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 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三年级(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0 13:46:30 页码:10
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 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三年级(7篇)
2022-12-20 13:46:30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夜幕刚刚降临,姥姥和老妈就为我们全家精心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香气扑鼻,色泽明亮,馋得我直流口水,甜甜的八宝饭象征我们的日子甜甜美美,香喷喷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茶几前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包饺子。老妈擀皮,姥姥、爸爸和我包,包进了爸爸、老妈对我的爱,包进了姥姥对我的祝愿,包进了一年的收获、包进了我一年的快乐,也包进了我新年的希望!

长辈们给我准备了压岁的红包,希望我 快快乐乐的成长,步步登高。我学着电视里的样子,给长辈磕头,祝他们健康长寿、恭喜发财!

窗外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和礼炮声,我们也赶紧下楼放炮,爸爸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爸爸放雷子,“咚——”炮声震得周围车的报警器一起响了起来,我躲在姥姥的怀里,不敢看,我的两只小手紧紧捂着耳朵,就这我的心还砰砰地跳。胆小的老妈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小心翼翼点炮,点着了就赶紧跑,我

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半天才噼里啪啦响了起来。爸爸给我了几根手执花让我放,我学着“小燕子”的样子,拿着手执花边放,边跳舞。十一点半后,噼里啪啦的响声此起彼伏,你看天空中盛开了朵朵五彩缤纷的礼花,有红的、黄的、紫的、绿的、橙的……妹妹说那是天上彩色的星星,我说那是春的祝福,她把幸福洒满人间,她把欢声笑语洒满人间……

“爆竹声中一岁除”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我们共同庆祝春天的节日,庆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最新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一方水土一方人”,老家是爸爸妈妈心中的牵挂,也是我“美味”的天堂。今年过年回老家,又闻到了那心系已久的带着泥土味花生的清香。

吃过年夜饭我们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突然从厨房飘来一股奇异的香味。真香呀,真香!我不禁重重的吸了吸鼻子,“这是——花生”我大声喊了起来,记忆中的美食直窜脑门,我激动地一把冲到厨房。

大年夜炒花生这是我们村子传统的习俗,炒法有一定的讲究,要用大泥灶,中间放一口大锅,灶膛要特别大,一次可以放进很多木柴。烧火时要不间断的加柴火,把火烧得旺旺的。然后在锅里放一种闪着油光的黑色细沙,用一把大锅铲不停地翻动,直到黑沙滚烫滚烫,才把带壳的花生倒入,和着黑沙不停的翻炒。

这不,奶奶正在烧火呢,爸爸站在灶旁不停地搅着。伴着一阵“沙沙”声,爸爸把一盆花生倒进了锅里,花生像一个个小娃娃似的在锅里“哎呦,哎呦”直喊热,可奶奶并没有丝毫“仁慈”,反而把火烧得更旺了。火苗一闪一闪的跳跃着,像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在灶膛里上蹦下跳。花生在锅中滚来过去,发出一阵阵“啪啪”爆壳的声音。不过这声音传入我的耳里却是那么的动听,因为它代表着花生马上就要起锅了。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花生的香味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清新的泥土气息越来越淡,花生脆香脆香的味儿越来越浓,馋得我直流口水。还没等花生起锅,我早已迫不及待地伸手去锅里抓了一颗花生。

啊,这花生真香呀,我忍不住放在鼻子下方多吸了几口,轻轻的把花生扒开一条缝,香味更浓了。我拿出一颗花生粒,这颗花生粒又大又饱满,正向我“龇牙裂齿”地挑衅着,不过还是难逃我的“虎口”。我用牙齿用力一咬,花生在我嘴里裂开了,满嘴的清香……虽然它并不是什么名贵的材料,但吃在嘴里,享受在心里。

我又走到灶旁,伸手抓了一把花生,“哎呦呦,烫死了,烫死了!”我一边叫一边不停地交换着双手,把几颗发烫的花生像玩杂耍似的在两只手掌间抛来抛去。

奶奶看着我贪吃的样子忍不住又笑又骂:“皮猴子,快放下,要等凉了才又香又脆呢。”我扮了个鬼脸,放肆地大叫起来:“快来呀!吃花生过年啦!”可是我又不明白那么多好吃的,为什么选择花生呢?于是请教了我那百事通奶奶,奶奶微带神秘地说:“吃花生是希望这个家族多子多孙啊。”

是啊,新的一年,谁不图个吉利呢,老一辈人他们哪个不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呢?传统的习俗传递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后一辈人继承着……

最新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欢度春节。(打词牌名一)快活年

寒随一夜去,春随五更来。(打时节俗称一)除夕

灿灿火光相连,岁岁除夕团聚。(打一字) 出

除夕夜守岁(打一歇后语)送旧迎新

元旦出世(字谜)腥

元旦离别去台南(字谜)酝

四方团结迎新春 打一动物 ---田鼠(四个方块团结=田)

库房迎新春 打一动物 ---仓鼠(库房=仓)

最新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我的家乡在江苏,虽然离开家乡已经多年。但对家乡过春节的情景可是记忆犹新。

“酸溜溜,甜丝丝。蘸着饺子真好吃!”照我们那儿的习俗,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用上得“醋蒜”。这醋蒜是四五月份就要开始泡制了,先是把一些没剥皮的蒜放进坛子里,再加上有一定比例的醋和糖,封上,留着过年吃饺子用。到了年底,醋蒜泡成米黄色,醋汁酸酸甜甜的,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孩子们最喜欢过春节,从一放寒假就开始准备。头一件大事就是由父母带着去买一身新衣服,连袜子也要是新的,而且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我们这些爱美的女孩子总会忍不住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怎么能少得了鞭炮呢。男孩子们跑在大街小巷,“噼里啪啦”响声,响彻云霄,吓得那些胆小的女生直捂耳朵。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过小年,其实就是相当于春节的“彩排”。夜幕一降临,就会有鞭炮声,这便有浓浓的年味。,但家乡有个习俗,就是这一天不可以倒垃圾,象征财气不外流。小年前后的几天,家家户户都得大扫除,必须干干净净得迎接春节。

除夕夜很热闹,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走在街市上,就像在看花灯似的。门外贴着红红的对联,屋里贴着年画,鞭炮声不间断。年夜饭也是少不了的,家家户户的都围着大桌子,这时封存了半年多的醋蒜可要粉墨登场了。一打开塞子,一声酸甜味扑鼻而来,一会功夫,几大盆饺子就见底了。晚上后,孩子到院子了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带着一家人的祝福,飞上天空,整个镇子都沉浸在了喜悦的气氛中国。这一夜,除了小孩子,其他人都必须守岁。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夜迥然不同,家家户户门前堆积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碎纸片,全镇都休息了。

元宵节又是一个高潮,镇子沿河的街道挂上的一排大红灯笼。孩子提着各色的花灯出门了,有兔子灯,龙灯、猴子灯……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比较着谁的花灯漂亮。

十五一过,这春节就结束了。年轻人们带着新的希望又离开了家乡,老人又翘首期盼着下一次的团圆。

最新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一、有关对联的知识

1、什么是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但是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2、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特点具体如下:

⑴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⑵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例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⑶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

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⑷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3、对联的分类

⑴按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分: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朴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祝贺结婚所用的对联。如:

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如《黄兴挽七十二烈士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 ,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如:

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的对联。如龚自珍赠魏源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中堂联:

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⑵按艺术特点分:

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当归方寸地

独活世人间

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和同字异音。

同音异字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同字异音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 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五月黄梅天

三星白兰地

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最新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刘一初

午后的暖阳透过窗棂洒进屋里来。

沉睡在角落里,已经积起了一层薄薄的灰的球鞋这时也折射出一丝金色的光辉,不免又回忆起往年的寒假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时光,但再看看那已经积了一层薄薄的灰的球鞋,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提醒着我:现在的窗外疫情肆虐,至少在这个不一样的春节里,我是出不去的。

但我真想冲到这窗外去,去拥抱这属于假期的自由。

如同这世上其他美好的事一般,我的想法总是事与愿违。

靠在窗边,看着这窗外的世界,是熟悉而陌生的。景致未曾改变,满分作文网只不过冷清了许多。往年的此时此刻,窗外是欢乐的世界:有闹腾的锣鼓声,有孩童的嬉戏声,也有熟悉的叫卖声……而现在,那春节本应有的锣鼓喧天,那孩童欢天喜地的声音都无处可寻了,那叫卖声也已成了往日的追忆,剩下的也就只有布谷鸟在偶尔传达一下当今的时令,隐约可闻的大喇叭透露出当前的时局罢了。颜色也是单调的,完全不见那属于节日的大红色和充满生机的绿色,曾经,那红色是喜庆的象征,引人注目;那绿色又代表着生命,给人以活力。而现在,只有千篇一律的灰与白:灰的瓦,白的墙,似乎就成就了整个世界。路上没有过往的行人,一眼望去,甚至都看不到一个生灵,目力所及之处,是荒凉的。

唉,这样荒凉的外面又怎容得下我?

我望着窗前的一株枯叶落尽的老树出了神。树枝光秃秃的,但苍劲而又茂密,其中隐隐有一个鸟窝。“那也许是一个温馨的家吧。”我想。除了不时有几阵风吹过,会发出些许响声,一切就像被定格住了,天地间安静的出奇。沉寂的老树不知为何给我蠢蠢欲动的心带来了持久的平静。

“扑。”一个不经意的刹那,宁静被打破了。

一只麻雀拍打着翅膀腾跃而起,从那沉寂的树丛之中飞了出来,就像乌云中的一丝光亮冲破了黑暗一般,它给这荒芜带来了生机。它的身姿是那样的矫健而又轻盈,彰显着活力,饱含着生机。它一头扑向了那苍色的天空,只留下了那小小的背影,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之中。我这才缓过神来,原来我已看得它入了神,仿佛我自己也化作了那一只小小的麻雀,飞入了无边无际的天空之中……

好想我就是这只麻雀,能够在窗外飞到如何一个我想要飞到的地方。

我这才发现其实我是羡慕那只麻雀的,它很小,但是它拥有自由,它可以用自己的羽翼,用自己的翅膀,去飞向广阔无际的世界。没有病毒的侵扰,没有流言的恐慌,这只小小的麻雀可以无拘无束地张开翅膀,拥抱这自由。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这片看似了无生机的天地之间,看到这样一个小小的,但焕发着无限生机的生灵时,我不由地感到一丝宽慰和欣喜,同时也看到了希望:

如果连一只小小的麻雀都能用自己的翅膀来拥抱自由的话,那么我们人类何尝不能战胜这疫情,来迎接我们的自由呢?

我想我们一定能够飞到这窗外的世界里,获得久违的自由。

阳光依旧普照,又有几只麻雀已经飞回了自己的巢穴,哦,就算渴望自由,也有想回家的那一刻,我们想出的家,同样也是有些人想回也回也回不来的家呀。他们在前线殊死拼搏,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能够早日战胜这疫情,能让我们尽早迎接这自由呀!

这个春节是不一样,窗外是有病毒在肆虐,但是我们同样有一群人在为了我们的自由而在努力,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我们的自由,窗外的世界,是一定不会远的!

最新春节诗句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满眼皆是喧闹,满眼皆是繁华。——题记

说实话,我对家乡春节的印象,没有其他人一样的关联性记忆,对于我来说,所谓春节氛围,不外乎都凝聚在那一锅锅象征红火和热烈的火锅之中。

春节一般都从年三十算起,从这一天可以一直延展到元宵元结束。但除了年三十,我对其他天的感受很一般,很不足为奇,更没有什么称得上刻苦铭心的记忆。

年三十这一天,给我的是一个忙碌的印象。从那天早上我睁开眼睛开始,全家便像一台运转不停的机器,从最开始的贴春联、挂灯笼到准备年夜饭,全家上下都没有停止过忙碌。家里笼罩着一股春节的味道,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夜幕终于降临,全家人坐在饭桌前,点开早已准备好的火锅,顿时间,一阵阵年夜饭香伴着每一个人的笑容扑面而来。

大家取出箱子中的饭品,大人喝酒、小孩子喝饮料。不等饭菜煮熟,孩子们便先偷偷喝了一口。耳畔,传来鞭炮和烟花的声音。

火锅中的饭菜终于熟了。打开锅,一阵水气冒了上来,浓浓的白气一时间让视野模糊起来。大家扇了扇手,赶走附近的“蒙雾”,又一阵白气冒了上来,赶快把火放小,白气过后,一颗颗肉丸浮出水面,粉红的、白嫩的,都浮上来了。一双双筷子伸进锅中,又出来,再伸进,肉丸已经被吃完了。又把肉端了上来,下了锅,加大火,不一会又熟了,一片片嫩肉在火锅中翻滚,渐渐变皱起来,后来皱纹多得数不清了,大家就把火光小,吃起肉来……

吃得半饱了,抬起头,母亲给坐在身旁的弟弟擦了擦嘴,又把汤放到他面前,转过头,父亲正兴奋地说着这一年的收获,希望来年又会有更多的惊喜和成就,父亲说得嘴渴了,便端起酒杯泯了一小口,建议全家碰杯。大家欣然同意,于是在喜气笼罩的饭桌前站起来,举起手中的杯子,只听一声撞击,大家把杯中的饮料一饮而尽……

吃完饭,洗了碗,全家人便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看到一半时,没电了。大家就点起蜡烛,在一张桌子前打起了牌,笑声传出家门,飞向了空中,和一片烟花融合在一起。

我们家乡的春节,没有小说中的那么隆重,也没有其他地方特有的饭菜和节目。但对于我来说,春节氛围笼罩下的我们已是最幸福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