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神奇的基因心得体会实用 基因很神奇(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07:51:26 页码:12
神奇的基因心得体会实用 基因很神奇(2篇)
2022-12-23 07:51:2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神奇的基因心得体会实用一

con1();

这是一个可以变形的汽车,它能像孙悟空一样七十二变。它有红色、黄色和蓝色的按钮,只要按下红色的按钮,汽车的两边和后面就会伸出火白色的机翼,可以像火箭一样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它从万里长城飞到长江大桥,它从埃及金字塔飞到自由女神像……整个世界全都被它搜了个遍,它带着我游玩了许多景点,学到许多知识,尤其是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坏的汽车,只要一按黄色的按钮,汽车就可以变得坚固无比。哪怕外面的世界有多么满分作文网https:///可怕,车内都一直很安全。它防火、防爆、防撞击,当有大灾靠近时,它的四周会出现一层“保护罩”,不仅可以防火,还不会爆炸。当前方出现事故时,它会突然刹车,防止撞击。同时,它会一直有油,不会脏。

这辆神奇的汽车可以变成一个学习机,让我游荡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要学习时,只要一按蓝色的按钮,它会弹出一块木板,里面有一个学习机和齐全的文具,我可以在木板上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题时,我可以用学习机来解答我心中的疑问。无论外面有多吵闹,路况有多复杂,车里就像可以断开一切的房间一样能让我安安静静的学习。

我喜欢这辆神奇的汽车,它能带给我无穷的快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辆神奇的汽车一定会广泛投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的!

推荐神奇的基因心得体会实用二

<>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强调科学教育首先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及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一次三八家长助教活动中,班上有位家长为孩子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在魔术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异常地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表演,他们对这个魔术表现出了浓厚地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因此根据孩子对魔术的热衷我设计了这节大班的科学活动《神奇的药水》。本次活动是把化学实验活动引进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领域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我不是追求一种严谨的化学实验程序,而是把侧重点放在让孩子感知化学变化的奇妙上,通过孩子感兴趣的“变魔术”的游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可以使孩子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真正感受到世界的奇妙,还充分激发孩子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

1、运用化学小魔术,使幼儿了解碘酒遇到另一种药水(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的现象。

2、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变色”的奥秘,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3、通过游戏活动,充分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

1、重点:运用化学小魔术,使幼儿了解碘酒遇到另一种药水(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的现象。

2、难点: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变色”的奥秘,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

1、碘酒、淀粉溶液(米汤)、清水。

2、毛笔、杯子、双面胶;

3、水彩纸数张,教师示范画一张(事先均用彩笔画好树林、房屋等,用毛笔蘸取米汤画狐狸、老虎、大灰狼隐藏在树林中,晾干),白纸数张(事先用米汤画上小动物,晾干)。

经验准备:知道米汤、面汤内含有淀粉。

<>

第一个环节:教师做化学小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制造神秘效果,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呢?(教师出示一张已用米汤画了小动物的白纸)教师:“看,这是什么呀?你觉得这白纸里有东西吗?”“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白纸,它里面藏着许多小动物呢,这些小动物们非常想出来玩玩,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请它们出来吗?”(幼儿自由畅想)。

2、教师演示小实验,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教师:“老师带来了一样工具,我来试一试能不能把小动物请出来。”(教师操作)教师:“哇,它们真的出来了,是谁呀?”(三条毛毛虫)提问:“老师用什么方法把毛毛虫请了出来?”

3、用试一试、看一看、闻一闻的方法比较水和碘酒,了解碘酒这一药水。

注意教给孩子正确闻化学药品的方法:一只手将瓶子放在鼻子附近,另一只手左右煽动,以免药品气味过大,刺激幼儿鼻腔粘膜。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请毛毛虫用的不是水,而是一杯神奇的药水,它的名字叫碘酒。

第二个环节:幼儿实验探索,发现其中奥秘。

1、幼儿实验操作,请出小动物。

(1)教师:“小朋友看,这些白纸里还藏着很多小动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请出来好吗,请小动物们出来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碘酒)“老师为你们每人都提供了提供了一张隐藏着小动物的白纸和一杯碘酒,请你们自己动手把小动物请出来。”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2、幼儿互相交流实验结果。

3、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实验过程。

提问:“你请出来的小动物是谁?你是怎样把它请出来的?”

4、引导幼儿归纳得出结论。

提问:“这些小动物都是什么颜色?是谁把它们变成蓝色的?他们是怎样隐身的?”

结论:用米汤液画的画遇碘酒后变成蓝,显示出小动物。

5、老师实验论证。(两种溶液直接反应)第三个环节:游戏挑战,体验活动的乐趣。

1、教师故事导入,引出游戏“捉小偷”。

2、教师提问:

(1)猜猜可能是谁把小鸡偷走了?

(2)小偷可能隐身在哪里?

(3)我们用什么办法让小偷显身呢?

(幼儿自由讨论,各抒已见)

3、幼儿运用刚学过的办法,开展“寻找小偷”的游戏。

(1)幼儿“搜索”。

(2)幼儿讲述自己“搜索”的经过和结果。

最后一个环节:简单小结,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碘酒遇到另一种药水(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的变化,只要我们小朋友仔细的观察,还会发现许多奇妙的现象。请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看一看,把你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活动难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结果,使孩子们通过成功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小百科:词语“神奇”,表示“神妙奇特”的意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