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农村产业振兴心得体会报告 关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报告发展心得体会(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3:12:04 页码:9
农村产业振兴心得体会报告 关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报告发展心得体会(4篇)
2022-12-22 03:12:04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农村产业振兴心得体会报告一

乙方: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位于的一处农村房屋的买卖事项,根据我国_____、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经充分、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基本情况

本合同双方当事人均为________市_______街道___________村__________组集体成员。

二、房屋情况

本合同项下的房屋位于_____市_____街道_______,相邻为_______,建筑面积_______,北屋_______,东屋_______,西屋_______,南屋_______,院落面积为_______,房屋登记在_______名下或宅地基使用权证登记在_______名下。

三、该交易房屋由甲方全额出资建造,使用的土地为______村_____组集体土地,并征得其他村民和村集体同意,可以长期占有、使用。

四、在房屋交付给乙方前,甲方保证

1、本合同项下的房屋甲方享有完整的处分权利,或已征得其他权利享有人的同意,拥有处分该房屋的权利;

2、本合同项下的房屋除乙方外未与任何第三方签订买卖协议或未因甲方个人或家庭债务与第三人签订赔偿协议、抵押协议等或未因法院判决使第三人对该房屋享有权利;

3、如甲方违反本保证,须向乙方支付本合同全部购房价款_______%的违约金。

五、本合同项下的房屋交易价格为人民币_______万元,该价格包括该房屋使用所占土地的费用、房屋建造的费用、附属设施的价值、合理的增值价值以及应当缴付的相关税费。

六、房款支付

自该合同双方签字之日起_______日,乙方一次性付清全部款项,并将该款项汇入甲方账号为_______的账户;如未按期交付房款,乙方需每天额外向甲方支付房款总额_______的违约金,如乙方在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___天仍未付清房款,甲方不经乙方同意,可以解除本合同并享有追究乙方违约责任的权利。

七、房屋交付

乙方根据第六条将全部房款汇入甲方提供的账号之日起_______日内,甲方须将本合同项下的房屋以及包括但不限于房屋宅基地使用权证、房产证等全部相关资料原件交付给乙方并负责腾空房屋;如甲方未按期交付材料和房屋,须向乙方每天支付_______元的违约金,直至甲方交付全部材料和房屋为止;如甲方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仍未交付房屋,乙方不经甲方同意,可以解除本合同并追究甲方的违约责任,因乙方未付清房款的原因除外。

八、在接到乙方办理房产过户的书面通知后_______日,甲方应当根据乙方的需要,积极配合乙方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的相关手续;如甲方拒绝或无故拖延,不予以配合,甲方须向乙方每日支付_______元违约金,直至协助乙方办理完房产过户为止;因不可抗力、政策性或乙方自身等其他与甲方无关的原因造成无法办理过户的,与甲方无关。

十、在交付房屋之日起,房屋的一切事宜与甲方无关,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或侵犯乙方基于本合同约定而享有的占有、使用和处分房屋的权利;甲方因包括但不限于房屋买卖、个人债务等个人原因侵犯乙方的权利,造成乙方无法继续占有、使用或处分房屋的,甲方除返还本合同全部购房款外,须按照发生妨碍乙方占有、使用或侵犯乙方处分房屋权利的实质性影响之时的市场价格补偿乙方。

十一、在本合同签订之日起,甲方未经乙方同意,不得将该房屋出卖给任何第三方:如甲方违反本约定,擅自处分房屋,甲方须返还全部购房款并支付全部购房款_______%的违约金。

十二、其他事项

1、如果双方就本合同事项发生争议,双方无法协商解决时应当首先请求本村村委会、所在街道办事处协调解决。

2、本合同正本一式_______份,双方各持_______份;自双方签字摁手印之日起生效,并持续有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最新农村产业振兴心得体会报告二

20x年太平店镇农业农村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党的xx大、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力度,狠抓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用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全镇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顺利推进,农村新社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农业总产值达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00元。具体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x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用心创造好环境,大力招商,鼓励自主创业,加速全镇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0__亩,新增蔬菜大棚200多个。莫岗、龙李村大棚西瓜种植面积突破500亩,宋闸村新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有机蔬菜,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二是本地创业成效显著。沈河村蔬菜种植大户汪军,新流转土地500亩,扩大基地生产,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田山村发展绿色大棚100个,初步构成种、赏、售、餐、玩一条龙现代观光农业模式。徐堤村新投资100万元,新建草莓大棚50个,加强传统优势种植项目。三是畜牧业大户培植结硕果。新引进喻星公司投资200万元,建成150模式8栋。新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16家,其中养猪6家,肉鸡2家,蛋鸡2家,野生珍禽养猪1家,养羊2家,养牛3家。

养殖生产进一步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年实现牲猪出栏6.93头,现存栏1.83头;肉牛出栏6200头,牛存栏1.23头;养出栏1.23只,存栏13只;家禽出栏250万羽,存栏60万羽。

二、农业服务质量加强,农业效益显著提高

20x年,全镇农口各单位,主动克服了经费、人手困难,加大三农服务力度,有力支持农民增收。一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试验和推广。推广新品种“y两优5845”、“y两优6号”、“郑麦7698”等20余个,新技术“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10余个。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状况监测机制,以“一喷三防”为引导,高效及时指导农民防病治虫。基本完成科技示范户网络建设,全镇确定了420户种养殖示范户,组建了28位技术指导人员入户帮带,有力推动了科技入户,示范带动、技术更新,增效显著的新型农业种养殖模式构成。同时,与区农广校一齐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全年培训11场次,受训人员达6000余人次。二是加大重大动物防疫力度,抓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严把动物检疫检验关。全年全镇共防猪瘟7.5万头,口蹄疫7.5万头,牲猪蓝耳病7.5万头,牛口蹄疫2.9万头,羊痘1.5万,羊口蹄疫2.1万,禽流感138万余,鸡瘟131万。发放免疫卡50万张。重点部位、老疫区、大型养殖场、农贸市场消毒2次。强制免疫密度的免疫率达100%,确保了全镇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有力地保证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强林业生产管理服务,完成速生丰产林建设及地产林改造面积3400余亩。7-9月,林业病虫害防治面积2.6万亩。调运苗木13万株,大力支持我镇城镇

建设和乡村国道绿化工程。用心配合新农村建设,种植香樟400株,银杏430株用于昌盛大道、化纤东路等人行道的绿化补栽。24个行政村签订了《森林防火职责状》,重点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人。

三、采取得力措施,争创粮食生产大镇

20x年,我镇农业工作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置。多种举措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突破1.6亿斤大关,实现争创粮食生产大镇的目标。一是抗旱措施得力。今年,8座小(二)型水库,683口堰塘蓄水不足,汉江水位偏低0.8米,给群众插秧带来严重困难。应对以上旱情,全镇主动出击,组织抽水机械230台套,新打机井30眼,用心维修泵站、机井,满足了群众生产需要。二是用心推广新品种21个,新技术10个,用心创办高产示范田、测土配方试验田,大力开发冬闲田。三是抓好秋播生产,秋播面积8.3万亩,其中小麦6.5万亩,油菜9千亩,土豆4千亩,杂粮5千亩。

四、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开展,村庄面貌日新月异

我镇按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把新型农村建设作为全镇工作重中之重。一是幸福社区、星光社区、王台新社区建设工程进展迅速。二是巩固“四点两线”,全面推进村庄整治。三是全面推进化纤东路和316国道沿线绿化、净化工作。四是全年新建沼气池500口,创造了新能源,美化了村庄环境。

五、严格执行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严格遵照各级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0x年全镇粮补面积159063.2亩,粮补全额1380668.24元;综合补贴4655778.72元,以上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群众“一折通”,无一截留、挪用、抵扣状况发生。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落实职责追究制度。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二是落实职责制。居民签订职责状,开展督办检查,实行年终考核。三是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切实落实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四是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有关政策,惠农扶农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农民信访上访和举报案件,杜绝违规违纪案件侵犯农民合法权益。

20x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

一、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规模经营步伐。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200亩,新增蔬菜大棚230个,确保百事公司新增土豆种植面积500亩以上。莫岗、龙李、徐营村大棚西瓜种植面积要达800亩。鼓励引导农民透过入股、托管等形式,将承包土地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龙头企业流转。力争土地流转率达30%,3万余亩。

二、加快徐堤、朱坡、宋闸高产示范田建设,以示范田带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新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个,采用奖补的办法鼓励专业合作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三、以莫岗、朱坡、徐堤、上茶庵、高田等五村为重点316绿化,上茶庵、莫岗新社区、金牛村新装太阳能路灯500盏。316国道沿线由镇统一规划统一招标村组配合,建垃圾池、安装塑胶栅栏,栅栏内主要种植低矮植被和球状灌木,禁止种植高杆或藤蔓作物。其它各村按镇里统一标准自建垃圾池,主要乡村路沿线种植景观树,清理乱堆乱放杂物。

四、做好重大项目服务协调工作。抓好徐堤、龚洲两个农村新社区,围绕农村新社区建设3-5个3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抓好海信隆食品公司,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抓好宋闸休闲观光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农民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开心农场。

最新农村产业振兴心得体会报告三

出卖人(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甲方为___

___省__

___市__

___区/镇____

____居民甲方配偶: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房屋地址:__

_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的相关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买受人(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为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区/镇__________居民根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需要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守法的原则,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条款:

第一条房屋情况,该房屋的农村集体的土地的使用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屋座落:______市______区_______村。设计用途

居民自住用房

,建筑结构

,建筑层数为____层。建筑面积_____平方米。该房的相关房土地来源为:农村的集体土地的划拨

,房屋建于_________年使用至今为______年。第二条该房屋的价款的规定该房屋按需要照协商以总价计算,价款为30万元,计叁拾万元(大写)第三条,房屋交付日期,经双方签订了相关合同后,乙方需要付清甲方房款_5_日内方可交付。

甲方在将房屋交付给乙方的时候如遇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时,且不能履行合同,双方同意按下列第

_2_种方式处理:1、变更合同2、解除合同

买房流程攻略指南

选房资料,购买资格,签订合同,贷款流程3、____

第四条,乙方付款形式及付款时间。如甲方无异议,乙方将在合同签订

甲方应支付乙方已付款利息,利息自合同约定甲方应交付房屋之日次日起至实际交付房屋之日止,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此外,

甲方还应每日按房屋价款的万分之七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算。此外,乙方还应每日按房屋价款的万分之七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第七条。房屋质量及保修责任,甲方交付的房屋的质量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甲方的承诺(特别是房屋主体结构的质量需要达到国家关于房屋居住的要求),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和承诺的,甲方应承担责任。乙方在房屋主体结构完好情况下,承担维修责任。

第八条。房屋及其土地使用权力延伸的规定。该房屋及其土地使用权利由甲方保证为本人所有,且甲方于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按照合同规定将所属房屋售于乙方。乙方作为购买者享有该房屋及其土地使用的一切权利,且双方需声明乙方在购买该房屋后,拥有对于房屋及与其不可分割的土地的任何处置权利(包括被征用、改造、迁移产生的赔偿或者其他形式所产生的赔偿均由乙方所得,与甲方无任何关系,且甲方后代不得对乙方及其后代进行相关追偿)。

该合同由双方所在村委会给予认可,甲方应将该房屋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转交于乙方,乙方在法律规定和适当机会下将其作废,并在村委会的证明和市/区政府规定的条件下重新办理乙方对于该房屋的农村集体使用证。

第九条公证人的规定,本合同在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区________村村委会的公证下签订,双方对于村委会的公证给与肯定和赞成。

公证人(签章)甲方:

乙方:_____年_____月____日

甲方:_____年_____月____日

最新农村产业振兴心得体会报告四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政治任务。各级党員干部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思想重视程度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十大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总体上得到贯彻落实,但是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扶贫工作审计中发现,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显著。

<>

一是以发展农业产业名义给贫困户直接发钱。名义上是发展农业产业,其实质是变相简单发钱,不具备鼓励贫困户发展长期效应。在对h县扶贫审计中发现,2018年h县对以家庭为单位养鸡、鸭、猪等小散无特色种养户进行补贴。2019年3月,审计组入户调查发现,大多数贫困户已经没有鸡、鸭、猪等。该资金的投入不能产生促进发展特色优势种养业的作用,浪费了大量资金。

二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措施上被动应付。在上级压力下,成立的合作社无任何经营业务,或以不具备持续发展的经营项目和主体滥竽充数,获得的财政补贴用于发钱分红。如:h县c镇菜篮子农产品合作社将农业产业扶贫资金2.5万元直接分发给贫困户;h县j镇某渔业产业合作社,以出租的精养鱼池作为经营主体,用年租金0.5万元分发给贫困户作为分红,经营项目和方式不具备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效果。

三是热情高干劲足,重投入轻管理,项目前期调研评估不足,投入大产出少甚至无产出。技术培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未跟上,防病虫害、土壤营养成分检测等技术性工作不到位,导致因病虫害、干旱等原因,无产出或产出少,绩效差。如:h县j镇某合作社,2018年发展小苷薯种植,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种植基地没有灌溉设施,逢当年夏季干旱,秋季雨水偏多,投入的10万元农业产业奖补资金几乎没有收益。

四是以域内农业产业大户为壳,包装成立合作社,变相发钱分红。部分乡镇村以域内形成气候的特色产业大户为主体,以贫困户入股的方式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合作社。以政府补贴为资金来源,简单给贫困户发钱分红。实质并未建立特色优势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如:在对h县多个乡镇村农业产业合作社审计中发现,合作社章程中有贫困户的名字,但是给贫困户的分红资金,全部来源于当年的财政农业产业奖补资金,金额每户150元到300元不等,对于贫困户来说是杯水车薪。产业大户自身经营的业务产生的利润与入股的贫困户没有利益联结机制。

五是农产品无特色、规模小、附加值不高,没有规模效应,缺乏较高层次的统筹协调发展规划。贫困户经营农产品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策略,导致产品价格低甚至无销路。如:h县s乡茶叶合作社,农户各自生产和炒制,加工和包装技术落后没有统一的品牌和营销。该村村民生产的茶叶仿冒某云雾茶品牌(仿冒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卖几十元到100元左右,还不能保证有销路。市场上同品牌的茶叶卖到300-1000多元每斤。

六是农村电商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特色农产品产销链上应有的流通作用。政府主导的农村电商开办模式通常均为,政府给农村电商经营者简单装修一间店面,提供一台电脑,电商运营辅导员到店简单传授电商平台操作方法。近几年对多个县的农村电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电商均未在包括国家和省开办的电商平台上架本地农产品,农村电商运营效果整体不佳。

<>

一是严重的不作为思想作祟,在其岗不谋其政,直接或者变相给贫困户发钱,吊高贫困户的胃口。没有认真研究本区域资源环境优势,以无特色、无发展前景的项目任意充抵,被动应付。甚至收到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后,直接或者变相给贫困户发钱,产生不了任何农业产业发展效果。吊高了贫困户的胃口,致使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越来越严重。贫困户可以不劳而获,制造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导致小学生作文中出现“长大要当贫困户”思想。

二是对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本身认识不到位。贫困户之所以贫困,除因病因残等致贫外,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是根本原因。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的出台,根本目的是解决贫困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发展中去,继而提高收入的问题。上级要求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社,目的是落实中央提出“一村一品”政策措施。是结合试点成功范例,通过域内能人大户懂技术和经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贫困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参与就业和经营,产生稳定的就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部分乡镇村干部,没有深刻领会发展农业产业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落实政策措施时南辕北辙。

三是区域整体规划布局层次不高,产业体系不完善。缺乏明显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混乱,没有突出的主导产业,各产业链条没有因地制宜紧密联系,不具备较长的特色产业链和知名农产品品牌。

三是没有具备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市场产销链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成功典范作用没有示范到基层。致使贫困户和扶贫干部不敢干、不愿干。

四是电商平台的推广使用缺乏技术性支撑。农村电商经营者,营销经验缺乏,技术落后单一,不具备产品营销能力。

<>

一是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的宣传和培训切实到位。让各级扶贫干部思想上要切实做到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二是进一步强化扶贫工作人员奖惩机制。扶贫工作到今天,从事扶贫工作的干部思想上都非常重视,但是实际工作中虚与委蛇蒙混过关者则是大有人在。这种情况与部分单位派驻不得力的人手担任扶贫工作有关。因此,把切实能干事愿干事的干部充实到扶贫工作一线至关重要。同时,加强绩效考核,扶贫工作中成绩显著者应予以重用;对被动应付不作为慢作为者严肃问责,从扶贫干部队伍中去除应付了事的病根。

三是做好产业扶贫成功模式推广。在审计中也发现,有的乡镇产业扶贫政策措施领会深,落实得比较好。如:h县l乡的豆产业合作社,组织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户种植大豆。当地懂技术的大户负责加工生产豆参、豆豉等豆制品。全产业链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主动与高校研发机构以及大企业对接,增加品种研发,引进具规模有实力的豆产品企业合作,进一步做长产业链。贫困户参与种植、加工环节务工以及合作社股权,是真参与,真合作社。l乡实施的豆产业合作社模式,旨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有意愿、有实力的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推行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大户带动,推进了贫困户与市场主体的有效对接。各级政府扶贫工作部门应及时总结归纳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进行推广,加强产业扶贫现场观摩,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四是做好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保障工作。各级政府组建农业产业技术专家团队和农技推广队伍,开展土壤营养成分测试、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服务,开展电商技术指导,提高产业扶贫服务指导水平。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少,产业发展滞后,与产业扶贫全覆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全覆盖要求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点,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在实施其他脱贫路径时,忽略了产业扶贫。没利用好贫困户的资源资产资金,以及对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贯彻落实不到位。

(二)对产业扶贫重视不够。三县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共计33736个,共投资40654.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仅8841.6万元,仅占总投资额的21.7%。主要原因是认为产业扶贫见效慢、难度大,在工作推动、政策支持、资金安排等方面用力不够,对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不大、用于扶贫的财政资金有限。

(三)没有利用好主体的带动作用。2017年,全市有102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3386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6.2%,贫困户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的比例偏低。主要原因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较少,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促进对接工作欠缺;主体带动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没有选好带动模式、没有建好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效果较差。

<>

要认真落实全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抓落实、促攻坚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全市750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指导和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工程,深入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商贸流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力争产业项目、支持资金、主体带动、干部帮扶等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力争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至少发展一项产业或者参与发展一项产业,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稳定、持续、有力的基础支撑。

<>

(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精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劳力、技能等产业发展条件,逐村逐户指导选择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产业。支持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产业。对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以及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薄弱、资源缺乏的贫困村,支持安排光伏扶贫工程项目,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能稳定增收的产业。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山场、水面、设施、设备、帮扶资金等入股、托管的方式,或者以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县扶贫办要逐村逐户把贫困村、贫困户确定发展或参与发展的产业及时录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精准落实支持政策、项目资金、指导服务等提供依据。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于有发展意愿、贷款意愿、还款能力或还款措施的贫困户,金融机构应给予贷款。大力推广户贷企用、分贷统还等模式,帮助贫困户通过土地、山场等资源和资金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经营主体,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收益。鼓励和支持贷款贫困户购买贷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分散贷款风险。对购买扶贫小额贷款保险的贫困户,县财政可适当安排保费补贴。支持贫困户在发展种养业时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户承担的保费可从扶贫资金中支出。贫困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的用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三)逐村编制村级产业发展规划。把发展一村一品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求,以县为单位逐村编制实施产业规划特别是农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三县750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在大力支持各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市农林委各专项工作组分别选择1个村,指导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于6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初稿。

(四)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

1.积极培育带动主体。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增强带动贫困户能力。支持贫困村农户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引进牵动性强、关联度大的企业,带动本地上下游产业及相关经营主体发展。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模式,为贫困户特别是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提供优质服务。积极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与合作,提高贫困户参与度,使贫困户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得到更多收益。

2.促进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对接。鼓励和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以及贫困村的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合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合作社。促成帮扶需求、帮扶意愿对接,力争每个特色种养业扶贫户都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

3.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有效带动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主导产业成熟、产业链完善的地区要推广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帮扶+扶贫金融,资源相对不足、尚未形成主导产业的地区要推广返乡能人+土地入股+小额贷款,拥有特色资源的地区要推广特色资源+合作组织+担保+保险,拥有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的地区,要推广龙头企业+融资平台+政策性银行+入股分红。要对带动主体与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作出部署,推介利益联结模式,加强合同约束,确保合作各方互惠共赢。要组织开展带动成效评价,把评价结果与对带动主体的支持挂钩。

(五)加强农业科技服务。

1.加强科技培训。针对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干部的不同需求,分类开展培训。将贫困户中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遴选条件的,优先确定为培训对象。要注重培训的实效性,着重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2.继续推进包村联户服务。各级农林部门服务力量要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每名农技人员要联系服务12个村,指导和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并引导科技示范户对特色种养业扶贫户开展技术帮扶。

3.强化信息服务。积极搜集并向贫困户发布扶持政策、产品需求、市场预测、灾害预报、技术要点等信息,帮助贫困户规避自然风险、市场风险。

(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1.定期调度。研究制订年度扶贫清单,明确目标,分解到村到户。市农林部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对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度。

2.加强督查。全面督促各项政策、措施、项目、资金落实到位,督查比例不少于10%。

3.建立机制。各县农林等部门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善于协调,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