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2自然拼读法心得体会及收获(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11:09:23 页码:9
2022自然拼读法心得体会及收获(4篇)
2022-12-22 11:09:23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自然拼读法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人类的母亲。我们依赖它,探索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多么美丽,但我们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如果我们破坏环境,浪费水资源,生物会灭绝,人类会渴死,地球会变成沙漠。水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从小就被大人教育,节约用水,这个道理我们谁都可以倒背如流,但却没有人真正的重视过。

然而,近几年来,地球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全球性气候变暖,飓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非典”、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威胁和许多不便。这些都是人们不断地“伤害”地球的结果。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碧绿的青山被挖掘,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水成浊流。树林少了,青山秃了,草原荒了,清水黑了,使人们生存的环境变坏,呼吸的空气变差,生活的环境被许多有害的东西所“侵占”,病毒就趁机钻进人们的体内,我们人类就会患上一些可怕的疾病。

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给了我们大片大片的森林,绿地,我们留给后人的是什么?是光秃秃的荒漠,还是茂密的树林,你肯定选择的是茂密的树林。那还有什么犹豫的,让我们大家一起自觉保护环境,自觉爱护环境,自觉绿化环境,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地球已经进入了病入膏肓的状态。后知后觉的地球人,直至近几年才大力鼓吹环保运动,但却不见有任何的改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许我们需再花上一个世纪,甚至几十个世纪的时间才能有效的拯救地球吧。如果就连身为地球人的我们都不珍惜、爱护地球,那这工作将由谁来做呢?环保工作其实并不难,只要全世界的人一人捡一份垃圾,那么这地球就会干净多了!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社会公民的义务,我们要自觉的行动,并坚持在随时随地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生存的最宝贵的地方。

我希望大家都来保护环境,让大家知道,破坏自然环境,就等于自毁家园。让全世界少年儿童,都能自觉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22自然拼读法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制定校内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部署校园台风、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正常教学的工作。

2.校办公室负责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实行防灾的指示,传递防灾信息。

3.德育处负责组织师生学习辨别台风、暴雨、地震等灾害预警信号,掌握灾害预防和自救知识。

4.总务处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课室、地下排水管道、供电线路、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墙报栏、玻璃门、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并监督及时整改。

5.安全办制定实施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和训练,并指导校内师生模拟预防演练。

<>

1.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肖泽平

副组长:朱雨红 李 勇 韩红民 王俊秀 魏秀芳 成 员:许 芳 罗荣华 鞠 彬 薛巧凤 王建雯 刘 普

郑小兰 徐晓生 叶翠萍 朱红山 王云琴 李国安 钱 华 陆桂斌 陈 梅 孙 清 王卫国 明星辰

陈玉君 朱 亮 王 平 张 伟 丁 勇 各班班主任 各教研组长 各年级组长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安全稳定。

(4)做好防自然灾害的宣传教育、组织防灾害的演习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

2.通讯联络组及职责 组长:朱雨红 成员:罗荣华

主要职责:

(1)接到上级指令或天气监测预报信息、预警信号,需要停课,则通过学校通讯网络成员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2)通讯小组随时与教育系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保持联系,在接到台风、暴雨信息时,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3)及时汇报学校受灾、救灾及有关情况。

3.安全防护救护组及职责 组长: 韩红民

成员: 安全办全体成员、校医

主要职责:

(1)在发生灾害时,组织各方人员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摔落伤人,要检查保管好各类电器。

(2)组织各班班主任负责关好课室门窗,各处室、年级组关好办公室门窗。信息中心的老师负责检查电脑室和多媒体室电源开关。

(3)突发台风、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时,组织学生在安全地方躲避。

(4)若遇人员受伤,积极组织抢救。

4、善后处理组及职责 组长: 王俊秀

成员: 明星辰 陈玉君

(1)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在上级领导下, 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2)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校园滋生蔓延,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3)灾后要科学安排课时,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尽快恢复正常。

2022自然拼读法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请大家认真看我写课题。(板书:自然之道)来,让我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大家看这个“道”字,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

生:“道”有道理的意思。

生:还有“道路‘的意思。

生:我知道它还有“说”和“道德”的意思。

生:它还有一种意思是“道教”。

师:看来,这个“道”字的意思还真不少,那它在“自然之道”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认为是“道理”和“规律”的意思。

师:你的理解很正确。那课文到底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和规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问题,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大家把课文都读了一遍,那课文到底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文中有一段话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生读: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师:就是这段话,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让我们拿出笔来把这段话做上记号。

生做记号,师巡视。

师:做好记号后,请放下笔,让我们双手捧起书,把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一起读一遍。

全班齐读。

师:多整齐的朗读啊!同学们,看看像名言警句似的这段话中,第一句话是:人是万物之灵(板书)

师:再看看第二句话,如果请大家抓住其中的两个关键词,你会抓哪两个?

生:我会抓“自作聪明”和“反面”。

师:谁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抓“自作聪明”和“走向反面”。

师:你真会学习。(板书:自作聪明走向反面)

师:谁来说说“自作聪明”是什么意思?

生:“自作聪明”就是自己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并不聪明。

师:那文中的我们自作聪明做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默看课文,待会看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

师:很多同学都想和大家交流了,那让我们听一听。

生1:课文写了我们自作聪明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数十只幼龟的故事。

师:从你的回答中,让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可是故事的经过却不太清楚。

生2:课文写了我们自作聪明救了一只幼龟后,让巢穴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它们争先恐后地鱼贯而出,引来许多食肉鸟,最后害了数十只幼龟的故事。

师:短短的几句话,就让我们明白了整个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你真了不起。

师:同学们,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人类,本想保护幼龟,可自作聪明却让事情走向了反面。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师:“道”还有“规律”的意思,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的3——8自然段,一边去默读一边去发现自然界中到底存在怎样的规律?

生默看课文3——8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

生:我发现幼龟在离巢进入大海之前,都要派一名侦察兵出来,先看看外面是否安全,如果安全,它便会爬向大海,其他幼龟也就跟着爬出来;如果侦察兵发现不安全,它就会返回龟巢,把信息告诉自己的同伴。

师:是呀,这就是幼龟的生存规律。我们人类之所以让事情走向了反面,是因为

生1:是因为我们在这之前根本不知道幼龟有这样的生存规律。

生2:是因为我们违背了幼龟的是生存规律。

师:我们因为不了解、不遵循幼龟的生存规律,自作聪明,害了数十只无辜的幼龟。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听过、见过这种违反规律,自作聪明的事呢?

生1:我看见一个关于小鸡从蛋壳里出来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孩看见一只小鸡就要从蛋壳里出来了,可蛋壳却还没有完全破,小孩出于好奇,用手把蛋壳拨了,小鸡出来了,可过了不到5分钟,小鸡便死了。

师:多可怜的小鸡呀。

生2: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条小金鱼,我特别喜欢。每天只要我有时间,就会去瞧一瞧金鱼。可是,一连过了好几天也不见它长大一点,我很是着急。这时,我突然想起妈妈为了让我快快长大,总是给我买很多好吃的东西。于是,我就把自己最爱吃的巧克力、薯片拿来放进了鱼缸,可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我心爱的金鱼就死了。

师:多善良的孩子呀,只可惜好心办了坏事。

生3:我的爷爷生活的村子里,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那里的人们经常在那里洗衣、洗菜。可是后来人们为了致富,在小河里喂了许多小鱼、小虾,为了让小鱼小虾快点长大,人们就往河里倒粪便。没多久,河水遭到了污染,小雨小虾都死了,人们的饮水之源也遭到了破坏。

师:看来,我们人类自作聪明时,还会害了我们自己。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和大家刚才说的一个个事例中,我们还悟出了我们的生活之道。(板书:生活之道)

师:同学们,为了让这样类似的事情不在我们身上重演,为了让课文中的道理时刻警醒我们,让我们再次捧起课本,一起读这段话。

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师:听着同学们掷地有声的朗读,我也想读读这段话。不过,大家可要仔细听,看看能听出什么?

师读最后一段话。(故意漏掉“可能”)

师:谁听出了什么?

生:您把“可能”这个词读丢了。

师:你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孩子。

师:那“可能”这个词能不能丢到呢?

生:我认为“可能”不能丢。因为我们自作聪明时,的确会让事情走向反面,但有时也可能走向正面。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自作聪明走向正面的可能性很小。同学们从刚才句子的对比中,你们能感受到我们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什么吗?

生:我们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师:是的。请大家看课后习题第三题。谁来读下面这段话?

生读: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师:这里有两个带点的词语,他们是“左右”、“一般”,能去掉吗?

生1:我认为“左右”这个词不能去掉。因为太平洋绿龟的体重有的可能低于一百五十公斤,有的比一百五十公斤要多,有的还可能正好是一百五十公斤。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那“左右”能不能去掉呢?

生2:“左右”也不能去掉。因为幼龟除了有的在四五月间离巢外,有的可能在三月尾或六月头出来。

师:看来,加上“左右”“一般”会让句子表达的是意思更为准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再次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生齐读。

师:课文学完了,那大家觉得课文中的故事怎么样?

生1: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

生2:课文中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幼龟原来还有这样的生存规律,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

生3:课文中的故事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我认为很有意义。

生4:这个故事能带给人启发。

师:是呀,这么有趣,还能带给人知识和启发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来读一读。

指名分段读,适时指导。

师:叶圣陶先生说过:一篇课文就是一个例子,是我们学习写作的例子。那这篇课文能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哪些启发呢?大家可以浏览一下课文,也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生1: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我们以后写作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生2:有时候人物的心情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达。比如课文的第7自然段里:“天哪!看我们做了些什么!”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到人们深深的自责,紧接着从人们救幼龟的动作描写中也感受到人们的懊悔。

生3:这篇课文的学习还让我知道写作时要前后照应。比如:第4自然段中“那只嘲鹰眼见到手段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和第8自然段中“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这两句话前后照应。

生4:我还知道文章的开头就可以从故事发生时开始写。

生5:这篇课文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写一件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通过一件事情告诉人一个道理,(板书:事——理)其实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里,就蕴含着很多深刻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听过、见过自作聪明的事,那我们有没有做过自作聪明的事呢?(有)看来大家都有材料可写了,我们就可以把文中的最后一段用作自己习作的最后一段。

师: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2022自然拼读法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各位游客:

在四川,我们游览了天府之国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将去参观的是享誉海内外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它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简介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邓睐山脉东坡,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一块高山深谷地带,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地理环境特殊,海拔最高6250米,最低1150米。这里地势起伏错落,森林覆盖率高,常年只有春、秋、冬三季而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5℃。天然的温暖湿润条件,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是保护珍稀物种及高山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面积达20万公顷。1980年,卧龙保护区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洪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物种。卧龙保护区的自然景观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每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观赏、探索。

目前卧龙自然保护区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中华大熊猫园、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英雄沟、银厂沟等。保护区内分布着100余只野生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使其以“熊猫之乡”享誉中外。1981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合作,在卧龙建立了全世界惟一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设有六个实验室、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小熊猫生态馆和世界最大的熊猫圈养场。其大熊猫幼仔的出生率、存活率世界领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将这里的五一棚野外观察站作为中外合作进行大熊猫的生态观察研究的基地,中外专家可日夜在此观察大熊猫的活动,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通报给世界各国。卧龙的科学研究颇有成效,已真正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保护区,并在中外自然保护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享有较高声誉。

国家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视,多位领导人曾先后来保护区视察。这里还多次接待过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官员。

大熊猫概况

各位游客,众所周知,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而闻名于世,因此,有必要向各位简单介绍一下大熊猫阶情况。大熊猫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生存在地球上,当时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北京、四川、云南、浙江、福建等地。大熊猫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究其原因,除了几百万年以来外部环境的恶化之外,大熊猫自身生活习性和生育繁殖能力退化是其内在原因。

大熊猫的祖先原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食物是箭竹。箭竹一般40至80年开花一次,每次从开花、结籽到长成新竹需要20年左右时间。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体重可达l00至180公斤,每天要吃掉20公斤左右的鲜竹。大熊猫在竹子生长期间极易因食物短缺而死亡。

专家对大熊猫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身不育。大熊猫性喜独居,每年的4、5月是大熊猫的繁殖期,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性间的接触。雌性大熊猫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不抛“绣球”。等5月一过,雌、雄大熊猫又各奔东西。雌性大熊猫怀孕4至5个月,产仔多数为单胎,即使产下双胎也往往只能抚养其中一只。大熊猫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当于它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非常脆弱,极易因缺乏营养、患病、气候恶劣或遭遇天敌而天折。雌性大熊猫在怀孕和哺乳期内很少采食,并由于独自哺乳带养幼仔极其辛劳,体力极度衰竭,对其健康和寿命影响极大。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20至30年。

由于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被严重地隔绝成小块地域,偏偏它们又必须独占很大的土地面才能保证生存,所以在小块的栖息地内,能容纳大熊猫的数量非常有限。一个种群太小的生物,不可避免地导致近亲繁殖,降低遗传多样性,造成遗传性能、生育能力、生存能力的全面退化。现在野外存活的大熊猫数量极少,在我国约有1000只左右,被誉为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中华大熊猫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华大熊猫园,位于原大熊猫的最佳栖息地和产地。该园一期工程圈养范围为3平方公里,于20__年5月破土动工,同年10月完工,共建有7个半散放场,可将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这里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熊猫饲养种群,圈养大熊猫占全世界圈养种群三成以上,数量约占全世界的40%。在未来几年里,政府和商家将再投资7.5亿元人民币进行建设。建成后,该园将年接待旅游者60万人次。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

各位游客,大熊猫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介绍单一物种的专题性博物馆。该馆就建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占地2700多平方米。这里收藏的大熊猫资料是世界上最多、最完整的。

从陈列的资料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大熊猫的盛衰史,中国和世界科学家为保护和拯救珍稀动物大熊猫所作出的努力,大熊猫作为“和平使者”,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涉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安家落户,深受各国人民欢迎阶情况,

各位游客,你们知道大熊猫是怎样被发现的吗?

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869年,一只活的大熊猫在四川雅安被法国人j.a.p.戴维发现,其皮被制成标本,现陈列在巴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j.a.p.戴维(1826—1900年)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传教士。他一生酷爱动植物研究,在中国从事科研和传教活动达12年。1869年春季的一天,他离开传教的穆坪邓池沟教堂,深山沟里采集植物标本,在一个山民家里讨水喝,偶然发现山民家里有一张非常奇怪的兽皮。这张兽皮的颜色黑白相间,作为生物学家的戴维从未见过,他问主人这动物叫什么名字、主人告诉他叫“黑白熊”。达张兽皮立即引起戴维浓厚的兴趣、他断定这种动物很有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新种类。他急切地问主人在哪里可以见到这种动物,主人告诉他在这山上就有,只要下工夫就能捕捉到。1869年的5月4日,戴维终于捕捉到一只活的“黑白熊”。他亲自指挥工匠在天主教堂里,为“黑白熊”做了一个大木笼,将“黑白熊”关在里面饲养、观察,记录它的生活习性。他根据“黑白熊”的体毛、脚底有毛等特征,认定“黑白熊”是熊的一个新品种。他满怀希望地要把“黑白熊”带回法国,向世界展示这种新的动物。

可是,由于“黑白熊”离开了自由的野外生活,饲养人员又对“黑白熊”的生活习性不了解,在起程运往法国的途中得病,不治身亡。戴维只好把“黑白熊”的皮剥下来制成标本,并写了多篇关于“黑白熊”的研究文章,托人历尽周折带回法国,交给当时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戴维的论文很快在法国一家有影响的自然历史杂志上发表,“黑白熊”标本也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爱德华兹馆长对“黑白熊”标本和戴维的论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确定了它科目种属的分类关系,将这种动物的学名定为“猫熊”,也称“熊猫(panda)”,命名人仍是戴维。根据它的体形和中国人的习惯,翻译成中文后分为“大熊猫”和“小熊猫”,并沿用至今。戴维制作的大熊猫标本至今依然保存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动植物标本馆

卧龙自然保护区于1982年建立了当时我国自然保护区内最大的一座动植物标本陈列馆。馆藏本地植物标本2170个,鸟类标本225个,兽类标本56个,昆虫标本700个,鱼类标本6个,两栖爬行类标本17个。大量的文字、图片、标本向人们展示了卧龙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万亩珙桐林在国内实属少见。除木材类外,药用植物约有870种,约占四川总数的25%。

此外,有油脂植物80种,淀粉及糖类植物42种,纤维类植物60种,单宁类植物42种,芳香类植物28种。在保护区内,特有的两种兰科植物是卧龙斑叶兰和卧龙玉凤花。巴朗杜鹃、卧龙杜鹃、疏花长鳞杜鹃也是卧龙地区所特有的。此外,保护区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有8种,面积近6000公顷,大熊猫生存繁衍提供了优越条件。据现有资料统计,保护区野生动物有高等动物约450种,其中兽类96种,约占生存总数的52%;鸟类283种,占生存总数的52%;另有两栖类15种,爬行类20种,鱼类6种,昆虫约1700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既有分布在低海拔和中等海拔的东洋界种类,如猕猴、云豹、水鹿、灵猫、果子狸、红腹锦鸡等喜温湿的南方动物,也有分布在亚高山针叶林中,尤其在森林线以上的古北界种类,如白唇鹿、岩羊、马麝、兔猕、雪豹等高原耐寒和北方的动物。

其中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有56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24种。其科学、经济和社会的价值相当可观。

英雄沟一银厂沟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去游览英雄沟。英雄沟与银厂沟是隔河相望的两条姊妹沟,也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区。

英雄沟的沟口,险峰峭立,迷雾漫山,山溪从万仍悬崖处飞泻直下,似银练直扑谷底;在山谷,迷雾间似有千军万马在呐喊。穿过峡谷中的仙峰、幽穴、听泉、水帘四个小隧道,两眼豁然开朗。各位会发现满山遍野葱笼的箭竹所形成的竹的海洋。微风吹来,竹海翻起层层绿波,场面蔚为壮观。这里山势平缓,溪水淙淙。“国宝”大熊猫的饲养场,就坐落在这绿树丛中。

银厂沟与英雄沟的风光迥然不同。银厂沟内奇峰叠峙, 云蒸霞蔚。峡谷低处,古木遮天。湍急的河流,在密林山崖中忽隐忽现,为峡谷增添了神秘与肃穆。

各位游客,特定的森林植被环境使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空气中氧和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避暑、游览观景、疗养保健的好场所,使大家在观赏珍贵的动植物的同时,能够尽情领略到大自然的恩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