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想想写心得体会及感悟 我写的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14:09:07 页码:10
我想想写心得体会及感悟 我写的心得体会(3篇)
2022-12-22 14:09:07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我想想写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题记

儿时,我最美好的回忆就是晚上和爸爸、妈妈睡在一个被窝里,暖暖的、柔柔的,我躺在中间,左手搂搂爸爸,右手抱抱妈妈,空气里弥漫着幸福的味道。那时,多么希望时间能静止,就我们一家三个人在一起静静的躺着,永远不分开。

爸爸是名军人,随时服从部队的调遣,所以我们一家三口人一直以来就是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在别人家看似简单的团聚,对我来说一直是内心深处的渴望……

去年五一过后,我听到爸爸给妈妈说这次单位调他去安康的白河县工作,然后就断断续续的听见妈妈说:“怎么又要离开西安了?还是那么偏远的地方。”接着是妈妈的啜泣声。安康?离西安有多远?爸爸这次要去多久啊?我和妈妈该怎么办?一切疑惑、一切不舍、一切伤心,都化为一滴滴泪水,在我脸颊肆意流淌。我多么希望听到的是爸爸的一句玩笑话,但泪水划过脸庞的感觉却是那么的真。泪是咸的,衣是湿的,心是痛的。

就算我有几千几万个不情愿,还是到了要和爸爸分别的时候。记得爸爸走的前一天,还是我们一家三口睡在一起,那晚,空气仿佛也凝重了起来,大家都不说话,安静的躺着,内心却都是波涛汹涌,我紧紧的一直搂着爸爸,害怕一松手,他就消失不见了。早上我还迷迷糊糊在梦里,听见了关门的声音,霎时,心里一下空落落的,唯有把脸深深的埋进了被窝,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到了晚上,我给爸爸打了通电话:“爸爸,你到了吗?路上走了多久?”“走了六个小时,别担心,一切都好。”六个小时,那么远!虽然我对爸爸的思念和依恋是那么强烈,但是600公里的距离却将我们远远的隔开了。

现在我已经慢慢适应爸爸不在家的日子了,也渐渐理解了他的工作。看着他和战友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站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想着他去地震灾区运送救济物资,见到他资助的贫困失学儿童,爸爸无时无刻都用他的行动感染着我,教育着我,激励着我。

爸爸,女儿现在已经长大了,我想对您说:“女儿最大的幸福就是和你手牵手一起散步;就是躺在你怀中听你讲部队的故事;就是看见你和蔼的笑容;就是想永远和你在一起。”虽然我们现在分隔两地,你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是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但是每天听听你的声音,看你买给我的书,想你讲过的故事,就好似你一直陪在我身边,从不曾离开。你给我的爱像一杯清茶,散发着淡淡的香,我会珍惜,让它留香永远、永远。

一中学初一:

有关我想想写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王老师:

您好,虽然您教书教得非常好,但您并不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因为您对家长说的话,根本不放在心上。

那次,开家长会,只有我的妈妈和您说我很不爱说话,让您上课多叫叫我,让我多回答回答问题。晚上妈妈再三嘱咐我,让我上课多举手。

可是第二天,您并没有叫我回答问题。我在您提问题时,我都举手了。老师,您为什么不叫我呢?我想:老师肯定是想到妈妈昨天晚上和我说了,看看我是不是爱举手了。

又过了一天,我在上课时,以为您一定会叫我回答问题呢。您问第一个问题时,没有叫我。我想,我在后面您可能没有看见。可是您每次问问题的时候,都不叫我,我心中产生了怀疑。

又过了许多天,每天您都不叫我。我想:老师是不是根本不想叫我,还是把我妈妈的话,当成了耳边风?此时,我对您产生了恨意。

老师对不起,但我真心希望您改掉这个毛病。

老师最后,我想对您说,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天天快乐。

您的学生韩潇昱

20xx年11月4日

有关我想想写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总会有向往的地方,或者向往做的事。也许,你想去英国,去美国,去韩国……,也许,你想去冒险,想去旅行,想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这是我们的向往,是我们的梦想。也许,这只是你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但有些却一向在为此努力着。

我想去远方。也许会有人觉得可笑。的确,我也会为此感到迷惘——远方?远方在哪?是什么?那里会有什么?

其实,我也没想过。只是在我心里,我觉得,远方,它本就是未知的:也许那很近,在你这边,在他那边;也许那很远,离你千万里,或者遥不可及。也许那里很美,有河流,有草原,有茂密的丛林;也许那很荒凉,戈壁,沙漠,一眼望不到边。

我不明白远方是什么,在哪儿,但在我的想象中,我期望它是完美的:不需要高耸入云的楼房,不需要人声鼎沸的街市——一个安静、自在的空间足矣。不需要各种各样的声响,一声鸟鸣,一声水声就够了。

其实细想过来,我真的向往的是远方?也许吧,但我心里所想的,是鼓励着我勤奋学习的完美的愿望。我愿意为了这个努力,为了这个拼搏,为了这个改变。为了——这个完美的愿景。

每个人,不管你是否想到,不管你是否承认。它总会让你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改变——或许它为你改变。

相信吧,这个远方一向都会在。它不仅仅属于我,而是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憧憬“远方”的人。

这个远方,不是地点,是方向,是信仰,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光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