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0:13:11 页码:11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模板10篇)
2023-11-18 10:13:11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对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经历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10.写好心得体会需要不断练习和反思,积累经验和积累阅读素材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是一些实用的心得体会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南京,作为中国古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参观南京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魅力。南京曾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首都,所以在这里,我能感受到强烈的历史底蕴。参观明孝陵,被祖国历史的辉煌所打动;走进夫子庙,沉浸在古老文化的氛围中。南京这座城市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每一步都仿佛能感受到曾经辉煌的岁月,让我对南京的历史愈发着迷。

第二段:南京的繁华美景。

除了历史魅力,南京还有令人陶醉的繁华美景。在钟山风景区,我欣赏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钟,其金碧辉煌的外观让人叹为观止。而在紫金山风景名胜区,我登上了紫峰观景台,俯瞰整个南京城,景色壮观。南京的夜景同样令人惊艳,《夫子庙秦淮河夜景》是南京最著名的夜景之一,夜幕低垂时,河畔灯光亮起,金碧辉煌的水上建筑和大片红色灯笼在夜色中分外美丽。南京给人带来的繁华美景让我惊叹不已,也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之情。

第三段:南京的人文底蕴。

而当我深入了解南京时,我才发现这座城市还有着深厚而丰富的人文底蕴。南京是六朝古都,这里曾是文化交汇的重要城市。在南京博物院,我亲眼目睹许多古老文物的宝藏,这些文物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南京的文化艺术也十分丰富多样,瑞金路上的各大剧院和表演中心层出不穷,艺术氛围浓厚。而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南京这座城市不仅有着繁华美景,更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这让我对南京的情感更加深厚。

第四段:南京人们的友善与热情。

在南京的旅程中,我和许多南京人交流和接触,并且发现南京人的友善与热情。无论是在路上寻找方向时,还是在美食街品尝当地美食时,南京人总是热心而乐于助人。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介绍南京的历史和文化,让我更加了解这座城市。南京人的友善与热情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让我对南京的美好印象更加深刻。

第五段:南京的未来展望。

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一座不断发展的城市。在南京的旅程中,我能感受到南京的蓬勃发展和繁荣景象。古老的城市和现代的建筑融合在一起,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建设的身影。南京正以强大的力量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这让我对南京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无论是历史魅力、繁华美景、人文底蕴,还是南京人们的友善与热情,都让我深深地热爱这座城市。

总结:

南京是一座充满诗意和活力的城市,它的历史魅力、繁华美景、人文底蕴以及南京人们的友善与热情,都令我对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旅行让我更加了解了南京这座城市,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南京人民的热爱和奋斗精神。我相信南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我期待着再次回到这座城市,继续感受南京的魅力和活力。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古都南京,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傲人的风光素来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我有幸在南京的土地上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的风采,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南京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有着无数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场所。在明故宫内走过石板路,仿佛能听到往昔君王的脚步声;在夫子庙的街巷中漫步,仿佛能感受到历史名人的墨香味;站在中山陵下面对巍峨的碑亭和御廊,仿佛又回到了伟大领袖的年代。这些历史遗迹和文化场所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南京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文化的窗口。

其次,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也给了我很多的触动。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看着长江大桥上繁忙的车流,我被它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所震撼;漫步在秦淮河畔,我被它那被誉为“小京杭”的河岸风光所陶醉。此外,南京还有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紫金山,它是中国大陆少有的城市內山脉。每当我站在紫金山上,俯瞰南京城全景,仿佛能感受到南京人民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再者,南京的风光也令我难以忘怀。南京有着秀美的山川大地,拥有众多的园林和湖泊。在紫金山及其周边的山体间,溪谷纵横,山水相映,景色旖旎;市区内的青龙山和中山陵则在城市中为人们提供了一处休闲的好去处。南京还有一个被誉为“东方梵蒂冈”的夫子庙,它是全国闻名的古建筑群,也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夫子庙内有着古老而独特的建筑风格,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最后,南京的人情味也让我倍感温暖。无论是在马路上遇到的热心南京人,还是在酒楼内体验到的亲切服务,他们总是有一种独特的热情和真诚。我记得有一次迷路了,当我问路的时候,一个南京人不但耐心地给我解答,还主动引导我走到目的地,让我感到暖心和感动。这种真诚和善良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南京之所以令人心生神往,是因为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热情好客的南京人民。它让我不仅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和敬佩,更让我体验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情味。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第一段:介绍总统府的历史和背景(200字)。

总统府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领导机构所在地,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和政治意义。在世界各国的总统府中,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藏品,代表着该国的文化底蕴和政治实力。作为我国的总统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承载着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参观总统府,就像回到历史的长河,了解到国家的起伏与蜕变。

第二段:总统府内部的建筑和设计(250字)。

总统府的建筑风格以宏伟、庄重为主,每一个正殿都是仿古建造,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特色。我游览了总统府的大堂,感受到了庄严和恢弘的气势,艺术品的摆放和装饰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得益彰。总统府的设计非常注重细节,手工雕刻和镶嵌的艺术品皆是独一无二的珍品,其中一幅幅名人字画更是让人赞叹不已。总统府内饰典雅,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示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第三段:总统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300字)。

总统府是国家政治的象征,它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海桑田。在我游览总统府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之重。总统府中展示的历史照片和文物,让我思考起过去一百年间中国的发展和变革。总统府的生活区以及办公区也将国家机构和总统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展现出来。总统府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近代中国的努力和追求,也让我更加自豪和爱国。

第四段:总统府参观的收获与感悟(250字)。

参观总统府不仅可以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历史,还可以提升个人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水平。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仅是被宏伟的建筑所震撼,也从中感受到了文化的底蕴和力量。我也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领导人的正确决策和历史使命感。总统府的参观不仅仅是一次游览,更是让人加深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第五段:总结总统府的体验和收获(200字)。

总统府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一个国家政治的象征。参观总统府,既是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升华。总统府的设计和建筑风格展示出了中华民族的底蕴和文化之美。在总统府中,可以感受到国家的荣耀和责任,对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它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参观总统府不仅仅是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机会,更是可以激发个人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意识。总统府的参观,让我更加爱国、自豪,并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总统府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政府机构所在地,承载着了国家的历史和政治意义。总统府兼具建筑风格、艺术品陈列、历史文物和文化意义的特点,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参观总统府,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家的起伏与蜕变,感受到历史和文化之重,提升个人的审美和思考能力。总统府的参观既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让人加深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的机会。总统府的参观,让我们更加热爱国家、自豪并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3、参观线路。

各位游客好: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是总统府。总统府位于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史开始,同时也是结束的地方,因为他曾先后作为明朝的汉王府、清朝的两江总督府、太平天国时期的天王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办公处所和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以及总统府的办公场所。历经明、清、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四段历史;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现在我给各位介绍下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首先我们是沿着景区的中轴线参观,途径大堂和子超楼;然后抵达景区的东线,参观行政院、中国晚清与民国历史资料馆、天朝宫殿历史文物陈列馆和清两江总督史料展馆;各位请随我进入景点参观。

【大门】1分钟。

2、建筑特色及细部描述。

首先各位看到的是总统府的大门。整个门楼成品字型,是一座西洋式古典大门。大门建于1920xx年,门楼为仿古罗马风格,正面开三券拱门,每扇门设有铁门,原为法国进口,后复原;门两侧修饰有8根爱奥尼柱。门楼之上悬有“总统府”3个大字,是1948年5月,经非法国大选举,蒋介石任总统时悬挂于此;字体由原监察院副院长周钟岳题写。请随我走进大门,各位会发现门楼原来为两层半结构;一楼为卫兵室,也是门房;二楼为卫兵宿舍;三楼为升降旗帜的平台;1949年的4月23日我们解放军解放南京,占领总统府时就是在这里降下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升起红旗的。

【大堂】45秒。

1、大堂的历史沿革。

2、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间、地点。

3、“天下为公”匾额及其出处。

4、四周墙上悬挂的六幅油画名称。

穿过大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一个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厢房,原是当年的“朝房”,后改为收发室,现已辟为旅游纪念品商店。院落正北面就是大堂了,这里曾经是太平天国时期的真神金龙殿,又叫荣光大殿,是洪秀全大朝的地方。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这里被翻改为清两江总督署的大堂。1920xx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原打算在这里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转到暖阁举行。国民政府时期这里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现在内梁之上悬挂着“天下为公”四字匾额,为孙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厅堂墙壁上悬挂有代表总统府历史的六幅油画,分别是:天国风云、敕治两江、共和肇始、国府西迁、国共和谈和煦园曙光(备注:掌握每段历史背景更重要)。

【清两江总督史料展馆】2分钟。

1、两江(三江)及总督简介。

2、复原之总督大堂:乾隆书匾、“一品朝阳”屏等。

3、史料厅、花厅等展出内容,其中:

花厅:厅的用途及室内布置,“清风是式”匾。

“督署寻踪”展厅:展出内容、列举几位名督的姓名。

名督展、总督大堂复原。两江总督设立于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到宣统三年公元1920xx年为止,有影响的总督共计86人、98任,历时247年。“两江”是指当时的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是江苏省和安徽省的总称,那时的上海也归属江苏,也就是现在的三省一市的范围。“三江”就是把安徽称作上江,江苏称作下江,另加上江西省。当时的两江一带人文荟萃,经济繁荣,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所以两江总督的地位相当重要,官职为从一品。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花厅;花厅为总督休息,读书,会见私密朋友和阁僚的地方。墙上方悬挂“清风是式”匾。这是乾隆为表彰康熙年间两江总督、清朝第一大清官于成龙而书写的。穿过花厅这个展厅主题为“督署寻踪”,这里主要是从定制两江、宫府旧址、兵火劫掠、同光重修四个部分介绍了两江总督署的发展历程;第三个展厅是“近代名督”展,分四个时期,介绍了1842年到1920xx年间的名督,如“鸦片战争”的林则徐和耆英,“洋务运动”的曾国藩和李鸿章,“仿制西学”的张之洞和刘坤一,“辛亥革命”的端方和张人俊等。最后呢我们来到复原的总督大堂,大堂是衙门里最重要的办公处。大堂上悬乾隆皇帝赐给时任两江总督黄廷桂的御书“秉钺三江”匾,下面是“一品朝阳”屏风。表现两江总督品级,公案为总督书案。其梁上有乾隆赐予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惠洽两江”匾。两侧还有杏黄伞,职衔牌和虎头牌。大堂是总督举行重大会议,商讨两江重大决策及接传圣旨的地方,为重要的礼仪之所。

【天朝宫殿历史文物陈列馆】2分钟。

馆内布局及每个院落的主要展出内容(洪秀全生平、宫殿、机密室、天王宝座、书房)步入大门可见巨石雕刻的“惠洽两江”四个大字。它是乾隆皇帝书赐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惠意思为恩泽,洽为到达之意,两江指的是江南省和江西省;总体意思就是乾隆对时任两江总督尹继善的褒奖。庭院的北侧就是天朝宫殿历史文物陈列馆;整个展馆是由西中东三个院落组成的展示内容。西院为天王宫殿模型室和天国史料陈列。殿模厅内可以看到一组天朝宫殿模型,天朝宫殿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所居住的王宫,包括大照壁、牌坊、御河桥、荣光门、真神殿、金龙殿、东西花园等主体建筑,只可惜在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攻克天京后被一把大火烧了七天七夜。清代诗人何绍基有诗云:“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正是那时的凄凉景象。史料展厅展览共分五部分,即定都天京、社会风情、兴政建制、天京内讧和天国倾覆,系统介绍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从1853年到1864年20xx年的兴衰史;中院为机密室、复制的天王宝座和书房。机密室悬挂有“人间天国”牌匾,对面是天王宝座,这里是洪秀全召见群臣、颁布诏书、议政以及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场所;正中间为复原的天王宝座,这座纯金盘龙大椅上方悬一匾额为太平一统,取义:天下一家,共享太平。书房正厅上方挂着一块“博学知明”的横匾;东院为天王寝宫及太平军征战史陈列。天王寝宫天为王洪秀全和其后妃就寝、居住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天王嫔妃称娘娘,故其宫称“娘娘宫”。在天王寝宫的南面还有三间展室,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和相关的模型向游人展示了与太平天国发展历程有关的历史片段。

【礼堂、二堂等】45秒。

1、礼堂的用途及蒋介石、李宗仁在此地登基正副总统。

2、沿途经过之所,如二堂、内外宾会客厅、八字台阶、麒麟门与政务局大楼等(点到即可)。

各位请随我继续参观,穿过大堂,左手边为大礼堂;这里原是清代两江总督署的中式花厅,民国时这里是举行重大典礼的活动场所。如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就任“总统”、“副总统”的就职大典。走过二堂,穿过八字大台阶;八字台阶东西两间原为内宾外宾接待室;穿过当年专供蒋介石出入的麒麟门,就来到了总统府史料陈列展厅;走廊的尽头就是子超楼。

【子超楼】2分钟。

1、子超楼名称由来及楼的建筑特色。

2、子超楼内部布局。

子超楼为国民政府时期的中枢办公大楼,建于1934年,1935年完工,1936年正式投入使用。此楼为了纪念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间最长的林森而得名,林森,字子超,所以叫“子超楼”。1948年5月,蒋介石召开非法国民大会,并被选为总统,李宗仁任副总统。蒋介石和李宗仁就在此办公,故又称该楼为“总统府办公大楼”。楼前有两株高大的雪松,为林森亲手栽种。该楼摒弃了二十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中国官方建筑的宫殿式大屋顶,顶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浇制,立面采用西式的建筑平面组合与立体构图,中间高、两边低、呈品字型。整幅建筑简洁明快,富有层次感。现在我们进楼参观:一楼文书局,主要管理中枢文告、政令和玺印、文印。二楼为秘书长办公室和正副总统办公室,北两间为秘书长办公室,旁边为副总统李宗仁办公室,正南面的套房是蒋介石的办公室从东面第一间为书房;中间这间是蒋介石的办公室;办公室墙面上悬有蒋介石的戎装大帅服肖像,硕大的办公桌斜对门摆放,桌面上摆放着两部电话及一本台历,台历的日期为1949年4月23日,这正是南京解放的时间,历史在这里做了个定格。办公室的旁边为接待室。三楼南面为总统府会客室,曾是国民政府林森、蒋介石及李宗仁会见重要宾客的场所。正中这一大间,是国务会议厅,会议厅的北墙面上有一汉白玉条石,上有林森手书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大字,为国民时期提倡的八德。条石的上方有中山先生像两侧配有中华民国国旗。厅内长桌成山字形,配高靠背皮椅;国务会议每两周召开一次,主要讨论和制定国事。会议厅旁还有一间休息室。四楼和五楼不对游人开放;游客们到此为止,总统府的中轴线游览结束。接下来请随我从东边的甬道进入东花园参观游览。

【行政院】1分钟。

1、行政院简介。

2、行政院题字。

3、北楼和南楼陈列。

4、“复园”建园时间、得名及园中特色。

子超楼往东走,这里就是原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原来两座办公楼至今保存完好。行政院为民国政府五院之首,其地位相当于政务院。建筑分南楼和北楼,北楼的大门是行政院的门楼。楼顶额上是行政院第一任院长谭延闿所书的“行政院”三个大金字。步入北楼,一楼设展厅对游人开放,四个展厅为五院介绍展厅。南楼一楼为行政院所辖各部办公室、会客室和会议室,二楼为正副院长及各部部长的办公会客的地方及会议室。这里的真皮沙发和办公用具均是民国时期的原物。穿过一片小竹林我们来到了复园,(这里清朝时是两江总督署的花园、太平天国时期建东花园与西花园相对、国民政府时期曾经是行政院的一部分,)20xx年参照原东花园结构复原了部分亭台楼阁榭坊等建筑,是典型的江南园林。

【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陶林二公祠、复制马厩、南侧院落】1分钟。

1、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的由来。

2、陶林二公祠的由来。

3、马厩的由来、历史演变及现有陈列。

4、半亭簃、南湖(镜漪池)、国色天香照壁等(点到即可)。

出了院落我们向南前行;路右侧这块碑刻是为纪念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00周年而建,碑文为郭沫若书写。路的左侧是陶林二公祠;原址位于长江路4号;陶即为陶澍,林即为林则徐;祠堂内供奉的就是二位。1881年,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后,对两位前任很是敬慕,于是修建了陶林二公祠。前方我们来到了原马厩旧址,原为十排现复原六排。前四排是清末与民国历史陈列(四个展厅,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教育等方面以图片的形式展现清末与民初的中国风貌),第五排为民国总统军乐队驻地复原,第六排才是真正的马厩复原。马厩前的水池叫镜漪池,入口处设有传统建筑照壁,上刻牡丹图案,故名国色天香照壁。

到这里呢我们的参观也就结束了,我的讲解工作也结束了,谢谢!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京古称金陵,曾是六朝古都,也是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地方。

在总统府的门楼上,镶嵌着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总统府。在大门后的长廊里,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手书“天下为公”。在煦园里,我们参观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办公室。孙中山的办公室布局整齐、合理、大方,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是一个简朴的人。随后,我们又去参观了蒋介石的办公室——子超楼。子超楼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里面安装有美国进口的电梯。子超楼共有三层,有总统、副总统和军政要员的办公室。在蒋介石的办公室里,因为他很相信风水、迷信,所以他的办公桌是斜放在办公室里的。因为蒋介石贪生怕死,所以在办公楼附近修建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地道。

这次参观总统府,使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近几年,我有幸多次来到这座城市,亲身体验了南京的繁荣与变迁,也收获了许多心得和体会。

首先,南京给我留下的第一个深刻印象是其浓厚的历史氛围。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在南京博物院的参观中,我了解到南京曾经是六朝中吴、魏、晋的都城,留下了诸多的文化遗产。比如,夫子庙内的明孝陵巍然屹立,展现了明朝帝王的雄伟;而无量山下的明城墙、中山门、大报恩寺等建筑,更是见证了南京作为帝国首都的荣耀与辉煌。通过游览这些古迹,我深深地感慨到中国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

其次,南京给我留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城市的现代化与发展。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南京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和设施。繁华的商业街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展示了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尤其是沿着长江两岸的奥体中心和江宁综合发展试验区等新兴区域,高楼大厦、商业街区、公园绿地等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繁荣景象。在这些现代化建设中,我感受到南京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再次,南京给我留下的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南京素以文化名城闻名于世,这里孕育出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传统艺术。比如,在南京大学的校园里,我欣赏到了许多学生们自发演出的戏剧表演、舞蹈和音乐,深深感受到南京大学多年来培养出的艺术氛围和人文情怀。此外,南京还有许多的博物馆、艺术团体等文化机构,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南京作为一个文化名城的魅力。

最后,南京还给我留下了一份温暖和善意。在我多次到访南京的过程中,南京人民对我都非常友好和热情。无论是在街头巷尾遇到的陌生人,还是在各个景点和餐馆里的服务员,都对我笑脸相迎,随和亲切。我还有幸参与了南京的一些传统节庆活动,亲身感受到南京人民对外来游客的友善接待和关心。这一点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南京这座城市。

综上所述,南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发展迅猛的大都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浓厚的历史氛围、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热情好客的人民,让我对南京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相信,南京将继续保持其繁荣发展的势头,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宜游的城市。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前往“总统府”景区最精华的部分煦园参观。请大家跟我往西走。前面有一道粉墙,墙的圆洞门上方镶嵌着“煦园”两字。这就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煦园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全园面积仅20余亩。园内花木扶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山叠石点缀其间,显得小巧玲线、秀丽雅静,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

进入园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假山群,由十二生肖石叠合而成,在这儿,大家不妨一起来寻找一下自己的生肖石。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文要要素之一,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体现的是真山真水,而南方私家园林往往以假山假水来体现园林的自然神韵。这座大假山,在园林构景中起到了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抑景作用,给游人创造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情趣。

请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块嶙峋峥嵘的太湖石,严然具有皱、瘦、漏、透、丑等特点,请大家仔细辨认,它像汉字中的哪个字?对!细心的游客已经看出像个“寿”字。我们可在寿字石上留个影,在此预祝各位万事如意,健康长寿。

游客们:刚才我们看了两组石景,现在我们再来看园中的水景。煦园的园林构筑以水为主体。水体呈南北走向,在建园手法上,为了突破单一狭长的水体,还巧用画舫、楼阁将水面自然分割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平面如长形花瓶,使中部形成较开阔的水面,南航北阁遥相呼应,东讲西楼隔岸相望,有分有聚,虽分实聚,景致自然和谐。

煦园的亭台楼阁也布置得十分巧妙。“瓶口”有漪澜阁屹立水中,左右有小桥可波,南面有石舫相对。山上这座金字亭,称为六角亭。请大家往前看,这座飞檐翘角的亭子为双顶,远看好似双亭并立,近看却是混然一体,亭下有山石相衬,造型别致,形影相依,因而称之为“鸳鸯亭”。

右边平台上的那座建筑,叫桐音馆,是煦园内最大的建筑物,其建筑材料都用桐木。桐音馆是当年洪秀全与部下商议国事的地方,取上下同心,异口同声的意思。在桐音馆北面的一组假山群中,有一块石碑,上有道光皇帝御笔“印心石室”4个大字。据说当年的两江总督秦澍少时家贫,却整天坐在溪流中的大石块上专心研读,后来终于功成名就。道光皇帝有感于他潜心钻研的精神,赐“印心石室”4字,用来勉励后人。

游客们:西花园东廊上还有一块非常著名的碑,这就是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诗碑,据说是从苏州寒山寺中移来的。俞樾,字曲园,是清末著名学者。在诗碑中俞樾告诉我们,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枫”实为“江春”,是后人误传为“江枫”。当然,俞樾在这里无非只是要告诉人们这一事实,并非强调要把“江枫”改为“江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俞樾的严谨治学态度。

游客们:现在让我们走近小桥,继续参观西花园的景致,前面看到瓶形的水池是人工开凿的,整个水池周长约1866米,面积约占全园面积的一半多。池水清澈,水池四周全部用明代城砖驳岸,显得非常古雅。水池的南端,有一座长14.5米的仿木船式石肪。据说这座石舫是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了自己享乐,在清代乾隆十一年建造的。石舫上的“不系舟”匾额是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所题。中国有句古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形似横卧花瓶的水池,所暗喻的是天下的老百姓,乾隆皇帝题写“不系舟”3个字,是希望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康,大清江山犹如不系舟,任凭风吹浪打永不动摇。请大家仔细看,石舫分为前后两舱,卷棚屋顶,造型精巧,形象逼真。有石制跳板可以登舟。石舫的尾部有舵,船身用青石做成,船头铺以青砖,船舱顶部是黄色琉璃瓦,两侧嵌有青砖雕花栏板,上面雕刻着牡丹、万年青、卷草、猴、鹿、蝙蝠等彩色图案,雕饰极其粗犷、优美,富有浓郁的传统民族特色。石舫门柱上端是形象逼真的两只木雕狮子,这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作品。请大家仔细辨认一下狮子额上的字。对了,它的形状与“王”字非常相似。其实它是天王两字的合写,因为在太平天国时期,所宣传的就是“王乃天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工艺品中,凡狮、虎、龙的额上都刻有“天王”合写字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农民领袖洪秀全的敬仰。

请大家随着我的手指方向看,池右畔的那座飞檐翘角、玲珑剔透的亭子,名叫“忘飞亭”。檐角有一枝梅花,梅花上停着一只神态欢悦的喜鹊,喜鹊看着自己水中美丽的倒影竟然忘了飞翔。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首席助理走过川木栈道,来到一座宏伟的府邸前,这就是我们即将进驻的总统府。进入总统府的大门,首席助理被庄严而富有历史底蕴的建筑古韵所深深吸引,整个参观过程也是充满了惊喜和感慨。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体会到总统府的雄厚历史和重要意义,跃然纸上的总统府变得更加生动,感悟亦愈加深入。下面将就我的参观经历,谈一谈我对总统府的心得体会。

首先,总统府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总统府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之地,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历史的芬芳。府邸外部的建筑形式充分展示了传统的建筑风格,雕梁画栋,精美细致,这一切都反应出国家文化的底蕴。而府内的陈设和摆设更是充满了国家的韵味,举目所见的国宴厅,书房等场景仿佛将我带回了历史的长河中。这种历史的沉淀,让我深感国家的厚重和深远。

其次,总统府展现了一个国家的统治力量和荣耀。总统府的规模和装饰都彰显出国家的权威和威严,让人对这个国家的统治力量肃然起敬。在参观各个房间时,我不禁被其中所展示的礼仪和仪式所吸引。府内的宫廷画像、各种文物等无不见证了这个国家的辉煌历史。尤其是参观总统办公室时,我仿佛感受到了总统权力和荣耀的凝聚,这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再次,总统府给人以秩序与严谨的印象。参观总统府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其中的规矩和秩序。导游的严肃和专业,参观游客的有序和安静,都让我感到了庄重和肃穆。总统府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准备得井井有条,不容一丝一毫的杂乱。这种规范和严谨展示了这个国家对国家事务的重视,也展示了一个高效而有序的总统府运作。

此外,总统府也是国家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每一个入住总统府的国家领导人都是这个国家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居所自然成为了国家的象征。总统府中上演的每一幕都将被记录和铭记,世世代代都是国家历史的见证者。总统府承载着国家辉煌,见证着国家变迁,是国家历史的活化石。

总而言之,参观总统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统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权威与荣耀、秩序与严谨,以及国家象征和历史见证等方面都深入影响着我的内心。在这次参观中,我明白了总统府的重要意义,感受到了一个国家的庄严和肃穆。这次体验也让我对国家事务和治理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作为一名首席助理,我将倍加珍惜这次深入总统府的机会,以更加专业的态度和高尚的品质来服务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篇九

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我有幸来到南京,亲自体验这座城市的风华与魅力。在这期间,我被南京的深厚历史底蕴、秀丽景观和热情好客的人们深深吸引。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南京的心得体会。

首先,南京作为中国古老的首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在南京,无论是雄伟壮丽的明代建筑紫金山植物园的明皇亲啐庙,还是历史悠久的中山陵,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当我踏上中山陵的石阶,仰望着高耸的碑塔,不禁为中国伟大人物的丰功伟绩深深感动。此外,南京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如南京博物院和总统府博物馆,展示了南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人文景观,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其次,南京的自然景观也是令人心醉神迷。在南京市区,钟山、瞻园和夫子庙等名胜古迹都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我沿着夫子庙的石板路漫步,感受到古老建筑的宁静和历史的沉淀。而在玄武湖畔,我欣赏到了南京独特的湖光山色。湖面上倒映着周围高楼大厦和青山绿树,令人陶醉其中。此外,我还参观了南京的名胜之一紫金山,山上山下都是景色如画的景点。登上山顶,远眺整个南京城,我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仿佛置身仙境。南京的自然景观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流连忘返。

南京的美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独一无二的南京盐水鸭到诱人的麻辣小龙虾,南京的美食文化多样而富有特色。尤其是在南京夫子庙的小吃一条街,琳琅满目的小吃摊位散发着香气,诱人的味道令人难以抗拒。品尝着传统的南京小吃,我仿佛品味到了这座城市的大背景和历史变迁。南京的美食文化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驰骋于历史和文化的美妙品味。

最后,南京人民的热情好客也使我十分难忘。无论是在酒店、餐馆还是旅游景点,每一次遇到南京的市民都给了我深深的印象。他们总是热情地接待着游客,提供帮助和建议,使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更为深刻。特别是和南京的市民交流时,他们总是友善地微笑着,耐心解答我的问题。这种热情好客的氛围让我感到宾至如归,使我对南京的善良和友好印象深刻。

综上所述,南京的心得体会,我不仅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秀丽景观,也被南京人民的热情好客所打动。南京是一个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城市,它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南京之行让我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到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享受到了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南京人民的热情好客。这次南京之行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回忆和体会,我相信,南京将始终占据着我的心中位置。

南京总统府心得体会简短篇十

南京总统府是有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很多人都慕名而去参观,导游要做好。

解说词。

详细介绍总统府的历史典故给游客了解。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南京总统府。

导游词。

的范文,欢迎阅读!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历史遗迹--南京长江路292号建筑群,就是著名的总统府。

自明初以来,这里多有更迭,历经明、清、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时代。在明代,这里是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门于此,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乾隆时期,这里曾为南巡行宫;太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清朝后期,曾国藩沿袭咸丰三年前的旧督署规模及布局进行改建,仍为两江总督府。19xx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的西花园;1920xx年,这里又成了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5月,蒋介石在此就任"总统"。

各位下车后,请向南看,马路对面是一面钢筋水泥建成的总统府照壁,壁前有一汉白玉石碑,碑上道劲有力的行书"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是郭沫若先生所题。这是1951年为纪念太平天国广西金田村起义100周年而立的,纪念碑两侧为高大的雪松。大家对总统府大门都不陌生,在许多历史纪录片中都见过。这座西洋古典式大门建于1920xx年。原先,门是木结构传统衙署前的辕门,后嫌其气势不足而改建。门楼仿古罗马风格,有八根圆柱。这是一座两层半的建筑,一楼为门房、卫士室,二楼为卫兵宿舍,楼顶为升旗平台。1948前,门前正中悬挂"国民政府"大字横匾。1948年后改用木制包金箔的"总统府"三个大字,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被摘下。

进入大门,两侧是类似朝房式的办公室,中间为一个花草繁茂的院落。大门正对面是大堂,也就是我们说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金龙殿旧址。天朝时这里是"真神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当年,大殿梁栋涂金,饰以龙凤,四壁彩绘,极其富丽堂皇,是洪秀全大朝之地,曾国荃攻陷天京,大肆掠夺后,火烧天王府,但此殿却奇迹般地保全下来。后曾国荃下令揭去红黄墙瓦,剥去泥金盘龙和木雕,将其翻盖为两江总督署的大堂。民国时,这敞开的大堂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大堂内正梁上悬挂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红底黑字匾。穿过大堂可见一红柱长廊直通庭院深处。

西边为原总统府礼堂(清代总督署花厅),是民国时重大典礼的活动场所。如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就任"总统""副总统"的就职大典;外国使臣递交国书;召开重要会议;举行国宴等都在这里举行。

东边为"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馆",馆名由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题写。两江指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辖今天的江苏、安徽南部的上海。在清朝,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通常兼兵部尚书衔和右都御史衔,文官从一品,其职为"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两江总督始于康熙四年,管辖范围仅次于直隶。

这里看到的两江总督署大堂是根据史料模拟陈设的。大堂为商讨军机和拜祀的地方。正中上方悬挂乾隆御赐当时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惠洽两江"额匾。两侧放置总督职衔牌,公案旁有两把杏黄伞,这是封疆大臣出行仪仗中必不可少的。公案后屏风为朝阳、仙鹤和海潮图案。大堂两旁有一。

对联。

:"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为当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所撰写。其意为:就连圣贤人也有差错失误、我愿下属你们常针对我的不足提意见;我希望下属如师弟个个功成名遂,我方安心。两旁耳房,分文左武右,为休息室。

史料陈列馆门上横匾"清风是式"由乾隆所题,赐予总督于化龙。里面介绍了1842年以来近代史上11位有影响的总督。分四部分内容,即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仿制西学和辛亥风雨。另外,对总督仪仗也做了介绍。

出了两江总督史料馆向北,我们就来到天朝宫殿历史文物陈列馆,馆名由胡绳题写,分为天王宫殿(天王宝座)、天王书房和天王内宫三部分,是请苏州古建专家和工匠依当年形制仿建的,并用模型向人们展现了太平天国时天王宫殿的全貌。展览共分五部分,即定都天京、社会风情、兴政建制、天京内讧和天国倾覆,系统介绍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xx年的兴衰史。

现在我们就去总统府参观蒋介石和李宗仁当年办公的地方。经过走廊,来到一静谧小院。这幢两层小楼就是子超楼--国民政府的中枢办公楼。

子超楼为西洋式楼房,建于1934年,均采用进口建材兴建。这幢小楼共耗费银元十多万元。1935年底完工,1936年开始启用。民国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间最长的是林森,他的字叫子超,所以将此楼命名为"子超楼"。1948年5月,蒋介石召开第一次国民大会,并被选为总统,故此楼又称"总统府办公大楼"。新中国建立后江苏省有关机构曾在此地办公。

现在我们就进入子超楼参观,请大家依照规定路线向前走。

一楼是文书局(第一局),管六科一室。它由政府文官处管辖,后由总统府秘书长领导,主要管理中枢文告、政令和玺印、文印。

二楼朝北两间为秘书长办公室。秘书长管文书局、政务局、印铸局、日常事务、重要文稿等。紧挨秘书长办公室的是副总统办公室--李宗仁办公室。李与蒋政见相左,派系不合,故此办公室形同虚设,李一直在傅厚岗官邸办公。南面套房为蒋介石的办公室,共有三间。一间为办公室,临窗有一巨形写字台,一张特制的皮转椅,顶悬法国产的精美吊灯。办公室东间为蒋介石的休息室,配有卫生间。西间为书房和接待室。

三楼是新复原的国务会议厅,正北墙上有一汉白玉条石,上有林森亲笔书写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横额上有孙中山像和中华民国国旗。南面墙上是蒋介石着大元帅戎装礼服像。屋顶有法国制造的吊灯,室内清一色长桌配高靠背皮椅。正中朝南是蒋介石的专席,此椅比其他的要大得多。国务会议组成人员一般为:正副总统、五院院长、当然委员和另设委员。每两周开会一次,主要讨论制订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军政大计、财政计划预算、任免官员和总统交议之事等内容。

游客们:作为历史遗迹,这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初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推翻元朝以后,1368年,在南京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政权,为了笼络人心,在此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汉王府,用来安置汉王陈友谅之子陈理。到了1420xx年,这里又成了明成祖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的王府,因朱元璋封朱高煦为汉王,故也称汉王府。

到了清代,清王朝把汉王府改建成两江总督衙署。康熙时,又把原来的汉王府东侧部分改为江宁织造署。《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织造之职,掌管江南的织造业。正因为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的保姆,所以曹氏家族当时非常富庶,曹寅也深得康熙信任和赏识,康熙皇帝六次巡视江南,五次均住在江宁织造署。直到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曹家被抄,江宁织造署才不复往日的繁华,开始败落。到乾隆时,把织造署扩建为行宫,以西花园为基础建成了一个富丽宏伟的宫殿。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举行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用了3年时间,席卷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六省,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破南京,洪秀全于这年的3月28日人城。此后,将南京改为天京,并定都于此,在此大兴土木,把两江总督行署扩建为天王府。于是,这里成了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中心。今天的总统府大厅就是当年天王府正殿金龙殿的遗址。当年的金龙殿,重檐圆顶,栋梁涂以赤金,绘有龙凤图案,四壁还画有龙、虎、狮、象等图案,可谓金碧辉煌,所以又称“龙凤殿”。1866年,太平天国失败后,天京陷落,天王府被抢劫一空。当时攻打南京的曾国藩兄弟,为掩盖掠夺的罪行,竟然放火焚烧了天王府,使这座华丽的宫殿化为灰烬。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是仅存的天王府内城部分和西花园。

1920xx年,天王府成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中山先生掌权仅三个月就因北洋军阀的破坏,被迫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同年4月,黄兴在此做过留守。后来的张勋、冯国璋、孙传芳都在此建立过自己的都督府。1920xx年4月18日,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公开破坏国共合作,清洗北伐斗争中的共产党人,蒋介石公然导演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被定为新政府的都城,天王府又成了国民政府的所在地。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迁都重庆,汪精卫在此成立了伪国民政府。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又还都南京,将原来的“国民政府”改为“中华民国政府”,改国民政府主席为总统,因此又称为总统府。直到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克南京,蒋家王朝覆灭,“总统府”才回到了人民的手中。解放后的总统府改为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中心,一直谢绝参观,只有西花园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原址对外开放。今天,就让我们踏着历史的遗迹前来参观这座“总统府”。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前往“总统府”景区最精华的部分煦园参观。请大家跟我往西走。前面有一道粉墙,墙的圆洞门上方镶嵌着“煦园”两字。这就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煦园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全园面积仅20余亩。园内花木扶疏,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山叠石点缀其间,显得小巧玲线、秀丽雅静,是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园林。

进入园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假山群,由十二生肖石叠合而成,在这儿,大家不妨一起来寻找一下自己的生肖石。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文要要素之一,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体现的是真山真水,而南方私家园林往往以假山假水来体现园林的自然神韵。这座大假山,在园林构景中起到了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抑景作用,给游人创造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情趣。

请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块嶙峋峥嵘的太湖石,严然具有皱、瘦、漏、透、丑等特点,请大家仔细辨认,它像汉字中的哪个字?对!细心的游客已经看出像个“寿”字。我们可在寿字石上留个影,在此预祝各位万事如意,健康长寿。

游客们:刚才我们看了两组石景,现在我们再来看园中的水景。煦园的园林构筑以水为主体。水体呈南北走向,在建园手法上,为了突破单一狭长的水体,还巧用画舫、楼阁将水面自然分割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平面如长形花瓶,使中部形成较开阔的水面,南航北阁遥相呼应,东讲西楼隔岸相望,有分有聚,虽分实聚,景致自然和谐。

煦园的亭台楼阁也布置得十分巧妙。“瓶口”有漪澜阁屹立水中,左右有小桥可波,南面有石舫相对。山上这座金字亭,称为六角亭。请大家往前看,这座飞檐翘角的亭子为双顶,远看好似双亭并立,近看却是混然一体,亭下有山石相衬,造型别致,形影相依,因而称之为“鸳鸯亭”。

右边平台上的那座建筑,叫桐音馆,是煦园内最大的建筑物,其建筑材料都用桐木。桐音馆是当年洪秀全与部下商议国事的地方,取上下同心,异口同声的意思。在桐音馆北面的一组假山群中,有一块石碑,上有道光皇帝御笔“印心石室”4个大字。据说当年的两江总督秦澍少时家贫,却整天坐在溪流中的大石块上专心研读,后来终于功成名就。道光皇帝有感于他潜心钻研的精神,赐“印心石室”4字,用来勉励后人。

游客们:西花园东廊上还有一块非常著名的碑,这就是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诗碑,据说是从苏州寒山寺中移来的。俞樾,字曲园,是清末著名学者。在诗碑中俞樾告诉我们,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江枫”实为“江春”,是后人误传为“江枫”。当然,俞樾在这里无非只是要告诉人们这一事实,并非强调要把“江枫”改为“江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俞樾的严谨治学态度。

游客们:现在让我们走近小桥,继续参观西花园的景致,前面看到瓶形的水池是人工开凿的,整个水池周长约1866米,面积约占全园面积的一半多。池水清澈,水池四周全部用明代城砖驳岸,显得非常古雅。水池的南端,有一座长14.5米的仿木船式石肪。据说这座石舫是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了自己享乐,在清代乾隆十一年建造的。石舫上的“不系舟”匾额是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时所题。中国有句古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形似横卧花瓶的水池,所暗喻的是天下的老百姓,乾隆皇帝题写“不系舟”3个字,是希望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康,大清江山犹如不系舟,任凭风吹浪打永不动摇。请大家仔细看,石舫分为前后两舱,卷棚屋顶,造型精巧,形象逼真。有石制跳板可以登舟。石舫的尾部有舵,船身用青石做成,船头铺以青砖,船舱顶部是黄色琉璃瓦,两侧嵌有青砖雕花栏板,上面雕刻着牡丹、万年青、卷草、猴、鹿、蝙蝠等彩色图案,雕饰极其粗犷、优美,富有浓郁的传统民族特色。石舫门柱上端是形象逼真的两只木雕狮子,这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作品。请大家仔细辨认一下狮子额上的字。对了,它的形状与“王”字非常相似。其实它是天王两字的合写,因为在太平天国时期,所宣传的就是“王乃天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工艺品中,凡狮、虎、龙的额上都刻有“天王”合写字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农民领袖洪秀全的敬仰。

请大家随着我的手指方向看,池右畔的那座飞檐翘角、玲珑剔透的亭子,名叫“忘飞亭”。檐角有一枝梅花,梅花上停着一只神态欢悦的喜鹊,喜鹊看着自己水中美丽的倒影竟然忘了飞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