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1:23:53 页码:1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模板9篇)
2023-11-18 11:23:53    小编:ZTFB

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自己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他人的分享和借鉴,通过分享心得可以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获取更多的经验和见解。写心得体会前,要先回顾所经历的事情,并思考其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以下范文是根据实际经验总结而成,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启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一

20xx版新课标的出现,给小学数学教学改进指明了研究的方向。曹培英教师就小学数学教学改进谈了自己的研究,他认为教学改进的基础工作就是两个吃透,应该在教学改进中立足儿童,彰显数学,创新实践。曹教授在介绍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既有理论上的引领,又有课堂的实例支撑,在学习之后笔者有了一些感悟。

小学数学教材是经过反复实践与修订的,其中单元和课时内容的安排都自有深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先读懂数学,读懂教材编写和分布的用意。数学学习是螺旋式的,每一册学习的内容都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教材中单元的安排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曹教授提到的表内除法(一)和表内除法(二)之间就隔了一个图形的运动(一)单元,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为了避免学生的厌倦效应,同时可以插入巩固时间,让学生学习表内除法更扎实有效。那么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做的就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数学的知识结构巧妙灵活的运用教材。

数学是讲道理的,当我们面对小学生时,需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方式去讲清数学的道理。例如曹教授在介绍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一课中,学生理解算理才是关键,以“计算100-78,是把100分成()个十和()个一”为课后测试,发现答对的学生认识不到一半,也就是学生对借位的理解还不到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理解算理把1个百分成9个十和10个一,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后续学习中也能把知识运用到小数减法中,如计算1-0.78,通常是把1分成()个0.1和()个0.01,学生的正确率就很高。

曹教授在讲座中谈到6点关于教学改进的主要测量,包括:立足儿童,彰显数学;基于单元,着眼整体;专题研究,上挂下联;发璞归真,用活教材;转变教学形态,提高课堂效能;关注评价,循证改进。在教学中坚持小学数学的“本色”,在具体课例中考虑知识安排的合理性,知识的学习内容安排是否符合学生学情。从课时设计走向单元整体设计,从一课内容走向一个知识体系。在指向核心素养的专题研究中,思考如何落实到相关单元每节课的教学中。活用教材,在书中学,在做中学,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学习掌握新知识。改变课堂教学形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巩固的时间,真正实现减负。逆向设计,在教学中注重目标、评价和设计,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

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应该是能够适应学生社会发展及终身发展需要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起重要作用的数学素养。其既包括数学自信、严谨的科学态度,也包括理性精神、责任担当等在数学中的具体表现,包括数学关键能力,也包括数学思维方式。郭华教授这样诠释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是单一该学科的素养,本质作用在学生身上,做到“目中有人”,学生在获得该学科知识与技能后转化为自身的素养,这才是学科素养。

追本溯源,核心素养的对象是学生,我们判断素养是否达标的依据依然是学生本身对该学科的素养水平。在20xx年新版的课标中更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其目的就是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新版课标中将原来的十大数学核心素养变为十一,“量感”进入视野,也就是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随之而来,在义务教育阶段,图形与几何在各个学段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

课标在第一学段中新增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对图形进行分类,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学业质量基于此提出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并描述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特征,会对常见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能对物体、图形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入手,大胆说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原型就是我们数学中的立体图形,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进行联系,说出立体图形中某一个面对应的平面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通过一些操作活动,感受立体图形与对应的平面图形的关系,感受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还可以让学生采用类似盖印的方法,把物体的一个面印在纸上,得到平面图形,一方面能够培养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能够感受中国传统的印章文化。

课标在第二学段中新增会用直尺和圆规做一条直线等于已知线段,这项“尺规作图”的加入明晰了尺规作图的教学价值:借尺规作图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借尺规作图发展学生几何直观水平,借尺规作图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借尺规作图积淀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相比较20xx年版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只是要求掌握画图的技能和方法,但是新版课标中的“作图”使一线教师格外重视。因此,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尺规作图前要先观察、分析、思考、预测、判断,再动手作图,不仅要让学生在作图之后知晓为什么这样作的道理,更要让学生在作图之前知道这样操作的原因。

让学生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形成对几何图形的感觉,感受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意义;体会用直尺可以确定直线,用圆规的两脚可以确定线段的长短。具体方法:利用直尺画一条直线,用圆规确定给定线段的长度,在直线上确定两个端点,从而作出与给定线段等长的线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直尺和圆规构建各种可以实现的图形。

课标在第三学段中新增体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但是对于会通过度量的方法对体积、面积进行叠加从而得出计算公式仍然是重中之重。学业质量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为能计算图形的周长(或表面积)、体积,能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立体图形的测量,理解长度、面积、体积都是相应度量单位的累加。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形成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有规划做事的习惯和判断结论的能力。引导可以数出图形包含的完整小正方形的数量,或者数出图形包含的以及边缘接触到的所有小正方形的数量,用数量估计图形的面积。通过数一数,来感知面积就是度量的叠加。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种方法估计的面积比实际面积小,第二种方法估计的面积比实际面积大,由此作出结论,实际面积在这两个估计值之间。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理解:如果将小正方形等分成更小的正方形,可以得到更接近实际面积的估计值。

在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一般性、阶段性的特征。低学段更具体、更侧重意识。高学段更一般、更侧重能力。因此,教学在进行教学时,以核心数学为载体,学业质量为标杆,从生活中感知数学,在操作中感悟本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二

2022版新课标的出现,给小学数学教学改进指明了研究的方向。曹培英教师就小学数学教学改进谈了自己的研究,他认为教学改进的基础工作就是两个吃透,应该在教学改进中立足儿童,彰显数学,创新实践。曹教授在介绍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既有理论上的引领,又有课堂的实例支撑,在学习之后笔者有了一些感悟。

小学数学教材是经过反复实践与修订的,其中单元和课时内容的安排都自有深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先读懂数学,读懂教材编写和分布的用意。数学学习是螺旋式的,每一册学习的内容都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教材中单元的安排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曹教授提到的表内除法(一)和表内除法(二)之间就隔了一个图形的运动(一)单元,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为了避免学生的厌倦效应,同时可以插入巩固时间,让学生学习表内除法更扎实有效。那么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做的就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数学的知识结构巧妙灵活的运用教材。

数学是讲道理的,当我们面对小学生时,需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方式去讲清数学的道理。例如曹教授在介绍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一课中,学生理解算理才是关键,以“计算100-78,是把100分成()个十和()个一”为课后测试,发现答对的学生认识不到一半,也就是学生对借位的理解还不到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理解算理把1个百分成9个十和10个一,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后续学习中也能把知识运用到小数减法中,如计算1-0。78,通常是把1分成()个0。1和()个0。01,学生的正确率就很高。

曹教授在讲座中谈到6点关于教学改进的主要测量,包括:立足儿童,彰显数学;基于单元,着眼整体;专题研究,上挂下联;发璞归真,用活教材;转变教学形态,提高课堂效能;关注评价,循证改进。在教学中坚持小学数学的“本色”,在具体课例中考虑知识安排的合理性,知识的学习内容安排是否符合学生学情。从课时设计走向单元整体设计,从一课内容走向一个知识体系。在指向核心素养的专题研究中,思考如何落实到相关单元每节课的教学中。活用教材,在书中学,在做中学,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学习掌握新知识。改变课堂教学形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巩固的时间,真正实现减负。逆向设计,在教学中注重目标、评价和设计,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三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除了对教材与学科知识的充分解读,教学改进更离不开对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分析与教师的教学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曹教授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六点教学改进的策略,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20xx年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的学科特征,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教学平均数时,原先由拍皮球比赛引入,贴近儿童但缺少统计意义,现在改为有测验平均分引入,儿童有感觉能理解,但无法把全班学生的平均数计算出来,不利于导出计算方法,难以感悟移多补少。又有老师尝试调查儿童身高并给出正态分布图,但在实践中很难得到标准的正态分布图,操作不具备普适性。

如何找到儿童与数学的平衡点呢?研究表明,要走出两个误区:用平均数使比赛公平、人数不等请平均数帮助。人教版教材中设计四个同学收集塑料瓶,求四人的平均数的情境,出示形象的象形统计图也有助于学生感悟移多补少。苏教版教材设计比较分析男女生套圈水平,引导学生用一个数(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来比较,除此之外,还能从可视化的两组图中发现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在最大、小值之间,并发现移多补少的方法,渗透离差代数和为0,修改其中一个数还能帮助学生感悟离散情况的比较。由此,儿童情境也有了统计意义,也能走向深度学习!

现在各地都在研究“单元设计”,从“课时设计”到“单元设计”,前进了一大步。单元视角包括两个内容:同一个单元的.内容和同一个知识体系的内容,在单元设计时,以知识点之间的共同点为起点整合架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建构知识网络。

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如何辨析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在“课时主义”眼光下,一位老师精心设计了利用封住的纸箱和五个“一个套一个”的纸箱,帮助学生感悟容积变了、体积不变,对体积与容积进行辨析。“单元整体设计”眼光下,将体积和体积单位放在一起,利用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长度单位用什么表示?面积单位用什么表示?体积单位呢?学生能马上类推出答案,而在学了体积计算后,用“求体积量外面,求容积量里面”一句话就能对体积和容积进行辨析。

当然,核心素养具有一致性和发展性,在基于单元的前提下,我们更要着眼于整个内容领域,甚至中小学内容的衔接。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课标对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内涵做出了充分梳理,在小学阶段的11个主要表现中,每一个核心素养都要落实到相关单元每节课的教学。

教育部质量监控中心的命题能力指标中,问题解决能力占了36%。在问题解决案例“小松鼠装松果,42个装一罐,已经装好273罐,还剩978个没有装。一共能装多少罐?”时,要充分分析量和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方法解决,即从条件入手想和从问题入手想;当把题目中的数据改成简单的数据时,学生马上就能利用数感快速解决问题,便失去了对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能力考察。

也就是说,在教学问题解决时,我们除了要启发学生通过分析量和量之间的关系以掌握数学方法外,更要关注题目中的数字,特别是简单数字对问题解决产生的干扰,以引导学生着重考虑量和量之间的关系,而非数字变难了就不会做了。

总而言之,教学改进要自觉摒弃假大空,立足于学生与教材,结合教学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用实践检验理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让改进发生在每节课上,落实在学生身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四

学习完了史教授的讲座,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我们要重点关注将小学的“两个学段”分解为“三个学段”后学段的理解和学段的衔接,进一步的感受核心素养的落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理解内涵的一致性、表现的阶段性和表述的整体性,理解核心素养的数学特征,即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理解学业质量设置的意义与内涵,理解综合与实践赋予的具体内容,通过主题式的学习,实现学科融合。在未来的学习与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践行新课标的内容,在实践中不断理解、深化,培养儿童的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五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更符合儿童的特点。

新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由原本教师的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更似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小朋友被这些有趣的课题和漂亮的插图深深吸引着,对数学书简直是爱不释手.通过说一说,试一试,练一练,做一做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和体验数学,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六

教学改进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是常讲常新的教研话题。曹培英教授就“教学改进”这一话题,结合当今数学研究热点“大单元”,认为教学改进不能追求热点、人云亦云,更应当立足于教学实际,具体问题具体突破,从典型单元入手,逐一改进、各个突破,最后以点带面、全面覆盖。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除了对教材与学科知识的充分解读,教学改进更离不开对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分析与教师的教学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曹教授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六点教学改进的策略,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20xx年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的学科特征,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教学平均数时,原先由拍皮球比赛引入,贴近儿童但缺少统计意义,现在改为有测验平均分引入,儿童有感觉能理解,但无法把全班学生的平均数计算出来,不利于导出计算方法,难以感悟移多补少。又有老师尝试调查儿童身高并给出正态分布图,但在实践中很难得到标准的`正态分布图,操作不具备普适性。

如何找到儿童与数学的平衡点呢?研究表明,要走出两个误区:用平均数使比赛公平、人数不等请平均数帮助。人教版教材中设计四个同学收集塑料瓶,求四人的平均数的情境,出示形象的象形统计图也有助于学生感悟移多补少。苏教版教材设计比较分析男女生套圈水平,引导学生用一个数(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来比较,除此之外,还能从可视化的两组图中发现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在最大、小值之间,并发现移多补少的方法,渗透离差代数和为0,修改其中一个数还能帮助学生感悟离散情况的比较。由此,儿童情境也有了统计意义,也能走向深度学习!

现在各地都在研究“单元设计”,从“课时设计”到“单元设计”,前进了一大步。单元视角包括两个内容:同一个单元的内容和同一个知识体系的内容,在单元设计时,以知识点之间的共同点为起点整合架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建构知识网络。

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如何辨析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在“课时主义”眼光下,一位老师精心设计了利用封住的纸箱和五个“一个套一个”的纸箱,帮助学生感悟容积变了、体积不变,对体积与容积进行辨析。“单元整体设计”眼光下,将体积和体积单位放在一起,利用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长度单位用什么表示?面积单位用什么表示?体积单位呢?学生能马上类推出答案,而在学了体积计算后,用“求体积量外面,求容积量里面”一句话就能对体积和容积进行辨析。

当然,核心素养具有一致性和发展性,在基于单元的前提下,我们更要着眼于整个内容领域,甚至中小学内容的衔接。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课标对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内涵做出了充分梳理,在小学阶段的11个主要表现中,每一个核心素养都要落实到相关单元每节课的教学。

教育部质量监控中心的命题能力指标中,问题解决能力占了36%。在问题解决案例“小松鼠装松果,42个装一罐,已经装好273罐,还剩978个没有装。一共能装多少罐?”时,要充分分析量和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方法解决,即从条件入手想和从问题入手想;当把题目中的数据改成简单的数据时,学生马上就能利用数感快速解决问题,便失去了对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能力考察。

也就是说,在教学问题解决时,我们除了要启发学生通过分析量和量之间的关系以掌握数学方法外,更要关注题目中的数字,特别是简单数字对问题解决产生的干扰,以引导学生着重考虑量和量之间的关系,而非数字变难了就不会做了。

总而言之,教学改进要自觉摒弃假大空,立足于学生与教材,结合教学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用实践检验理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让改进发生在每节课上,落实在学生身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七

史宁中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应该是能够适应学生社会发展及终身发展需要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起重要作用的数学素养。其既包括数学自信、严谨的科学态度,也包括理性精神、责任担当等在数学中的具体表现,包括数学关键能力,也包括数学思维方式。郭华教授这样诠释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是单一该学科的素养,本质作用在学生身上,做到“目中有人”,学生在获得该学科知识与技能后转化为自身的素养,这才是学科素养。

追本溯源,核心素养的对象是学生,我们判断素养是否达标的依据依然是学生本身对该学科的素养水平。在20__年新版的课标中更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其目的就是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新版课标中将原来的十大数学核心素养变为十一,“量感”进入视野,也就是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随之而来,在义务教育阶段,图形与几何在各个学段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

课标在第一学段中新增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对图形进行分类,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学业质量基于此提出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并描述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特征,会对常见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能对物体、图形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入手,大胆说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原型就是我们数学中的立体图形,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进行联系,说出立体图形中某一个面对应的平面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通过一些操作活动,感受立体图形与对应的平面图形的关系,感受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还可以让学生采用类似盖印的方法,把物体的一个面印在纸上,得到平面图形,一方面能够培养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能够感受中国传统的印章文化。

课标在第二学段中新增会用直尺和圆规做一条直线等于已知线段,这项“尺规作图”的加入明晰了尺规作图的教学价值:借尺规作图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借尺规作图发展学生几何直观水平,借尺规作图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借尺规作图积淀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相比较20__年版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只是要求掌握画图的技能和方法,但是新版课标中的“作图”使一线教师格外重视。因此,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尺规作图前要先观察、分析、思考、预测、判断,再动手作图,不仅要让学生在作图之后知晓为什么这样作的道理,更要让学生在作图之前知道这样操作的原因。

让学生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形成对几何图形的感觉,感受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意义;体会用直尺可以确定直线,用圆规的两脚可以确定线段的长短。具体方法:利用直尺画一条直线,用圆规确定给定线段的长度,在直线上确定两个端点,从而作出与给定线段等长的线段。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直尺和圆规构建各种可以实现的图形。

课标在第三学段中新增体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但是对于会通过度量的方法对体积、面积进行叠加从而得出计算公式仍然是重中之重。学业质量依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为能计算图形的周长(或表面积)、体积,能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立体图形的测量,理解长度、面积、体积都是相应度量单位的累加。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形成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有规划做事的习惯和判断结论的能力。引导可以数出图形包含的完整小正方形的数量,或者数出图形包含的以及边缘接触到的所有小正方形的数量,用数量估计图形的面积。通过数一数,来感知面积就是度量的叠加。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种方法估计的面积比实际面积小,第二种方法估计的面积比实际面积大,由此作出结论,实际面积在这两个估计值之间。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理解:如果将小正方形等分成更小的正方形,可以得到更接近实际面积的估计值。

在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一般性、阶段性的特征。低学段更具体、更侧重意识。高学段更一般、更侧重能力。因此,教学在进行教学时,以核心数学为载体,学业质量为标杆,从生活中感知数学,在操作中感悟本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八

再次研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感受到这次课改绝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组织者;教师不再只是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善于使学生发现探索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真诚的合作者。

1、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2、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那么,数学就不在仅仅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提高数学素养,使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习完新课标,我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只有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能为孩子们奉献出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九

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热闹场面吸引住了,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教师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牵制学生的注意力,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教师再提出要求,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这样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数学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自觉地按老师的要求观察,教师可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观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们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从而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二、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图启发学生说,首先鼓励每一位学生试说,并且不作统一要求,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来,接着再同桌互相说,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进了一步。

例如:在教学“比大小”时,可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先观察并说说图中画的有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可能会说:“图上画有猴子和一些水果。”还可能说:“图上有3只猴子和4个梨、3个桃、2个香蕉。”对这些同学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教师再单独出示3个猴子和3个桃,问:“谁多谁少?”学生可能会说:“一样多”。教师可引导学生:“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从而引导学生回答:“猴子和桃子一样多。”这时,教师再出示3个猴子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可能说:“猴子多,香蕉少。”教师再出示3个猴子和4个梨,学生可能说:“猴子少,梨多。”教师可以引导:“刚才你们说猴子多,现在又说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还是少呢?猴子、香蕉、梨这三种水果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句话怎样说合适?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讨论时各自都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然后,各组代表汇报:“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

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明确了物体的大小多少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又让学生把图的内容说得连贯、完整、具体,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教师要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拿出7根小棒,再让学生把这7根小棒分成两堆。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很快学生马上就得出不同种分法,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很快就得出了7的组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

四、发挥小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总之,新教材为我们教学改革提供了极为方便而丰富的资源,它系统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场地,也给师生交往、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提供了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