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0:04:38 页码:9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模板9篇)
2023-11-20 10:04:38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对未来的规划和指导。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首先需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是为了个人记录和反思,还是为了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在写作之前,可以先整理自己的思绪,回顾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和感受,提炼出其中的重要点和精髓,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加凝练而有价值。此外,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具体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通过这次工作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在协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2.这次学习活动让我明白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3.读完这本书,我对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也明白了沟通在团队协作中的关键作用。5.在这次学习中,我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调整和改进,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6.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职场的竞争激烈,也明白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还需不断提升。7.参加这个活动,让我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创新和思维的拓展。8.这次研讨会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学会了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9.参加这个比赛,我明白了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10.通过这个项目,我明白了工作中要注重细节,也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篇一

海尔精神是指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和实践的一种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这种精神强调创新、创业、自主、战略的理念,旨在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成功。通过学习海尔精神,我深刻领悟到了它的内涵和意义。以下是我对学习海尔精神的心得体会。

学习海尔精神使我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永恒的命题。海尔精神强调创新,提出“有创新,才有机会”的观念。只有通过创新,企业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市场的变化。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思维模式、管理方式上的创新。海尔精神还鼓励员工创业,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和风险。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力。

学习海尔精神让我了解到海尔强调的不仅仅是商业成功,更是企业和员工的价值观念。海尔精神推崇自主,强调员工的主动性和自律性。海尔倡导员工主动思考、自我管理、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海尔精神追求战略价值,要求企业能够按照长远的战略进行决策和行动。海尔精神还注重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的价值观。海尔强调员工之间的互动、协作和相互学习,使企业的能力和机会不断扩展。

学习海尔精神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首先,要通过学习海尔精神的理论知识来了解其内涵和意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参加培训课程等方式来进行学习。其次,要将海尔精神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可以通过参加团队活动、主动承担责任、提出创新的建议等方式来积极应用海尔精神。最后,要与他人共享学习经验,通过交流和合作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海尔精神,我深刻体会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我意识到了自主和责任的重要性。作为员工,我们不能等待别人给我们机会,需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和创造机会。而自发展来说,只有主动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不断成长。团队合作和共同奋斗也是学习海尔精神的重要体验,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

学习海尔精神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启示。首先,它让我意识到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其次,它激发了我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只有持续创新和创业,我们才能有机会获得成功。最后,学习海尔精神也提醒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只有和他人共同协作,我们才能实现更大的成功。

总结起来,学习海尔精神是一项持久而充实的过程。通过学习海尔精神,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的价值观念和原则。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海尔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积极影响。相信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功。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篇二

2012年7月17日,在海尔总部的创牌大楼,我们见到了海尔三门冰箱经营体的负责人蒲显开,蒲显开三十五岁上下,穿着海尔统一的浅蓝色短袖,戴着眼镜,说话沉稳、严谨。在外人看来,蒲显开似乎更像一名普通的研发人员。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在他的带领下,三门冰箱经营体研发的产品在2011年为海尔带来了近百亿的销售额,而这个组织只拥有18名成员,成立时间还不到两年。

当然,三门冰箱经营体的成绩是很多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蒲显开的身边,坐着李晓峰。他是企划平台经营体的负责人,为三门冰箱经营体提供资源和流程支持,被海尔企业文化中心的高崴称为“蒲显开背后的男人”。此外,还有多个经营体会为三门冰箱经营体提供支持或者进行合作。

蒲显开说,在他和海尔集团执行副总裁梁海山交流时,梁海山表示:“我们只做了一点点改变,就能把效能激励起来。”梁海山所中高级营销人才说的“一点点改变”指的是“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三门冰箱经营体的成立,就是源于这个模式。

什么是“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指的是员工,“单”指的是市场目标――不是狭义的订单,而是广义的用户需求。“人单合一”即让员工与用户融为一体,而“双赢”则指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从2006年开始,海尔开始推行“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海尔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是碎片化和个性化的,企业需要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同时,用户的需求又是快变的,企业必须跟上“用户点击鼠标的速度”。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做出改变――由最了解一线需求的员工做决策,之前的管理者则从“下指令者”变为“资源提供者”。

海尔的变革能否成功?各方观点不一,有叫好的,也不乏唱衰者。

从业绩上看,“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已初见成效。2007年至2011年,海尔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8%,是收入增幅的2倍多,中高级营销人才现金周转天数(ccc)为负的10天。根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的调查,2011年,海尔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虽然“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得到了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和加里?哈默的认可,但他们也认为,若要继续推行,将面临艰巨的挑战。

海尔走的路是一条新路,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参考,因此,海尔的“人单合一”实验将始终会是“进行时”。

从“正三角”到“倒三角”再到“网状组织”

2012年7月17日,我们来到了调研的首站,东城国际海尔社区店。接待我们的是赵峰――青岛社区店经营体的负责人。青岛市共有76家海尔社区店(由海尔的经销商投资运营),青岛社区店经营体负责社区店的开拓、支持和指导。赵峰很热情,说话语速很快,但在介绍产品时,偶尔会卡壳,在演示时,也不是太熟练。他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很长时间没卖产品了,不太熟悉了。店员都比较忙,不好意思麻烦他们。”这个细节,似乎可以作为海尔推行“人单合一”的一个缩影――在新的组织架构下,领导者应该做好服务,而非发号施令。

美国企业史专家钱德勒(alfreddupontchandlerjr.)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结构从属于战略。在推行“人单合一”的过程中,海尔集团的组织架构从以前的n层机构扁平化为三级架构,即三级经营体架构。由传统的“正三角”(即层级制),转变为“倒三角”(见图1),并开始向完全扁平的“网状组织”进化。

一级经营体处于组织结构顶端,是经营体的主体,这些经营体直面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二级经营体处于组织结构的中间,中高级营销人才被称为平台经营体,这些经营体需要根据一级经营体的需求,为其提供资源和流程支持;三级经营体处于组织结构末端,被称为战略经营体,数量最少,这些经营体对内负责协同,对外负责发现新的战略机会。

从横向上看,经营体主要分为三类:研发类、用户类和制造类。研发类经营体(海尔称之为型号经营体)的任务主要是创造一流的产品资源,例如三门冰箱经营体就是要开发出满足某一类用户需求的冰箱;用户类经营体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用户资源,例如县网经营体就负责一个县的市场,企业会给县网经营体提供相关资源,但它要对创造用户的需求负全责;制造类经营体(海尔称之为线体经营体)的主要任务是模块化供货,例如生产符合三门冰箱经营体要求的产品。

在传统企业,是层层下达指令,层层上报汇总(官僚制)。而海尔希望通过“倒三角”来进行颠覆性的改变――员工从听命领导转变为员工和领导一起听命于用户;领导从给员工下指令转变成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为员工提供资源。

如今,海尔人单合一的组织变革正在从倒三角进一步向节点闭环的网状组织进化。在网状组织中,每个自主经营体都是创造用户价值的节点,没有级的界限,只有同一目标下支撑目标的不同维度。在海尔网状组织的探索中,原来的二级不再作为一个“级”存在,而是与一级融为一体,共同为用户创造价值。

让在前线的人做决策。

在现代战争中,一线士兵不仅仅是一个端着枪往前冲的战士,而是一个信息化的终端。一旦发现敌情,可以自行决策,并将信息传达到信息中心,从而得到支援和响应。海尔也希望通过组织变革实现这个目的――让在前线的人做决策――从而快速对市场和用户做出响应。

在海尔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中,一级经营体数量最多,占到90%以上。这些经营体类似于神经末梢,可以快速感知用户的变化和需求。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其需求和消费习惯差异极大。县网经营体就可以只负责一个县的市场,把这个县研究透,同时,它还可以把触角进一步延伸到镇、乡甚至村。这样,就可以深入把握本土化的需求。

2009年,海尔在四川省组建了第一个经营体――冰箱农村市场自主经营体。在“家电下乡”中,他们发现,政策有限价,但农民也同样需要一些高端冰箱。于是,他们倒逼流程和资源,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低价位、高性能的三门变温冰箱,让海尔冰箱在整个农村市场实现了40%的高增长。

对于研发类和制造类的一级经营体同样如此,“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只要把用户说清楚了,市场机会和目标说清楚了,就可以马上干,不需要梁总告诉我要开发什么样的产品。他只会提出来,在哪个市场可能有什么机会我还没有看到。”蒲显开说。

自主经营体:让企业变小。

如何让“大象”跳舞,是每个大型企业面对的难题。如前文所述,海尔采取的是“分身术”――把八万多名员工划分为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

在海尔,自主经营体是企业组成的基本单元,每个人(包括张瑞敏)都必须在某个经营体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否则,就是“冗员”。截止2012年3月,海尔共有2233个经营体。其中,一级经营体2108个,二级经营体118个,三级经营体7个。

经营体的“自主”不仅体现在“三权”(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还体现在整个组建和运行的过程。

经营体的组建完全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外部市场或内部市场)。如果需求消失,经营体就会解体。不同经营体之间,还会进行重组和兼并。

经营体的目标也是由市场确定――通过分析客观的用户资源确定出在行业中具备第一竞争力的目标,而且目标还会随市场的变化而进行动态优化。例如,在论证2012年目标之前,赵峰对青岛市的用户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排查。他把社区用户分为新婚用户、新居用户、保障房用户、以旧换新用户和企业用户五类,并对每类用户进行了分析。例如,以旧换新用户(添一件换一件),按更新率算,就是近十万户,按青岛社区店计划实现的占有率,就可以就算出需要服务多少以旧换新用户,再根据每户的平均消费金额,就可以算出此类用户的销售额。最终,赵峰提出,2012年,青岛社区店经营体拟实现的净销售额可以是2011年2倍。

自主经营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拥有进入的机会。为了搭建公平的机制,海尔采取的是竞单和官兵互选。

首先,要确定经营体长。每个人都可以公开竞聘,能否应聘成功,依靠的是“三预”(为实现目标甚至超额完成目标,而制定的方案)。其次,再确定其他成员。和经营体长一样,每个岗位,同样是公开竞聘,想竞聘成功,靠的同样是“三预”,岗位人选由经营体长和评委委员会共同确定。

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经营体未达成预定目标,而经营体成员认为是负责人领导不力,就可以启动“罢免程序”,重新选择经营体长。反之,经营体长也可以决定淘汰某位成员。

如何避免因人员变动而带来的损失?海尔采用的是“鲶鱼机制”,即经营体长必须有备选。通常,“鲶鱼”是竞聘的落选者,但能力和素质都很好,可以担任经营体长。“鲶鱼”也会进入经营体,承担某项工作。而经营体长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培养好“鲶鱼”,使其随时可以接任,否则,经营体长就是不合格的。除了经营体长,其他关键岗位同样也必须有“鲶鱼”。

但是,罢免经营体长,也并不意味着“鲶鱼”就一定能够上位。“鲶鱼”还需要和其他竞聘者进行pk,这些竞聘者来自“人才漏斗”,即fu有机体(承担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的经营体)搭建的人才蓄水池。在蓄水池中,既有来自外部的人员,也有海尔内部的人员,这些人员经过fu有机体的遴选,可以供经营体选用。

双向协同:每个人都为用户负责。

2011年以前,中国三四级市场用户喜欢“三天一度电”的两门冰箱,而非三门冰箱。三门冰箱经营体发现,原因主要在于耗电量的差异。

为了创造在三四级市场的三门冰箱用户资源,2011年2月,三门冰箱经营体与市场经营体签订了包销合同(相当于市场经营体买入产品)。

在用户驱动下,以及二级平台的支持下,三门经营体整合专家资源,在4月底就开发出三天一度电的三门冰箱。

为了保证三天一度电的三门冰箱能够及时交付,线体经营体在新产品企划初就将以前生产的一些问题和市场反馈信息整理出来,与企划、研发团队一起推进。为了提供足够的产品资源,线体经营体在青岛、合肥、贵州规划出三条线来承接,并锁定4月中旬就要生产交付的目标。

由于引入了专家团队以及三类经营体的协同一致,新产品上市只用了3个月(通常是8个月上市一款新产品),大大缩短了对市场的响应时间。三天一度电的三门冰箱上市当月销售5.9万台,7个月销售近50万台,为用户创造了价值,三类经营体也分享到了自己的增值。

这是一个不同经营体之间典型的合作过程。海尔希望能通过双向协同(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来实现不同部门都为用户负责的机制(见图2、图3)。

在之前,为打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弊病,海尔曾尝试过矩阵式组织结构(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采取的组织结构),但也只是适用于那个阶段,随着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组织结构不得不再优化。张瑞敏认为,矩阵管理设想得很好,纵横之间都协调起来。但是,不管是纵向还是横向,各自的目标并不一致,还是只对自己的目标负责,因此永远也统一不起来:“一定要用这共同的目标把所有人捆在里头。否则,这个网根本建不起来,它一定是到处是破口。”

因此,海尔决定将企业建成网状组织,每个经营体都是一个节点,不同经营体通过支持和合作建立联系。更重要的是,产生联系的经营体,目标是一致的,都要为用户负责。“分享价值的时候,大家都有份;倒霉的时候,大家一块倒。”张瑞敏说。

还要考虑企业战略,假如我们是做高端,那么高端产品肯定是重点倾斜的方向。”另外,要强调“事前”,每个经营体都需要通过“三预”来争取资源,并通过服务协议的形式,把所需资源提前沟通好。“不是人和人要,而是通过预案和预算。”蒲显开说。

“倒三角”之难。

一个人是直立的,现在要让他倒立,而且还要往前走,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人是如此,企业同样是如此,更何况是拥有八万多名员工的海尔。

张瑞敏曾表示,这涉及到“面子”,还涉及到利益,但一定要改。对于海尔这个庞然大物,要想真正“倒立”,需要观念上的革新,需要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性”的难题,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赵峰给我们讲述了他和二级平台合作的故事。2011年,二级平台要和青岛社区经营体签订服务协议,个别经营体似乎还是走过场。“协议不能放在那儿睡觉吧?”赵峰专门找了个铁柜子,把所有签字的文件都放起来――以备出现问题后讨个说法。2012年初,又要签订协议,在三级平台负责机制设计的谢局志表示,怎么签,签什么内容,由赵峰和二级平台谈,他只坚持一条:只要一天不签合同,所有相关的员工都没有用户价值。“然后,大家都急了,都拿着合同来找我,你想要什么就说吧。”赵峰说。

如今,为了能实现协同,海尔把不同经营体和个人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例如,柳亚平是冰箱fu有机体的负责人,为8个冰箱经营体提供支持,他的收入会和8个冰箱经营体的业绩挂钩。此外,一个人是否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和他产生联系的不同维度的人去评价。

在“倒三角”中,一级经营体需要很多二级经营体提供支持,海尔内部称之为“连线”。在最初,一级经营体需要连很多线,非常繁琐。于是,海尔采取“打包”的方式,把一些部门进行合并,提供一站式服务。例如,企业原来的职能部门(fu),包括战略(cs)、财务(fin)、人力(hr)、流程系统创新(psi)、法务(leg)等,被合并为fu有机体,为一级经营体提供一站式服务。这类似于去医院看病,不需要经历挂号、诊断、付款、取药等一系列环节,而是在一个窗口就能搞定。目前,海尔希望其他提供资源的部门,也能够“打包”,“现在需要连17条线,还是有一些繁琐,希望能更简化一些。”李晓峰说(经营体的纵横连线见图3)。

此前,海尔曾尝试过内部交易,但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每个经营体都想把自己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定得很高,导致矛盾重重。更重要的是,如果某个项目或产品没有实现盈利,这种“交易”的意义何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海尔采取的是“事前签约”,中高级营销人才不同经营体在年初,根据年度目标,需要明确提供的资源、流程以及相应的费用。另外,就是把支付的权力交给经营体,经营体拥有支配权,但因为采取的是“超利分成”,所以,经营体自身会衡量一笔钱是否花得合适,而不需要“领导”去监管。“至少比较好地解决了之前进行内部交易时产生的很多矛盾。”张瑞敏说。

当然,内部交易也不能就此止步。目前,为了发挥整体效应,在一些事情上,海尔采取的还是“分享”的机制。例如,如果三门冰箱经营体研发出一项新技术,三门冰箱经营体可以先使用,随后,其他经营体也可以无偿使用。在海尔的规划中,自主经营体要向3.0(虚拟公司)迈进,如果按照虚拟公司的方式运转,类似技术专利的贡献,是否可以“买卖”?一级经营体的业绩离不开二级经营体的支持,如果一级经营体的业绩远超于预期,二级经营体的价值应该如何衡量?此外,样板经营体的做法,能否被其他经营体复制并优化?“人单合一”能否跨越文化差异,被其他国家的海尔人接受?这都是海尔准备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战略损益表:

让理念照进现实。

和海尔人交流工作,他们通常会拿出一张表来说事,这张表就是战略损益表,每个经营体甚至每个员工都有一张战略损益表。

好的管理模式一定需要好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否则就是空谈。而战略损益表就是让“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落地的管理工具。

战略损益表一共有四个象限,依次告诉员工:用户价值主张是什么?谁来创造用户价值?创造用户价值的流程是什么?从人单酬切入看流程是否闭环优化?(见表1)。国外学者研究战略损益表的思路和内容后,把四个象限的第一个字母挑出来,正好组成“zeus”(宙斯),因此将其称为宙斯模型。

第一象限代表用户资源,它需要明确用户是谁?价值主张是什么?能否算赢?本质是要与用户零距离。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需要明确战略定位、战略机会、战略路径、战略目标、资源支持和三预保障。

第二象限代表人力资源,指的是创造用户价值的自主经营体。经营体在成立后,需要不断升级。通过静态优化、动态优化、持续优化等手段,来实现市场竞争力从低于行业水平到超越对手,再到第一竞争力。

第三象限代表预实零差,指的是创造用户价值的流程。这个象限的任务是关闭业务执行中的差距(即“关差”),中高级营销人才做到“日清日高”(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

第三象限代表闭环优化,即从“人单酬”的结果来检查和分析,前三个象限的工作是否到位。

让理念落地。

这是一张看似普通的表,但同时又是一张神奇的表。通过战略损益表,每个经营体都可以明确为谁干、谁来干以及怎么干,最后,再通过“人单酬”来分享自身创造的价值。

2012年4月,fu有机体对青岛社区店经营体的“人单酬”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从“单”的角度看,工程经理陶路的完成率只有70%(青岛社区店经营体整体的完成率已超过了100%),从“酬”的角度看,陶路只拿到了75%。可以判定,工程业务已经成为青岛社区店经营体的短板。而陶路没有百分之百拿到酬,既是个人的损失,也是二级平台的损失(通过机制平台,让一级经营体成员挣足酬,是二级平台的“单”),fu有机体必须协助陶路,进行“关差”(弥补差距)。

通过分析,fu有机体发现,主要问题是陶路的执行能力不足,整体的培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造成了其达成订单的能力有差距。

青岛社区店经营体和fu有机体决定给陶路一个月的观察机会,并给予相关协助,但还是效果不明显,于是陶路被降职。针对工程经理这一职位,又重新进入内部“三预”的pk,最终,之前在二级平台就职的梁书永pk成功,2012年4月,进入青岛社区店经营体担任工程经理一职。

通过人员的置换优化,青岛社区店经营体又重新对工程这条线的竞争力进行了梳理,包括战略定位、战略路径等。目前,工程板块业绩的完成率已经达到96%,基本赶上了青岛社区店经营体整体的完成率。

战略损益表vs传统损益表。

众所周知,传统企业都有三张表,即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海尔认为,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其一,传统损益表(主要内容是,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等于利润)以数字损益为导向,只有冷冰冰的数字,而战略损益表则是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克服了传统损益表只知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的问题。因为传统损益表当中数字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很清楚,但数与人之间却没有关系,即不能从差的数中找到其人为的因素。

其二,从原来企业一张总的大表变成两千多个经营体各有一张战略损益表。每个自主经营体各自为自己的用户创造价值,不仅形成整体效应,还避免了滥竽充数的问题。

其三,传统损益表是事后分析,战略损益表是事前算赢。每个企业都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但分析的都是过去的数据,已经木已成舟。而海尔要求事先算赢,分析的是为达到目标应做什么工作。

海尔的战略损益表吸引了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的关注与合作。通过研究,ima认为战略损益表和传统损益表最大的不同是关注了表外资产(主要指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如企业文化),中高级营销人才是对管理会计的重大革新。

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

走进海尔中心大楼,数条红色条幅从顶层悬落至大厅,十分壮观,其中一条又格外引人注目,上面的字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张瑞敏表示:“我们现在只是搭建一个平台,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你的能力,你的作用大不大,就看搭建这个平台能不能让这些人充分发挥作用。”

在和《管理学家》进行交流时,他的一个比喻令人印象深刻:“员工如沙。在过去,就是要攥住他,攥的他没有发展余地。然后,他会从你的指缝中漏出来。现在这个平台,相当于你把巴掌伸平了,上面还有这么多的沙子,这些沙子肯定比你攥起来的时候要多。但是,每一粒沙子和其他沙子之间一定要黏在一起。黏在一起后,他自己会有空间,自己会发展。而且,你不用担心它会掉下去。因此,我们就是搭建这个平台,而不是想着如何去控制他。”

张瑞敏表示,海尔的“人单合一”就是要把每个人都解放出来,包括基层的员工:“我们对这种机制的探索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之所以锲而不舍,就是我始终坚信它一定会行,只要能把每个人都解放出来。人性从最根本上,就是希望在物质方面能够多得,在精神方面,把自己的名字变成牵头。”

张瑞敏认为,只要能把平台搭建好,即是完成使命,面对经营体负责人培养的问题,他的回答有些“残酷”:“这个思维还是‘正三角’的思维,如果还想着怎么去管理它,还不如不要这2000多个经营体,因为管理起来更难了。实际上,企业应该是一个网,这张网里,每个经营体只不过是一个节点而已。这个节点能不能生存,能不能做好,根本与我无关。不是我去任命,不是我去给你定义你好不好。既然是一个结点,如果不能在这个结点上站住,被淘汰就是必然的。我们探索了很多机制,比如竞单上岗、官兵互选,你能不能到这个结点不是任命,是自己竞上来的,而且是和别人争来的,你干不好,‘兵’就可以把你选下去。它完全是一种平台式的,而不是任命式的。所以,我根本不管这2000个人是谁,在某种意义上,它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我只是给你创造一个平台。如果你有能力有意愿,可以创造你的价值而已。”

高崴认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一个核心价值点在于,它有一个前提的判断――物质激励不可能永远持续。不管多大的物质激励,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总会停止。必须要抓住每个人内心里的,愿意自我实现、自主管理的本能需求。

蒲显开把“人单合一”比作交响乐:“在海尔这个大平台下,你有机会,而且有很多平台给你支持。就像交响乐,在指挥家的指引下,大家都在每一个点上自己合拍,在前进。上次跟日本三洋的人交流,他说物质激励永远解决不了不满意,只能解决他的抱怨,我挺认同。”

赵峰则用特别通俗的话诠释了他对“人单合一”的理解:“‘倒三角’就是每个人愿意去干的机制。如果能让员工激发出最大的能动性,你就是最厉害的。”

做时代的企业。

海尔宣称,在互联网时代,海尔要实施两个转型:一是企业转型,要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二是商业模式转型,要从传统商业模式转变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时代变了,企业就要变――这是张瑞敏和海尔人的逻辑。他曾表示:“被奉为百年经典的管理模式,渐已失灵于互联网时代,脱离迷津的唯一出路在于破坏性创新。”

1984年,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起步,海尔已经28岁了。海尔人把自身发展总结为四个阶段(每7年一个阶段):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海尔人认为,在每个阶段,和一般企业相比,海尔走的都是差异化的战略,也踩对了节拍。

在互联网时代,海尔走对了吗?

张瑞敏还是保持了“永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上,小企业做得比较多,但是这种几万人的大型企业很少。全世界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只能自己来探索,挑战真的是很大,并不排除可能会毁于一旦。”

但他同样有雄心:“目前,已经到了中国企业必须探索互联网时代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的时候。因为此时,真正地可以说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篇三

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青岛海尔考察”培训,此次培训由曾在海尔公司任职七年的杨克明博士及王刚老师为我们系统地介绍了海尔公司高效执行的企业文化、高绩效的oec管理、sbu经营与业务流程再造,并结合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两天的学习使我获益良多,现将我的感受和心得与大家分享。

海尔核心价值观—创新:

海尔员工人手一本《海尔企业文化手册》。海尔企业文化分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如规章制度等;最深层的是海尔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制度的东西可以学,但创新却无法模仿。海尔的科研人员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发1.3个新产品,每个工作日申请2.5项专利,是中国企业中获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海尔文化的这种创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给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创新的空间。张瑞敏说,这种小改小革不仅仅产生多少效益,更在於员工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在海尔,你甚至不用与员工交谈,便可感受到使他们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平凡而机械的工作与远大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变成为愉快的创造。员工们一簇簇创新的火花,汇聚成燃亮海尔事业征程的熊熊火炬。与许多企业相比较,海尔员工的收入并不高,但海尔员工创造性的工作热情却是别的企业无法相比的。靠什麼激励员工们去不懈奋斗?海尔的决策者们说,靠的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靠的是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打造一个个奋斗目标。从当年创造中国冰箱的金牌,到今天努力跻身世界五百强,海尔人靠它振奋精神,战胜自我,永远创业,创新进取。

20xx年是公司“创新发展”年,创新就是突破原来的终点,创新就是高度的提升,创新就是挑战极限,创新就是追求卓越,创新就是超越自我!创新是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不是单纯的方法和技术,要拓展到理念、战略、结构、决策、流程、规范、机率以及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的密切结合上。只有企业的发展才能有我们个人的发展。

危机意识:海尔的生存理念: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更是给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成为海尔集团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想到了有可能做不到,但想不到绝对做不到,意识决定方法。没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当然就不可能有危机管理的方法,因此说,没有想法就没有方法。古人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1985年,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将76台带有轻微质量问题的电冰箱当众砸毁,使员工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与责任感,由此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海尔式产品质量和服务,譬如“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信誉”,“真诚到永远”等等。海尔的危机意识,已经用一种企业文化固定下来了,融入到企业领导和每个员工的血液里面了,即便是再大危机,也难以动摇。张瑞敏的“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慢鱼吃休克鱼”既体现了一种经营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危机意识。

有了意识,自然就会有想法,当然也不难找到方法。在非洲草原上,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狮子就知道一天的赛跑又开始了,对手还是跑的最慢的羚羊,要想活命,就必须在赛跑中获胜,否则就会饿死;另一方面,羚羊的负担也不轻,对羚羊来说,如果自己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被吃掉。在自然界,强如狮子之强,弱似羚羊之弱,可自然给它们所面对竞争和求生的挑战都是一样的,他们在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广阔天地里,求生的欲望是一样的,压力也是一样的。因此,对手说到底还是自己,要想逃避死亡追逐,首先要战胜自己,就必须快跑,再快跑,因为稍一松懈,就会成为他人的战利品,绝无重赛机会。不论你强如狮子,还是弱似羚羊,在竞争面前,在消费者面前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商界永恒的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只有被淘汰的命运,你还敢懈满吗?因此,每当新的一天来临,每个企业领导和员工都应该对自己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生存,还是“警惕吧”!

反复抓、抓反复,抓重点、抓提高:

反复抓是说,包括基础管理在内,你不能一劳永逸,在管理上稍一放松,你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可能走回头路,他要给你颜色看了。在管理上有一个魔鬼定律,大意是这样说的:一件事情只要有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可能,他一定向那个方向发展。企业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可能一定存在。你只要承认这一点,包括基础管理在内,你就要反复抓,是说,管理上已经出现问题了,你要重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亡羊补牢要及时地补。海尔这些年在管理上之所以做得好,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反复。我们承认工作上有问题、管理上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一旦被我们发现,我们就抓住不放,认真地研究,认真地解决。抓重点是说,我们每个部门,每个月都要找出下个月的重点工作。重点工作里其中有一项就是查找部门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到了,作为下一个月的部门重点工作来完成他。完成了,这个部门的负责者就会被正激励300元,完不成就会被负激励300元。

这个薄弱环节就象管理理论上木桶理论所说的:

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高度。假如最短木板在盛半桶水的地方,这个木桶就盛半桶水。你要想让他盛满一桶水,就必须把这块木板补上来,它才能盛满一桶水。所以我们每个部门,每个月就要找出自己的最短木板,作为一个月的重点工作来完成它。完成以后,部门的管理素质得到提高,都这样做总体管理素质就普遍提高。木桶理论还说,人寿命的长短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高度,我觉得也挺有道理,你象有些年轻人身体好好的,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而有些人,看着身体很弱经常吃药,经常上医院,你不敢说这样的人不长寿。一个企业也要找出自己的最短木板,然后再把这解决了,这是企业想得长寿的重点措施。抓提高是说,要求我们今天的工作要做的比昨天好,明天的工作做的比今天好,天天要有提高。如果你说我天天做得都很好,领导就说了,你应该提高工作标准了,你为什么天天做得都很好呢?就因为你工作标准太低了。假如今天跳高跳过1米,明天就要跳过1米零1,后天再跳1米零2,跳不过去再找原因,就这样,不断地找原因,找问题,你才能不断地提高。在这里,我毫不谦虚地说,在海尔,我在这个岗位上做的最好。但是,我明天可能要下岗,下岗不是因为我做得不好,或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有人能比我做得更好,由做得更好的人来做这项工作。所以,要求每个人员在岗位上要不断地提高自己,这样在岗位上你才有立足之地。否则,别人就要挑战你,就要取代你的岗位。

随着夕阳的徐徐落下,伴随的只有浪花抚岸声;沿海边漫步,阵阵海风带来淡淡的海腥昧,郁郁葱葱的小道,车辙经过时卷起片片绿叶,在风中翩翩起舞。此时只有自己的耳边萦绕着海尔的企业文化,脑海还浮现着在海尔园区里,员工们胸牌上写意地画著一张张微笑的脸。

落日余晖笼罩下的海岸显得如此的静,落日逐渐在视觉中模糊,逐渐海天相接,成为海中的一夜扁舟。我与南房共同迎接明天黎明的到来!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篇四

读了由中山大学出版,夏书章主编的《行政管理学》后,对第十三章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比较感兴趣,下面就谈谈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第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问题,而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仅仅限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仅就这一点而言,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研究范围要大于后者的研究范围,或者说,前者所探讨的范围是后者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公共管理学所研究的是“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共有的规律性问题。在公共部门中,“纯粹的”公共部门与“准”公共部门之间是存在着明显区别的,既然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它们各自的管理方式及其规律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它们各自都有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这些特殊的管理方式和规律并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而是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任务。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纯粹的”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既然都是公共部门,因此,它们除了具有各自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外,还应有共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研究各种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才是公共管理学的任务。由此看来,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与管理规律,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则仅仅是“纯粹的”公共部门所特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三,公共管理学所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如何高效率地利用现有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它在研究“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时,也是把政府组织当成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机构的,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以便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公共管理学看来,包括政府组织在内的所有公共部门都是管理的客体,至于政府机构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地位,公共管理学则关心不多,而这一点正是行政管理学所十分强调的。行政管理学把政府机构既看成是管理的客体,又看成是管理的主体。

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客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主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求政府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好。而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一样,只是性质以及方式不同罢了。因此,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而行政管理学则更强调公共部门(“纯粹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区别。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篇五

海尔学习培训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在接到这个培训邀请后,我兴奋不已。然而,在培训开始之前,我还是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首先,我通过了解海尔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历程,对公司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我在培训前进行一些前置学习,包括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培训内容。此外,我还和之前参与过该公司培训的同事交流经验,获取一些宝贵的建议。

段二:培训中的收获。

海尔学习培训内容广泛而深入,包括了从专业知识到沟通技巧等各个方面。在培训期间,我特别受益于讲师的精彩讲解和实例分析。他们结合自身经验,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各种概念和理论,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将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此外,培训还设置了一些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的环节,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学习内容,还促进了与其他参训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段三:培训中的难点和挑战。

尽管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和有趣,但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首先,部分知识和概念对于我来说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特别是在与一些专业领域相关的内容上,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理解。此外,培训期间,我还发现自己在沟通和团队合作方面有一些不足之处。然而,这些难点和挑战恰恰成为了我努力学习和提高的动力,我积极参与讨论,并主动向同事请教和学习,逐渐克服了这些问题。

段四:培训后的反思和总结。

培训结束后,我进行了一次反思和总结。首先,我发现自己在领域知识上的提高是明显的。通过培训,我了解到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此外,培训还加强了我在沟通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我学会了更好地倾听他人的观点,善于与团队成员协作,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段五:应用与展望。

培训结束后,我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更加深入地参与到项目中,对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我能够更好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和协作,提高了项目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我还把学到的东西分享给了同事,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对于未来,我希望通过持续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通过这次海尔学习培训,我不仅在专业能力上得到提升,也在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方面取得了进步。培训的过程中,我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去弥补和提高。在培训结束后,我将更加积极地应用和分享所学,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能够在职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篇六

第一段:引言(200字)。

近年来,浙江海尔集团以其卓越的管理模式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企业管理的典范。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之一,海尔集团不仅在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以其从员工到顾客的全员参与管理模式为人称道。通过对海尔管理概况的研究和观察,我深感海尔的管理理念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企业文化、员工激励、组织结构、客户关系和创新等角度,分享我对海尔管理概况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企业文化的重要性(200字)。

海尔集团以“下沉到各个细胞,每个人都是一家人”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植根于每个员工的心中。这种激励员工的企业文化,使得海尔员工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和责任心,愿意为企业付出更多努力。此外,海尔集团还提倡“用户至上”的思想,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根本目标。这样的企业文化推动了员工在服务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段:员工激励与发展(200字)。

海尔集团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和奖励体系,通过丰富的岗位轮岗和培训计划,激励员工持续学习和成长。我认为,这种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不仅帮助企业保持了高效的运营,也为员工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机会,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第四段:灵活的组织结构(200字)。

海尔集团采用“连带付费制”和“平衡计分卡”等灵活的组织结构,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这种组织结构不仅能够高效运转,还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在我所在的公司中,我们也借鉴了海尔的组织结构,加强了内部沟通和协作,提高了决策效率,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段:创新推动发展(200字)。

海尔集团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创独享”和“小家电-大家电-智能家电”转型策略,不断引领行业发展。他们鼓励员工提出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并提供资源和支持。这种鼓励创新的文化和管理方式,使得海尔在市场上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对我而言,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尾(200字)。

通过对海尔管理概况的研究和观察,我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员工激励、组织结构、客户关系和创新等方面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海尔以其优秀的管理模式和独特的企业文化,不断挖掘员工的潜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就。作为各行业企业管理者,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海尔的管理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自己的管理方式,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篇七

作为一家全球大型家电企业,海尔管理模式一直备受瞩目。通过学习和研究海尔管理概况,我深感海尔企业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其优质的产品,更源自于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下面我将从创新思维、人性化管理、精细化运作以及全球化发展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海尔管理概况的心得体会。

海尔管理概况中最令人钦佩的就是其积极推崇创新思维的理念。海尔始终坚持由内而外的“细胞式”创新思维,鼓励每个员工都能够成为组织创新的推动者。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创新,更体现在管理模式、市场营销、品牌定位等多个方面。海尔提倡“放大杂乱”,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这种创新思维不仅使得海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活力,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以人为本是海尔管理的关键。

海尔管理概况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海尔坚信,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建立一个尊重人的价值观和人性化管理制度,才能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海尔实行的“零距离”管理模式,将员工与领导、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得员工能够更加坦诚地沟通和交流。此外,海尔还倡导员工的参与式管理,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通过一系列的人性化管理措施,海尔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激发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第三段:精细化运作是海尔管理的保障。

海尔管理概况中对于精细化运作的重视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在海尔企业内部,各个环节都被精细化地划分和管理,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高效地完成。海尔引入了SIXSIGMA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各项流程进行精确的量化和分析,持续优化工作流程,降低产品缺陷率。此外,海尔还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并通过全球供应链的构建,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协同工作、互相依赖。精细化运作不仅提升了海尔企业的生产效率,更为海尔提供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第四段:全球化发展是海尔管理的目标。

海尔管理概况中体现的全球化发展战略也体现了海尔的远见。作为一家在国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业,海尔始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双轮驱动模式。海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加强与国际巨头的合作,并通过收购海外企业和建立全球制造基地,将自身的产品和品牌推向世界。与此同时,海尔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推动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全球化发展不仅为海尔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和机会,更提高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第五段:总结。

通过对海尔管理概况的学习和研究,我深切感受到海尔的成功来自于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创新思维、以人为本、精细化运作以及全球化发展等方面构成了海尔管理的核心特点。作为一个管理人员,我深受启发,将海尔的管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努力实践创新思维和人性化管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篇八

近年来,海尔集团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作为一个学生,我也深受海尔精神的影响,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启示和体会。在我看来,学习海尔精神不仅能帮助我在学术上取得成功,还能指引我在个人发展和生活层面上做出明智的选择。以下是我对学习海尔精神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海尔精神教会我追求卓越。海尔的核心信念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这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在学习上,我始终坚持努力追求卓越的态度,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极限。我相信只有积极主动地追求卓越,才能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其次,学习海尔精神教会我建立团队意识。在海尔,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深受这一点的启发,在学习中,我积极与同学们交流合作,互相帮助,相信团队的力量。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团队的需求,努力与团队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第三,学习海尔精神教会我坚持创新。海尔一直以来都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在学习中,我始终相信创新是促进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主动寻求新的学习方法,敢于尝试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寻找突破和改变的机会。我相信创新能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迈向更高的台阶。

第四,学习海尔精神教会我践行社会责任。海尔一直以来都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学习中,我也希望能够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我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和学校做出贡献。我相信只有承担起社会责任,我们才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

最后,学习海尔精神教会我积极应对挑战。在海尔集团,领导者经常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我从中学会了勇敢面对问题和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学习中,我也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勇敢面对,努力克服,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起来,学习海尔精神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我学会了追求卓越,建立团队意识,坚持创新,践行社会责任和积极应对挑战。这些都是我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具备的素质。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这些原则,我就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学习海尔管理心得体会范本篇九

学习管理学已有一个学期了,无论是管理学本身给我带来的知识,还是张老师激情四溢的课堂讲演,都让我有所收获。

修管理学课程其实很偶然,本以为修的是管理心理学,把它当作了专业必修课来选的,当初选课也没有多做研究。后来到上了几堂课了才发现原来选的是管理学,而且是一门专业选修课(其实管理心理学也是专业选修课)。曾经大叹后悔,然而现在,我觉得无论从那个层面来讲,选了这门课还是很值得的。

在大学,遇到一个好的老师说容易很容易,毕竟大学有很多专业优秀的教授;但是说难也难,即便有高深的修道却不能以一种能为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带去丰富的知识和信息的专业人才,那么对于学生来讲,这门课程将是乏味艰涩的。而阴差阳错选的管理学,却让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张老师上课富有激情,并能以丰富生动的生活案例来解析知识要点,跟我们分享他的自身经历与感悟,每一堂课总是有大量的信息冲击头脑。

感觉已经很久没有在课堂上能够受到如此大的神经刺激,可以让自己的思绪跟着老师的讲述前进,而不是魂飞千里。虽然作业相对其它课程多了点,考试的方式也有别于其他课程,但是张老师让我们写管理学博客的要求却是能够让我们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虽然有所偷懒,也会有所抱怨,但还是暗暗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够坚持,我倒想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

也许正是由于老师上课常常把抽象的管理理念联系到生活中去,我觉得管理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人际交往、自我发展等等,都会有意无意用到管理学的知识。管理之于生活实践,确实是一门值得不断深造的艺术。不管将来会否从事管理事业,但可以坚信管理是生活各个方面必不可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