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长征革命故事心得体会总结 红军长征的故事感悟(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08:52:58 页码:14
长征革命故事心得体会总结 红军长征的故事感悟(2篇)
2022-12-24 08:52:5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长征革命故事心得体会总结一

正如指出的,红岩精神“体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既具有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共性,也具有抗战时期大后方特殊的历史时空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留下的独特个性。

一是目标坚定,担当大义的历史使命。在党的发展史上有凯歌行进的时候,也有艰难曲折的时候。在抗日战争风雨如晦的战斗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英勇奋斗。尤其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地区这样一个“重要战场”,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争取抗战胜利,开拓了许多新的工作领域,为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南方局这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卓有成效的工作,没有大后方经济的支撑,党主张和建立的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很难坚持,也就没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就没有新中国建立的政治基础。

二是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足够的政治智慧,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局面,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创造性地贯彻了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其大智大勇是红岩精神中最见功力、最具风采的华彩乐章。在国民党对“皖南事变”消息严加封锁的情况下,周恩来指示用一张可以通过检查的《新华日报》的版面与国民党新闻检查官虚与委蛇,同时,却连夜将印有“千古奇冤,江南一叶”题词的报纸于次日将事变真相公诸天下。“皖南事变”后,南方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极为险恶的环境中保存自己的力量,扭转被动局面,使“皖南事变”成为国民党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逐步下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逐步上升的转折点。

三是“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在国统区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开展党的工作何其艰难!周恩来曾多次告诫南方局的同志和从事秘密工作的党员,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这种“六月风荷”的政治品格,是南方局开展党的建设、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红岩精神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与国民党当局打交道的过程中,党坚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牢牢把握领导权;要在“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社会氛围下经受灯红酒绿的考验,不被浊流所淹没,而始终与群众在一起,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战斗在大后方特殊环境中的共产党人,无论是公开斗争,还是深入虎穴;无论是政坛搏击,还是商海沉浮;无论是身在红岩,还是隐于乡间,都能坚持操守,经受住严峻考验。“和而不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南方局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实践难能可贵。

四是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所在,信心所在。南方局创造性地运用于国统区的实践,为建立新中国增添了光彩,也为红岩精神的形成增添了光彩。南方局既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又严格区分国民党顽固派与爱国民主派的界限,争取多数,化敌为友。尤其是把做好对中间势力的团结争取工作,作为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任务。周恩来等南方局领导人以宽阔的胸怀,与中间党派广交朋友,协调步调,密切配合,团结战斗,奠定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础。

五是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时代风貌。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南方局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善处逆境,勇于牺牲,在艰难中开拓新局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在革命顺利时,不骄不躁,甘于奉献;当暗流袭来时,不灰心气馁,不怕牺牲;即使不幸被捕,深陷囹圄,他们都面对威逼利诱、威武不屈,以“热血似潮水般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捍卫真理,以“只要一息尚存,誓为真理而抗争”的大义凛然笑对屠刀。

红岩精神既具有丰厚的历史内涵,又具有穿越时空的实践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我们实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供了历史镜鉴。

首先,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独具风采的璀璨明珠。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孕育过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奉献了“从实际出发,敢闯新路,努力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政治勇气”的井冈山精神;在长征路上,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克服了千难万险,实现了战略转移,奉献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长征精神;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奉献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在西柏坡,我们党完成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战略决战,完成了全党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奉献了“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的执政镜鉴的西柏坡精神。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奉献了红岩精神这一闪耀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光辉的宝贵财富。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曲折发展中走向成熟的时代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以全国性政党公开走向以重庆为中心的国统区的政治舞台的重要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从“山沟”走向世界政治大格局的开端。

第二,红岩精神为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新的精神动力。红岩精神并没有过时,它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弘扬红岩精神,就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又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党面对肩负的历史重任,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险的考验,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三,红岩精神为共产党人长期执政和执好政提供了历史借鉴。以弘扬红岩精神为养分,在当今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下长期执政和执好政,就要继承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倡导和实践的“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风范,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就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凝聚人心,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坚持党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各项方针政策,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2022长征革命故事心得体会总结二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长征精神”。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听到这震撼人心的国歌,就不禁让我想起57年前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爬雪山。一路上,吃草根,煮皮带,到达延安只剩下20xx多人。

在长征中,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长征精神就是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现在也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造福于社会!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