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著名象棋大师心得体会及感悟 象棋的心得(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14:07:05 页码:13
著名象棋大师心得体会及感悟 象棋的心得(四篇)
2022-12-21 14:07:05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著名象棋大师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瓮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这门炮炮身长2.85米,口径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 景,但目前为了保护文物封了楼门。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眺望,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宛如苍龙,宏伟壮观。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 走长龙。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逐渐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这大概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对于著名象棋大师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欢迎大家来到张家界观光游览。欢迎乘坐十里画廊观光电车。祝愿大家在十里画廊观光电车上坐得舒心、看得高兴!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由四大部分组成: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十里画廊风景区位于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与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紧紧相连,连接的游览线叫做卧龙岭,半山腰以上的区域隶属于天子山,半山腰以下的区域隶属于索溪峪,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十里画廊风景区。

十里画廊风景区是天子山山脚下一条幽深的峡谷,这里峰峰相依,层层相迭,气势宏伟,锦绣峥嵘。万山丛中,一年四季林木葱茏,色彩绚丽。峡谷两岸,年年月月野花飘香,彩蝶飞舞。放眼望去,绵延不绝的峰丛,恰似一幅蜿蜒十华里的自然山水画,故名十里画廊。

十里画廊风景区的景观特色是峰林成片成丛,沿着悠长的峡谷,依次排开,峰峰相连,气势壮观,被誉为“大自然雕塑杰出的群像长廊”,将张家界武陵源石英砂岩峡谷的峰林之美进行集中的展示,800多个神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峰林组成的峰丛景观,令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

【十里画廊观光电车】张家界的美,尽在十里画廊。十里画廊的美,美在连绵起伏的峰丛。1998年,为了将十里画廊美如画屏的峰丛景观充分展示给中外游客,十里画廊观光电车投入运行,这是截止到目前,全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内唯一的观光电车,成了游客朋友以车代步、轻松观景的美妙体验载体。同时,乘坐观光电车,是游览十里画廊最佳的观景方式,改变了游客欣赏风景的角度和视野,被誉为“张家界最美的流动风景线”。

十里画廊风景区作为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是特级防火区,所以请您不要在观光电车上吸烟。也不要往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心脏里面扔果壳、纸屑等垃圾。为了安全,请不要把头手伸出观光电车外观景拍照,谢谢您的配合。

【寿星迎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游客朋友,张家界的山形成于三亿八千万年前,是有灵性的,更是热情好客的。各位的到来,张家界的山都在高兴,都在欢呼。不信您瞧:在左前方有两座小一点的石峰,其中一座恰似一位老人的头像,另外一座像一只他举起的左手。此时此刻,这位三亿八千多万岁的老人正高举左手向大家招手致意,欢迎各位朋友的到来。左前方,寿星迎宾。

【天狗望月】我们前面说过,张家界的美,尽在十里画廊。十里画廊的美,美在绵延不绝的峰丛。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在峡谷口的对面,正中间有两座石峰连起来,十分神似一只朝天张望的巨大神狗,我们叫它“天狗望月”。狗的头部在右边,朝着右上方张望;狗的尾部在左边,您仔细看,狗尾巴好像正在摇动哩,简直活灵活现。左后方,天狗望月。

【食指峰】“人游山峡里,宛如画图中。”在我们前进方向的左边,又有一位朋友欢迎您的到来,这位朋友很害羞,只露出了一只右手,大家看看那根孤立细小的石峰,将石峰下面的整体连起来看,就好像他的一只右手弯曲握紧,独独伸出食指,这根“食指”的指节轮廓分明,指甲尖尖细细,十分形象。我们叫它“食指峰”,又叫“一指峰”。正左边,食指峰。

【顶天楼】张家界有句民谣是:“十里画廊有座顶天楼,一头插进云里头”。在左边,那座直耸云霄的石峰,就是“顶天楼”。楼上层层叠叠,绿树缠绕,层次分明,细细数来,竟有九层之多,所以又叫它“九重转阁楼”。传说这里是土家族农民起义领袖向王天子向大坤当年的军事指挥部,相当于现在美国的五角大楼。正左方,顶天楼。

【向王观书】十里画廊五步一大景,三步一小景,许多奇峰异石酷似人像,在我们的正前方有一座巨大的石峰,旁边有一座小石峰紧紧相连,两座石峰连在一起,像一个人捧着一本书,在津津有味的阅读着。这处景点叫做“向王观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位向王天子在看什么书?是《孙子兵法》,还是《西点军校22条军规》?正前方,向王观书。

【海螺峰】著名诗人梁上泉有诗曰:“清清流水青青山,山如画屏人如仙。仙人若在画中走,一步一望一重天。”游客朋友们,峡谷的正前方有一座高达百米的石峰,两头小,中间大,状如一只海螺,我们叫它“海螺峰”。相传它是土家族农民起义领袖向王天子用来号令三军、催军杀敌的号角。如今向王天子都在前面看书学习去了,他的号角就扔在了这里,变成了一座石峰,只能供我们大家观赏了!正前方,海螺峰。

【夫妻抱子】各位游客朋友的到来,让这个寂静的峡谷多了很多新鲜事,请大家回过头来,在我们的左后方,有三座石峰紧紧相连,就像一家三口紧紧的搂抱在一起,大家叫它“夫妻抱子”。您看,右边的是爸爸,左边的是妈妈,中间的是孩子,夫妻相向而对,拥抱着心爱的孩子。这一家三口,大概是想请您照一张全家福吧!

您再仔细瞧一瞧,一根树枝从右边的石峰倾斜而出,就好像爸爸的嘴里叼着一根香烟。不过,十里画廊风景区是特级防火区,是不能吸烟的,他也只能把烟叼在嘴里过过烟瘾罢了。左后方,夫妻抱子。

【猛虎啸天】在我们乘坐的观光电车的溪沟对面,一座十分壮观、高大威猛的石峰,魏然矗立。石峰的顶部一分为二,宛如一只张开的嘴巴,把这座石峰整体连起来看,就像一只威猛的老虎把头昂起来,正在朝天大叫,这就是十里画廊风景区的“猛虎啸天”。老虎是土家族先祖的恩人,是土家山寨的保护神,传说这只老虎曾经追随土家族起义领袖向王天子转战大江南北。向王天子兵败以后,这只老虎依然矗立在十里画廊,尽心保护向王天子阅读兵书,刻苦学习,准备东山再起。正对面,猛虎啸天。

【金鸡报晓】张家界的土家人好客,张家界的动物也不例外。我们的左前方,在一座石峰顶上,长着一棵神气活现的小松树,像一只引吭高歌的金鸡,大家叫它“金鸡报晓”。这只金鸡知道有贵客到了,早早地出来把您到来的消息告诉给主人,以便主人好好款待远道而来的各位朋友。左前方,金鸡报晓。

【锦鼠观天】现在,请大家把目光锁定在我们观光电车前进方向的右上方。右上方的峡谷之上,成片的峰丛之中,有一根笔直而上的石峰,石峰的顶部有一块巨大而又奇特的石英砂岩,这块石头就像一只巨大的老鼠静静地趴在石峰的顶部,观察天空中的风云变幻,这个景点叫做“锦鼠观天”。您看,那圆乎乎的脑袋,那细长细长、微微翘起来的胡须,惟妙惟肖,凸显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右上方,锦鼠观天。

【采药老人】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山高林密,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盛产各类名贵药材,如杜仲、天麻、岩耳等。在我们左上方的峰丛中间,有一座高约80米的石峰,酷似一位采药老人。这位采药老人身材瘦削,头缠丝帕,肩上背着一篓草药,佝偻着腰,踏山而行。既像李时珍,又像孙思邈。有一个故事,是说向王天子起义军中有一位技艺精湛的郎中,善识草药,能治百病,医治过无数受伤的士兵。向王天子兵败后,在十里画廊风景区的尽头神堂湾跳崖身亡后,这位郎中悲痛欲绝,化为如今独立在山中的采药老人。采药老人,不仅形象,而且神似,是十里画廊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张家界的十大绝景之一。正对面,采药老人。

【黄昏恋】游客朋友们,在峡谷对岸的上方,峰丛之中,有两座石峰,一高一矮,双双并立,就像两位异性耄耋老人站在一起说悄悄话,谈起了“黄昏恋”。算起来,他们的黄昏恋,一共谈了三亿八千万年的恋爱了,真正称得上海枯石烂,地老天荒啊。正左方,黄昏恋。

【三姐妹峰】现在我们即将达到十里画廊观光电车的上站,也是我们上行的终点站。在我们的正前方,三位土家阿妹热情好客,已经带着孩子出来迎接您的到来。正前方,并排耸立的三座山峰叫“三姐妹峰”。您看:左边的是大姐,一头秀发,背上背着孩子。中间的是二姐,怀里抱着孩子。右边的石峰,中间的那部分鼓出来了,这是小妹,正挺着一个大肚子,已经怀孕五个多月了。正前方,三姐妹峰。

【猴园】游客朋友们,在我们十里画廊观光电车的上站外面,有一处特别的景点,叫做猴园,免费欣赏。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是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野生猕猴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其中十里画廊风景区尽头“猴子坡”的野生猕猴最为集中。为了保护好这些大自然的精灵——野生猕猴,索溪峪景区办事处及自然保护所等相关管理部门不仅在野生猕猴的集中活动区域设立了宣传和警示标志,还安排专人到保护区内定期巡查,全面了解这些野生猕猴的行踪和生存状况,同时定期定点为野生猕猴们投放食物。现在,每天都有两三百只野生猕猴在“猴子坡”的山林中逗留戏耍,成为十里画廊风景区内的又一道风景。同时,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在十里画廊风景区的尽头,专门修建了专供野生猕猴生活的猴园,包括猴舍、管理用房及风光带和野生猕猴嬉戏区,并收留了数十只野生猕猴在猴舍内安家,派出两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和喂养,为每天在猴园区域戏耍的野生猴群投放食物。在猴园那儿,我们大家可以与众多的野生猕猴,零距离接触,享受人与大自然,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无穷乐趣。上站猴园,免费欣赏。

【欢送词】乘观光电车,游十里画廊。十里画廊十里峡谷,峰丛景观美丽如画。流动的风景游览线,绵延不绝的十里峰丛景观,十里画廊风景区给您展示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张家界。尊敬的游客朋友们,乘坐十里画廊观光电车移动欣赏风景的时光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家马上就可以到上站猴园与野生猕猴零距离接触了。请大家不要心急,等我们的观光电车停稳以后再下车,下车的时候请注意头部安全,并清点和携带好您的随身物品。祝您一路平安。谢谢大家。

对于著名象棋大师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滕王阁,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他既有黄鹤楼的气势,又有岳阳楼之景观,更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这座历史名楼坐落在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始建于唐永徽4年,也就是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实为歌舞之地。后因初唐四杰王勃所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得于名贯古今,誉满天下。滕王阁自创建以来,迭废迭兴28次,最后一次毁于1920_年10月的兵火,现阁为第29次兴建,1983年奠基,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主阁竣工并对外开放,新阁是根据古建大师梁思成1942年所绘草图,参照天籁阁旧藏宋画《滕王阁》及李诫《营造法一书》重新设计而成的仿宋式建筑。

阁楼的主体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台座以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共九层,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两翼为对称的一级高台,上为游廊,游廊两端为“压江”、“挹翠”二亭,组成一个“山”字形。主阁碧瓦丹柱,斗拱重檐,色彩绚烂而华丽,保存了唐阁“层峦叠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天地”的气势。

走进大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创作的,浮雕主体部分,王勃昂首立于船头,周围波翻浪涌,表现王勃藉神力日趋七百里赶赴洪都的英姿。画面右部为王勃被风浪所阻,幸得中源水君相助的情景,左部为王勃赴滕阁胜会,挥毫作序的场景。整个构图采用时空合成的现代观念,将不同时间、地点、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个画面,以传统雕塑手法,并通过朦胧灯光的处理,把观众带入幽远迷人的意境中。

一楼西厅是阁中最大厅堂,西梁枋正中挂有白栋材同志书“西江第一楼”金匾。此厅陈放了一座滕王阁铜制模型,又叫“阁中阁”。它是按1比25的比例制作。台座乃是采用桂林白矾石打制,“阁中阁”由江西铜工艺品厂铸造。厅内丹柱上悬挂有多副出自名家手笔的楹联。

第二层是一个暗层,采光和通风均靠人工解决。此层的陈设,体现的是“人杰”的主题。正厅的墙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画《人杰图》,画高2.55米,长20多米,画面上生动地描绘了自先秦至明未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些人虽然时代不同,服饰不同,地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素质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和谐统一在同一的画面之中。这是一幅由江西历史上众多名杰组成的辉煌长卷,展示了伟大华夏民族之雄风。画面人物造型生动,格调雅逸,线条组织富有韵味。

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也是阁中一个重要层次。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额,规格都是1.5米× 4.5米。 东为“江山入座” , 西为“水天空霁”,南为“栋宿浦云”,北为“朝来爽气”,这些内容均系清顺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阁时所拟匾额。东厅两侧陈列有“銮驾”礼器,取材于“戟”、“帷”等古仪仗,有朝天镫、月牙戟、 判官手、龙凤屏、金爪等,由苏州制作。面北耳厅陈列以“物华天宝”著称的江西工艺展品,北耳厅为一茶座,是阁中品茗、小憩之地。中厅屏壁有2.8米×5.5米的丙烯壁画《临川梦》,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

《牡丹亭》剧本写成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就是公元1598年,第二年,汤显祖首次在滕王阁上排演了这出戏,开创了滕王阁上演戏曲之先河。滕王阁由此而从一座歌舞楼台逐渐演变成戏曲舞台。画面以灰蓝色为基调,采用装饰手法,刻画戏剧人物,体现神灵感梦的故事情节,通过梦幻来体现汤公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表现出强烈的爱憎。第四层与第二层建筑上看是相似的,也是一个暗层。此层主要体现“地灵”的主题。正厅的墙壁上,是丙烯壁现《地灵图》,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精华。画面从南往北依次是大庾岭梅关、弋阳圭峰、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井冈山、庐山、鄱阳湖、石钟山等。画面严谨,功力深厚,充分表现了江西“钟灵毓秀”的壮丽山川。

中厅正中屏壁上,镶置用黄铜板制作的王勃的《滕王阁序》碑,近10平方米,乃是苏东坡手书,经复印放大,由工匠手工镌刻而成。

西厅东壁悬挂磨漆画《百蝶百花图》,选此题材,乃是根据滕王李元婴爱蝶、绘蝶之雅事。据传李元婴擅画蝶,自成一派,画界称为“滕派蝶画”。滕王的蝶画当时非常珍贵,有诗云:“腾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这幅磨漆画寄托了今人对“滕王阁”创始人李元婴的怀念。其制作工艺非常精妙:以三合板为底,贴金箔纸为底色,蝴蝶乃是用细铜丝勾勒线条,将贝壳碾成粉末敷成翅膀,画面下部盛开的白色花丛是南昌市市花金边瑞香,花瓣用蛋壳拼成。磨漆画有东方油画之誉。

五楼是最高的明层。漫步回廊,眺望四周,江水苍茫,西山叠翠,南浦飞云,章江晓渡,山水之美,尽收眼底;高楼如林,大桥如虹,公路如织,人车如流,一派城市繁荣之景象。四季之景不同,游目四望,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其东、西重檐之间,高悬着2米×5米的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其内,虽是一个暗层,但设计者将中厅南北角重檐间的墙体改成了花格窗,故光线极好,与明层无异。由台座之下的底层算起,这一层实为第九层,故大厅题匾“九重天”。大厅中央,有汉白王围栏通井,下可俯视第五层,其上方对一圆拱形藻井,寓含天圆地方之意。24组斗拱由大到小,由下至上,共12层,按螺旋形排列。取意1年12个月,24个节气。斗拱采用的是明、清民间木作处理手法。彩绘采用五彩装,沥粉贴金,金碧辉煌。最顶端的彩绘,则是参照西安钟楼的彩绘式样精心绘制而成。这一螺旋式藻井,在全国古建中是不多见的,能给人以动感,凝神仰视,仿佛在不断旋转,不断变化,又给人以时空无限之感,这也正是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之处。藻并中央,悬挂精雕细刻的“母子”宫灯,随气流变化,宫灯不停地微微转动。

西厅称为“仿古展演厅”,是一座小型戏台,戏台上陈列有极为珍贵的古乐器复制件,深寓歌舞兴阁之意。其中有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编磬仿制件。编钟为24件,可进行演奏,曾获得1985年的“百花奖”。编磬为32件,其厚薄不同,敲击时发音各异。此外,还有土乐“埙”、竹乐“排箫”,革乐“建鼓”、“双凤虎座鼓”,匏乐及丝乐“瑟”、殷代“虎纹磬”、“铙”等塑件,还有隋唐时代的乐俑。这些仿古乐器既是陈列品,又可利用它们进行小型的乐舞演奏。20_年后,文娱队移至北园(俯畅园)进行文艺演出。

大厅南北东三面墙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画--《大唐舞乐》。南面为“龙墙”,以男性歌舞乐伎为主,画面以《破阵乐舞》为大框架。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征伐四方,破叛将刘武周,军中遂有《奏王破阵乐舞》之曲流传,歌颂其功德。李世民即位后,亲制《破阵乐舞》,其舞形及音乐“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壁画中舞蹈者披甲执戟,作战武士打扮,具有浓厚的战斗气息和粗犷雄伟气势。《破阵乐舞》的队列当中,有两组舞蹈的表演者。右边,两名胡人表演以跳跃动作为主的《胡腾舞》,这种舞蹈为唐代西北少数民族舞蹈,出自石国,也就是唐属安西大都护府管辖,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舞蹈者头戴珠帽,穿长衫,腰系宽带,足登软靴(多为黑色),有诗曰:“扬眉动目踏花毯,红汗交流珠帽偏”。左边,两名舞者执剑跳起,表演的是《剑器舞》。唐代著名舞蹈艺人公孙大娘善舞剑器,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描绘道:“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画面中后部,舞者身披狮皮表演《五方狮子舞》。五名舞者装扮成五头不同颜色的狮子,各立一方,表演狮子“俯、仰、驯、狎”等各种情态,有二人扮成“昆仑像”,就是戏狮的人,牵着绳,拿着拂尘彩球逗弄狮子,场面雄伟壮观,与前面的《破阵乐舞》队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画面后部是乐台上下的伴奏乐伎。

北面为“凤墙”,以女性歌舞乐伎为主,画面以唐代著名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为主体(在三楼已对其进行简要介绍)。白居易在诗中描绘,其服饰“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间俗衣服。虹裳霞帐步摇冠、细璎累累佩珊珊”。其舞姿“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裾云欲生”。左边,两名女童踩莲对舞,表演的是《柘枝舞》。

此舞为唐代西北少数民族舞蹈,出自怛罗斯,(唐代属安西大都护府管辖,今乌兹别克境内的江布尔)。其舞姿节奏明快,旋转迅速,刚健婀娜兼而有之,主要以鼓伴奏。画面中后部,两名舞伎在圆型地毯上快速轻盈地旋转,表演的是《胡旋舞》,此亦是唐代西北少数民族舞蹈,出自康国(唐代属安西大都护府管辖,即今乌兹别克境内撒马尔罕)。其舞姿动作轻盈,急速旋转,节奏鲜明,主要以鼓伴奏。白居易《新乐府·胡旋女》诗云:“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巳时”。画面后部是伴奏乐伎。整个舞蹈场面设置在满塘春水、绿荷粉芙蓉的水榭之上,旁有两只仙鹤,一左一右,上下翩飞,烘托了轻歌曼舞、飘飘欲仙的气氛。

滕王阁的陈列,有很高的文化品位,体现和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精粹,同时也反映了豫章古代文明的特色。滕王阁,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高雅的文化殿堂。

对于著名象棋大师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有“关中塔庙之祖”之美誉的法门寺,我们现

在站的这个地方呢就是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山门广场,这里地处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有120公里,西距宝鸡市有96公里。

近几年啊,陕西政府致力于把法门寺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佛都,使法门寺成为继兵马俑之后的:“陕西第二个文化符号”。法门寺文化景区由山门广场、佛光大道、法门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众多艺术佛像、园林雕塑等及部分组成,全面的展示佛文化在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法门寺的山门,山门也被称为“三门”,大家可以看到这

三个门中间大两边小,中间的是空门,两边分别是无作门和无相门, 我们一般把出家称作步入空门,大概由此而来。

法门寺自古就因安置有释迦摩尼的佛指舍利而著名于世,所以法

门寺也是因舍利而建塔,因塔而成寺。公元前485年,释迦摩尼灭度,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统一印度,为了弘扬佛法,他命人将佛骨分为八万四千分,分藏于世界各个地方,并建有八万四千坐塔,中国有19做佛指舍利塔,法门寺使其中的第五座,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在北魏建塔使被称为阿育王寺,隋朝改名为成宝寺,唐高祖李渊改名为法门寺。在唐朝200多年间,先后有8位皇帝7次掘开地宫6迎2送佛指舍利,每次迎送都声势浩大,轰动朝野,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在唐代宗时法门寺塔被成为护国“真身宝塔”,由此可见法门寺在唐朝时期是多么的繁荣。但是在明清之后,法门寺逐渐衰落。

明龙庆年间,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崩塌,后来地方绅士捐资修塔,历经30年修建了一座8棱13级砖塔,但是在清朝时因地震而倾斜裂缝,1939年,在爱国人士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明朝晚期时候的最大规模的修缮。但是1981年塔又崩塌了一半,85年当地政府准备重建,87年在清理塔基时意外的发现了地宫。在沉寂了1120xx年之后,2999件大量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下面就让我们去地宫瞻仰一下佛指舍利。 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摩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佛指舍利有4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其余三枚为影骨,灵骨即释迦摩尼的真身佛指,其余三枚是唐皇帝为了保护灵骨而命人仿制的。 地宫出土的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地宫出土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秘色瓷专为皇室烧制,为青瓷的一种,由于工艺复杂 配方秘而不宣,被称为秘色瓷。 地宫出土的双轮12环

大锡杖,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那么我刚才所说的这些稀世珍宝,有的刚才大家已经瞻仰,还有的被珍藏在旁边的法门寺博物馆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从地宫出来,前面就是法门寺的合十舍利塔了,此塔历时3年建成,塔高148米,大家可以看到此塔造型如合十的双手,中间镂空的部分是不是很像一个唐朝传统形式的塔呢?那我们刚才走过的这条宽阔的道路就是佛光大道。佛光大道全长1230米,宽108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一条成佛之道,也是景区的景观主轴。佛光大道的两头连接着可以容纳10万人山门广场和朝圣广场。我们将山门比喻为此岸,也就是现在的世界,佛光大道接引众生到达彼岸、也就是指合十舍利塔,(佛国)。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法门寺博物馆,博物馆有4个陈列室组成: 法门寺历史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曼陀罗文化陈列和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

法门寺历史陈列管中主要向人们展示了了法门寺建寺历史由因,以及各个历史朝代对法门寺进行修建的历史实物

在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馆中,有国宝级文物44件,一级文物99件,它是陕西88个博物馆中国宝级文物比例最大的一个博物馆,大家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我刚才提到的秘色瓷,还可以看到唐代丝织品中的珍品:簇金绣,簇金绣就是指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问纹饰在固定到丝绸的上面。丝绸一般不易保存,很多都风化了,那么簇金绣的珍贵之处第一就在于它保存的完好如新,第二就是它的制作工艺了,现在世界上这种金丝在日本有20丝,中国只有70丝,但是在古老的唐朝这种拉丝技术已经达到了6丝。

接下来我们去珍宝阁参观一下。其中有我刚才提到的4鼓12环的锡杖之王。所谓锡杖,其实他并不是用锡制成的,而是摇这个锡杖的时候会发出淅淅的响声,这枚锡杖用2两金子和58两银子制成,在佛教中代表最高法力。

好了 出了珍宝阁,我们此次的法门寺之旅也接近尾声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