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 防疫期间的感悟和心得体会(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18:44:47 页码:12
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 防疫期间的感悟和心得体会(9篇)
2022-12-23 18:44:47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吉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孕育了古老的民族和文化。1994年吉林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城市四面环山,三面临水,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北国江城之称” 。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区的松花湖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誉为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更是冬日的奇芭。

吉林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物产富饶,工农业飞速发展。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有“化工城”的美称,同时也是北方的交通枢纽。

吉林市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吉林作为塞外北国的一颗璀灿明珠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城市!

松花湖是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我国大型人工湖之一,国家重要风景名胜区之一。融山、水、林、崖为一,以广阔幽深、自然古朴为特色。春天满山鹅黄白帆点点;入夏青山滴翠绿水雍容;金秋山染五色湖产琳琅;冬季瘦峰素裹冰清玉洁,北国风光一眼收。

拉法山素有"七十二洞,八十一峰"之说,有穿心洞、滴水洞、长仙洞和通天洞等多处天然石洞。

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重达1770公斤的一号陨石,在吉林市陨石雨博物馆展出。陨石博物馆现收藏陨石标本共138块,碎块达3000余块,系1976年3月8日降落于吉林市郊的陨石雨。

吉林市现在已成为东北地区旅游线上热点城市。吉林市的旅游线主要有:一江三湖通天池(松花江、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长白山天池)的自然山水线、民俗风情线(朝鲜族、满族风情)和雾淞冰雪线(乘雪撬、赏雾、溜冰滑雪、看冰灯、彩灯、河灯)三条线。

吉林市位于中国东北长白山余脉的松花湖畔,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源过渡地带,气候四季分明。美丽的松花江呈"s"形流经市区。四面环山、三面临水,故有"北国江城之称"。吉林市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唯一与省重名的城市,全国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0个特大城市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有关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游客朋友们: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北山公园,请大家跟随我前行,我将把景区概况和沿途景观一一介绍给大家,并且会给大家时间去自由观光和拍照,也请朋友们跟好团队以免走散。

北山公园坐落在吉林市区的西北面,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森林公园,现已成为北山旅游经济开发区,这里不仅有山,有水,有林,有亭,而且还有集佛、道、儒三教杂糅的古寺庙群。游览北山公园,不仅可以欣赏到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更可以领略到吉林市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民俗。

北山在清代时曾是皇家狩猎场,而且当时名为“九龙山”,因为整个山体由九座山峰组成而得名。在这座九龙山的后面,有一山凹,因曾有猛虎卧于其中而被人们称为“卧虎沟”。1682年,康熙皇帝东巡吉林时,登上九龙山,眺望整个吉林城,看到这里青山碧水,景色秀美,渔猎农耕,市井繁荣,一派欣欣向荣之像,不禁龙心大悦。正当此时,他身边的一个术士的一番话却令他顿生不安。

朋友们知道这位术士说了什么吗?

原来这位术士向康熙帝进言说:此地九峰环抱,前有天河(即松花江),后有卧虎沟,是个风水宝地,盘龙卧虎,他日必有帝王出。

康熙帝听完这番话后想起了太祖努尔哈赤曾在此灭乌拉国,兴建州女真,奠定大清江山的情景,禁不住无限感慨。为了社稷永存,免除后患,他急忙询问术士有何破解之法。术士说只要破其风水即可。于是康熙皇帝命吉林将军消去九龙山的数座山头,只留东西两座山峰,以切断“龙脉“。后来又在东峰上修建关帝庙,用忠义神威的关羽来镇住九龙山的风水。

九龙山因九峰而得名,只剩下两座山峰后,人们也就再用这个名称了,后来因其位于吉林将军府衙的北面,人们就改称为北山了。1920xx年,这里正式开辟为北山公园,逐渐成为了一处踏春、消夏、赏荷、观雪的旅游胜地,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神秘的古刹钟声、神奇的传说故事以及热闹的北山庙会名扬天下,吸引着每一位前来观光的游客。

了解了北山概况和九龙山的传说之后,我们继续前行,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拱桥名为“卧波桥”,桥长82米,宽16米,为九孔石拱桥,汉白玉护栏,护栏柱头为盘龙结构,全桥共筑有99条盘龙,暗合九龙山之数。过了卧波桥,大家往右边看,这里的一池荷花开得正盛,这就是荷花湖,每年8、9月份这里都会举办赏荷节,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站在荷花湖边,朋友们抬头看到的那个硕大的“佛”字便是北山的标志之一了,那里是关帝庙的外墙,就是我们刚刚说过的康熙皇帝下旨修建镇压九龙山风水的那个关帝庙。关帝庙始建于康熙40年即1720xx年,至今仍保存有康熙年间制造的82斤重的“青龙偃月刀”一柄和大

钟两口,是非常珍贵的文物。过去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帝庙会,也是当时北山庙会中最热闹的,因为关羽集忠孝节义于一身,是消灾驱邪、招财进宝、忠孝科举的神灵,特别是满族人最崇拜关圣帝君,所以关帝庙会办得最热闹,烧香许愿的、打把势卖艺的,做买卖唱戏的,盛况空前。

说到庙会,北山庙会可谓是历史悠久了,相传吉林北山庙会最早始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药王庙开光大典时举办了盛大的庙会活动,从此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北山庙会,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了。自清代起就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盛千山”之称,意思是说在东北,辽宁千山的寺庙是最多的,但是论起庙会的规模却是吉林北山庙会更胜一筹。如今北山庙会的日期有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五月十三。规模最大的当属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传说这一天是药王孙思邈的生日,也是他的妙手回春日,这时许多善男信女都会云集至此,进庙烧香叩拜,祈求平安。现在每年到了北山庙会的日子,游人香客多达40余万人。

大家往正前方看,这个建筑为九龙门,是为了纪念吉林北山曾有九龙山之称的标志性建筑。它是目前全国最高最重的铜制龙门,高9.9米,重达20吨。此门以九龙山传说为源头,采用龙纹为依托,以预示祥和的龙为主题造型,向人们传递着九龙山的神秘,传达着龙腾盛世、福泽家园的美好祝愿。

再往前走我们就开始登山了,上山的路由三条:左右两侧是石阶路,左边的直达北山西峰,右边的路可达东峰山顶,中间的路是过去王公贝勒们进山狩猎的路,当年康熙皇帝登上九龙山顶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大家看到两山之间的这座石拱桥了吧?这桥名为揽辔桥,此桥始建于1937年,为花岗岩石砌筑,长30米,宽5米,高15.7米。这座桥竣工时,请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为桥赐名。据说溥仪想了很久也没有合适的名字,这时他身边的近臣宝熙为他讲述了康熙皇帝东巡吉林时到九龙山狩猎,行至两峰之间时曾揽辔回首,停马眺望整个吉林城的故事。于是溥仪开口说:就叫揽辔桥吧,揽为把持之意,辔为马嚼子,揽辔即为勒马停骑之意。后来因此桥形似驼背,所以百姓都叫它罗锅桥。等一下我们就登上这座桥,也效仿当年的康熙皇帝眺望一下吉林城,看一看大江弯弓的美景。

现在给大家10分钟自由活动时间,之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走中间这条路前往东峰去参观佛道儒三教杂糅的古寺庙群,进而了解吉林当地的民俗风情,然后再去登号称华夏第一亭的揽月亭。途中我还将为各位介绍各个寺庙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还有许多动听的故事和传说要讲给大家,所以请一定要遵守时间,准时回来集合,不然那可是您的一大损失哦。好了,现在请拿起您的相机,尽情拍照留念吧。

有关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雾淞,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同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都是欣赏吉林雾凇的最佳时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来目睹这一奇观。

吉林雾凇最佳观赏点

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吉林市就算进入了冬季。从这时起,雾凇便开使登场亮相了。尤其是降雪量大、天气特别寒冷的年份,雾凇出现的次数也就越多。

所以要欣赏最典型最浓重的雾凇还是当属雾凇岛。近年来,一到春节,不知多少影友几百里、 几千里甚至上万里来到这里,顶风冒雪赏雾凇,拍雾凇。今年的雾凇时节已经到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赶往雾凇岛,用身心和镜头一起攫取北国的美丽。

雾凇岛最佳观赏点

曾通村在岛上,靠近岛南端江水分流处,形成雾凇机会多,且树木形状好一些。韩屯在松花江东侧岛外,地址靠北,在岛的中部一带。早上过渡口才能看岛上雾凇,否则的话,只能在岛外看边上的雾凇,不过风光也很不错。

最佳时节:到吉林观赏雾凇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12月下旬到第二年的2月底,这是因为雾凇的形成有它自己独特的环境和条件。

形成条件:夜里零下20度左右,白天零下5-10度之间,温差越大越好。夜里3点之前起雾,并且无风或有极小的风。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去雾凇岛之前住在吉林市,半夜3点左右与岛上接待你的家庭旅馆联系。如果此时岛上有雾又没有风或风极小,而且天上繁星密布,那么第二天的雾凇会相当好。你就可以在吉林早早租车前往,太阳刚要升起时登岛。

吉林去雾凇岛交通

第一条是土城子方向,是沿松花江西岸向北走。在吉林市长途汽车站(名叫岔路乡,距火车站只有几百米)坐车,全程37公里,行程一个多小时,汽车票价6元(含1元保险费)。车况为普通村路车,普通客车。每天有三班直达曾通渡口的班车,吉林长途汽车站发车时间是8:00、12:20、15:20;曾通渡口发车时间6:20、9:30、13:30。

第二条是乌拉街方向,是沿松花江东岸向北走。在吉林岔路乡汽车站乘乌拉街车,全程35公里,15分钟一班,票价6元,车况为空调大巴。到乌拉街后有小面包去雾凇岛东渡口的韩屯,面包车票2元。在乌拉街也可打的去韩屯,全程6公里,车价15到20元,全凭砍价水平。顺带说一句,从曾通村到韩屯渡口,大约4公里,步行一个小时。进了屯子你一眼就可看见一杆镶着红牙边的杏黄大旗,上面三个遒劲大字“雾凇岛”,这是吉林市摄影家协会为了接待前来创作的全国各地影友建立的雾凇摄影创作基地,看到这三个字,就意味着你到家了。

摆渡钱:无论从曾通村渡口上岛还是在韩屯上岛,摆渡费一律10元,出岛无论从曾通渡口出还是从韩屯出,都不用再花钱。本岛人出入岛均不花钱。

住草房 喝烧酒

如果选择住在吉林市,那可选择的范围很多,各个档次的宾馆、经济型连锁酒店都有。如果选择住在雾凇岛上,就可以感受一下东北原住民生活气息。雾凇岛有草房数间,纸糊的窗户、火烧的炕、报纸糊的墙,虽然条件比不上城市,但吃的是农家风味的饭菜,喝的是东北的玉米酒,有着黑土地特有的豪爽。在柴房烧火准备饭菜,空气中弥漫着农家特有的、好闻的炊烟。房间里有个火炕,盘腿坐在炕上,取暖吃饭,一壶烧酒下肚,困倦和寒冷会跑得无影无踪。这时候,诗人的雅致、哲人的深沉都跑到九霄云外,说话的嗓音也提高了,举起的酒更是一股脑入肚,不由得被朴素的豪爽感染了。会让人忍不住感慨:在严冬里,幸福是什么?就是面前这碗热热的烧酒外加小鸡炖蘑菇。

第二天一早如果起得来,可以去看日出。清晨的雾凇岛很美,松花江静静地流淌,远处是树干枯的枝桠。由于江水在零度以上,因此江上泛着“蒸气”,风把这些蒸气吹散了,就如同身处仙境一般。

吉林美食

吉林地方风味以三套碗、清蒸白鱼、人参鸡、鹿茸三珍汤、荷花田鸡油、白肉血肠、庆岭活鱼为主,其中尤以人参鸡和鹿茸三珍最为有名。这些特色菜肴是每一个到吉林旅游之人必尝之美味。

吉林购物

吉林市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之一,在市内河南街上集中了多家这样的商店。吉林还盛产野生中草药,有党参、黄柏、贝母等。当地的著名特产有红景天、林蛙、不老草、灵芝、蕨菜、黑木耳等。也可以选择一些手工艺品,如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奇石、树皮画、满族剪纸、吉林彩绘雕刻葫芦、黄柏木刻象棋、泥玩具、绢花、吉林手工彩绘木雕等也不妨看看选选,都是很不错的馈赠亲朋的小礼物,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有关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各位团友早上好,昨夜休息得还好吧?今天我们大家靠着自己的福气为自己带来了运气,几日未见得雾凇今天早上终于又挂满了枝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就让我们到十里江堤去观赏中国四大自然奇迹之一的吉林雾凇吧。从我们下榻的国际酒店到十里江堤大约有十分钟的路程,先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雾凇的形成。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在吉林,我们通常叫雾凇为“树挂”,它是雾和水汽遇冷结冰而结成的一种气象景观,分粒状、晶状两种。吉林雾凇属于晶状类,它必须在有水汽、气温-25°c以下、不大于三级风的天气里才能形成,正因为形成的条件如此苛刻,才被列为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听到这里有的团友想问了,为什么能在吉林市形成如此规模绝妙天成的雾凇奇观呢?这是因为我们吉林市有一条东北三省唯一一条冬天不结冰的河流——松花江。哦,那位团友问了:“我们刚从哈尔滨过来,为什么那里的松花江是结冰的呢?”这是因为从吉林市沿松花江上溯15公里就是著名的丰满水电站,每到冬季,江水通过巨大的水轮发电机组,水温升高变暖,仍保持在4°c左右,所以尽管松花湖上已是千里冰封,一抹如镜,但湖下的江水却携带着巨大的热能奔腾而下,流过市区几十公里而不封冻。大量的水汽就从这不冻的江面上蒸发出来,遇冷气压而形成难得一见的奇迹般的冬季浓雾,水汽借雾飘飘洒洒,在适合的自然条件下凝结在江两岸的苍松、垂柳上,就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雾凇奇观。

细心的团友已经发现了,今天路两旁的树木和昨天不一样了,昨天还是露着黑黑的树皮,可今天已经变成白色的了。对,这就是树挂,只是由于市区内雾比较少,所以树上只挂了一层,比起江堤的景色就要差远了,是不是有的团友已经心急了,想马上赶到江边啊。早上有团友问我为什么天刚亮就起来了呢,这是因为美丽的雾凇不是每天都出现,而观赏也分三个阶段,叫做“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 ,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看江上的雾景。当夜里10点多钟时,江面上开始有缕缕雾气升起,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那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上滚滚而起,不停地向江岸飘流。有的雾如同一缕缕的细沙,缠绕在江堤老树上;有的雾好似一朵朵白云,漂浮在空间不动;更多的雾如同棉花团,不停地爬着很高很高的棉花山。此时的松江中路包裹在浓浓的雾中,高楼在雾中忽隐忽现,灯光也变得扑朔迷离,使人仿佛置身于九天之上的凌霄之中。冬雾弥漫江城,也是北国一大奇景。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大雾不断地附着在树上,一夜之间,眼前的树木就变成一片银白的林海,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江风吹过,银针闪烁,玉菊摇曳;当东方的朝霞将红光投向树林,那千姿百态的雾凇更显得晶莹多姿。雾凇在民间还有一个“梦送”的美名。意思是说人们还在睡梦中,老天爷便送来了漫天洁白无瑕的晶莹梨花。正如唐朝诗人岑参所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早起的时候大家能感觉到,今天的天气特别晴朗,空气也格外清新。这大概是因为雾中的水份流动对空气起到了净化作用,所以我才一早让大家跟我来观赏美丽的树挂,顺便还能呼吸这清新的空气。

很多中外游客看到树挂后都连声惊叹其美丽。1990年1月9日,当时的来吉林市视察时观赏吉林雾凇后,赞叹道:“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雾凇虽然美丽,但是只能维持几个小时,“待到近午赏落花”,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点钟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落。当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天空的背景格外湛蓝,雪片在空中开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徐徐飘下,撒落满地洁白。此时漫步在松江路上,阳光下,蓝天白雪飘洒,人们任凭树挂片片落在头上,透过雪帘远望松花江奔流如练,林立的高楼、流动的彩车和服饰艳丽的游人显得格外的清新精神,冬日里看到的分明是一幅梨花纷飞的春天图画。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也要到达观赏雾淞的最好地点松江中路了。现在大家看前面的大型雕塑,这就是吉林市的市标——摇橹人,它是由花岗岩雕筑而成,上面有四个大字“激流勇进”。昨天我给大家讲过吉林市的历史,关于吉林市在清朝时是全国闻名的造船厂大家还记得吧,选择“摇橹人”作为我们的市标就是象征我们吉林市勇往直前的城市精神。

现在大家看到右面树挂中仿佛涂上一层雪的哥特式建筑,就是天主教堂,它是由法国神父禄业于1920xx年开始建造的,历时9年建成,其主体由教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高耸云天,是江边雾凇中的一景。

请大家带好帽子、手套,随我一起走近这美丽的雾凇奇观。诸位可以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这雾凇美景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因为雾凇奇景不但是吉林的,同时也是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

有关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游客们:

大家好!我叫悦悦。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龙潭山游览,请您随身带好贵重物品,注意安全。

游客们,我先介绍一下吉林远近闻名的龙潭山。

龙潭山公园是是中国著名城市森林公园,它位于吉林省东北地区,松花江东岸,占地234公顷,始建于1957年。因山上有古池“龙潭”而得名,现在尚存1500多年前修建的高勾丽古城遗迹。一会儿我们进去的时候,会看到更详细的介绍。

看!我们已经位于龙潭山了。龙潭山山势雄伟,呈卧虎形西东走向。西路峰峦陡峭,拔地而起;东路绵延远去,没于群之中。龙潭山被近百种,一百二十余万株乔、灌木所覆盖其中百年以上古木有一百三十余株,不愧是森林公园。

游客们,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龙潭山中的龙潭,亦称水牢。

在龙潭山高勾丽城西北角最低处,是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贮水池。因为,传说有一条孽龙被所在潭中,铁链系与潭边一棵大树上,传说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故称“龙潭”。龙潭四壁以花岗石条垒砌,呈长方形。东西长52.8米;南北25.7米,水深约10米。潭水主要以山上的雨水和积雪聚集而成,又因泉下有泉眼,故水深而碧,无涨无落,终年不固。每当浩月当空,倒影荡漾湖心,吉林八景“龙潭印月”即指此处。

与水牢距离250米处,是一圆形石砌深坑,称其“旱牢”,其实是高勾丽时期古城堡储存军需物资的地窖。

好了,我们这次“龙潭山一日游”就到次结束了,请大家玩好,欢迎大家常来游玩,一定会收获更多知识的,谢谢!

有关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欢迎来到吉林市观赏誉满天下的雾凇。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涌并称为中国四大气象奇观,又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吉林雾凇以其纯洁、壮观、神奇的美,被广大中外游人誉为冬季北国风光之最。

雾凇,人们通常叫它“树挂”。中国是世界上有雾凇记载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春秋》一书中就有雾凇记载,称为“树稼”;以后又有“树介”之称;在南北朝时《字林》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晛(音:念,指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早在1500多年前出现的“雾凇”一词;以后又有“树冰”等提法,指的都是雾凇。

那么吉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接下来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下雾凇的成因。

从吉林市区溯江而上,是著名的丰满水电站。大坝以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松花湖。每到冬季,尽管松花湖上一抹如镜、冰冻如铁,但冰层下面几十米深的水仍能保持4℃的水温,湖水从水轮机流出,水温和地面温差经常在30℃左右,形成了几十里不封冻的江面,温差使江水产生雾气,江面上白雾袅袅,久不消散。沿江十里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在一定的气压、风向、温度等条件作用下,大量的雾气遇冷凝结在树枝上,形成了雾凇。

吉林雾凇由于它自然条件的得天独厚,因而持续时间长、厚度大、次数多。每年12月下旬到翌年2月底,是观赏雾凇的最佳时节,最多一年曾出现80多次。

人们把观赏雾凇的过程形容为三个阶段,即“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指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松花江上出现的雾景。

大约在夜里10时左右,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出现,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江面蒸腾弥漫的雾气,慢慢笼罩了霓虹流转的楼宇亭台,恍如海市蜃楼、梦中的云海。

“晨看挂”,是说清晨起来看“树挂”。

当冬天的朝阳冉冉升起,湿润的雾气结晶在江岸的树木、丛草之上,缀满了雪白晶莹的雾凇,犹如一朵朵银菊,好似一条条珠链,和一江碧水相伴,与湛蓝天空相映,绵延百里,纵横阡陌,蔚为壮观。1991年1月9日,来吉林市视察,恰逢吉林雾凇,咏诗四句:“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那么“待到近午赏落花”呢,是说观赏雾凇脱落的情景。

一般在上午9时以后,阳光、微风怀着对雾凇的“妒忌”,使凝结在树枝上的雾凇开始脱落,一点点、一片片、一串串,纷飞的雾凇似雪花落到人们的头上、肩上,使人感到格外凉爽、清新。

雾凇不仅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它还有许多独特的功能。

气象学家认为,雾凇是天然的“清洁器”。这是因为雾凇具有净化空气的内在功能。雾凇形成之初,会有一种叫“凇附”的现象,它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悬浮微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人们在观赏吉林雾凇时,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心肺。

雾凇还是城市的“消音器”。当雾凇出现时,作为晶状体,它既浓厚、有空隙,又结构疏松、密度较小,对音波反射率很低,所以能吸收大量的音波,为喧嚣的城市增添了一分幽静。

美丽的雾凇景观,将这座城市描绘装扮的婀娜多姿、分外妖娆,因风向和江岸走向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雾凇观赏带。

松江路城市雾凇观赏带,沿江而行,长堤赏凇,最大特点是沿江而行,人在城中,身临其境。适合伴着江雾在雾凇下悠闲漫步。

阿什哈达郊野雾凇观赏带,吉丰东线11公里处的阿什雾凇出现频率高。沿江上行,交通便利,树木整齐,雾凇壮观,曲路纵深,形成走廊,最适合旅游团队观赏。

红石湖水上雾凇观赏带,白山湖、红石湖地处高寒山区,遇低温雾气凝华于两岸原始树丛中,延绵三十八公里。

北大壶高山雾凇观赏带,北大壶滑雪场高山雾凇景观,绵延群山银装素裹,吸引众多游客畅享在冰雪运动中的欢乐。

雾凇岛岛屿雾凇观赏带,松花江的下游散落着几个美丽的天然小岛,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小岛在冬天里常常被雾气笼罩,雾凇几乎天天降临此地。这里的雾凇洁白如玉,又格外厚重,持久不落,雾凇岛的美名由此而来。上万只野鸭栖息在岛上,伴着银凇红日,美景最为奇绝。

雾凇岛因曾通村的雾凇而闻名,曾有“赏雾凇,到曾通”的说法。但近年来,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韩屯村,因距市内近,民俗特色鲜明、接待设施相对完善等优势,成为了摄影家们的乐园。

韩屯村是一个满族村落,岛上的人们已经在这里居住了300多年,至今还有很多满式的院落,“马架子”、“地窨子”、“东北三大怪”,等等,无一不显示着这个古老民族村落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从1991年起,吉林市政府以雾凇美景为载体,举办“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在节庆活动期间,各种弘扬雾凇文化的活动丰富多彩。 现在,“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越办越好,以雾凇为主题的书法、摄影展和冬季龙舟赛、冰雪温泉节等一系列活动,为雾凇冰雪节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游客朋友们,我们欢迎您再来吉林观赏雾凇。谢谢!

有关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20多种林木和200余种草本植物。三条大河(霍林河、额木太河、洮儿河)横贯区内,22个大型和上百个小型自然泡沼星罗棋布,产鱼20多种;鸟类173种,隶属16目、40科、98属,其中有鹤类6种,占全世界现有15种鹤类的40%。珍稀禽类有: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白鹤、天鹅、金雕等,成为远近闻名的“鹤乡”。1981年建立自然保护区,面积105400公顷。1992年,我国加入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后,向海即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册》。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定为《具有国际意义的 a 级自然保护区》。1993 年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纳入“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家邮政局曾于20__年7月30日发行《向海自然保护区》特种邮票一套四枚。

借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来描述丹顶鹤故乡——向海的瑰丽景观再恰当不过。向海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西北部,20__年“向海鹤舞”被评为“吉林八景”之一,在中国吉林省享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之美誉,是吉林的象征。

“鹤之故乡、人间天堂”鹤乡之前世今生,魂牵梦绕不了情。

乾隆皇帝曾在向海亲笔题下“云飞鹤舞,绿野仙踪。福兴圣地,瑞鼓祥钟。”的碑文。

荷兰亲王贝恩哈德到向海观光后,深有感触地说:“这真是人间仙境!”

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其博先生考察向海后说:“我到过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象向海这样完好的自然景观、原始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湿地生物,全球也不多了,这不仅是中国的一块宝地,也是世界的一块宝地。”

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审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被国家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境内。

向海在省内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之美誉。区内三大水系交汇贯通,从而形成向海水库和兴隆山水库两个大面积的芦苇沼泽区。草原、湖泊、沼泽、沙丘、榆林、灌丛交错相间,多种生物类型相互渗透,形成向海特有的生态自然景观。区内共有鸟类293种,其中被称为“湿地指示物种”的鹤类就有6种。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目前全世界仅有1500多只,在向海就有60多只。

鹤岛:位于向海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公里处,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植被多样,灌木葱茏,环岛水域内,蒲草苇荡高可过人,茂密连片,最值得一看的当然还要数人工驯化成功的半散养的丹顶鹤。

博物馆:是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微观缩影,体现了向海湿地特性,尤其各种动物栩栩如生。一幅幅白颧筑巢,鹤翔雁舞,仙鹤育雏等真实照片,会把你带入神奇的动物世界。

香海寺:1664年清朝顺治初始,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庙,取名“青海庙”,一九七二年在“破四旧”中毁掉。一九九四年始,对庙宇进行了重新修复,已故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将其题名为“香海寺”。寺内几株参天古榆有几百年的历史,如今仍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人们还赋予古榆美丽动听的传说。

蒙古黄榆林:黄榆光观区距县城约60公里,那里有一片亚洲最大的蒙古黄榆林,面积约50平方公里。蒙古黄榆树是亚洲稀有树种,属于榆科、榆属,是天然次生林,是干旱地区沙丘岗地上特有的树种。

有关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八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和你在向海相遇,相知,相识,我感到很高兴!今天这向海之旅就有我为大家做向导。那么我就长话短说,下面为大家介绍向海......

向海地处松辽平原边缘,科尔沁草原东部,吉林省通榆县西北部,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分关注的“自然保留地”。

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地貌以沙化和盐渍化的平原为主,区内多固定沙丘,沼泽湿地和湖泊分布其间:沙丘上千奇百怪的蒙古黄榆,是世界罕见的生态景观;一望无际、神秘莫测的蒲草苇荡,是向海的独特景观;三万多公顷湿地草原,是向海核心中的核心,被世界环保组织定为a级湿地,是中国六大湿地之首。

向海水草丰美,是鸟类的乐园。据专家近几年观察,已发现293种。其中,猛禽有金雕、白尾海雕、秃鹫、隼、鹗等20余种。还有天鹅、大鸨、灰雁、白额雁和世界濒危物种一类保护鸟类白鹳等。向海的鹤最为有名。全世界有鹤类14种,向海占有6种。它们是丹顶鹤、白鹤、灰鹤、白头鹤、衰羽鹤、白枕鹤。由于向海鹤的种类多,种群大,有“鹤乡”之美誉。

此外,向海还有狍子、黄羊、蒙古兔、狼等37种兽类;青鱼、草鱼、鲤鱼、鳌花等19种鱼类和林蛙、白条饰蛇等14种两栖爬行动物。

那么向海的历史沿革是, 向海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第27号文批准建立的,为白城专署直属林业事业单位,后委托通榆县人民政府代管。1986年7月,国务院第75号文批准向海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为省林业主管部门和县政府双重领导。1983年至1992年,原国家林业部和吉林省林业厅投资在保护区进行了一期工程建设,总投资160万元。在林业主管部门和省、市、县各级领导及国内外自然机构的关心和支持下,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全体员工,努力拼搏,取得了一定成绩。1992年加入"世界湿地公约组织",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国际重要湿名录",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评审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1991年第五届意大利桑迪欧国际生物保护节上,反映向海保护区的专题片《家在向海》夺得了评委会主席特别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代表资格奖,吉林电视台导演程捷被评为特别女性奖。1992年,李鹏带着唯一的一部专题片《家在向海》参加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保大会,把向海介绍给了世界。

1993年5月被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批准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1994年7月30日,吉林省第八届人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使保护区的规范化管理有了法律依据。1993年4月吉林森警总队派出一支森警大队进驻向海保护区,配备了森林防火车等设施,切实加强了向海保护区的防火、禁猎等保护工作。1996年在一期工程建设完成的基础上林业部批准计划投资939万元进行一期续建工程建设。1995年经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向海保护局晋升为县(处)级事业单位。

1999年10月,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和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编制完成《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xx-20xx年)》,确定了向海保护区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湿地生物物种的遗传基因库。并使向海保护区朝着健康有序、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1999年内,国家给向海保护区专项投资1065万元用于分洪入向,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建立了较完善的保护体系。1999年11月3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将向海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调整为省林业部门和通榆县双重管理,以省林业部门为主,整体上划归省林业厅管理,作为省林业厅直属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调整,理顺了国家对向海保护区的建设投资渠道,加大了对向海保护区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20xx年7月5日,吉林省省长洪虎到向海保护区现场办公,视察了生态工程、博物馆、并对涉及向海保护区生存和发展的移民、旅游发展等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界同仁的关心下,保护区的全部职工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来迎接大好发展机遇和未来严竣的挑战。

下面给大家3个小时的时间,让大家自由活动,留念拍照。3个小时后请大家回大我们的旅游车上。

好了,游客朋友么!我们今天的旅行就这样结束了饿!希望我今天的服务你能满意,若有不周之处好请指出,小磊以后回更好的为你服务!分别之时没有什么送给大家的礼物,祝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健康,快乐......

再见!

有关吉林防疫感悟心得体会和感想九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吉林省旅游观光!

吉林省地处东北亚腹地,内陆边境近海省份,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在中国版图上处在昂首向前的“鸡头”位置,幅员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均约占中国的2%。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

吉林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边境省份,也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巍峨壮美的长白山,奔流不息的松花江,造就了吉林雄浑瑰丽的自然筋骨与富饶丰厚的资源禀赋;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列铁路客车、第一台激光器等众多第一,造就了吉林现代工业的坚实基础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得天独厚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造就了吉林农业大省地位与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的底气;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起点的开放交融、长吉图开发开放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撑,造就了吉林扩大开放与拥抱世界的宽广舞台。

吉林,顾名思义,是吉祥之地、吉利之地、吉顺之地。吉林省省名源于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吉林市。“吉林”满语音译为“吉林乌拉”,“吉林”是“沿着”,“乌拉”为“大川”,“吉林乌拉”意思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简称吉林。以省内城市名定为省名在我国仅此一例。

良好的生态,是吉林的突出优势。吉林区域生态特色鲜明,东部群山环抱、水碧天蓝,中部江河相济、林田相间,西部渔兴牧旺、湿地广袤,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4.3%,东部长白山区超过85%,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有90%以上在吉林活动,它们悠然自得、无拘无束,从不羡慕城市生活,中国政府已在吉林等地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将为野生动物提供更舒适的乐园。

吉林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39种,油页岩等8种矿产资源储量居中国首位。吉林拥有品质优良的矿泉水,泉阳泉、农夫山泉、恒大冰泉等一批百万吨级项目陆续投产,中国“矿泉水城”基本建成。

吉林风光秀丽、四季分明,春可踏青、夏能避暑、秋赏红叶、冬戏冰雪,长白山色,林海雪原,草原风情,湿地河滩,特色小镇,娱乐休闲,无数的好去处令人流连忘返。迷人的乡村安然恬静,一派田园风光;美丽的城市现代开放,处处彰显时尚。

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这里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健全。坐落在长春的一汽集团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制造了中国第一辆汽车,而今,海外业务覆盖48个国家,红旗牌轿车长期作为中国礼宾用车,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吉化公司是中国的“化工长子”,曾拥有多个“中国第一”,中国首个碳纤维生产基地就诞生在吉化。长客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轨道客车生产企业,生产了中国第一辆地铁、第一列高寒动车组,高端产品出口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正在太空遨游的“吉林一号”可谓是“吉星高照”,能清晰看到地面上不到一米大小的物体,如果您在室外向太空挥手,它一定能清楚看到,并传回遥感图像数据。

吉林素有中国“北方药都”之称,中国有363个药材重点品种,吉林就有其中137种,全国每12个药品批准文号中,就有1个批给吉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在吉林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生产和销售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

吉林是中国著名的大“粮仓”,农产品品质优良,绿色有机食品多。这里自然禀赋好,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这里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高,玉米加工转化能力居中国第二位,赖氨酸、燃料乙醇产能居中国首位。金翼蛋品公司日加工鸡蛋1000万枚,单体工厂加工能力世界第一;皓月集团是亚洲最大的清真肉牛加工企业,同类产品出口份额居中国首位,在阿拉伯地区及很多国家的餐桌上,都有“吉林产”的鸡蛋和牛肉;“吉林大米”畅销世界,20__年杭州g20峰会被列为指定产品。

作为边境省份,吉林一直是中国的对外窗口。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吉林更是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已经与全球18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国际友好城市达到56个,国际和地区航线累计达到30条,海陆空路路畅通,与环日本海国家全部实现通航。

吉林与俄罗斯共同建设的扎鲁比诺万能海港进展顺利,珲春-扎鲁比诺-釜山等陆海联运航线稳定运营。“长满欧”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往返常态运行,现在计划开通“长珲欧”,让更多“吉林制造”的优质特色产品进入欧洲,当然,也让更多欧洲产品进入吉林。

吉林省致力于平台建设,既有中国首个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平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又有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当前正在加快长春新区建设,这是又一个国家级平台,吸引了一批世界知名企业落户。

近年来,吉林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开发形成了“八大”产品体系:一是银白世界冰雪游,涵盖冰雪观光、冰雪运动、温泉养生、关东年俗及冰雪节庆在内的冰雪旅游产品体系;二是红色革命遗迹游,以瞻仰东北抗联、解放战争等革命遗迹、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三是绿色生态森林游,以白山松水等山水林木资源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四是地域风光边境游,以中朝、中俄跨境游、中朝俄三国环线游为主的边境旅游产品体系;五是民族风情民俗游,以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风情为主的民俗旅游产品体系;六是历史遗迹文化游,以高句丽文物古迹、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等为主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七是现代文明工业游,以长春“中国一汽”、吉林“丰满水电”为主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八是传统农业观光游,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八大系列产品体系,类型多样、组合丰富,可选性、可游性和体验度高,可以满足多重旅游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吉林幸运地同时拥有这两座金山银山。在吉林,你可以搭乘“东北最美高铁”,去领略东部茫茫林海虎啸、中部沃野千里鹿鸣、西部草原湿地鹤舞的生态之美。你可以去中国雪质最好的雪场滑雪,在松花江畔赏雾凇,在长白山麓泡温泉,体验火热冬天的冰雪之美。你还可以走入寻常巷陌,听一听热情地道的东北话,尝一尝传统吉菜、中国最好吃的吉林大米、世界顶级的矿泉水,看一看诙谐幽默的二人转,在大饱口福与身心愉悦中融入民俗之美。

游客朋友们,接下来就请跟我走进我的家乡、走进缤纷四季精彩吉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