我发现我认真写速度太慢了,可是我快了之后就写成这样了。“孩子的一番话,让我陷入深思:我们应该学会蹲下身来,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一味从大人角度去判断孩子的行为是不公平的。多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们的教育才更有效。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跑,我的女儿也才上一年级。作为家长,我们要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家庭的优秀经验和做法,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帮孩子完成人生理想!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承蒙老师的信任,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孩子的,我深感荣幸。我们孩子能走进341班这个快乐的集体,能遇到用心用爱教导他们的老师,这是他们的缘分,更是他们的幸运。在此,作为家长,我要说声:“吴老师,辛苦了!感谢您这五年的陪伴与教导!”下面,我就教育孩子的几点感受和各位家长交流交流,如有不当之处也请大家多加指点。

很多教育专家都说过:“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且家庭教育这是一项大工程,往往是一个斗智斗勇、劳心劳力的过程。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该怎样去培养?他们和我们那一代不同,我们那时只需养,育是老师的事。而现在的孩子既要养,更要育,不仅要育德,还要育才。所以现在的孩子家长都是压力山大,身心俱疲,而且阶级矛盾突出。该怎么让他们健康健全成长,我也一直在摸索,不过我从静怡的养育之道上还是有所收获的,现在就从一些琐碎上和大家进行交流。

静怡刚上一年级时,其实是一个羞涩、内向的孩子。刚入学一个星期,我问她“你交了哪些朋友?下课玩些什么游戏?”她说:“没有交朋友,我下课就坐在座位上看他们玩。”这下我意识到出问题了,一个没有朋友不会玩的孩子有什么快乐而言。长此以往,一旦养成了孤僻的习惯,可能终身难改。所以我温和的告诉她,每天都要和同学们玩游戏。而我每天都会和她交流怎样和朋友们玩,他爸爸也身体力行陪她玩比如反对猫等游戏。我一直认为快乐是学习的前提,不快乐逼迫式的学习,难有成效难以坚持。五年级,有些孩子已经出现厌学情绪了,当孩子们不喜欢学习时,我们家长可以另辟蹊径从玩上加以引导,当你们有共同语言了,作为家长你的话就有分量了,也有了。

一年级的静怡其实学习上问题挺大的。那时每晚她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妈妈,我不懂!”因为幼儿教育我们崇尚的是“无知”教育,除了玩不教她任何与课本有关的东西。进一年级时,1—20她数不顺,识字不到10个,而她也不是别人口中所说的具有慧根的孩子。所以一年级的期中考试,其他孩子都沉浸在百分的喜悦中时,我家的静怡拿着只有七八十分的试卷惶惑着看我,还是那句:“妈妈,我不懂试卷的意思。”我笑着问她:“闺女,你是不是觉得你挺笨的?”那时她哭了,这么小的.孩子其实也有了心思,她爸爸给她讲了个“笨鸟先飞”的。我告诉她,当你不如别人时,唯有比别人努力。相信这句话现在应该已经深植于她的心里。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只重过程轻结果。不管是她参加跳绳比赛,干部竞选还是大大小小各类活动,我问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认为你尽力了吗?”如果她点头,我一定会对她竖起大拇指表示鼓励。有朋友可能会问:“不问结果吗?”我认为只要尽力了,结果一般都会好,就算不好,尽力了,还有什么值得苛责的呢?孩子不一定要拿来和别人比的,只要他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难道不值得称道吗?这是我在带静怡之道上我认为做的最成功的一点,因为她够努力,所以我不担心她今后的学习,甚至不担心她今后的人生,因为努力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1、学会放手。

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做父母的千万别替代。有专家曾说过当妈妈的越不操心,孩子可能越让人放心。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静怡读小学到现在我几乎没给她整理过书包,但是她的书包整理得整整齐齐。我很少叫她起床,只丢一个闹钟给她,她几乎不迟到。周末去上特长班,这两年我不管,可是她搭公交车也没出过篓子,向陌生人问路比我还顺溜。作为家长其实我们需要适时的放手,其实怕这怕那,将她时时拥在怀里,才是一辈子的风险,因为你可能将他养成一个巨婴。当然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家长一定要默默的监管和评估。

2、做有原则、有底线的家长。

教育孩子有些事定不能让步,比如逃避责任的撒谎,又比如说挨批评时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遇到这种问题我是主张家法处置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惩罚的目的不是发泄自己的怒火,关键是让他们没有第二次,所以我们应该理智、妥善处理。

3、聪明沟通,做民主型家长。

孩子长大有主见了,做家长的不可能让他们什么都一板一眼的照做了,但是也不能什么都由着他们性子来。因此很多时候沟通、交流就尤为必要。以这次学葫芦丝为例,前两天静怡回来就说不要学了。我问她原因,她说:“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说葫芦丝不止一个调,要收很多钱,都不学了”我是这样和她说的,付钱是我们大人的事,如果难以承受我会和你商量的。你需要考虑的是,你喜不喜欢学?你会不会坚持?会不会尽量学好?还有授课的老师适不适合你?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也会支持你,只提一个要求:尽量学好!如果你不想学,也要找一个说服自己和妈妈的理由,我们就退出。今后不管做什么千万别说别人这样,我也这样,要学会理性分析。这就是这次葫芦丝事件我们沟通的结果,我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不要一味的去依顺孩子,但也要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应该民主,选择一种有利于他并双方都认同的意见。

最后,我们作为家长,在养育之道上一定要摆正心态。忌溺爱,因为你生他养他并不欠他;忌唠叨诉苦,因为你要生他养他,他不欠你。这样我们才能平等对话,爱的天平才不失衡。

20xx年7月13日至17日,滑县致力于新教育的同行40余人远赴六朝古都南京,参加新教育第xx届年会。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家校共育”,三天的参观与学习,使我对家校共育作用有了飞跃性的认识。

通过听、观看特色成果展示、入校实地查看,我认识到,要想对学生的教育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让每一个生命都闪亮,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像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所讲“学校教育无论多么重要,它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家长看作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战友,利用家长各自的资源教育学生,正如美国麻省波士顿终身教授严文蕃教导我们,家长是学校没有的资源,要利用家长的长板补学校的短板。又如朱永新教授在主报告中所说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是时间上的优势,孩子的日常只有6—8个小时在学校,而其余更多的时间在家里和课外。

二是情感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利用亲情和父母言行的示范性作用,女进行教育。

三是资源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学校的时空限制,利用所有的资源多种途径进行教育。

回想我校对学生的教育,在家校共育方面做的还不到位,没有做到家校协调统一,没有发挥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应有的作用。仅仅体现在每学期期末的一次家长会,平时利用班级微信群、校讯通给家长发一些通知、家庭作业之类的信息。平时通知家长到校,大多是学生犯了错误,给家长告学生的状,让家长批评学生,立即纠正错误的。所以我们现在非常有必要反省自身的育人方法,根据学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家庭优势,携手父母,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实现家校共育的合力,达到教育的最大优化:

1、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

2、充分利用微信群、校讯通、qq群等加强家长和学校的交流合作,达到资源共享。

3、开展家校互访活动。通过课程展示、节目展演等环节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学校动态。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就如何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努力做好一名合格家长,我的认识有三。

一是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对事物和各种社会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遵守社会公德良俗和行为规则。这样才能避免因自己的不慎行为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伤害。

二是不能没有原则的宽容,自然法则和一个社会的整体规则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年龄大小来改变,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触犯了这些规则就选择无限的原谅和宽容,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往往是想尽一切办法帮他来弥补,不想让孩子受到该有的惩罚,认为这才是对孩子应有的爱。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这样实际上是在鼓励孩子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下一次犯下更大的错误,可能是我们家长根本无法弥补,到时候孩子只能受到更重的惩罚,受到更大的伤害。

三是一定要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加强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孩子总要离开我们,走向社会,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如何遵守社会规则、职场规则、政治规则等等,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判断是否标准。家长要做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既能陪他们一起骑马,将他们扶上马背,更重要的是要能放开缰绳,让孩子能自由驰骋,实现自我。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孩子已成为三年级的学生了,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爱提问题,很调皮的一个小男生。说起孩子大概每个家长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

有幸学校能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通过家校合育有机会和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共同交流孩子的成长教子心得,交流教育培养学生的经验和做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不可能时刻保持冷静态度,有时候也会为孩子的不懂事生气,或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担忧,每当遇到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没有更好的引导方法。

自从通过家校共育,学校老师家长共建交流平台,使我和孩子都有了很大进步,没有了和以前那样孩子一不听话就大呵小叫起来,孩子也是有一个上课老师反应说话,连进校值日的家长也给我反应上课坐不住交头接耳,这么一个严重的问题真是让我不知道如何用什么方法去改掉他那些不好的习惯,真得是让我感到有了很大的压力,通过学习优秀家长的教子心得,使我改变了对孩子的教育思路,调整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教育孩子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有通过班级积分实施以后,孩子也有了很大进步,我也是通过我们三三班老师家长互动互助以及她们的影响鼓励下,积极参与亲子日记才能坚持写了下来,这得感谢老师感谢三三班家长们,像候昭璇,辛羿诺,楚奕菲妈妈等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她们为班级付出的太多太多,老师的辛勤培育,无怨无悔的付出,让我们感动,我们有不懂的遇到困难,就说写亲子日记要求写电子版,由于文化成度有限,她们也是给了我们很大帮助,衷心的感谢她们,家校共育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一切为了孩子们。

总之,要充分发挥老师家长孩子三个积极性,合力真正把孩子培养成学校家长满意,祖国有用人才,让我们家校紧密合育,取得更好成绩!而加油努力!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九

11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广州市番禺区东怡小学举办的《石碁教育指导中心家校共育培训活动》,聆听了明人教育创办人--大山笑长的教育讲座,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亲身所见所闻,向与会人员传授了当前家校共育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及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为我们的家校共育、家庭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真是让我们醍醐灌顶、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

会中大山笑长说了一个有关于“妈妈笑了,春天到了;爸您笑了,花儿开了。”的故事,让我感受到笑的魔力,明白到爱孩子要坚持,要快乐地去爱,快乐使人进步,痛苦只会使人逃避。手心有多大,手背就有多大,天色慢慢变暗,花儿慢慢开放,孩子是慢慢长大的。即使一株花也有好几个花骨朵,有的尽情绽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小小花骨朵。花亦如此,何况我们的孩子呢?这就是花苞心态,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用花苞心态,爱我们的孩子,相信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只不过花期不同,静等花开。细心呵护,爱心陪伴,耐心等待。也许她不是一朵花,而是一棵参天大树!

搞好家校共育就犹如建设好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学生是种子,家庭是土壤,教师是园丁,社会是环境;种子饱满,土壤肥沃,园丁辛勤,环境适宜,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但当生态链中的哪个环节遭到严重破坏,都可能造成学生的畸形发展。因此,“家校共育”非常重要。家长们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吧!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十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承蒙老师的信任,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孩子的家庭教育,我深感荣幸。我们孩子能走进341班这个快乐的集体,能遇到用心用爱教导他们的老师,这是他们的缘分,更是他们的幸运。在此,作为家长,我要说声:“吴老师,辛苦了!感谢您这五年的陪伴与教导!”下面,我就教育孩子的几点感受和各位家长交流交流,如有不当之处也请大家多加指点。

很多教育专家都说过:“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且家庭教育这是一项大工程,往往是一个斗智斗勇、劳心劳力的过程。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该怎样去培养?他们和我们那一代不同,我们那时只需养,育是老师的事。而现在的孩子既要养,更要育,不仅要育德,还要育才。所以现在的孩子家长都是压力山大,身心俱疲,而且阶级矛盾突出。该怎么让他们健康健全成长,我也一直在摸索,不过我从静怡的养育之道上还是有所收获的,现在就从一些琐碎上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快乐是学习的前提。

静怡刚上一年级时,其实是一个羞涩、内向的孩子。刚入学一个星期,我问她“你交了哪些朋友?下课玩些什么游戏?”她说:“没有交朋友,我下课就坐在座位上看他们玩。”这下我意识到出问题了,一个没有朋友不会玩的孩子有什么快乐而言。长此以往,一旦养成了孤僻的习惯,可能终身难改。所以我温和的告诉她,每天都要和同学们玩游戏。而我每天都会和她交流怎样和朋友们玩,他爸爸也身体力行陪她玩比如反对猫等游戏。我一直认为快乐是学习的前提,不快乐逼迫式的学习,难有成效难以坚持。五年级,有些孩子已经出现厌学情绪了,当孩子们不喜欢学习时,我们家长可以另辟蹊径从玩上加以引导,当你们有共同语言了,作为家长你的话就有分量了,也有了。

二、努力是一个孩子的优势。

一年级的静怡其实学习上问题挺大的。那时每晚她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妈妈,我不懂!”因为幼儿教育我们崇尚的是“无知”教育,除了玩不教她任何与课本有关的东西。进一年级时,1—20她数不顺,识字不到10个,而她也不是别人口中所说的具有慧根的孩子。所以一年级的期中考试,其他孩子都沉浸在百分的喜悦中时,我家的静怡拿着只有七八十分的试卷惶惑着看我,还是那句:“妈妈,我不懂试卷的意思。”我笑着问她:“闺女,你是不是觉得你挺笨的?”那时她哭了,这么小的孩子其实也有了心思,她爸爸给她讲了个“笨鸟先飞”的故事。我告诉她,当你不如别人时,唯有比别人努力。相信这句话现在应该已经深植于她的心里。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只重过程轻结果。不管是她参加跳绳比赛,干部竞选还是大大小小各类活动,我问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认为你尽力了吗?”如果她点头,我一定会对她竖起大拇指表示鼓励。有朋友可能会问:“不问结果吗?”我认为只要尽力了,结果一般都会好,就算不好,尽力了,还有什么值得苛责的呢?孩子不一定要拿来和别人比的,只要他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难道不值得称道吗?这是我在带静怡之道上我认为做的最成功的一点,因为她够努力,所以我不担心她今后的学习,甚至不担心她今后的人生,因为努力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三、要做智慧型的家长。

1、学会放手。

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做父母的千万别替代。有专家曾说过当妈妈的越不操心,孩子可能越让人放心。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静怡读小学到现在我几乎没给她整理过书包,但是她的书包整理得整整齐齐。我很少叫她起床,只丢一个闹钟给她,她几乎不迟到。周末去上特长班,这两年我不管,可是她搭公交车也没出过篓子,向陌生人问路比我还顺溜。作为家长其实我们需要适时的放手,其实怕这怕那,将她时时拥在怀里,才是一辈子的风险,因为你可能将他养成一个巨婴。当然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家长一定要默默的监管和评估。

2、做有原则、有底线的家长。

教育孩子有些事定不能让步,比如逃避责任的撒谎,又比如说挨批评时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遇到这种问题我是主张家法处置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惩罚的目的不是发泄自己的怒火,关键是让他们没有第二次,所以我们应该理智、妥善处理。

3、聪明沟通,做民主型家长。

孩子长大有主见了,做家长的不可能让他们什么都一板一眼的照做了,但是也不能什么都由着他们性子来。因此很多时候沟通、交流就尤为必要。以这次学葫芦丝为例,前两天静怡回来就说不要学了。我问她原因,她说:“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说葫芦丝不止一个调,要收很多钱,都不学了”我是这样和她说的,付钱是我们大人的事,如果难以承受我会和你商量的。你需要考虑的是,你喜不喜欢学?你会不会坚持?会不会尽量学好?还有授课的老师适不适合你?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也会支持你,只提一个要求:尽量学好!如果你不想学,也要找一个说服自己和妈妈的理由,我们就退出。今后不管做什么千万别说别人这样,我也这样,要学会理性分析。这就是这次葫芦丝事件我们沟通的结果,我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不要一味的去依顺孩子,但也要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应该民主,选择一种有利于他并双方都认同的意见。

最后,我们作为家长,在养育之道上一定要摆正心态。忌溺爱,因为你生他养他并不欠他;忌唠叨诉苦,因为你要生他养他,他不欠你。这样我们才能平等对话,爱的天平才不失衡。

20__年7月13日至17日,滑县致力于新教育的同行40余人远赴六朝古都南京,参加新教育第__届年会。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家校共育”,三天的参观与学习,使我对家校共育作用有了飞跃性的认识。

通过听报告、观看特色成果展示、入校实地查看,我认识到,要想对学生的教育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让每一个生命都闪亮,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像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所讲“学校教育无论多么重要,它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家长看作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战友,利用家长各自的资源教育学生,正如美国麻省波士顿终身教授严文蕃教导我们,家长是学校没有的资源,要利用家长的长板补学校的短板。又如朱永新教授在主报告中所说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是时间上的优势,孩子的日常只有6-8个小时在学校,而其余更多的时间在家里和课外。

二是情感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利用亲情和父母言行的示范性作用,对子女进行教育。

三是资源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学校的时空限制,利用所有的资源多种途径进行教育。

回想我校对学生的教育,在家校共育方面做的还不到位,没有做到家校协调统一,没有发挥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应有的作用。仅仅体现在每学期期末的一次家长会,平时利用班级微信群、校讯通给家长发一些通知、家庭作业之类的信息。平时通知家长到校,大多是学生犯了错误,给家长告学生的状,让家长批评学生,立即纠正错误的。所以我们现在非常有必要反省自身的育人方法,根据学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家庭优势,携手父母,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实现家校共育的合力,达到教育的最大优化:

1、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

2、充分利用微信群、校讯通、qq群等加强家长和学校的交流合作,达到资源共享。

3、开展家校互访活动。通过课程展示、节目展演等环节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学校动态。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人父母之后。从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到现在成长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谓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行。虽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学时,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紧张,每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一次小测验,我们比孩子还要焦虑,总想让孩子的学习在起初打好一个基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才认识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从对家长的依赖学习到独立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引导。

我们既不能把孩子扔给老师,单纯地让老师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师的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送到学校万事大吉,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和老师相处,很多的处世方式是来自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把好关。进入高年级,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时候在家庭里反映出来的问题,我都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毕竟孩子还没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观念,如果有不好的习惯,我会请班主任老师和我共同引导一下,疏导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班主任老师,说实话很多方面老师比我们家长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所以我选择完全信任,我相信学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们家长希望的目标前行。

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看到了学校老师的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极力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顺势而养,顺势而育,我们需要共同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家长学校的学习使我很受启发!真是父母眼界的高度决定了孩子以后的成长高度;父母的格局影响孩子的格局。

一知懂三分,不知道精髓内含;以身做责的家长以行动影响孩子,让孩子明白言行一致,做事要有担当,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退缩,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们家长力争做的父母亲,努力让自己成为的自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关注和教育孩子!

得益于路老师的推荐,今天有幸聆听了杨正伟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杨老师在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制作一份档案、组织一次活动、拍摄一张照片、认识一位忙人和写好一封书信,五个方面为我们道出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小绝招。

制作一份档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所以要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份真实的档案。同时让家长觉得老师愿意去关注了解他的孩子,为营造良好家校关系迈出第一步。

组织一次活动,作为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况,及时组织一些温暖的亲子活动,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也使家校沟通变得轻松而充满温情。

拍摄一张照片,时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来发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在校时的幸福与快乐,也会给家长带来愉悦的感受。一张照片能见证孩子在校时最感人或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的是孩子们最为灿烂的片刻,也会让家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为家校沟通铺设好坚实的桥梁。

写好一封书信,书信不在于有完美的文笔,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种默默而温暖的理解与沟通。我们可以动员孩子常和父母写写信,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好地沟通,从而让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过杨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家校建立和谐关系方面收获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上,去和家长们一起努力向前。

非常感谢学校请潘老师分享的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经验和智慧。更新了我对考试的认识——检测工具:学习态度、方法、效率……这个视角是非常的实用,可以有效的实操,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提高学习兴趣与成绩。但这个讲座,最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潘老师一颗为父的心,是一颗真正爱孩子的心。

帮助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待,不是为了解决家长的焦虑,也不是为了家长的面子,而是真正的、单纯的为了孩子的益处,为了孩子的全人发展的陪伴,这些让我更加受益。谢谢潘老师的分享,也谢谢学校的组织安排。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十一

承蒙老师的信任,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孩子的.家庭教育,我深感荣幸。我们孩子能走进341班这个快乐的集体,能遇到用心用爱教导他们的老师,这是他们的缘分,更是他们的幸运。在此,作为家长,我要说声:“吴老师,辛苦了!感谢您这五年的陪伴与教导!”下面,我就教育孩子的几点感受和各位家长交流交流,如有不当之处也请大家多加指点。

很多教育专家都说过:“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且家庭教育这是一项大工程,往往是一个斗智斗勇、劳心劳力的过程。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该怎样去培养?他们和我们那一代不同,我们那时只需养,育是老师的事。而现在的孩子既要养,更要育,不仅要育德,还要育才。所以现在的孩子家长都是压力山大,身心俱疲,而且阶级矛盾突出。该怎么让他们健康健全成长,我也一直在摸索,不过我从静怡的养育之道上还是有所收获的,现在就从一些琐碎上和大家进行交流。

静怡刚上一年级时,其实是一个羞涩、内向的孩子。刚入学一个星期,我问她“你交了哪些朋友?下课玩些什么游戏?”她说:“没有交朋友,我下课就坐在座位上看他们玩。”这下我意识到出问题了,一个没有朋友不会玩的孩子有什么快乐而言。长此以往,一旦养成了孤僻的习惯,可能终身难改。所以我温和的告诉她,每天都要和同学们玩游戏。而我每天都会和她交流怎样和朋友们玩,他爸爸也身体力行陪她玩比如反对猫等游戏。我一直认为快乐是学习的前提,不快乐逼迫式的学习,难有成效难以坚持。五年级,有些孩子已经出现厌学情绪了,当孩子们不喜欢学习时,我们家长可以另辟蹊径从玩上加以引导,当你们有共同语言了,作为家长你的话就有分量了,也有了。

一年级的静怡其实学习上问题挺大的。那时每晚她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妈妈,我不懂!”因为幼儿教育我们崇尚的是“无知”教育,除了玩不教她任何与课本有关的东西。进一年级时,1—20她数不顺,识字不到10个,而她也不是别人口中所说的具有慧根的孩子。所以一年级的期中考试,其他孩子都沉浸在百分的喜悦中时,我家的静怡拿着只有七八十分的试卷惶惑着看我,还是那句:“妈妈,我不懂试卷的意思。”我笑着问她:“闺女,你是不是觉得你挺笨的?”那时她哭了,这么小的孩子其实也有了心思,她爸爸给她讲了个“笨鸟先飞”的故事。我告诉她,当你不如别人时,唯有比别人努力。相信这句话现在应该已经深植于她的心里。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我只重过程轻结果。不管是她参加跳绳比赛,干部竞选还是大大小小各类活动,我问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认为你尽力了吗?”如果她点头,我一定会对她竖起大拇指表示鼓励。有朋友可能会问:“不问结果吗?”我认为只要尽力了,结果一般都会好,就算不好,尽力了,还有什么值得苛责的呢?孩子不一定要拿来和别人比的,只要他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难道不值得称道吗?这是我在带静怡之道上我认为做的最成功的一点,因为她够努力,所以我不担心她今后的学习,甚至不担心她今后的人生,因为努力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1、学会放手

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做父母的千万别替代。有专家曾说过当妈妈的越不操心,孩子可能越让人放心。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静怡读小学到现在我几乎没给她整理过书包,但是她的书包整理得整整齐齐。我很少叫她起床,只丢一个闹钟给她,她几乎不迟到。周末去上特长班,这两年我不管,可是她搭公交车也没出过篓子,向陌生人问路比我还顺溜。作为家长其实我们需要适时的放手,其实怕这怕那,将她时时拥在怀里,才是一辈子的风险,因为你可能将他养成一个巨婴。当然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家长一定要默默的监管和评估。

2、做有原则、有底线的家长

教育孩子有些事定不能让步,比如逃避责任的撒谎,又比如说挨批评时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遇到这种问题我是主张家法处置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惩罚的目的不是发泄自己的怒火,关键是让他们没有第二次,所以我们应该理智、妥善处理。

3、聪明沟通,做民主型家长

孩子长大有主见了,做家长的不可能让他们什么都一板一眼的照做了,但是也不能什么都由着他们性子来。因此很多时候沟通、交流就尤为必要。以这次学葫芦丝为例,前两天静怡回来就说不要学了。我问她原因,她说:“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说葫芦丝不止一个调,要收很多钱,都不学了”我是这样和她说的,付钱是我们大人的事,如果难以承受我会和你商量的。你需要考虑的是,你喜不喜欢学?你会不会坚持?会不会尽量学好?还有授课的老师适不适合你?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也会支持你,只提一个要求:尽量学好!如果你不想学,也要找一个说服自己和妈妈的理由,我们就退出。今后不管做什么千万别说别人这样,我也这样,要学会理性分析。这就是这次葫芦丝事件我们沟通的结果,我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不要一味的去依顺孩子,但也要听听他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应该民主,选择一种有利于他并双方都认同的意见。

最后,我们作为家长,在养育之道上一定要摆正心态。忌溺爱,因为你生他养他并不欠他;忌唠叨诉苦,因为你要生他养他,他不欠你。这样我们才能平等对话,爱的天平才不失衡。

20xx年7月13日至17日,滑县致力于新教育的同行40余人远赴六朝古都南京,参加新教育第xx届年会。今年年会的主题是“家校共育”,三天的参观与学习,使我对家校共育作用有了飞跃性的认识。

通过听报告、观看特色成果展示、入校实地查看,我认识到,要想对学生的教育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让每一个生命都闪亮,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像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所讲“学校教育无论多么重要,它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家长看作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战友,利用家长各自的资源教育学生,正如美国麻省波士顿终身教授严文蕃教导我们,家长是学校没有的资源,要利用家长的长板补学校的短板。又如朱永新教授在主报告中所说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是时间上的优势,孩子的日常只有6-8个小时在学校,而其余更多的时间在家里和课外。

二是情感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利用亲情和父母言行的示范性作用,对子女进行教育。

三是资源上的优势,家庭教育可以超越学校的时空限制,利用所有的资源多种途径进行教育。

回想我校对学生的教育,在家校共育方面做的还不到位,没有做到家校协调统一,没有发挥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应有的作用。仅仅体现在每学期期末的一次家长会,平时利用班级微信群、校讯通给家长发一些通知、家庭作业之类的信息。平时通知家长到校,大多是学生犯了错误,给家长告学生的状,让家长批评学生,立即纠正错误的。所以我们现在非常有必要反省自身的育人方法,根据学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家庭优势,携手父母,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实现家校共育的合力,达到教育的最大优化:

1、成立家校合作委员会,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

2、充分利用微信群、校讯通、qq群等加强家长和学校的交流合作,达到资源共享。

3、开展家校互访活动。通过课程展示、节目展演等环节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学校动态。

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篇十二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人父母之后。从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到现在成长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谓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行。虽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学时,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紧张,每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一次小测验,我们比孩子还要焦虑,总想让孩子的学习在起初打好一个基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才认识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从对家长的依赖学习到独立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引导。

我们既不能把孩子扔给老师,单纯地让老师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师的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送到学校万事大吉,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和老师相处,很多的处世方式是来自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把好关。

进入高年级,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时候在家庭里反映出来的问题,我都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毕竟孩子还没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观念,如果有不好的习惯,我会请班主任老师和我共同引导一下,疏导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班主任老师,说实话很多方面老师比我们家长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所以我选择完全信任,我相信学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们家长希望的目标前行。

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看到了学校老师的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极力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顺势而养,顺势而育,我们需要共同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