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香港游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香港游学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0 07:18:40 页码:9
香港游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香港游学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五篇)
2022-12-20 07:18:40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香港游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hong kong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harbor, mountains, disneyland, sea world and so on, specially for its commerce. hong kong today is a flourishing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which is well run, clean and beautiful. in the commercial towers and shopping centers, you will find exquisite merchandise. it looks as if international fairs of merchandise from various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were held here everyday.

hong kong’s communications are highly developed, subway and ground railway, highway, undersea tunnels, motorway interchange, viaduct, ferry, airport radiating in all directions, like a piece of huge network knitting the whole city together.

翻译:

香港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面积共104平方公里,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 .694万年香港人口约为694万。人口密度是6 420人每平方公里。

香港著名的美丽的海港,山脉,迪斯尼乐园,海洋世界等,专门为商务。香港今天是一个繁荣的国际大都市,运行良好,清洁和美丽。在商业大楼和购物中心,你会发现精美的商品。看来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国际商品博览会是每天都在这里举行。

香港通讯高度发达,地铁和地下铁路、公路、海底隧道、高速公路交汇处,高架桥,渡船,机场向各个方向辐射,像一块巨大的网络编织整个城市在一起。

香港导游词相关文章:

最新香港游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沙田马场(sha tin racecourse)是香港的第二个赛马场地,位于新界东部的沙田区火炭东部,是由-兴建及管理,于1978年10月7日落成启用。沙田马场设有草地、泥地跑道共有两个,草地跑道全阔30.5米,周长约1900米,容量为85,000人。场地水平世界一流,也是亚洲顶级的赛马场地。现时每年均举行多项国际大赛,并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人马在此互相角逐。

沙田马场设有两座看台,分为会员席及公众席。会员席招待会员及来宾,公众席则开放予公众人士,入场费10港元。看台设有-大堂,饮食设施等,会员席亦设有会员,马主厢房等设施。场内设有全世界最阔的彩色大屏幕,长70.4米,面积相等于4,500部架叠起来的52厘米电视机,详尽显示每一场赛事的资料及赛果。于看台侧的沙田会所,则为会员提供饮食及康乐设施。马场其他设施包括马房、骑师、练马师及职员宿舍等,另有一座综合大楼供马会使用。

马场交通方便,港铁东铁线马场站设有盖行人天桥直达沙田马场看台,赛马日亦有各线巴士直达,马场内亦有地方供给红色小巴及市区的士停放或载客。

沙田马场参考世界先进的马场的设计,跑道属古典英式的顺时针方向,布局与美国贝蒙园(belmont park)及圣雅尼塔(santa anita)马场接近,为看台观众提供更广阔的视野。马场中央是景色秀丽的彭福公园,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

历史

沙田马场兴建前,香港岛的跑马地马场是香港唯一的马场。随着香港赛马运动平民化,于赛马日期间经常出现“红旗”高挂(意指“满座”)的情形。1964年,马会开始考虑增建一个新马场,以配合赛马运动的发展。1971年10月,政府原则上批准马会于沙田兴建马场。工程于1973年12月全面展开。

兴建马场时需要在沙田海进行填海,这是当年香港最庞大的单一填海工程。工程共采土1600万吨,夷平沙田4个山头,填出共250英亩土地。填海工程在1974年3月开始,以极快速度进行。在工程高峰期,动用超过700多名工人,以400多辆货车,不断将泥头运到海边,每7.5至8秒钟即有一车泥头倒落沙田海。1976年6月,首座马房的打桩工程展开。

最终,沙田马场准时于1978年10月7日正式开幕,是由当时的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主持揭幕及在草地跑道进行剪彩仪式,同日下午举行首场赛事。马场初落成时,看台可容纳35,000人。随着入场人数于1982年-1984年间继续加长,马会很快便进行扩建。1985年11月,第二座看台落成启用,两座看台共可容纳85,000人观赛。马房容量亦随着需求不断增加,至20xx年,共有20座马房,为1260匹马提供安身之所。马会亦为提高赛事水平,加建一系列先进设施,包括检疫马房、马医院、赛事化验所、河畔操练跑道、奥运马房、策骑径等。

近年马会仍不断改善沙田马场的设施,20xx年8月31日,世界最阔的高解像彩色大屏幕启用,20xx年11月14日,设有可开合上盖的新马匹亮相圈落成,为马迷提供更方便舒适的环境。20xx年北京奥运,香港协办马术项目,沙田马场毗邻的香港体育学院经改装,成为主要比赛场地,彭福公园新建策骑径,又在香港体育学院旁边新建奥运马房;奥运圣火亦途经沙田马场进行传递。

最新香港游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香港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维多利亚港(英语:victoria harbour)简称维港,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世界第三大海港。由于港阔水深,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而有"东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誉 。

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一年四季皆可自由进出。早年已被英国人看中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后来从清政府手上夺得香港,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维多利亚港一直影响香港的历史和文化,主导香港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是香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之一。

维多利亚港(英语:victoria harbour)简称维港,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世界第三大海港。由于港阔水深,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而有"东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誉 。

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一年四季皆可自由进出。早年已被英国人看中有成为东亚地区优良港口的潜力,后来从清政府手上夺得香港,发展其远东的海上贸易事业。维多利亚港一直影响香港的历史和文化,主导香港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是香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之一。

地理概述

根据20__年的资料,维多利亚港面积为41.88平方公里,仅为原水域面积的60%,平均水深达12米。最深的航道是鲤鱼门,深约43米,最浅的航道则是油麻地,约为7米。范围东至鲤鱼门,西至青洲、青衣岛南湾角及汀九(该带水域又称为“西锚湾”)。维多利亚港潮差约1米。海港内包括青衣岛、青洲、小青洲及九龙石等岛屿,以及蓝巴勒海峡、硫磺海峡及鲤鱼门等水道。

形成原因

维多利亚港是一个天然的深水海港。它的形成大概在7000多年前当海平面比现在还很低之时。当时的维多利亚港是太平山与九龙之间的一个山谷。后来随着海平面上升,原来的山谷被海水淹盖,成为了今日的海港。

港口水位

维多利亚港的水位高度最高的纪录为3.96米,

纪录于1962年台风温黛袭港期间产生。因全球气候暖化、大型填海、珠江口流出的淡水及沉积物,以及南中国海的海流等,在1954年至20__年共50年其间,维多利亚港的水位高度合共上升12厘米,平均每年上升2.3毫米。而且在1987年至1999年期间,维多利亚港的水位更以每年平均22毫米的速度上升,升幅是全球水位上升速度的10倍,不过,在1999年后,维多利亚港水位急速下跌。

维多利亚港在香港开埠之时颇为广阔,因为当时两岸都是天然的海岸线。在今日北角东部,直到1930年代还是一个海滩,而在1970年代时,即使在筲箕湾的码头,仍然会有人在岸边游泳。然而,随着都市的发展,使污水不断排入海港里,使海港受到极大的污染;加上维多利亚港两岸不断的填海取地,使海港内变得大浪和湍急。1980年代当香港政府草拟香港机场核心计划时,曾建议把海港从维多利亚港外迁到青衣的蓝巴勒海峡或南丫岛外的博寮海峡,但未有成事。

历史沿革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清政府与英国签署《南京条约》后,1861年1月英军占领九龙半岛,4月将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以当时在位的维多利亚女王命清政府与英国签署《南京条约》后,1861年1月英军占领九龙半岛,4月将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

清政府与英国签署《南京条约》后,1861年1月英军占领九龙半岛,4月将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

名为维多利亚港,在此以前,清朝文牍称为尖沙咀洋面或中门。类似的情况还有维多利亚公园、维多利亚城(今西环至铜锣湾一带)和维多利亚山(victoria peak,即太平山)等。

香港可供发展的平地很少,因此自1841年开埠以来,政府多次集中在维多利亚港进行填海工程。1842年,皇后大道及云咸街的兴建造成大量沙石,为免搬运至其他地区存放,于是直接把沙石推进海港,扩大香港的发展面积。政府1852年展开的文咸填海计划,是香港首次的正式填海工程,位置在今日上环文咸东街一带,目的是将上环的发展面积进一步增加,以兴建政府部门及港口设施,发展维多利亚城。

后来,填海工程由原来的港岛西面,及后扩展至整个香港岛及九龙,以有利香港发展。中环德辅道、湾仔北、铜锣湾、尖沙咀东、启德机场跑道、港澳码头、红磡湾、观塘工业区、土瓜湾、葵青货柜码头、荃湾和西九龙等重要发展地方,全都是填海造地得来。

因香港为亚洲的重要港口之一,在20世纪初至1970年代,造船业亦十分发达。当时,香港拥有亚洲其中两个最大规模的船坞,分别是位于鲗鱼涌,由太古洋行开设的太古船坞,以及位于红磡的黄埔船坞。船坞雇用的工人数以千计,造船技术和出产船只的排水量皆与日本齐名。然而,自1970年代起,香港的航运业开始衰退,地产业则开始起飞。两所船坞分别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拆卸,其后在青衣合作开设香港联合船坞,原址改建成住宅及商场,即今日的太古城与黄埔花园。

香港开埠以后,英国皇家海军在中环设立海军基地,其后命名为添马舰,现时该地段已发展成新政府总部。1990年代中期,海军基地迁往昂船洲。香港由于是自由补给港,又位于东南亚与远东航道的中心点,所以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维多利亚港常有英国或美国军舰停泊,1997年后亦有不少美国军舰来港补给。舰上官兵留港期间,多到湾仔等地消遣。

段经济贸易

维多利亚港是国际上重要的港口之一,据政府纪录,20__年抵港的远洋轮船及内河商船分别有39,040和190,820航次,海上运输相当发达。早期,维多利亚港已被视为重要商港,直至后来海港西部的葵涌及青衣货柜码头的兴建,香港海运才逐渐离开维多利亚港中心地带,转而以旅游和交通为主。现时,维多利亚港仍有不少货船往来,中流作业及内河商船仍然十分频繁。香港现时处理的货物对整个华南地区极为重要,而且大部份货物大部份地区与华南地区有关。

维多利亚港是天然的深水港,港口水域广阔,平均水深达12米,海底泥层亦没有淤泥阻塞,可同时容纳上50艘万吨级的大型远洋轮船。另外,港口东面的鲤鱼门和西面的汲水门较窄,加上受九龙半岛和香港岛的群山所包围,形成港口四面环山,强风因而为山势所阻。港内又设有多个天然及人工的港湾与避风塘,足以让船只在平日甚至热带气旋来临时,免受风浪侵袭。此外,由于香港气候暖和,港口终年不结冰,船只可自由进出。基于各项优秀条件,香港因而成为优良转口港。

葵青货柜码头

葵青货柜码头位于香港新界葵青区葵涌及葵青青衣的醉酒湾,在维多利亚港西北部,是香港最主要的货柜物流处理中心,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吞吐量的货柜港口(世界最大吞吐量的货柜港口是新加坡)及华南地区第一大港。1992年至20__年,香港均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

葵青货柜码头占地庞大,由葵涌、青衣伸延至昂船洲一带,共有9个货柜码头,24个泊位,可停泊最大型的货柜船。码头的全年总处理能力,超过1800万个标准货柜单位。20__年,葵青货柜码头处理的货物总量约为16,048千个货柜单位。

中流作业区

1970年代,货柜码头开始发展时,货柜码头可供集箱船只所装载的泊位不敷使用,班轮公司为减低船只等候泊位所造成的损失,决定直接在货船上分派货柜,在海中系以浮筒或抛海通过趸船来进行装卸集装箱,利用趸船将货柜运送到附近的码头起卸,目的是要辅助货柜码头的角色,成为香港中流作业的雏型。

为方便将货柜船的货物运送至港九各地,香港在维多利亚港两岸设置多个中流作业区。由于中流作业可将货柜船在市区部份码头直接进行起卸工作,无需经过货柜码头起卸,可避免路面上的交通挤塞或所泊位不足造成的延误。加上中流作业的成本低廉,为不少客户提供多一种装卸选择。现时,香港约有 20% 的货物装卸工作在系泊或锚泊港内的船只上以中流作业的方式进行。

交通设施

由于维多利亚港分隔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维多利亚港的交通对香港发展尤其重要。1890年代起,早已有渡海小轮往返维多利亚港两岸。随着香港经济发展,维多利亚港的交通设施由原来渡海小轮发展至海底隧道,地下铁路等现代化设施。

跨海设施

维多利亚港上虽没有桥梁横过,但它的底下现时有三条过海行车隧道,分别是1972年通车的香港海底隧道(红磡海底隧道)、1989年通车的东区海底隧道,以及1997年通车的西区海底隧道。

早在1894年,香港正兴建电车系统之时,香港政府便已经有兴建跨海大桥的打算,以连接港岛及九龙两岸。大桥上更包括电车系统,希望跨海大桥能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物。由于当年兴建跨海大桥成本高昂,及影响维多利亚港船只运行,故计划搁置。

二次大战过后,政府曾考虑天星小轮负荷问题,在1950年代重新研究跨海大桥计划。当时建议中跨海大桥亦包括海底隧道方案,但因大桥破坏景观而被搁置。后来,政府于1955年决定研究兴建海底隧道可行性。直到1960年代,香港政府决定兴建红磡海底隧道,连接红磡与铜锣湾。1972年8月,红磡海底隧道通车。

1976年,因红磡海底隧道挤塞情况未有改善,政府再度研究在鲤鱼门兴建大桥,连接香港岛及九龙东面,但其后因影响船只航道及启德机场飞机升降再度搁置,后来由东区海底隧道取代。

香港海底隧道

香港海底隧道又名红磡海底隧道(简称红隧或旧隧),是香港第1条海底行车隧道,于1972年8月通车,耗资港币3亿2千万元兴建。目前,红隧是世界上最繁忙的4线行车隧道之一,也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于奇力岛(又称灯笼洲),因工程关系该岛已与香港岛连接。北端出入口所在的土地位于红磡以西,亦为填海所得。隧道使用旧式设计,只有双程双线行车,早于通车10年后行车流量已经饱和,往港岛方向每天上下午繁忙时间经常出现挤塞情况。因此,除隧道收费外,由1984年6月1日起,当局向所有车辆征收隧道税,以求减低流量。而该隧道专营权在1999年8月31日届满,现已交还香港政府管理。

虽然先后有东区海底隧道及西区海底隧道通车纾解车流,但由于两隧均收费高昂,地理位置又不及香港海底隧道方便,故隧道的饱和程度仍日益恶化。在周末及假日前夕,有时到凌晨12时左右仍可见车龙。20__年,平均每日行车量达124,000架次。

东区海底隧道

东区海底隧道简称东隧,是香港第二条过海行车隧道。隧道连接香港岛东部和九龙东部,全长2.2公里,共有5条管道:2条双程双线行车管道、两条为港铁将军澳线使用(将军澳线通车前为观塘线使用),以及一条容纳环境控制系统的管道。隧道南端为鲗鱼涌,与4号干线(东区走廊)交汇;北端的茶果岭出入口设有收费广场。

1986年,中信泰富旗下的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以“建造、营运、移交”(bot)方式获发东区海底隧道30年的专营权。20__年,该公司在有庞大盈利下仍申请加价成功,引起市民很大的回响,亦使本已饱和的香港海底隧道的车流量而不合理化。20__年,平日的行车流量约为61,000架次。

西区海底隧道

西区海底隧道简称西隧,是香港第三条过海行车隧道,是全港首条双程3线行车的过海隧道和全港最大的海底隧道。隧道全长1.97公里,连接香港岛的西营盘和九龙油麻地附近的西九龙填海区,是香港第1条双程3线分隔沉管式隧道,并与机场铁路的第三条过海铁路隧道同时兴建。九龙出入口附设有20个缴费亭的收费广场,当中4条行车线可随时改变行车方向,如繁忙时间便可为同一行车方向提供12条行车线。并在油麻地交汇处连接西九龙公路;西营盘出入口的交汇处包括17条接驳天桥、1条下通路和多段引道,连接4号干线。

中信泰富旗下的香港西区隧道有限公司在1997年以“建造、营运、移交”方式获发西区海底隧道30年的专营权。因其高昂收费,西区海底隧道车流一直偏低,未能分流香港海底隧道的负担。于20__年,平均每日行车量只有44,373架次,远低于可供行车数目的180,000架次。

香港第四条海底隧道

香港第四条过海隧道是一条计划中的海底隧道,研究在香港海底隧道东面兴建另一条海底隧道。倡议中第四条海底隧道由连接香港岛的炮台山和九龙黄埔,并考虑同时兴建铁路管道,以减低第五条过海铁路隧道的兴建成本。

工程的建议已经响起了一段长时间,以舒缓红隧的交通流量压力。虽然先后有东区海底隧道及西区海底隧道通车为香港海底隧道分流,但由于由中信泰富旗下的两间隧道公司所垄断,两隧均多次加价以致收费高昂,加上地理位置不及香港海底隧道方便和过于分散,故隧道的饱和程度日益恶化,使红隧所承受的压力愈来愈大。因此兴建第四条过海隧道的呼声再次响起,以抗衡中信泰富对香港过海交通的垄断。

过海铁路隧道

现时有3条港铁行车线亦会穿过维多利亚港,包括:

第1条过海铁路隧道:荃湾线(接驳港岛金钟站及九龙尖沙咀站一段)

第2条过海铁路隧道:将军澳线(接驳港岛鲗鱼涌站及九龙油塘站一段,与上述东区海底隧道一同兴建)

第3条过海铁路隧道:东涌线和机场快线(两线使用同一隧道,接驳港岛香港站及九龙的九龙站一段,与上述西区海底隧道一同兴建)

1967年,政府在检讨香港交通同时,同时邀请英国交通研究部门就香港整体交通作出研究[33]。因此出现首次过海铁路隧道雏型,在1982年与前地铁修正早期系统第四期工程一起启用。此外,1970年亦曾建议在九龙尖沙咀兴建另一条过海铁路隧道连接香港岛的上环,因为资金及人口问题而拖延。

1984年至87年,因第一条过海铁路隧道因应港岛线通车而开始出现饱和现象,政府决定在维多利亚港东面兴建第二条过海铁路隧道(请参阅东区海底隧道部份内容)。

1989年,因为过海铁路隧道发展需求,纷纷出现多个过海铁路隧道方案[35],其中在维多利亚港西面兴建过海铁路隧道相对重要,以便加强机场铁路接驳能力。同时又因为部份路段与西区海底隧道重叠,一同兴建可减低兴建成本。

第四条过海铁路隧道将连接香港岛的中环至湾仔填海区及九龙红磡。此方案沿袭1970年的东九龙线方案,并加以改良。最初政府一直是考虑地下铁路方案,但因1989年的中环至湾仔填海区,而重新规划。20__年,政府采纳九广铁路的东铁过海方案。20__年4月,两铁合并终落实,南北线将通过第四条过海铁路隧道到达港岛会展站,再到达终点金钟。

与此同时,第5条过海铁路隧道方案亦在1989年提出[35],曾考虑以观塘线、机场铁路或九广铁路(现称港铁东铁线)连接香港岛的炮台山站及九龙黄埔站。由于第四条过海铁路隧道尚未兴建,故香港暂时并无兴建第五条过海铁路隧道的迫切性。

渡轮服务

过海隧道和铁路未兴建前,渡海小轮是往来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唯一交通工具;香港的渡轮事业亦曾一时兴盛。最早的渡轮公司是约在1888年成立的“九龙渡海小轮公司”,由一位波斯拜火教教徒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创办,来往尖沙咀与中环。1898年,九龙仓收购“九龙渡海小轮公司”,并把“九龙渡海小轮公司”,改名为“天星小轮公司”。

香港的发展一直侧于香港岛一边,但随着九龙的发展,市民对于港九之间的渡轮需求日渐殷切,20世纪初期,分别由16间小轮公司承办来往由中环至油麻地,旺角及深水埗等地的航线,可是由于太多公司承办,易生混乱,故港府在1919年起,批出专营权予“四约街坊轮船公司”,营办港九之间的渡轮服务。及至1924年1月1日“四约街坊轮船公司”专营权期限届满,由香港油蔴地小轮船有限公司接办服务。

此后,有一段长时间大部份航线由油麻地小轮提供服务,主要路线有北角至观塘、九龙城及红磡,中环至佐敦道码头、大角咀及深水埗。1980年代初期,港岛东区至中环的交通十分挤塞,油麻地小轮曾开办由太古城至中环的非过海渡轮服务,1985年,地铁港岛线通车后服务便取消。渡海小轮的服务时间至午夜止,在海底隧道及通宵过海巴士前现前,停航后市民只能等待第2天早上过海,又或者乘搭收费较昂贵且危险的“哗啦哗啦”电船。

1990年代起,由于陆上交通事业的发达,香港政府对渡轮事业没有大力支持,一些码头像佐敦道码头及大角咀码头一类往昔较繁忙的大型码头,在西九龙填海后并没有重建。今天,除了尖沙咀和观塘外,九龙区就只剩九龙城码头和红磡码头这些没有铁路连接的区份设有渡轮服务。

过去油麻地小轮还有汽车渡轮服务,驾驶人士如需过海,便需把汽车驶至汽车渡轮码头,驶进特制的汽车渡轮过海,沿途可在车上欣赏两岸风景。1980年代末东区海底隧道通车后,汽车渡轮服务因使用需求大跌,加上营运成本昂贵而终止。近日,由于两条海底隧道的加价,促使红磡海底隧道所面临的交通压力渐增,有人曾倡议恢复停办多年的汽车渡轮服务。

现时,维多利亚港内有天星小轮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渡轮服务有限公司、港九小轮有限公司提供往返维多利亚港两岸的航线。另外也有不少公司提供部份航线往返维多利亚港至澳门及广东省珠三角等地。

码头

维多利亚港有多个渡轮码头、汽车渡轮码头及公众码头。有关码头主要是提供往返维多利亚港内的航线,而中环码头更提供往返维多利亚港至离岛的航线,而在北角及观塘汽车渡轮码头仍提供危险品车辆渡轮服务。维多利亚港亦设有一些公众码头供小型驳船、游艇、观光船等作上落客服务。亦有小量的补给和货物转运。

维多利亚港上设有2个大型离境码头:港澳码头及中国客运码头,来往澳门及广东省珠三角各口岸,码头设有出入境设施,可办理离境手续。

避风塘

香港每年夏季时均不时会遭受台风侵袭,因此,维多利亚港内设有多个避风塘供船只躲避风雨及停泊,亦有不少经营游览维多利亚港以及香港一些离岛的船艇,部份更提供娱乐设施和餐饮服务。铜锣湾避风塘除了是游艇的停泊点外,也以避风塘菜闻名,以富辛辣及味浓特色的海鲜料理为主,当中的避风塘炒蟹更是香港著名的地道美食之一,昔日的不少食店已“上岸”移到北角至铜锣湾一带经营。

邮轮码头

位于九龙尖沙咀的海运大厦是香港目前唯一的邮轮码头。海运大厦于1966年落成,除码头外亦设有写字楼及商场。不少著名邮轮曾在海运大厦停泊,包括曾经是世界最大邮轮的伊利沙伯号。

政府现正在前启德机场跑道尽头兴建启德邮轮码头,这项工程并不需要在维多利亚港填海。

港口保护

香港填海工程

香港由于平地少而山多,香港政府早年便已开始进行填海工程以扩展土地,以致海港面积不断缩小。

近年,不少港人开始关注维多利亚港的填维多利亚港中环岸边在填海的海计划,并开展了不少保护维多利亚港的运动,当中以保护海港协会最为人所认识。该会在1996年发动签名行动得到170,000个市民签名支持而成功推动保护海港条例,后于1997年6月于立法局最后一次会议时成为法例。

香港主权移交后,反对填海的声音渐趋强烈。1998年,因为保护海港协会为首的多个环保团体的反对,逼使政府先后需要暂缓及重新检讨启德及添马舰对出的填海工程。其后,部份团体及市民及曾就政府于湾仔北与中环的填海计划作出法律诉讼,直至20__年,终审法院就政府的湾仔北填海计划判定政府败诉;但在20__年,政府在中环的填海计划上获得胜诉。尽管政府在中环填海计划获得胜诉,但为避免再次引起诉讼,政府亦成立咨询性的共建维港委员会,以听取民间对于填海工程的有关意见。

今天的维多利亚港在多次填海造地后面积已大幅减少,但交通却越来越繁忙,海浪因而比往日大,体积较小的船只在海上航行会摇曳不定。

景观保护

维多利亚港两岸是香港著名的观光点,不少旅客会到太平山项远眺维多利亚港及九龙半岛的景观,但地产商多年来不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临海地段新建高楼,部份高楼甚至遮挡了狮子山山脊线,令海旁景观及两岸山脊线受破坏,阻碍旅客观赏维多利亚港两岸景观。

环保团体环保触觉主席谭凯邦指出,虽然香港已立法在填海方面保护维多利亚港,但没有在景观保护方面立法规管,地产商仍可以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兴建高楼。该团体调查发现,香港人普遍赞成政府应着手立法保护维多利亚港景观。

水质污染

维多利亚港的水质曾被长年忽视,其中以19经填海发展得出土地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及中环广场。

经填海发展得出土地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及中环广场。

70年代香港工业起飞对水质污染影响。当时政府仍未有措施监控工厂排出的污水,香港每天向维多利亚港排放约150万立方米筛滤后的污水,其中有不少含有毒物质及重金属的废料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到维多利亚港,沉积在维多利亚港海底的污泥中。

缺德者乱抛垃圾到海中,船只漏出的油渍等问题均是水质下降的来源。此外,充满化学物的家居清洁用品经厕所排放到维港,特别是沙士事件时期,市民大量使用漂白水,致使海水中的氨含量偏高。

多次的填海亦是一个间接影响水质的因素:填海工程将海岸线修直,造成一些海水流量不大的死位,海港的收窄也减弱了潮水的冲刷能力,这些均造成维多利亚港上一度积聚垃圾及臭味。根据水质测试证实海水中的大肠杆菌含菌量偏高,氧含量偏低,容易令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窒息。有香港立法会议员更提出,若维多利亚港再继续填海工程,将来必定会变成维多利亚渠了。

政府于是推行策划性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又推出“净化海港计划”(原名“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策略性排污计划”或“海港污水处理计划”)以处理水质下降之问题。据香港环境保护署监察所得之数据,近年来虽然水质污染情况略有改善,但是仍需继续改善维多利亚港的水质。政府一方面亦制作了不少电视宣传片以呼吁市民不要将垃圾投入海港中,一方面则有部门负责检拾海中的垃圾,及定期对水质进行调查。长远方面,政府曾考虑过以导管将污水排出公海以减低维多利亚港内的水质污染。

过往维多利亚港上有不少捕鱼活动,但由于水质污染影响,令不少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窒息死亡。虽然一直仍有不少人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垂钓,但由于有关的海产有机会吸入有害物质,因此维多利亚港中的海产已不宜食用。

香港维港日

维多利亚港早年曾是不少水上活动的举行场地,但近年由于海港污染严重,及受填海工程影响,部份活动已移师其他地区。20__年起多间机构合办香港维港日(香港海港日),希望引起市民关注维多利亚港的问题,培育市民关注海港的意识,提倡欣赏并爱护这个城市的珍贵资产。

维港活动

维港渡海泳

1906年起开始举办,由九龙尖沙咀公众码头游往中环皇后码头,赛程长1600米。但由于海面交通繁忙令封闭海港困难,海港水质每况愈下,加上兴建香港文化中心而封闭尖沙咀车站的铁路码头,渡海泳在1979年停办。20__年代,随着香港政府的《净化海港计划》渐见成效,香港业馀游泳总会于20__年10月末期向香港政府申请复办维港渡海泳,其后获得批准。

环岛帆船比赛

香港早于1864年已曾举办环岛帆船比赛,20__年沙士疫症过后,采用原有航道恢复举行。而皇家香港游艇会亦每年举办“环岛行”游艇比赛。

烟花汇演

维多利亚港是香港举行烟花汇演的主要场地。1982年起每年农历年初二、以及1997年起回归纪念日及国庆日,维多利亚港都会成为大型烟花汇演的舞台,每年吸引不少市民及旅客在维港两岸欣赏。另一方面,在部分日子的幻彩咏香江表演中,将在维港海上加插烟火表演,使汇演更添吸引力。

最新香港游学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香港海洋公园位于香港岛南面,东濒深水湾,堪称全球最受欢迎的主题公园之一。同时,公园也是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娱乐消闲公园之一,占地170英亩。

游览公园需花费一天时间,香港海洋公园是香港亲子游的必去之地。海洋公园建筑分山上高峰乐园和山下海滨乐园两部分,以全长1.5公里的登山缆车连接。山上是香港海洋公园的主要部分,有海洋馆、海涛馆、海洋剧场、百鸟居;山下的香港海洋公园水上乐园,是亚洲第一个水上游乐中心,还有花园剧场、金鱼馆及仿照历代文物所建的集古村等。

大家都知道公园内的海洋馆、太平洋海岸、鲨鱼馆等展现大海的奥秘,百鸟居、蝴蝶屋等生动诱人,极速之旅、冲天摇摆船等挑战胆量,威威天地、哈哈梦工厂等各有特色,还可以在香港海洋公园海洋剧场观看有趣的海豚、海狮表演《海洋伴我心》。足够花上一天的时间在香港海洋公园里狂热一番。另外,在海洋公园内搭缆车是非常写意的活动,坐在二百零五米高空上可欣赏南中国海迷人景色,远外闪烁细沙,波光鳞影,仰望白云浮游。离园,还可乘坐全球第二长的户外扶手电梯。

海洋公园交通全攻略

1.城巴专线(629路)-- 先搭地铁到金钟站,出闸后往b出口转乘香港海洋公园的专车巴士629线,车费单程成人10.6元,小童5.3元。( 首推交通线路 )

2.逢星期一至五可于中环康乐广场乘专线小巴6号或于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在皇后像广场外乘巴士29r号前往。

3.于中环交易广场乘巴士70,90号或于铜锣湾怡和街乘巴士72,96,592号,过香港仔隧道后下车,再行5分钟,抵达海洋公园正门入口。平均路程需时从金钟巴士总站出发约需25分钟车程。从红磡火车站出发约需30-40分钟车程。

夜间如何回中环到黄竹坑道海洋公园停车场外乘坐6x(赤柱监狱—中环广场)hkd 4.6 (最晚班车19:17 - 20:00,18至25分钟一班)到黄竹坑道海洋公园停车场外乘坐260(赤柱监狱—中环广场)hkd 6.6

(09:48 - 20:25,每10-20分钟/班,20:25~23:25,每20分钟/班)

门票攻略票价

1.成人$250

2.3至11岁小童$125

3.三岁以下免费

4.65岁或以上本港居民免费

5.残疾人登记证人士免费

6.香港市民可在生日当天凭身份证免费入场。

7.如经常到海洋公园游玩,可考虑购买“智纷全年入场证”享受更多门票和园内消费的优惠,分别有金卡:成人会籍$695,小童会籍$350;银卡:成人会籍$545,小童会籍$270;学生全年入场证$485。

公园开放时间

1、香港海洋园全年开放无休息。常规时间10:00-18:00。

2、香港海洋公园升降梯以及快速滑行车的运营时间是到18:00为止。

3、公园上午10点开门,适合早去,一般下午2点左右是团队入园高峰时间

入口公园有前后两个入口,从公园的正门进入会首先经过鲸豚保护广场,继而到达绿野花园及儿童王国,再乘坐缆车就可以到达山上的机动游戏区;如果从后门口大树湾的入口进去,则会通往集古村,乘登山电梯再经过急流天地,便可达到山上的机动游戏区。从后门入园(大树湾的入口)进去可以避开人群,逆向而行。

在公园哪些是好玩好看的呢?

海洋馆世界最大的水族馆之一。水体宽22米,长38米,水深达7米,分为4层,可由通道环绕参观。 该馆按珊瑚礁布局,分深湖和泻湖两部分:馆内放养了太平洋岛屿及南中国海鱼类5000多条,约400多种,从体长不到2厘米的盐雀鲷到身长3米的豹纹鲨,还有海鳗、神仙鱼、石斑鱼等各种珊瑚礁鱼类。该馆还设有“珊瑚和珊瑚礁”展览,介绍有关珊瑚礁的形成。

极速之旅首先以较慢的速度升到62米高的塔顶,再以40公里时速的速度急速下降,高升急降的惊险异常刺激!

疯狂过山车香港公园的云霄飞车是全港最长的,翻腾穿梭在海洋公园中的山群及海洋间,当车厢由轨道最高点向下俯冲,再旋转一圈时,刺激指数直达顶峰!

亚洲动物天地海洋公园的全新景区,于20xx年4月起开放,多种来自亚洲各地的珍贵

动物,包括大熊猫、小熊猫、娃娃鱼和扬子鳄均云集于此,游客更可以在金鱼宝殿欣赏五彩缤纷的罕有金鱼,到熊猫山庄拜访色彩艳丽的鸟类和贪玩好动的小爪水獭。全新的熊猫礼品店和大熊猫餐厅为游客提供琳琅满目的纪念品和丰富美食。

海洋列车乘上这趟极速列车,可以登上山上的高峰乐园,或返回山下的海滨乐园。海洋列车采用双向行驶,只需3分钟的航程,乘客就可往返于海洋公园的山下和山上。这列仿潜水艇设计的海洋列车,配备有多媒体设施,在向乘客展示深不见底的海洋世界的同时,更为您创造震撼的视听效果。

园内美食海洋公园禁止游客携带任何食物或饮品(婴儿食物除外)进入,但园内食市提供多种食品,如热狗、汉堡包、薯条、烧味饭、日式拉面、小吃鸡蛋仔、窝夫、烧鱿鱼,以及各类饮品等,价钱由$30-$200不等,味道是一级棒的哦。

海洋天地--湾景餐厅以现代感的空间,衬托着偌大水族箱以及游动其中的缤纷水母。开放式厨房设计,提供30多款时令菜式,包括头盘、沙律、主菜及甜品,可随意"自选配搭",饱尝各具特色的美馔。

海洋天地--岚湾茶座提供舒适的露天雅座,您可以在自然清新气息中,无拘无束地享用美点与各式怡情美酒及特色饮品。厨师推介包括北海道蟹柳鲜果沙律、墨西哥汉堡饱、烤纽西兰香草羊鞍、烤德国猪膝及焗迷您南瓜海鲜饭。而特别推介饮品包括bay breeze (含酒精饮品) 及 sunrise punch (非酒精饮品)。

山上机动城--海洋冰室让您品尝传统风味茶厅美食,如大排档咖啡、鸳鸯、鲜油菠萝饱;还有必食蜜汁叉烧猪仔包,秘制海南鸡饭及港、泰、印度三式咖哩系列等人气推介。万勿错过以海洋公园吉祥物命名的"海洋冰室特饮"!

亚洲动物天地--大熊猫餐厅以熊猫为题的大熊猫餐厅提供四川、韩国、中国台湾及日本等菜式,让您在别具亚洲风情的餐厅内或怡人露天雅座享用美食。

各个剧场表演时间雀鸟剧场天上王者--由鹦鹉丶猫头鹰丶草原雕丶非洲冠冕鹤和各种雀鸟同大家分享一个爱护大自然的雀跃故事。

11:00am

1:30pm

3:30pm

5:00pm

海洋剧场海洋伴我心--由海洋公园聪明可爱的海豚、海狮和一班训练员呈献一个关于梦想和海洋的故事。园内每天均有乐队在海洋伴我心表演前演奏,以娱乐游客。

11:30am

3:30pm

5:00pm

七彩升空天地七彩升空嘉年华--于多个鲜艳夺目的大气球中,一班升球人即场为您表演杂耍奇技。

11:30am

1:00pm

3:30pm

6:00pm

威威剧场海狮开心站--把海狮的生活习性及如何为演出作准备有趣地呈现你面前。 2:00pm

4:15pm

威威笑声剧--威威狮令与吉祥物朋友唱唱跳跳玩游戏,必定逗得小朋友非常开心。 3:00pm

5:30pm

好了,介绍到这差不多了,在介绍我也没什么写的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的旅游有帮助,谢谢大家耐心看完这篇文章;最后谢谢大家到维港旅游这个平台一起交流,一起分享;

最新香港游学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各位先生、女士、各位贵宾,你们好。欢迎大家畅游世界闻名的维多利亚海港。

在整个航程中,船上的每位工作人员都非常乐意为大家服务。希望各位贵宾能在短短的海上旅程中,轻轻松松地欣赏香港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尖沙咀钟楼和香港文化中心

在船的左边有一座古老钟楼,它是九龙的标志。这钟楼是旧火车站的一部份,在1920xx年,香港开通了第一条通往内地的铁路,1975年火车站迁移到红磡, 旧火车站就拆掉了。令人怀愐过去的就只有这座44米高的钟楼,现为香港的法定古迹。在钟楼旁的淡粉红色建筑群就是香港文化中心,每年在此都举行世界各地的戏曲、电影、歌剧、舞蹈等文艺活动,使人很难想像这里早年原来是铁路密布的火车总站。钟楼和文化中心的所在是九龙的黄金地段,商厦、购物中心、酒店、夜总会、卡拉ok等数之不尽,世界名牌商品琳琅满目。

洲际酒店和新世界中心

左边那一大幢暗红色的建筑物,是世界闻名的五星级酒店「洲际酒店」它的前身是丽晶酒店,它正好座落在九龙地图上最突出的方位,那地方早年是一块尖尖的沙滩,真是名符其实的「尖沙咀」。酒店除了提供各类豪华海景住房外,还提供大中型会议场地,许多重大国际会议,官绅名流晚都会在此举行。再往前就是著名的新世界中心,这裡汇集了各种品牌的时装、珠宝和电器,还有提供各种美食的的酒家。

尖沙咀海滨长廊

沿海一带是尖沙咀海滨长廊,这是一片在80年代初填海得来的土地。此处可把两岸的灯火尽收眼底,每逢夜晚,一团团的游人在岸边赏灯和一对对的情侣在海边吹风,相影成趣。每年国庆和春节的烟花汇演,很多市民不惜提早两三小时赶来这里等候观看烟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情景可以想像得到。每逢圣诞节及春节前后,维港两岸的酒店商铺都将外枪挂满灯饰,香港亮丽璀璨的夜景,实令万千旅客流连忘返。

香港体育馆和九龙车站

左边那一幢外型独特,像是倒置金字塔的建筑物,是著名的香港体育馆,可容纳12,000名观众,场内有巨型荧光幕,可让现场观众观看奇大无比的彩色映像和大特写,重播和慢镜头等,这个场地原本是为了体育活动而盖,但目前很多时间却用来作本地与国际巨星举行演唱会的场地,香港体育馆旁就是1975年落成的九龙火车站,火车除了来往九龙、广州之外,还前往新界和中国边区的罗湖。由九龙到罗湖全程包括停站时间只需四十五分钟,这铁路系统每天早上5:30开始至午夜运作,为市民旅客快捷方便的交通服务,1997年,京九铁路通车,每天分单双号从这车站开住上海和北京。体育馆和火车站都位于红磡区,所以被称为红磡体育馆和红磡火车站。

海逸酒店和黄埔花园

左边是红磡的私人住宅区,那一幢幢高度一样的建筑物,都是香港富豪李嘉诚先生旗下实业公司所开发的。那一幢高于其他大楼的建筑也是李嘉诚先生旗下产业,这大楼是在新的建筑高度标准下兴建,所以是区内最高的豪华住宅楼房,楼高73层,旁边另一幢比较矮的蓝色玻璃建筑,也是李嘉诚先生自己盖、自己管理的五星级酒店海逸酒店,这酒店百份之七十的房间都有海景。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时更成了,朱鎔基的下褟之处,之后回归一週年及20xx年全球财富论坛江主席来港都下褟于这酒店。

旧启德机场

在船的前方我们可以见到一个平平的海岸线,那是香港旧国际机场的跑道。1998年7月6日香港国际机场已搬迁至大屿山北面的赤腊角,所有在旧机场的服务和设施己停止使用。现时跑道末端设有高尔夫球练习场,客运大楼改建成高卡车赛车场、保龄球场,一部份的停机坪则成为露天市集。

维多利亚海港

我们现在畅游的维多利亚海港是世界闻名的天然港,维多利亚海港的东面以启德机场后面的鲤鱼门为界线,而西面则以青马大桥那边的汲水门为界,面积4,900公顷,它和美国的三藩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同样是世界最佳天然海港。维多利亚港每天平均有250艘远洋船以及超过23,000艘其他类型的商船经过,货柜船来到后会停泊于九龙西面的葵涌码头。豪华游轮则靠在尖沙咀的海运大厦。海港上经常有来往香港澳门的飞翼船和喷射船,在黄昏和假日,则多了一些出海畅游的私人船舶和帆船。在维多利亚港捕鱼的渔船甚少,渔船要开到南中国海一带才有鱼获。

请各位再看看左右两岸的建筑物,在两岸对比之下,您会发觉九龙的楼房建筑较齐,几乎差不多高,而香港的就不同了,高高低低的,这是因为98年以前,机场在九龙东面,楼房的高度有所限制以免影响飞行航道。机场迁离市区后,较高的建筑物在九龙相继冒起,形成一些鹤立鸡群的局面。

除了地形外,历史也给香港分成三大区域,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满清政府于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与大英帝国签定南京条约时把香港岛永久割让。满清政府又于1860年第2次鸦片战争后再与大英帝国签定北京条约把昂船洲和九龙界限街以南之土地永久割让。其后在1898年,大英帝国再向满清政府租借深圳河以南的土地与及235个外岛,为期99年,自此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

在1982年,中英双方就中国重新对香港行使主权一事展开会谈,并于1984年12月9日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为香港定下回归时间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