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社区矫正专业心得体会和感想 社区矫正专业心得体会和感想感悟(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6:16:10 页码:13
社区矫正专业心得体会和感想 社区矫正专业心得体会和感想感悟(二篇)
2022-12-22 06:16:10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社区矫正专业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一、基本情况

*社区地处市政绿化带工程腹地,社区内共有物业、物业*个物业公司,分别为*小区及*小区居民服务。社区总户数1009户,常住总人口2597人,现有居民楼32栋。自管党员36名。

二、存在问题

1、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目前,社区内没有能够满足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的超市、学校、银行等设施。

2、物业运行成本高服务不到位及建工道路坑洼不平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有居民414户,物业费按照1.5元/平米收取。开发交付之时,没有将小区公用电按普通民用电结算,近期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物业运行成本加大,同时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各项物业服务又一项也不能少,这也是间接造成佳诚物业服务不到位原因,居民与物业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现城建五工地正在建设文化艺术中心,由于重型车的碾压,将曾经在地区办事处的大力协调下,刚刚修缮的建工路又碾压的坑洼不平,加上路上本身没有排水设施,给居民出行造成不便,居民反映较大。

3、社区办公用房尚未达标。社区办公用房是只有70平米的临时性用房,面积及功能远远能满足居民及相关要求。办公用房的限制,制约了社区文体队伍的发展。

三、采取的办法及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居民自治,创新自治载体。

社区建设主要是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使居民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亲情感,增强社区党委在居民中的凝聚力和参与建设社区的积极性,从而使社区成为社会的“减震器”。逐步搭建政府、市场、社区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关系,形成共同改善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状况的局面。

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实行画片管理,逐一落实包楼包片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制度及入户走访手册,采取社区人员一杆子杵到底的办法,及时反映民意,解决民忧,为社区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探索志愿者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各类人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并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者的社区认可度,制定统一的志愿服务优惠政策,让志愿者能够得到辖区居民的认可和尊重。

落实社区居民对社区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重大工作让居民知晓,重大问题和居民商议。建立社区议事会,召开社情恳谈会、听证会。对社区内公益事业建设、物业管理等事关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以召开社情恳谈会和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集思广益,加强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发展。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宣传栏,扩大居民对社区的了解,搭建与居民沟通的平台,将社区的端口前移,让广大居民充分认识和理解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九九重阳节”、“春节团拜会个人风采展”、“红歌ok比赛”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广泛发动和动员居民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当中,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为社区建设提建议、出点子,从而推动社区自治建设走向深入。

(二)建立协商机制,及时化解矛盾。

物业服务不到位问题、建工道路坑洼不平雨天有积水等问题,社区积极协调各方,建立协商机制,召开专题座谈会,及时化解和解决居民实际问题。加强监督物业管理,并根据检查结果和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与物业沟通,督促他们及时整改。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单位的参与意识,并得到了辖区内国家米兰、城建五、佳成物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开展了认养绿地等活动,对无人管理建工路定期进行整治,夏季清除杂草、冬季产冰扫雪,解决居民反映问题,在矛盾突出是起到润滑剂作用。

(三)增强社区服务能力。

社区服务涉及千家万户,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面对居民的服务需求与社区办公条件不匹配的矛盾,社区不等不靠,一是积极协调社区学院、弘文博雅、才智大讲堂等辖区单位,不断理顺之间的关系,充分整合辖区内部的资源低尝或无偿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二是以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市”为目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居民需求,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组织建设,先后组建了“ 一家人”、“帮帮团”、“ 邻里互助”等自治组织,广开思路解决当前社区居民购物难问题。三是加快社区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步伐。推行“两式、一化、一管理”服务模式,两式即对享受优惠政策的老人进行电话提醒,不定期问候空巢老人近况;一化即针对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代买代购、理发等服务;一管理即按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居住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四)打破瓶颈,创新共驻共建新模式

引导辖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建设。继续与国际米兰商业街、金美坊美容美发、北京市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恒安中医院保持协作关系,在居民与企业间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居民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活动,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活动共搞、实事共办”的共驻共建局面。

由于没有正式办公用房及居民活动场所,就目前社区的硬件设施还无法满足居民需求,这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为此需要有关领导给与支持,从更本上解决社区配套用房问题。

以上就是对社区建设一些意见和建议,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社区

推荐社区矫正专业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一、活动目的

我院是国家体育系统骨干院校,拥有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体育进社区活动方案。为了更好地利用学院资源,为提高沈阳人民的健康素质服务,我院工会与科研处拟组织28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开展“体育科技进社区”系列活动,促进社区群众体育的开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通过此项活动,进一步提高我院高学历群体的科技转化意识,更好的发挥体育科技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二、活动内容

(一)“健身科学进社区”

1、举办体育锻炼与健康科技巡回展览

2、开办博士科学健身大讲堂

3、博士赠送体育图书活动

(二)“体育科技服务进社区”

1、科学健身指导、咨询和体质仪器测试

2、开办体育博士咨询热线

(三)建立体育特色的居民社区

选择若干条件具备的社区,建立长期联系,在平安、和谐、幸福社区建设中加入体育元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科学锻炼的习惯,形成社区的特色文化;同时成为学院的社会实践基地。

三、活动安排

根据“长打算、短安排”的原则,以一年为限分阶段启动。

(一)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__年7月---8月)

1、制定方案

2、组织力量

3、策划活动

4、选择社区

(二)第二阶段 启动阶段(20__年9月---20__年6月)

1、举办体育锻炼与健康科技巡回展览。

2、组织“科学与健身”、“锻炼方法与自我监测和评价”、“科学健身与营养”、“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等专题讲座30场。

3、赠送体育图书5000册。

4、选择10---15个社区开展义务体质检测、咨询。

5、开办咨询热线(网上)。

6、建立长期联系社区3—5个。

(三)第三阶段 总结评估阶段(20__年7月---8月)

1、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包括问卷访谈)。

2、实地检查上述活动效果。

3、组织专家对活动进行评估。

4、制定活动推进方案。

四、活动联络、领导和组织机构

学院由主管工会和科研处的党政领导牵头,由工会、科研处具体负责,列入学院“为辽沈老工业基地作贡献行动计划”。

五、活动地点

沈阳市部分社区活动站或社区大学。

六、活动经费预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