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9:51:42 页码:8
最新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优秀16篇)
2023-11-20 09:51:42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使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借鉴。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心得体会,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主题。同时也可以看到优秀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地学习和运用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不断完善自己,取得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成绩。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今天,我和好朋友嘉奕一起去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陈列展示着各种文物收藏和复制件。有用蜡像制作的模仿当时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中国同盟会成立场景,还有中日甲午战争中沉船的模型,各种条约的介绍,武昌起义的全景沙盘等等,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了。那十四个用蜡像做的人,李鸿章、奕劻等等,让我感到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就在我眼前,让我感觉到这个场景是屈辱的,这个条约是极度的不平等,而我们却不得不去签订。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就是清代谭嗣同的《有感》。这是一首与民同悲的七绝诗,写出了诗人感怀于国家的懦弱与苦难,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总共两个小时,我收获了很多,辛丑条约、甲午战争、武昌首义等,以前我不明白,现在都懂了。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_年7月11日星期日,我们青年志愿者总队今天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地是新四军纪念馆。我们希望通过对新四军纪念馆的参观和实践,全面学习新四军的历史情况以及新四军的红色革命精神,同时我们将暑期社会实践第一天对周恩来周总理各方面的学习成果与的新四军精神融合,将两方面联合起来,共同学习。秉承我们团队“将恩来精神带出来,将新四军精神带回去”的宗旨。

今天一早本团队全体成员乘坐火车奔赴。

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专业性新四军纪念馆。该馆的展览大厅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醒目的蓝白相间的“n4a”臂章图案,镶嵌在展厅正门上方,两侧旗形的花岗石阴雕画,艺术地再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重建军部的历史场面。

该馆由主馆区、建军广场(大铜马)、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三部分组成。

通过今天一天对新四军纪念馆的参观实践和学习,在经过我们团队内部人员的积极探讨和与导游和其他游客之间的交流。我们对新四军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下面就来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青年志愿者总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天的成果。

一、新四军的含义和由来新四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n4a”,即英语词组“新四军”。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抗战,向国民党提出统一整编南方各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经过两党谈判达成协议。同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不包括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二、两淮战役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新四军军部为歼灭拒绝向抗日武装投降的日伪军,决定以第3师主力从淮南回师苏北,攻击淮阴、淮安城,发起两淮战役。据此,第3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作出部署,先以第10旅会同苏北地方武装攻取淮阴,然后以第7、第8旅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取淮安。第10旅及淮海军分区新编第2团和师直属特务团,于8月26日由高良涧、蒋坝一线出发,向淮阴开进;苏北地方武装5个团从东、北两面配合,向淮阴逼进。8月27~31日,经过激烈战斗,全部肃清淮阴外围据点,并对淮阴城构成包围态势。第10旅等部随即调整部署,赶筑高于城墙的多座火力点,开挖数条直通城墙底部的交通壕,迅速完成攻城准备。同时,向守城伪军发出通牒,令其投降。伪军拒降后,第10旅等部于9月6日下午对淮阴守军发起总攻击。在对城墙实施爆破成功、炸开东门城墙后,突击部队迅速攻入城内,猛扑伪军师部,经1个半小时激战,击毙伪军第28师师长,全歼伪军第28师、淮阴保安团等部8600余人。淮阴战斗结束后,第10旅主力于13日进抵淮安城下,紧缩了对淮安城的包围。15日,黄克诚率第7、第8旅进至淮安城下,接替第10旅进行攻城准备。第7、第8旅及苏北地方武装,于22日晨开始总次。各攻击部队在炮火掩护下,迅速排除各种障碍,发起猛烈冲击,相继攻入城内,向伪军纵深实施多路穿插分割,各个围歼。经7小时激战,全歼伪军3个支队共5000余人。

三、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又称为新四军事件,此间的“皖南”即指事变发生地区:“安徽南部”,而新四军则是指中国共产党辖下;由叶挺、项英分别担任正副军长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发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的该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事件中,共产党新四军所属军部兵力与皖南部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一般认为,此事件原因为稍早两党军队的军事冲突——黄桥事件。

四、新四军军歌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体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发表在新四军的刊物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由何士德谱曲后,这首歌就在新四军中传唱开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歌曲之一。这首歌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五、新四军烈士遗孀的淮安情_年(新四军三师二十二团团长)之子携夫人前往淮安自己的奶妈扫墓,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六、他人对新四军和周恩来的理解在活动的最后我们采访了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他向我们简要表达了对新四军和周恩来的理解和评价,以及对怎样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对新生代传播红色革命精神需从小做起,从学校做起,同时培养吃苦的精神。

通过今天一天的学习,我们团队收获颇丰。对新四军的历史和精神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虽然我们不是生活在革命的年代,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无法真正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但我们通过后期的学习,同样能过感受到革命的激情以及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因此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去继承和发扬新四军精神和周恩来精神以及所有的革命精神。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在这个物质生活盖度发达的社会里,还有多少人会在闲暇时刻去瞻仰此处,去体会当时兵荒马乱的纷争与血色,英雄的豪气呢?历史硝烟战火在我们参观博物馆的此刻浮现在我脑海中。检票口的人群中的话不多,好像在衬托这里的肃穆。进而使人想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句话。

辛亥革命博物馆算是武汉的新地标之一,这座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建的建筑,正对红楼而立,是武昌阅马场一道新的风景。游武汉的话不来这里着实可惜,不仅仅是因为这坐建筑的展品吸引人,更是因为,如果你不了解一座城的历史的话,你很难感同身受的去了解这里的人,这里的生活还有这里的习惯。

包括晚清中国和革命原起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专题博物馆,具体的地理位置在武昌阅马场,红楼的斜对面。有幸来到这里参观感受辛亥革命历史,对普通游客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参观学习历史的机会。博物馆分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主要展厅有五个,每个展厅都反映辛亥革命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表现了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和辛亥百年五个大的主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里结合了高科技手段,尽可能的复原历史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包括革命原起和武昌首义

参观完第一展厅之后出来,上楼梯来到第二层继续参观第二展厅。第二展厅的主题是革命原起,主要介绍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广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各地的革命团体运动,孙中山中国同盟会的成立,革命思想家创办革命刊物,黄花岗起义,以及保路风潮等历史事件。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各地的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思想的传播主要表现在各地革命思想家创刊宣传革命,比如民报、湖北学生界等。

包括武昌首义

出第二展厅,还是上楼参观第三展厅。第三展厅是我们认为的所有展厅里面最有意思的一个展厅,这个展厅的布局别具匠心,一进入展厅你会发现你自己并不是在看展览,而是站在民国时期的武汉老街道上,整个展厅尽量还原老武汉街道的夜景,并且配合武昌起义前的紧张感,还有夜晚的蛐蛐叫、狗吠等音效,幽暗的街道、巡逻的士兵,早已打烊的店铺,这些完全营造出老武昌的实景和当时革命前夜的环境氛围,让游人重温历史时刻。

除了场景上的逼真,第三展厅还运用了很多高科技的声光效果。1903年5月,吴禄贞等借武昌花园山李廉方寓所为聚会点,畅谈革命方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和派遣知识青年潜入新军,运动军队,发动组织,已初具革命团体雏形。这个花园山聚会的场景就是以微缩模型展示出来。另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联合制定起义计划,在武昌胭脂巷召开会议。最印象深刻的还是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位烈士英勇就义的雕塑,武昌的彭刘杨路就是为了纪念这三位烈士。

参观完后,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自民元以来,人们即以各种方式纪念辛亥革命,保护修缮旧址遗迹,召开纪念会、开展学术研究等等。展区的主题墙分为三个部分,并且以电影胶片的形象呈现出来。第一部分主要是学术研究的历史记载文献,包括辛亥后裔和海内外学者等实景照片。而第二部分主要是展示了革命之后的旧址遗迹以及纪念设施。而今日首义之城的部分,则向人们展示的是大武汉的现代发展变化,包括工贸武汉、交通武汉、人文武汉等,全方位展示武汉的现代发展变革。体现了当时革命时的崇尚自由与开放公正的精神,而充满这些房间的革命的热血的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大家若有所思地细细观察者每一件陈列品,时而驻足,时而低声交流。那些保存下来的信笺与手卷,那些志士烈士的画像,更是触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思考着我们对于这个民族的意义与作用,也思考着这个民族的辛酸历程带给我们的启迪与警示,提醒着我们作为新一辈的青年人时刻保持对于国际时局与国内态势的清醒。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夭折了,但革命火种没有熄灭。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38年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时间让辛亥革命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中华这块火热的大地上。江水浩荡,青山峥立,承前启后,扬帆激行,在前辈伟大革命精神鼓舞与指引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将为民族的繁荣复兴而更加努力拼搏,奋斗不懈。

历史岁月中褪去,却留下痕迹,供人缅怀。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年青一代的榜样,每念“心怀救国之志,革旧中国之命,倡民主共和之风。虽势单力孤,豺狼之士耽之,然越挫越奋,始终如一,至死之时仍为国之大计奔波于四海”,便顿时热血沸腾,激动不已。让我们肩负的振兴民族的重任,怀着先生的伟大愿望,穿越风雨开创中华复兴的大业。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实践,而是在一个亲戚开的电脑配件柜台帮忙卖货,过的十分充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对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电脑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虽然在这假期我没有在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我感觉我懂得了太多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假期实践增强了我的办事能力交往能力,叫我懂得钱来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严寒,寒风呼啸,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xxx,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文档为doc格式。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辛亥十八景,包括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孙中山铜像、起义门、楚望台、首义英雄烈士雕像、抱冰堂、蛇山炮台等辛亥革命遗迹,以及首义南轴线景观、楚望台遗址公园、辛亥百年纪念碑林等旅游景区(点)。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很多游客前往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的起义门、楚望台等辛亥十八景景点旅游参观,提前感受武汉那段辛亥往事。2011年10月6日,我有幸到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参观,深受教育,感想深刻。

原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又称“红楼”,是鄂军都督府办公地。2002年成立博物馆并挂牌。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2011年10月6日,就在红楼对面,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将正式开展了,新馆就如一艘气势磅礴的飞船横空出世,气势恢弘。它的平面‘v”型,寓意胜利,向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其建筑方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除了有“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色,还能看到红色几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颂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博物馆外墙采用“楚国红”颜料,庄严肃穆。馆内设置了四项主要功能;辛亥革命历史展览、辛亥革命文物存储、武汉近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以及综合服务。如此雄伟壮观的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必将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体现武汉精神的新的城市景观。

一踏入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由一楼进入“晚清中国”部分,将看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一排硕大的昔日“不平等条约”名称,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墙体呈现。展览由此开始,通过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等,再现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在序厅和五个展厅参观,常常被声光电结合的陈列方式、精彩新鲜创意十足的技术和艺术亮点所震撼,“身临其境”地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穿行在序厅和5个展厅,我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最亮丽耀眼的这一段停顿逗留。在辛亥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主共和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这种精神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场景、事件,展示了历史的惊魂时刻和精彩瞬间,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人真切缅怀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先驱们为振兴中华、不怕牺牲、忧国忧民、敢为人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武昌首义的伟大壮举,历史将永远铭记,我们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居民也将永远铭记。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为支撑,文物与场景并重,运用陈列展示技术和艺术语言,充分吸收上海世博会的技术与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使人耳目一新。陈列中,可见大量的微缩景观,让人感觉仿佛进入百年前的武昌街景。尤其惊叹的是多媒体呈现首义之夜之场景,让参观者看到“起义士兵”的走动,听到他们在“干大事”之前的窃窃私语。还有用沙盘再现的旧武昌城全景,并用多媒体展现首义之战全过程。让人感觉一脚踏入沉重的历史。归纳起来,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共有八大看点,下略为大家表述一二。

一、国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序厅内,中国室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扑面而来,武昌首义志士们前仆后继,耳边似乎能听到他们疾行的脚步声……整座雕塑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结合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部分,涵盖“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元素。其中表现武昌首义的雕塑部分,起义的士兵队伍从浅浮雕、高浮雕到圆雕,逐渐推进,首尾呼应,既突出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又体现出首义中的民众力量。

二、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步入第一展厅,两面条约墙向头顶压来,《南京条约》等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条约墙尽头是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满清帝国大厦将倾,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第一展厅后面展示戊戌政变后,1900年,唐才常、秦力山等在汉口组织自立军,预定8月9日在鄂、徽、赣、湘同时起兵,拥护光绪皇帝重新当政,但因经费不济、未能统一行动而失败。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唐才常被捕于汉口,并在1900年8月22日就义于武昌紫阳湖畔。“唐才常汉口被捕”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唐被绳索反手捆绑,在紫阳湖畔的草木间不屈地瞻望远方,慷慨激昂的就义蜡像栩栩如生。而秦力山在日本结识孙中山,转而投身革命,展厅中有1901年孙中山与秦力山等在日本东京的合影。

三、“孙中山赴檀香山”复原场景,这是根据孙中山自述“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而以真人比例还原的场景。1878年,13岁的孙中山随母从香港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开始求学、行医、开创革命事业的历程。“孙中山赴檀香山”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站立的少年孙中山和端坐着的母亲在轮船上,凝神远眺大海,船下沿有灯光闪耀,声光电融合,颇有波光粼粼的效果。1894年11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创建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四、同盟会誓词写在天幕上,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确定为同盟会纲领。展览按比例复原了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的会址,头顶上的“星空”以世界地图为底,同盟会各分部的地点群星闪耀。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誓词十六字纲领,一笔一画写在天幕上,直入民心。展厅中有孙中山与布鲁塞尔中国留学生石瑛、马君武等人的合影,以及孙中山与芝加哥同盟会员黄三德等人的合照。在展厅中间最为特别的是有一个大圆台,盘面上是展示长江把武汉分成三镇的近代工业的地图和面貌,手一触摸,地图、图片、文字介绍就显现在眼前,如汉阳铁厂、武昌造币局等,非常直观便利。

五、“花园山聚会”镶嵌在墙内,进入第三展厅,仿佛进入了武昌城内小巷,耳边传来一阵阵狗吠声和蛐蛐叫,暗夜黑影里弥漫着重重杀机,“花园山聚会”微缩场景镶嵌在墙内玻璃里。只见留日回国的吴禄贞等人借武昌花园山李廉方寓所为聚会点,此为1903年5月,吴禄贞邀集曹亚伯、李书城、冯特民等主要成员畅谈革命方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派遣知识青年进入新军。武昌花园山聚会虽没有正式名称和确定的组织形式,但实际上是湖北革命团体的源头,在湖北军界、学界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六、180度环幕影院还原“第一枪”,青石板、老屋、古树、小巷茶馆、德和酒庄、街上奋勇当先的革命党人……一幕幕微缩实景,1911年10月10日那晚惊心动魄的一幕如在目前。当晚7时许,城外塘角辎重队纵火为号,8时许,城内新军工程营八营革命党人打响首义“第一枪”,新军官兵和军事学堂学生等纷纷响应,迅速占领楚望台、控制中和门,部署攻打湖广总督署的战斗,一系列历史事件实景得到真切还原。最吸引人眼球的是180度环幕影院,放映的是专门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拍摄的影片《武昌首义》,还原了10月10日那夜武昌起义全过程的真实影像,而在银幕下方是硕大的大型电子沙盘模型,展示了武昌旧城风貌,观众可以想象当年先烈们在此上演的传奇故事。

七、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第四展厅是展览“创建共和”主题,进门就是巨幅油画《黎元洪祭天》。10月11日上午,起义军攻占武昌城后,在原湖北咨议局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获绝大多数人赞同。革命党人李翊东代黎元洪签署了第一份安民告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黎布告》。1911年10月17日,都督黎元洪在武昌阅马场登坛祭天,大典振奋了民军士气,激励了革命热情。画面上,黎元洪一身戎装,目光坚毅,显露了黎元洪军务娴熟、为人厚重的一面。此展厅同时展出了有关黎元洪的一组文物,如黎元洪大总统入殓服饰、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章、中华民国鄂军政府大都督印等,让人怀想“创建共和”的艰辛历程。

八、脚步触摸全国起义地图,刘家庙之战拉开了阳夏战争汉口战役序幕,1911年10月18日凌晨三时,民军向盘踞在刘家庙一带的清军进攻,肉搏至车站附近受阻。下午三时再度轮番冲锋,清军乘车逃跑,次日民军攻占刘家庙车站。展览用声光电手段,营造了枪炮齐鸣、慷慨悲壮、气贯长虹的场景。展厅中,黄兴“笃实”押角章、睡衣等,湘军步队独立第九标阳夏血战纪念章、沪军都督赠名誉章、康有为为吴兆麟题词横幅“为民兴利”,黄兴骑马率民军指挥阳夏保卫战雕塑,无不反映当年的实况。展厅中,走路时不经意间脚踩着互动版晚清地图,响应湖北的省份会亮起蓝灯,直隶、山东、河南、甘肃、新疆、东三省等纷纷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此外,还用一面墙展示了宋教仁、林森、马君武等人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孙中山就职典礼现场复原颇具气势。

参观完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和众多参观者一样深受教育,感想深刻。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以辛亥精神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信心,勇于进取,甘愿奉献,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一切力量。辛亥革命,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新时代,拉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序幕,使中国历史步入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进程。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烈,为推翻封建统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以“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革命精神。以鲜血和生命开展这场伟大的革命,其光辉业绩彪炳千秋,值得后人永远歌仰、怀念。我们要深刻缅怀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弘扬辛亥革命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深受教育之于,欣然赋诗六首,以示情怀,以示勉励,以示留念。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2000年11月由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和武昌起义门管理所合并,组建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办公地点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内,负责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武昌毛泽东旧居、陈潭秋烈士早期活动旧址及武昌起义门旧址的管理、保护和对外开放;负责武汉地区近现代文物的征集、保护、展示、研究及武汉近现代史的研究;负责举办反映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专题展览。

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讲习所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校舍建于1904年,由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组成,中间有一个大操场。农讲所旧址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占地面积12850平方米。当初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1927年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校址。

农讲所1926年底开始筹备。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共800余人。武昌农讲所以训练能领导农村革命人材为培养目标,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在农讲所任教。

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开展农民运动,犹如星星之火,燎原于神州大地。大革命失败后,他们积极投身于各地的工农武装起义,如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暴动、黄麻起义以及参与创建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占地面积909平方米。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时与他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也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1958年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复原旧址纪念馆。同年12月,周恩来题"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馆标。1963年纪念馆正式开放。该馆现有工作人员35人,设有办公室、陈列宣教部、资料保管部、总务科、保卫科等业务机构。1982年农讲所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家文物局、中宣部分别授予武昌农讲所纪念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04年,中宣部等七部委联合将武昌农讲所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30多年来,武昌农讲所、武昌毛泽东旧居已接待国内外观众2000多万人次,成为观众游览瞻仰的胜地,学习研究中共党史、中国大革命史,特别是农民运动史的课堂和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农讲所旧址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500余件,其中有毛泽东1927年撰写的《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农讲所编印的《规约》、学生佩带的《证章》,有周恩来、董必武、张平化、伍修权等领导人的题字、题词。有黄兴、邓演达、陈潭秋、夏明翰、包惠僧等用过的实物,均为珍贵的革命文物。馆内有毛泽东同志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复原陈列、《农民革命大本营》基本陈列。对外开放的复原陈列有常委办公室、总队部、教务处、庶务室、医务室、财务部、大教室、学生寝室,以及毛泽东同志旧居复原陈列。除此之外我馆还开辟了面积10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适时围绕主旋律举办临时展览。

最后,我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82名代表出席。怀着崇敬的心情,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共五大开幕式复原后的现场:**台、会场现状、代表参会的落座图、标语、长形桌凳等都可以看到,**台上方张贴着马克思、孙中山、列宁领袖像,领袖像两边悬挂着“ccp”旗,墙上可以看到几个标语“反对白色恐怖”、“中国革命成功万岁”、“世界革命成功万岁”。会场上的陈列可以看出,中国的革命是同世界的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接着我们又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盛况的图片及文字说明,近距离接触了中共五大的历史背景、开幕式盛况、大会全程等历史图片和部分历史实物。通过整个纪念馆的参观,我们了解到中共五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是幼年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了解到中共五大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局限性,中共五大及其前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不仅在推进当时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党的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整个参观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最终同学们都学到了很多,恋恋不舍地乘上了返程的车,车上同学们依然兴奋的谈论着这次活动。这次参观使同学们对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培养我们的爱国之志;更带来了一种革命蓬勃的精神,让同学们重温了党的创建历程,革命党人乐观积极的革命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清醒的认识我们国家目前的体制是否科学和完善,要活在当下。我们是幸福的,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革命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社会安定团结,使中国繁荣富强,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共产党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在探索中有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和坚定,他们克服一个个的困难与艰辛,不断前进,一步步向前,可以说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饱含着艰辛,隐藏着血泪,艰辛与血泪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作为当代知识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对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后,我很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的组织,我立志在先驱们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学习、好好工作,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遗志,使我们的党发展得更加壮大,让我们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将国家建设得更加和谐、繁荣、昌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真理在我心中的地位矢志不渝。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为使党校培训活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把理论教育与增强学员的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我参加了我们历史系党小组组织的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代的节奏感。在博物馆内,我们参观了八个展厅:隋唐瓷器厅、汉画像石厅、十二大名人厅、运河遗韵厅、宋代瓷器厅、书画厅规划厅、古相贵珍厅,分别展出淮北地区出土文物和征集的全国名人字画。有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瓷器等,通过参观这些服饰、居室、生活用品、战争用品及丧葬用品,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优秀古代文明,古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与工匠们的伟大智慧。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淮北的过去和现在。

通过这些陈列品,我们知道了淮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尔后,春秋宋国的别都,秦之泗水郡,西汉沛郡,东汉沛国的治所设于相城。现已在相城地区发现、清理古墓葬、古文化遗址数百处,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以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为世人所瞩目。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的开挖,淮北柳孜成为我国当时沟通南北经济的重镇。这都是通过这些实物我所了解到的。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实物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领略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激发我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看出,党的优良作风是在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直观的实践和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此次实践让我的到了一定的锻炼。我很高兴能够在这次实践中获得在专业的知识领域进行拓展和创新的宝贵机会。

我认为此次博物馆实践对于历史学专业的我来说特别有意义。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用严谨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此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感,我们一定要继承先人们的精神,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积极分子实践活动参观平原博物馆心得感悟。

五月的天气是燥热的,但是我们的心情却比这炙热的天气更来得热情。我们第一批积极分子一起到平原博物馆参观,心情就像是澎湃的海浪无比的激动。

怀着好奇与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目的地——平原博物馆。平原博物馆是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地上三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24米。首层为库房、技术用房及设备电气用房;二、三层为展览空间和办公用房。博物院总体规划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以物为本”的设计思想,突出政府广场庄重、大气、包容的性格特征。采用现代、大气的设计手法,依据以市政府办公楼所在的中心轴线,采用对称式布局,成功地构建出有序的城市空间,创造出博物馆强烈的场所感。同时,在中轴对称布局的基础上,各单体建筑又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这种差异中的对话,体现了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创造出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城市空间。

平原博物馆是新乡十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在建筑艺术上,其一表现为“华夏之光”——文明精神的传播,借助规划形式的放射状规划图景与建筑形象上的独特个性,通过以竖向线条为主的石材巨大实体尺度,以及其富于韵律的排列,形成了博物院震撼人心的整体气势,寓意着新乡牧野大地,作为夏、商、周中国最早王朝的中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二表现为“历史年轮”——历史的沉淀与传承,平原博物院平面呈半圆形,通过与树的“年轮”在形态、肌理上的呼应,体现出历史延续性。她寓意城市是成长着的城市,而平原博物馆,正式要记录下这座城市成长过程中的“年轮”,让人们得以通过这些“年轮”,重视她的点滴回忆。其三表现为“太行山势”——地域性与生长性,平原博物院建筑形象强调竖向上的生长感与层叠起伏的态势,外形硬朗、刚毅,平原儿女坚忍不拔的性格。

平原博物院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上万件,国家一级文物63件。平原博物院中的博物馆共有19个厅,其中16个厅作为展览文物所用。其中12个展厅为固定展厅,4个为临时展厅。西侧为“牧野华章”通史类展厅,时间范围从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文化遗存开始,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四个篇章,种类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竹木器、碑帖拓片、玉器、石刻造像等,尤以商周青铜、明清书画、历代碑帖拓片著称。东侧为文物专题展厅,分为《馆藏青铜器展》、《馆藏陶瓷展》、《馆藏书画展》、《馆藏精品拓片展》、《造像艺术展》五个专题展览,共展出精品文物一千多件,对青铜器、瓷器、字画、拓片等进行专题陈列。大部分文物文物出土于原平原省所辖的范围。无论是馆藏量还是馆藏价值,在全省地级博物馆中都名列前茅。

其中,镇馆之宝有祖辛卣、妇好方尊、牛面纹卣等一批珍贵青铜器,及北魏石刻造像、石鼓文拓片等石刻、石雕、石碑。此外有历代书画作品1700余件,时代自秦汉至近现代,代表性藏品如赵子昂、董其昌、史春荟、李苦禅、白雪石等的书画作品。

当我仰视着那些精美的字画以及陈列的相片。我已不再仅仅是去了解其中的内容,而是站在远处看。我似乎感觉到画中的人物翩翩向我走来,那字里行间,急似飞流瀑布,缓似行云,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当我俯视那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玉器,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古人琢玉的场面,过去人们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了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器,我就理解了什么是巧夺天工了。

我的心情如潮水般大起大落。最后趋于平静。走出博物馆大门。我还在回味着那平原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对老祖先的敬畏。一切都随风儿去了,我的思绪也融入了滚滚的历史长河,激荡起一滴小小的浪花,而水面又平静了。历史的洋流又再次拍打舵船,缓缓前行。我们的时代又将继续。博物馆之旅,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的思想和情感再次奋发。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知晓社会的良好形式。也是促进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培养锻炼自己的才干的良好渠道,提升自身的思想与修养,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思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提高素质。总而言之,这次积极分子社会实践,使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思想更加成熟,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得到更好、更全面的锻炼。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受到了爱党,爱国的教育,使我了解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旧时代,开始了新纪元。是中国共产党的励精图治,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民从受人奴役到当家作主,使国家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使我体会到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

在烈士陵园,一种静穆的情愫在空中慢慢渗透,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间悠然而生,一幅幅题字更突显革命的意义和情感,一座座雕塑传达着理想信念的伟大。在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小井烈士墓,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号角声悠扬深远的想起,仿佛穿越时空,战士们正安详的伏在地上,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但好像又是醒着的,脸上挂着微笑,憧憬着未来社会的美好时光,不,是看见了今天了的和谐社会。

当我们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虽然只是一小段,还是让我们大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小检验,更引发我们对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深思。穿行林间,当年毛委员、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奔走的身影,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实践,那坚实的脚印好像还镶嵌在这小道上,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天,这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向历史致敬,向历史上辉煌的汗水致敬!

在井冈山的伟大斗争中,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革命先辈们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弘扬井冈山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理想信念而抛头颅,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他们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

这次参观学习,给我们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使党员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井冈山之行,丰富了我们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一定坚守自己的岗位,爱岗敬业,认真工作,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把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到光荣的教育事业中去。

80年前,在井冈山这块群山环绕之地诞生了中国革命占据重要地位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井冈山群众的奋斗下,这块土地敲打出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创造出中国革命重要的一笔——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从何来?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参与了井冈山红色学习,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故居、小井红军医院。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就是一篇血与泪的史诗。毛泽东在湖南发动秋收起义,然而攻打长沙的失败却让工农革命军损失惨重,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牺牲在战场上,拉出来的几千人的队伍转眼仅剩几百人。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这些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没有放弃,而是坚定信念,勇闯新路。上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辗转多地后,毛泽东终于带领部队来到了井冈山,从此中国革命的格局大大的打开。

在井冈山群众的支持与奉献、涵养与保护下,革命的火苗一步步壮大。千磨万仞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让红军战士们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仍然选择坚守、不言放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敢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敢于闯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才有了革命火种的保留。正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使得革命火种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因此井冈山精神是在遭受失败下锤炼而成,是在坚守信念中涌出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的,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发展的。

井冈山精神是革命先烈用血汗凝练而来,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与发扬,并不断赋予其新时代下的新内涵。这不仅是井冈山群众的应行之事,更是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全体共产党人、全体中华儿女的担当。

当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组建起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

组工干部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应结合x组织工作实际,真正把“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去。

组织部门是党委重要的工作部门,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组织工作水平的高低、组工干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思想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成熟,以理论上的扎实保持信念上的坚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应对不良思潮的冲击,正确认识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坚定对党的正确领导的信赖,确保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改革创新是组织工作的活力源泉。缺乏“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精神的组织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组织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立足服务x转型发展大局,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在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上破解难题;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理念促进新跨越。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加快推进x经济转型中,着力巩固基础,建设班子,培养干部,延揽人才,营造环境,强化自身,为推进x“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表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党无尽的力量源泉,在任何条件下,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处处关心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当前,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组织工作的唯一标准,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和“组织部长下基层”等活动为载体,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始终做到心中想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工作深入群众,全力服务党员、服务干部、服务人才、服务群众,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成长,是一种经历;经历,是一种人生的体验。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我们拥有了什么,而在于从中我们体悟了什么。在生命的短暂与存在的永恒之间锻造了自我,拥有真正的价值和真实的幸福。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让我们有所体会、有所启迪、有所感悟,让我们更好地成长!

由于家在农村,再加上自己的专业限制,所以不可能到什么公司企业去实习,经过一番思考,决定到村委会去帮着做一点事.我们常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农村,有着淳朴的人情,美好的传统习俗,但由于知识的缺乏,也有好多糟粕.

一方面,大学生有着良好的知识,有新思维,新思想,对国家的政策理解的较多,到农村去实践,可以戒掉自己的心高气傲,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体会农村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是在物欲横流的大城市没有的东西,同时也可以增加大学生的见识。用自己的知识去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也是推动我国迅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农业在我国是一个基础产业,也是一个国家在大力发展的产业,国家深切关注农业,农民,农村,在知识相对落后的农村,更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指导,告诉他们国家的相关政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让农民对政府的相关政策有充分了解。

带着自己的材料证明,向村委会的几位叔叔说明了来意,他们很是惊讶,我将自己在家就练习好的话一股脑全说了出来,其实还真怕那几位叔叔拒绝呢,不过事实证明他们留下我了,不过好象有种不信任的感觉,所以好好努力,你定可以的,加油!不能让几位叔叔小看了我这个当代大学生的水平与实力的。

实践的前几天,一直在办公室里呆着,端茶,倒水,扫地,一点都没有什么我想象的那种刺激,那种新鲜。但那天一位阿姨询问我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事,并将她的情况告诉我让我分析,我讲解了之后,再问了阿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事,但阿姨好象知道的挺少的,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是不了解。经过和几位办公室的叔叔们商讨之后,决定进行义务宣讲,主要是针对政府出台的许多惠民利民政策,讲解给村民之后并针对他们的实际问题进行回答和帮助,告诉他们一些做法。

第一天的讲解并不是很理想,由于是自愿听与否,所以大家刚开始看到我和准备的展板都觉得很新鲜,但知道我是干什么之后也都失去了兴趣。回家之后觉得很伤心,总结经验觉得是自己的介绍太书面化,太死板,村里人一时半伙觉得根本听不到什么有实用价值的东西...第二天改变策略,使用家乡话,不在拿着手稿在那里读读,而是用自己的理解去和村里人讲解,一开始也没什么反映,不过那天在村委会遇见的阿姨看到了,就对大伙儿说她要谢谢我,就是我帮助她知道了该怎么做的,于是我灵机一动,就把那位阿姨的情况和我的建议联系起来,一起讲解了,效果还真不错,当即就有为老奶奶问我她的那情况该怎么解决了,真的好开心,呵呵...

由于天气原因,宣传只进行了三场,但感觉真的挺好的,应该说很成功吧!告诉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到村委会去解决,在讲解了之后,挺少有人去的村委会还真的来了不少人,都是问一些他们自己家遇到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我一一回答,感觉真的挺好的,努力!相信自己一定会做的更好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早在初中,我便把辛亥革命的来龙去脉了解透彻,也早将其重要事件历史意义记得烂熟于心。

可是直到我来到武汉,真切地站在“首义之区”,进入辛亥革命博物馆,静静地参观完五大展厅之后,才觉得自己是真实的全面的走进了这场所谓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同时也因为在博物馆多多少少感受到了老武汉的风情,这个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城市,也不得的让我觉得亲近起来。

博物馆整体造型相当具有艺术性,外墙为暗红色无规律起伏、粗糙质感的肌理效果,营造出整个建筑“破土而出、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似乎也在暗喻辛亥革命爆发的“石破天惊”。步入序厅,整个序厅被覆盖于缓坡之下,让人不禁联想起辛亥革命爆发前夕中国压抑黑暗而又暗藏着波诡云谲的氛围。而踏着徐徐上升的楼梯来到地上,顺着时间顺序再仔细地梳理一个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觉得辛亥革命也便是历史长河螺旋上升中的一段较曲折的阶梯。到达顶层,趴在露台上休息,视野开阔,望着底下三五成群的人们有种说不出的云淡风轻之感。百余年前烈士们在战火中前赴后继地向前,想要追求的就是我们今天拥有的这个和平而包容的社会吧。

来的时候很巧,展厅正好在举办“共同的岁月——孙中山宋庆龄在莫利爱路寓所”图片史料展。展览分成“伟人世纪缘”、“精诚同忧乐”、“笃爱共死生”和“绵绵无绝期”四个部分,让人不由记起孙中山送给宋庆龄的那副著名联句——“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莫利爱路寓所是1918年孙中山受西南军阀排挤,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在上海的固定居所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感悟600字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感悟600字。也是孙中山与宋庆龄婚后唯一的固定住所。这是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他著书立作的安定空间。而宋庆龄总是“陪伴在孙中山身边读书、写作,无间寒暑”。这样的陪伴,好像不仅仅是夫妻间的爱情了,更像是一种钦慕,一种惺惺相惜的长情。因著《西行漫记》而闻名的美国记者斯诺曾在30年代问宋庆龄是如何爱上孙先生的。她答道:“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敬仰。我偷跑出去协助他工作,是发自少女浪漫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

乱世中总能激发出人们的英雄豪情。而我想革命与战争中的柔情总是最为珍贵的,也怪不得直到今日还令人怀念、唏嘘。

辛亥革命终归已成历史,当今社会也难再爆发革命。那么在普及历史的意义之外,感受恢弘历史下孤胆英雄与烽火佳人的血色浪漫;感受热血青年们以生命探寻的价值“但求给天下孩子一个风雨不侵的家”;感受一代伟人的优雅品质与百折不挠的毅力。然后在生活中更宽容地对待世界,目光更广阔地锤炼自己,懂得珍惜与感恩,这大概就是我们探寻辛亥革命,探寻历史的更大意义所在吧。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阅马场,是依托武昌赶忙军政府旧址建立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其内陈列着大量的有关辛亥革命的史迹,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祖国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的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曾经为祖国大地抛头颅撒热血的仁人志士,也时鞭励着我们这些并报时代的党员,要时刻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努力不息。

站在阅马场的北端远远望去,我们发现绿荫丛中掩映着一座红色楼房,武汉人习惯把它叫做“红楼”,这就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和花坛喷泉,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南端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顶呈锥体,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慨。

进入纪念馆后,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主楼,我们发现红楼的主楼实际上是红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讲解人员告诉我们,整个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而主楼面阔73米,进深42米。由于最初建立时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因此建造型式仿照西方国家的行政大厦,风格典雅庄重:花岗石砌台基,红砖砌墙,廊前列柱起卷,檐下饰飞头,檐上压以女儿墙。外墙砖砌,间饰附加假柱、柱头和垂花、垂禾、束莲等图案。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前往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一系列场馆,这些场馆再现了当年神秘而又庄严的的历史场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而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前,大家或低声交流抒发感想,或驻足凝望若有所思。馆内收集的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千余件历史文物和上万张历史照片,不仅使大家大饱眼福,同时也更加直观地反映了那段历史。

那些独具民国特色的物品记录下了那个短暂而又变幻的瞬间,墙上的黑白照片表彰着那些为革命出生入死的英雄人物,我们的眼前不断涌现我们未曾经历的那段历史。特别是孙中山签发的“李翊东前往赣州办理要事”的大元帅令和王霞宙、张善子绘制的刘静庵烈士画像,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或热烈讨论,或拍照留恋。

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们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不仅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还参观了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从而有幸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英勇作为,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才会有我们今天这安稳的生活。“武汉保卫战”是辛亥革命期间爆发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能取得成功,是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抵挡刀枪,用热血洒满大地换来的。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灵魂是永远存在的!他们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

站在“红楼”上,回顾辛亥革命的光辉历程,我们更加深刻怀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以及无数为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他们崇高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后辈人努力奋斗。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生活在划时代的青年人更应该全面的了解中国的革命历程。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武汉首义文化的历史名片,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应该倡导这种敢为天下先、敢为民生洒热血的精神,将首义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贡献于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引导党校成员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将历史纪录与现在的首义文化弘扬的目标相结合,这正是我院学子贡献于地方建设的特色路径。

时间让辛亥革命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中华这块火热的大地上。江水浩荡,青山峥立,承前启后,扬帆激行,在前辈伟大革命精神鼓舞与指引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为祖国的统一富强而更加努力拼搏,为之奋斗不懈!

诸多的努力奋进并取得成功,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光辉篇章。这些赋予历史性的论述无不证明了革命历史的伟大。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大家积极性很高,在纪念馆门前,大家集体照相,经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那段历史,也同时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期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将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责任,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全体学员感受很深,我们了解到真正的学习是离不开实践的,只有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中国革命道路的漫长与艰辛。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1年7月8日正式开始社会实践,7月14日圆满结束。实践团完成了任务分工、实践路线规划及问卷调查等前期工作后,进行了为期4天的红色博物馆参观和党史资料考察,并结合学习心得分别于7月11日与7月14日开展了线上讲座与线上宣讲会。

7月5日,实践团发布了针对武汉在校大学生对武汉文化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截至至7月11日,共计获得反馈结果101份。调查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人群中超过90%是团员或共产党员,而在此前提下,依然有超过50%的同学对武汉红色文化不太了解。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其中有超过60%以上的被调查者对红色文化表示感兴趣/非常感兴趣。针对调查发现的大多数被调查者通过线上活动来了解并学习红色文化这一现象,实践团成员决定以开展线上讲座和线上宣讲等方式帮助周围的同学来了解武汉红色文化。

7月8日,实践团正式开始进行社会实践工作。实践团成员于华中农业大学桃园食堂开展了线下讨论,在交流了前期调研的资料后,成员依次发表自己的学习感悟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网上部分资料缺失和报道不全面存在争议等问题,由实践团负责人对会议过程进行记录总结和活动物资采办。

7月9日,怀着激动的心情,实践团成员出发前往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昌毛泽东同志旧居进行实地调研。看着革命先辈们曾经生活过的教务处,宿舍,食堂……实践团感慨于革命志士们对农民教育的付出,由衷为革命先辈们在革命斗争中坚持不懈,顽强坚韧的精神致以敬意。一位实践团成员表示:“在看到了在那个动荡年代依旧不忘初心,将热情与希望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志士们后,坚定了我要入党的决心。身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为红色历史注入新的力量。”

7月10日,实践团前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调研。在本次调研中,实践团了解到,在1925年大革命高潮到来后,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革命洪流推进到长江流域,中共中央迁移武汉,武汉成为了当时的革命中心,为后来中国五大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感受到了当时革命环境的风云莫测,实践团成员全体表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感谢老一辈党员同志的努力成果,感谢党严格的纪律建设让如今的中国四海升平无战事,给了人民安稳的社会环境。

7月11日至7月12日,实践团分别前往辛亥革命博物馆和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建筑构造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特色,几何外观和“楚国红”色调,俯瞰呈v字造型,寓意革命胜利与武汉的腾飞。走过博物馆内的五个展厅,到观展结束时,实践团成员在贴纸板上写下“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宣言。经过短暂的休息和资料整理后,实践团再次出发,前往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与湖北工业大学的暑期实践团队伍一起进行了馆内参观并与会馆前合影留念。

7月12日下午,实践团开始准备第一次线上讲座,分别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党内的杰出党员同志,中国共产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现代青年同志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这6个方面举行了本次以党史教育为主题的讲座,并将讲座成果上传到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截至至第二日12点,视频总播放量突破349次,评论总数达12条,收获点赞23个和4条转发。

7.13日,实践团成员于腾讯会议展开了线上会议,总结了线上讲座中的不足和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工作难题,在确认宣传信息无误后,对个人讲稿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并于团队经营的说说中预告了次日的宣讲会,小组内成员都积极参与了宣讲会的宣传。

7.14日,线上宣讲会顺利举办。实践团成员要芳媛进行短暂的。

自我介绍。

后正式开始宣讲内容,宣讲过程中共有50余名群众参加。对本次参会情况进行意见调查,60%以上观众对本次宣讲内容“非常满意”,10%以下观众提出“宣讲质量需要得到提高”。实践团对宣讲质量不满意的观众进一步访问后得知,其中50%以上表示不满意理由为“不适应线上宣讲方式”。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内成员对党史的了解程度得到了提升,对革命历史中如八七会议,中国五大,武昌起义等重大事件的产生背景和事件过程有利更深入的认知,实践团内的团员同志都表示,要积极入党,希望能够早日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党员。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上个周末,我和本班的几名同学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参观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旧居、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等革命旧址,通过参观和讲解员的讲解,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付出的艰辛的努力,我们对党、对革命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他们的敬意油然而生!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它位于武汉市武昌解放路红巷。到站下车后,首先印入我们眼帘是门口的“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几个字,经过讲解员的讲解,才知道那原来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的馆名。我们大家难得聚在了一起,又将参观这么神圣的地方,大家心里自然是激动极了。在这种情况下,照相留恋是少不了的,进入馆门之前,我们几个同学就在馆门前进行了拍照留念。拍照过后,大家怀着无比沉重和激动心情进到了馆内,开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一步步加深对党和革命先烈们的认识!

武昌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毛泽东实际主持全所工作。农讲所只举办了一期,共有学员800余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学员毕业后,大多数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到了常委办公室、总队部、大教室、大操场、学生寝室和膳堂等复原陈列和反映农讲所历史的辅助陈列。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农讲所对学生的政治和文化素质要求很高,毛泽东等领导并不在意学生的家庭背景,重在树立学生们的革命情怀,“到农村去”这几个字是在学生寝室的墙上发现的,可见学生们对革命的决心。渐渐地,我仿佛回到了过去,脑海中浮现出农讲所当年的情景:毛泽东、夏明翰等同志在这里为学生们传授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坚定了学生们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学生们舍生忘死,坚持训练。正是这样的革命情怀,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呈现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把中国从水深火热的境况中拯救出来,使我们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这是毛泽东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所。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该文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当时与毛泽东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这里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蔡和森、彭湃、毛泽潭、罗哲、夏明翰等革命志士也曾在此处下榻。“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唱出了革命不怕牺牲,追求真理的伟大情怀!

整个参观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最终同学们都学到了很多,恋恋不舍地乘上了返程的车,车上同学们依然兴奋的谈论着这次活动。这次参观使同学们对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培养我们的爱国之志;更带来了一种革命蓬勃的精神,让同学们重温了党的创建历程,革命党人乐观积极的革命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清醒的认识我们国家目前的体制是否科学和完善,要活在当下。我们是幸福的,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革命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社会安定团结,使中国繁荣富强,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共产党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在探索中有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和坚定,他们克服一个个的困难与艰辛,不断前进,一步步向前,可以说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饱含着艰辛,隐藏着血泪,艰辛与血泪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作为当代知识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对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后,我很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的组织,我立志在先驱们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学习、好好工作,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遗志,使我们的党发展得更加壮大,让我们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将国家建设得更加和谐、繁荣、昌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真理在我心中的地位,更加坚定了,我要尽自己的努力,早点加入进来,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5月1号,我和室友一起去了武汉,特意参观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一上午的参观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的了解。

博物馆有四层,包括地下层,分为五个展厅,从清末新政讲到临时政府的建立再到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博物馆内容很全面,有些文物是我从来没见过,有些事件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很多在历史教科书上粗线条的知识可能两三页就能讲完,可是博物馆不一样,它可以用很大一个展厅,有图有文有实物地展示,很细致,令人印象深刻。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戊戌变法没有根本挽救中国被瓜分的命运,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引起了社会的舆论,甚至激起了另一种更为激进的思想的产生--革命派思想,要革命,要共和,要民主、要自由。这些革命派正是辛亥革命的主力,他们在文化舆论,革命抗争中双管齐下发动一系列让清政府惶恐的活动。兴中会的成立,同盟会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再到“三民主义”的提出,民主共和开始迎接了希望的曙光。

在三四号展厅,我见证了封建帝制是怎样覆灭以及武昌起义是怎样爆发。在这两个展厅,我内心是复杂的。历史虽说是历史,已经过去,可是看到那些蜡像老照片,我似乎有点感同身受。从初中教科书就学过,这些历史是如何发展,可是等真正见到实物的时候就是另一种荣辱共存的感觉了。黄兴率领的“黄花岗起义”告诉我革命烈士用献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孙中山的呕心沥血让我明白武昌起义一定能够胜利。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势力,使中国反动势力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也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现在的生活更加珍惜,对以前为革命而奔波的伟人们更加敬仰,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让我学习历史,了解历史。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五

80年前,在井冈山这块群山环绕之地诞生了中国革命占据重要地位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井冈山群众的奋斗下,这块土地敲打出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创造出中国革命重要的一笔——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从何来?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参与了井冈山红色学习,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故居、小井红军医院。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就是一篇血与泪的史诗。毛泽东在湖南发动秋收起义,然而攻打长沙的失败却让工农革命军损失惨重,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牺牲在战场上,拉出来的几千人的队伍转眼仅剩几百人。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这些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没有放弃,而是坚定信念,勇闯新路。上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辗转多地后,毛泽东终于带领部队来到了井冈山,从此中国革命的格局大大的打开。

在井冈山群众的支持与奉献、涵养与保护下,革命的火苗一步步壮大。千磨万仞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让红军战士们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仍然选择坚守、不言放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敢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敢于闯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才有了革命火种的保留。正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使得革命火种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因此井冈山精神是在遭受失败下锤炼而成,是在坚守信念中涌出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的,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发展的。

井冈山精神是革命先烈用血汗凝练而来,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与发扬,并不断赋予其新时代下的新内涵。这不仅是井冈山群众的应行之事,更是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全体共产党人、全体中华儿女的担当。

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六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来到了那以前只在书上见过,听老师说过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博物馆。沿着历史的轨迹,我们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

1900年列强再次侵入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成了一个禽兽们的乐园。蚕食鲸吞,偌大的一个中国沦落成了一个任禽兽们角逐的地方。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落后就要挨打,落后而不求上进就意味着在一切外交上丧失尊严。而辛亥革命正是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去与历史真正的“零”距离接触。

还未走进博物馆,就可以看到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在解说员的陪同下,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就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最后,在孙中山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结束了参观,每个人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博物馆的一切却永驻每个人心中。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此刻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