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育周刊读书心得体会实用 教育类书籍阅读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13:58:58 页码:12
教育周刊读书心得体会实用 教育类书籍阅读心得体会(二篇)
2022-12-22 13:58:58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教育周刊读书心得体会实用一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 “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对于教育周刊读书心得体会实用二

1、播种赏识收获自信,播种信任收获自立,播种尊重收获自爱,播种激励收获自强。

2、诚实守信,堂堂正正做人;严于律已,兢兢业业读书;坚持奋斗,轻轻松松进步。

3、多一份鼓励,让孩子学会自信;多一份宽容,让孩子学会感恩;多一份信任,让孩子学会成长。

4、发掘孩子的潜能,要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

5、发现孩子的长项,是每一个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当你还没发现孩子长项时,应该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兴趣所在,可能就是长项所在。

6、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孩子从进步走向成功的关键。

7、凡事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榜样,鼓励多于责备,给孩子足够的信心。

8、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9、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10、爸爸是树干,妈妈是绿叶,孩子是花朵,而家庭是土地,温馨和睦是阳光雨露,共同滋润树干和绿叶开出灿烂的花朵。

11、父母的美德,是儿女最大的财富;父母的心房,是儿女广阔的天空。

12、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目标,家人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庭的和谐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13、父母的眼睛里只有孩子,而孩子的眼睛里却有着整个世界!让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快乐地飞翔。

14、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也要不断学习来正确引导孩子,使其茁壮成长。

15、当孩子成绩退步时,家长最好的方法不是训斥,不是埋怨,不是数落,而是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鼓励孩子自己找出退步的原因。如果孩子能够找出原因,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16、对学习基础好的孩子,要重视打开他的思路,鼓励他进行创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课外兴趣。这是真正使孩子长期学习成绩好,并且在成人以后能够创造、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

17、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18、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家庭生活的朋友,学习生涯的伙伴。

19、告诉孩子:你不仅仅只是父亲,更是朋友,而朋友便是心与心的交换。

20、给孩子找一个可比的榜样,立一根可及的标杆,让孩子同榜样比差距,与标杆找不足,勤鼓励,多表扬,激发孩子比学赶超的学习动力。

21、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他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22、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心灵交流的桥梁;关爱,是父母与子女共享温情的殿堂;包容,是父母与子女和谐共进的引路牌。

23、重视孩子的细微要求,给孩子一双会编织的翅膀;珍视孩子的点滴进步,给孩子一双会思考的眼睛。

24、关爱,使孩子健康成长;尊重,让孩子独立自主;沟通,我和孩子成为朋友。

25、关爱绝不溺爱,赞扬绝不吹捧,勤于动手绝不好逸恶劳,有所期待绝不好高骛远,放飞心境绝不放任自流。

26、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类语言,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27、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28、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29、激发孩子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30、既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朋友;既是孩子的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

31、既要把孩子看作温室中的花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他;更要把孩子当作荒漠里的野草,让他经受暴风雨的洗礼。

32、家长的行为最能影响孩子,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培养他向上的愿望、探索创新的精神、朝目标奋斗不止的决心和勇气。

33、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启迪孩子的求知欲望;家长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分享孩子的酸甜苦乐。

34、一个人真正的快乐,并不都来自他的天分、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显赫的地位,而是更多的来自他的童年父母给予的、学校给予的、社会给予的,一个人成长所必需的爱、鼓励和包容。

35、家庭教育的最好境界:让每位爸爸成为孩子敬仰的英雄;让每位妈妈成为孩子崇拜的偶像!

36、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对幼儿的影响最大;民主、和谐、勤劳的家庭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

37、教给孩子善于飞翔的本领和敢于飞翔的勇气,他的羽翼自然会变得丰满而有力!

38、路是走出来的,书是读出来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用阳光的心态培养具有阳光心灵的孩子!

39、一个家,如果没有饭香,就像森林缺少了土地;一个家,如果没有书香,就像森林缺少了鸟儿;一个家,如果没有心香,就像森林缺少了阳光。

40、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41、一定的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而过度的批评可能使孩子灰心丧气。错误的批评完全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2、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告诉孩子,你无论得多少分都是永远相信可以考一百分的人;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配合起来,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

43、每天挤出亲密交流的时间,共同分享孩子的成长快乐,一起解决孩子的成长烦恼。在张扬中彰显孩子的优点,在委婉中指出孩子的缺点。让关爱充斥孩子的每一天。

44、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45、溺爱是把软刀子,会戕害孩子;冷漠是把硬刀子,会刺伤孩子;粗暴是条皮鞭子,会伤害孩子;失望是根木棍子,会打击孩子

46、溺爱是甜蜜的毒药,娇惯是温柔的腐蚀;迁就是完美的扼杀,放纵是虚假的慈爱。

47、培养孩子求知和学习的兴趣,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更有意义,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48、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吧,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这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它胜过金钱、财富、地位。

49、让孩子: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认认真真学好每一课,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事。

50、让赞美代替批评,让自信重塑自我,让体谅包容要求,让思想充满上进,让精神突破物质,让温馨点缀生活。

51、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幼儿学习更是如此。

52、要像对待一个火苗、一个植物苗那样,保护和培育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要充分肯定孩子的每一点努力,同时欣赏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53、一个会爱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5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5、赏识孩子一定有限度,惩罚孩子一定有分寸,并且需要有明确的操作方式。

56、人生即是一个要独立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地走,才能留下一条属于自己生命的轨迹。

57、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世界,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为自己的生活奋斗,相信自己。

58、舍父母一缕分享,得小孩一份责任;舍父母一缕鼓励,得小孩一份自信;舍父母一缕宽容,得小孩一份大度;舍父母一缕关爱,得小孩一份孝心。

59、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60、所谓家长,就是良好环境的创设者,孩子成长的铺路石,在家庭中担当学习者、发现者和赞赏者的角色。

61、尊重孩子,让我们成为朋友;理解孩子,让我们没有距离;信任孩子,让她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62、现代教育要教会学生三大本领:一是会自己学习;二是会与不同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生存。

63、想象与显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从中受到教育。

64、以学业为主,但不以此来主宰孩子;以理解为本,但不以引来溺爱孩子;以教育为根,但不以此来约束孩子;以发展为源,但不以此来粉饰孩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