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8:37:24 页码:13
最新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实用11篇)
2023-11-10 18:37:24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它也可以成为与他人分享经验和交流心得的方式。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是一个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北平各大中学校学生代表,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动下,召开联席会议,秘密成立“北平大中学校抗日救国学生联合会”。选举北平市立女一中18岁女学生郭明秋(共产党员)为执行主席,清华大学学生姚依林(共产党员)为秘书长,镜湖中学学生孙敬文为总交通,东北大学学生邹鲁风为总纠察是,燕京大学学生黄华为总交际。实际领导人为中共河北省委巡视员林枫、中共北平临委学联党团书记彭涛(辅仁大学学生)和黄敬(北京大学学生)。12月3日北平学联召开会议,决定联络各大中学校,发起大规模请愿。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动员全国对敌抵抗,提出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华北为核心的9项政治纲领,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团结全国各界民众,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此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于是学联决定将请愿活动定于12月9日。

1935年12月9日清华大学女学生陆璀在北平西直门外进行抗日演讲。

1935年12月12日北京大学学生黄敬在北平天桥地区电车上演讲。

12月9日,他们成立了指挥部,姚依林和郭秋明指挥,孙敬文当交通,黄敬在游行队伍中指挥,指挥部设于北亚咖啡馆,而彭涛则作为此次游行的幕后领导人。由于游行学生主要来自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他们计划从这两所大学出发,逐渐壮大队伍,但不料当局关闭了西直门,于是游行学生未能按计划进城。后来东北大学学生前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所在地中南海新华门门前,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愿。请愿代表向国民政府提出六项要求:

反对华北自治及其类似组织;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危机的外交政策;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不得任意逮捕人民;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何应钦的代表和学生进行了对话,拒绝了学生打开西直门让清华、燕京学生进城的要求。学生随即开始大规模游行,队伍经过各学校时,不断有学生冲破封锁加入队伍,人数扩大到六七千人。队伍至西单和东长安街时遭到军警木棍、鞭子、水龙、大刀的攻击,百余人受伤,30多人被捕。被阻挡在西直门外清华、燕京两校学生,辗转赴阜成门、西便门,但因所有城门关闭未能入城,便向围观市民控诉日军在东北的暴行,指责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12月14日,北平的部分报刊登出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将在16日成立的消息。12月16日,北平学生再次在天桥集会,抗议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学生无畏的抗日救亡运动使得“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

清华大学教授张申府支持学生请愿,1936年2月29日被当局逮捕,5月被冯玉祥保释出狱。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我们迎来了祖国人民万众一心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走向现代化的时代,走向强国大国的时代,走向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让机器作机器的事,让人享受创新欢乐的时代“,让机器作机器的事,就是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完成中国工业化的伟大历史任务,要充分利用工业化国家的一切成果,把我国建成工业强国大国,“让人享受创新的欢”乐就是充分发扬我国人民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加速实现信息化,走向信息化的全新时代,正如有的学者讲;这是一个美妙的时代,我们正在走向美妙的时代,走向美妙的生活,走向求真、求善、求美三维整合的时代,走向人类文明的前沿时代,为实现这个全新的时代的伟大目标,就需要有全新的思维,更需要发扬“一二九”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爱国精神,需要中华民众伟大民族的凝聚力精神,需要长征精神,走向美好的明天,也可以说是一次新时期的新长征,而这个新长征的目标,就是党中央为我们展示的美好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就需用我们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一二九”学生运动体现的万众一心的爱国精神,就需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需要在中华文明泛土里注入西方的市场经济活力,比如竞争的活力,民生开放的活力,法制的活力并在东西方文明互融过程中构建具有民族性,国际性高度整合的市场经济模式。这就是我们的选择,这就是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心向祖国,这是凝聚海内外华人华商的巨大凝聚力、向心力,我们要充分发扬这种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走向时代文明的前沿,走向真、善、美三维整合的新时代,美妙的时代,我们既要继承中华文明的精髓,更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走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这就是在中华文明的沃土里,注入西方文明的市场经济活力,比如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从而换发儒家文明的青春与活力,这是我们的明知选择,我们只所以要作这样的选择,这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决定的。

信息革命的浪浪席卷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范围内开通,地球村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网络平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妙的时代,数字化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全新的思维,世界走向中介化,需要我们以中介化的思维方式,思考全新的问题,全新的生活,全新的工作方式,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方式,全新的快乐方式。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打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了“精忠报国”的岳飞,看到了“振兴中华”的孙中山,看到了“爱国赤诚心”的张学良,看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再翻开爱国运动的历史,明天是“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六十八周年纪念日。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了抗日救亡运动。这次学生运动掀起了全国规模抗日救亡群众斗争,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高潮。正如同学所看到的,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曾有过亲密交往的佳话,惊涛骇浪中,遣唐使的执著奔波,鉴真东渡的千辛万苦,增进了中日人民的友谊;而近代,留给我们的是极为惨痛的一页,甲午战争、“二十一条”、山东问题、“济南惨案”,到现代,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更不用说那惨绝人寰的八年抗战,多少血泪和仇恨凝聚与我们心中,感恩不在,和平不在,友谊不在。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渴望和平与发展,我们也希望日本也同样肩负起这一责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国际问题,不要让悲剧重演。北宋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清思想家顾炎宗也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本周三是一二·九运动85周年的纪念日,一二·九对于我们来讲既不陌生又很遥远,记得初中起12·9长跑就是一个传统活动,但其中的意义大多被我们遗忘可以说我们只是停留在眼前的长跑比赛的名次上。那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吧!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是一个爱国运动,是学生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的一次抗日救亡示威游行。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国民党采取了“不抵抗”政策。1935年5月和日本还签订了“何梅协定”。使得河北,察哈尔爱大部分地方丧失主权。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共带领北平学生6000余人高举“停止抗战,一切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伟大旗帜。举行爱国运动,北平同学受到了军警的袭击爱国学生遭到血腥镇压。这次爱国运动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打击了日寇与国民党的气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的线。

回顾历史,于是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承。在本次接力长跑中,我院运动员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成绩仅是名次的代表,过程中我们有着不畏严寒团结奋斗的精神和超强的集体荣誉感,正如接力形式所体现的我们传承着他们的精神,我们传承着他们的勇气,我们不会忘记那一天。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在85年前的今天,中华民族陷入危难,北平学习团结全国各界民众,武装反抗倭国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他们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照破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欺诈;他们形成了一把把尖刀,刺破了与工农之间的隔膜;他们涌上街头,发出愤怒的呼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汉奸,严惩卖国贼!”等等,一切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口号。

北平各大学校的爱国学生坚强不屈,勇敢自信,为维护祖国,不惜牺牲一切。现在,这革命的道路上已铺上了沉沙,革命烈士的鲜血也蒙上了时间的薄膜。

革命烈士将和平带来,将和平送与我们手中。祖国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难道我们还有不热爱祖国的资格吗?难道我们不应当承担起造福社会的责任吗?革命先辈看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他们一定会感到快乐、欣慰。革命先辈看到祖国日益强大,他们一定会感到无比的自豪。革命先辈们更希望看到祖国未来的美好。

1935年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们涌上街头。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这一天的北京城到处是挂满的标语,到处是飘舞的纸单,到处是舞动的小旗,到处是怒吼的口号,到处是浴血沸腾的青年,这一天,白云为之翻涌,大海为之咆哮,黄河长江为之怒吼,中华大地为之震颤,因为,一个蹂躏不屈的民族,在苏醒。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抗争。

我们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这一天,七十九年前的这一天:我们更不会忘记,更不会忘记那些在敌人的恐怖下高呼着口号散发着传单而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的青年,可敬可爱的青年。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1935年12月9日,寒风凛冽,草木凋零,北平五六千名学生冲破国民党军警的阻拦,举行示威游行,喊出了时代的呼声,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活动,唤醒了更多的民众.运动迅速波及全国,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继五四运动后,再一次书写了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已任的辉篇章!

说到这,不禁引起了我的两点感想。

第一,中国不久必将统一。一二·九运动的爆发,迅速促成了抗日统一联盟的形成,展现了整个民族团结统一的决心与力量.再回首华夏五千年沧桑,不难发现,秦皇汉武开创的统一大业,中经隋唐的继承,加工和发展,在政治体制和经济格局是反复夯实焊牢,已臻完善至不可移易;合了分,分了合,最后定于合,归于分,统一的观念和思想得到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朝野内外的一致认同根深蒂固,并成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衡量功过的人心所向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价值取向。

蒋介石没有吸取一二·九运动的忠告,结果被日寇的铁蹄踢出南京,带来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最后他只能狗急跳海,跳到了台湾岛去安享晚年,使两岸同胞骨肉分离,最终丧失了政权,这是前车之鉴。

同学们,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祖国的完全统一定会实现。

第二,中国青年的爱国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光而乐”,因为这些名句,我相信中国的知识分子深爱着祖国,爱党和爱国是相统一的。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回忆一二·九,我更坚定的相信:个人的理想、前途与祖国的命运是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一切爱国者都应把祖国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

“故今之责任不再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百年前,一位先哲说过的话依然在我的脑海里久久的回荡着。它就像警钟一样时时刻刻警惕着我:不要辜负我们青少年对这个国家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个世界快速变革发展的年代,在这个全社会都浮躁急功近利的时刻,我们应该冷静的深思:如何延续前辈们的希望,以不误国家和人民的前程。如何将来能够对我们的后代无愧的说:我们没有推卸历史责任。又如何才能在百年之后让历史能给我们一个更高的评价。因此,我们既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凌空虚蹈;我们应该做现实主义者,求应然之事;要在自己的内心中汲取力量,勇敢的面对未来的困难和挑战。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的我们更是应该谨慎选择,埋头苦干。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踏着先辈的足迹,传承先辈的精神,坚定前行的理想,以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火热的青春,做新时代的弄潮儿,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更加昌盛。是的,我们应按继续发扬爱国运动的精神。新的历史篇章将由我们这一代青年来描绘撰写,让我们发扬一二·九精神,尽展我们的青春风采!我们党已经带领人民拨正了船头,驶向更加壮阔的航程!我们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顺利地到达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八

1935年12月9日,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是一个让国人倍受鼓舞的日子,是一个值得我们细细咀嚼的日子。在日寇疯狂进攻我华北大地,国人沉醉麻木,国民党消极抗日,社会如一潭死水的民族存亡关头,具有民族忧患意识的北平学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摇旗呐喊,树起华夏大地第一面战旗,他们是历史的改造者,是革命的先驱!

遥首那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正遭受内忧外患的苦难,而渴求知道,渴求真理的广大爱国青年,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发愤学习,投身于火热的革命运动中。正是他们一颗颗爱国心的碰撞,拨出了五四的呐喊,一二·九的震啸。在华夏大地上刮起了一股旋风。他们是真正的时代英雄!

而今,历史的车轮已辗入了21世纪,风华正茂的我们正疾步奔行。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应继承和发扬“12·9”运动的优良传统,12·9精神为前进的动力,努力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随时听候祖国的安排,发出新时代新青年的呐喊!

而要完美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空口白话,纸上谈兵,要把这股热情倾注到前进的每一步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首先,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宏大的理想和高尚的爱国情操。12·9运动的爆发不是爱国青年们理想的碰撞。他们因为都有一颗爱国心,而走到一起,掀起了革命运动的浪潮。所以,只有既定了奋斗目标,才可以激起更大的热情向前前进,向前发展,才会在征途上不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其次,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在前进的路上,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或是种种诱惑,一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潭,不能自拔。只有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才能坚持到底,展现自我。

最后,要付诸行动,落到实处。只有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冲向成功,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12·9运动的成功爆发正是爱国青年们的切实行动,所以目标的实现与否,关键是在于行动。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九

随着征文比赛的结束纪念“12.9”运动的活动就此告一段落。这次征文比赛虽然仅持续了三天的时间,但在同学的支持下,学生会各部的配合下,以及老师和领导的重视下圆满成功,并选出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三人及三等奖五人.

通过这次活动,既可以看出学院学生会的学习部及其他兄弟部对我纪检部的支持,同时可以体现生物工程学院团结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健康风貌。参赛的同学们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把爱国情感立意成文,将青春的无限热情挥洒。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拥有高尚的爱国情操才能架起我们心中的一杆利益之称,才恩弄个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

这次征文活动使爱国情操在同学间被很好的传播,但活动中固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参加比赛的同学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文笔好的人,这些同学用自己的笔传播了“12.9”运动的意义。同时这次活动也使大家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学院里还有部分同学未投稿,这是我们的工作经验不足,没将宣传动员工作做到位。

这次举办的征文活动对纪检部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相信有了这次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做的更好。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十

今天是12月2号,再过5天就是12月9号,也就是“一二九”运动71周年纪念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这段历史从来就没有被尘封。今天,站在国旗下,让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共同回顾71年前那个不平凡的日子,缅怀那些投身民族救亡运动的爱国青年。

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不久占领东三省。1935年,日本又制造华北事变,策动华北自治,企图分裂中国。面对日本的步步侵逼,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加紧围剿红军,对日本一味妥协退让。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之大,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爱国学生挺身而出。1935年12月9号,北平大中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冲出校园,走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游行示威,并勇敢地同反动军警展开搏斗,随后运动波及全国各大城市,得到全国民众的有力支持,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这场运动让日本侵略者胆颤心惊,也使全体中国人精神振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斗争精神。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作为新世纪的中国青年,更应该牢记这段历史。请保留此链接!。然而,事实却让我很担心。有的同学对这段历史漠不关心,也不了解。每当我听到有些同学问“什么是一二九?”“一二九发生了什么?”,我就会感到心痛。

一二九教育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一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这天,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北平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警察当局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各校临时推举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何应钦却避而不见。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内的一二九运动纪念亭。

是指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北平地下党发起学生示威游行,要求促成中日战争及早爆发。这场运动给国民党政府的国策带来压力,缓解了中共在陕北的困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