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0:42:35 页码:14
最新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汇总10篇)
2023-11-10 10:42:35    小编:ZTFB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写心得体会时应当注意语言简练明了,避免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句子。5.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经典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篇一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去扫墓祭祀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敬意。我也参与了今年的清明祭扫活动,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了祭扫的重要性和深刻含义。以下是我对清明祭扫的心得体会。

首先,清明祭扫让我意识到了家族的传承和延续的重要性。在扫墓祭祀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祭坛上摆满了祖先们的照片和祭品。这些祭品不仅仅是用来追思亲人的,更重要的是承载着对祖辈智慧和辛勤劳动的怀念与敬意。通过祭扫祖坟,我们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祖辈的存在和他们对我们的影响。

其次,清明祭扫让我明白了尊重和关爱的重要性。在扫墓祭祀的过程中,我看到许多人都非常认真地为祖先们整理坟墓,打扫墓地,供奉鲜花和食物。这种尊重和关爱的行为让我深感感动。我认识到,即使亲人已经离开了,但是我们依然应该对他们心存感激和敬重,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抚和祝福。

再次,清明祭扫让我领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珍贵。站在祖坟前,我突然明白了人生的短暂和脆弱。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出生和死亡,没有人能逃离这个必然的规律。在祭扫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长辈们红肿的眼睛,他们为亲人的离去而痛心。这让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宝贵,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另外,清明祭扫也让我感受到了孝道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清明祭扫正是体现孝道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我看到许多人在墓地前献花、焚香、默哀的时候,我看到了孝道文化在我们中间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无论是行孝的大学生,还是不同年龄层的家庭成员,每个人都以真诚的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最后,清明祭扫还加深了我对家庭的思考和珍惜。在祭扫活动中,我看到很多家庭团聚在一起,共同祭拜祖先。我看到了很多亲人之间的温暖和团结,这让我深感家庭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清明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通过祭扫活动,我们可以共同追忆亲人,加深亲情,增进家庭的凝聚力。

总而言之,清明祭扫是我们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了祭扫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对家族传承和亲情团结的思考。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珍视眼前的生活,珍惜和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希望能够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将这种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篇二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祭扫先烈的日子。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前往烈士陵园、烈士墓地,表达对英勇牺牲的先烈们的崇敬之情。我的祭扫心得体会有五个方面:对烈士的崇敬之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思考生命的意义,明白民族的伟大和自己的责任,同时也激发了我自身的爱国情怀。

首先,祭扫烈士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在陵园里,我目睹了悲壮的场景:红旗迎风飘扬,鲜花缀满烈士墓碑前,人们肃穆地行走于陵园内。这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他们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站在他们的墓前,我感受到了敬仰和感激之情,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祖国作出贡献的决心。

其次,祭扫烈士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走进陵园,我看到了那些墓碑上刻满了我们曾经背负的苦难,有抗日战争的牺牲者,有解放战争的英雄,有革命浪潮中的无名战士等等。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也让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经历的战争、动荡和艰辛。历史是生生不息的,我们要珍惜和平的生活,不忘曾经的苦难,更要时刻警醒,不让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

第三,祭扫烈士让我思考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而有限的,对比烈士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我意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烈士们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学习,成为有用之才,不仅仅关注个人的利益,而是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第四,祭扫烈士让我明白了民族的伟大和自己的责任。祭扫是对先烈们的一种敬意,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我们是为先烈们活着,我们肩负着继续发扬民族精神的责任。祖国需要我们,我们要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在祭扫烈士时,我感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着责任的分量,我要努力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最后,祭扫烈士激发了我内心的爱国情怀。烈士的英勇事迹和无私精神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的伟大。走出陵园,看到了蓝天白云下繁荣的城市风采,我内心涌动着对祖国的热爱,更加坚定了我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信心和决心。我愿意与烈士们同心协力,为了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总之,祭扫烈士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对烈士的崇敬之情,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思考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民族的伟大和自己的责任,同时也激发了我内心的爱国情怀。祭扫烈士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对先烈们的致敬。愿我们能永远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篇三

今天是4月5号,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早上,我5、6点就被拉起来,胡乱套上衣服,还没有来的及吃早饭,就被塞进车里,向老家出发。

今天的天气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没有下雨,还出了太阳。扫墓要去的地方多着呢!什么老奶奶老姥姥老爷爷——有的地方非常远,但是不管多远,大家每一个点都去了。

一路上我问这问那,叔叔们都说我太小,什么都不和我说,不过我自己倒是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欲断魂”三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些墓里面,和我血缘最近的就是爷爷了。爷爷在我还没有出生就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样子。奶奶那里倒是有爷爷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伤心,从来不敢给她要。看到别的孩子和他们的爷爷高声谈笑,我心里有羡慕,又伤心。

来到爷爷墓前,伯伯叔叔们开始拔杂草,清垃圾。没一会儿,坟墓就焕然一新。爸爸妈妈麻利的从袋子里取出带印章的黄纸、冥币,在坟墓前烧成灰,给在阴间的爷爷送去钱财;然后摆上圆鼓鼓的鸡蛋,香喷喷的猪肉,红彤彤的苹果——大家把香点燃,双手举香排成三排向爷爷祭拜,随后,大家又燃起了鞭炮。

清明节是缅怀去世亲人的节日,每年大家都会回家扫墓。是啊,没有先人哪有后。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篇四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扫墓日。每年这一天,人们都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前往祖先的墓地,缅怀先人,感恩祭奠。这个时刻让我体验到了无尽的感慨和敬意,下面我将分享我在清明节祭扫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首先,在祭扫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走在墓地的小道上,我看到了一个个寂寞的墓碑,那些曾经充满生气的人们,早已化作尘土。人们的一生,转瞬即逝,生命之脆弱让我深感珍惜眼前的一切。清明祭扫时,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足够珍惜并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感激和珍惜的心,不断把握当下的每一天,用心活出真正的自己。

其次,祭扫让我看到了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清明祭扫不仅是对逝去的祖先的一种追思和缅怀,更是家族的传统和凝聚力的一种体现。在祭扫的过程中,我与家人一起扫墓,我看到了父母对祖先的敬意和缅怀之情,也看到了家人之间的默契和亲情。我们相互扶持着,相互支持着,共同感受着家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家是我们生活的港湾,是给我们温暖和力量的地方,应该珍惜和守护这份宝贵的亲情。

再者,祭扫让我感受到了社会责任和公德心的重要性。每逢清明节,墓地都会成为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一起来祭扫、打扫墓地。在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看到大家井然有序地进行清理和整理,每个人都尽力确保墓地的整洁和祭祀的庄严。这让我感到社会责任的压力和重要性,不仅要为自己和家人负责,还应该为整个社会、为后人负责。清明祭扫是一种传统和文化的延续,我应该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传统出一份力。

最后,祭扫使我对生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墓地中,我静静地注视着那些墓碑,不由得心生一种敬畏和渺小感。人生的终点,每个人都终将走到那里。生命的短暂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更加努力去过好每一天。同时也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如何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清明祭扫是一个让人思考生死及价值的过程,让我更加意识到人生的宝贵和珍贵。

在清明祭扫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人生的无常、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死的深思。总结这次经历,我知道自己应该珍惜生命,珍视亲情,履行社会责任,思考人生,活出真正的自己。愿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深入思考,收获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将这些启示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奉献和珍惜。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篇五

清明是祭奠先祖、回归故乡的时刻。

父母早年离家工作,拉扯我们三兄弟长大成人,而他们的父母兄弟都呆在老家,随着年纪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紧。近三年,我购置车后,每年必要回乡扫墓一次,怀念父母,兄弟相会。

今年清明将至,父母早早就拉我商量回家之事。孝之所至,义无反顾。xx月xx日,又随父母回乡祭祖探亲。

姥姥家原居山中,现因环境改善,乡亲们都搬离山洼,到城里购房置业去了,老房早已坍塌,野草一片。只有去姥爷、姥姥的坟前再添一把土,烧一柱香,放一挂炮,贡四色品,缅怀片刻。爷爷家的地方,因为平坟,也早已深埋地下,只能在他人的地里默默寄托思想。

儿时欢娱的地方,早已面目全非,洛河的河滩上,只剩下芦苇、田地了。上游的蓄水,让曾经的洛神也无处可居了,原来百米来宽的河面,只剩下十来米的小细流了,孩子曾经的笑声,再也不闻了。

只有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历久弥新,也愈加珍惜。晚间的兄弟姊妹大团聚,我们开怀畅饮;临走时,姑姑往父亲兜里硬塞的苹果,让人感到七十来岁姐弟的亲情深厚。看着父母兄妹之间的亲情,看着兄弟姊妹之间的亲情,明年,我还会回来。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篇六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和家人一起去祭扫祖先的墓地。

经过了一路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墓地。我们开始打扫墓地,首先摆放一些鲜花和供品,然后清理墓周围的杂草和垃圾。

在打扫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祭扫的重要性。祭扫不仅是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恩,更是传承家族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祭扫,我们可以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感激之情,也可以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我也明白了祭扫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我们应该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我们应该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等等。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却能够让祭扫更加顺利和安全。

通过这次祭扫,我不仅学到了祭扫的礼仪和细节,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尊重和感恩。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把这些品质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文章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篇七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祭祖扫墓的重要时刻。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回归家乡,扫墓祭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在参与清明祭扫活动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力量,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清明祭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祭祀行为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扫墓祭祖在清明节这一特殊时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祭祀不仅仅是人们向祖先表达敬意的方式,更是对家族血脉和亲情的一种形式化表达。通过祭拜祖先,人们体现了对祖辈辛勤奋斗和祖国发展的深切思念和感激之情。清明祭扫的正确认识和参与,有助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其次,清明祭扫让我体验到了亲情的伟大和珍贵。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了与亲人的沟通和交流。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回归故乡,与亲人一同扫墓祭祖,让亲情变得更加鲜活和有温度。我和家人一同整理墓地,瞻仰祖先牌位,烧纸祭拜,讲述曾祖父的事迹和家族故事,不仅让我更加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承,也增进了我和亲人之间的感情。清明祭扫让我深切体会到,亲人的陪伴和关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撑。

第三,清明祭扫唤醒了我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反思。每当我站在祖先墓前,看着逝去的亲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我不禁沉思起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生命是短暂的,时间是无情的。清明祭扫让我明白,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与亲人、朋友相处融洽,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积极回馈社会。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珍惜瞬息即逝的时光,不要让遗憾和后悔成为人生的注脚。

第四,清明祭扫让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扫墓祭祖过程中,我见到了许多老人和家庭,他们或一家老小齐聚,或孤寂寥落,但他们都表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敬意。他们坚持不懈地照顾着祖先的坟墓,以此表达对亲人的眷恋和感激之情。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的坚韧和对家庭的执着。清明祭扫让我明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应该保持乐观和坚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将家庭和亲情放在生活的重心。

最后,清明祭扫也给了我对社会和自己的责任感。扫墓过程中,我看到许多志愿者在墓地清理工作中默默奉献,他们无私地为他人服务,为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贡献。这让我觉得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也有责任去关爱他人、回馈社会。作为一个学生,我更应该努力学习知识,为将来承担社会责任做好准备,为家族的兴旺和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通过参与清明祭扫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庄严和亲情的伟大,也提醒自己要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有责任心地回馈社会。清明祭扫不仅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祭奠,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社会责任的感悟。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希望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并努力将传统文化和社会责任同我的成长和发展相结合。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篇八

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的清明可谓是一个“三无”的清明。今年清明没有“雨纷纷”,人们也没有“欲断魂”,祭扫的方式也依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大的改变。今年的清明还是俩字,焚烧!清明放假,跟着外公外婆去海宁为曾祖父扫墓。葬曾祖父的这块墓地,没有管理的人员,坟也是这里一块那里一块,常青树也是这里两棵那里两棵的。外公外婆正在准备祭扫的物品,我闲来无聊,小范围的在墓地里逛逛,发现今天来扫墓的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所以祭扫的方式也都如出一撤:焚烧!等到外公外婆准备好祭扫物品时,前来扫墓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都大包小包,扛着,背着,走进了墓地。人们带到东西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些供品,和焚烧用的纸钱什么的。焚烧的味道越来越浓来,转眼看看外公外婆,嗨,也都在烧纸钱,谁叫他们也是老年人群呢。“我说,外婆,你们就不能不烧啊,我都咳成这样了!”我不经抱怨道。外婆却淡淡然地飘来一句:“小孩子家的,你懂什么。”我受不了这味儿,赶紧回到了车子里,离开了这“焚烧现场”。

即使这只是浙江省海宁市乡下的一小块墓地,但我想这足以说明,人们祭扫的方式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真是焚烧俩字不离清明啊!人们为何就一定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怀念呢,为何不能够换一种环保一点、安全一点的祭扫方式呢?像这样焚烧纸钱,很容易造成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我认为人们应该要逐渐养成一种意识,要改去这些不安全不环保的祭扫方式,当然,要改掉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需要时间。

即使说有很多人还在用传统的方式祭扫,但是也有很多不错的祭扫方式,例如,网上祭扫。人们可以利用网络为逝者敬香,献花或为逝者留言。这么说吧,网上祭扫又是现代技术的体现,又不失中国的传统习俗,又环保节能,又省时省力。

希望下一个清明节可以从三无成为二无,没有“雨纷纷”,人们没有“欲断魂”,祭扫方式却有着大大的改变。做一个安全文明的小公民,过一个安全明文的清明节。

在九江市烟水亭,有十二所小学,每一所小学有5个学生代表举行了“文明祭祀,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还有九位来自各个单位的领导也参加了。

老师发给我们每个同学一些传单,叫我们去发给每一个路过的人,让他们都知道“文明祭祀,从我做起”里面宣传的内容就是:清明祭祀期间我们不使用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及塑料花、塑料发财树等不易降解的祭祀品!要杜绝白色污染!倡导鲜花祭祀,居家祭祀网络祭祀等文明的清明祭扫方式。也同时希望他们再宣传给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发的过程中,同学们开开心心地很积极地去发给每一个过路过的人。那些过路的人也很配合我们,承诺自己不会去做这些事,还答应宣传给自己身边的人。

发完了以后,我们又集合了。有几位领导和学生代表在台上讲了话,然后我们全部都在横幅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许下自己的承诺。

这一次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行动还在进行当中……希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会遵守。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篇九

山清水明,天清地明。大抵以清明来形容的,似乎都给人以恬静舒适的感觉。

刀耕火种,四季勤劳。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确定何时播种,又何时去收成。斯时,清明便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然,清明又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清明节就与上元、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一同列为“八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看来,清明节自古就是很有分量的节日。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似乎多了一重特定的内涵。这在24节气里可谓特点鲜明。我佩服先人们对传统节日,以及节气的定位。能这样让人们拥有纪念、庆典、祭祀、以及憧憬融为一体,不可不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放风筝是龙江清明期间的一大习俗。我童年里的清明,除了知道大人们要去给已故的亲人上坟烧纸外,自己也知道用风筝同天空说话了。大平原的风筝其实在春节后就开始了。但清明节前后,放得相对多了一些,这也是事实。这个时候,天空与大地不仅是风筝,更是人们的心情了。所以,我说天空也过节,就是指这个时候的风筝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大平原的风筝始终飞得很高,独清明时,却显得有一些惆怅。可小时候,自己却感受不到这一点,只顾与风筝的影子一同逍遥罢了。

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清明时节,植树也是清明节时的传统。至于这个传统多久了,不重要。我想,这时节的植树似乎与“插柳”习俗有关。流传来流传去,流传至今,也就有了植树这一习惯了。却有一点不可否认,清明时节,真是龙江大地植树的好时节。从我记事开始,就知道家乡有清明植树的好习惯。想必,这就是为何有人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的原因了。当然,这和每年的3月12日的法定植树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省城哈尔滨,到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域大,沿线长,气候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偏北地区,即使到了清明,也还是不能植树。因为,这个时候天气还是乍暖还寒时。较之现在去搞一些形式上的植树,我还是怀念童年时的植树,那不是一种形式、一种应付。那是一种希冀、一种祝福,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礼拜。

清明是一个节日,一个比较伤感的节日。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扫墓和迷信无关,和信仰无关。细细想来,叫清明节,其实,又不如叫扫墓节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小时候,读古诗时,就隐隐约约地感到这个节日气氛有点沉重。我最早知道的清明,源于祖父在世时额头上那一抹淡淡的愁绪,以及一卷黄纸。按说春天是希望的季节,可却偏偏点缀出一些凄凉和伤感来。祖父在世时说过,清明节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为祭奠早年帮助过他逃亡的介之推而发明的。发展来发展去,就有了今天的清明节。逐渐演变和延续看来,这个扫墓习俗真的很早了。

扫墓扫的是一种哀思,一种心情,一种寄托。细细品来,清明节倒也是一种久远的伤情所至。我不敢怀疑古人,他们对扫墓一定是由衷的吧。而今,扫墓扫来扫去,却感觉到是形式重于了内容。变味的不是内涵,却是从形式开始的。地方越大、人群越稠密的地方,形式越突出。去公墓地的路途上,不再是古人的一把雨伞、一个提篮和几张烟纸了,却是浩浩荡荡的车队。私家车有之,而公车私用则比比皆是。这样的扫墓,除了让人疑惑、迷茫、不满外,更冠冕堂皇地变相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我想,假如已故者真有亡灵的话,也不会满意这种现象的。写到这里,自己心情沉重起来。母亲去世近一年,自己也该回200多公里外的地方去为母亲扫墓了。我的清明节,和古人一样沉重。

好的习俗,就是一种文化。好的文化,就该是全民族的。国家正式确立每年的4月4日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与我们亲密接触。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范本篇十

“清明时节雨水多,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我读这首诗,我总是想起许多革命烈士!想想刘胡兰的坚定不屈,想想邱的勇敢坚强……想想很多革命先烈!亲爱的革命烈士们,他们为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生命!我们向你致敬!

是烈士!长城炸了一个洞,是烈士们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长城。在日本,入侵中国时,是你们与日本人顽强抗争。先烈们你们虽然倒下了,但更多“不愿被奴役的人”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完成你们还会完成的使命。

先烈们!是你们把对祖国,对祖国中许许多多受难的同胞们的爱化成在战斗中拼搏,努力的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创建新中国!

先烈们!你们为了祖国,远离了亲人,远离了祖国,远离了这个世界,你们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把心中,满腔的热血献给祖国!

先烈们!你们的辉煌业绩!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记忆中,你们的事迹将化成高高耸立的丰碑!永不磨灭!永远耸立在后代人的心中。你们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更是有了你们,我们才有现在的美好生活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了我们提供良好教育良好学习环境,让我们有了对祖国作出贡献之精神。

为了祖国,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