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0:51:33 页码:8
最新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13篇)
2023-11-17 20:51:33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一段时期内所经历的种种,尤其是对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反思总结。我们可以通过列举具体例子来说明总结的观点。读完这些心得体会,或许可以激发你写作的灵感,从而写出更出色的心得体会作品。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一

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建模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撰写建模论文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建模对于问题解决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对论文写作的总结与反思,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明确目标问题。

在进行建模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建模论文中,我选择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即如何合理安排学校课程表。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细化,我明确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为后续的建模奠定了基础。

第三段:建立模型。

建模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描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在我的论文中,我采用了网络流模型来建立课程表的数学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我注重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并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的各种因素。通过对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和假设,我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段:模型求解与分析。

在建立好数学模型之后,下一步就是对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在我的论文中,我采用了线性规划的方法对课程表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利用求解器和编程工具,我能够获得模型的最优解,并进行灵敏度分析和结果检验。通过对求解结果的分析,我能够了解到模型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建模论文的撰写过程需要反复推敲和反思。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建模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建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挑战和难点,例如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求解方法的选择等等。因此,我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我需要持续加强建模技巧的学习和提高,以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建模论文的撰写,我不仅加深了对建模的理解和认识,还提高了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不断探索建模方法的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出更多的贡献。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二

第一段:引言(总述建模论文的重要性和要点)。

建模论文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术界和实践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进行建模论文研究需要具备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考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数学和统计知识来支持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在本文中,我将就我在撰写建模论文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第二段:确定问题和建立模型(深入分析问题和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

进行建模论文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一个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仔细考量问题的背景、目标和约束条件,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局限性。随后,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来解决该问题。在选择模型时,要考虑问题的特征以及可用数据的可靠性和充分性。同时,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和工具,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第三段:模型求解和分析(合理使用计算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

建模论文的核心在于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在进行模型求解时,可以借助各种计算工具和编程语言,如MATLAB、Python等,来辅助计算过程。在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可以运用到统计学、数据挖掘等方法,对模型的结果进行验证和解释。同时,要注意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避免因计算错误或数据不准确导致的错误结论。

第四段:结果与讨论(对模型结果进行解读和探究)。

模型求解和分析完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对于模型的结果,应该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探究,分析模型所反映的现象和问题的实质。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比实际情况和理论推论,提出模型的优劣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可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扩展性给出一些建议,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段:总结(强调建模论文中的关键要点和必要步骤)。

总结起来,撰写建模论文需要深入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模型求解和分析、解释结果并进行讨论。关键在于确保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问题的实质,并提供有用的研究结论。同时,本人也发现,在撰写建模论文的过程中,做好完善的文献查阅和信息搜集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参考。此外,多与导师和同行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信度。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三

数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在知识性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数学专业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从高校数学的教学内容来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问题;过于注重解析数学问题的小技巧,而忽视整个解题思路的训练;过于强调例题的经典性,而忽视对新案例的引进,不能对学生进行新思维的锻炼。从教学方式上来看,高校数学老师往往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根本不能独立的解决问题,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只要一遇上实际问题,学生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开始下手。

古人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学生学会了正确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们就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将受益无穷。从教学手段来看,由于高校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一直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应试的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他们很不适应大学里提倡的自主学习模式,实践教学环境的缺失,使得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远离实际应用和社会需求,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数学教育模式继续改革。实践调查证明,在高校数学教育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和教学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逐渐地对数学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学建模思想的引入促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四

第一段:引言(100字)。

建模论文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现代科学进步的推动力之一。在完成建模论文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建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对建模论文的一些关键要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问题定义与分析(250字)。

在建模论文中,问题定义和分析是整个研究的基础。这一阶段需要准确理解问题的背景和目标,充分分析问题的特点和限制条件。在我进行建模研究时,我充分了解了问题的背景和意义,细致分析了问题的各种因素和关联关系,并利用数学和统计工具对问题进行建模。问题定义和分析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建模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在这一阶段的细致思考和严谨分析至关重要。

第三段:模型构建与验证(350字)。

模型构建是建模论文的核心部分,涉及数学模型的假设和变量的选择。我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问题的复杂性和实际应用场景,并尽可能简化问题和模型,以提高模型的可解性和可行性。同时,我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和调整,确保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模型构建和验证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四段:结果分析与实际应用(350字)。

在建模论文中,结果分析和实际应用是研究成果的关键体现。对建模论文的评价主要通过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际应用的价值。我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并将其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评估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我也提出了模型的改进和优化建议,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方向和思路。结果分析和实际应用的深入思考和实践经验对于建模论文的质量和价值至关重要。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50字)。

通过完成建模论文,我深入理解了模型的构建和应用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我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提高问题定义的准确性、注重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加强结果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等。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建模过程中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展望未来,我将继续深耕建模领域,不断探索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为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论(100字)。

通过对建模论文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问题定义与分析、模型构建与验证、结果分析与实际应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问题的准确定义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升模型构建和应用的能力,以求科学研究的更高水平和更广泛应用。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五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需要以实例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体验过程中掌握数学建模的中心思想和步骤,老师应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部过程,并感受其中的学习乐趣。

(一)从实例的应用开始学习。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对数学概念、解题方法和结论的学习,而更应该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领会数学的精神实质,了解数学的来源以及应用,充分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高校数学老师应结合教学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平时他们所学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概念、定理及公式并非空穴来风,而都是从现实问题中经过总结、归纳、推理出来的具有科学依据的智慧成果。将教学实例引入课堂,从教学成果来看,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充分的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来源于实际,而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将数学理论回归到实际生活应用中去,学生明白了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有助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定理进行验证。

高校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定理是经过实际问题抽象化才得出来的,但正是因为定理和公式过于抽象使得学生们在学习时特别枯燥和乏味。因此数学老师在讲授定理时,首先要联合实际应用对数学定理进行大概的讲解,让学生们有个直观的印象,然后结合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把定理当中的条件当作是模型的假设,根据先前设置的问题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推导出最终结论,学生经过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的感受到了定理运用的实际价值。例如,作为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性质之一的零点存在定理,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零点定理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为了验证其他定理而存在,其二是为了验证方程是否在某区间上有根。学生学习这个定理时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个定理是为了验证另一个定理而存在,那么这个定理还有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呢?所以我们高校数学老师在讲完定理证明之后,最好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验证定理的实际应用。

(三)结合专业题材,强化应用意识。

数学学习涉及到高校的各个专业,拿电子科技类专业来说,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有关工程和科学的职业,这些工作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数学技能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利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这种职业要求决定了高校学生理解数学思维并使用数学的重要性。

因此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结合专业的相关知识,根据专业的不同有目的性地选择典型问题进行教学,去掉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纯数学的案例,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强化数学思维及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五、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贯穿数学建模思想,等于传授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为学生架起了一座从数学知识到实际问题的桥梁,学生只有大量接触与专业有关的现实实例,才能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提高整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人才培养的力度,为社会各界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六

第一段:引言与背景介绍(约200字)。

建模论文是科研人员进行学术探究的有效工具,不仅可以提升研究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作为一名学生,我在上大学阶段参与了一个建模项目,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收获。本文将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总结建模论文的心得体会,旨在与读者分享一些心得和经验。

第二段:认识建模(约300字)。

首先,我认为了解和理解建模的基本概念对于写作一篇优秀的建模论文至关重要。建模是指通过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简化,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在进行建模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收集数据、确定变量、建立模型和验证模型等步骤。此外,选择适当的建模方法和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线性规划、随机森林等方法。因此,明确建模的概念和步骤是写作建模论文的第一步。

第三段:合理组织写作过程(约300字)。

其次,我认为在写作建模论文时,合理组织写作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一篇优秀的建模论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条理,这样才能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论文一般包括摘要、引言、相关研究综述、模型建立、模型求解、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在写作过程中,要确保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同时要注重论文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的流畅性。此外,合理分配时间和任务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时间管理,避免拖延和临时抱佛脚。

第四段:数据处理和模型求解(约300字)。

本文写作的第三个心得体会是在数据处理和模型求解这一环节需要认真细致。数据的质量和处理方法直接关系到建模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处理数据时,要注意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数据清洗,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和求解工具,比如使用MATLAB、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模型编程和求解。在求解模型时,要注意优化算法的合理性和求解过程的效果监控,及时调整算法和参数,确保模型能够得到有效求解。

第五段:团队合作和沟通(约300字)。

最后,我认为在写作建模论文的过程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建模论文的完成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努力和智慧,因此良好的团队合作是必要的。团队成员要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分工明确,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团队成员可以及时解决问题、交流思路和分享心得。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讨论会、举行报告和分享会等形式加强团队协作和相互学习。

总结(约100字)。

通过参与建模论文项目,我深刻认识到了建模的重要性和写作建模论文的技巧。通过我的经验总结,写作建模论文需要了解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合理组织写作过程,认真处理数据和求解模型,同时重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我们才能写出更好的建模论文,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七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客观系统的过程.根据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和授课经验,本文分析了数学建模课程与当代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根据当代大学特点,给出了数学建模的'授课方法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本文将数学建模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经过逐个阶段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对模型进行数学形式的刻画和构造,并且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

作者:刘建国陈兴文作者单位:刘建国(上海理工大学复杂系统研究中心,上海,93)。

陈兴文(大连民族学院教务处,辽宁,大连,116600)。

刊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baozhuangkejibolan年,卷(期):“”(1)分类号:u01关键词:数学建模创新案例教学大学教育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八

建模论文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帮助研究人员理清思路、阐述观点和解决问题。在撰写建模论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在此,我将就自己的建模论文撰写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学术写作有所帮助。

第二段:选题和问题。

在撰写建模论文的过程中,选题和问题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取一个有挑战性和研究价值的问题是成功写作的关键。在选择问题时,要考虑到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并且要确保问题具有可解性。此外,还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和新颖性,以避免重复和乏味。在我的建模论文中,我选取了一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并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求解,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段:模型建立和求解。

在建模论文中,模型的建立是关键步骤之一。一个优秀的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问题,并且能够通过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进行求解。在建立模型时,要充分考虑问题的复杂程度和实际可行性,并且要基于充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抽象。在求解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数学方法和算法,并进行适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分析。在我的建模论文中,我运用了概率统计、回归分析和最优化方法等数学工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模型,并通过程序编码进行求解。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合理的模型和正确的求解方法是取得良好结果的关键。

第四段:结果分析和验证。

对于建模论文的撰写,结果分析和验证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分析结果时,要注意结合模型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讨论。同时,还要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以支持和说明研究结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还要进行结果的灵敏度分析和鲁棒性检验,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在我的研究中,我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验证,并通过敏感性测试和稳定性分析对模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我所提出的模型在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效果和可行性。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总结和展望是建模论文的结束部分,它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回顾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在总结时,要对研究问题、模型和结果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并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和价值。在展望时,要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引发更多的学术讨论和研究关注。在我的建模论文总结中,我对研究的整体价值和局限性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进和拓展方向。我希望通过这些总结和展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和研究兴趣。

结论。

通过撰写建模论文的过程,我深切体会到了选题、模型建立、求解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重要性。成功地完成一篇建模论文需要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坚实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希望我的经验和心得能够对大家在未来的学术写作中有所启发和帮助,让我们共同进步,为学术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九

运动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综合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学好这门课程就需从实际出发,深入地进行理论分析,应用理论解决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实际问题,以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等手段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运动控制系统的实验教学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但是因为运动控制系统的实验设备比较昂贵和更新较快,学生“重课堂、轻实验”的思想还没有转变,所以实验教学往往达不到所需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质量则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大硬件投入、实现实验室开放制度,改善实验教学环境。

我们都知道,实验教学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动手去做,这就需要有好的硬件设备去支持实验教学;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因为设备有限往往几个人共用一套设备,实验教学的质量不高。为了解决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我学院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室还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项目从过去的4个增加到8个,实验设备从过去的几人一套变成现在的一人一套。该实验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提前预约并进行实验,大大提高了进行实验的灵活性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同时把实验项目分成必做项目和选修项目,完成选修项目的可加分予以鼓励。通过改革,学生反映,教学组织灵活,积极性高,实验效果好,教学质量高。

二、优化硬件配置,使实验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运动控制系统作为一个专业的方向课程,它接触的是这个方向最前沿科技领域,要想让学生进入社会在本专业能大展拳脚,那我们所教授的专业课程也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运动控制技术在不断的更新,那么运动控制系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去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硬件条件自己设计、安装仪器设备是一个比较好的优化硬件配置的方法。例如: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础上我们自己设计了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改造传统变频器使它拥有当今先进变频器的功能。这样既改进、优化硬件配置,使之满足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的需要,又能节省学校的开支,同时老师也能学到更多的实际经验。

三、增加运动控制系统“三性实验”的比例。

“三性实验”是指设计性、应用性与综合性实验。一般的验证性实验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样的实验学生一般是按部就班的去做,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三性实验则有它特有的优点,例如: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双闭环直流、交流控制系统实验中,这两个实验我们就作为三性实验,学生要完成这个实验首先要根据工程所用到的参数,先到实验室进行系统参数的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的数据和工程的技术指标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在这里学生需要选择用什么样的调节器以及确定调节器各个参数的工程值)进行计算。最后还要再到实验室进行验证,看看自己设计的工程是否符合要求。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相结合,使学生感到了学有所用,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样的实验也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大大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举多得。

四、加大“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环节在综合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原来对实验考核都是通过实验预习报告或实验出勤以及实验结果来给出的,这种办法简单易行,但存在许多弊端。首先,这种不够全面,仅仅检查了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中所要求的内容,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依据;其次,这种办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并导致有些不重视实验,甚至不做实验的学生也能通过考核,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要性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与理论课教师讨论,找出了一个新的实验考核方法,就是实验课占课程总成绩的10%-20%,每个实验都有一个分数,几个实验的分数相加就是该学生的实验课分,使学生意识到实验环节的重要性,形成良性循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坚持实验指导教师预做实验制度。

实验准备工作是实验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首先,实验指导教师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认真的准备,对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集成块等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调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实验指导教师熟悉实验项目所涉及到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验当中遇到故障如何能及时排除,不影响实验的按时顺利开出。

实验预做工作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首先需占用很多的时间,这就要求实验教师要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和耐心,不受当前“向钱看”不良风气的影响,肯于做这些铺路工作;其次,要求教师要有足够宽的知识面和极强的动手能力。比如我所指导的运动控制系统实验课,每个实验用到实验摸块、各种电机、示波器、万用表等设备,实验模块每个实验都是不一样的,做完一个实验必须马上换上下一个模块。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就要在吃透实验内容的前提下,掌握甚至熟悉这些设备的原理、维修等知识,这确实是一件份量重而又及占时间的工作。

实验教学在提高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每门课程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对每门实验课程都要量体裁衣,运动控制系统这门实验还需进行大量细致的工作,也需要学生和理论教师的大力配合。我们只进行了一些尝试,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曹中一.“三性”实验的内涵与特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4):10-12.[2]那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2).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

第一段:引言(100字)。

建模论文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基于对问题或系统的认识、分析和理解,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进行问题求解或系统优化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参与建模论文的撰写,我深刻认识到了建模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在此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读者。

第二段:建模的重要性(200字)。

建模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石,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建模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通过分析模型获得问题的本质特征和规律。通过建模,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结果,并为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建模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因此,掌握建模技能对于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段:建模的挑战性(300字)。

尽管建模具有重要性,但其实现却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建模过程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全面理解问题背景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其次,根据问题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也是一项难题。不同的模型可能引起不同的结果和影响,需要具备判断和优化的能力。此外,建模过程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及运用计算工具进行模拟和实验。这些步骤对编程和数学建模软件的应用要求较高。因此,建模的成功需要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在参与建模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意识到了优化论文结构和内容的重要性。首先,论文的结构应该清晰合理,以保证读者能够理解论文的逻辑和思路。一般而言,建模论文可以包括问题描述、模型建立、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等部分。其次,论文的语言应准确简练,避免废话和冗长句子,以保持论文的流畅性。此外,建模论文应着重描述模型的构建和解决过程,以及对结果的合理解释和讨论。最后,建模论文还应注意引用文献和资料,以确保论文的学术可信度和完整性。

第五段:建模论文的展望(200字)。

通过参与建模论文的撰写,我对未来的建模研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展望。首先,我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掌握更多的模型和方法。其次,我将加强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便更准确地抽象问题和建立模型。此外,我还会加强数学建模软件的学习和应用,以更高效地进行模拟和实验。最后,我将积极参与实践和创新,将建模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100字)。

建模论文的撰写过程是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通过该过程,我深刻认识到建模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并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努力提高建模能力,加强实践和创新,为建模研究和应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一

本项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付出努力后的成就感。同时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牢固掌握机械基础的三大块内容:机械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本校用的《机械基础》教材有6个实训模块,本校没安排,内容设置得欠合理,其中减速器装拆模块已经囊括了其他模块关于螺纹、键、齿轮、轴承的实训。学生参加书中安排的实训,只是对连接固定、装配有所认识,而各种机构和各种传动的运动没有得到实践,其他方面的素质也没有提高。另外,本项目关联其他科目一起实施教学,学生对机械制图、钳工、车工等知识技能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认识到各课程间的关联性。

3.2提高和锻炼学生的关键就业技能。

cdio工程毕业生要求达到4个层面能力: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后面几层可以算就业能力,中职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也应具有就业技能(就业能力)。就业技能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不难得出各行各业对就业技能的要求都少不了cdio的三个核心技能:沟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解决问题技能。本项目分组进行,全组成员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完成,期间学生相互之间必须有效沟通才能合作,而且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各项工作学生必须自主完成,查资料、构思、设计、加工、装配,各种软件使用,能够培养学生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综合就业能力。

3.3以防雷排爆为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中职学生成长在和平年代,九年义务教育,职校免费,他们得到太容易,缺乏感恩,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本着“素质为本,品德为尚”,本项目教学适时融入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二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p2p借贷与网络借贷相结合的金融服务网站。网络借贷指的是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p2p网贷平台为借款人提供了贷款新渠道,为拥有可借出资金的投资人提供了潜在的投资机会。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某个时刻把借款方和投资方进行债权匹配,使效益和利润达到最高。在保证双方额度和时间相吻合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债权匹配方式。某p2p借贷平台现拥有某一个时刻的借款方的数据,包括借款额度、借款时间、借款利率等信息,投资方数据,包括有投资额度、投资时间、利率等信息。

1.问题提出及分析。

利用数学建模解决p2p网络借贷平台债权匹配问题;

主要研究的是借款方与投资方的债权匹配问题,根据数据,给出一套相应的匹配方案。由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可知借款方数据中的额度指的是借款金额(元人民币),周期指的是借款期限即偿还周期(月),利率指的是借款方在借款期限内所承担的月利率(%);投资方中额度指的投资方可借出的投资金额(元人民币),周期指的是投资方的投资周期(月),利率指的是投资方的回报利率(%)。通过分析表中数据,根据额度和时间相吻合的原则,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从而给出一套相应的匹配方案。最终建立p2p网络借贷平台债权匹配问题的数学模型。

2.模型假设。

(1)假设借款方和投资方的交易行为发生在同一时刻,借款期限内第一个月的月初;

(3)假设利息计算按照单利计算;

(6)假设p2p网络借贷平台不向借款方和投资方收取手续费;

3.定义与符号说明。

借款人i的借款金额:mi(i=1,2,…,n);借款人i的借款周期:ti(i=1,2,..,n)。

借款人i的月还款利率:ri(i=1,2,…,n);投资人j的投资金额:mj(j=1,2,…,m)。

投资人j的投资周期:tj(j=1,2,…,m);投资人j的月回报利率:rj(j=1,2,…,m)。

借款人i向投资人j借的金额:xij(i=1,2,…,n;j=1,2,…,m)。

p2p平台的总利润:pp2p平台的总收入:rp2p平台的总支出:c。

4.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本文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角度出发,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总利润与借款方、投资方之间的关系,运用规划模型,以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总利润为目标函数,添加相应约束条件,从而得出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使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总利润达到最大,又能使借款方和投资方的额度和时间相吻合的模型,继而给出一套较优的匹配方案。

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来说,由于不考虑平台所收取的手续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总利润等于总收入加上总支出,即:

p﹦r-c。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总收入等于所有借款方在借款期限到期时所支付的利息和,假设共有n个借款人,m个投资人。

要使总利润最大,则总支出应最小,根据假设,总支出等于所有借出金额的投资人所获得的收益之和,即:

上式即为问题一的目标函数。

相应的约束条件为:

2)时间匹配:借款人i的借款周期不大于任一向借款人i投资的投资人j的投资周期;

3)非负约束:各变量均非负。

根据题中数据,结合上述模型,利用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编程求解。

5.模型评价与推广。

5.1模型评价。

(1)模型的优点。

1)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通用性、推广性较强;

2)本模型的稳定性和正确性较好,可信度较高;

3)本模型的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

4)本模型中提出了一个的通用指标,可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2)模型的缺点。

2)本模型没有分析敏感性和风险性因素的影响,降低了模型的精确度;

5.2模型推广。

1)本文所建模型可加入其它变量推广成非线性规划模型;

2)本模型可进一步考虑敏感性和风险性因素的影响,使其能更好地与实际相符合。

参考文献。

[1]司守奎,孙玺菁.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8.

[2]姜启源.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3]庄维强.p2p网贷金融的运行模型分析[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

[4]沈雅萍.债权转让模式之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及防范机制研究—以宜信公司为例[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论文建模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三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高效教学法,也是当今教育界十分盛行的一种教学法。在进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包含若干个子任务)交予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从信息的收集到方案的设计与计划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分工、协作、负责完成,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来说,课程内容相对术语多,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路、枯燥乏味,使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从而,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直接影响了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与应用“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

2进行项目教学法的环节。

2.1知识整合、情境创设、项目设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为了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实施,项目及任务的设定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对学生而言,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教师必须对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整合,按照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设计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项目及任务。该任务不仅符合学生的实际,还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合作性和拓展性,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强自主学习与完成类似“任务”的综合能力。

其次,教师可结合生产实践需求,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项目及任务真实性和形象化。

最后,将项目及任务设计为任务书,一方面便于任务的下达;另一方面,便于小组合作的开展和竞赛考核的評分。

比如:我们在汽修高级班进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的离合器的构造与原理教学时,首先创建一个情境,提出任务——“一辆桑塔纳2000轿车在起步时,出现严重的抖动,当抬起离合器时,车速提高不柔和、不稳定。分析轿车的故障点并排除。”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离合器产生兴趣。带领学生在车间观察离合器,并对离合器进行拆装,要求学生总结离合器的原理。这时学生脑海里存在了一个直观的离合器,但是对离合器的原理还有些模糊,不清楚各零件的名称。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进入课堂,由老师进行系统化的授课,使学生逐步了解各个零件的名称,继而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在启发学生自行分析轿车的故障点后,总结出多个故障点;再由教师带领进入车间进行离合器项目实训练习,让学生用实践去证明离合器的故障原因,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主动性地去学习、实训。

2.2精心策划、提供资料、制作学案。

采用项目中任务驱动下的小组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既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能下达任务后就放手不管了,而是应当向学生提供充分、合理的信息资料;合作小组则通过查阅资料、筛选资料、加工资料、应用资料的过程,彼此间进行不断的探讨、补充、修正和总结。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合作小组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

2.3教师主导,掌控全局、确保实效。

项目教学法的`根本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合作氛围中承担着大部分学习任务、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因而成为课堂的主角。但这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轻松了或无事可做;相反,教师不仅是课堂的控制者、知识的讲解者,更是任务的设计者、课堂的组织者、合作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在布置好任务后,要适时地进行巡回指导并及时地在学生完成任务的活动中给予必要的知识讲解与技术指导。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2.4总结经验,提交成果,拓展反馈。

当整个项目实施结束后要进行总评,总评应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应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评价还应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将项目评价和学生个人评价有机结合。评价的目的不应只评出分数和名次,更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让学生在下一个项目学习中表现更出色。

3实践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项目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适应现在学生的教学习惯,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先进的教学方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教学活动中可以灵活采取“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工配合、相互协作等形式来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同时,锻炼自己口头表达见解的能力,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与建议,综合职业素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特别适用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强调能力性以及与职业岗位的需求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在应用中学习,在实践需要时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从而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项目教学法事实上是相关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很值得教师继续在课程改革中进行有益的尝试。笔者认为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中并不是每节专业课教学都适用“项目教学法”。如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就不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因为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全面,要自主完成给定的任务难度会较大。只有当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使用项目教学法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的要求将企业的工作场景和环境引入到教学场景中来。在教学中可以穿插模拟企业真实环境的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的正确操作流程,以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谢迎春.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中的研究与实践[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