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贵州电网会战心得体会及收获 电网调度培训心得体会(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10:21:43 页码:10
贵州电网会战心得体会及收获 电网调度培训心得体会(四篇)
2022-12-23 10:21:43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贵州电网会战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第一张金名片就是“文化之州”。镇远历史悠久,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公元前220xx年,汉高祖刘邦就在这里设立了元阳县。直到宋代年间,取“威震四方”的寓意,将这里称为镇远。请大家看车窗外,碧绿如带的舞阳河水穿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倒“s”型,把镇远城一分为二,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天人合一的太极图古城风貌。所以很多朋友也把镇远称为“太极古镇”。

第二张金名片是“生态之州”。镇远县自然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主要为黔东灰岩山原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地区。镇远县的森林面积11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4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58%。野生植物非常丰富,含有国家多种一级保护植物,比如说南方红豆杉、银杏等。

第三张金名片为“美酒之州”。整个贵州目前一共有两大酒谷,我们镇远的舞阳河青溪镇就是其中之一。镇远现在最有名的酒当数花酒,它不添加任何东西,是用鲜花酿造出的一种美酒。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浓郁的鲜花芳香,又有甘醇的白酒气息,这种酒无色、清澈、透明。目前贵州花酒酒业有限公司可是中国唯一一家用可食用纯鲜花酿造白酒的企业,它的鲜花酿酒工艺是贵州黔东南州镇远县苗族祖传下来的,到现在已有近320xx年的历史了。

这最后的一张金名片就是浓郁的民族风情。目前在镇远居住着汉、苗、侗、土家、布衣等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到现在这里还保存着几百年前“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侗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六月六”吃新节和端午龙舟节等,都是世代相传的万人盛会。在县城南39千米处,还有一个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侗寨一~报京。这是中国最大的北侗村寨,是贵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也是人们体验古朴民族风情的最佳选择。接下里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步人镇远去感受一下这里特有的古镇风情吧!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桥就是有名的祝圣桥了,它是一座历经600多年历史沧桑的古桥。祝圣桥全长135米,宽8.5米,高14米,原来叫作“溪桥”,之后因为要给康熙大帝祝寿,所以就把改成了“祝圣桥”。

游客朋友们,我们眼前的这条蜿蜒流淌着的河流就是著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海阳河了,济阳河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城西28千米的群山峻岭中,发源于贵州省瓮安县长林乡,全长大约是400千米,其中流经镇远境内大概是93.7千米左右。在济阳河的下游有着众多的旅游资源,比如说这里喊泉,它可是有喊必应,有着这“呼之水出,止之水隐”一说。

我国著名的清代爱国名将林则徐曾经就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之下。发出了“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破”的绝佳赞叹。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依山而立的古建筑群就是当地著名的青龙洞古建筑群了。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城东中河山,是贵州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它修建于明朝中期,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古建筑群一共包括“七寺八阁九座庙”,是由青龙洞、紫禅书院等6个部分36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青龙洞了。青龙洞是一个神奇的地下溶洞,位于盐边县苍蒲村的青龙山下。在青龙洞附近,有几股终年常流不断的地下水。其中有一股桶口粗细的泉水,被用来做水渠,人们把它就叫作“龙泉圣水”。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步人洞里,在这里大家是不是可以隐约看见岩溶形成的“龙”体?这条龙有头有尾,有影有甲,那就是青龙了。因为有龙的存在,所以当地人还形象地把这里称为龙宫。在龙宫里面,我们可以聆听到奇异美妙的乐曲,洞里的滴水声此起彼落,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就好像古诗《琵琶行》写的那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梦幻般的音符,是不是让大家顿时感到心旷神怡了呢,各位游客,我们在此休息一会儿,再到下一个景点。

有关贵州电网会战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织金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的两个景区:东风湖景区和恐龙谷景区。我是东风湖云谷公司的××号导游员,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感受东风湖,热爱东风湖,让大家通过游览东风湖领略到贵州最壮美的喀斯特高峡平湖的风采,让大家愉快地度过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八仙洞。在进入八仙洞游览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今天主要参观的东风湖。我们脚下这条深谷里的水面就是乌江。乌江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她有两条源流,北源叫六冲河,南源叫三岔河,都发源于贵州西部地势最高的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两条源流分别在深深的峡谷里流淌了几百公里后,终于汇合成了乌江,又继续在深深的峡谷里流淌,横贯贵州的中部和北部,最后在重庆市的涪陵汇入了长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在这里修筑了东风水电站的大坝,湖面倒灌进两条源流各有几十公里,使滚滚的乌江变成了一个三叉形的十分平静的湖面——东风湖。

现在我们就要下到码头去乘船游览东风湖。从八仙洞到湖面的垂直高度是 200多米,修建上下缆车的计划正在制定,今天只有辛苦大家下行这一段了,请大家小心!

水西坐佛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开始游览东风湖。我们左面的山崖上耸立的这尊佛像有300多米高。他法相端庄,和善慈祥,正默默地祝愿大家,在此去东风湖游览的过程中欢乐愉快!

各位游客,东风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拥有两岸的悬崖峭壁。这些悬崖峭壁一般都在300米以上,气势壮伟、气象万千。那么这些峭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大约是在七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代,今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地质学上称之为“燕山运动”。这次运动在今日贵州的地盘上造成了一 条从西部往东北走向的大裂谷,裂谷底部后来就成了一千多公里长的乌江的河床,我们今天游览的东风湖处在乌江的上游。实际上也就是这条大裂谷的上段。在这里。相对深厚的岩层使形成的裂谷比别的地方深了许多,自然也精彩了许多。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喀斯特风光不仅在乌江所有的峡谷风光中无与伦比,就是在全世界所有的峡谷风光里也首屈一指。

不过,再美好的风光都要有起码的进入条件,才能够得到天下游客的青睐。有一个数据大家应该知道,在乌江上游的448公里河段上,落差就多达1636米,拥有十分丰富的水电资源。从上个世纪中期国家就开始了乌江梯级电站的开发。我们现在航行着的东风湖就是其中的一个电站。东风水电站大坝坝高162米,形成的湖面倒灌入乌江的两条源流都远达三十多公里以外。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游览整个东风湖的方便条件。应该说,大家都是很有福气的了,如果你是在上个世纪来的话,无论如何也是看不到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神奇风光了!

无字碑林

各位游客,请注意左面峭壁的上部,有一片片平坦的岩面,仿佛是一面面人工凿成的石碑。现在它的上面还没有写字,那是为所有游览东风湖的游客准备的。今后,如果有谁写有好的文章,就请交给我们,我们公司一定给你刻写在那些石碑上。在大家的作品雕刻上去之前,我们还是暂时将其命名为“无字碑林”。

那么,什么是东风湖最美的东西呢?

有人说,最美的是湖岸的岩壁,七千多万年前的那场燕山运动将大地撕裂,形成了数百米高的两相对峙的悬崖峭壁后,又经历了七千多万年的日晒雨淋冰雪风霜,再加上不同地段地形地物的差异,使东风湖的这些绝壁异彩纷陈、气象万千,具有了勾魂夺魄的无穷魅力。

有人说,最美的不仅是岩壁,还应该加上水面,由于是百里高峡平湖,水波不兴,一平如镜,倒映着从未受到破坏的青山画岩,比重庆的三峡雄奇,比桂林的漓江秀美,毫不夸张地说:“东风湖山水甲天下”!

还有人说,最美的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湖岸的苗家儿女,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去到了苗寨,你会领略到最具独特魅力的西部苗族风情。

那么,究竟哪一个说法对呢?各位游客,前面就要进入东风湖的中心湖区了,请大家自己用心去体会吧……

天竹峰(第一次眺望)

各位游客,前面这尊独秀山峰名叫天竹峰,又名叫笋子岩。她独立于湖水边,高350多米,直径也是300多米,四周都是垂直绝壁,无路可走。峰顶有6000多平方米面积,又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除了百鸟翔集以外,一般人和走兽都是上不去的。不过也有例外,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道家一代宗师张三丰到西南地区传经布道,见这天竹峰壮伟秀丽,便攀着巨大的青藤到了峰顶,就在那峰顶结庐修行、招收门徒。成就了道家在云南贵州的一方功果。张三丰在那天竹峰上传道三年后离去了,再没有什么外面来的人上去了,只有当地胆子大的苗族小伙子偶尔有人去过。据他们讲,那峰顶有座石块垒的道观,有块岩石上还刻有张三丰的手迹:“西南第一峰”。由此可知,天竹峰的确是道家的一座圣峰。

天竹峰还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由于这里是乌江两大源流交汇的地方,天竹峰又是那么的雄伟壮丽,无论是从乌江的北源六冲河还是南源三岔河乃至两河交汇后的鸭池河,都可以看到她的飒爽英姿。因此有人说,如果没有了天竹峰,东风湖的人气就去了一半。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东风湖湖面最宽广的中心湖区。这里是乌江两条源流交汇的地方。请大家注意,前面那块指示牌已经标明了,湖叉的左边是南源三岔河,右边是北源六冲河。今天我们主要欣赏的是北源六冲河方向的裸洁河湖区。

大鹏展翅(第一次眺望)

请大家注意了,眼前这道悬崖名叫大鹏展翅。看它的头、翅膀,象是刚从远方飞了回来就要收翅休息了,也象休息过后,刚刚展开翅膀就要飞向广阔的天空。那么它有多大呢?它展开的翅膀有3000米长,它有多高呢?除去淹没在水底的150多米外,那鹰头现在离水面也有300多米。这么大的鸟是真的吗?是真的,春秋时代的大学问家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就说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 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那只巨大的鲲鹏后来飞到了这里,眷恋这里的山好水好人更好,就不愿意再飞走了。不过听说庄子给他笔下的鲲鹏定下了一个规矩:一千年飞上天翱翔一次。正好明年就是鲲鹏翱翔的又一个新千年到了。这只鲲鹏一次只允许载客一万人,现在已经报名的有九千多人了。有哪个游客想搭上这班航程的话,劝你动作要快,到我们东风湖云谷航运公司去报名,晚了就没有你的份了。千年等一回,可不要错过了!

各位游客,为了对乌江两条源流交汇的特点有直观的感受,我们先进入南源三岔河方向游览一段。

人面狮身

我们左面的岩壁上部有一个的人的脸面和巨大的狮子身躯连在一起,就象古埃及法老陵墓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兽的模样。不同点在于,古埃及的那个狮身人面兽是人工雕琢的,也比较小,我们的这个人面狮身是大自然的杰作,有200多米高,300多米长。两相比较,可真是大巫见小巫了!

天鹅戏水

我们右边的这一道长岩,恰似一只无比巨大的天鹅的头颈,她一定是经过了长途的跋涉,累了,渴了,将头深深地扎进了清澈的湖水里。有一个诗人为之吟了一首诗:“再高贵的身份,也不得不低下头来,只因为东风湖的水,是那么美那么甜!”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进入了乌江南源三岔河方向的纳盖河湖区。在千里乌江,每一个江段都另外有不同的名字,目前倒灌成湖面的这一段名叫纳盖河,所以就叫纳盖河湖区。这个湖区无山不青,无水不绿,湖岸变化多端,处处都呈现清幽秀丽的特色。遗憾的是今天的游程没有安排在这一边,所以我们将要回到中心湖区去了。平湖望月 各位游客!请看那高高的峭壁上,有一个巨大的圆圈,当地人称她所为“马蹄岩”,我们则把她看作是十五的月亮,而东风湖在这里形成了一片宽阔平静的湖面,为我们造就了观览胜境的角度和方位。这便是纳盖河湖区北段的一个风景:“平湖望月”。

天竹峰(第二次眺望)

各位游客!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天竹峰,又是另外一个感受。只有在这里,游船才是在她的放射轴线上向她行驶,也就给人以越来越高大挺拔的感觉。

如果说,东风湖两岸的悬崖峭壁是无与伦比的大画廊的话,天竹峰则是从画廊中跃出来的精品,她不愿只做一个部分,她要自成体系,她用自己完美的结构和精神的韵味,让人们不但记住整体的东风湖,更记住出类拔萃的天竹峰。

水西化屋古战场 各位游客!看清楚了吗?“吴三桂化屋战场遗址”。在那牌子的后面,是一片荒凉的坟地,埋葬着成千上万的冤魂。那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争遗迹。康熙三年,也就是公元1664年,已经被大清朝廷封为平西亲王、镇守云南兼贵州总管的吴三桂为了积聚力量,为将来的反清自立打下基础,便对不肯听命于他的水西彝部进行了血腥的镇压。他亲自带领十个镇的人马从水西的西面进攻,又令贵州提督李本深带领六镇人马从东面——也就是从乌江的东岸兵分三路渡江进攻水西。这里当时被称为“三叉河”,李本深的主力部队渡过了乌江,受到了水西军和当地苗族人民的顽强阻击,由于众寡悬殊,守军全部壮烈牺牲,但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让增援的部队及时赶到,将入侵的敌军击退了。事后,人们将双方战死的人都安埋在这里。因此这里有叫“化屋基万人坟”。关于吴三桂镇压水西的故事,大家可以读一本名叫《水西悲歌》的历史小说就知道了。

化屋基苗族歌舞表演场

各位游客!让我们回过头来,从神话和想象中进入实际和直观的人文风景中去吧!天竹峰下面有个苗寨名叫“化屋基”。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苗家儿女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任何时候都准备着以他们独具特色的方式欢迎大家的光临。

各位游客!世世代代化生活在化屋基的这一支苗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有着独特的歌舞,他们的体育性质的芦笙拳舞和多声部合唱多次参加全国性比赛并获得了大奖。因此,早在1993年这里就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歌舞之乡”。

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是化屋基中心湖区和裸洁河湖区。两者都是属于六冲河区域的湖区。

大鹏展翅(第二次眺望)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临近这个巨大的大鹏鸟了,我们将在它舒展的两翼前愉快地滑过。我们终于有机会对它作进一步认识。各位游客,我们面前这道岩还是一道拥有万千气象的画岩。大家只要睁眼细瞧,仔细揣摩,发挥想象,就可以从中找出层出不穷的形状——抽象的具象的似象非象的形状,所以这到峭岩又被称为“万象岩”。

关刀洞栈道

各位游客!请看左面,那岩上有一道形如大刀的痕迹,岩上还有一个溶洞。也是在吴三桂镇压水西那场战争中,左岸的苗族同胞们修了一条通进关刀洞的栈道,当时起到了逃避敌军追杀的作用,也为我们今天的游览留下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水西蓬莱

各位游客!请看右面,这一堆小石山大大小小共有八个山头,被俗称为“八仙山”,她面临烟波浩瀚的东风湖中心湖区,形态清幽,错落有致,置身其间,恍如仙境,与山东半岛上的蓬莱仙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的区别在于,山东的蓬莱仙境开发早,已经建设成为著名的旅游接待点,我们面前的这片地方还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暂时还不能接待大家。不过这里已经定名为“水西蓬莱”,即将大举开发。各位游客如果有兴趣投资兴业的话,我劝你就购买水西蓬莱的股份,你一定会从中获得最可观的收入。

各位游客!我们开始进入了裸洁河湖区。它是属于乌江北源六冲河方向的一个湖区。左面的这一带悬崖峭壁已经具有很高的天然艺术欣赏价值了,但这才是开始,还有很多比这更精彩的地方。大家可以先看一看,到时候我再向大家作详细的介绍。

连心渠

请大家注意了,在这岩壁上有一个个小洞。那是什么呢?那是一段经过艰苦奋斗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东风湖还没有淹起水来,为了解决天竹峰下20xx多苗族同胞饮用水难的问题,由国家提供一定的资金,由当地村民投入劳动力,在这岩石上打出了一条引水渠。那些小洞就是供村民们进出打洞的和往外扔打下来的石块。据说由于施工难度大,这一段岩上洞就打了整整一年,最后终于将水渠全线贯通,前面哈冲燕城的清水终于送到了化屋基苗寨,彻底解决了苗族同胞饮用水难的问题。这条水渠的成功,有人说是我们贵州的“红旗渠”,是政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体现,因此取名为“连心渠”。

岩上人家

各位游客!请注意右边的山岩上,有茅屋农舍,鸡犬之声相闻,上面是悬崖峭壁,下面也是悬崖峭壁,绿树掩映, 不时还有炊烟袅袅,山歌悠悠。是山水画家最不可多得的素材。但是设身处地一想,东风湖未淹起水面的时候,这些村民出行,想必是从那岩缝里爬上去,一定非常艰难。今天的东风湖为他们提供了出行的便利,但是也不免要走下这仍然很艰难的路段。

有关贵州电网会战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城

镇远古城位于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设县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在这20__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城内舞阳河自西向东呈“s”形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镇远古城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自古以来就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历史上曾屯兵2.8万人,有四宫殿以及石屏山上的古长城和众多的关、屯、堡等历史的鉴证;镇远,也是湘楚中原西通滇黔至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历史上的“八大会馆”、“十二戏楼”至今仍有部分保存完好。

镇远,一座散发着宽容、自在、和谐的古城,走在镇远的青石板路上,你会恍若隔世,以为自己穿越时间隧道,来到了20__多年前的江南水乡……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走进的是有‘歪门邪道’之称的古巷子,这里的巷子,有北京胡同的幽静而无循规蹈矩的刻板;有江南巷子的水乡秀色,却又没有平坦无坡的布局;有重庆"山巷子"的风格,但又无城市喧闹的气氛、巷中有巷、巷中有井、巷下有沟,巷对码头、巷通驿道、深宅大院。脚踏两百多年前的青石板路,眼观明清时期修建的卫城垣,手轻抚过巷道两旁高高的封火墙,去寻找清代商贾留下来的古民居,有如穿越时空,回到古时!

接着带您走进全国爱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旧址。“和平村”旧址,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自1938年12月迁至镇远,在镇远的时间长达6年之久,曾关押日军俘虏600多人。由前院和后院组成,大家请看前院两侧的两栋单坡层檐砖木结构平房为哨兵室、米库等。办公楼一楼一底,设有办公室、会客室、职员室和反战同盟训练班、研究班、新生班、女俘宿舍等,办公楼后面是大礼堂;后院设有病房、厨房、医务室、食堂、岗楼、哨所等建筑物。这里是一个改造思想,学习进步理论“让罪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让歹徒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地方。

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早期革命党人周达文故居,周达文同志在李大钊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留共产国际工作,被誉为“中国的马列主义理论家”1937年7月,在苏联肃反运动中,被迫害致死,时年35岁。

朋友们,下面我将带领大家走进石屏山风景区,领略古城的魅力。大家请随我一同攀登我们的苗岭长城——府城垣,府城垣全长3公里,高5米,宽2.8米,城墙全是青石细凿砌筑,用糯米凝结石灰砂浆而成。经过600多年的风雨侵蚀,自今仍屹立于古城,在府城垣上眺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被称为”远离大海的妈祖庙”的天后宫和四宫殿。

漫步舞阳河岸,这里群山耸翠,诸水流青,古老而美丽的舞阳河旋绕在府卫两城中间静静的流淌,两座大石拱桥犹如两条纽带横架河上。现在,位于我们面前的就是祝圣桥和魁星阁,七孔半圆桥墩在碧绿平静的舞阳河水的倒映下宛然形成了一个个自然圆,我们不能不赞叹这天塑人造的完美结合,《祝圣桥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去;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更让人去寻觅古城的悠久厚重的历史。走过祝圣桥,我们眼前的就是全国著名的建筑群——青龙洞。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镇远县城东端,是贵州境内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群落。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入黔第一洞天”,这是刻于青龙洞内的一句题辞。青龙洞建筑群由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万寿宫、香炉岩等九处景观组成,现留下来的有山门、正乙宫、吕祖殿、观音殿、斗姥宫、玉皇殿等7栋单体建筑。它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宛如一组鬼斧神工的巨型浮雕,又像一幅淡抹素描的水墨画卷。在悬崖上采用“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筑台”等多种建筑工艺,使其呈现出“洞中建搂”、“楼中藏洞”、“欲露先藏”、“欲扬先抑”、底层吊脚、阁楼悬空的独特风格。是中原建筑形制与贵州苗村侗寨吊脚楼、于栏式建筑的巧妙结合并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遗址于一山,错杂而不乱,有层次而又各自独立,是将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它与山西悬空寺、甘肃麦积山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建筑”。

傍晚天黑时分,灯火点燃了整个古城,色彩缤纷的古城变得更具魅力。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照耀下,平静的舞阳河水波光粼粼,河面上倒映着的房屋垂柳变得异常美丽动人,镇远古城仿佛成了天上人间。

好了,各位游客,今天的镇远古城之行就要结束了,希望此次之行,能给您留下难忘的回忆,谢谢大家。

有关贵州电网会战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千年古城,魅力镇远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您们来到素有“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美誉的贵州旅游! 孔子曾经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正是怀着这样喜悦的心情向大家介绍我们即将开始的行程。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享有“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中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等美誉的千年古城——镇远。

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千百年来,她以山川奇秀、风光秀丽、文化内涵深邃、侗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而闻名遐迩。

说到镇远,我很自豪的向大家介绍和她有关的五张耀眼“名片”。

第一张名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是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早在2280多年前,汉高祖就在这里设置了“无阳县”。可见镇远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大家可以看看车窗外,碧绿如带的舞阳河水穿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倒“s”型,把镇远城一分为二,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天人合一的太极图古城风貌。所以很多朋友也把镇远称为“太极古镇”。第二张名片是国家风景名胜区——舞阳河。

舞阳河总面积约400公里,流经镇远境内93.7公里。舞阳河的美就美在它原始的自然生态和高峡平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并描绘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因此,镇远又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第三张名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

各位朋友,大家请看,这组依山而立、贴壁凌空的古建筑群就是著名的青龙洞。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境内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不少专家赞誉她是一幅“宋元明画山居图”。是我国古建筑洞窟群落中离城最近而又最能保持山水园林本色的一处得天独厚、引人入胜的游览胜地。

第四张名片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平村。

和平村原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战俘收容所。当时,这样的收容所全国只有两个,一个在西安,一个就在镇远。现在只有镇远的和平村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更

显得弥足珍贵。

和平村先后关押日军俘虏700余人。在这里,日本战俘受到了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受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感召,一部分有觉悟的日军俘虏志愿组织起来,积极从事反战宣传。和平村从此名扬海内外。80年代,原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工作队队长长谷川敏三等先后三次重访故地。他们一进入镇远,就屈膝跪地,顶礼膜拜。他们满怀深情说镇远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他们表示要教育自己的子女亲属及千千万万的日本人——要与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再战!

第五张名片是浓郁的民族风情名片。

镇远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是一座“移民”城市,更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中原文化、民族文化、域外文化在这里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包容性文化,素有“传统文化迷宫”美名。这里居住着汉、苗、侗、土家、布衣等多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至今这里还保存着几百年前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侗族的“三月三”歌节,苗族的“六月六”吃新节和端午龙舟节等,都是世代相传的万人盛会。在县城南39公里处,还有一个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侗寨——报京。这个中国最大的北侗村寨可谓世外桃源,是贵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也是人们体验古朴民族风情的最佳选择。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好了,朋友们,镇远古城是一部厚厚的书,要说的还有很多。她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古韵悠悠。相信您一定会爱上这座美丽的水边古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