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廉洁文化条例心得体会及感悟 廉洁文化的感想(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11:36:25 页码:8
廉洁文化条例心得体会及感悟 廉洁文化的感想(八篇)
2022-12-24 11:36:25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廉洁文化条例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这段时间以来,一批同志根据工作需要,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这是组织的培养、群众的认可和同志们自身努力的结果。在此,我向各位表示祝贺。同时,按照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定的要求和出于组织上对干部的关心爱护,我们在这里召开新任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主要目的就是要对新提拔、交流、转任的领导干部早上廉政课、早打预防针,常吹廉政风、常敲警示钟,使大家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对于每一位新任的领导干部来说,胜任新的岗位,履行好新的职责,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既是组织上对大家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希望同志们倍加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倍加珍惜在各自岗位上干事创业的机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前程和家庭幸福,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下面,我提几点希望和要求,与大家共勉。

<>

在座的各位同志能够走到领导岗位上,在工作成绩上是有目共睹的,在廉洁自律上也是受到认可的。但是,决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易发多发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我们随时都可能面临各种风险诱惑的考验,一旦放松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就极有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__省__市政协原秘书长__,从小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曾当过船工和石匠,从政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积极上进、清正廉洁的干部,为党和国家确实作出了贡献,并被上级组织部门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最初,他与私企老板们打交道时还是保持着几分警觉,曾经告诫身边的干部哪些人不可交。但随着职位的升迁,交际的频繁,逐渐放弃了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约束,在金钱、美色和权力的贪欲中越陷越深,从一名拥有大好前程的优秀领导干部沦为了阶下囚,其教训不可谓不深。讲这个例子就是要提醒大家,我们职务变了,权力大了,绝不意味着对自己的要求松懈了,相反要更加注重自身修养、自我约束,始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一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形象地比喻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突出强调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他指出,衡量一个干部是不是好干部,首先要看这一条。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上不合格,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就需要不断加强政策理论学习,要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加强对《党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学习,努力掌握科学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保持政治清醒、立场坚定。

二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它是靠信念、传统习惯、教育或社会舆论的力量为人们所遵守的价值标准。高尚的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条件,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作为一名合格领导干部的必备素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待享乐,对待金钱,对待权力,对待升迁,如何看待待遇,看待奋斗,看待得失,这都体现了道德境界的高尚与低下。古语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们的一些干部之所以出了问题,栽了跟头,归根结底是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过关,在喧嚣浮躁与是非曲直面前没有站稳立场、恪守原则。这就警醒我们,加强道德修养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不为私心所忧,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三要自觉养成学习意识。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大家走向新的岗位后,在新的环境下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肩上的担子会更重,担负的责任也更多,原来的经验和方法难免会不适应新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要牢固树立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修养,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作为领导干部,要躬下身子,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认真学好“马列的书”、“国情的书”、“专业的书”、“基层的书”和“群众的书”这“五本”书,不断丰富知识结构,切实提高素质能力,真正做到学深学透、学以致用。

<>

古语有云:“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句话大意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从个人修养做起。我认为这对今天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廉洁自律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廉洁自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只有为政清廉、一身正气,才能在干部群众中有威信,才有资格要求和约束别人。由此可见,无论是古圣先贤所讲的修身济世之道,还是今天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它们所强调的根本都体现在“自律”上。讲过“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守住做人、做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的敦敦教诲为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廉洁自律指明了方向,就我个人理解关键在于守住三条底线。

一是要守住做人的底线。坦率的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每个人都有正常的七情六欲,身上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有时难免出现彷徨、困惑,从普通人的角度讲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我们就决不能仅仅以普通人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必须时刻牢记作为共产党人肩上所担负的使命与责任。现在,社会上有人说不怕领导干部讲党性,就怕领导干部没爱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攫取利益,正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拉拢腐蚀公职人员,我们面临的整体环境十分复杂,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滑倒。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赖昌星修建穷奢极欲的“红楼”,多少干部被拉下水;倪发科喜爱珠宝,多少商人把送玉当做“雅贿”;____被查前几天,还到会所里大吃大喝;韩先聪在被查当日,手机信息还显示有两场饭局……这一桩桩案例无不告诫我们权力带来的不只是名利和拥戴,与之伴随的还有诱惑和陷阱。所以,守住做人底线,加强自我修养对领导干部而言尤为重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处在领导岗位上就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问做人之要,多一份自省,少一份浮躁,做到社会再变信仰不能忘,诱惑再大原则不能丢。

二是要守住做事的底线。组织和人民把权力交到我们手中,目的是让我们为事业发展做贡献,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绝不是让我们用手中的权力去贪图享乐,绝不是让我们用手中的权力去谋取私利。我们干事创业,为的是有所作为、有所建树,而不是碌碌无为、胡作非为,这就要求我们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认真想一想我们在为谁做事,应该怎样做事,如何才能把事做好。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讲话中提到“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正是一名领导干部对自己责任使命的清醒认识和庄严承诺。勤政为民是每位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我们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对自己的承诺尽到义务。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千方百计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遵循客观规律,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自觉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三是要守住人际关系的底线。在现代社会里,人际交往很频繁,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需要讲感情、讲亲情,有时也会有欲望的冲撞,也会有心理的纠结,但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交往,正需对待家属子女和亲戚朋友,则需要认真把握。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表率。陈毅在担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期间,曾与子女“约法三章”:要求他们穿土布衣,不坐公家的小汽车,办任何事都要严格按制度来。陈云任职中央纪委书记时,曾向亲属子女提出“三不准”:不准搭乘他的车,不准接触他看的文件,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严格家规、清正家风,至今仍传为美谈。领导干部由于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在对待人际关系上更应保持审慎、严谨的态度,不能随便交友、滥交友,更不能把人际交往异化为酒肉关系、交换关系和金钱关系。对待家属子女和亲戚朋友除了关心爱护,更要讲原则、明是非。西方有句名言:天堂和地狱只有一步之遥。党员干部在腐败问题上没有天然的免疫力,有时一念之差,一步走错,就会滑向腐败的深渊。身为领导干部就要格外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把牢亲情关、友情关、人情关,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恪守人际关系的底线,不为所动、不为所用。

<>

各位同志作为各自单位、部门上的领导,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人、财、物等方面的权力,与群众打交道多、与项目打交道多、与资金打交道多。这就难免会成为别有用心的人接近、拉拢的对象。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利用手中的权力大开方便之门,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现象确实存在,危害也非常大,比如,兰州公路系统特大贪污犯罪案,涉及处、科级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67人,涉案金额达5000多万元,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至19年不等。还比如,发生在我区的张宗耀、郭克强以及前段时间被检查机关立案查处的(拆迁办两个副职)等等,都是权力滥用的现象。我讲这些,主要还是提醒大家要高度警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自我约束,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蚀,守住廉洁从政的底线。领导干部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必须要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拉起权力上的“高压线”,真正做到心怀敬畏、规范用权。权力观的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关于权力是谁赋予的,权力该为谁服务,怎样用权力做好服务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敬畏人民。大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之所以把权力交给我们,是源于对我们的信任,权力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权力越高奉献就越多,“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我们的职务越高,手中的权力越大,越是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识。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因此,必须对人民群众心怀敬畏、心怀感恩、心怀热情,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诚心诚意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和人民群众一道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其次要敬畏法纪。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要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讲话语重心长,有很强的针对性,意在提醒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常怀对法纪的敬畏之心,严于律己,慎思慎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党纪国法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守的纪律底线,一旦逾越就会滑向腐败的深渊。要知道有些时候从公仆到贪官只是一念之差,从功臣到罪人常常只有一步之遥,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就是手中有了权力就抛理想信念于脑后,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家各抒己见,有人说“富甲天下”,有人说“功成名就”,有人说“高官厚禄”……朱元璋听罢一一摇头,直到听到“畏法度者最快活”时才点头称是。故事蕴含的对“法纪”的认识,引人深思。作为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法纪意识,时刻牢记党纪国法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是不可逾越的“防火墙”,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和责任行使权力,不超越边界、不任意妄为、不逃避约束,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才能保住名节,守住清誉,赢得人生。第三要敬畏权力。古语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该敬畏什么的人是可悲的。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可谓语重心长、发人深省。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之于民善莫大焉,用之于己则贻害无穷。敬畏权力,就要正确看待权力,必须意识到权力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一种约束、一种风险,而不是用来逞一己私欲,用来交换和牟利的工具。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引用过一句名言:“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可见,权力本身是庄重而严肃的,这就要求掌握和使用权力的人必须慎待权力,慎用权力。“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才不会在人情世故的纠缠中丧失原则,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下迷失自我。

同志们,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诱惑挑战,大家要时刻保持警醒,始终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清清白白为官、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努力做既勤奋干事又干净做人的领导干部,把住关口,守住底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最后,祝愿大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有关廉洁文化条例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同志们: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市交委党组、市公路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今天的党风廉政主题党课,我主要围绕“坚守信仰清正廉洁对党忠诚”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

理想信念是鼓舞和激励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上的“钙”。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没有信念就没有实现目标的动力。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从大庆铁人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崇高信仰、远大理想发挥着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让我们党穿越90多年艰辛历程,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理想信念都是激励共产党员的精神动力。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精神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一些腐败份子把自己的牢狱之灾归罪于制度漏洞,这往往是开脱之辞,制度固然更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但是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共产党员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因素。制度使人不敢腐败,信仰使人不愿腐败,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价值观,时刻充满干好工作的激情和活力,不断加强学习,注重自我修养,勤奋工作,淡泊名利,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以豁达的胸怀处理得失,以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

大家要继续强化党章党规的学习,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树立行为规范,增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交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市公路局党委的领导下,紧密结合机械化养护工作实际,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

共产党员要讲政治,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心中有党。要把牢政治方向,自觉在政治定力、担当精神、工作方法、敬业精神、清正廉洁上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第一,强化理论学习,武装头脑。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起到表率作用,成为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带头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把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本领落到实处,深化思想认知,增强政治定力。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特别是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做到防腐拒变,清正廉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廉是底线,也是红线,谁也不能突破。随着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不断深入,我们党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腐朽思想乘机而入,封建主义残余沉渣泛起。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持讲政治,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保持清正廉洁。大家要从严约束自己。常怀律己之心,注意防微杜渐,抵制腐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常思贪欲之害,以健康方式追求美好理性的业余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多交良师益友,净化自己的社交圈。

第三,发挥模范作用,敢于担当。理想和信念不是一句空话,作为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大家要以焦裕禄同志、兰辉同志和乐山市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为榜样,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大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养好路、管好路,讲奉献、讲担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品质出行需求。

<>

共产党员要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大家要始终保持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关键时刻不动摇,危难关头挺得住,始终经受住困难和挑战的考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一是始终保持公私分明的自觉性。能不能把握好公私界限,正确处理公私关系,是检验一名共产党员党性纯不纯、作风正不正的试金石。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如果只图自己舒服、只讲个人面子、只顾自身前程,就难免让“私”字大行其道,助长“四风”蔓延,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只有把握好公与私的界限,才能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大家要继续保持清醒的认识,时刻牢记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坚持克己奉公、秉公用权、公私分明、先公后私。

二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对共产党员而言,理当做到破除私心、成全公义,可以追求个人的合法权益,但不可以有自己的灰色私利,更不能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对共产党员来说,不怕物质诱惑多么炽烈,就怕内心自律溃败;不怕监督存在留白,就怕不能战胜“心魔”。大家要继续正确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不让自己掉进唯“利”是图的歧路和错路。

三是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共产党员,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就会丢了“魂”,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就会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大家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心中始终牢记法律和纪律的“高压线”、公与私的“警戒线”,牢记自己的使命职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为人民掌好权、替百姓办好事。具体到个人,就要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尽忠职守,爱岗敬业,忠诚党的交通公路事业,为新时代乐山公路转型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

有关廉洁文化条例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一、认真学习廉洁从业及本岗位业务知识,不断增强廉洁从业意识,提高业务能力,自觉做到廉洁从业。

二、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

三、严格遵守公司、本岗位有关廉洁从业的规章制度。

四、严格履行本岗位职责,不利用岗位职权和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或损害公司利益。

五、不滥用岗位职权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或进行营利性活动的,按照规定管理好本部门的公共财物,防止资产浪费、流失。

六、不滥用岗位职权违规、违纪操作;坚决抵制商业贿赂,不接受客户的吃请、不接受客户的财物、不在执行公务中借机向客户“吃、拿、卡、要”。

七、不借出差、考察、学习之机利用公款进行旅游等高消费娱乐活动,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礼品馈赠或其他服务的,不参加赌博等活动,不违反社会公德

八、不利用岗位便利为自己和亲朋好友谋取利益,自己及其亲朋好友不与客户发生任何经济上的往来。

九、发生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服从组织乃至司法机关的处理。

承诺人:

x年x月x日

有关廉洁文化条例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同志们:

在“治污减霾”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之际,按照区监察局开展宣传教育月活动安排,今天由我跟同志们一起探讨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关问题,期望通过这次授课,能对分局各项工作,尤其是“治污减霾”工作有所促进。

党的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视作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反腐倡廉定位在亡党亡国的生命线,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充分显示党执政为民的决心。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环保地位的上升、权力的凸显、资金的增加,一些重要部门、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成为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地带。贯彻落实党的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新举措、新要求,环保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实际,立足岗位,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有效地抓好工作落实。

一、腐败现象产生根源及其后果

“腐败”一词的本意是指生物的腐烂,后来被引入思想道德和政治领域,特指国家公务人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从而违反社会公认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并造成一定社会危害的一种畸形行为。腐败在广义上说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变异现象。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联合国定义称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

(一)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

腐败现象古来有之,久治不绝,根深蒂固。产生腐败现象的成因,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找出若干种原因。如社会历史原因、政治文化原因,也有当事者个人的原因。

1.利益的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着本能需求,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物性要求。这种生物性要求反映在人类行为的动机上,就是“欲望”。人在“欲望”非常想得到满足而没有得到满足时,其“欲望”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产生一些“出格”的行为。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

2.私有制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腐败现象在本质上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进入阶级社会后,物质财富的私有化,成为产生腐败行为的思想基础。一方面,当一个人能用手中权力交换到物质又不被束缚的时候,就会无限的放大这种权力。这样,腐败也就产生了。除非他受到道德的、法律的、或宗教的力量约束才可能放弃这种谋利行为。因此,如果当权者没有道德修养,法律又对他的腐败行为不能及时有效制裁的情况下,他就会把手中的权力当成无形的商品进行物质交换,以获取更大的私利,这就是所谓的权力寻租行为。

另一方面“官贵民贱”的封建剥削思想意识对人们打下了根深蒂固的烙印,“升官”和“发财”成了封建社会人们的思维定式,连刚刚认识字的儿童也知道读书好便可以“学而优则仕”,有了仕的地位便可发财,便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至于封建社会中,当官后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是普遍常见的社会习俗。这种观念影响深远,以至这些腐朽的封建主义思想和观念,在当今中国的现实政治生活中都可以找到新的表现形式:官本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家长制、裙带风……

3.法制和管理力量投入失当,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人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说,通过法制和管理的手段,把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欲望乃至行为,限制和约束到保证不妨碍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范围内,就能够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但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法制和管理力量投入失当,成为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法制立足于惩腐,管理立足于防腐,如果从开始就把管理抓好,使他们都能廉洁从政。也就不会存在这种腐败多发的势头了。那样要比等到他们腐败后制裁他们要好的多。如果想要依靠法制替代管理的办法治理腐败是不可能达到目地的。一个管理好的人不管法制如何他都不会去腐败。而一个没有管理的人一旦有机会他就有腐败的可能。

(二)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

如果要从不同社会发展历史、不同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社会结构及领域中,列举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那是很难列举完全,也是很难说清楚的。权威人士对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是按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的:

1.根据腐败者的行为和目的来划分。腐败可分为拜金型、拜物型、徇私型、享受型、贪色型等。

2.根据人们对腐败行为的价值评价来划分。分成三类,即:白色腐败、灰色腐败、黑色腐败,人们对他们的谴责如同它们的色彩所表示的那样由弱至强。(1)白色腐败。指社会大多数成员(包括上层人士)不积极支持对之惩罚的腐败行为;(2)灰色腐败。指对之惩罚虽为上层阶层所拥护,却不受到其它社会成员支持的腐败行为;(3)黑色腐败。指为社会大多数成员(包括上层人物)所一致谴责的腐败行为。

3.根据腐败主体的数量不同来划分。一是根据腐败主体的数量不同将腐败分为个人腐败、制度腐败和整体腐败。

4.根据腐败性质的严重程度来划分。根据腐败性质的严重程度可将腐败分为:官僚主义、违反党纪、政纪和违反法律但不构成犯罪、触犯刑律构成犯罪。

5.根据腐败发生的层次来划分。根据腐败发生的层次不同可将腐败分为权力腐败、行业腐败和社会腐败。

6.根据世界各国腐败的存在状况来划分。可将腐败分为高度腐败、中度腐败和低度腐败。高度腐败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美洲等地区。中度腐败的国家主要是指印度、土耳其、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智利等发展中国家。低度腐败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取得共识的是新加坡和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有着比较有效的体制和举措,腐败现象相对较少。

(三)腐败现象造成的社会危害

腐败是社会毒瘤,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1.腐败诱发社会的不稳定。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只有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才有可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只有稳定,才能保护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由于腐败损害了政府的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威信,打击了民众对政府行为的信心,从而使民众对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以及政府行为失去信心,导致政府危机,严重的还会引起社会动乱,即腐败破坏政治体系赖以运行的合法性基础。

2.腐败损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公平和正义是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某一政权内渗入腐败分子,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在管理公共社会事务过程中,截留本应属于全体人民的发展机遇、物质财富,这就破坏了社会管理的公平性,极其严重地损害了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最突出的表现在为公职人员提拔、任命方面的卖官鬻爵、跑官要官,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不公正性导致干群关系日趋紧张,已经引起社会普遍的愤慨,群众上访集访不断,导致社会动荡。

3.腐败破坏社会的民主法治。“民主”就是主权在民,而权力腐败集中表现为缺乏民主、个人专断、权力集中、权力滥用、以权代法、贪赃枉法等。一些地方由于缺乏民主,权力难以受到有效监督,致使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腐败时有发生;在腐败严重的地方,既不会有健全民主法治,也难以有良好的秩序和效率。

4.腐败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败是一种对公共守则的破坏。当腐败行为未受到打击而受到人们的默认时,当高层人物腐化时,当社会中的人们感觉到不通过腐败就不能获取服务和利益时,当忠诚人员受腐败氛围的压力时,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会产生一种扩大效应,致使腐化现象扩散和蔓延。由此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和社会道德的沦丧。毫无疑问,腐败是社会的罪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极大的危害。

二、我国反对腐败的历史经验及基本形式

我国反对腐败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运动反腐。即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惩治腐败的反腐方式,其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力量来对抗腐败。

建国初期,我们党主要是靠发动群众运动来反腐败。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发动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以后又发动了新“三反”“五反”运动、“四清”运动等。应当说,开展这些运动,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必要的,正如武汉大学政党研究所所长 丁俊萍教授所言:“这些运动的矛头,几乎都指向干部、党员中的贪污腐化、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但由于这些运动是在阶级斗争扩大化背景下进行的,所以也误伤了一些人。”但运动型反腐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它打破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冲击了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

2.重典反腐。重典治腐在中国古代就成为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重典治吏的内容包括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首先,它体现在贪罪与盗罪的量刑上。从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开始,便确立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思想,贪赃受贿的刑事责任远比盗贼为重。正因为如此,历代对官吏犯赃都处以重刑。如《唐律疏议》规定,作为负有领导、主管之责或主办某项工作的官吏“监临主司”受财枉法的“十五匹绞”,而常人盗窃,即使五十匹,才是加役流而已。

其次,只要官吏有贪污受贿的行为就构成犯罪,而不论数额的多少和枉法与否。早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再次,官吏不论以任何方式获得经济利益或所谓好处,都为王法所禁止。以唐律为例,官员接受管辖下的吏民的肉类、酒食、瓜果一类物品,要以受贿论处,甚至对于离职卸任的官员接受这一类物品,也要以受贿论。此外,重典治腐还体现在刑罚的严酷上,封建刑罚不但是对违法者的身体残害,更多是精神上的。如犯罪者不但可能被断指(肢)、宫刑等,还可能同时被刺面。到了唐朝形成了对违法者施行残酷的“五刑”。即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明朝朱元璋设置的酷刑项目有:凌迟,滚汤,铁刷,钩脊,抽肠,剥皮,挑筋。可当殿行刑,残躯示众。还实施律外重刑(如剥皮充草)。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在众人围观之下活剥贪官的皮,然后实之以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在官府门前,以示替戒。

大臣无不战战兢兢。“令人感不像人间。”清雍正皇帝更是重典反腐的实践者。雍正在位时诛杀贪官不计其数。但他的反腐措施并不仅此,除惩治诛杀贪官以外,雍正还有三项更为彻底的措施:一是绝不放过贪官的涉案的亲戚和子孙。贪官们的罪一经核实,雍正就下令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二是让贪官“死而不已”。雍正的政策是:“死了也不放过他!”雍正四年,广东道员李滨、福建道员陶范,均因贪污、受贿、亏空案被参而畏罪自杀。雍正下令:“找他们的子弟、家人算账!”雍正指出,这些家伙自知罪大恶极自身难保,就想一死抵赖,牺牲性命保住财产,让子孙后代享用。因为依照人之常情,杀人不过头点地。

人一死,再大的事也一了百了。可惜雍正不吃这一套,他不管什么常情不常情,骂名不骂名。他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位,谁也别想有侥幸心理。三是杀贪官给官看。雍正继位不久就发生山西亏空和科场舞弊两大案件。经审理,山西巡抚诺敏与下属官僚“上下其手,内外勾结”,致使山西库银亏空四百多万两;恩科主考官张廷璐泄漏考题、收受贿赂,营私舞弊,罪大恶极。雍正原本是要把诺敏“腰斩”、把张廷璐“凌迟”,经大臣谏劝,改为诺敏“赐死”、张廷璐“腰斩”。

雍正下令:“传旨给顺天府和京师各大衙门,让那里四品以上的官吏,在诺敏、张廷璐行刑时,不论是否沾亲带故,也不论是不是门生好友,统统都到西市去‘观刑’。让所有的人都去给这两个墨吏送行,大有好处!”- 这就是杀贪官给官看。对此,雍正还有一番高论:“杀贪官不能只叫老百姓看。要叫当官的去看,一人也不许不去,朕就是要让他们好好看看,看得心惊肉跳,看得筋骨酥软,看得魂消魄丧,看得梦魂不安!这样,以后他们的黑眼珠盯着白银子时,就会有所惊觉,就得掂量掂量,就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就得想法给自己留条后路!”

“乱世用重典”,没有雍正大刀阔斧的整顿吏治、肃清贪官、清理积欠,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雍正反腐倡廉仅仅五年,国库储银就由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更重要的是,社会风气改变了。后世出现“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虽说是一种夸张,却是对雍正治理腐败的肯定。

到了现代中国,重典反腐仍是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早在1931年冬,刚刚就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就签发了《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等文件,《训令》规定,对贪污腐化分子必须给以严厉制裁,对侵吞公款300元者“判刑枪决”。1931年8月,瑞金县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因贪色贪财致死人命,刚刚上任的瑞金县委书记邓小平得知后十分气愤,派人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听后气愤地说:“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谁也阻挠不了。”1932年5月5日,瑞金县苏维埃裁判部对谢步升以“贪色贪财致死人命”等罪判处死刑,5月9日执行枪决。这是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也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被处决的腐败分子。

1951年11月30日,毛泽东就华北局关于原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和后任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贪污一案对中央的报告作出批示。批示指出,刘青山和张子善“是大贪污犯”。并明确表示: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初反腐败的第一大案,史称“开国第一刀”。后人常说“杀了两个人,管了几十年”。

“重典反腐”理念蕴涵着某些值得肯定的积极因素,通过加大对腐败分子的严惩,会提高腐败的风险和成本,保持对腐败分子的威慑力,可收一时之效。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滞后式的反腐败策略,只能达到治标的目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3.权力反腐。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专门反腐败机构—党的纪检机关、检察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恢复重建,加大了反腐败工作力度。据统计,仅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纪检监察机关共审结违犯党纪政纪案件85.2万件,处分88.1万人。而检察机关在20xx年至20xx年的五年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79696件209487人。其中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929人(包括厅局级930人、省部级以上35人)。综观几十年来我国反腐败工作的每一个案例,关于权力的腐败,不论其暴露的原因如何,到最后都要依赖权力部门的参与,来解决权力腐败问题。

有关廉洁文化条例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家风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今天我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题目是“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本次廉政党课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家风的由来与传承。二是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三是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四是新时代弘扬优良家风的实践要求。

<>

家风的由来。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集体认同,是经过家庭长期培养、长辈们反复实践、言传身教、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精神风尚和道德水准,还能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作品中,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族风尚,原文为“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他强调“家风不可忽视,家训不可小觑,人品十分重要,习惯决定人生”。

家风的传承。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和家教,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林则徐也告诫儿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智。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以《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和邻、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之一。

家风的认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特别是把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因此,我希望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廉洁齐家,蕴涵家风,注重家教,形成优良的家风家教,清正和谐的家庭是廉洁奉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的港湾。

<>

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新时代家风也在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的当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响应时代的主旋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一个国家良好的风气,靠千千万万家庭的淳朴民风来聚拢。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是紧密联系的,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家风沐党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也是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的融合互通的基本点。良好的家风是党风建设的推进剂,家风建设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家风与党风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x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5年10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同年12月,xxxxx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018年3月,xxx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通过树立良好家风来带动党风向上向善。家风连着党风,特别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人领域,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可以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必将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讲规矩的良好家风,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家风清政风。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不仅是家庭伦理,也是为政之德,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家风也是政风,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注重家风家教。朱德曾要求儿子朱琦必须从铁路工人学起,一天,朱琦回家,与妻子说:“今天我见到父亲了。”朱琦的爱人问:“在哪里?”朱琦说:“在我开的火车上。”管好身边人、家里人,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家风的旗帜,要用党员的标准管束自己,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政风的关系,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弘扬好家风,带出好政风,用良好的家风夯实建设晴朗政治生态的基础,汇聚出中华民族强大的正能量。

家风淳社风。近年来,尽管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家风建设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一种断层的现象。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对于一些手握公权力之人来说,他们缺失了“勤政为民”的情操和宗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他们缺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与操守。对此,xxx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以此来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我们必须传承好家风,培育好社风,用好家风涵养民风、社风,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守礼的良好氛围。好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发并凝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一个个小家庭的底色正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自然天朗气清、安定祥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率先而行,做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树立者、传承者、守护者,培育良好社风,共倡时代新风。

<>

(一)习氏家风“勤俭持家、从严教子”

正身率下,治家严苛。习仲勋同志时刻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家教融为一体,对家人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奉调中央工作,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因齐心的单位离家较远,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习仲勋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顾孩子们一些,还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齐心回忆说:“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着玩的时候,仲勋是开心极了”。尽管非常疼爱孩子,但习仲勋对孩子从不娇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xxx的生活非常俭朴。孩子们平常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捡大的旧衣服穿。“我比较惨的就是上面有四个姐姐,只有一个哥哥。所以大部分穿姐姐的衣服”,谈起此事,xxx直率的说,“花衣服、花鞋子,我绝对不干,但是也不得不穿”。母亲齐心也还记得,“xxx因同学笑话而不愿意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xxx的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吃饭时,父亲常把他们掉在桌上的饭粒、馍渣捡起来吃,最后还要用馍把菜碟里的汤水蘸净。有一次,姐姐桥桥不小心碰翻了汤碗,习仲勋俯身将洒在桌上的汤汁吸吮干净。对于浪费行为,习仲勋会严厉批评。在父亲习仲勋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对xxx影响很大。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xxx多次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谆谆教导,涵养气节。习仲勋和齐心很早参加革命,家里有着浓郁的革命氛围,上学时,xxx是住校,逢年过节才回家。“回家以后,先是一溜,子女站在墙根上,接受父亲的训话。他自己怎么参加革命,你们今后一定也要革命,革命是怎么回事。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有的时候很想去玩一玩,很不耐烦,但是也不敢不听,这些东西也就潜移默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xxx动情的回忆着。习仲勋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对子女们包括女婿,他的要求就是:要忠诚于党,不要怪组织,不要靠老子,路要自己走。在xxx眼里,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xxx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要“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年轻时候的xxx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在20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党的总书记后,面对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等问题,他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把好“总开关”,不能得“软骨病”,要铸就坚守信念的钢筋铁骨和铜墙铁壁。他还反复告诫全党,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不留名利,孝诚为国。“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习仲勋对儿子xxx的期许。在最后的日子里,习仲勋还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1962年,习仲勋受冤屈,母亲齐心带着习远平在河南一个农场劳动,xxx也下放陕北插队。一家人天南海北,骨肉分离,齐心挂念在陕北吃苦的儿子,便亲手给xxx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那些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等等,xxx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7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和陕北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他说:“我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这种朴素的情感一直根植在xxx心里。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xxx始终牵挂着老百姓。无论是在兰州养老餐厅给老人端菜送饭,还是到河北阜平在农民炕头上盘腿而坐,那种与民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感由内而发、纯朴自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总书记,记得家里,就跟亲戚串门、邻居唠嗑一样,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切”。

习仲勋的治家之道,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实现了律己与育人的良性互动,做到了对家人涤荡心灵和家庭幸福和谐,其“不近人情”的家风不仅是为人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正是优良家风熏陶,xxx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那一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

(二)溺爱子女,贪官痛哭“害子”

东窗事发,错爱害子。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庭审中痛哭流涕的说:“养不教、父之过,对他(刘德成)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的责任。”把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可谓舐犊情深。法院判决书显示,在刘铁男涉及的3558万余元财物中,通过儿子刘德成收受的达到3400余万元。而儿子的贪婪,则直接源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事实上,刘铁男受贿的部分事实与其子刘德成关系甚大,甚至警方也是以刘德成为突破口,从而揭开了整个贪腐大案。“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父母对子女的爱,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便是溺爱。“从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到“父女齐上阵”,一桩桩腐败案件的背后,无不折射出领导干部对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风的不正。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落马,则为那些溺爱子女、家教不严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捷径思维,做人上人。根据报道,刘铁男案是一起典型的家族腐败案件,对子女的教育更是成为反面教育的典型,正如刘铁男自己所讲:“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我们来一下他们父子的自述。

刘德成记得:“小的时候我爸每次在路上都会跟我说,做人要学会走捷径。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长大后的刘德成,脑海中全是父亲灌输的扭曲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也是他后来为何会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来大肆收取金钱的原因所在。

总希望有人“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的刘铁男,给了绕其身边老板们突破口,浙江一民营企业董事长邱某是向其“进贡”最多的一位。为扩大pta项目产能,邱某请刘铁男在审批上予以关照,刘铁男表示得按程序走。邱某问:“听说你儿子在国外留学?”刘铁男不失警觉:“你问这个干吗?”邱某说:“如果他回国了自己做生意,我们合作,我可以带带他。”刘铁男当时没表态,邱某回酒店不久,刘铁男就打来电话:“你说的事倒也可以考虑……”。在“你情我愿”“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中,刘铁男与老板们一拍即合。2006年,邱某出资100万元为刘德成在杭州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并以虚假化纤贸易方式为刘德成获利825万余元……。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的贪腐就会一泻千里。“如今觉得当时我们父子都错了,抛开以权谋私不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错了,奋斗的原动力就错了,这也是我们父子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被关进冰冷的铁窗后,刘德成悔恨地说。

家风不正,一损俱损。像刘铁男这样的落马官员,没有认识到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因为看中了刘铁男的权势,没有人会给刘德成送钱送车送物;而如果刘铁男头脑清醒,就应该好好教育儿子,在发现儿子开豪车时及时阻止。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任由儿子胡作非为,在违法乱纪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把自己也拉下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对子女过度的溺爱,终会害人害己。

古人云:“父母之于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被舐犊之情迷惑了双眼。真正疼爱子女,就应该涵养好家风,从小培育孩子正直的品质和出众的能力,让孩子经历摸爬滚打、砥砺成才。

<>

xxxxx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社会做表率。”因此,弘扬优良家风,要深刻学习领会xxxxx关于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弘扬家庭美德的新内涵、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引导家庭成员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声誉帐、家庭账,使自己成为廉洁文明家风建设的示范者。同时,制定清廉家训,经常性开展家庭助廉警示教育,统一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历代先贤的家教故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也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营养”。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严守廉洁家训,继承良好家规,传递廉洁基因,以持之以恒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断涵养浩然正气,自觉远离贪欲之念,用自身修养和言传身教影响家属,共同建设廉洁家风。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的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倡导当好“廉内助”、常敲“枕边钟”、劲吹“廉洁风”、做好家庭“监督员”、净化“生活圈”,让纯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今天的家风廉政党课即将结束,我真诚希望通过共勉交流能够使大家有所收获,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谢谢大家!

有关廉洁文化条例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为进一步强化依法办学,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巩固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和规范教育收费优秀达标工作成果,切实办人民满意教育,今天,我校作为代表,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发出如下倡议:

一、加强学习、形成共识。利用党员组织生活会、中心组学习、教工政治学习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七部委和市教委、区教育局等颁布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全校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政风行风建设和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分层要求、落实责任。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中层部门负责人与学校的责任承诺签约制度,明确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不同层面和收费工作专职人员的职责,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谁失职追究谁。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政风行风建设中的服务保障监督作用。

三、恪守师德、廉洁从教。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积极深化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不断推进廉洁师德教育活动。以本校新修订的师德规范和奖惩条例为引领,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无私奉献、廉洁奉公,把恪守师德、廉洁从教的要求内化为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杜绝有违师德规范和违规办班收费行为,不发生因师德师风或收费引起的信访、举报和投诉事件。

四、规范收费、依法公开。凡是涉及学生代办服务性收费项目,必须做到有章可循,事先征求意见,公开标准,项目清晰,体现自愿,按实结算。课外活动费向家长提供用款清单,多退少不补。学校财政收支状况坚持每月向教代会公开。

五、注重沟通、内外和-谐。以作风为引领,坚持民-主管理,密切干群关系。校级领导每学期做到对教职员工家访率100%,积极主动关心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家长会、一次家委会,每半年与社区进行沟通一次,通报有关政策和学校发展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争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

签名:

时间:20xx年**月**日

有关廉洁文化条例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家风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今天我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题目是“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本次廉政党课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家风的由来与传承。二是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三是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四是新时代弘扬优良家风的实践要求。

<>

家风的由来。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集体认同,是经过家庭长期培养、长辈们反复实践、言传身教、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精神风尚和道德水准,还能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作品中,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族风尚,原文为“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他强调“家风不可忽视,家训不可小觑,人品十分重要,习惯决定人生”。

家风的传承。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和家教,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林则徐也告诫儿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智。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以《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和邻、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之一。

家风的认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特别是把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因此,我希望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廉洁齐家,蕴涵家风,注重家教,形成优良的家风家教,清正和谐的家庭是廉洁奉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的港湾。

<>

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新时代家风也在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的当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响应时代的主旋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一个国家良好的风气,靠千千万万家庭的淳朴民风来聚拢。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是紧密联系的,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家风沐党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也是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的融合互通的基本点。良好的家风是党风建设的推进剂,家风建设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家风与党风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x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5年10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同年12月,xxxxx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018年3月,xxx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通过树立良好家风来带动党风向上向善。家风连着党风,特别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人领域,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可以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必将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讲规矩的良好家风,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家风清政风。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不仅是家庭伦理,也是为政之德,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家风也是政风,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注重家风家教。朱德曾要求儿子朱琦必须从铁路工人学起,一天,朱琦回家,与妻子说:“今天我见到父亲了。”朱琦的爱人问:“在哪里?”朱琦说:“在我开的火车上。”管好身边人、家里人,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家风的旗帜,要用党员的标准管束自己,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政风的关系,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弘扬好家风,带出好政风,用良好的家风夯实建设晴朗政治生态的基础,汇聚出中华民族强大的正能量。

家风淳社风。近年来,尽管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家风建设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一种断层的现象。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对于一些手握公权力之人来说,他们缺失了“勤政为民”的情操和宗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他们缺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与操守。对此,xxx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以此来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我们必须传承好家风,培育好社风,用好家风涵养民风、社风,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守礼的良好氛围。好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发并凝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一个个小家庭的底色正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自然天朗气清、安定祥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率先而行,做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树立者、传承者、守护者,培育良好社风,共倡时代新风。

<>

(一)习氏家风“勤俭持家、从严教子”

正身率下,治家严苛。习仲勋同志时刻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家教融为一体,对家人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奉调中央工作,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因齐心的单位离家较远,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习仲勋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顾孩子们一些,还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齐心回忆说:“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着玩的时候,仲勋是开心极了”。尽管非常疼爱孩子,但习仲勋对孩子从不娇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xxx的生活非常俭朴。孩子们平常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捡大的旧衣服穿。“我比较惨的就是上面有四个姐姐,只有一个哥哥。所以大部分穿姐姐的衣服”,谈起此事,xxx直率的说,“花衣服、花鞋子,我绝对不干,但是也不得不穿”。母亲齐心也还记得,“xxx因同学笑话而不愿意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xxx的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吃饭时,父亲常把他们掉在桌上的饭粒、馍渣捡起来吃,最后还要用馍把菜碟里的汤水蘸净。有一次,姐姐桥桥不小心碰翻了汤碗,习仲勋俯身将洒在桌上的汤汁吸吮干净。对于浪费行为,习仲勋会严厉批评。在父亲习仲勋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对xxx影响很大。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xxx多次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谆谆教导,涵养气节。习仲勋和齐心很早参加革命,家里有着浓郁的革命氛围,上学时,xxx是住校,逢年过节才回家。“回家以后,先是一溜,子女站在墙根上,接受父亲的训话。他自己怎么参加革命,你们今后一定也要革命,革命是怎么回事。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有的时候很想去玩一玩,很不耐烦,但是也不敢不听,这些东西也就潜移默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xxx动情的回忆着。习仲勋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对子女们包括女婿,他的要求就是:要忠诚于党,不要怪组织,不要靠老子,路要自己走。在xxx眼里,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xxx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要“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年轻时候的xxx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在20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党的总书记后,面对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等问题,他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把好“总开关”,不能得“软骨病”,要铸就坚守信念的钢筋铁骨和铜墙铁壁。他还反复告诫全党,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不留名利,孝诚为国。“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习仲勋对儿子xxx的期许。在最后的日子里,习仲勋还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1962年,习仲勋受冤屈,母亲齐心带着习远平在河南一个农场劳动,xxx也下放陕北插队。一家人天南海北,骨肉分离,齐心挂念在陕北吃苦的儿子,便亲手给xxx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那些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等等,xxx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7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和陕北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他说:“我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这种朴素的情感一直根植在xxx心里。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xxx始终牵挂着老百姓。无论是在兰州养老餐厅给老人端菜送饭,还是到河北阜平在农民炕头上盘腿而坐,那种与民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感由内而发、纯朴自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总书记,记得家里,就跟亲戚串门、邻居唠嗑一样,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切”。

习仲勋的治家之道,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实现了律己与育人的良性互动,做到了对家人涤荡心灵和家庭幸福和谐,其“不近人情”的家风不仅是为人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正是优良家风熏陶,xxx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那一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

(二)溺爱子女,贪官痛哭“害子”

东窗事发,错爱害子。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庭审中痛哭流涕的说:“养不教、父之过,对他(刘德成)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的责任。”把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可谓舐犊情深。法院判决书显示,在刘铁男涉及的3558万余元财物中,通过儿子刘德成收受的达到3400余万元。而儿子的贪婪,则直接源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事实上,刘铁男受贿的部分事实与其子刘德成关系甚大,甚至警方也是以刘德成为突破口,从而揭开了整个贪腐大案。“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父母对子女的爱,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便是溺爱。“从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到“父女齐上阵”,一桩桩腐败案件的背后,无不折射出领导干部对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风的不正。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落马,则为那些溺爱子女、家教不严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捷径思维,做人上人。根据报道,刘铁男案是一起典型的家族腐败案件,对子女的教育更是成为反面教育的典型,正如刘铁男自己所讲:“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我们来一下他们父子的自述。

刘德成记得:“小的时候我爸每次在路上都会跟我说,做人要学会走捷径。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长大后的刘德成,脑海中全是父亲灌输的扭曲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也是他后来为何会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来大肆收取金钱的原因所在。

总希望有人“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的刘铁男,给了绕其身边老板们突破口,浙江一民营企业董事长邱某是向其“进贡”最多的一位。为扩大pta项目产能,邱某请刘铁男在审批上予以关照,刘铁男表示得按程序走。邱某问:“听说你儿子在国外留学?”刘铁男不失警觉:“你问这个干吗?”邱某说:“如果他回国了自己做生意,我们合作,我可以带带他。”刘铁男当时没表态,邱某回酒店不久,刘铁男就打来电话:“你说的事倒也可以考虑……”。在“你情我愿”“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中,刘铁男与老板们一拍即合。2006年,邱某出资100万元为刘德成在杭州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并以虚假化纤贸易方式为刘德成获利825万余元……。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的贪腐就会一泻千里。“如今觉得当时我们父子都错了,抛开以权谋私不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错了,奋斗的原动力就错了,这也是我们父子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被关进冰冷的铁窗后,刘德成悔恨地说。

家风不正,一损俱损。像刘铁男这样的落马官员,没有认识到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因为看中了刘铁男的权势,没有人会给刘德成送钱送车送物;而如果刘铁男头脑清醒,就应该好好教育儿子,在发现儿子开豪车时及时阻止。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任由儿子胡作非为,在违法乱纪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把自己也拉下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对子女过度的溺爱,终会害人害己。

古人云:“父母之于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被舐犊之情迷惑了双眼。真正疼爱子女,就应该涵养好家风,从小培育孩子正直的品质和出众的能力,让孩子经历摸爬滚打、砥砺成才。

<>

xxxxx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社会做表率。”因此,弘扬优良家风,要深刻学习领会xxxxx关于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弘扬家庭美德的新内涵、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引导家庭成员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声誉帐、家庭账,使自己成为廉洁文明家风建设的示范者。同时,制定清廉家训,经常性开展家庭助廉警示教育,统一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历代先贤的家教故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也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营养”。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严守廉洁家训,继承良好家规,传递廉洁基因,以持之以恒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断涵养浩然正气,自觉远离贪欲之念,用自身修养和言传身教影响家属,共同建设廉洁家风。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的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倡导当好“廉内助”、常敲“枕边钟”、劲吹“廉洁风”、做好家庭“监督员”、净化“生活圈”,让纯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今天的家风廉政党课即将结束,我真诚希望通过共勉交流能够使大家有所收获,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谢谢大家!

有关廉洁文化条例心得体会及感悟八

我叫李海静,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公公、婆婆、丈夫和我以及可爱的女儿,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出生在农村一户普通的典型农民家庭的我,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形成了自己的平凡的人生观、价值观。

<>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我和丈夫婚后十几年来,我们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共同孝敬老人,照顾女儿;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公婆把我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我也把自己当做公婆的“小棉袄”。虽然会遇到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像催化剂使我们的平凡的小家庭变得特别美丽。

<>

我们一家人都酷爱养花种草,每逢闲暇之余,便在自家庭院、门前、屋后、路旁等闲置空地都栽满了花草,屋内家具摆放错落有致,地面窗台干干净净。整个庭院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小花园。优美整洁的环境包含着我们一家的心血。我们始终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主动清理房前屋

后废弃堆积物及卫生死角,保持居室、庭院整洁;房屋周围及阴沟无暴露垃圾、无污物;实行垃圾袋(桶)装化,分类投放,落实庭院整治“门前三包”责任制。

<>

平日里我们对庭院绿化、整洁非常感兴趣,时常学习一些基本绿化知识,购买庭院绿化景观的书籍在家学习研究。始保保持房前屋后、院内院外干净整治,为了让庭院更加舒适、温馨,还特地向当地一些花草爱好者请教专业知识。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美丽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美丽,只有每个家庭都温馨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