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0:15:03 页码:13
2023年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实用18篇)
2023-11-20 10:15:03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一种深刻感受和领悟,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心得体会是一种对于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的理解和思考,也是一种对于自己所取得成果的总结和反思。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来源,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改进的方法。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心得体会是我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它记录着我们成长的点滴和收获的经验。心得体会应该注重自我反思和对自己成长的思考。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调查地点:天津西青区、河北曲周县、河南许昌县、山东临邑县、安徽芦山县、山西闻喜县、陕西富平县、四川青川县、江苏邳州市、湖北京山县等十个农业大省的十个农业大县(市)的近50个乡镇。

调查对象:基层农业干部、农民。

调查方法:走访、座谈、问卷。

调查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中国乡村调查》组。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更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四个现代化突出的“短板”。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上都面临哪些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离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多远?就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将采访报道与调查相结合,先后派出五路记者,前后历时两个月,行程上万公里,深入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苏、四川等十个农业大省的50多个乡镇,走访了一个个国家绿色粮食增产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知名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调查采访了大量的基层农民、农业干部、农业企业、农技服务人员。

调查针对基层农民和农业干部分别设计《中国农业现代化基层调查问卷》(基层干部篇)和(农民篇),每到一地组织农业生产一线人员填写问卷,并就调查内容深入座谈。结合中国乡村之声通过线上线下等其他方式,本次调查共收回《中国农业现代化基层调查问卷》近千份。调查表明农业基本生产受到基金、规划和水利条件等限制;农业生产结构仍需调整;农业科技仍需着重发展;新兴职业农民虽然渐渐出现,但其发展却任重道远;绿色增产亟需建立鼓励补偿机制。

农业基本生产受到资金、规划、水利条件等限制。

1、提高粮食生产需要加强科技力量、水利设施。

受访干部和农民分别各有47%的人认为需要加强科技指导,其次是23%的人认为要加强水利建设。仅有14%的认为把土地转租给合作社或者种粮大户能够提高产量。

2、“高标准农田”建设受到资金等条件限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遇到资金不足和规划不科学的问题,水利设施是其遇到的主要问题。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正在各地快速推进,其中涉及的农民土地权属问题、资金投入问题和建成后的维护是目前农民比较关注的。

问卷显示,有高达97.37%的农业干部认为“资金不足”是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最大的困难,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上还是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有近六成的农业干部和农民都认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管理维护跟不上,亟待专家指导和技术资金支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基层农业干部,在为耕地自然条件差,达不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数量而焦虑,这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在全国18亿亩耕地中,这一比例占比44%左右。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土地权属问题是基层农民和农业干部最关心的。在回答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亟待改善的问题时,有超过一半的农民选择了土地调整中土地权属问题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四分之一的受访农业干部也认为,建设涉及土地权属问题,农民不支持是目前的一大困难。此外,有四成农民也表示,建设过程中,存在用工补偿、占地补偿不合理的现象。

3、水利设施仍然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一大问题。

对于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利设施,农民满意度并不高。超过六成的农民认为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可遇到大旱大涝心里没底;有三分之一受访者认为,目前的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排水灌溉仍是最大的心病;仍旧有19.10%的农民认为水利设施规划不合理,不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仅有8.7%的受访者对目前的水利设施点赞,不再担心恶劣天气的影响。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短板,主要矛盾体现在“建”和“管”两个方面。

水利设施的管护也是农民们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问卷显示,有23.3%的农民迫切需要改善水利设施;有41.57%农民认为水利设施存在浪费现象,没有充分被利用。

1、农业种植结构趋向多元发展,但是缺乏产业纵深。

62%的受访干部认为当地农产品结构是多元发展、特色种植、绿色农业以及设施农业多种并存,但是74%的地方仍然不能进行初级产品加工或者只能进行简单的粗加工。

2、农产品流通体系急需完善。

只有41%的农业干部认为当地已经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产销体系,但是有34%的干部认为当地流通营销体系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小打小闹时代,且25%的干部认为缺少信息等现代化营销方式是其软肋。

3、资金是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民对龙头企业的发展有些矛盾。

对于当地龙头企业发展的情况,46%的农业干部认为财力有限不能投入扶持资金,41%的干部认为缺少金融土地政策支持。

而对于各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民们最希望涉及到土地流转问题时,能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有超过一半农民迫切渴望在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中,学习到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新知识、新观念。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顶层设计”

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迫切需要“顶层设计”。有近四成的农业干部表示目前他们最需要因地制宜、科学的规划指导。此外缺少政策支持,农民知识水平有限也成为基层农业干部尝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阻力。

农业科技推广还需着重发展。

1、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大。

受访的农业干部对于农技推广困难的理解看法不一,30%的干部认为缺少投入资金,30%的干部认为农民文化不高很难普及,35%的干部认为推广人员水平参次不齐缺人才。

2、农民对农技知识需求大,但接受起来有困难。

调查发现84%的农民愿意尝试农业新技术,15%的农民先观望再决定,只有1%不愿意采用新技术。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分别有29%、28%、33%、10%的农民认为受文化限制对新技术接受有困难、农技人员太少服务跟不上、生产中的问题不能技术得到解决和培训不实用。

3、传统方式仍然是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的主要渠道。

在农业生产遇到困难时,77%的农民在第一时间选择以传统方式解决。其中,51%的农民会第一世家请农技人员指导,另外26%的农民会向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请教。另外有22%的农民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等查找。

在农民最喜欢的农技推广方式中,农民对“傻瓜式”、“解决问题式”、“一条龙式”和“参与式”的喜欢程度各占22%、22%、35%、21%。

新型职业农民渐渐出现,但是其发展仍任重道远。

1、新型职业农业开始出现,主要由传统种养能手、回乡创业人员等为主。

受访农民中65%的农民认为自己已经是新型农民而不是传统农民。受访干部认为传统种养能手、高校毕业的年轻人已经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能人分别占新型农民的27%、37%、26%。

2、农民培训工作压力大。

受访干部中有38%认为农民培训缺少资金,45%的干部认为培训单位资质良莠不齐,培训内容针对性也不强。在培训方法上,50%的干部认为还是要依靠农民职业培训学校专门培养农民。其次,还要结合农业信息服务网以及现有的新型农民“一对一”带动。

绿色增产亟需建立鼓励补偿机制。

调查中,农民认为提高质量和产量对农业增收作用最大,但是几乎所有受访农民近些年生产中都遇到了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灌溉用水不足、产量提高难的瓶颈。有超过一半的农民意识到,农产品质量比产量更能带来高收入。对基层农业干部来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说服农民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目前最大的困难。要改变农民的生产观念,一要尽快建立补偿鼓励机制,用政策和效益引导农民改变,二要加大示范力度,让农民看到示范的力量。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数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我参加了一次农业现代化的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性,并且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此次调研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调研过程中,我了解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正从传统的人工劳动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变。这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出和质量,还能够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其次,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通过调研,我了解到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农民也受益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技术的进步,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质量,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生产效益。此外,农业现代化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第三,高质量的农产品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目标。通过对一些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的调研,我发现高质量的农产品正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饮食健康和国家的食品安全。因此,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应该是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确保人民的饮食安全。同时,高质量的农产品还有助于增加出口,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四,农业现代化需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科技创新。在调研中,我发现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方面,许多农民在农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需要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农业生产的水平。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增强,需要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提高科研人员的水平,推动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只有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后,我认为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关注和支持是农业现代化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资,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更多的农业现代化实践。此外,政府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农业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人民的饮食健康。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调研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中的重要性。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科技创新,同时,政府也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监管机制。相信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我们的农业将会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进一步了解并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参加了一次农业现代化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在调研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在调研中,我看到了我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首先,土地资源紧张,大部分农民耕地面积有限,而且大多数土地质量不高,这给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带来了困难。其次,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短缺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问题。再次,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品牌建设亟待加强。最后,农业生产不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水平低,这些都制约了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推动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安全控制,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我认为要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发展。其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再次,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供给不足,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我们必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强农村人口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要充分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这次调研,我深深感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可持续和现代农业发展。首先,要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创新能力,推动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其次,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要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水平。最后,要加强农村人口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的研究,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在调研中,我深切感受到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的积极的作用。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完善农业政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科技咨询和技术支持,加强农民培训和职业教育,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要加强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在调研中,我看到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农业现代化调研,我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我国农业现代化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农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不断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性和挑战之处,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现代化大农业是指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和一体化,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现代化大农业包括了信息化、智能化、良种繁育、精准化农业等多个方面。现代化大农业不仅要求技术水平,还要有全产业链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涉及生产、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

首先,技术创新。我国农业的技术落后,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运用的效果。

其次,土地利用。农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土地资源的紧张,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质量。

再次,农业流通体系需要的改革。农业流通体系还不完善,需要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化大农业的流通模式,提高粮食供应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段:我的体会。

首先,要从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入手,真正维护生产者的利益。不断加强产品品质,提高粮食品牌,培养消费者信心,让消费者放心去买、实用、健康、安全的粮食。

其次,科技更新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是现代化大农业的核心动力。发展农业科技,开展设备更新,提高管理水平,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最后,要发展微利农业。现代化大农业要有与市场融合开展的平台,要寻找定价不太高的生产和流通模式,每个小农户都有机会包括所有份额,与大农户一样共享微利。

第五段:总结。

现代化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难点。在现代大农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上,需要从市场、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入手,解决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只要我们不断提升产业链管理能力和农技水平,突破困难,助推农业的发展,实现实现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20__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__县委组织的大学现代农业专题研修班,聆听到了__教授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农村基本经营模式与农业主体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课程。参观了__省__市__街道__植示范基地和__村新农村建设。

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看到了__与__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感受到了__农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认识到了我县农业发展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良好机遇。紧密结合__实际,我认为加快__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把握四点:

1、实施规模发展战略,整合农业产业资源,组建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试验场,也是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搞好全方位、多品种农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模式。我们一要扩大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在现有的六大种植基地基础上,改良种植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在产品、产量上创新高。二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科技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种植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2、实施加工转化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我们无工业、无污染,有着生产有机产品的良好条件,农产品品质好、绿色安全。但是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出售,并不能体现出我们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价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我们要转变生产观念,把我们的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是要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扩大以莜麦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要以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3、实施产品品牌战略,全面提升产品社会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感受明显的一点__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品牌战略运用很成功、文化包装很到位。旅游景点挖掘其背后的传说典农产品顺应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需求,挖掘其养生健体的功效,把这些特点放大进行广泛宣传,吸引眼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知名度高,有信赖感、安全感的品牌会增加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着力培育品牌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我们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创立品牌,打响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声誉。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通过七天黔东南设施农业技术“千人培训计划”培训的学习实践,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理论素质、工作水平、思想观念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吴总、徐总亲临授课与实践指导,让我开阔了视野、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真是受益匪浅。

(一)是收获大。经过台湾农技专家的言传身教,获取了多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局眼光。

(二)是学风正。在学习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台湾农技人员把农业工作当成事业来奋斗的精神,他们种植蔬果就像栽培下一代、呵护生命那样认真。这种务实朴实作风,感染着我们每一个学员,让我们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严谨求实的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做好笔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改善了理论知识结构。授课的老师都是台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具有现代农业意识的农家人员。他们全面系统地讲解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现代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等,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我们的理论基础、实践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并增强了我们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提高了个人素质。

二是加强了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设施农业将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充分利用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等手段操作,实现农业现代化。其知识更新、知识日益加快。要适应和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三是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经过这次设施农业技术“千人培训计划”培训班的学习,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更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农业工作实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与台湾农业技术员的交流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农业工作,特别是我们基层农技干部必须要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经验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这次学习设施农业这方面的知识较多,这对于全县发展设施农业有着较大的帮助,我将以此次培训学习为契机,用学到的新知识去指导工作实践,积极创新,勤奋工作,为我县设施农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以人为本,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形式。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阻碍农民增收的主要瓶颈,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从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贴近农民、适应农民和方便农民。一是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农业生产特点,做好“四个结合”,即:农闲集中培训和农忙分散指导相结合,理论培训与生产观摩相结合,专家讲授与印发资料相结合,热线电话与进村入户相结合;二是利用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内外交流并重,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观摩交流,让农民开拓视野,坚定信心;四是文字教材、音像教材都应浅显易懂,使之学了就会,会了能用,用了就可以致富。要改变以往教材大、本子厚、理论多、实践少,不适合农民学习的弊端;五是农民科技培训要紧密结合运用多媒体、多途径、多手段,进村入户搞培训,田间地头做指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民科技书屋、科技直通车、科技大集、vcd光盘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范围开展农民培训,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保障农民培训经费。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农民培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努力把农广校工作切入到政府和农业部门关注的问题上,切入到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服务上,切入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和上级项目扶持,保障农民培训经费,促进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三)统筹兼顾,科学整合农民培训资源。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农民科技培训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只有统筹兼顾,科学整合培训资源,才能取得实效。根据农业部的统一要求,我市农广校普遍加挂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的牌子,具体承担起农民培训职能,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要实现“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目标,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必须充分发挥其农民科技培训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科学整合农技校、成人学校、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农业科技培训资源和师资力量,打破行业和部门之间的界限,做到资源共享,壮大农民科技培训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本职工作当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10月16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到陕西杨凌为期6天的现代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学习考察活动,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对目前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主要考察参观了陕西杨凌国家及农业开发区、杨凌镇土地银行的成立、运转情况,西安市高陵县药惠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土地流转情况及天水太空农业示范园、天水麦积区农民合作社等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示范园和农民合作社。

通过这次的考察学习活动,根据七里河区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做了一些思考。我区位于兰州市中南近郊,东接城关、榆中,南与临洮、永靖相连,西邻西固,北与安宁隔河相望。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1公里。全区总面积396.11平方公里,农村面积3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5%。全区耕地面积15.24万亩,其中水地5.49万亩,旱地9.75万亩,人均耕地1.5亩。全区共辖2乡4镇9个街道,有72个行政村、69个社区居委会,户籍总人口45.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55万人。全区种植业主要种植粮食、百合、蔬菜、果品等作物,牧业主要是奶牛养殖。农业生产已进入转型期,是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的方式和结构都将发生变化,农业的规模化、高效化、园区化将是主攻方向。

(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持续调整,本地农业从单一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等多功能型转变。通过实施“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工程,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形成,从而涌现了大批品牌农产品,如兰州百合、蛇果、韭黄、水磨沟白桃等一批优质品牌农产品,初步形成了“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其中以兰州百合发展规模为最大,也成为了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走园区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农业生产将面临区域、结构的调整,我们必须重新规划本地区的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综合性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化的发展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而且还切实解决农业标准化、农产品无公害化、农业生产设施化等问题,同时更好的带动农民实现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园,促进了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进而实现了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建设。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激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达到了零容忍,城乡居民安全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愿望更加迫切。为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结合自身农产品产业化发展需要,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土地家庭承包制虽然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但由于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迟迟没有建立起来,统一经营层次成为农村经营体制突出的薄弱环节,卖农产品难和价格大起大落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和完善农户的统一经营,已成为当前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迫切要求。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时期,也是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攻坚期。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五大发展任务,明确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五年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凝神聚力推进《规划》落实、落地,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队伍,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了由改造传统农业到建设现代农业的转变,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多元化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由粗放发展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据评估,我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处于转型跨越初期阶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标志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始终把解决好十四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贯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突出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统筹重要副食品生产供应,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

粮食产能站稳新台阶。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建成了一批粮食生产核心基地。切实落实国省两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守好应对新冠疫情、旱涝灾害等突发风险的底线。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集成推广良种、良田、良技、良法配套。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东北四省实施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持续加大粮食产量大县奖励规模,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建立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共同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机制。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49万吨,连续6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粮食单产达到382.3千克/亩,比2015年提升12.1千克;人均占有量稳定在470千克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千克安全线。

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坚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和稳定生猪生产、保供两手抓,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统筹做好疫情监测排查、确诊报告、应急处置以及产地检疫、调运监管、屠宰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分区防控,加快建立现代化的养殖体系、防疫体系、治污体系、流通体系。国办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实施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强化生猪生产用地、环评、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落实落地,扩大生猪养殖场贷款贴息范围,支持大型企业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2019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3%,年屠宰生猪2万头以上的规模屠宰企业达到2028家,占屠宰企业屠宰总量的89.7%。

其他“菜篮子”产品实现稳定供应。积极发展设施蔬菜,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和优良品种推广,优化区域布局,保障蔬菜均衡供应。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建设一批果菜茶良种繁育基地,推进果菜茶优势产区老果茶园改造,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2019年,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为72102.6万吨、27400.8万吨、3309.0万吨、6480.4万吨,比2015年分别增长8.5%、11.7%、8.6%、4.3%,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打赢新冠疫情保供战。及时建立应急保障工作机制,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作用,推进批发市场、物流配送和销售终端互联互通,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得上、不脱销、不断档,保障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增强了应对新冠疫情风险挑战的底气。第一时间建立湖北省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运行情况调度机制,疫情期间组织调运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直供湖北,为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抗疫阻击战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新冠疫情期间的农业稳产保供工作,为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质量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处理好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结构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持续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农业由数量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稳粮优经扩饲思路,稳定东北优势区玉米生产,累计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增加大豆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区域进一步集中,在东北等主产区选择部分典型县,开展生猪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试点,示范引导有序承接生猪产能转移,降低南方水网密集区养殖密度。启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多样化优势,出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分四批认定了30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667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草食畜牧业迅速发展。深入开展粮改饲补贴,大力发展全株玉米青贮和优质饲草料生产。巩固提升北方草食畜牧业发展质量,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等地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开展牧区畜牧良种推广,实施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优质牛羊肉产量稳定增长,2020年全国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672万吨和492万吨,比2015年增长8.9%和11.8%,牛羊肉产量占猪牛羊禽肉总产量比重达到15.2%。大力实施奶业振兴计划,支持奶牛养殖大县开展整县种养结合试点,建设了一批优质奶源供应基地,奶牛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4%。召开第四届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引导从规模扩大转向优质安全。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全覆盖监测,规模养殖场生鲜乳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产乳品品牌逐步赢得消费者信任。

渔业加快转型升级。大力优化养殖生产、空间布局,转变养殖方式,积极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建设活动,截至2019年年底,共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468个、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49个,实现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增加至65%的目标。合理调整捕捞业,优化捕捞空间布局,降低捕捞强度,2019年,全国水产品养殖产量5079.1万吨,较2015年增长11%;捕捞产量1401.3万吨,较2015年下降14.3%,养捕比例从2015年的74∶26提升到2019年的78∶22。渔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全面转型升级。农业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坚持双向开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着力提升农业对外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优化农业对外合作布局,农业领域“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同80余个共建国家签署农渔业合作协议,农业投资合作项目近700个。建立农业走出去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认定20个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平台,带动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发展。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加强贸易政策协调,推进磋商谈判,及时研究谋划大豆、水产品等应对措施,积极拓宽进口渠道。202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2468.3亿美元,同比增长8%,多元开放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加快形成。

三、农业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科技装备水平整体跃升。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攻克农业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强化实用性技术集成应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长足进步,加快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建设50个主要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形成80多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硅谷”初具雏形。攻克了小麦赤霉病防控、牛奶品质与质量安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率先在国际上揭示了植物免疫、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等机制,n7n9禽流感疫苗、国内首个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研发成功并应用。基本形成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教单位、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示范推广绥粳18水稻、百农207小麦等一大批重大品种,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以及多熟种植、“果—菜—茶”等生态种养等一批先进模式。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千克。主要农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成效显著,新品种保护申请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畜种主要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自主培育的京红、京粉系列蛋鸡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体系初步形成,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达到51万份,国家级家畜基因库收集保存国内外各类畜禽遗传材料90万份。正在建设的国家种质资源库长期保存能力将达150万份,居世界第一。建成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培育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基地,保证了全国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需求,畜禽保种场、核心育种场能够满足全国3/4的畜禽养殖用种需求。以隆平高科、中化集团为代表的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国家级“种业航母”初具规模。

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发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建成614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2019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70%,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34.2%和29.9%;2020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业机械化正在从主要作物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延伸,正由种植业加速向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拓展。智能农用航空实验全域大规模应用。信息化助农弯道超车。中共中央办公厅(以下简称中办)、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启动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适合农业观测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并正式投入使用。遥感等信息技术在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轮作休耕监管、农机精准作业、无人机飞防等领域加快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便捷化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20年年底,12316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已覆盖所有省份,公共信息服务正在惠及更多农民。

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和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加快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持续发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重点,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围绕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引导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6月,全国县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约9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1.8万家,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填报数量超过100万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正在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渐成规模。聚焦薄弱环节和服务普通农户,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着力培育构建立体多元、功能互补、复合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2019年,全国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超过44万个,托管面积超过15亿亩次,覆盖小农户6000万户,实现了高效、便捷、全程的服务规模化;农村承包地流转总面积达到5.55亿亩,占全国农村承包耕地面积的35.9%,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高素质农民加快培育。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着力健全完善“一主多元”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建立教育培训、发展扶持、引导激励相衔接的培育机制,培育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大幅提升,基本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由单一的技术培训拓展向技能培育和经营管理并重转变。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高素质农民规模超过1700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达到35%,大批高素质农民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重点面向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累计培训8万余人,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带头人,辐射带动各地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约2300万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五、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立足农业农村资源,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向优势区布局。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升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特色优势产区、重点销区及关键物流节点梯度转移的格局。截至2020年年底,已建成超过17万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马铃薯、水果、蔬菜产后损失率从15%降低至6%以下,加工转化率从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68%。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约23.5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与农业跨界融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创建了388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认定了1216个“一村一景”的美丽休闲乡村。开展中国美丽乡村推介活动,累计推介970个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美丽休闲乡村和1000条精品旅游线路。2019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年均增速9.8%,直接带动12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成为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乡村价值的重要实现形式。

农村创新创业成为热潮。国办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支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研人员和乡村能人等返乡下乡创业。2020年,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到1010万人,在乡创新创业人员3000多万人。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连续举办5届全国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大会,农事体验、电商直播等蓬勃兴起,直播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亮点,为农业供应链转型和价值链提升提供了新动能。截至2019年年底,注册在县及县域以下的农村电商数量超过800万家,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农产品电商零售总额达到3975亿元。

农村产业融合渐成趋势。加快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和“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推动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形成国家、省、市(州)、县四级联动乡村产业体系,实现“点线面”结合,功能有机衔接,区域性辐射带动。累计创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5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1个、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228个、农业产业强镇811个,让更多的就业机会留在乡村、更多的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六、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着力构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干净整洁、村美人和的农村生活环境。

农业资源利用强度明显下降。强化耕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合理降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强化南方重金属污染区耕地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4.76,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加快推进国家农业节水行动,推广旱作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不断提高,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39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9。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利用,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产地环境更加清洁。实施化肥减施增效、绿色防控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等重大行动,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全国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40.6%、40.2%,分别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支持585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三个环节提高利用水平,2019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6%。深入推进以东北地区为重点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以西北地区为重点,建设了100个农膜回收示范县,大力推进标准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率达到80%,重点地区“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明显增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2020年达到97.8%。大力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管理,全国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4.35万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持续提升。

生态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实现农业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全面落实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1%,森林覆盖率超过23%,草原荒漠化、沙化、石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加强湿地管理,开展退化湿地恢复和修复,全国湿地面积保持在8亿亩。推动水生生态养护与修复,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内陆七大重点流域禁渔期制度实现全覆盖,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率先实现全面禁捕,共抓长江大保护、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提前完成“十三五”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压减任务,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显著提升,近海养殖水域滩涂环境明显好转。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建设与管护机制,集成推广一批适宜不同区域的农村改厕模式,着力抓好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统筹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与粪污处理,实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累计建成农村污水治理设施50余万套。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累计建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450多万个(辆)。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基本实现村庄干净整洁。

七、农村改革全面深化,要素活力、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出发,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效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确立农村承包地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安排,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大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明确长久不变的内涵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基本原则,并按照中央要求,组织16个省20个县的61个村(组)开展延包先行试点。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国2838个县市区、3.4万个乡镇、55万多个行政村基本完成了此项工作,15亿亩承包地确权到承包农户,为近2亿农户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证率超过96%,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真正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引导农民发展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相关权益。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清查核实集体土地资源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实现了“底清账明”。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推进,确认集体成员6亿多人,43.8万个村完成改革,其中41.3万个村领到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2019年全国村集体收益超过5万元以上的村占到48.2%,集体成员累计分红超过3800亿元。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从单一依靠财政逐步转向立体的政策性供给,逐步建立起覆盖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储存与消费,农产品贸易全过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先后实施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建立“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制度。基本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全面推开种粮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改革,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保险实现扩面增品提质,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十三五”期间,累计为农业产业提供风险保障12.2万亿元,服务农户8.02亿户次。多层次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基本构建。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基本健全,2020年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在保项目69万个,在保金额2060亿元,政策放能放大了3.21倍。

农村领域其他改革稳步推进。全国34个垦区公检法和基础教育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社区改革分别完成93.4%和97.4%,土地实际确权发证面积4.13亿亩,发证率96.2%。16个省级农垦集团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18个国有农场归属市县管理的垦区组建300余家区域集团和专业化产业公司。光明食品、首农食品、北大荒集团营业收入已超千亿,与天津、广东等农垦集团一起已成为城市主副食品供给骨干力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协同推进。制修订25部农业农村领域法律法规和25部部门规章,95%的市、90%的县完成农业综合执法改革。

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农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始终把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机会平等、服务均等、成果普惠的农业农村发展新体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通道逐步拓宽,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化率突破60%。坚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99.61%的行政村通硬化路,农民安全饮水基本保障,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8%。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建立,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消除,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

区域农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有序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要求,推动地区间比较优势发挥和分工协作格局加快形成。东部地区发挥排头兵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东北和中部地区发挥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的优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大粮仓”地位进一步巩固;西部地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快农牧业转型升级,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各区域内产业协同、市场协同、科技协同、生态协同、城乡协同,逐步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利益相连的发展形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定位目标日渐清晰。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农业农村部联合九部门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推动832个贫困县完成了扶贫产业规划编制,累计实施扶贫产业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扶贫产业基地超过1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显著提升。一大批带贫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成长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农产品产销机制不断健全,扶贫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带贫效果全面显现,9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2/3以上的贫困户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产业扶贫已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据专家测算,产业发展对贫困户增收贡献率达到57%。

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始终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下,不断稳定基本盘、拓宽增收面、提升增收点,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获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值收益,激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活力,分享农村改革红利,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长态势明显。“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年均实际增长6%,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73稳步下降至2.56。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9223元提高到13713元,年均实际增长8.3%,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回顾“十三五”,是农业现代化理念愈加先进、路径愈加清晰、模式愈加丰富的五年,是农业转型升级快、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五年,是农民得到实惠多、公平发展机会和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的五年。成就振奋人心,经验更是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推动“三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十三五”期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党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制度体系,建立“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任务,为农业农村发展举旗定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实践证明,“十三五”农业农村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行正确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为农业农村发展掌舵引航、指引方向。始终坚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协同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三五”期间,农业现代化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经营方式优化和产业体系构建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补齐短板的内生途径,把“绿色”作为实现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的普遍形态,把“开放”作为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根本目的,推动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农业农村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中,始终保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行稳致远。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激发资源、要素、市场活力。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十三五”以来,我们始终把改革作为“三农”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扩面、提速、集成”的要求,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奋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农业生产资源要素不断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只有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民和集体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才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一并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农民物质权益和民主权利,是“三农”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以来,我们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把脱贫攻坚作为农民全面奔小康的关键性举措,始终坚持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激发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有效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始终坚持汇聚合力,引导形成政府、市场、农民多元参与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十三五”以来,我们积极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产业园、产业强镇等建设,广泛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角色地位,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构建了政府、市场、农民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实践证明,只有引入多方资源,汇聚多方合力,让各类主体各展所长、各得其利,才能统一目标、统一方向,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是国家现代化最突出的短腿,农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展望“十四五”,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大国战略博弈成为常态,国内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危与机同生共存,机遇寓于挑战、挑战蕴藏机遇。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目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更加引人注目。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农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作为一名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士,我认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势在必行。

第二段:分析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首先,农民素质不高,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大农业的需要。最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冲击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农业生产的认识、重视及支持,增强农民创业意识和市场竞争力。其次,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引入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后,建设现代化大农业还将有助于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目标,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来共同推进。首先,应当加强现代化大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其次,应当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布局,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并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最后,应当加强现代化大农业的市场化引导和管理,促进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和品牌建设,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打造新型农村经济。

第五段:总结。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领域,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和消费需求,建设现代化大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支持和投身于现代化大农业领域,在共同的努力下,为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近年来,我国农业一直在朝着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现代化的实际情况,我参与了一次农业现代化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优势和挑战。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分述我对农业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首先,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调研中,我了解到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新种植技术、高效化管理和现代化设施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通过基因改良,人们培育出了高产、抗病的新品种;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智能化系统,农民能够更好地监测和管理农作物生长过程。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其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调研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他们严格遵守国家的质量标准,并且引进了现代化的生产手段来监控和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同时,一些农产品也获得了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为农民增加经济收益。

第三,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调研中,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实行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他们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我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农民素质提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些地方政府注重培养农民的科技与经营技能。他们引进了技术专家和培训班,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政府还为农民提供了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帮助他们转变农业生产观念和经营方式。我认为,只有提升农民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最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采取措施保护土壤、水源、生物多样性等农业生态环境。他们推行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同时,政府还组织农民进行生态环境的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我认为,只有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农业现代化调研,我了解到我国在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升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意识到,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业科技创新、市场需求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实践,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5月10日,镇党政班子一行10人赴彭州市镇参观学习该镇在现代农业方面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听取镇领导的介绍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现场参观该镇银定村的现代农业发展情况,镇确实在现代农业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让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镇在现代农业方面,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延伸服务,做好种前的引导,种植期间的技术培训,收成后的营销服务,在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农业服务专业化。镇坚持农业技术指导专业化,将镇上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组成服务组,到群众当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服务。同时,还邀请县上对口的专家到产业基地开展现场培训和指导,提高群众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增产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二)农业生产基地化。生产基地对现代农业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镇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大蒜、川芎、菲菜等生产基地,基地拥有一批稳定成熟的技术人员,又有一定的规模,较好地实现了很好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周围群众当中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经营产业化。一是主要是针对不同产业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建立网上销售平台,联系各地客商到镇进货,建立较为稳定的营销网络。二是培育当地的营销大户参与到农业产品的营销活动中,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三是同时开拓中高端市场,让彭州蔬菜直接进入超市,形成绿色蔬菜生产、销售的中枢神经。

(一)合理布局产业。因地制宜,针对我镇半丘半坝的地形地貌,合理布局我镇农业产业,在坝区主要发展水稻制种、川泽泻和川芎中药材种植;在丘区发展苗木产业和蚕桑产业;在集镇附近的吴堰、石山村发展蔬菜产业以及在石山村发展花卉苗木等。

(二)强化技术服务。针对我镇的产业布局的产业特点,利用镇机关农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比如:开展水稻制种培训、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开展蔬菜种植培训和园林艺术专题培训等,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群众的种植技术,促进各产业增产增效。发现和培育各产业的“土专家”、“田秀才”,建立不同产业的技术自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专题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提高群众技术水平。联系县上对口的高级技术人才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群众技术水平。

(三)提高营销水平。利用现代的网络,建立现代化的网络营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品较好的销售价格。进一步培训当地营销大户,积极联系外地客商,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做好产品的品牌包装和宣传,积极创建名优品牌,扩大影响力,实现良好的品牌效益。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下一步,我们将紧紧结实际,不断探索现代农业方面的新办法、新举措,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让群众更加幸福满意。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20xx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委组织的大学现代农业专题研修班,聆听到了xx教授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农村基本经营模式与农业主体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课程。参观了xx省xx市xx街道xx植示范基地和xx村新农村建设。

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看到了xx与xx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感受到了xx农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认识到了我县农业发展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良好机遇。紧密结合xx实际,我认为加快xx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把握四点:

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试验场,也是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搞好全方位、多品种农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模式。我们一要扩大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在现有的六大种植基地基础上,改良种植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在产品、产量上创新高。二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科技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种植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我们无工业、无污染,有着生产有机产品的良好条件,农产品品质好、绿色安全。但是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出售,并不能体现出我们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价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我们要转变生产观念,把我们的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是要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扩大以莜麦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要以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我感受明显的一点xx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品牌战略运用很成功、文化包装很到位。旅游景点挖掘其背后的传说典农产品顺应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需求,挖掘其养生健体的功效,把这些特点放大进行广泛宣传,吸引眼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知名度高,有信赖感、安全感的品牌会增加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着力培育品牌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我们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创立品牌,打响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声誉。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这份报告被广泛使用。根据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任务完成后,一般要向上级写一份报告,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时期,也是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攻坚期。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五大发展任务,明确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凝神聚力推进《规划》落实、落地,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队伍,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了由改造传统农业到建设现代农业的转变,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多元化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由粗放发展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转变。据评估,我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处于转型跨越初期阶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标志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始终把解决好十四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贯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突出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统筹重要副食品生产供应,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

粮食产能站稳新台阶。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全面完成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建成了一批粮食生产核心基地。切实落实国省两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守好应对新冠疫情、旱涝灾害等突发风险的底线。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集成推广良种、良田、良技、良法配套。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东北四省实施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持续加大粮食产量大县奖励规模,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建立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共同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机制。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49万吨,连续6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粮食单产达到382.3千克/亩,比2015年提升12.1千克;人均占有量稳定在470千克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千克安全线。

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坚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和稳定生猪生产、保供两手抓,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统筹做好疫情监测排查、确诊报告、应急处置以及产地检疫、调运监管、屠宰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分区防控,加快建立现代化的养殖体系、防疫体系、治污体系、流通体系。国办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实施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强化生猪生产用地、环评、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落实落地,扩大生猪养殖场贷款贴息范围,支持大型企业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2019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3%,年屠宰生猪2万头以上的规模屠宰企业达到2028家,占屠宰企业屠宰总量的89.7%。

其他“菜篮子”产品实现稳定供应。积极发展设施蔬菜,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和优良品种推广,优化区域布局,保障蔬菜均衡供应。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建设一批果菜茶良种繁育基地,推进果菜茶优势产区老果茶园改造,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2019年,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为72102.6万吨、27400.8万吨、3309.0万吨、6480.4万吨,比2015年分别增长8.5%、11.7%、8.6%、4.3%,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打赢新冠疫情保供战。及时建立应急保障工作机制,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作用,推进批发市场、物流配送和销售终端互联互通,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得上、不脱销、不断档,保障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增强了应对新冠疫情风险挑战的底气。第一时间建立湖北省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运行情况调度机制,疫情期间组织调运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直供湖北,为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抗疫阻击战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新冠疫情期间的农业稳产保供工作,为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质量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处理好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结构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持续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着力推动农业由数量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稳粮优经扩饲思路,稳定东北优势区玉米生产,累计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增加大豆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区域进一步集中,在东北等主产区选择部分典型县,开展生猪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试点,示范引导有序承接生猪产能转移,降低南方水网密集区养殖密度。启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多样化优势,出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分四批认定了30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667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草食畜牧业迅速发展。深入开展粮改饲补贴,大力发展全株玉米青贮和优质饲草料生产。巩固提升北方草食畜牧业发展质量,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等地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开展牧区畜牧良种推广,实施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优质牛羊肉产量稳定增长,2020年全国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672万吨和492万吨,比2015年增长8.9%和11.8%,牛羊肉产量占猪牛羊禽肉总产量比重达到15.2%。大力实施奶业振兴计划,支持奶牛养殖大县开展整县种养结合试点,建设了一批优质奶源供应基地,奶牛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4%。召开第四届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引导从规模扩大转向优质安全。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全覆盖监测,规模养殖场生鲜乳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产乳品品牌逐步赢得消费者信任。

渔业加快转型升级。大力优化养殖生产、空间布局,转变养殖方式,积极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建设活动,截至2019年年底,共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468个、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49个,实现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增加至65%的目标。合理调整捕捞业,优化捕捞空间布局,降低捕捞强度,2019年,全国水产品养殖产量5079.1万吨,较2015年增长11%;捕捞产量1401.3万吨,较2015年下降14.3%,养捕比例从2015年的74∶26提升到2019年的78∶22。渔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全面转型升级。农业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坚持双向开放、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着力提升农业对外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优化农业对外合作布局,农业领域“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同80余个共建国家签署农渔业合作协议,农业投资合作项目近700个。建立农业走出去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认定20个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平台,带动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发展。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加强贸易政策协调,推进磋商谈判,及时研究谋划大豆、水产品等应对措施,积极拓宽进口渠道。202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2468.3亿美元,同比增长8%,多元开放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加快形成。

三、农业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科技装备水平整体跃升。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攻克农业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强化实用性技术集成应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长足进步,加快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建设50个主要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形成80多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硅谷”初具雏形。攻克了小麦赤霉病防控、牛奶品质与质量安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率先在国际上揭示了植物免疫、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等机制,n7n9禽流感疫苗、国内首个猪病毒性腹泻三联活疫苗研发成功并应用。基本形成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教单位、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示范推广绥粳18水稻、百农207小麦等一大批重大品种,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以及多熟种植、“果—菜—茶”等生态种养等一批先进模式。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千克。主要农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成效显著,新品种保护申请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畜种主要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自主培育的京红、京粉系列蛋鸡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体系初步形成,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达到51万份,国家级家畜基因库收集保存国内外各类畜禽遗传材料90万份。正在建设的国家种质资源库长期保存能力将达150万份,居世界第一。建成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培育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基地,保证了全国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需求,畜禽保种场、核心育种场能够满足全国3/4的畜禽养殖用种需求。以隆平高科、中化集团为代表的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国家级“种业航母”初具规模。

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发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建成614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2019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70%,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34.2%和29.9%;2020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业机械化正在从主要作物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延伸,正由种植业加速向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拓展。智能农用航空实验全域大规模应用。信息化助农弯道超车。中共中央办公厅(以下简称中办)、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启动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适合农业观测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并正式投入使用。遥感等信息技术在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轮作休耕监管、农机精准作业、无人机飞防等领域加快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便捷化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20年年底,12316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已覆盖所有省份,公共信息服务正在惠及更多农民。

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和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内涵,加快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持续发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重点,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围绕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引导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6月,全国县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约9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1.8万家,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填报数量超过100万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正在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渐成规模。聚焦薄弱环节和服务普通农户,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着力培育构建立体多元、功能互补、复合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2019年,全国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超过44万个,托管面积超过15亿亩次,覆盖小农户6000万户,实现了高效、便捷、全程的服务规模化;农村承包地流转总面积达到5.55亿亩,占全国农村承包耕地面积的35.9%,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高素质农民加快培育。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着力健全完善“一主多元”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建立教育培训、发展扶持、引导激励相衔接的培育机制,培育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大幅提升,基本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由单一的技术培训拓展向技能培育和经营管理并重转变。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高素质农民规模超过1700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达到35%,大批高素质农民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重点面向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累计培训8万余人,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带头人,辐射带动各地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约2300万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五、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立足农业农村资源,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向优势区布局。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升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特色优势产区、重点销区及关键物流节点梯度转移的格局。截至2020年年底,已建成超过17万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马铃薯、水果、蔬菜产后损失率从15%降低至6%以下,加工转化率从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68%。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约23.5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与农业跨界融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创建了388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认定了1216个“一村一景”的美丽休闲乡村。开展中国美丽乡村推介活动,累计推介970个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美丽休闲乡村和1000条精品旅游线路。2019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年均增速9.8%,直接带动12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成为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乡村价值的重要实现形式。

农村创新创业成为热潮。国办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支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研人员和乡村能人等返乡下乡创业。2020年,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到1010万人,在乡创新创业人员3000多万人。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连续举办5届全国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大会,农事体验、电商直播等蓬勃兴起,直播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亮点,为农业供应链转型和价值链提升提供了新动能。截至2019年年底,注册在县及县域以下的农村电商数量超过800万家,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7万亿元,农产品电商零售总额达到3975亿元。

农村产业融合渐成趋势。加快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和“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推动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形成国家、省、市(州)、县四级联动乡村产业体系,实现“点线面”结合,功能有机衔接,区域性辐射带动。累计创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5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1个、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228个、农业产业强镇811个,让更多的就业机会留在乡村、更多的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六、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着力构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干净整洁、村美人和的农村生活环境。

农业资源利用强度明显下降。强化耕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合理降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强化南方重金属污染区耕地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4.76,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加快推进国家农业节水行动,推广旱作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不断提高,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39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9。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利用,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产地环境更加清洁。实施化肥减施增效、绿色防控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等重大行动,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全国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连续四年负增长,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40.6%、40.2%,分别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支持585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三个环节提高利用水平,2019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6%。深入推进以东北地区为重点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以西北地区为重点,建设了100个农膜回收示范县,大力推进标准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率达到80%,重点地区“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明显增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2020年达到97.8%。大力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管理,全国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过4.35万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持续提升。

生态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实现农业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全面落实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1%,森林覆盖率超过23%,草原荒漠化、沙化、石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加强湿地管理,开展退化湿地恢复和修复,全国湿地面积保持在8亿亩。推动水生生态养护与修复,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内陆七大重点流域禁渔期制度实现全覆盖,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率先实现全面禁捕,共抓长江大保护、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提前完成“十三五”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压减任务,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显著提升,近海养殖水域滩涂环境明显好转。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建设与管护机制,集成推广一批适宜不同区域的农村改厕模式,着力抓好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统筹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与粪污处理,实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累计建成农村污水治理设施50余万套。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累计建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450多万个(辆)。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基本实现村庄干净整洁。

七、农村改革全面深化,要素活力、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出发,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效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确立农村承包地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安排,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大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明确长久不变的内涵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基本原则,并按照中央要求,组织16个省20个县的61个村(组)开展延包先行试点。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国2838个县市区、3.4万个乡镇、55万多个行政村基本完成了此项工作,15亿亩承包地确权到承包农户,为近2亿农户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证率超过96%,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真正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实现形式。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引导农民发展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相关权益。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清查核实集体土地资源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实现了“底清账明”。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有序推进,确认集体成员6亿多人,43.8万个村完成改革,其中41.3万个村领到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2019年全国村集体收益超过5万元以上的村占到48.2%,集体成员累计分红超过3800亿元。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从单一依靠财政逐步转向立体的政策性供给,逐步建立起覆盖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储存与消费,农产品贸易全过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先后实施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建立“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制度。基本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全面推开种粮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改革,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保险实现扩面增品提质,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试点,“十三五”期间,累计为农业产业提供风险保障12.2万亿元,服务农户8.02亿户次。多层次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基本构建。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基本健全,2020年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在保项目69万个,在保金额2060亿元,政策放能放大了3.21倍。

农村领域其他改革稳步推进。全国34个垦区公检法和基础教育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社区改革分别完成93.4%和97.4%,土地实际确权发证面积4.13亿亩,发证率96.2%。16个省级农垦集团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18个国有农场归属市县管理的垦区组建300余家区域集团和专业化产业公司。光明食品、首农食品、北大荒集团营业收入已超千亿,与天津、广东等农垦集团一起已成为城市主副食品供给骨干力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协同推进。制修订25部农业农村领域法律法规和25部部门规章,95%的市、90%的县完成农业综合执法改革。

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农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始终把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机会平等、服务均等、成果普惠的农业农村发展新体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通道逐步拓宽,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化率突破60%。坚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99.61%的行政村通硬化路,农民安全饮水基本保障,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8%。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建立,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消除,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

区域农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有序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要求,推动地区间比较优势发挥和分工协作格局加快形成。东部地区发挥排头兵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东北和中部地区发挥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的优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大粮仓”地位进一步巩固;西部地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快农牧业转型升级,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各区域内产业协同、市场协同、科技协同、生态协同、城乡协同,逐步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利益相连的发展形态,重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定位目标日渐清晰。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农业农村部联合九部门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推动832个贫困县完成了扶贫产业规划编制,累计实施扶贫产业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扶贫产业基地超过10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显著提升。一大批带贫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成长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农产品产销机制不断健全,扶贫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带贫效果全面显现,9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2/3以上的贫困户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产业扶贫已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据专家测算,产业发展对贫困户增收贡献率达到57%。

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始终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下,不断稳定基本盘、拓宽增收面、提升增收点,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获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值收益,激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活力,分享农村改革红利,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长态势明显。“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年均实际增长6%,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73稳步下降至2.56。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9223元提高到13713元,年均实际增长8.3%,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回顾“十三五”,是农业现代化理念愈加先进、路径愈加清晰、模式愈加丰富的五年,是农业转型升级快、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的五年,是农民得到实惠多、公平发展机会和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的五年。成就振奋人心,经验更是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推动“三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十三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党管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制度体系,建立“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任务,为农业农村发展举旗定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实践证明,“十三五”农业农村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行正确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为农业农村发展掌舵引航、指引方向。始终坚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协同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十三五”期间,农业现代化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经营方式优化和产业体系构建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补齐短板的内生途径,把“绿色”作为实现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的普遍形态,把“开放”作为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根本目的,推动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农业农村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中,始终保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行稳致远。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激发资源、要素、市场活力。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十三五”以来,我们始终把改革作为“三农”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扩面、提速、集成”的要求,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奋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农业生产资源要素不断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只有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民和集体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才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一并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农民物质权益和民主权利,是“三农”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以来,我们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把脱贫攻坚作为农民全面奔小康的关键性举措,始终坚持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激发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有效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始终坚持汇聚合力,引导形成政府、市场、农民多元参与格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十三五”以来,我们积极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产业园、产业强镇等建设,广泛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角色地位,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构建了政府、市场、农民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实践证明,只有引入多方资源,汇聚多方合力,让各类主体各展所长、各得其利,才能统一目标、统一方向,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对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短板,是国家现代化最突出的短腿,农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展望“十四五”,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大国战略博弈成为常态,国内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危与机同生共存,机遇寓于挑战、挑战蕴藏机遇。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目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调查时间:2015年5月---2015年7月。

调查地点:天津西青区、河北曲周县、河南许昌县、山东临邑县、安徽芦山县、山西闻喜县、陕西富平县、四川青川县、江苏邳州市、湖北京山县等十个农业大省的十个农业大县(市)的近50个乡镇。

调查对象:基层农业干部、农民。

调查方法:走访、座谈、问卷。

调查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中国乡村调查》组。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更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四个现代化突出的“短板”。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上都面临哪些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离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多远?就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将采访报道与调查相结合,先后派出五路记者,前后历时两个月,行程上万公里,深入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苏、四川等十个农业大省的50多个乡镇,走访了一个个国家绿色粮食增产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知名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调查采访了大量的基层农民、农业干部、农业企业、农技服务人员。

调查针对基层农民和农业干部分别设计《中国农业现代化基层调查问卷》(基层干部篇)和(农民篇),每到一地组织农业生产一线人员填写问卷,并就调查内容深入座谈。结合中国乡村之声通过线上线下等其他方式,本次调查共收回《中国农业现代化基层调查问卷》近千份。调查表明农业基本生产受到基金、规划和水利条件等限制;农业生产结构仍需调整;农业科技仍需着重发展;新兴职业农民虽然渐渐出现,但其发展却任重道远;绿色增产亟需建立鼓励补偿机制。

农业基本生产受到资金、规划、水利条件等限制。

1、提高粮食生产需要加强科技力量、水利设施。

受访干部和农民分别各有47%的人认为需要加强科技指导,其次是23%的人认为要加强水利建设。仅有14%的认为把土地转租给合作社或者种粮大户能够提高产量。

2、“高标准农田”建设受到资金等条件限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遇到资金不足和规划不科学的问题,水利设施是其遇到的主要问题。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正在各地快速推进,其中涉及的农民土地权属问题、资金投入问题和建成后的维护是目前农民比较关注的。

问卷显示,有高达97.37%的农业干部认为“资金不足”是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最大的困难,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上还是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有近六成的农业干部和农民都认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管理维护跟不上,亟待专家指导和技术资金支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基层农业干部,在为耕地自然条件差,达不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数量而焦虑,这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在全国18亿亩耕地中,这一比例占比44%左右。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土地权属问题是基层农民和农业干部最关心的。在回答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亟待改善的问题时,有超过一半的农民选择了土地调整中土地权属问题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四分之一的受访农业干部也认为,建设涉及土地权属问题,农民不支持是目前的一大困难。此外,有四成农民也表示,建设过程中,存在用工补偿、占地补偿不合理的现象。

3、水利设施仍然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一大问题。

对于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利设施,农民满意度并不高。超过六成的农民认为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可遇到大旱大涝心里没底;有三分之一受访者认为,目前的水利设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排水灌溉仍是最大的心病;仍旧有19.10%的农民认为水利设施规划不合理,不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仅有8.7%的受访者对目前的水利设施点赞,不再担心恶劣天气的影响。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短板,主要矛盾体现在“建”和“管”两个方面。

水利设施的管护也是农民们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问卷显示,有23.3%的农民迫切需要改善水利设施;有41.57%农民认为水利设施存在浪费现象,没有充分被利用。

1、农业种植结构趋向多元发展,但是缺乏产业纵深。

62%的受访干部认为当地农产品结构是多元发展、特色种植、绿色农业以及设施农业多种并存,但是74%的地方仍然不能进行初级产品加工或者只能进行简单的粗加工。

2、农产品流通体系急需完善。

只有41%的农业干部认为当地已经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产销体系,但是有34%的干部认为当地流通营销体系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小打小闹时代,且25%的干部认为缺少信息等现代化营销方式是其软肋。

3、资金是深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民对龙头企业的发展有些矛盾。

对于当地龙头企业发展的情况,46%的农业干部认为财力有限不能投入扶持资金,41%的干部认为缺少金融土地政策支持。

而对于各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民们最希望涉及到土地流转问题时,能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有超过一半农民迫切渴望在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中,学习到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新知识、新观念。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顶层设计”

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迫切需要“顶层设计”。有近四成的农业干部表示目前他们最需要因地制宜、科学的规划指导。此外缺少政策支持,农民知识水平有限也成为基层农业干部尝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阻力。

农业科技推广还需着重发展。

1、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大。

受访的农业干部对于农技推广困难的理解看法不一,30%的干部认为缺少投入资金,30%的干部认为农民文化不高很难普及,35%的干部认为推广人员水平参次不齐缺人才。

2、农民对农技知识需求大,但接受起来有困难。

调查发现84%的农民愿意尝试农业新技术,15%的农民先观望再决定,只有1%不愿意采用新技术。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分别有29%、28%、33%、10%的农民认为受文化限制对新技术接受有困难、农技人员太少服务跟不上、生产中的问题不能技术得到解决和培训不实用。

3、传统方式仍然是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的主要渠道。

在农业生产遇到困难时,77%的农民在第一时间选择以传统方式解决。其中,51%的农民会第一世家请农技人员指导,另外26%的农民会向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请教。另外有22%的农民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等查找。

在农民最喜欢的农技推广方式中,农民对“傻瓜式”、“解决问题式”、“一条龙式”和“参与式”的喜欢程度各占22%、22%、35%、21%。

新型职业农民渐渐出现,但是其发展仍任重道远。

1、新型职业农业开始出现,主要由传统种养能手、回乡创业人员等为主。

受访农民中65%的农民认为自己已经是新型农民而不是传统农民。受访干部认为传统种养能手、高校毕业的年轻人已经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能人分别占新型农民的27%、37%、26%。

2、农民培训工作压力大。

受访干部中有38%认为农民培训缺少资金,45%的干部认为培训单位资质良莠不齐,培训内容针对性也不强。在培训方法上,50%的干部认为还是要依靠农民职业培训学校专门培养农民。其次,还要结合农业信息服务网以及现有的新型农民“一对一”带动。

绿色增产亟需建立鼓励补偿机制。

调查中,农民认为提高质量和产量对农业增收作用最大,但是几乎所有受访农民近些年生产中都遇到了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灌溉用水不足、产量提高难的瓶颈。有超过一半的农民意识到,农产品质量比产量更能带来高收入。对基层农业干部来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说服农民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是目前最大的困难。要改变农民的生产观念,一要尽快建立补偿鼓励机制,用政策和效益引导农民改变,二要加大示范力度,让农民看到示范的力量。

现代农业产业处近日走访了区内部分企业,既有美畅、步长这种蒸蒸日上的企业,也有化建设备制造、今正制药这些发展遇到瓶颈的企业。对比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效益好,发展势头迅猛的企业往往都具备以下特点:公司生产的运营流程完善,拥有核心技术与拳头产品,设施配套完备,上下游企业完善,具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销售渠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这些优势使得企业的专业化及规模化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因而效益突出,蒸蒸日上。而效益较差的企业往往与之相反。虽然走访企业数量有限,但这个缩影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杨陵区一部分企业所遇到的发展瓶颈。

杨陵区早期的经济政策往往聚焦于“有没有”,这就导致一些产业园区里包罗万象,鱼龙混杂,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一个园区里,无法实现产业集聚效应。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据着大片的土地,但又无法成为杨陵区的优质税源,他们的产品往往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时至今日,本就面积狭小的杨陵区可用于增加财政收入的土地资源已然触及天花板,项目投资或扩大生产规模首先就会因为“没有土地”而停滞不前。

除此之外,僵尸企业也是制约我区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们区有十余家僵尸企业及资产闲置的工业企业,占地1200亩左右。有的是收到企业内部体系改革的冲击,累积了大量的闲置资产,有的是自身规模与核心竞争力较弱,创新能力和经营理念落后于行业需求,经营不当导致发展停滞。

目前杨陵区的发展是既不平衡也不充分的,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已然不可持续,想扭转颓势,就必须将发展产业作为我们的工作重心。现阶段摆在杨陵区面前的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上合基地建设、国务院的第三次批复,农业自贸区以及刚刚批复的综合保税区都为我区扭转发展颓势、重塑农业产业链条提供了平台与优势。我们组从宏微观两个层面为我区抓产业发展事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从杨陵区的宏观层面来看:

一、立足于杨陵区的重大的国家使命及特殊的区情,我们要着力于打造一批产业研究中心和产业导入平台,而陈书记提出的建设产业培育中心、农业项目投资研究中心、强强联合中心便是实现目标的三个重要载体。要利用好这三个抓手,打造培育出涵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乡村振兴、农业新流通渠道、三产融合、农业贸易、涉农基金、医药大健康、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全心的产业体系。

二、企业入区需要的就是场地,而我区可用于发展产的土地有限,因此要依托城中村改造、北办公区建设等项目,配套建设成高品质的写字楼,打造出一批产城融合的综合体,招引轻资产高税收的总部经济企业入驻。同时要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发达地区“双创”和产业转移热潮涌动,吸引企业将我区作为承接地需要的就是先下手为强,因而需要高质快速地完成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工作。(区上有一些具备建设标准化厂房资质的企业,城投公司可以与其合作,共同完成工程建设。)。

三、盘活区内僵尸企业。完善企业“能进能出”制度,对于市场效益落后的企业运用市场和政策手段,让存量资产资源释放出新动能。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畅通盘后企业的绿色通道,简化项目投资、兼并重组的审批流程,建立服务跟踪机制;利用网络的手段,建立杨陵区闲置资源信息库,对闲置剩余资产进行全名清查建档和动态统计;运用金融杠杆,完善政策导向,主动推动企业与银行合作,解决资金流动、周转困难的问题,税务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家税收优惠和减税政策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企业相应的减免政策;以“再招商”助推企业转型,我区招商局,尤其是几个驻外办都应该仔细了解全区企业资产闲置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外选宣传招商。

从招商者的微观层面来看:

一、要明确招商方向。我们应该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税收贡献高、带动效应强的龙头企业,向三年新增1万家市场主体入区、税收收入突破10亿元的目标努力。招引对象主要瞄准为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现代农业企业、附加值高,税收好的税源产业、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及销售环节的总部企业、农村金融实力强的产业基金和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打造农业科技旅游的文旅企业及生物医药、涉农装备制造、电子电商、云端大数据这类企业,培育形成我区的骨干税源。

二、加强素质能力。招商引资是一件“无中生有”的工作,对招商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驻京办作为招商经验欠缺但满怀工作热情的新队伍,除了外出考察、集中培训等集体组织的学习活动,还要有意识地思考工作,主动从政策导向、谈判技巧、接待礼仪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在与企业交谈时,既要以过硬的行业知识、产业情况、支持政策为支撑,不卑不亢地审视企业诉求,也要坦诚相待,以真诚寻求合作的姿态打动企业。我们是杨陵区面向北京众多优质招商资源的窗口,面对企业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杨陵区的形象,因此更要加强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我行为的约束,将杨陵区对投资者迫切的期盼和欢迎的热情充分表达给企业。

三、作为驻北京招商分队,我们重点接触涉农央企和全国500强企业,争取将其引进到我区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结算中心;还要在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农校友、各类商会协会、研究院等的交流中挖掘合作的可能。要尝试新的招商手段,将京津冀地区举办的各项重要展会作为推介平台拓展招商渠道。

产业的重塑与发展绝非一日之功,目的是无中生有、过程是难上加难,但招商人仍会迎难而上、砥砺向前。在当下这个充满着机遇的风口,我们作为有机会推动杨陵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要能感受到肩膀上沉甸甸的使命,齐心协力就能创造历史,攻克杨陵区经济发展的顽疾,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成为了当前的紧迫任务。在此我想分享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优化土地利用,推进粮食产业化。

作为农业的基础,土地利用的优化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粮食产业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提高农民生产条件,增加农业产值和收益。

第三段: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通过加大投入,引进新技术,结合实际需求,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第四段:拓宽市场渠道,推进农业多元化经营。

拓宽市场渠道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们需要通过开发新的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销售领域,推进农业多元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收益。同时,还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和检测,确保产品安全和用户信赖,有助于拓宽市场。

第五段:发扬农民精神,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需要我们发扬农民精神,尊重和鼓励广大农民群众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发挥他们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普及现代农业知识,提高广大农民对现代化大农业的认识和支持度,形成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良好氛围。

总结: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我们需要加大投入,优化土地利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和多元化经营,拓宽市场渠道,发扬农民精神。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整个农业体系的现代化升级,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五

xxxx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委组织的大学现代农业专题研修班,聆听到了xx教授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农村基本经营模式与农业主体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课程。参观了xx省xx市xx街道xx植示范基地和xx村新农村建设。

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看到了xx与xx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感受到了xx农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认识到了我县农业发展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良好机遇。紧密结合xx实际,我认为加快xx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把握四点:

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试验场,也是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搞好全方位、多品种农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模式。我们一要扩大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在现有的六大种植基地基础上,改良种植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在产品、产量上创新高。二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科技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种植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我们无工业、无污染,有着生产有机产品的良好条件,农产品品质好、绿色安全。但是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出售,并不能体现出我们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价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我们要转变生产观念,把我们的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是要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扩大以莜麦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要以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我感受明显的一点xx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品牌战略运用很成功、文化包装很到位。旅游景点挖掘其背后的传说典农产品顺应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需求,挖掘其养生健体的功效,把这些特点放大进行广泛宣传,吸引眼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知名度高,有信赖感、安全感的品牌会增加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着力培育品牌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我们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创立品牌,打响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声誉。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六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为我们树立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安吉县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是全国首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不仅环境优美宜居、经济富美宜业,而且景色秀美宜游、民风淳美宜文。德清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为我们树立了另一个标杆,该县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因势造景发展休闲旅游、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人勤春来早,凡事贵在干。综观安吉县、德清县的建设改革成功实践,究其原因,概而言之,就是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真干、实干方能开拓先业、铺垫基业、成就事业、铸就伟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安吉县、德清县的实际情况与全国各地或多或少有着相似之处,学习这些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对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启发意义。我认为,实施乡村振兴,得做到心中有“主”,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定力,贯彻主略。安吉县、德清县之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成绩突出,一个根本缘由就是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安吉县刚开始也是“脏乱差”的局面,但自20__年起,安吉在全县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主要原则,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为基本路径,驰而不息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生态环境“美”如画、历史文化“韵”如诗、人居环境“净”如洗、经济发展“业”如歌。当下,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需要久久为功的战略。我们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的定力和决心,这样才能贯彻落实好这一远大战略,才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具体到我们当地的实际,细而化之,我们要努力探索乡村振兴的本地模式、路子、做法。水滴石穿,是因为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对于乡村振兴该如何振、怎样兴,有了总体战略和具体措施之后,我们就要一心一意、一战到底、一举成功。

因地制宜,打造主业。乡村振兴,基础在于产业,关键在于产业。没有产业作支撑,乡村振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产业兴旺,最为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找到适合本地发展、体现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主要产业,凝心聚力打造好、运营好、发展好。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上墅乡刘家塘村、灵峰街道大竹园村和蔓塘里自然村,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莫干山镇燎原村,这些地方的成功实践有力地证明了找准业、建好业的重要性。德清县莫干镇燎原村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民国文化”“农耕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保护传承村落人文色彩与乡土古韵并存的传统风貌和历史记忆,致力于开发清境文创园、郡安里度假区等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形成集创意办公、文化展示、论坛基地、精致西餐、艺术酒店、室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创智、创业特色基地,全力打造中西风格融合、民国风情彰显的莫干山门户,成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海派风情文化名村。

人民参与,激发主角。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没有人的参与,乡村振兴只能是停留于口头上、文件中。光有政府唱独角戏的乡村振兴,不能称为振兴,也不能振兴。乡村振兴的主角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推动者、实践者。无论是安吉县的经验,还是德清县的做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实践、推动。由此,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才智,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动力、伟力,这样,方能凝聚起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目标。

精心谋划,当好主导。千人千面,千村千貌。各地的乡情、村情、民情不一样,实施乡村振兴的思路、路径、方法、策略等也应不一样。针对各地的差异性、特异性、具体性,政府要精心谋划,做好主导者。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按照“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谋划好农村改革、绿色美丽农业、美丽乡村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移风易俗,塑造主流。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根与魂。乡村振兴需要健康向上积极正确的文化为乡村铸根立魂。因此,要加强乡风文明、民风淳朴、家风良好建设与引导,破除、转变恶风陋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主流导向。当前,在农村,赌博现象、迷信文化、庸俗低俗媚俗文化、铺张攀比现象等不良文化风俗仍在一些地方存在,需要我们用健康、积极、正确的文化风俗去消解、破除那些病态、消极、落后的文化风俗。有了好的风俗,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七

20xx年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县委组织的大学现代农业专题研修班,聆听到了xx教授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品牌农业、设施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农村基本经营模式与农业主体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课程。参观了xx省xx市xx街道xx植示范基地和xx村新农村建设。

通过学习参观,开阔了眼界,看到了xx与xx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感受到了xx农业发展的蓬勃态势,认识到了我县农业发展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良好机遇。紧密结合xx实际,我认为加快xx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把握四点:

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试验场,也是实现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搞好全方位、多品种农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模式。我们一要扩大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在现有的六大种植基地基础上,改良种植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在产品、产量上创新高。二要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科技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能力,使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传统种植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我们无工业、无污染,有着生产有机产品的良好条件,农产品品质好、绿色安全。但是我们的农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出售,并不能体现出我们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价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我们要转变生产观念,把我们的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是要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进一步扩大以莜麦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二要以四大地标认证农产品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我感受明显的一点xx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品牌战略运用很成功、文化包装很到位。旅游景点挖掘其背后的传说典农产品顺应人们追求健康、追求高品位生活的需求,挖掘其养生健体的功效,把这些特点放大进行广泛宣传,吸引眼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知名度高,有信赖感、安全感的品牌会增加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着力培育品牌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我们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步伐,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创立品牌,打响品牌,做大做强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声誉。

要充分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一要积极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二要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因地制宜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三要支持科技人员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科技服务,努力培养造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现代知识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农业现代化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八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教兴农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组织保证。

通过学习,我们要坚持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领导,逐步构建起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我们推广形式要多样化,推广内容要全程化。要依法规范推广行为,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规范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行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自律机制。

在学习中,老师们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能够把握业内的最新方向,使我们在学习上有很大的提高。我的感受主要有两个方面:

2.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技推广的目的。我的故乡是在农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刻认识到农业技术发展对我国农民是多么的重要,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科技含量与推广的有效性,让农民摆脱繁杂,落后的农业技术,已成为我不断努力向前的不竭动力。最后是我对这门课程提出的建议,也就是实践的重要性。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最终的目的是将其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农业推广过程中。虽然有点困难,但是我相信会有办法解决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