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19:14:13 页码:12
2023年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0篇)
2023-11-17 19:14:13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具体经历或事件中的思考、感悟和总结。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小结和总结,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获取文章的核心观点和结论。在下面的心得体会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观点和思考方式。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一

对于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我最初是在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上首次知悉,之后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陈立群的新闻采访资料,对他的事迹有了更多的了解。2019年11月8日,我有幸到_____参加“时代楷模”陈立群同志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现场聆听陈立群同志亲自讲述来黔东南义务支教的经历、体会和感悟,了解到更多此前不曾了解的感人事迹和点滴细节,再次感动,灵魂再次受到洗礼。

在此之前,我通过电视节目和网络媒体,知道陈立群从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任上退休,放弃多家民办中学提供的百万高薪聘请,只身来到离家1000多公里的苗疆腹地,担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分文不取,义务支教。他来到台江后,一头扎进苗乡,用3年多的时间,在“爱心与责任感”的驱动下,改变了台江民族中学过去多年在全州排名垫底的状况,教学质量大幅跃升。他心中有大爱、无私奉献,始终把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成长作为己任;他翻山越岭,走寨访户,去了解学生的家庭,去关爱学生的成长。短短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台江县所有乡镇。

11月8日现场报告会上,陈立群同志给我们讲述了更多的细节。他围绕“教育扶贫”这一主题,根据黔东南的社会现实,提出扶贫要扶智的主张,并结合自己三年多来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如何扶智的过程。陈立群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精彩,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管理经验、有益措施分享给大家。其中,给我留下不少令人印象深刻、闪耀思想光芒的语句,如“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教育人的使命是提升民众的整体文化水平”、“扶贫要扶智,扶智先扶师”,等等。他的很多观点、措施,都不是对过去经验的照搬照抄,而是根据黔东南、根据台江民族中学的现实情况提出来的。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在东部,要办好一所学校,只要有一个好的校长就可以,但在黔东南,这个不适用。这不仅仅是东西部办学特点的不同,而且是思想观念和现实的差距。

我最初认知陈立群,是因为他获评全国“时代楷模”。今天,聆听了他的讲述之后,才知道,在“时代楷模”光环的背后,是巨大的付出和只有他本人才体会得到的辛酸。他分享了当初如何来到贵州、如何结缘黔东南,以及到台江民族中学后遇到的困难和酸甜苦辣;也分享了当年创办宏志班遭遇的困境。其实,陈立群并不富有,能在台江民族中学坚持三年多的时间,先后出资30余万元资助100多户苗族贫困家庭学生,除了“爱与责任”之外,主要得到了整个家族的支持。他出生于农村,一身从事教育,两袖清风,没有钱,在浙江的住所是政府提供的适用房。他资助苗族贫困学生的钱,是包括他姐姐的女儿、姐姐女儿的女儿在内的整个家族人的支助。他说,到台江支教扶贫,是整个家族行为。

陈立群从教近40年,潜心育人,以爱和责任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信和快乐、前途和梦想,是他笃定追寻的目标。也因此,2016年退休后,面对多家企业开出百万年薪聘请,他都婉拒了。他的身体不好,患有疾病;他也有牵挂,90多岁的老母亲独自在临安老家生活。应该说,陈立群是需要钱、需要照顾家人的。是什么力量让他放弃百万年薪、远离亲人奔赴苗疆?我想,就是他一直奉行的“爱与责任”。这是他教育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成才的理念。这一理念伴随了他的整个从教生涯,无论身在何处,都在践行这一理念。过去,他担任中学校长34年,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乐教善教、思维创新,倡导宏志教育,将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融入教学和管理,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退休后,他来到贵州,深入国家级贫困县,担任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这是多么可贵的品格和精神!

陈立群同志是在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实践中涌现的教书育人的时代楷模,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他的先进典型事迹、教育理念、无私精神,让人震撼,让人感动。让我们以陈立群为榜样,传承陈立群“爱与责任”的育人理念,潜心教书、用心育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立德树人和教育脱贫的事业中去,切实履行好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

陈立群是一名来自杭州的名校长,当了33年的校长退休后,面对民办中学开出的百万年薪,他选择不要一分钱,来到位于贵州省的国家级贫困县支教,在那里继续他一生的教育事业,帮助更多的苗族孩子走出大山。

新学期伊始,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就抓紧时间走村串寨,及时摸清高一新生中贫困生的家庭情况,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帮助。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98%以上的人口是苗族。台江县民族中学是县里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过去,学生的高考成绩一直在黔东南州的各县中垫底。20,在中组部台江工作组的推荐下,从杭州一所重点中学退休的陈立群,来到台江民族中学担任校长。

要改变,第一件事就是规范学习习惯,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可是,3000多名学生只有一口锅。在陈立群的努力下,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变成了三个食堂六口锅。学生从过去一半住校到现在全部住校,实现了统一的寄宿制管理。

今年的高一新生毛进行同学因为交通事故导致右腿严重骨折,了解到他因为家庭贫困没钱手术时,陈立群校长到医院给他垫付了医药费,又帮他筹齐了2万多元的手术费。

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下一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名师,陈立群亲自指导教师们做教案,进行业务交流。同时,还把他们送到杭州名校跟班学习。除了制定新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陈立群还拿出自己的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金,建立了二十万元的奖教基金,用于表彰优秀教师。

今年高考,台江县民族中学包揽了全县文理科第一名,8名学生首次突破了学校十多年来没人考过600分的历史,901人参加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450人。

在支教结束前,陈立群希望培养当地的造血功能。除了管好一所学校,他开始培训全县、全州的校长和教师。如今,62岁的他已经到黔东南州的14个国家级贫困县做了50多场培训报告。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三

在陈立群的鼓舞下,苗乡的学子靠读书改变着命运。这是一位执着的校长对教育公平的践行,也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对教育均衡的呼唤。

“公平”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长久主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公平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实现,但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面对积弊已久的现状和与东部的巨大反差,陈立群并没有抱怨环境,也没有气馁。他给苗乡教育带来的不仅是发达地区的管理方法、治校举措,更重要的还有治校理念、育人思想,以及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一种情怀、态度和担当。

在陈立群眼中,教育公平是一个个孩子、一个个家庭的出路和未来命运。他的家访足迹踏遍了苗乡的村村寨寨,他的理念很坚定,也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应有求知和发展的权利,每个家庭也都应有依靠教育寻求改变的机会。

“有教无类”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教育理想。守护教育公平,我们不仅需要表彰楷模,更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和制度保障,让像陈立群一样,有情怀、经验、理想的教育工作者没有后顾之忧,无怨无悔投身教育事业,改变更多学子的命运和家庭的未来。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一盘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在抗疫一线涌现出了无数可敬、可爱的“你们”,也正是因为“你们”的无私奉献和舍小家顾大家,这场战“疫”胜利可期。

“你”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展现了大爱逆行者的无悔担当。医者仁心,造就人间大爱。“你”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带着无悔信念舍小家奔赴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谱写着一个个感人故事。“担心弄花护目镜,强忍泪水不哭的90后护士朱海秀”“行走不便,依旧坚守岗位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哭过之后,一如既往奋战在前线的医生胡明”“为节省防护服,值班期间只吃一顿饭、只上一次厕所的医护人员”等等事例比比皆是,“你”用无疆大爱与患者共克时艰,用“我将无我”见证医者仁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的无悔誓言。

“你”是勇挑重担的人民军队,彰显了人民子弟兵的初心本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选调军队优秀医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到全面接管火神山医院救治任务;从组建抗击疫情动力支援部队,到保障武汉各网点生活物资配送运输,再到调运物资支援“方舱医院”建设,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以最高站位迅速动员部署,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请战书,“抗击疫情,首战用我”,“坚持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子弟兵们用实际言行构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向人民群众传递出必胜信心和强大力量。

“你”是坚守初心的共产党员,诠释了党旗下宣誓的铮铮誓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来了,我不上谁上?”“只要有困难,党员就应该第一时间冲在前面!”“‘战疫’不打赢,我们决不收兵!”……疫情面前,广大党员没有片刻迟疑,纷纷主动放弃与亲人团聚机会,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这场全民战役中,用爱与责任构筑起一道携手抗击疫情、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固长城,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哪里有疫情隐患,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荆楚大地,有3次主动请缨冲在最前线的“老将”彭志勇,有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胡龙霞,有与时间赛跑的广大党员突击队……因为“你们”的存在,党徽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越发“耀眼夺目”。

“你”是众志成城的人民群众,凝聚了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1998年的抗洪,还是2003年的非典,亦或2008年的抗震救灾,具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神州大地历来如此。庚子鼠年的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地纷纷驰援武汉,医护人员、救援物资、爱心捐款不断向一线集结,“武汉”你并不是独自在战斗,全国人民始终与“你”同心同向。“你”看,满载爱心蔬菜的货车从各地驶出,各阶层人士的爱心捐款向武汉汇聚,海外华侨自筹的医疗物资抵运国内……不仅如此,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全国人民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大街小巷显得格外“宁静”,庚子鼠年春节过得别样不同,全民总动员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我相信,有“你”和“你们”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五

在1984年暑假,距毕业仅过去了2年,陈立群就担任了桐庐毕浦中学的副校长,一年之后,转任桐庐窄溪中学的校长。时至今日,陈立群已经担任校长职务超过三十年,即便如今陈立群已经退休,但仍然担任着校长职务。

三十年来,陈立群帮助不少学生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在桐庐窄溪中学做校长时,有两位学生中考并列第一,但因家庭问题,两人本想放弃读高中而选择中专。陈立群觉得,两个好苗子只读中专实在可惜,便再三做家长的工作。最终,在陈立群的坚持下,两人最终选择了高中,并考取大学,如今一个是浙江工业大学的教授,另一个成为了杭州市某辖区的区领导。

校长不同于普通教师,肩上有着更重的职责。那么要如何做好一名校长呢?陈立群认为,首先要专心致志做教育;其次,做教育应该遵“道”而行,即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陈立群说:“年轻人有活力,需要活动。如何把学习和放松的节奏安排好,让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是一个校长应当掌握的方法。”

创建浙江首个“宏志班”

陈立群担任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时创立了浙江省首个“宏志班”。陈立群说:“‘宏志’就是宏伟的志向。‘宏志班’的学生都是家庭贫困但学业优良的孩子们。”

陈立群认为,解决三农问题,把农民的孩子培养好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我自己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因为遇上了改革开放,一直读书坚持了下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对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顺利上学的孩子,我就想为他们伸出援助之手。”陈立群说。

创立“宏志班”时,陈立群还提出了一个口号:希望学生们能够带着一颗爱心走出长河高中的校门,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体验爱,感受爱的同时能够积极地创造爱,践行爱,这样就能够构筑起一个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一个充满爱的和谐社会。

首批“宏志班”参加高考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全班51人中,45个上了一本线,第一名更是被清华大学录取。对于这样的成绩,陈立群也十分欣喜。“金钱和物质都会花完用完,但是改变了农民的孩子们的命运,他们将来就会反哺农村,改变农村。”

支教黔东南。

退休之后,陈立群仍在继续他的教育事业——他前往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担任了台江民族中学的校长。

在台江,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就超过了三分之一,整个县也只有这么一所普通高中。陈立群初到学校时,整个学校的管理以及硬件都十分困难。

陈立群认为,苗族的孩子们都很聪明,欠缺的只是教育氛围。自己作为教师,有帮助这些孩子走向成功的责任和义务。“我始终认为,‘寒门’是可以出‘贵子’的。”陈立群说,“由于‘寒门’学子从小就经历着生活上的磨难和历练,所以会具有普通家庭孩子所不具备的客服困难的意志力。”

同时,为了在苗寨形成一个“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良好民风,在得到县委县政府也高度支持后,每当高考结束时,对于考到二本以上的学生,陈立群都让学校准备一张喜报,盖上中共台江县委和台江县人民政府的章,由老师分路到各个乡各个苗寨寨子里,把喜报送到学生家中,并在学生家门口放弃了鞭炮,让苗寨里的苗族同胞都能感受的读书读好了是一种荣耀。

从教四十年来,陈立群始终坚持一心做教育。陈立群在思考总结自己四十年的教育生涯时,也在不断地反思,在感恩。陈立群说,创立“宏志班”以及到贫困的苗族地区支教,对这些学生们,自己始终怀着感激之情。这些孩子使得自己有机会去做一些贫民教育工作,这些事提升了自己的办学思想理念,同时丰富人生阅历。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六

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在一个3000平方米大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这像一个隐喻:在我们这个人口超过13亿人的偌大国度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同行们,显得寡言少语,也几乎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甚至,直到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在介绍胡双钱们时,仍有一些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截至5月7日,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超过3560万次。人们发现,包括胡双钱在内的工匠们,之所以走入镜头,并非他们有多么高的学历、收入,而是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制片人、《大国工匠》节目制片人岳群说,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所言:“当看见哈雷戴维森工厂的装配工自豪地对儿子说,‘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就有我的签名’的时候,我想,我们的中国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以及这些国家里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那么,中国呢?“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这种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岳群说。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岳群至今记得,在节目中,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

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通过检验,也再一次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七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悄悄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宝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蹲下投放。中国梦,流淌在岁月。

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从黄帝开创历史到如今的我们诵读历史,我看到太多太多的事迹,每个中国人都拥有着同样的中国梦。富强!富强!中国梦的口号在继续。中国梦流淌过每个日日夜夜、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地震、泥石流、洪灾,还是会有饱经沧桑后成功的微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收藏岁月流淌过的每一个中国梦,战于世,立一生之梦。

沙滩上有一颗闪亮的贝壳,那是中国奥运会、世博、嫦娥二号成功发射的故事。当一阵阵掌声雷鸣般响起,当世界举目投足于中国时,我明白,中国的光芒已散发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梦还在继续,我们的视线还在执着,默默献上自我微薄的力量。这是一个梦,一个叫作中国梦,一个被每一个中国人所深呼的梦。我以心的维度仰视奖牌下每一个奋斗的身影,倾听每一声临近中国梦的足音,俯身捧起岁月流淌过的荣誉,扬手敬礼,大声喊出自我的中国梦。

沙滩上有一颗铭记的贝壳,那是羁旅在外的中国人的故事。我清楚的看到,有人客于异国,却随身带着中国的泥土,有人在奥运会直播前呐喊中国万岁,有人在参加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中国人,我们都共有一个梦,她叫中国梦!”是的,那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一份信仰,一份怀念,一份奋斗,到处都迷漫着中国梦的味道。就算在异国他乡,我们都还能轻哼着国歌的旋律,心怀着祖国,铭记着中国梦,力创完美未来。

潮起潮落,我坐在偌大的沙滩上,看着眼前正在富强的中国,阳光透过云彩照射在我身上。我站了起来,嘴角轻轻咧开,怀着一份坚强,一份荣耀,一份铭记,轻轻拾起几颗贝壳,珍藏在身,勉励自我,心中已准备好,种下中国梦,创造完美的未来。

中国梦,我的梦!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八

_年风雨兼程,_年峥嵘岁月。红旗飘飘,党旗猎猎,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_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_年前,中国正处于血雨腥风、彻夜难眠、列强欺辱、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黑暗年代。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揭开中国革命的新序幕。_年的风雨兼程,_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在这神州大地上谱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旋律和华丽的篇章,用不屈的民族脊梁挺起了中国美好的明天。各种灾害的袭击,痛苦绝望的我们是在党的领导下,战胜风浪,驶过漩涡,坚定不移的相信“大灾有大爱”,“众志成城”;浩瀚宇宙,茫茫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的足迹,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看见了中国航天事业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春天;港澳回归,民族大团结,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紧密团结,如钢似铁,全国人民共赏团结之花;当奥运、世博在中国留下印记,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昂首挺胸,敞开友谊之门,给世界一个高速发展的中国。

自从铁锤与镰刀紧紧交织在一起,九州苍茫风雨中透出金色的晨曦,长征铁流抗日烽烟解放战旗,春秋伟业英雄传奇丰碑耸立,血火的征程踏出一片光明天地,历史的赞歌吟唱一个永恒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还满目疮痍的大地一片青山绿水;是中国共产党,指引我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从“东亚病夫”走向“和平崛起”。

中国共产党_年风雨历程,_年路漫漫,沧桑几度,风雨如磐;_年水迢迢,与时俱进,千锤百炼。我们也定当时刻以党_年以来一路坚守的执着,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求自身,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党性锻炼,跟随时代的脚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已经久远,但声威犹存;风吼马嘶的黄河之颂已经过去,但言犹在耳。_年的时间一叶孤舟已经红遍了壮美的河山。有人感叹,时间易逝,有人感叹,精神长存。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党的政策方针,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提高创新能力,完善自我。站在历史的潮头,不负众望,用生命的华彩伴未来成长,传承文明,开拓进取,浩瀚宇宙,苍茫大地,我等霸主沉浮!

在此共同为我们伟大正确的中国共产党_年华诞庆贺,共同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九

学校是建起来了,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为留住这些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有些学生的家,路太难走,连车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行。一个假期甚至两个假期,即便马不停蹄,张桂梅也只能走完一届学生的家。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一次家访,到山下,师傅告诉张桂梅,车上不去了。但学生的家在山顶上,仅有一条不超过半米的山路,路的一边是万丈悬崖。如果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入悬崖粉身碎骨。”想起当时的场景,张桂梅至今心有余悸。学生下山来接她,在半山相遇时,张桂梅第一句话就问她,“你为什么要回这儿来啊?你怎么还想老回这儿啊?这地方你怎么回来的啊?”女孩低着头淡淡地说,“老师,我不回来,我上哪儿去啊?”张桂梅无言以对。这样的家访已持续11年,覆盖学生1345名,行程近11万公里,哪怕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旧病复发晕倒在路_....正是这一次次的家访,更加坚定张桂梅将女子高中继续发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为没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岁的年纪就结婚生子,然后将缺失文化带来的无知和贫困又一代代传下......

她孜孜以求!

作为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总是孜孜以求,每件事都亲力亲为。2008年,女子高中建校时只有3个班94名学生,张桂梅喊孩子们起床上课都比较方便。第二年扩招了5个班,班级数由此增加到8个,日常工作量增加不少。尤其是每天早上打扫学校卫生,逐间宿合喊学生起床,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张桂梅就有了她的小喇叭。每天早上,小喇叭就会准时响起:“姑娘们,起床读书啦。”从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以及晚上睡觉前,小喇叭一直回响在校园里。学生们说,听到小喇叭的声音,心里特别踏实,如果张桂梅出差或出去开会了,一天听不到小喇叭声音就觉得像缺少一种什么东西,甚至心里都会有不安的感觉。张桂梅说:“我要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学生的身边守护着她们,一直和她们在一起。”

听的歌谣,有时讲述一个自编的故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这样被调动了起来,慢慢地成绩也上来了。天道酬勤,张桂梅付出的心血得到了最欣慰的回报。11年来,女子高中已经毕业1645名学生,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2019年,毕业学生118名,109人上了本科线,9人上了专科线。但与此同时,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肺纤维化、肺气肿等疾病日益严重,医生说她的生命可能不会超过2年了,但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桂梅总是笑着说:“感谢每天清晨能够醒来,又能看到新的阳光!”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

都源于对科学的敬畏!

2017年10月,

辽宁省阜新市万达煤矿。

发生井下透水事故,

83名矿工被困在井下,

当时,已经是矿山救援中心。

总工程师的肖文儒第一时间。

奔赴现场。

当听到局部瓦斯达到4%时。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惊讶!

4%意味着什么?

一个火花、一根铁丝的碰撞,

哪怕衣服的摩擦都可能发生爆炸!

此时,现场所有人的目光。

都集中到了肖文儒的身上。

肖文儒没有轻易做出判断,

而是坚定地对大家说:

我要亲自下井去看看!

面对所有人的劝阻,他只说了一句话:

事故现场瞬息万变,

我自己下去看看才能做出。

科学的研判分析。

下井实地勘察后,

肖文儒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水若不及时排出,

83名矿工可能随时。

面临瓦斯浓度过高窒息死亡;。

可若加速排水,

随时可能引起瓦斯爆炸……。

在直面生死的关键时刻,

肖文儒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排水与稀释瓦斯浓度同步进行!

这样的操作任凭谁心里也没有底,

“83个人,出了问题怎么办?”

为了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肖文儒当场拍着胸脯说:

“别怕,出了问题我负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肖文儒一边指挥调整回风系统,

一边优化稀释瓦斯方案。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

眼睛死死地盯在瓦斯监测仪上。

20多分钟之后,

瓦斯监测仪终于停止了报警,

浓度下降到了1%以下。

最终,83名矿工成功获救,

救援人员无一人伤亡。

在一次次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肖文儒的敢于拍板、担当作为,

让很多人由衷地夸他一句:

老肖的胆子是真大!

这样的精准判断出现在多次救援中,

作为指挥者和决策者,

肖文儒深知:临场的每一个抉择,

每一次从没人干过、

书本上没有见过的超常规的操作,

其实都源于对科学的敬畏,

源于常年累月的经验积累,

更是源于他所投入的。

超乎寻常的心力与毅力。

肖文儒有一个习惯,

每一次救援回来,

都要完整地分析事故原因,

复盘整个救援的过程,

对每一个细节都要研究再研究!

38年来,他记下的笔记有几十本。

他不断总结应急救援经验,

组织起草了《矿山救护队资质认证管理规定》。

《矿山救护培训管理规定》,

用制度织密救援人员的“安全网”;。

而由他主编的,

浓缩了他38年救援经验的。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

更是被广大救援队员。

誉为应急救援的“宝典”。

一本本笔记、一册册书籍,

是他用了38年,

为这支队伍建设留下的财富;。

一堂堂课程、一句句叮嘱,

是他与所有救援队员约定好的,

为了人民的生命,

以生命赴使命的逆向奔赴!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一

从教近40年,担任中学校长34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乐教善教、思维创新、不忘初心、扎根学校、支教助学……翻看陈立群老师的履历,一位心中装满学生装满教育事业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生动形象,鲜活地呈现在眼前。

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从小听得最多的歌曲也是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百听不厌。也曾在心中和作文中,多次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后来上初中高中大学,小时候的理想最终没成实现,而是做了一名文艺工作者。但对老师的崇敬和向往之心,一直不减。每每看到讲述老师故事和展现教师风采的电影,比如外国影片《音乐之声》《放牛班的春天》《心灵捕手》《叫我第一名》《舞出我人生》等,总是跟随着剧情和人物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国内佳片《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云上学堂》,还有最近广受好评的《老师﹒好》等,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我国教育工作者们的先进事迹和别样人生,每每看来,总是感觉获益良多,受益匪浅。

至此教师节之际,向全国教育工作者们献上崇高的敬意,向你们道一声:老师好!祝你们节日快乐!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二

党这_年的征程是一部血泪史,作为一名祖国未来的栋梁,在现今安稳的氛围下怎能忘却党历程上的血泪。在一个血雨腥风民不聊生的年代中一个时代的象征悄然在一艘画舫上诞生了,她的到来注定谕示着她将在血雨腥风中洒下坚毅的血泪,她将用嘹亮的声音向世人宣告一个崭新的王朝的来临!

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象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象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骨,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一百个风雨春秋,_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共产党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实现历史性的抉择。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还是井冈山太行山的腥风血雨,不管是延安窑洞的斜风细雨,还是改革开放的惊风急雨,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走向成熟,从二十年代走来,驶向一个新的世纪。党的辉煌历史,是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或是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年代,更或是在努力创新的改革开放年代,无论是抗洪抢险还是抗击非典,冲锋在先,甘于奉献的永远都是共产党员,他们一次又一次用实际行动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共产党员就如一根绿竹,竹可破而不损其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刘胡兰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共产党员就如一块璞玉,玉可碎而不损其白。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杨靖宇,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东北的大地。

共产党员就如中流砥柱,在激流骇浪中稳如泰山。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的叶挺;“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就是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指挥员左权。名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

党在我们心中就是一座丰碑,是一个灯塔,是一面旗帜。让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奋进。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事业比生命更宝贵。

作为一名党员,党组织是熔炉,我们就是需要锤炼的铁。让我们积极投身于伟大而光荣的教育事业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我的诺言,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身为教师的我们会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榜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用爱落实责任,用爱去延续生命的历程。让爱与责任同行,铸就师德之魂,谱写爱生之歌。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作出系统阐述,给出基本遵循,意义重大深远。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近代中国的屈辱史、苦难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举足轻重的一环,是革命精神、红色基因接力传承的中坚力量。然俯视现实,许多地方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侧重,甚至只停留在历史教育。这并不能说是错的,但一味强调曾经所遭受的苦难,忽略党和国家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容易滋生狭隘的民族主义,渲染仇恨氛围。爱国主义教育需立足国情行策、发展成就、主题教育,不能只上“历史课”。

上好“国情行策课”,巩固爱国主义理性根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贫羸弱的年代虽已远去,伟大斗争的前路依然凶险。在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人们在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用理性的思维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思考,清楚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所面临挑战的复杂性、艰巨性、严峻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发扬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坚定百折不挠的斗争意识,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上好“发展成就课”,激活爱国主义不竭动力。中国近代史虽历经屈辱妥协、苦难坎坷,但更是一部顽强斗争,风号雨泣的奋斗史。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统一稳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到港澳回归,从青藏铁路到全国高铁网,从蛟龙号到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一桩桩一件件的奋斗成果,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激励着以青年群体为主的国人立远大志,行康庄路,革弊鼎新,攻坚克难,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上好“主题教育课”,贯彻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吸取革命斗争历史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以坚定的决心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上来。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强化改革发展,紧密联系群众为切入点深入学习。要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姿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披荆斩棘,眺望远方,将背靠历史,面向未来的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根植在每一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灵魂深处。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四

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日,雷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呢?当我读完《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终于明白了。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有着助人为乐得好品质,值得我们去做一个精神高尚得人。

雷锋叔叔的身高只有1米54,却成了几百万人民解放军的排头兵;体重不足50千克,激起中国人民心灵深处的层层浪花。雷锋叔叔的精神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他勤奋好学,爱帮助别人,他爱岗敬业,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在他看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所以,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得为人民服务中去老师常说:“学习雷锋好榜样”可是我几乎没有做到,雷锋为什么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因为他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而我,直到现在还没有想清楚长大到底要干什么,所以我没有目标,生活在朦胧之中。雷锋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战士,不仅是他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还因为他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严格的纪律来约束自己,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有铁一样纪律的人,才能让别人对他放心。雷锋很有爱心,他真诚待人,爱帮助人。《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告诉我,雷锋是沈阳军区汽车连的一名解放军战士,书中介绍了很多他的故事,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事迹。有一次,雷锋从外面赶回部队,当时天正下着大雨,地上全是烂泥,雷锋看见一位老大娘带着一个小男孩正在艰难地走着,小男孩在哇哇大哭。雷锋连忙上前抱起小孩、扶着老大娘,问他们去哪里。尽管老大娘要去的地方与雷锋的部队是两个方向,但是雷锋却说是和老大娘一路的,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家,连口水都没喝就悄悄地离开了。雷锋平时省吃减用,连袜子都是补了又补,可当他听到哪里受了灾,谁有困难,他就寄去自己节省下来的钱,还不留下名字。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的是雷锋十分热爱学习,总是挤出时间学习,每天晚上别人都睡觉了,他却拿着书到队部去阅读,一直到深夜。平时工作中,他的挎包里总是放着书,只要一有空就读起来,还一边读一边写心得体会。

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我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品质,在学校主动帮助同学,做好事不留名。关心比我们困难的孩子们,拿出自己的压岁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爱心捐赠活动,把帮助别人当成快乐的事。我还要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外还要多学多练。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有钉子一样的钻劲,不会的问题一定要搞明白。

雷锋精神就在我身边,我也要做一个具有雷锋精神的人。

猜你感兴趣: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五

浙江日报(记者马悦郑文)3年前,原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婉拒民办学校两百万元高薪,独自背起行囊,走进贵州省的连绵群山,担任起黔东南州一所普通中学的校长。他开出的唯一条件是“分文不取”。

3年后,陈立群站在了聚光灯下——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9日,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支教的日子里,陈立群做了什么,想着什么,又给当地带了什么变化?日前,记者在北京采访了陈立群,听他讲述这些年的支教点滴,他也想通过《浙江日报》,向家乡人民分享一个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喜讯。

“教育者最为重要的就是把外在的严格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发、内驱的强大动力。舍此,便不成其为教育。”

——陈立群《我的教育主张》。

课堂内外。

守住教学生命线。

这两年开学前,贵州省台江县有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少村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为考上大学的孩子们开欢送会。孩子的脸上充满自信,家长眼含热泪,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谁家孩子考取大学了”,每个人都感受着这份以前少有的荣耀。

台江县民族中学全校901名学生参加高考450人考取本科高考增量从全州垫底冲到全州第一;全校885名学生参加高考有561人考取了本科本科成绩完成率达到了183%其中一本线第一次超过100人。

黔东南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一方主战场,也是杭州对口帮扶的地区;台江县是“天下苗族第一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作为全县唯一的公办高中,台江民中在陈立群来此就任校长之前,教育质量堪忧:每年仅有100多人能上二本线,和只有一名学生考上一本。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只有一个想法,我要竭尽所能去帮助那些和我当时所处环境差不多的孩子。”陈立群的支教初衷就是这样简单、真诚——不为名利、只为初心。

抱着这样的心愿,陈立群迅速投入到台江民中的工作中。可没想到,上任第一天,当他走进台江民中食堂,着实被“吓了一跳”:偌大一所学校,只有一个食堂一口锅,师生排着长队半天打不上饭;苍蝇乱飞,卫生状况堪忧,学生的营养根本无法保障。

陈立群的眼光确实与众不同,他先从改善师生生活条件抓起,着手改善食堂环境。不到两个月时间,全校3个年级分3个食堂用餐,单独开设教工食堂。

偏远山区硬件条件不好能够理解,可是,整个学校学习氛围之差,才更让陈立群感到诧异:校园本是安静之地,可是台江民中晚自习时间吵吵嚷嚷,老师不管,学生不学,完全不是一所学校应该有的样子。

陈立群立即实行全封闭管理,所有学生全部住校,手机全部上交,只在周六发还并限当天使用。学生自习时间不允许在教室讨论,每个班每天检查评比,早中晚挨个教室督察。没多久,3000多人、55间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子变得有序起来。

“非宁静无以致远,不静下来,怎么能够想得深远呢?”陈立群说。

浮躁止于宁静。新校长的这根缰绳一拉,这些四处撒欢的学生们像是被一记无形的教鞭抽在了心上,立刻进入了紧绷状态,一盘散沙式的学习氛围逐渐改变。

温文尔雅的校长,动起真格来毫不手软。走进课堂的陈立群,开始调研教学质量。这一次他又被教师的不在状态“吓了一跳”。

“一位高三语文老师讲了20多分钟课,才发现自己讲错了。这不是误人子弟嘛!”陈立群当机立断,直接让这位老师“下课”。没过多久,他又将另一名上课没有教案、跟着感觉走的数学老师调离了岗位。

不到一个月时间,两位老师接连被调岗,在台江县教育界迅速传开,大家都被这位铁腕校长雷霆般的整顿魄力震惊了。

“老师们的精神一下子都绷紧了。”台江民中副校长粟高胜说,大家都开始反思自身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深刻理解陈立群口中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含义,“大家备课、上课都很积极,教学上变得认真严格、质量有了长足进步。”

短短两个月,陈立群制定了16项管理制度,整顿校风教风,创新教学方法,台江民中经历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巨变,这所原本涣散的学校终于回到了正常轨道。

6月7日,是陈立群来到台江民中带出的第一届毕业生高考的日子。两个星期后,当揭开榜单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到欣喜——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到了近300人,是以往的3倍。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六

20xx注定不平凡,20xx注定会有不平凡之人做着不平凡之事。

钟南山,民族英雄,非典时期,就是因为他的仁心乃本心,敢医敢言的天性,拯救了中华民族。这一次,也是因为有像钟南山和李兰娟这样的院士,给出了封城等正确的建议,才拯救了全国人民,让我们在疫情爆发后的2月后,又呼吸道到了新鲜空气。

其实,不用单位要求,在整个疫情期间,所有关于钟南山的新闻我都有关注,并且转发朋友圈。2019年12月27日,湖北一医生第一次上报新冠肺炎疫情,20xx年1月8日,国家第一次派遣医疗组赴武汉调查,取样;可惜没有得出人传人的情况;20xx年1月18日,钟南山院士亲自赴武汉调研,我永远记得在动车餐车上,记者拍下的他疲惫的身影,作为84岁的老人,又一次为国出征。这一次,又是他亲自通过媒体告诉大家事实:存在人传人现象,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信很多中国人都记得,在一次节目中,他讲到“相信武汉能够过关,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时,两眼噙泪,嘴唇紧紧抿成了一道弧线。这张照片把他的刚毅与深情展露无遗。钟南山院士希望:全国都搭把手,湖北和武汉一定能挺过来。事实证明,听他的没错。

所谓医者仁心。医者,需要学者严谨坚毅的意志,也需要一颗慈爱之心。钟南山就是二者完美的结合。智慧与拙朴,硬朗与宽厚,坚毅与脆弱,不屈与妥协,尊严与随和,铁面与柔情……这些性格在他身上实现了对立统一:前者更多表露在他那张坚毅的脸庞上,后者却深藏于内心。

他们家很有意思,一医生,一运动员的组合。他的妻子曾是篮球明星,担任过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他们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随他从医;女儿随妈妈,从事体育工作;他的女儿是优秀蝶泳运动员,曾打破过短池游泳的世界纪录,儿子也是医院篮球队的“中流砥柱”。他教导子女:要永远有执着的追求,办事要严谨要实在。看事情或者做研究,要有事实根据,不轻易下结论,要相信自己的观察。他一生记住的是父亲对他的期望——一个人对社会要有所贡献,不能白活。这句话成了他们家庭的人生信仰。

“敢医敢言”敢医敢言是他的天性,是“一个人要说真话,做实事”的钟南山用一生践行的家风。他推崇讲真话。科学追求真理,如果连讲真话都做不到,谈何真理。对待科学,钟南山那股岭南人的耿介劲就像一头蛮牛——他只认真理不认。中国有个钟南山,这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还有一个让我佩服的院士,叫李兰娟,她主张对武汉封城,减少了疫情的外传严重性。无论何时在节目上看见她,永远穿得非常得体。她是赤脚医生出生,后保送上的浙江医科大学,是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医生典范。她的团队长期进行有关肝炎病毒的研究工作;她对团队里年轻队员们说,每天穿得漂漂亮亮的,病人看见你,心情也会好一些。这样的人生态度值得学习。好像我们作为老师,穿得干干净净得面对学生也是应该的,为自己喜欢打扮又找到了一个美丽的理由。

教师是个良心活,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无形中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学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现在的网课,还是未来的线下面对面教课,我们都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在普通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支持和鼓励多种形式开发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开发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求的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作品等,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的洗礼、精神的熏陶。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虚功实做、久久为功,在深化、转化上下功夫,在具象化、细微处下功夫,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务实节俭开展教育、组织活动,杜绝铺张浪费,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教师是培养祖国的下一代,所以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一起加油!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七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一个民族最厚重的底色,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关键力量。英雄们在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近日,一篇《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的文章引起强烈反响,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他们以及无数边防官兵都无愧于英雄的称号,他们在关键性时刻做出的正确选择为祖国和人民交上了满分的答卷。

选择忠诚,听党指挥的“英雄魂”重于泰山。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热血青年选择走上高原是因为理想,选择留在高原则是因为“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坚定信仰。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英雄的边防官兵听从党的召唤,发扬喀喇昆仑精神,克服极度高寒缺氧,守边护边、不怕牺牲,始终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战位上,他们完美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重于泰山”。英雄的部队传承着英雄的传统,承载着英雄的基因,在关键时刻才能爆发出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亮剑精神,尽管以寡敌众也要予以敌人迎头痛击,他们是当之无愧“最可爱的人”,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国有战、召必来、战必胜,新一代中国军人必将发扬英雄精神,“学英雄、当英雄”,严阵以待,继续捍卫英雄们誓死捍卫的国土。

选择责任,能打胜仗的“英雄血”筑起长城。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身后就是祖国,就是甘愿抛洒热血也不愿丢失一寸国土。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有枪,面对非法侵权挑衅行径,英雄们英勇战斗,敢于用胜利教训敌人,迫使他们清醒,这就是英雄的选择,也是中国军人绝不丢失领土和主权强有力的回答!回想70年前,面对当时地球上最强军事力量组成的联军,我们也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而是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用胜利赢得了全世界包括对手的尊重。70年过去了,这支军队装备更加精良、物资更加充沛、斗志更加高昂,更加有信心用实力回击某些人的阴谋和幻想。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战斗后很多官兵自发地把这句话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英雄的选择就是我们共同的选择,也将永远刻印在我们青春的胸膛里。

选择奉献,作风优良的“英雄志”守护和平。中国有太多的英雄,我们总是被最勇敢的英雄们保护得很好。当-年的春节接近尾声,全国人民开开心心过完年,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幸福是由太多“最可爱的人”奉献青春甚至生命守护换来的。有人以为这个世界很和平、善良,有人幻想豺狼变了模样,岂不知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我们的战士爬冰卧雪正是为了不让祖国的人民爬冰卧雪,英雄们流血牺牲正是为了不让祖国的人民流血牺牲,吃最大的苦,打最硬的仗,英雄的志向是如此美丽和宽广。“英雄团长”祁发宝所在的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跟外军对峙时,干部站前面,战士站后面;部队用餐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外露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这是英雄的集体,团结的集体,如此优良的作风是人民军队所独有,官兵一致、生死与共,必然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英雄虽已离去,但英雄的精神永驻边关!英雄屹立喀喇昆仑!屹立于天地之间!让我们继承英雄遗志,崇尚英雄精神,弘扬英雄主义,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八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中,对爱国主义做了深入诠释,同时,对党员如何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伟大实践做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

之所以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原因在于爱国主义教育是强有力的“发动机”和“转换器”,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志变为报国之行、爱国之情化为民族之力,它因红色故事和民族情怀而增辉,因爱国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新解而添彩,它事关党在各族人民心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员干部如何践行好爱国主义教育,须以“长远实”为其赋能。

爱国主义教育要长发展、固根本,立足实际求新求变。爱国主义教育的根须扎在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内涵的厚实泥土里,它的枝干贮存着“民族力量”,伸展向上,以孜孜不倦的生长和亘古不变的静穆守护着“中国梦”,只有固其根本,才能有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当然,价值在创造中升华,爱国主义教育也要在充分保护其传统内涵的同时,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进行创新,把创新作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长远发展的第一动力,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升华其精神和价值,激发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活力,让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工程建设”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接,让爱国主义教育的“巨轮马车”行稳致远。

爱国主义教育要远谋划、严部署,把牢目标深耕厚植。《纲要》中提到,要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爱国主义教育要厚植家国情怀先要点亮大众的心灵火炬,要培育精神家园先要引导大众的价值取向,“火炬手”和“领跑者”正是广大的党员干部,党员干部们要凝心聚力,通过长时间的谋划和部署,让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更鲜明,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让爱国主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成为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深耕厚植中进一步培育人们的家国情怀。党员干部只有当好“火炬手”和“领跑者”,才能成为中国道路的“领路人”,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走好中国道路,朝向更光明的未来。

爱国主义教育要实举措、蓄力量,阵地教育同心筑梦。无论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庄重誓言,亦或是“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历史意义,是以他对祖国的功勋来衡量的”的衡量标准,都强调了爱国主义要重实践行、付诸行动。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爱国主义的精神源动力,更要注重实践的关键作用。《纲要》中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党员干部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全覆盖,强化思想和行为引领,让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功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通过这扇窗户,回望历史、追思先人,让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全民的行动自觉,通过矢志奋斗和为国之行,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步稳蹄疾。

“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深刻表明了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前进道路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凝聚成推动中国不断发展的强动力。党员干部须以“长远实”为爱国主义教育赋能,确保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有序有力。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九

贵州省台江县地处大山深处,而那里一所学校学子的冷暖,却牵动着来自千里之外的浙江一位校长的心。今年,是他在台江的第三个年头了。他就是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

“给我百万,还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陈立群说。

鼓励辍学学子重返校园、陪伴生病孩子输液到深夜,陈立群用爱心呵护着他的学生,成为他们心中的“陈爸爸”。

陈立群更将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传到了苗寨。“真正的脱贫是精神脱贫,我的心愿就是让苗族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这就是陈立群的心愿,他号召老师们走进寨子、走进学生家中做宣传动员工作,大力宣传“考出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启发群众重视教育,用教育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为激励优秀学生,陈立群开办了以“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完善健美人格,体现教育公平”为理念的“甘霖班”,现已成为台江民中教育的金字招牌,吸引了众多周边市县的尖子生入读。

从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办宏志班,到苗乡支教之路,是陈立群对教育公平的践行。“教书育人,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是他朴实的誓言,也是他毕生的追求和信念。

三年多来,陈立群将越来越多的苗乡学子送到了他们向往的学府,为苗乡播下希望的种子。,台江民中901名学生参加高考,450人考取本科,增量从全州垫底冲到了全州第一。来,台江高考没有一个考生上过600分,这一次“破纪录”达到8人。陈立群带来兴师重教的“星星之火”,正在成为照亮苗乡孩子们未来的那缕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就在于能给孩子们一双翅膀,让他们能在我们的肩膀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双翅膀,就是我们的爱与责任。”陈立群说。

“中国那么大,教育欠发达地区那么多,总要有人站出来去做这件事。”说到支教之路对自己的影响,陈立群感激地讲:“我一直感恩过去的宏志生、现在的苗族同胞,是他们给了我想做一点平民教育工作的机会,是他们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是他们提升了我的办学思想,是他们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

时代的脊梁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十

最近被张桂梅的先进事迹刷屏了,我认真的了解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瞬间泪流满面,从内心深处佩服张桂梅老师的伟大。2002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孑然一身的张桂梅立誓:“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那些山里的女孩子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2008年,她创办了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间让1804个大山里的贫困女孩考入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生的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如今63岁的张桂梅百病丛生,满脸岁月沧桑,但是她却拥有最伟大的人格。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注重言传身教,传承红色基因,让“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学生自觉追求。张老师说在她办学初期,最艰难快要走不下去的时候,她把学校的党员找来,发现8个老师中6个党员,一下子底气就上来了,她带着党员老师们在学校里画了党旗,重温入党誓言,既然有她们这些党员在,扶贫的阵地就不会丢,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坚持。

看完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发自内心尊重她,她是个时代的伟人,用孱弱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我深切的被她这样的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所感染。张桂梅老师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那么朴实无华,用一个女人无私的奉献悄然书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真实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值得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学习张老师发自内心的无私,我们的教育事业太需要更多像她这样的老师,纯粹无私,不忘初心。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怨无悔;学习她的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的锲而不舍;学习她珍爱生命,坚韧不拔的顽强,为战胜病魔不屈不挠,要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山区的女孩们,她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孩子。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她用一生践行大爱无疆,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把自己奉献给党和人民,这正是我们要敬仰的时代楷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