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农业硕士上岸心得体会及收获 农业硕士上岸心得体会及收获怎么写(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08:09:16 页码:10
农业硕士上岸心得体会及收获 农业硕士上岸心得体会及收获怎么写(2篇)
2022-12-23 08:09:1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农业硕士上岸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蔬菜基地建设600亩,资金200万元。其中包括两河秀水村200亩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蔬菜专业合作社”200亩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蔬菜专业合作社”200亩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2、6个乡镇灌溉沟渠建设,资金200万元,共计11700米灌溉沟渠建设。

二、自查情况

(一)合同签订。

1、县农业局是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和投标文件承诺的内容订立合同,合同签订与中标单位一致,合同签订是中标单位委托人,合同实质性内容和招投标文件一致。

2、县农业局对项目技术负责人、“五大员”等实行押证后签订合同,现场人员人证相符,合同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范文本,合同签订后全部报送财政局一份,50万元以上工程报县发改局备案,不存在签订阴阳合同。

(二)、现场管理。

1、50万元以上农业工程项目施工工地将中标单位承诺主要技术负责人及“五大员”、监理员进行了公示。

2、技术负责人及“五大员”、监理员在现场履行职责。

3、技术负责人及“五大员”、监理员没有人员变更情况。

4、施工方案和施工机具的投入严格按中标的投标文件执行,不存在不照图施工的现象,不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的现象。

(三)、资金管理。

1、项目建设资金是拨付在中标人企业法人账户的,全部按基建付款方式进行拨付(开工时拨付30%、工程量完成一半后拨付30%、工程验收合格拨付25%,验收审计通过之后拨付5%,一年之后工程没有质量问题拨付10%)。

2、农业局灾后重建项目建立专账管理,账户管理不存在不按规定转账支付等异常情况。

3、项目现已支付设计费2.45万元,预算费1.35万元,监理费4.6万元,修建灌溉沟渠和蔬菜基地合同总价为306.63万元,目前8个工程点全部完工,现共计拨付工程已拨245.8万元。

(四)内部制度建设情况。

农业局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相关站股为成员的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同时制定了灾后重建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灾后重建规范招投标管理办法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

(五)竣工验收

目前项目经建设单位、施工方、监理方、项目乡镇村组有关人员一起完成内部验方。

推荐农业硕士上岸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20xx年6月,学校组织我们20xx级春季农村经济管理大专班,到xx区xx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参观、调查。xx区位于xx,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95.7%,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经济发达,具有发展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远近文明的xx农业科技园区位于xx城中心6公里处,规划占地133公顷。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xx”农业有了很深的认识和感受。xx农业科技园区比我想象的还要丰富多彩,刚刚进入园区,彩色的甜椒、黄色的飞碟瓜、迷你黄瓜就应入了我的眼帘,还有长在树上的西红柿、无土栽培的生菜,一年四季都能观赏到法国仙客来、荷兰红掌、蝴蝶兰、文心兰,整个园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还有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优秀的陶艺文化……这里的一切深深的吸引了我。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对早就向往的xx农业科技园区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就是我对园区的现状、特点以及今后发展的一些见解和建议:

<>

(一)经营管理思路

xxxxxx农业科技园区立足当前,以国内外农业高科技为先导,以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以农业高产、高质、高效为宗旨、广泛吸收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走种、养、加、贸、游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新路子。用一位管理者赵先生的话来概括,就是“机制创新呈现新活力”。园区内无不呈现出勃勃生机,显示了农业科技的巨大威力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美好前景,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二)处处引用高科技

xx市xxxx农业科技园区是xx的实验基地,科研力量十分雄厚,拥有一支10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园区建设顾问团。园区不仅以较高的投资和先进的技术,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而且成功地引进、开发、推广了一批价值较高的名、优、稀、特、新产品,为农业生产增添了富有生机的新领域,推动了xx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向更高级化发展。

(三)以技术实力带动企业、农民增收

能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是检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准。xxxx农业科技园区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有着较强的种子种苗扩散能力。园区一方面为农民提供种子种苗和技术,另一方面对农民符合检测要求的产品进行收购、加工,有效地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的对接问题,较好地实现了企业增利、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四)每一个企业都有“量身制作”的管理经营机制

园区内的企业不论投资多少,规模大小,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都具有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机制,她们既是投资和经营的主体,又是市场的主体。在人、财、物及产品的研发等方面,企业具有绝对的自主权,政府只是尽力支持企业的发展。同时政府、企业共同努力,把农业发展与改造自然景观、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大的提升了农业发展层次。

<>

(一)硬件建设多,软件建设少

通过走访了园区内好多企业,我发现他们在基础设施上投资力度很大,有成片的高标准日光温室群,有智能型日光温室,有配套的产品贮藏加工车间、办公区、休闲观光区,园区外有隔离墙,内部水泥路平整,纵横交错。可是园区的软件建设却很滞后,这一方面表现在员工素质上,园区内的管理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对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另外最重要的是,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信息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园区网络建设相对落后,使园区的发展很被动,既难以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也难以把握市场。

(二)注重展示,忽视了实际经营效)果

目前未能充分体现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高效益的生产经营效果,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目的是做给农民看,引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富,以此来促进高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与应用。xxxx农业科技园区是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形式,虽然目前政府不过多干预园区企业管理,但早在初建设时有些注重搞形象工程,给现在园区的发展带来了不便,造成部分企业没有脱离过去的阴影,还是把展示放在自身发展的第一位,致使园区整体难以更全面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三)休闲观光缺乏统筹与定位

一是缺少明确定位,园区内休闲观光特色不够明显,经营的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农家餐饮、垂钓、观光、休闲,农庄之间不能有效地实现协调发展。二是带动力不足,发展休闲观光是手段,其目的是带动相关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并且会使园区得到相当可观的门票收入,又可以提高知名度,还可以扩大园区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会给园区带来很高的生态效益。目前园区内以旅游观光带动产业的项目很少,即使有带动的,范围也非常有限。三是缺少配套政策,休闲农业要进一步发展,尚需在信贷、税收、用地、土地流转、建房等方面予以明确,并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

<>

(一)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自身优势

园区要以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为核心。既要借鉴吸收其他xx农业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又要切实区分各自建设的特点,坚持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积累自己的经验。不论是在农业生产还是观光旅游方面,都要彰显自身的特色。在有相应的硬件设施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充分体现“xx”的内涵,并且要不断的进行市场调查,创造一个好的宏观政策环境至关重要,这样有利于园区的发展壮大。

(二)在园区内部加强现代化特色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园区应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科技示范和服务带动周边地区农户致富。园区的特色重点应表现在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上,就是要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发展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信息和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农民,使农业成为产出水平、经济和生态效益较高的现代基础产业。以农业技术为龙头,形成园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园区内企业和农户提供有关农业生产资料、技术研发等技术服务。

(三)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由于个体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高,效率低,所以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环节就是促使农民进入市场,使农民的生产行为逐步以市场为核心。因此,园区应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就业能力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促使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脱离出来。同时,农业科技园区应该在多方面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构建园区与农民之间对接的有效通道,提高农民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本领。

(四)注重人才培养,同时加强队伍建设

对园区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快引进和积极培养。可通过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吸引鼓励国内外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应积极主动地与农业科研院所建立并保持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加强技术开发、合作和交流,提高园区的整体科技水平。要特别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

放眼未来,xx农业科技园区将成为xx市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进科技技术的展示窗口,成为xx地区农副产品商贸中心,成为高效农产品加工、精品农业种植、珍稀动物放养基地,为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区奠定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