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家风家教心得体会博客实用 家风家教心得体会800(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23:13:44 页码:7
家风家教心得体会博客实用 家风家教心得体会800(2篇)
2022-12-21 23:13:44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家风家教心得体会博客实用一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纵观前人,家风家训可谓是民之本,国之福啊。大多数人的家里都有一套家规家训,我家也不例外。客厅中间挂着许多家规。

那天,老师宣布了单元考将在三天后进行,当许多人尖叫抱怨要赶紧复习时,我却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淡定地说到:“小考而已,不必太在意,等最后一天再复习也不迟。”

几两天过去了,考试前的最后一天到了。我回到家,翻起了课本,发现有许多知识点我还很陌生,这时我便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了。我懊悔地望着天花板,开始了临时抱佛脚。读着读着,我的眼皮开始打起架来,我揉揉眼,倍儿想跳到床上入眠,但还是克制住了。突然,爸爸走了进来,惊奇地问道:“怎么还没睡?”我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复习……准备明天的考试……”爸爸眉头一邹,说到:“早干嘛去了!”于是他拿来一把椅子,开始念叨了:“做事情之前,要做足准备,未雨绸缪,不要临时抱佛脚,搞得手忙脚乱的!知道吗?”我也只是像应声虫似的应了一声。

听爸爸说,这便是我们家的家训期中一条了。就是“在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不要等到事情将至,才知事情之重,不知所措,而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事半功倍,让成功触即而得。”听后我仍对此不屑一顾,只认为是前人的一些封建思想,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成为历史,不可实用。爸爸看到我不屑的眼神,又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所以,你明白事情的准备是有多么重要!倘若士兵们只在要打仗即将来临之时,才努力的训练,你认为这来得及吗?能打胜仗吗?国家又能安宁吗?”这番话让我感触颇深,原来这个小小的问题竟能关乎到国家的命运。这个先人总结出来的道理,确实让我受益无穷啊!

再次走到挂在墙上的家训旁,我轻轻地抚摸着,此时,凝聚着祖先们教育的结晶,人生的感悟。我义正词严地告诉自己:“要永远铭记这些家训,并像祖辈们一样将它们传承下去!让后辈和我一样受益终生!

描写家风家教心得体会博客实用二

古人云“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说的是良好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力量。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一个家庭的家风,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在我的家,我的祖辈们虽然没有把家风家训写下来贴在墙上,但都在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现在总结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勤发家、以俭持家”。

“以爱兴家”

所谓“爱”,就是仁爱、慈爱、大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爱国和爱家。爸妈对我进行爱国主义熏陶,是从学习历史入手,买一些诸如《上下五千年》这样书籍给我看;戴红领巾的时候给我讲解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到北京去旅游,带我去天安门广场去看升国旗,唱国歌;出去旅游时,只要时间允许,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也是我们的项目之一,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有时候让我一起看《新闻联播》,引导我关心国家大事,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我的民族自豪感。在奉献爱心方面,爸妈鼓励我为地震灾区捐款,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捐衣捐物,在挑选捐赠物品时,教育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挑一些品质好些的物品捐出去。记得小时候我们住的老小区楼下的柴间里住着一家外来打工人员,那家的小姐姐每天放学都是趴在一张椅子上写作业,既影响脊柱发育又影响视力,爸妈就跟我商量,是不是能把家里暂时还用不到的小书桌送给她,当时我心里虽然不太乐意,但在爸妈的劝说下,最后很开心地一起把桌子搬到小姐姐的家里。后来我们两人成了好朋友,经常来我家玩游戏、看动画,正所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以德治家”

所谓德,就是道德修养,要培养孩子一生受用的良好道德品质。古人云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义之财勿取,合理之事则从”,说的就是一种好品质。“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品格将使孩子受益终生,正所谓“积善能裕,怀德惟宁”。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孝顺、善良,礼貌,诚信的人。

“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线”。爸妈通过他们的言行对我这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爸妈总是对我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妈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爷爷生病住院期间,我们全家利用国庆假期夜里开车去江苏看望照顾他,由于堵车在高速上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照样毫无怨言开开心心地赶到医院,忙前忙后地照顾老人。平时只要有时间,爸妈就带着我回老家,带着礼物去看望照顾爷爷奶奶。父母平时孝敬老人的一言一行都被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让我觉得孝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从小爸妈就教育我要诚实守信,因为它是做人的道德底线。记得有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爸爸问我最近单元测验过没有,那次检测考得不好,我怕受到批评,就撒了谎。后来爸爸从微信群里知道了测验的情况,就及时找我好好沟通了一番:“成绩下降了还可以通过努力东山再起,而一个人的诚信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后果很严重”。通过这次教训,我对“人而无信,百事皆虚”这句话理解得更深刻了。

“以勤发家”

古人云:“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平时看到爸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下班回家操持家务的忙碌情形,对我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爸妈要求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家务活也要承担一部分,比如扫地、洗碗、叠衣服之类的。不要沾上“公主病”,所谓“女孩要富养”,在我们家提倡的是“精神方面的富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方面,爸妈注重培养我“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和“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为了提高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我先后参加了诸如“美术、舞蹈、声乐、游泳”等兴趣班。爸妈的初衷不是怕我输在起跑线上,而是怕我变成“书呆子”型的“学霸”。但报兴趣班时我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自愿,二是持之以恒。因为路上的车马劳顿也很累,家长不仅费钱,也要花时间陪伴,双方都要有点“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一路坚持下来,有所收获。

“以俭持家”

俗话说:“成由节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所以,爸妈经常教育我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文具,选择耐用实用的学习用品,穿大方简洁的服饰,不乱用零花钱。每年给我的压岁钱,叫我自己管理,自己支配,教育我“钱要花在刀刃上”,从小培养我理财的意识。

当然节俭的好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特别是在当今物质丰富,独生子女的大背景下,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还是要用点方法和心思的。记得我小时候喜欢在卫生间开着水龙头玩水,教育了多次收效甚微。有一天我又在洗手间玩水,爸爸跑去偷偷把总阀门给关了,并告诉我说水被我玩没了。过了一会儿,我渴了要喝水,爸爸说没有水喝,水被我浪费掉了。这样我渴了半天,觉得很难受,让我切身体会到节水的重要性和浪费的严重性。在我家的楼顶的露台上,我们开辟了一块小菜园,爸妈经常带我一起翻土、播种、浇水和除草,这个过程不仅让我了解植物生理和植物栽培的相关知识,而且让我真正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涵义。

“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勤发家、以俭持家”,我们家的家风,承载的不仅是规矩,更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它似一坛深厚的老酒,散发着那沁人而又浓厚的清香……“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似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似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